周年热点02 明朝灭亡,清军入关38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热点02明朝灭亡,清军入关380周年
明朝(1368年 ―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所建。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一、政治制度
(1)废除宰相
①目的:加强皇权。
②表现: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
③结果: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设置内阁
背景 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
确立内阁制 明成祖选拔一些文官入值文渊阁,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
职责 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
发展 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3)宦官专权
①原因: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
②表现: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
过程 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史称“郑和下西洋”
评价 (1)积极方面: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大大领先于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2)消极方面: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2.倭寇之患
概况 (1)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2)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
应对 (1)戚继光率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2)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边疆关系
明蒙关系 防御 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防御鞑靼、瓦剌南下
战争 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瓦剌还曾经俘虏了明英宗
和平 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
西藏 册封 藏族地区在明朝时称为乌思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
设机构 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东北 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2.明清易代
(1)女真族建金: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称汗,国号大金。
(2)清朝建立:皇太极在位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并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3)明朝的灭亡: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4)清军入关:1644年,清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此后逐渐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考点一明朝政治制度
一、单选题
(2021·天津·统考高考真题)
1.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
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 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
(2020·浙江·高考真题)
2.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
①罢除丞相 ②设立内阁 ③设司礼监 ④六部直属皇帝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20·全国·统考高考真题)
3.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考点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2023秋·全国·高三专题练习)
4.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二、材料分析题
(2016·上海·高考真题)
5.大航海时代
海洋是一个国家通向远方的重要路径。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1492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女王的资助踏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征途。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你能提取哪些信息?
(2)根据材料二,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航行目的和行事方式上的差别。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西方在对待外部世界和处理文化差异方面的不同模式?
考点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三、论述题
(2021·全国·高考真题)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
根据如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标示出明代卫所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二)明朝灭亡
一、单选题
7.对下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皇权与相权斗争结果是废除丞相 B.六部取代丞相成为最高权力机构
C.内阁成立以后完全行使丞相权力 D.内阁通过行使票拟权以控制君主
8.崇祯九年四月,武生李琎上疏,请搜括江南富户以资国用,阁臣钱士升分到此票,票拟旨意为“下刑部提问”。崇祯帝否定了票拟意见,命重新“改票”。钱士升与首辅温体仁商议再次拟票,改拟为“姑不究”。材料反映( )
A.内阁决策权的合法化 B.国家权力结构混乱无序
C.内阁逐渐丧失票拟权 D.中枢决策缺乏理性调节
9.内阁设立后,宰相之权“皆已散而归之大小九卿……阁臣票拟悉据九卿之成案,不敢增一毫意见,不敢逾尺寸成规者也”。这说明当时( )
A.内阁名存实亡 B.中央行政管理混乱
C.君主专制强化 D.九卿独立决策政事
10.明朝景泰以后,内阁设诰敕房和制敕房,由中书舍人掌办一切诏敕机密文书。正统年间,国有重要大事,内阁大学士可会同各衙门于内阁会议。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央行政效率提升 B.内阁权力扩大
C.中枢机构权力下移 D.内阁统辖六部
11.明朝宰相制度废除后,皇帝把决策权分散于六部、九卿、内阁和司礼监等,而由皇帝总其成,参加朝议的官员范围进一步扩大,皇帝的决策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基础上的。材料意在说明明朝( )
A.废除宰相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 B.君主权力受到内阁的有效制约
C.中央各个部门平等地参与决策 D.君主集权与扩大分权同时并存
12.2010年,在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中出土了郑和船队“海外代购”的金锭(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金锭正面錾刻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的铭文。这枚金锭( )
A.是东西方跨大洋贸易的证据 B.推动明代海禁政策走向终结
C.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 D.是明代区域文明互动的产物
13.郑和下西洋时大力宣传明朝广交邻国的方略,调节各国矛盾、冲突,维护了明朝船队在印度洋的航行安全,从而树立了明朝的大国形象。郑和船队曾途经( )
①木骨都束 ②满剌加 ③巴格达 ④古里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明成祖统治时期,实行“厚往薄来"及主动对外开拓的政策,不断遣使外出,招徕“四夷”,形成了“四夷来朝”的盛况。明成祖病逝后,继位的明仁宗调整治国方针,专注内政治理。明仁宗这一政策调整( )
A.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B.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C.冲击了传统的夷夏秩序 D.导致了朝贡贸易体制崩溃
15.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麒麟被尊为“仁兽”“瑞兽”。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就包含着麒麟等“异兽”的交流。与之直接有关的海上“麒麟贡”约有七次,史称“麒麟外交”。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A.旨在促进物种交流 B.政治特征较为突出
C.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D.带有强烈经济目的
16.卫所是明代常备军的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设卫所,屯驻军队。下图为万历年间疆域示意图(局部),图中属于“北京”军镇的卫所应在(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明朝藏区政教首领赴京入贡,中央往往赏赐茶叶以还礼,入贡者将茶叶带回藏区高价出售,史称“贡回市茶”。“诸番恋贡市之利……终明世无番寇之患”。贡赐贸易带来的大量茶叶等也被用于寺院法会,或是熬茶、布施、供献等宗教活动。藏区赴内地的贡道也逐渐与茶马商道合流,变成内地物资输往藏区的通道。“贡回市茶” ( )
A.实现藏族地区政教合一 B.实现中央对藏区的直接管理
C.推动藏族地区社会发展 D.消除边疆地区对中央的威胁
18.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此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据图可知,迁都( )
A.根本目的是抵抗蒙古人 B.巩固了边防和国家统一
C.开创了建都北京的先例 D.解决了明朝的边疆危机
19.明初,在西南地区沿袭土司制度,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朝廷只是“稍与约束”,后来规定“袭替必奉朝命,虽在万里外,皆赴阙(指皇宫)受职”。新规定意在( )
A.消灭割据 B.制约藩镇 C.笼络土官 D.彰显集权
20.费正清论及明成祖迁都时指出:“北京远离中国人口和生产的中心地区,易受游牧民族的侵害,而且严重依赖长江下游地区的产粮,但它却成为中国好几个政权的首都,实在是太令人惊奇了。这绝不能是巧合,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首都必须同时也是亚洲腹地非汉族地区的首都。”据此可推知,明成祖迁都( )
A.成为导致明王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B.加剧了南北经济的不平衡
C.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 D.其政治意义小于经济意义
21.正统十四年(1449年),也先率瓦剌军队大举南扰,明英宗御驾亲征,在土木堡兵败被俘,史称“土木之变”。隆庆五年(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册封并恢复贸易关系,史称“俺答称贡”。这说明( )
A.民族交流交往的方式具有多样性 B.明朝致力于改善与女真的关系
C.经济往来使各民族生产方式趋同 D.蒙古不是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
22.隆庆五年(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封页互市。互市时,明朝必派遣僧人赐以经像,并讲解经义,蒙古各部贵族“倾听赞叹,临行哀恋不忍别,厚加赠遗而返”。这反映了
A.蒙汉之间交流方式多元 B.佛教成为蒙汉文化纽带
C.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 D.明朝实现边境长治久安
二、材料分析题
23.历史上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经历等存在争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史》是清代官修正史,自顺治二年(1645年)开始编纂到乾隆四年(1739年)最后定稿,历时94年。《明火》中关于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整理如下
次数 出发时间 返回时间
第一次 永乐三年(1405) 永乐五年(1407)
第二次 永乐六年(1408) 永乐九年(1411)
第三次 永乐十年(1412) 永乐十三年(1415)
第四次 永乐十四年(1416) 永乐十七年(1419)
第五次 永乐十九年(1421) 永乐二十年(1422)
第六次 永乐二十年(1422)
第七次 宣德五年(1430)
材料二 1930年,在福建长乐县城南山发现《天妃灵应之记》碑(注:天妃即妈祖)。该碑立于宣德六年(1431年),碑文记述了郑和奉命率领舟师出使西洋的情况。碑文摘要如下
第一次 永乐三年,统领舟师,至古里(在今印度西南部)等国。时海寇陈祖义聚众三佛齐国(在今印尼苏门答腊),劫掠番商,亦来犯我舟师,即有神兵阴助,一鼓而殄灭之,至五年回。
第二次 永乐五年,统领舟师,往爪哇、古里、柯枝(在今印度西南部)暹罗(今泰国)等国。王各以珍宝、珍禽、异兽贡献,至七年回。
第三次 永乐七年,统领舟师,往前各国,道经锡兰山国,其主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赖神显应知觉,遂生擒其王,至九年归献,寻蒙恩宥,俾归本国。
第四次 永乐十一年,统领舟师,往忽鲁谟斯(在今伊朗东南)等国。其苏门答刺国(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有伪王苏干刺寇侵本国,其王安奴里阿比丁遣使赴闾陈诉……生擒伪王,至十三年归献。
第五次 永乐十五年,统舟师往西域。……(各国)或遣王男,或遗王叔、王弟,贵捧金叶表文朝贡。
第六次 永乐十九年,统领舟师,遣忽鲁谟斯等国使臣久侍京师者,悉还本国,其各国王益修职贡,视前有加。
第七次 宣德六年,仍统舟师,往诸番国,开读赏赐。驻泊兹(长乐)港,等候朔风开洋。思昔数次,皆仗神明助佑之功,如是勒记于石。
(1)关于郑和下西洋时间的不同记述,你认为哪则材料可信度更高,为什么?
(2)试对《天妃灵应之记》碑的历史价值作出说明。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今天下兵政之本系于五军,五军能修其政令,以表率天下,都司卫所使各理其职,则武备充实,足以壮中国、服四裔,天下国家用安靖。
——《明宣宗实录》
隆庆四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把汉那吉与俺答汗闹翻,归附明朝。宣州大总督王崇古建议采取安抚政策,优待把汉那吉,以此为契机改善明朝与蒙古各部的关系,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和高拱表示支持。俺答汗也有和明朝改善关系的愿望,于是双方议和,恢复贡市,边境的紧张情势才渐渐地缓和下去。
——摘编自雷海宗《中国史要》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明朝后期民族安抚政策的利与弊。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材料“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体现的是宰相胡惟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最终导致中书省被取消,这主要是因为制度导致权力失衡,B项正确;A项是影响因素,并非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同地方之间的关系,排除;君主专制在明朝之前就已经开始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是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从此六部开始直属皇帝,明太祖开始设司礼监,明成祖时设立内阁等。由此可知,①②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ABC错误。
3.A
【详解】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向户部索求十万金的诉求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干预下未能满足,说明万历年间内阁权势较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任意妄为,A正确;明代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B选项中的“严重制约”不符合内阁这一机构的特征,排除;题干涉及的内容与朝廷中枢机制有关,此信息不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情况,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后期社会经济较为繁荣,排除C;内阁不是宰相,因此题干反映的现象不属于君权相权关系,排除D。
4.B
【详解】图中的动物是长颈鹿,而明朝君臣则认为这是传说中的麒麟,麒麟在传统中国被视为祥瑞之物,这说明明朝君臣在用传统文化解读朝贡贸易的贡品,故B项正确;图中属于古代绘画中的动物画,属于传统的绘画类型,故A项错误;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严重,下令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观念仍然是“天朝上国”的观念,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落实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出高考考查“双基”的基本特点。“表明类”选择题的解题可转化为问题意识,如本题材料可转化为“为什么明朝君臣要把外国进献的长颈鹿当作‘麒麟’”?这一方面说明明朝君臣孤陋寡闻,另一方面说明“天朝上国”的心态,用中国文化解读外国贡品。
5.(1)水平1:能从材料中提取深层信息
·郑和船队无论在航海技术还是规模上都远超哥伦布船队,由此也可以看出其背后的支持力度和国家实力的差距。
水平2:仅从材料中提取表层信息
·郑和船队无论是从船只大小、船队规模和配备来看,都要优于哥伦布船队。
其他答案:仅复述、摘录材料中的信息
·郑和船队最多有200多艘,而哥伦布船队最多只有17艘。
(2)水平1:能较完整地概括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郑和的目的是宣扬国威,交流文化,方式是和平与互利;哥伦布的目的是传播宗教、获取领土和财富,方式是侵占和掠夺。
水平2:仅能指出部分的不同之处
·郑和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方式是和平互利;哥伦布的目的是获取财富,方式是侵占和掠夺。
其他答案。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式,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与材料、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
水平1:能对中西方两种模式作深刻反思
·从现实利益的角度看,西方的做法使自己加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以西方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中国古代的朝贡贸易秉持厚往薄来的传统,郑和船队的远航活动没有使中国得到类似的“收益”。但是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西方的殖民政策不但给殖民地人民带去了深重的灾难,也破坏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国的做法却提供了不同文明可以和谐相处、兼容并包的实例,也为当今世界新秩序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水平2:仅强调现实利益角度
水平3: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
评分项二:史实与材料
水平1:能提取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并能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
水平2:仅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或仅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水平3:没有使用信息和史实
评分项三:论述
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认证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一致,逻辑完整
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水平4: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组织
水平1:叙述成结构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
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
【详解】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主要是将郑和的船队与哥伦布的船队进行了对比,材料一突出的是郑和船队和哥伦布船队在规模上的差别。从材料中分析可以得出郑和船队的规模比哥伦布船队的规模要大很多,这种规模的差别体现在很多方面,有船只数目上的差异、也有人数上的差异,也有航行范围上的差别。
(2)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二突出的是郑和船队和哥伦布船队在目的和方式上的差别。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行事方式,在日常的学习中已经经常地强调。郑和下西洋的根本目的就是宣扬国威,但哥伦布的目的是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行事方式上,郑和是和平的贸易往来,注重形式和文化交流,哥伦布则是掠夺性的侵占,重视的是财富。
(3)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回答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出两者的不同,概括出这种不同的深层含义。在分析的时候可以用材料加以辅证,把文化差异的原因挖掘出来。最终得出的结论要停留在物质和文化层面,这样才具有概括性。
考点: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新航路的开辟;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明清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的特点
【名师点睛】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船队对比
航海家项目 郑和 哥伦布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航海次数 7次 4次
各次航海的船只 大小船只200多艘 最少3只,最多17只
每次航行人数 约2.7万—2.8万人 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到达国家 东南亚、南亚、阿拉伯、非洲东海岸 美洲
贸易方式 朝贡贸易 资本掠夺
结果 宣扬了国威,没有带来经济效益 资本原始积累
6.卫所分布集中的区域主要有四类:都城、元朝残余势力附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遭受外来侵略的边疆地区。一类:明朝的都城附近。两个都城中的一个(南京或者北京)附近。理由:是皇宫所在地,也是政治经济中心,当然也是国防要地;二类:北部与蒙古族交界地带(大约长城一带),应该是对付元朝残余势力的要害地带。理由:明朝是灭亡了元朝(蒙古政权)才建立的,设立卫所有利于保护北部边境安全;保护我国的农耕经济;三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东北、西北、西南和东南区域。理由: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维护国家的统一,会设置集中分布的卫所;四类:容易遭到外来侵略的地区,比如东南沿海地区。理由:这是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所在,也是明朝曾遭受过倭寇的侵扰,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防安全,会设立集中分布的卫所。
【详解】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考生要明确什么是卫所,这从题中所给的文字材料“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可以获得,明确卫所实际上是军事组织,卫和所分别是上下两级防区,布置在要害地带。然后,考生需要结合题目所给的信息来画出一处卫所集中分布区域。所画区域应该符合题干中要求的“要害地方”、“卫所集中分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最后,就自己所画的卫所集中分布区域说明理由,注意表述符合明朝史实,且与题目所涉及到的“要害地方”、“卫所集中分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相关就可以。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明朝、丞相权重、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及所学可知,明朝初期,宰相擅权专政,对皇权产生了严重威胁。由此,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加强了君主专制,A项正确;“六部取代丞相成为最高权力机构”与题干主旨及史实不符,排除B项;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行政机构,属于皇帝的秘书机构,选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内阁通过行使票拟权以控制君主”表述错误,内阁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并不能对皇权产生制约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中“改票”的频繁及其更改标准的模糊性,使得崇祯朝政治运行中充满皇帝的个人意志与主观色彩,阁臣的逢迎与将顺,使得中枢决策缺乏理性调节,D项正确;内阁不掌握决策权,排除A项;材料未完整体现国家权力结构,排除B项;C与材料皇帝否定票拟意见,命重新“改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宰相之权“皆已散而归之大小九卿”(宰相制度被废除),而九卿是对皇帝负责的,这说明君主专制强化,C项正确;阁臣票拟就是它的职权,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行政管理混乱,排除B项;“独立决策”说法错误,明代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有下设机构,内阁可会同其他衙门来开内阁会议,这说明内阁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从顾问机构到参与决策),其权力扩大,B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效率问题,排除A项;这反映的是内阁权力扩大,而非下移,排除C项;让其他衙门来内阁开会不等于内阁统辖它们,更不等于内阁统辖六部,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皇帝把决策权分散”“参加朝议的官员范围进一步扩大”“皇帝的决策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基础上的”“皇帝总其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废除宰相后,君主集权加强,同时为缓解政务与决策压力,也在适当扩大分权,这说明君主集权与扩大分权同时并存,D项正确;材料不仅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还体现了“参加朝议的官员范围进一步扩大”,A项片面,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内阁对皇权的制约,排除B项。“皇帝把决策权分散于六部、九卿、内阁和司礼监等”,但是各部门是否“平等”地参与决策,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该金锭使用了郑和从西洋带回的黄金铸成,是明代与西洋诸国交往的实物证据,是区域文明互动的产物,D项正确;郑和的远航,属于朝贡贸易,并非东西方跨大洋贸易,排除A项;明代海禁政策主要针对民间海上贸易活动,与朝贡贸易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海上丝绸之路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本题要求找出郑和船队曾途经的地区。结合所学可知,木骨都束、满剌加、古里都是郑和船队曾经途经的地点,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依据世界史知识可知,巴格达是内陆城市,郑和船队并未到达,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本题选B项。
14.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明代中国。明成祖时期奉行“厚往薄来"及主动对外开拓的政策,大规模的对外活动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而明仁宗调整治国方针,专注内政治理,会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A项正确;明仁宗时期并未放弃与外国的交往,B项表述绝对,排除B项;明仁宗调整治国方针并不意味着其放弃华夷秩序观念,排除C项;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的朝贡贸易依然繁荣,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麒麟外交”的目的是对外向周边国家宣扬国威,对内是体现王朝统治顺应天命,也即以政治目的为主,B项正确;郑和下西洋期间的“麒麟外交”意在深化天下意识和华夷观念,以政治目的为主,并非为了促进物种交流和经济利益,排除A项、D项;材料意在指出“麒麟外交”的政治目的,并非批评明朝封闭自大,排除C项。故选B项。
16.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明代时期,长城以北主要分布有鞑靼,威胁北方稳定和经济发展。明朝首都为北京地处北方边陲,卫所集中分布在明朝北部与蒙古族交接的长城一带,这样设置才有利于保护首都北京的安全,①②题意;③处的卫所主要是拱卫南京,④处卫所的设置主要防御倭寇,排除④。故选组合,排除BCD项,A项正确。故选A项。
1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题干“明朝藏区政教势力赴京入贡。中央往往赏赐茶叶以还礼,入贡者将茶叶带回藏区高价出售,史称“贡回市茶”、“诸番恋贡市之利……终明世无番寇之患”。藏区赴内地的贡道也逐渐与茶马商道合流,变成内地物资输往藏区的通道”可知贡回市茶有较高的利润推动了边疆地区的稳定,此外内地物资通过贡道大量输往藏区,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内地物资的输入都推动了边疆社会的经济发展,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贡回市茶” 以前,西藏已经是政教合一的政权,而且据材料也无法推断“贡回市茶”实现藏族地区政教合一,排除A项;B项不符史实,据所学可知,明朝在“贡回市茶”以前就实现中央对藏区的直接管理,排除B项;D项错在“消除”说法过于绝对化,“贡回市茶”内地和藏区之间加强了经济联系,有助于中央稳固对西藏的管理,但是无法消除,排除D项。故选C项。
18.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有效巩固了其对北方地区的统治,使明王朝进一步强化对关外地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从而巩固了边防和国家统一,B项正确;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抵抗蒙古人只是是目的之一,排除A项;元世祖忽必烈第一次定都北京,当时称大都,排除C项;迁都北京缓和了边疆危机,但未解决,明朝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排除D项。故选B项。
19.D
【详解】据题意可知,明代的土司由最初的稍加约束到必须“赴阙受职”,这种变化就加强了中央政府对于西南地区土司的管辖,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D项正确;虽然“赴阙受职”,但依然是土司世袭,因此并不是消灭割据,且西南地方土司也没有形成割据,排除A项;西南地区的土司不属于藩镇,排除B项;新规定是为了加强对土司的管辖,而不是为了笼络土官,排除C项。故选D项。
20.C
【详解】依据材料“中国的首都必须同时也是亚洲腹地非汉族地区的首都”,可知费正清认为明成祖迁都有利于强化对非汉族地区的控制,促进了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C项正确;明朝灭亡的主要因素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排除A项;明成祖迁都北京有利于加强对北方非汉族地区的控制和开发,促进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排除B项;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直接目的是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尤其是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所以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排除D项。故选C项。
2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政府与瓦剌的土木堡之战,与鞑靼和议并册封俺答汗、恢复边境贸易等,说明民族交流交往的方式具有多样性,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明朝与女真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经济往来使各民族生产方式趋同,排除C项;蒙古不是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与“明英宗御驾亲征(瓦剌),在土木堡兵败被俘”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2.A
【详解】据题意可知,明朝和蒙古之间的互市包括封赐、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说明交流方式多元,A项正确;佛教是明朝和蒙古之间交流的方式之一,并不能体现其纽带作用,排除B项;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是在宋代,排除C项;明朝边境受到蒙古的威胁,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排除D项。故选A项。
23.(1)材料二更加可信。
材料一是后人的历史记述,距离郑和下西洋年代久远;材料二的碑文属于实物史料,是郑和本人所立。(只作判断)
(2)碑文的记述真实印证了郑和下西洋的一些事实,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碑文明确了下西洋的时间、次数,纠正了《明史》中不准确的记述;明确了所经过和到达的国家、地区,印证了下西洋所及范围;记述了下西洋时与各国的人员、经济、政治交流,以及维护和平等政治、军事行动,反映了明代对外交往的情况;碑文也体现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妈祖文化信仰。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一是后人的历史记述,距离郑和下西洋年代久远,真实性有待考证;而材料二的碑文属于实物史料,是郑和本人所立。更具有真实性,因此,材料二更加可信。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可从碑文记录郑和下西洋事件的历史研究价值、碑文实物史料对后世记载郑和下西洋事件的参考修正价值等角度分析。具体可以阐述为碑文的记述真实印证了郑和下西洋的一些事实,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碑文明确了下西洋的时间、次数,纠正了《明史》中不准确的记述;明确了所经过和到达的国家、地区,印证了下西洋所及范围;记述了下西洋时与各国的人员、经济、政治交流,以及维护和平等政治、军事行动,反映了明代对外交往的情况;碑文也体现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妈祖文化信仰。
24.利:
(1)实行“因俗而治”,让少数民族保留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这种灵活的民族政策,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现固有重大意义。
(2)明朝后期对北方蒙古势力采取安抚政策,有利于维护和巩固边境的稳定,为明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安抚政策有利于加强民族之间的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弊:
(1)明朝边境政策有时单纯依赖征服,有时又一味强调政治安抚,未能真正做到“恩威兼施””。
(2)“恩威兼施”政策需要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由此而导致的繁重徭役,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盾;为镇压各地方的起义又削弱了边境的防务力量。
(3)对北方蒙古势力的安抚政策实质上叶反映了明朝军事、经济势力的衰弱。
【详解】明朝的边疆政策从早期“拓地御边”到中后期的“敛兵守塞”,慢慢地趋向了保守。“安抚政策”对明朝统治来讲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方面是让少数民族保留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这种灵活的民族政策,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现固有重大意义。有利于维护和巩固边境的稳定,为明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加强民族之间的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弊端则是没有真正做到“恩威并施”,为了维持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导致的繁重徭役,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盾;为镇压各地方的起义又削弱了边境的防务力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周年热点02明朝灭亡清军入关38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