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通用版

石家庄市2023~2024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出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诗经·周颂·我将》记载:“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夭之威,于时保之。”这体现了( )
A. 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B. 敬天保民思想
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 嫡长子继承制
2. 在三国时代,军户的儿子世袭为士兵,女儿也只在军户范围中嫁人;在北朝时期,拥有各种演艺技巧的杂户,其子弟要世袭父业,不得入学受教育;唐朝政府规定“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材料所述的户籍管理( )
A. 限制了职业流动 B. 存在等级的差异性
C. 有利于技术创新 D. 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3. 下表为唐代各阶段使职统计表。据此推知,唐代使职差遣制度( )
时期 任用使职年数 产生一个使职所需平均年数 使职数占总数的百分率
高祖至高宗(618—683) 15 4.4 10%
武则天至玄宗(684—755) 64 082 45%
肃宗至德宗(756—804) 28 1.75 19%
顺宗至宜宗(805—859) 12 4.58 89%
懿宗至哀帝(860-907) 20 2.4 14%
A. 主要是处理地方性事务 B. 由临时性向固定化转变
C. 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D. 缘于君主专制政治体制
4. 熙宁九年(1076年),面对民间社会的日益平民化,“在野”士大夫吕大钧兄弟率先在关中创建《吕氏乡约》,建立起中国最早的成文的乡村自治制度。这表明当时的乡约制度( )
A. 具有与法律相同的效力 B. 由中国民间社会自发形成
C. 加强了宋代的中央集权 D. 推动了律令儒家化的实现
5. 清朝末年,新式官员选拔制度主要包括学堂选官制度、留学生选官制度、议员选举制度、司法官考选制度等。当然,在构建新式官员选拔制度时,清廷也刻意保留了部分传统官员选拔制度规范。据此可知,清末官员选拔制度改革( )
A. 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B. 保持了行政的连续与稳定
C. 弥补了旧有选官制度的缺陷 D. 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6.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实施,这是我国历史上首部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奠定了新中国依宪治国的基础。这体现了中国( )
A. 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B. 社会主义法律的丰富
C. 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D. 民主法制精神的发展
7. 新中国建立后,短短几年时间就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这无论如何是一个伟大胜利,是……我们国家的历史和党的历史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伟大的胜利”( )
A. 为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B.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C. 使农民成为国家建设的主体 D.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展
8. 据统计,2009年全国铁路完成基础建设投资6000亿元,其中消费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也推动了某些城市在轨道交通、现代服务产业、制造业等方面的发展。由此可知( )
A. 铁路新型产业促进经济跨越发展 B. 中国铁路整体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
C. 中国铁路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 D. 铁路对产业链上下游起到带动作用
9.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表中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甲骨文中有力字,字形就像农用工具来。又有协字,如“三耒陈于田”之状。 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生产效率极大提高。
B. 《汉书·杨传》有载:“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开始确立。
C. 公元9世纪初,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签署了“维莱敕令”,其中规定了管家的职责:安排专业技术工匠;对加工制品列出详细清单;每年汇报一次收入。 统治者重视基层经济秩序。
D. 明代《天工开物》中详细描述了使用灌钢法炼制钢铁的场景,手工业者将熟铁和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加热熔炼,大大提高了钢的质量。 传统手工业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A. A B. B C. C D. D
10. 下图为德国新石器时代费尔德湖畔的村落。村落的住家面向湖泊排列,中央是公共广场,面对广场的房间,可能是个集会场所,里面配备有炉子和面包窑。由此可知,该村落( )
A. 为便利集体活动而产生 B. 房屋布局表现出明显的阶级分化
C. 属于较典型的农耕聚落 D. 为研究最早村落提供了可靠信息
11. 中世纪由于王权衰微,国王在征税时总是要获得议会的批准。尤其是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巨大的军费开支迫使英国国王向国民征税,要求议会批准补助金成为国王召开会议的主要目的。这体现了英国( )
A. 国王丧失了实权 B. 国王受议会制约
C. 议会是权力中心 D. 实行君主立宪制
12. 下图为16世纪葡萄牙与西班牙的航海贸易路线示意图,据此可知( )
A.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B. 价格革命加速欧洲封建制解体
C 葡萄牙造船技术先进 D. 伊比利亚半岛抢占了贸易先机
13. 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这使爱尔兰人对马铃薯呈现出过度依赖的现象,单一作物的种植方式引发了19世纪中叶的爱尔兰大饥荒。这可以用于说明马铃薯的种植( )
A. 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 B. 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C. 引发了一场生态灾难 D.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4. 1776年《独立宣言》宣称: “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成立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然而在佐治亚和卡罗来纳代表们的坚持下,删去了杰斐逊对英王乔治三世允许在殖民地保持奴隶制和奴隶买卖的有力谴责。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 分权制衡原则的确立 B. 已具有联邦制的特点
C. 尚未实现彻底的人权 D. 政府无权干预奴隶制
15. 下表为部分国家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变化。这些国家意在( )
国家 最高税率(%)
1976年 1986年 1992年
英国 83 60 40
美国 70 50 31
挪威 48 40 13
瑞典 57 50 20
新西兰 60 57 33
日本 75 70 50
A. 逐渐缩小贫富差距 B. 加强对经济行政干预
C. 推动经济恢复发展 D.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16. 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直接面视下的督导化疗(DOTs),提高了结核病治愈率。但截至目前,结核病防治和抗结核病药物研发仍面临严重的资金缺口。如何吸引更多全球资本进入抗结核领域,成为业界关切。由此可见,疾病防治( )
A. 亟需世界卫生组织的具体指导 B. 由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C. 推动中医药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D. 需要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资源背景来看,图中诸地区中蕴藏的丰富的铜矿资源为春秋战国货币的铸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货币铸造数量的增多又反过来刺激了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春秋战国之际货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陈隆文《春秋战国时期金属铸币的空间特征与地理基础》
材料二 唐朝以后的宋元明清诸王朝,也十分重视铸币权的国家垄断,其政策措施多与汉唐制度相似。历代王朝把垄断铸币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推行,这无疑是正确的。不过,许多政府并没有有效地发挥国家垄断铸币权的积极意义,有的政府甚至将国家垄断铸币权引向了邪路,利用垄断铸币权大搞通货膨胀。
——摘编自刘玉峰《中国古代货币理论和铸币政策评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货币铸造地点分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家掌握铸币权的积极作用。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洋工艺学堂是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创办的培养强国建设人才的学校,即今日的河北工业大学及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以下是其筹备、创办及发展的概况(部分):
1902年冬,直隶总督袁世凯接受直隶候补周学熙创建直隶工艺总局暨附设工艺学堂的建议,委令天津知府凌福彭筹建工艺学堂。
1903年2月,凌福彭呈文袁世凯,报告筹建工艺学堂情况:选定天津东南城角贡院东之草厂庵为堂址,招生30名,需开办经费3万5千两(白银),常年经费2万3千两,校名初定为北洋工艺学堂。
1904年3月,毛庆潘辞职,周学熙复任总办。选拔30名学生赴日本实习。9月,遵照学部同年1月颁布的《秦定学堂章程》,北洋工艺学堂改“直隶高等工业学堂”。直隶工艺总局内所设织工厂,确定为高等工业学堂附属实习工场。
1904年8月,北洋劝业铁工厂所属图算学堂撤销,其20名学生选送高等工业学堂,编为机器速成科。
1906年2月,奉天(今沈阳)派50名学生到高等工业学堂代培。增设斋务长。9月,选拔19名学生去日本西京大学所属工厂实习造纸、制革、制碱、染色、铁工等工艺。
1919年5月,爆发“五四运动”,在校学生带头响应。
1923年5月4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支部在该校礼堂组织纪念“五四运动”四周年公开讲演大会。蔡和森作“发扬五四精神”的学术报告。
1928年9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该校随之改称为“河北省立专门学校”。10月,河北省府因财政困难将该校撤制。为此,校长魏元光动员校内外校友奔走呼号,几经周折,得张宗昌拨款始保住学校。
1929年5月,河北省府将该校改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同时,将“河北省立第一职业学校”定为工业学院附属学校。学院部设化学制造、机电工程、市政水利工程等三个学系,学制四年。
——摘编自《河北工业大学简介》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先后完成,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能再满足国内市场,资产阶级急需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而蒸汽机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19世纪60—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显著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和美国发生。立体交通运输(飞机、汽车以及远洋轮船)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电报、电话等通信工具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摘编自李南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材料二
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发展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三
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 10% —
1913年 15% 11% 13% 8% 4%
——摘编自库钦斯基著,陈东旭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关系,并分析世界市场对商业贸易的影响。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与海洋产生了不解之缘。中华民族经略海洋历史悠久,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繁盛的海洋文明,在世界海洋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在近代,封建王朝的封闭使得中国逐步退出了在海洋方向的开拓,中华文明也因此逐渐衰落,并被西方文明超越。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大国,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应该也不可能离开海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提出,海洋在中国整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海洋所蕴含的内涵十分丰富,而海洋强国战略的研究也应该纳入更多的要素。……它包含人类海洋活动的一切领域,直接和间接从事海洋活动的各类事务,包括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文化等不同的维度。而在这其中,科技要素能够对其他各个要素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海洋科技发展推动着人类探索和开发利用海洋的脚步,并对海洋强国战略整体发挥关键作用。所以,对于海洋强国战略的研究应当是海洋自然科学与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体。
——摘编自樊丛维《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探索海洋的史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展海洋科技的意义。
石家庄市2023~2024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出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诗经·周颂·我将》记载:“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夭之威,于时保之。”这体现了( )
A. 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B. 敬天保民思想
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 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可知,要畏惧上天的威灵,因此才能保有福禄,反映当时对上天的敬畏,也体现了当时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项正确;中央权力高度集中开始出现于秦朝,排除A项;敬天保民思想出现西周初期,且材料信息与保民无关,排除B项;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 在三国时代,军户儿子世袭为士兵,女儿也只在军户范围中嫁人;在北朝时期,拥有各种演艺技巧的杂户,其子弟要世袭父业,不得入学受教育;唐朝政府规定“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材料所述的户籍管理( )
A. 限制了职业流动 B. 存在等级的差异性
C. 有利于技术创新 D. 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三国至唐朝时期,职业世袭,不得随意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的流动,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职业的流动性减弱,没有体现等级性,排除B项;限制职业的流动,不利于信息交流,也不利于技术创新,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户籍制度,而非教化,排除D项。故选A项。
3. 下表为唐代各阶段使职统计表。据此推知,唐代的使职差遣制度( )
时期 任用使职年数 产生一个使职所需平均年数 使职数占总数的百分率
高祖至高宗(618—683) 15 4.4 10%
武则天至玄宗(684—755) 64 0.82 45%
肃宗至德宗(756—804) 28 1.75 19%
顺宗至宜宗(805—859) 12 4.58 89%
懿宗至哀帝(860-907) 20 2.4 14%
A. 主要是处理地方性事务 B. 由临时性向固定化转变
C. 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D. 缘于君主专制政治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的使职任用年数、产生一个使职所需平均年数、占总数的百分率在后期总体高于前期,结合所学可知,唐代的使职是指职官本制以外的差遣官,即离开原来的职守去任某事,独立于三省六部制职官系统之外,这些使职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安史之乱后,地方势力扩大,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使得使职大量出现,这也说明唐朝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变化,D项正确;唐代设置节度使负责处理地方性事务,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使职差遣制度增多,无法说明向固定化转变,排除B项;使职差遣制度的办事效率在材料无法体现,得不出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4. 熙宁九年(1076年),面对民间社会的日益平民化,“在野”士大夫吕大钧兄弟率先在关中创建《吕氏乡约》,建立起中国最早的成文的乡村自治制度。这表明当时的乡约制度( )
A. 具有与法律相同的效力 B. 由中国民间社会自发形成
C. 加强了宋代的中央集权 D. 推动了律令儒家化的实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宋代在野士大夫吕大钧兄弟率先在关中创建《吕氏乡约》,建立起中国最早的成文的乡村自治制度,说明乡约制度是由中国民间社会自发形成的,B项正确;乡约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此时并未具有与法律相同的效力,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央集权的内容,排除C项;《唐律疏议》标志着中华法系的形成,推动了律令儒家化的实现,排除D项。故选B项。
5. 清朝末年,新式官员选拔制度主要包括学堂选官制度、留学生选官制度、议员选举制度、司法官考选制度等。当然,在构建新式官员选拔制度时,清廷也刻意保留了部分传统官员选拔制度规范。据此可知,清末官员选拔制度改革( )
A. 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B. 保持了行政的连续与稳定
C. 弥补了旧有选官制度的缺陷 D. 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在构建新式官员选拔制度时,清廷也刻意保留了部分传统官员选拔制度规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实行学堂选官制度等方式,但也保留了部分传统官员选拔制度规范,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D项正确;1913年年初,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选官制度,并未涉及行政的连续与稳定,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实行了新的选官制度,但保留了一些旧的东西,排除C项;故选D项。
6.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实施,这是我国历史上首部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奠定了新中国依宪治国的基础。这体现了中国( )
A. 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B. 社会主义法律的丰富
C. 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D. 民主法制精神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9月(中国)。据材料可知,近代提倡的民主法治观念是不断发展的,D项正确。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在近代就已经体现,与材料不符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法律,排除B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不同性质的法律,不断完善是错误的表述,排除C项。故选D项。
7. 新中国建立后,短短几年时间就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这无论如何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是……我们国家的历史和党的历史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伟大的胜利”( )
A. 为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B.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C. 使农民成为国家建设的主体 D.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据材料“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可知指的是对农业改造的完成,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展,D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排除A项;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是1952年底,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C项表述史实有误,排除C项。故选D项。
8. 据统计,2009年全国铁路完成基础建设投资6000亿元,其中消费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也推动了某些城市在轨道交通、现代服务产业、制造业等方面的发展。由此可知( )
A. 铁路新型产业促进经济跨越发展 B. 中国铁路整体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
C. 中国铁路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 D. 铁路对产业链上下游起到带动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9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铁路基础建设消费钢材、水泥,创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在轨道交通、现代服务产业、制造业等方面的发展,可知铁路对产业链上下游起到带动作用,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前后比较,不能得出经济跨越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和世界其他地区比较的信息,不能得出领先于世界,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铁路对产业链上下游起到带动作用,不是核心技术创新,排除C项。故选D项。
9.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表中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甲骨文中有力字,字形就像农用工具来。又有协字,如“三耒陈于田”之状。 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生产效率极大提高。
B. 《汉书·杨传》有载:“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开始确立。
C. 公元9世纪初,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签署了“维莱敕令”,其中规定了管家的职责:安排专业技术工匠;对加工制品列出详细清单;每年汇报一次收入。 统治者重视基层经济秩序。
D. 明代《天工开物》中详细描述了使用灌钢法炼制钢铁的场景,手工业者将熟铁和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加热熔炼,大大提高了钢的质量。 传统手工业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与世界。据材料可知,公元9世纪初,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签署了“维莱敕令”,其中规定了管家的职责,安排专业技术工匠;对加工制品列出详细清单;每年汇报一次收入等,体现了国王重视基层经济秩序的建设,以加强王权,C项正确;“甲骨文中有力字,字形就像农用工具来。又有协字”体现的是甲骨文的文字来源,而非生产工具的改进,排除A项;“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体现的是农业的生产情况,而描述“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开始确立”不恰当,排除B项;明代《天工开物》中详细描述了使用灌钢法炼制钢铁的场景,没有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排除D项。故选C项。
10. 下图为德国新石器时代费尔德湖畔的村落。村落的住家面向湖泊排列,中央是公共广场,面对广场的房间,可能是个集会场所,里面配备有炉子和面包窑。由此可知,该村落( )
A. 为便利集体活动而产生 B. 房屋布局表现出明显的阶级分化
C. 属于较典型的农耕聚落 D. 为研究最早村落提供了可靠信息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欧洲)。据材料可知,德国新石器时代费尔德湖畔的村落,中央是公共广场,可能是个集会场所,据此可判断,在村落中居住着不同的家庭,而村落的住家面向湖泊排列,可判断,逐河而居,定居生活,原始农业已经出现,因此,该村落有可能属于较典型的农耕聚落,C项正确;便利集体活动而产生,说法不全面,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信息,无法判断是否出现阶级分化,排除B项;为研究最早村落提供了可靠信息,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1. 中世纪由于王权衰微,国王在征税时总是要获得议会的批准。尤其是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巨大的军费开支迫使英国国王向国民征税,要求议会批准补助金成为国王召开会议的主要目的。这体现了英国( )
A. 国王丧失了实权 B. 国王受议会制约
C. 议会是权力中心 D. 实行君主立宪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英国)。据材料可知,中世纪时期,英国国王在征税时总是要获得议会的批准,说明王权受到制约,B项正确;王权受到制约,而非丧失,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议会是否是权力中心,排除C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2. 下图为16世纪葡萄牙与西班牙的航海贸易路线示意图,据此可知( )
A.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B. 价格革命加速欧洲封建制解体
C. 葡萄牙造船技术先进 D. 伊比利亚半岛抢占了贸易先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葡萄牙与西班牙。根据材料可知,16世纪葡萄牙与西班牙的航海贸易路线联系世界各地,表明了此时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A项正确;价格革命指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材料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葡萄牙与西班牙的航海贸易路线,但不确定葡萄牙与西班牙哪国造船技术先进,排除C项;材料表明此时全球联系初步建立,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13. 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这使爱尔兰人对马铃薯呈现出过度依赖的现象,单一作物的种植方式引发了19世纪中叶的爱尔兰大饥荒。这可以用于说明马铃薯的种植( )
A. 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 B. 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C. 引发了一场生态灾难 D.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这使爱尔兰人对马铃薯呈现出过度依赖的现象,单一作物的种植方式引发了19世纪中叶的爱尔兰大饥荒”可知,19世纪爱尔兰人对马铃薯过度依赖,结果当马铃薯歉收时,爱尔兰发生了大饥荒,说明马铃薯的种植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B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的是过度依赖马铃薯的弊端及其产生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生态灾难, “生态”一词表述不准,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商品的买卖以及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4. 1776年《独立宣言》宣称: “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成立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然而在佐治亚和卡罗来纳代表们的坚持下,删去了杰斐逊对英王乔治三世允许在殖民地保持奴隶制和奴隶买卖的有力谴责。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 分权制衡原则确立 B. 已具有联邦制的特点
C. 尚未实现彻底的人权 D. 政府无权干预奴隶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76年(美国)。据本题材料“在佐治亚和卡罗来纳代表们的坚持下,删去了杰斐逊对英王乔治三世允许在殖民地保持奴隶制和奴隶买卖的有力谴责”可知,独立战争之后,美国南方的一些代表对奴隶制持肯定的态度,故而删去了杰斐逊对英王乔治三世允许在殖民地保持奴隶制和奴隶买卖的有力谴责,黑人奴隶并未实现人权,C项正确;1787年宪法体现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美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直到1787年宪法才明确规定实行联邦制,排除B项;1776年《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独立,这里无从体现政府对奴隶制的干预,排除D项。故选C项。
15. 下表为部分国家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变化。这些国家意在( )
国家 最高税率(%)
1976年 1986年 1992年
英国 83 60 40
美国 70 50 31
挪威 48 40 13
瑞典 57 50 20
新西兰 60 57 33
日本 75 70 50
A. 逐渐缩小贫富差距 B. 加强对经济行政干预
C. 推动经济恢复发展 D.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90年代(世界)。据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后,部分国家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逐渐降低,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滞胀”后,为推动经济恢复发展,促进消费而采取的措施,C项正确;在客观上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但是不是国家的目的,排除A项;进入“滞胀”阶段后,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而非加强干预,排除B项;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降低,将会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而非增加,排除D项。故选C项。
16. 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直接面视下的督导化疗(DOTs),提高了结核病治愈率。但截至目前,结核病防治和抗结核病药物研发仍面临严重的资金缺口。如何吸引更多全球资本进入抗结核领域,成为业界关切。由此可见,疾病防治( )
A. 亟需世界卫生组织的具体指导 B. 由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C. 推动中医药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D. 需要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结核病防治和抗结核病药物研发需要吸引更多全球资本进入抗结核领域,由此可见,疾病防治需要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D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国际合作,不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具体指导,排除A项;疾病防治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但不是决定,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国际合作,不是强调中医药业,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资源背景来看,图中诸地区中蕴藏的丰富的铜矿资源为春秋战国货币的铸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货币铸造数量的增多又反过来刺激了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春秋战国之际货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陈隆文《春秋战国时期金属铸币的空间特征与地理基础》
材料二 唐朝以后的宋元明清诸王朝,也十分重视铸币权的国家垄断,其政策措施多与汉唐制度相似。历代王朝把垄断铸币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推行,这无疑是正确的。不过,许多政府并没有有效地发挥国家垄断铸币权的积极意义,有的政府甚至将国家垄断铸币权引向了邪路,利用垄断铸币权大搞通货膨胀。
——摘编自刘玉峰《中国古代货币理论和铸币政策评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货币铸造地点分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家掌握铸币权的积极作用。
【答案】(1)特点:接近铜矿资源产地;接近水源地,如黄河流域;围绕政治中心(春秋时期铸币厂围绕周朝都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附近出现铸币厂)。
(2)作用:有利于实现币制的统一;有利于制止私铸盗铸劣质钱币,制止劣币驱逐良币,保持币值稳定;能够稳定市场和促进商品流通,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能巩固国家政权。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特点,据材料一“从资源背景来看,图中诸地区中蕴藏的丰富的铜矿资源为春秋战国货币的铸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可得出接近铜矿资源产地;从图看铸造地点位置可得出接近水源地,如黄河流域;从图看铸造地点位置可得出围绕政治中心(春秋时期铸币厂围绕周朝都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附近出现铸币厂)。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积极作用,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这有利于实现币制的统一;有利于制止私铸盗铸劣质钱币,制止劣币驱逐良币,保持币值稳定;能够稳定市场和促进商品流通,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能巩固国家政权。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洋工艺学堂是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创办的培养强国建设人才的学校,即今日的河北工业大学及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以下是其筹备、创办及发展的概况(部分):
1902年冬,直隶总督袁世凯接受直隶候补周学熙创建直隶工艺总局暨附设工艺学堂的建议,委令天津知府凌福彭筹建工艺学堂。
1903年2月,凌福彭呈文袁世凯,报告筹建工艺学堂情况:选定天津东南城角贡院东之草厂庵为堂址,招生30名,需开办经费3万5千两(白银),常年经费2万3千两,校名初定为北洋工艺学堂。
1904年3月,毛庆潘辞职,周学熙复任总办。选拔30名学生赴日本实习。9月,遵照学部同年1月颁布的《秦定学堂章程》,北洋工艺学堂改“直隶高等工业学堂”。直隶工艺总局内所设织工厂,确定为高等工业学堂附属实习工场。
1904年8月,北洋劝业铁工厂所属图算学堂撤销,其20名学生选送高等工业学堂,编为机器速成科。
1906年2月,奉天(今沈阳)派50名学生到高等工业学堂代培。增设斋务长。9月,选拔19名学生去日本西京大学所属工厂实习造纸、制革、制碱、染色、铁工等工艺。
1919年5月,爆发“五四运动”,在校学生带头响应。
1923年5月4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支部在该校礼堂组织纪念“五四运动”四周年公开讲演大会。蔡和森作“发扬五四精神”的学术报告。
1928年9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该校随之改称为“河北省立专门学校”。10月,河北省府因财政困难将该校撤制。为此,校长魏元光动员校内外校友奔走呼号,几经周折,得张宗昌拨款始保住学校。
1929年5月,河北省府将该校改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同时,将“河北省立第一职业学校”定为工业学院附属学校。学院部设化学制造、机电工程、市政水利工程等三个学系,学制四年。
——摘编自《河北工业大学简介》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
【答案】示例:
论题:北洋工艺学堂建立发展的历程折射出清末至民国前期中国社会的变迁。
阐述:《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剧,国内革命运动不断发展,清政府内交外困,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实行了新政。清廷力图在军事、官制、法律、商业、教育和社会方面进行一系列系统性的改革,虽然其最终加剧了清朝的覆亡,但却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的各方面的发展演变。1903年北洋工艺学堂的建立恰逢其时,其建立既反映了清廷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进行的奋力挣扎,同时也体现了时代潮流的不可阻挡。
1919年,由于帝国主义肆意践踏中国主权和北洋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卖国,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它首先是一场以青年学生游行示威开始,各个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北洋工艺学堂的学生也积极响应,投身其中,体现了中国青年奋起救国,虽万死不辞的伟大精神。
综上所述,一个学校的建立和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它鲜明的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
【解析】
【详解】本题为历史事物阐释类论述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根据材料“ 北洋工艺学堂是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创办的培养强国建设人才的学校”“1919年5月,爆发‘五四运动’,在校学生带头响应”“1928年9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该校随之改称为‘河北省立专门学校’”可以看出,北洋工艺学堂的历史贯穿了近代中国的主要历史过程,因此可以得出论题:北洋工艺学堂建立发展的历程折射出清末至民国前期中国社会的变迁。
阐述:首先从北洋工艺学堂成立的背景开始阐述:《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剧,国内革命运动不断发展,清政府内交外困,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实行了新政。清廷力图在军事、官制、法律、商业、教育和社会方面进行一系列系统性的改革,虽然其最终加剧了清朝的覆亡,但却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的各方面的发展演变。1903年北洋工艺学堂的建立恰逢其时,其建立既反映了清廷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进行的奋力挣扎,同时也体现了时代潮流的不可阻挡。然后结合北洋工艺学堂学生参与“五四运动”,分析学堂蕴含的精神:1919年,由于帝国主义肆意践踏中国主权和北洋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卖国,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它首先是一场以青年学生游行示威开始,各个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北洋工艺学堂的学生也积极响应,投身其中,体现了中国青年奋起救国,虽万死不辞的伟大精神。最后对论证进行总结,得出:综上所述,一个学校的建立和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它鲜明的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先后完成,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能再满足国内市场,资产阶级急需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而蒸汽机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19世纪60—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显著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和美国发生。立体交通运输(飞机、汽车以及远洋轮船)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电报、电话等通信工具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摘编自李南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材料二
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发展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三
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 10% —
1913年 15% 11% 13% 8% 4%
——摘编自库钦斯基著,陈东旭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关系,并分析世界市场对商业贸易的影响。
【答案】19. 主要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工具革新;通讯技术进步。
20. 关系: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关联紧密。
影响:推动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扩大了世界贸易的范围;商品种类的增多,增多了商品数量;使市场联系方式更加快捷;使新的商业经营方式的出现;促进了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由材料“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先后完成,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能再满足国内市场”可得出生产力的发展;由材料“19世纪60—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显著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和美国发生。”可得出两次工业革命;由材料“立体交通运输(飞机、汽车以及远洋轮船)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接在一起”可得出交通工具革新;由材料“电报、电话等通信工具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可得出通讯技术进步;结合所学可得出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第一小问关系:由材料“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及所学可得出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关联紧密。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发展起来”及所学可得出商品种类的增多,增多了商品数量;使市场联系方式更加快捷;由材料“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及所学可得出推动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扩大了世界贸易的范围;结合所学可得出世界市场使新的商业经营方式的出现;促进了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与海洋产生了不解之缘。中华民族经略海洋历史悠久,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繁盛的海洋文明,在世界海洋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在近代,封建王朝的封闭使得中国逐步退出了在海洋方向的开拓,中华文明也因此逐渐衰落,并被西方文明超越。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大国,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应该也不可能离开海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提出,海洋在中国整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海洋所蕴含的内涵十分丰富,而海洋强国战略的研究也应该纳入更多的要素。……它包含人类海洋活动的一切领域,直接和间接从事海洋活动的各类事务,包括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文化等不同的维度。而在这其中,科技要素能够对其他各个要素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海洋科技发展推动着人类探索和开发利用海洋的脚步,并对海洋强国战略整体发挥关键作用。所以,对于海洋强国战略的研究应当是海洋自然科学与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体。
——摘编自樊丛维《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探索海洋的史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展海洋科技的意义。
【答案】20. 列举史实:汉朝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往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利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海船载重量、抗沉性能明显提高,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其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
21. 意义:促进航海技术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或有利于深海挖掘、海水淡化与海洋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等的开发利用);促进海上军事实力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海上安全;促进海洋管理体系发展,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建设海洋强国,提高了综合国力。
【解析】
【小问1详解】
史实: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华民族经略海洋历史悠久,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繁盛的海洋文明,在世界海洋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探索海洋的史实包括汉朝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往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利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海船载重量、抗沉性能明显提高,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其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等等。
【小问2详解】
意义: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海洋科技发展推动着人类探索和开发利用海洋的脚步,并对海洋强国战略整体发挥关键作用”可知,促进经济发展(或有利于深海挖掘、海水淡化与海洋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等的开发利用);促进建设海洋强国,提高了综合国力;根据材料“海洋所蕴含的内涵十分丰富,而海洋强国战略的研究也应该纳入更多的要素。……它包含人类海洋活动的一切领域,直接和间接从事海洋活动的各类事务,包括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文化等不同的维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航海技术发展;促进海上军事实力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海上安全;促进海洋管理体系发展,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通用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