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选择题
1.《武溪集·契丹官仪》中记载,“领番中职事者……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史料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 B.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
C.辽朝的南、北面官制 D.明清时期的奏折制度
2.余靖《武溪集》记载:“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据此可知,辽朝职官设置的特点是( )
A.仿效汉制 B.重胡轻汉 C.因俗而治 D.等级森严
3.辽人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金人进入中原以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但金人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这体现了当时()
A.多元一体意识的增强 B.民族交融的开始出现
C.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 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4.下图是开凿于西夏中晚期的瓜州榆林窟《锻铁图》。图中鼓风用的竖式双木扇风箱是当时先进的鼓风设备,可打制包括兵器在内的精良铁器。此图可用于研究当时( )
A.经济转型的趋势 B.西夏百姓的生活水平
C.国家分裂的态势 D.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5.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一个政治家们充满创造活力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
A.全盘照搬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B.植根于民族发展的差异
C.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 D.适应了农耕文明的发展
6.10—13世纪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但各族政权都不约而同地自称是“炎黄子孙”,自我认同为“中国”。同时,为了表明自己所建政权的合法性及其重要地位,又都自我认同为“中国正统”。这说明这一时期( )
A.天下一统格局形成 B.各民族间民族隔阂消除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儒家思想已被广泛接受
7.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一个政治家们充满创造活力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
A.全盘照搬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B.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
C.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 D.有利于巩固国家疆域的统一
8.依据如表内容,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的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 )
民族 政权 制 度
契丹 辽 中央“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汉制待汉人”,地方州县制与部族制并行。
党项 西夏 仿宋设中书、枢密、三司分管行政、军事、财政,又保留了原有“蕃官”体系。地方州、县官员多由部族首领充任。
女真 金 中央沿袭唐宋制度,地方以猛安谋克制管理游牧部族,以州县制管理汉人。
A.完成了与内地一体化的进程 B.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
C.促进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扩展 D.注重本民族先进制度的保留
9.《金史·选举志》记载:“天会五年(1127年),以河北、河东初降,职员多阙,以辽、宋之制不同,诏南北各因其素所习之业取士,号为南北选;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五月,诏南北选各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天德三年(1151年),并南北选为一,罢经义、策试两科,专以词赋取士。”这表明金朝( )
A.重视词赋文学发展 B.融合前朝科举制度
C.因地制宜强化管理 D.极力推进民族平等
10.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表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 )
A.鲜卑、女真,蒙古、满洲 B.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C.契丹、吐蕃、女真、满洲 D.鲜卑、女真、党项、蒙古
11.下图是中国古代某朝代行政区域示意图(局部),该朝代对吐蕃地区进行管理的机构是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都护府
12.元代,甘肃地区宗王分封与行省系统并存。宗王的政治地位高于行省官员,往往参决行省事务,但诸王粮钞仰赖行省,否则有“匮乏之忧”。元代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宗王特权 B.完善中央制度
C.提高行政效率 D.强化地方治理
13.1273年,元政府刊刻《农桑辑要》,该书主要是针对北方农业生产特点而作;1313年王祯的《农书》正式出版,综合了黄河流域早地农业技术和江南水田精细作业的经验,对南北农业技术和农具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比较。农书内容的丰富,主要得益于( )
A.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B.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国家逐步实现统一
14.元代的行省制打破了历代地方政区划分多依赖于“山川行便”以及人为传统的思路,作为军事镇戍区,根据需要,大开大合,不使某一大省区完全掌握一形胜之地。该做法( )
A.扩大了元朝疆域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加剧了民族隔阂
15.元初,关于如何修撰辽、金、宋三史出现了两种主张:一种以宋为正统;另一种以北宋为宋史,南宋为南宋史,辽、金为北史。统治者最终确定了“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修史方案。这一方案()
A.摒弃了王朝正统观念 B.利于中华民族整体意识发展
C.体现了因俗而治理念 D.推动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
二、非选择题
16.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追求和维护统一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主流诉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的分封制度,造就了华夏系民族共同体与戎、夷、蛮、狄共同体犬牙交错、夷夏混居的族群分布格局。春秋以降,周王室在"礼崩乐坏"的大趋势下日益式微,由此失去了制衡诸侯和四裔诸族的天下共主地位。大国争霸、四夷交侵背景下的剧烈社会动荡,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各地族群的空前融合和相互认同。华夏、蛮、夷、戎、狄之间的文化差距和心理隔阖日益消弥,华夏与蛮夷戎狄一体同源的思想观念应运而生。这种观念的广泛流行,代表了当时“中国”认同的最高境界。这种观念主要体现为“诸族同源”,它有横向和纵向两种维度的考量:从横向关联的角度上说,是华夏与夷、蛮、戎、狄同源;从纵向历程角度上说,是三皇、五帝、虞夏商周一脉承袭、同根共体。
——摘编自田广林、任妮娜《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认同》
材料二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它从侧面也反映了边城范阳(安史叛军大本营)之地位的不断提升,即范阳作为横跨“华夷”政治中心地位的开始显赫,最终依次作为契丹一辽帝国的副都南京、女真金帝国的首都中都、蒙古世界帝国的首都大都。换一句话说,它意味着这不平凡的六百年孕育并实现了“中华”从“小中国”(这个“小中国”在盛唐时期曾膨胀到它的极限)变型为“大中国”的“一次漂亮的转身”。此种“变身”初见端倪于契丹建立的辽王朝,而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中华的框架是在13到14世纪的蒙古时代一下子扩大起来的",此后的清朝将此种"框架"发展到了新的高峰;正是这样一个崭新的建国框架,才真正把中华引上了通向“多民族之巨大中国”的道路。
——摘编自(日)杉山正明《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夏金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和战争两个方面分别说明其与中华各族"一体同源"观念形成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辽、西夏、金、元四个民族政权为“大中国"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记》以圣王同祖于黄帝的思想作指导,描述一个从五帝、三王到秦、项(羽)、刘汉的政治统绪(即政权的连续性)轨迹,“五帝三王”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统绪的渊源;它宣扬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同源共祖于黄帝,视各民族为中国历史的共同创造者;它不但重视对黄帝、夏禹和秦朝的国家疆域沿革考察,而且对汉王朝的大一统政治格局作出了全面反映,体现了司马迁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一种认同。
——摘编自汪高鑫《<史记〉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材料二 辽、西夏政权都是以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但在权力的运作中,汉族士大夫扮演着重要角色。辽、西夏重用汉人,吸纳中原王朝的官制建立本朝制度。耶律德光将“大契丹国”改国号为“大辽”,“大辽”有包容广大之意。党项族的元昊称帝时,国号为“大夏”,“夏”者义训为“大”,亦有继承夏朝之意。这些国号更名也是对历史文化认同的表现,同时显示出它们是“大汉”“大唐”“大宋”的延续者。
——摘编自刘开军《再现民族间心灵沟通的历史长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史记》历史叙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西夏政权修改国号的原因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丹人设立契丹官和汉官,组成南北枢密、南北宰相等,分管不同区域,反映的是辽朝的南、北面官制,C项正确;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与“契丹官仪”“北枢密”“南枢密”等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并非魏晋时用以选官的九品中正制,排除B项;明清时期的奏折制度与材料描述的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材料“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体现的是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突出的是藩汉分治的特征,C项正确;效仿汉制说法不符合题意,强调的是因俗而治,排除A项;重胡轻汉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等级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辽人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金人进入中原以后自称中国,但金人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他们认为金、宋都是“中国”,可见辽人、金人都自称中国,但也没有把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观”已经突破族群和地理界限,注重文化认同,“中国多元一体”意识的增强,A项正确;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是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中的辽宋时期不相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辽代的“因俗而治”统治政策,排除C项;辽宋夏金元时期属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当时国家并未由分裂走向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鼓风用的竖式双木扇风箱是当时先进的鼓风设备,可打制包括兵器在内的精良铁器。”可知,西夏时期,利用鼓风设备进行冶炼,反映的是当时生产技术的发展,D项正确;经济转型的趋势,从材料提供的信息,无法进行判定,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西夏百姓的生活水平情况,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国家分裂的态势,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制度均是当时统治者结合国情的产物,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B项正确;全盘照搬了唐朝的政治制度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四等人制度具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排除C项;这些制度属于政治方面的,与农耕文明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0——13世纪(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0—13世纪的中国正处于辽宋夏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同时存在多个民族的政权,但这些政权都不约而同地自称是“炎黄子孙”,自我认同为“中国”。同时,为了表明自己所建政权的合法性及其重要地位,又都自我认同为“中国正统”,由此体现了对华夏的认同,说明此时华夏认同观念增强,C项正确;此时民族政权并立,并没有形成天下一统格局,直到13世纪后期元朝才实现一统,排除A项;“隔阂消除”的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此时很多少数民族政权并没有广泛接受儒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类题目。时空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辽代南北面官制、金代猛安谋克制度都是为了加速契丹族和女真族封建化进程和协调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差异性而设立的,B项正确;“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具有少数民族独创性,排除A项;“四等人制”是建立在民族歧视的基础上的,排除C项;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疆域分裂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根据题干少数民族建立的辽、西夏和金在政治制度上学习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C项正确;辽、西夏和金在学习中观政治制度的同时也保留了少数民族特色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辽、西夏和金没有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排除B项;题干强调少数民族政权学习中原地区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南北选是指金朝采用南北方不同的科举取士方法,希望得到汉族士人的支持;后来南北选为一,说明金朝因地制宜强化管理,C项正确;材料没有信息体现重视词赋文学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金朝对前朝科举制度的继承,得不出融合前朝科举制度,排除B项;金朝本来就实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改国号为辽,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后被金所灭;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创制西夏文字;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1141年,金与南宋订立和议,形成南北对峙局面;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通过十多年的战争,打败周围各部,结束混乱局面,统一蒙古草原。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铁木真在位时期创制蒙古文字,进行制度创新。故由上到下应填写的是契丹、党项、女真和蒙古,B项正确;ACD排序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古代某朝代行政区域示意图(局部)......大都、陕西行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政示意图中有政治中心大都,有陕西行省,可以判定此朝代为元朝,元朝对吐蕃进行管理的机构是宣政院,A项正确;中书省除为决策机构外,还负责直接管辖首都大都附近的腹里地区,排除B项;理藩院是清朝时处理外藩事务的部门,排除C项;都护府是唐朝在边疆民族地里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负责边疆事务,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根据“甘肃地区宗王分封与行省系统并存。宗王的政治地位高于行省官员,往往参决行省事务,但诸王粮钞仰赖行省,否则有‘匮乏之忧’”可得出元代的这一做法是通过宗王与行省间的相互牵制,从而强化对地方的治理与控制,D项正确;材料中宗王也受到行省的压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制度,排除B项;相互牵制并不会提高效率,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元朝时期农书记录南北方农业生产特点和技术情况。结合所学可知,1271年元朝建立,到1279年元朝灭了南宋,完成南北统一,为全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农书记录的情况主要得益于国家逐步实现统一。D项正确;明朝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中国,排除A项;耕地面积扩大是农业发展的表现,不是农书记录的南北农业情况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不能得出元代农书要记录南北农业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元代的行省制不使某一大省区完全掌握一形胜之地,其目的在于维护中央集权国家统一,C项正确;元朝的对外扩张扩大了疆域,排除A项;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B项;行省制是对于地方的政区划分,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根据材料“统治者最终确定了‘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修史方案”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形成了空前统一,为确立元朝正统地位,按“三国各与正统”的方案编修了辽、宋、金三史,这有利于中华民族整体意识发展,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方案延续了王朝正统观念,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各政权的治理措施,不能体现因俗而治理念,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边疆管理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6.(1)制度——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地区(或扩大了周朝的疆域),加强了各地间的文化交流,传播了周文化(或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有利于统一、同一文化观念的形成。战争——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中原诸侯国与周边各民族(或各族群)的冲突增多,客观上促使他们的联系和往来日益频繁,彼此间的认知不断加深,相对先进的华夏文化持续向周边传播,这有利于“一体同源”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辽朝的职官设置为南、北面官;西夏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有汉式和本民族两套官称;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猛安谋克”;元朝在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外,还实行行省、宣慰司、驿道(站)等开创性制度和措施。
(3)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或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多元一体格局;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各民族都做出了贡献。(任意四点)
【详解】(1)关系:根据材料“西周的分封制度,造就了华夏系民族共同体与戎、夷、蛮、狄共同体犬牙交错、夷夏混居的族群分布格局”再结合分封制的影响可知制度——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地区(或扩大了周朝的疆域),加强了各地间的文化交流,传播了周文化(或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有利于统一、同一文化观念的形成。根据材料“大国争霸、四夷交侵背景下的剧烈社会动荡,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各地族群的空前融合和相互认同”可知战争——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中原诸侯国与周边各民族(或各族群)的冲突增多,客观上促使他们的联系和往来日益频繁,彼此间的认知不断加深,相对先进的华夏文化持续向周边传播,这有利于“一体同源”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措施:根据所学辽朝政治上的制度是职官设置为南、北面官;根据所学西夏政治上的制度是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有汉式和本民族两套官称;根据所学金朝政治上的制度是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猛安谋克”;根据所学元朝政治上的制度是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外,还实行行省、宣慰司、驿道(站)等开创性制度和措施。
(3)认识:根据材料从西周到清统一多民族国家都在向前发展可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或源远流长);根据辽、西夏、金、元民族政权“大中国”发展措施的不同可知不同时期各有侧重;结合中原地区的突出地位可知多元一体格局;许多少数民族政权融入到“大中国”中来可知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根据辽、西夏、金、元民族政权“大中国”发展措施可知各民族都做出了贡献。
17.(1)特点:政治统绪性;民族一体(同源)性;疆域认同性。
(2)原因:汉族士大夫的作用;中原政治制度的影响;政权正统性的需要;统治者的推动。
意义: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加强了历史文化的认同;促进了民族交融;加速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再次形成的进程。
【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描述一个从五帝、三王到秦、项(羽)、刘汉的政治统绪(即政权的连续性)轨迹”,得出政治统绪性;依据材料“它宣扬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同源共祖于黄帝,视各民族为中国历史的共同创造者”,得出民族一体(同源)性;依据材料“司马迁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一种认同”,得出疆域认同性。
(2)原因:依据材料“但在权力的运作中,汉族士大夫扮演着重要角色”,得出汉族士大夫的作用;依据材料“辽、西夏重用汉人,吸纳中原王朝的官制建立本朝制度”,得出中原政治制度的影响;依据材料“这些国号更名也是对历史文化认同的表现”,得出政权正统性的需要;从统治者的角度分析,得出统治者的推动。
意义:从国家治理角度分析,得出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依据材料“这些国号更名也是对历史文化认同的表现”,得出加强了历史文化的认同;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分析,得出促进了民族交融;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分析,得出加速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再次形成的进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2023-2024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