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中考历史模拟适应性训练试卷(含解析)

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中考历史模拟适应性训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安史之乱”的实质是(  )
A. 统治集团内部的宫廷斗争
B. 地方割据势力同中央政府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C. 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D. 少数民族分裂国家的叛乱
2.《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统一国家建立 B. 江南地区开发 C. 商品经济繁荣 D. 民族政权并立
3.马克思曾经这样写道:他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最后征服民族至多720部族。马克思评价的他是(  )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阿骨打 D. 元昊
4.1842年,英国殖民者璞鼎查告诉英国资本家,他“已为他们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璞鼎查做出此结论的依据是同清政府签订了(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5.请问以下四幅题词,哪一幅是毛泽东同志为文艺工作者的题词(  )
A. B.
C. D.
6.1895年,《纽约时报》对某场战争的评价是:“是日本人打开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根据材料,对这场战争认识正确的是(  )
A. 这场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战争后北京东交民巷住满了外国人 D. 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7.鸦片战争后,面对民族危亡,中国的有志之士在探索的路途中,先后经历了学习西方器物、学习西方制度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史实是(  )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C.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五四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8.《亚细亚的孤儿》是我国台湾地区作家吴浊流成名的长篇小说,本书对当年的台湾人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国人的身体认同,其矛盾与混乱的心理有深刻描绘,内容叙述了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知识分子胡太明在台湾受到日本殖民者的欺压……使台湾成为“孤儿”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  )
A.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 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平等 D. 不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
10.从历史发展来看,鸦片战争的失败对当时的清政府伤害不大,当时的清政府没有奋发图强也没有认真考虑失败的理由。你认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理由”是(  )
①清政府统治的腐朽无能
②军事技术的落后
③英国的坚船利炮
④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学习历史要分清史实与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
A. 忽必烈建立元朝
B. 元朝创立行省制度
C. 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
D. 元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2.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  )
A. 护国战争 B. 北伐战争 C. 二次革命 D. 解放战争
1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名单,南京大屠杀档案榜上有名,面对这一段惨痛的记忆,以下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永久的纪念和缅怀。
②铭记胜利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以史为鉴,自立自强。
③我们要以希特勒为榜样,走民族复仇之路。
④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4.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正式开始第二次合作
③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5.查询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要了解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历史信息,下列文件中最适合的是(  )
A.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共同纲领》
D. 《双十协定》
16.下列不属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D. 康广仁
17.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代表作是(  )
A. 《荷马史诗》 B. 《神曲》 C. 《哈姆雷特》 D. 《浮士德》
18.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C. 1775年4月19日,英军在来克星顿与武装在那里的村民交火
D. 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并取得胜利
19.绘制历史进程图是树立时空观念的基本方法。下面历史进程图中“▲”处事件的影响应该是(  )
A. 英国议会与王权对立 B. 英国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
C. 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颁布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2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三权相互制约与平衡。这表明美国( )
A. 决心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B. 建立了较民主的政治体制
C. 正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 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一
21.《人权宣言》是引领法国迈入近代社会的指针,我们今天翻阅它时,仍能领略其伟大而深邃的思想。以下属于该文献内容的是(  )
A. 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
B. 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C. 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D. 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22.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对世界历史有着重大影响。它所依据的理论来源于(  )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共产党宣言》 D. 《独立宣言》
23.亚历山大二世言:“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不幸的是由于这种敌对情绪,发生了一些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我深信,我们迟早会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诸位是同意我的意见的,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解决好得多。”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不到的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信息是(  )
A. 改革的背景 B. 改革的方式 C. 改革的领导者 D. 改革的成效
24.“林肯获胜后几个星期之内,联邦的解体已经开始,这一过程迅速导致两派美国人之间的一场漫长而血腥的战争”,这一战争是(  )
A. 独立战争 B. 鸦片战争 C. 南北战争 D. 美西战争
25.“家长有义务送学龄儿童接受教育,不服从者将受罚”。这一现象出现在日本(  )
A. 大化改新之后 B. 德川幕府统治之后 C. 倒幕运动之后 D. 明治维新之后
26.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 实事求是这一类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D. 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27.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
A. 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 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 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 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8.艺术是活化的历史。下列艺术作品与创作的时代背景搭配不正确的是
A. 《哈姆雷特》——文艺复兴 B. 《英雄交响曲》——法国大革命
C. 《美国的悲剧》——美国南北战争 D. 《黄河大合唱》——抗日战争
29.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雅尔塔会议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开辟了欧洲反法西斯第二战场
C 杜鲁门主义 美国的外交政策发生改变,冷战开始
D 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彻底改变
A. A B. B C. C D. D
30.1945年6月26日,在联合国制宪会议全体大会上,中国成为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的国家(如图)。它说明了中国(  )
A. 抗日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B. 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C. 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D. 外交上出现了建交高峰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等对于袁世凯深加敬爱,愿此次革命之效果得有完全巩固之政府,与各外国公平交际,并保全内地治安之美满情形,使在中国之商务进步。此种政府,吾等将于外交上竭力相助。
——1911年11月15日英国外交部致驻华公使电文
材料二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以后,威逼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后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 材料一中的“此次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当时的“治安”不“美满”指什么?
(2) “吾等”对袁世凯“深加敬爱”的原因是什么?“于外交上竭力相助”的目的何在?
(3) 袁世凯得到了孙中山的什么保证?从材料二中找出有关辛亥革命成功和不成功的两方面的信息。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 --乡村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 “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分别有何具体表现?依据材料一回答,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的发明……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 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
--摘编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2) 依据材料二回答,19世纪美国赶超欧洲列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以爱迪生为代表的“众多发明家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材料三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欧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4年10月,李克强总理出访欧洲三国,先后访问德国、俄罗斯、意大利,对于此次访问,各方给予了高度评价。
【开拓的欧洲】
材料一 “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的海地……在内。”
【战争的欧洲】
材料二 宣言的签署,此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疲力尽,经济上衰弱的生存能力已使欧洲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
【联合的欧洲】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中欧合作】
材料四 “坐火车往返亚欧”是亚欧大陆几代人的夙愿,亚洲和欧洲同处一片大陆,亚洲有丰富的物产资源,欧洲有发达的经济技术,互通有无,是欧亚人的共同诉求……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跨国经济发展区域……2011年开通的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于今年10月起每周增开一班。
--中国日报网2014年10月14日电问题一:材料一中的“我”指的是哪位航海家?他的开拓探险带来了什么贡献?
问题二: 材料二中的“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指的是什么战争?
问题三:材料二中的使“联合国家”互相合作、互相配合的“宣言”是指签署的哪一文件?该文件是在哪个城市签署的?它的签署具有怎样的意义?
问题四:据材料三和所学回答,在“欧共体”成立三十多年后,欧洲成立了 “用同一个声音说话”的什么组织? 这个组织的成立对欧洲有何积极影响? 它在世界经济体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问题五: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思考,我国倡导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何意义? 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 最远到达欧洲的什么地方?
34.材料一:图一是2021年(辛丑年)3月18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阿拉斯加举行,杨洁篪、王毅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图二是1901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旧照。
材料二: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三: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四: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1) 材料一《辛丑条约》中“表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内容是什么?这一事件对我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国这一社会性质的变化是从什么事件开始的?
(2) 材料一中图一2021年中美两国举行高层战略对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是哪一年建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进入新时代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希望构建什么样的全球关系?
(3)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谁?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组织部队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历史上把它称之为什么?
(4) 材料三中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的决定是在什么背景下做出的?对内的改革提出要建立什么样的体制?最终又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5) 材料四中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那么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建立时确立了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井冈山精神的产生过程中形成了一条什么样的中国革命道路?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什么?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纵后方和指挥中枢,这一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6) 请你谈谈对材料四中抗疫精神的理解?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唐朝的衰落源于安史之乱的爆发。此后,藩镇长期制据,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宦官专权,严重破坏了国家正常的统治秩序。政权日趋腐朽,百姓的生活口趋悲惨,最终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爆发,在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唐朝统治彻底崩溃。由上述可知,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故“安史之乱”的实质是地方割据势力同中央政府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安史之乱涉及的人物。
2.【答案】C
【解析】由《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可知,该材料描述的是北宋东京城夜市繁华的状况,夜市的繁华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宋朝时期社会风貌的内容。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史料的分析能力。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联系所学作答。
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蒙古国),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因此马克思评价的他是成吉思汗。选项A符合题意;忽必烈建立元朝;阿骨打建立金;元昊建立西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成吉思汗。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蒙古草原自此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成吉思汗的功绩。
4.【答案】A
【解析】1842年,英国殖民者璞鼎查告诉英国资本家,他“已为他们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璞鼎查做出此结论的依据是同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故选:A。
本题以1842年,英国殖民者璞鼎查告诉英国资本家,他“已为他们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为依托,考查《南京条约》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内容和影响。
5.【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使得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崭新局面。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
故选:A。
本题考查“双百”方针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双百”方针的相关史实。
6.【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的“1895年”“日本人”可判断出材料主要是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评价,1894-1895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故选D。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经历的三个阶段是学器物:洋务运动;学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思想:新文化运动。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在中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核心思想,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915年,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打着“民主”和“科学”的旗号,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近代中国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故选:A。
本题以“鸦片战争后,面对民族危亡,中国的有志之士在探索的路途中,先后经历了学习西方器物、学习西方制度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经历的三个阶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经历的三个阶段。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基础知识。1895年,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而《马关条约》签订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故选C。
9.【答案】B
【解析】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B是正确的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0.【答案】D
【解析】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理由”是清政府统治的腐朽无能,军事技术的落后,英国的坚船利炮,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等。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D
【解析】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题干选项中选项ABC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史实,排除ABC项;选项D是对元朝的看法,属于观点,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史实,什么是观点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区别史实和观点的方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史实,什么是观点的相关史实。
12.【答案】B
【解析】1926年到1927年的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以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府的反动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革命,B是正确的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13.【答案】C
【解析】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占领南京六周内,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南京大屠杀档案南京大屠杀档案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告诉我们要铭记胜利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以史为鉴,自立自强,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永久的纪念和缅怀。希特勒走法西斯独裁道路,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最终走向失败,不是我们学习的标榜。
故选:C。
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掌握南京大屠杀的过程和影响。
14.【答案】B
【解析】①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正确;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不是正式形成,错误;③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正确;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确。①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以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信息为切入点,考查五四运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南昌起义、遵义会议。
本题以五四运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5.【答案】A
【解析】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猛烈地冲击着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特别在一亿人口的老区和半老区,基本消灭了封建制度,改变了农村旧有的生产关系,使农村各阶级占有的土地大体平均,贫、雇农基本获得相当于平均水平的土地和其他生产、生活资料。故要了解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历史信息最适合的文件是《中国土地法大纲》。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本题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6.【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康广仁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捕杀害,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D项符合题意;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故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17.【答案】B
【解析】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创作了《神曲》,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重点掌握但丁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艺复兴基础知识的熟知程度,对此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要重点掌握.
18.【答案】A
【解析】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题干选项中选项BCD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事实;选项A是马克思对英国革命的评价,属于历史观点。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观点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区别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的方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观点的相关史实。
19.【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步确立起来,故B表述正确,为本题答案。
故选:B。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解答本题,考生需要熟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0.【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材料中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和权力的制衡,这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实现;A项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C项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二战后,美国的综合国力跃居世界第一。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答案】D
【解析】法国大革命期间,制宪会议颁布了《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引领法国迈入近代社会的指针。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大革命的知识点,应把握《人权宣言》的有关知识。
解答本题要熟记《人权宣言》的有关内容。
22.【答案】C
【解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组成部分,其理论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知识点。
本题以巴黎公社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3.【答案】D
【解析】“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不幸的是由于这种敌对情绪,发生了一些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从上面解决”是改革的方式;亚历山大是改革的领导者;材料中没有涉及改革的成效。
故选:D。
本题以亚历山大二世的话为切入点,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
本题以俄国1861年改革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能力。
24.【答案】C
【解析】美国独立后,在领土扩张过程中,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工业的集中地。南方盛行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发展。两种制度的尖锐对立,故双方矛盾聚焦于奴隶制存废上。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成为了内战的导火线。因而“林肯获胜后几个星期之内,联邦的解体已经开始,这一过程迅速导致两派美国人之间的一场漫长而血腥的战争”,可知,这一战争是南北战争。
故选:C。
本题考查南北战争的爆发。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导火线和意义。
25.【答案】D
【解析】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经济方面,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的义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学龄儿童接受教育,不服从者将受罚”。这一现象出现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家长有义务送学龄儿童接受教育,不服从者将受罚”。这一现象出现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内容和影响。
26.【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苏俄新经济政策通过实行局部的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找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来缓解经济危机;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扩大的局势,故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实事求是这一类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不恰当,不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开辟井冈山道路、罗斯福新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等知识。
注意掌握新经济政策、开辟井冈山道路、罗斯福新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的相关内容及其共同之处。
27.【答案】D
【解析】上述材料反映了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也就是斯大林模式,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重工业得到飞速发展。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斯大林模式的有关内容.
注意准确识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28.【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很快,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加,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美国的资产阶级陶醉于繁荣美梦之中。但繁荣掩盖不住社会矛盾和不公,这正是“美国的悲剧”所在。《美国的悲剧》是美国作家德莱塞的作品,1925年出版,震动了整个美国。小说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正如他所说:“这本书整个来讲是对美国社会制度的一个控诉”。所以C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英雄交响曲》是描写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英雄业绩的。《黄河大合唱》对中华民族抗日斗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所以ABD搭配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29.【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故C正确;《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故A错误;诺曼底登陆战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故B错误;赫鲁晓夫的改革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彻底改变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冷战政策,知道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
本题考查冷战政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0.【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反法西斯联盟的发展,中国是法西斯侵略的第一个国家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国家之一,所以中国第一个签字可以看出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故B符合题意;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材料时间为1945年6月26日,故A不符合题意;联合国1945年刚刚建立,恢复联合国席位说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对当时我国的外交做出描述,D选项与题文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合国的成立,学生要知道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联合国的成立,要注意抓住图片和题目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出正确答案。
31.【答案】【小题1】辛亥革命;当时的“治安”并不符合帝国主义的统治秩序,故不“美满”。
【小题2】袁世凯掌握着控制局势的力量;利用袁世凯维护英国的在华利益。
【小题3】保证: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保举他做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功: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成功: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解析】本题以二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以及评价,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爆发、过程以及评价。
32.【答案】【小题1】(1)据材料“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可知涉及的事件是工业革命,因而“动力革命”应该是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而“运输革命”应该是英国的史蒂芬孙在1825年发明了火车。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或使英国由乡村经济体制转变为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
(2)据材料二可知,19世纪美国赶超欧洲列强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以爱迪生为代表的“众多发明家的发明”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美国科学家爱迪生1879年制成耐用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3)根据材料三的图表可知科技革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故答案为:
(1)表现:动力革命:发明改良蒸汽机;运输革命:发明火车;影响: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或使英国由乡村经济体制转变为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
(2)主要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时代:电气时代。
(3)影响:科技革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小题2】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
(3)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答本题要理解和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这是解答本题的基础。做题时注意紧扣题目要求,归纳概况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造成的影响。
33.【答案】问题一:根据材料一中“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可知“我”指的是哥伦布,他的主要贡献是发现美洲新大陆.
问题二: 材料二中“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是指1939年--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问题三:材料二中的使联合国军互相合作、互相配合的“宣言”是指《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问题四:据材料三和所学回答,在“欧共体”成立三十多年后,欧洲成立了 “用同一个声音说话”的欧盟;欧盟成立后,欧洲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问题五: 我国倡导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言之有理即可,如进一步推进亚欧关系友好往来,加强亚欧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共同发展.(意思相近即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西汉都城长安;最远到达欧洲的大秦或古罗马.
故答案为:
问题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问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问题三:《联合国家宣言》; 华盛顿;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或: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问题四:欧盟;欧盟成立后,欧洲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问题五:进一步推进亚欧关系友好往来,加强亚欧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共同发展.(意思相近即可);长安;大秦(或:古罗马).
【解析】本题以中欧关系为主线通过四则文字材料综合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联合历程与影响及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欧洲联合和丝绸之路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34.【答案】【小题1】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鸦片战争。
【小题2】1979年;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小题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彭德怀;百团大战。
【小题4】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下做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三大改造的完成。
【小题5】中共一大的召开;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甘肃会宁会师;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小题6】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关内容的掌握情况,涉及鸦片战争和《辛丑条约》的有关知识。
(2)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涉及中美建交、外交政策、新时代外交等内容。
(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人物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掌握运用情况,涉及抗美援朝和百团大战等知识点。
(4)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等有关知识。
(5)本题考查共产党成立和共产党领导的一系列革命活动有关知识。
(6)本题为开放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时政的能力。
本题涉及的知识面广,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前后联系。同学们在平时要夯实基础,明确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内在联系,同时对做题方法多加积累,帮助自己答题。
第1页,共1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中考历史模拟适应性训练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