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

织金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检测试卷
八年级历史
温馨提示: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务必填写好答题卡内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答题时,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水性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时,考生只需交答题卡,不交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题48分)
1.“6月3日,实行销毁,先于虎门海滩,掘池引水,撒盐成卤,将鸦片剖切抛入泡浸……然后放入大洋,历时二十二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新文化运动
2.“我国疆域辽阔,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片‘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只‘大公鸡’”,与中国版图的缩小关系最大的国家( )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俄国
3.如下图所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警醒我们青少年要
A.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C.具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D.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4.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与此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对太平天国要进行总体上评价、既要看到农民战争自身的弱点,也要看到这场斗争为历史、为社会提供了新的东西。属于“新的东西”的是( )
A.永安封王 B.《天朝田亩制度》
C.天京事变 D.《资政新篇》
6.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其中不包括( )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日本社会生产力比较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7.下面是张自忠的一封书信,该书信写于( )
致战友: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小兄张自忠手启 民国二十九年五月一日
A.北伐战争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8.从左宗棠的“抬棺出征复新疆”,到邓世昌的“誓与军舰共存亡”,再到张自忠的“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这些铮铮誓言和壮举展现的时代主题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交融
C.百年屈辱,英勇抗争 D.中央集权,逐步加强
9.《辛丑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接受列强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0.日记一定程度上见证了作者本人对历史的记忆。 下面是民国元老朱峙三先生的一则日记,据此可知此日( )
十三日 礼拜一 今日称元旦 晴 风 今日为西历一千九百十二年一月一号。饭后出城,见寒溪学堂贴 有新联,彩旗飘飘是为新历元旦。路人观者叹息,谓随洋人过年,行洋礼矣。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B.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清朝皇帝宣布退位
11.与下列言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项是
①"变者,天下之公理也。”②“探源之策,在于自强。,
③“国人……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④“建立中华民国,同胞无所差池。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12.漫画往往用简单的道理寓意深刻的内涵,据下面的漫画可知,洋务运动( )
A.得到西方列强鼎力相助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 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13.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限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维新派缺乏经验
D.顽固派反对变法
14.“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
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 D.孙中山
15.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讲话时指出:“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材料所体现的五四精神核心是( )
A.自强求富精神 B.民主科学精神 C.艰苦奋斗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
16.以下是某同学在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据此推断,其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 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17.某校历史社团开展楹联比赛,下面展示了九年级(3)班同学们搜集的部分楹联。由此可知,该楹联比赛的主题应该是( )
楹联一 南湖聚大贤,探寻拯救黎民路; 红船历风雨,开启振兴祖国程。
楹联二 扁舟浩荡出南湖,一桨掀天,翻起波涛连四海; 大道苍茫凭北斗,百年圆梦,踏平坎坷竞千帆。
A.一大建党·照亮航程 B.工农割据·红旗飘扬
C.献身抗日·救亡图存 D.人民翻身·当家作主
18.小明同学在课前三分钟演讲中,涉及的关键词有:“军旗、朱德、第一枪”。据此判断她演讲的主题应是( )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古田会议
19.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下列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他们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血战湘江 ②巧渡金沙江 ③飞夺泸定桥 ④四渡赤水 ⑤遵义会议 ⑥爬雪山
A.①⑤④②③⑥ B.①④⑤②③⑥ C.①⑤④③②⑥ D.①⑤②④③⑥
20.某学习小组为探究一个历史问题,搜集到了这样两个理由( )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他们探究的是
A.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B.抗日战争为什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点
C.中国能够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D.抗日战争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历程
21.下图是张文元1949年9月创作的的漫画作品《决不放松》刊登于当时的《上海新闻日报》上,其创作的背景是( )
A.解放战争已基本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苏同盟条约”的签订 D.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2.“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期间符合这一主旨的行动是
A.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B.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D.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23.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历史事件构成,一个历史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列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逻辑关系的是( )
A.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抗战——百团大战
B.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D.人民解放战争——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4.学习历史要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黄河大合唱》创作于延安 B.《愚公移山》1940年完成
C.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D.鲁迅的杂文思想深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25.1919年于民族危难之际爆发的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经历了”城市——农村——城市”的发展历程。以“农村”为工作重心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 。
27.毛泽东回忆道:“(会议)本来是在上海开的,因为巡捕房要抓人,跑到嘉兴南湖,在船上开的。”该“会议”指那一次会议: 。
28.电视剧《觉醒年代》刻画了许多经常客串我们历史课本的人物,如蔡元培、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激情澎湃的历史时期。与之相关的事件是 。
29.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 。
三、综合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47分。30题18分,31题12分,32题10分,33题7分)
30.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封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破产,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能挽救民族危机。于是,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相继领导了谋求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运动。
材料三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但新生的国家政权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仅有政治制度的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文化革新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材料四
(1)材料一,图一人物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他所说的”办了一辈子的事”指的是什么
(2)这场运动成为“纸糊的老虎”的原因是什么 它在客观上造成了什么影响 (至少回答两点)
(3)20世纪初,图二人物领导的辛亥革命有怎样的伟大功绩 (至少回答两点)
(4)图三人物是谁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除旧布新”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经济落后、政治保守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这样的国度里活动,既要适应特定的救亡的民族主义潮流,又要抵抗来自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的镇压,这就要求有一个具有先进理论的近代政党作为指导。正是适应了这种特殊的国情需要,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中国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以后,中共中央给予八路军的战略任务是:一方面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一方面伺机深入敌人占领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展人民抗日力量,逐渐转变敌强我弱的形势对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一方面采断决定重建新四军部,另一方面公开宣布抗战团结的方针决不改变。
——摘编自曾凡光《探索奋斗复兴-中国近现代史三十讲》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大会议(部分)
时间 会议名称 影响
1927.8 八七会议 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1935.1 A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45.4 中共七大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特殊国情”。结合所学,简述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理论。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三表格中“A”处内容补充完整,并归纳三次会议的共同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原因。
32.诵读红色书信,传承红色力量,一封封书信穿越时空,传递着先辈们的执着追求和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靡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 忠孝二逢,本非相悖,尽忠即所以尽孝也……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
——1919年5月17日清华学子闻一多给父母的家书
材料二 1937年11月,朱德的家信:我担负革命工作昼夜奔忙,十余年来坚(艰)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苦,决非虚语……近来转战华北,常处在敌人后方,一月之内二十九日行军作战……我决不能再顾家庭,家庭亦不能再累我革命……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
——据央视大型综艺《信·中国》首期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家书反映了闻一多怎样的家国情怀 当时进步学生提出了什么主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信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哪些优良传统 朱德“转战华北”有什么历史意义
33.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某校项目组为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策划推出系列专栏,邀你参与。策划英雄专栏。要求:推介符合下面所给主题及时期的英雄人物一位,并围绕主题说明理由。
英雄专栏主题:时代造就英雄,英雄影响时代 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英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介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8页
1.A
【详解】根据材料“6月3日,实行销毁”、“掘池引水,撒盐成卤,将鸦片剖切抛人泡浸……然后放入大洋,历时二十二日”及所学知识可得,虎门销烟,1839年6月,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894年中日之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的加深,排除C项;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根据题干“我国疆域辽阔,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片‘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只‘大公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因此,中国版图的缩小与俄国关系最大,D项正确;英国在鸦片战争后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中国版图的缩小与英国有关,但不是关系最大的国家,排除A项;日本此时尚未对中国土地割占,排除B项;法国此时尚未对中国土地割占,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签订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我们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青少年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传统文化,民族自信心,民族多元化的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4.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A项正确;《天津条约》增开汉口等10个城市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等,没有涉及关税方面的内容,排除B项;《马关条约》涉及赔款、割地、开放口岸及开设工厂等内容,没有涉及关税方面的内容,排除C项;《辛丑条约》涉及赔款、划定使馆界,没有涉及关税方面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依据材料“太平天国......为社会提供了新的东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的东西”是指学习西方,《资政新篇》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谋利,鼓励私人资本,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结局,D项正确;永安封王属于历史事件,不具有进步性,不算为社会提供的新东西,排除A项;《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地权,具有空想性,停留在土地的范畴,本质上还是封建的产物,排除B项;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领导人争权夺利的表现,没有为社会提供了新的东西,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题干“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其中不包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封建制度腐朽落后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日本社会生产力比较先进和日本侵华准备充分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客观原因,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故选A项。
【点睛】
7.C
【详解】据题干书信中的时间“民国二十九年”可知,民国二十九年是1940年,属于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年),C项正确;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排除A项;红军长征是1934﹣1936年,排除B项;解放战争是1946﹣1949年,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根据题干左宗棠的“抬棺出征复新疆”,邓世昌的“誓与军舰共存亡”,再到张自忠的“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可知,左宗棠、邓世昌、张自忠都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体现了百年屈辱,英勇抗争,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反抗外来侵略,排除A项;左宗棠、邓世昌、张自忠都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排除B项;题干内容都是反抗侵略的,没有提到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这表明清廷的主权已经尽丧,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极力维护帝国主义的利益,清政府已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的影响是进一步加重人民的负担,使清政府在经济上长期受到列强的控制,排除A项;“门户开放”是美国在1899年提出的,不是《辛丑条约》的条款,排除B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便于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清政府的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有新联,彩旗飘飘是为新历元旦。路人观者叹息,谓随洋人过年,行洋礼矣”可得出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C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1937年11月20日,1946年5月5日—1948年5月20日,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的最高行政机关,排除A项;1926年7月开始北伐到1928年东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清朝皇帝宣布退位,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是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的思想主张;“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主张;“国人……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张;“建立中华民国,同胞无所差池。”是辛亥革命时期思想主张。依据时间先后排序,②①④③正确。排除A、C和D。故选B。
12.C
【详解】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植根于封建主义,说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由于顽固派的阻挠和西方列强的阻碍,导致洋务运动这株植物营养不良,C项正确;漫画说明洋务运动遭到西方列强的阻碍,排除A项;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排除B项;漫画说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不是强调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分析题干的“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限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可以看出1898年,康有为和梁启超对西方的认识少,说明维新派缺乏经验。故C符合题意;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顽固派反对变法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A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李大钊先生,1918年,李大钊先生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A项正确;毛泽东是伟大的开国领袖,陈独秀先生是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但他们都不是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排除BC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可知,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对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D项正确;自强求富精神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民主、科学,排除B项;艰苦奋斗精神是长征精神内容之一,排除C项。故选D项。
16.B
【详解】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新民主民主义革命由此开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二大制定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出现了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由此可见,年代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排除C项,B项正确;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反映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不断深化,排除A项;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指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到1927年国民党右派反动两次反革命政变,排除D项。故选B项。
17.A
【详解】根据“南湖聚大贤,探寻拯救黎民路;红船历风雨,开启振兴祖国程。”“扁舟浩荡出南湖,一桨掀天,翻起波涛连四海”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大建党·照亮航程”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项正确;“工农割据·红旗飘扬”反映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排除B项;“献身抗日·救亡图存”与抗日战争相关,排除C项;“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与新中国的成立相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8.A
【详解】根据“军旗、朱德、第一枪”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朱德是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A项正确;八七会议和古田会议与第一枪不符,排除BD项;朱德没有领导秋收起义,排除C项。故选A项。
19.A
【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血战湘江后,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领导下,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历经艰难险阻,在1936年10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①⑤④②③⑥顺序正确,A项符合题意;BCD项排序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20.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可知,他们研究的问题是抗日战争为什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中国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有力的支援了世界其他国家人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侵略付出了巨大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B项正确;题干材料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中国能够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抗日战争的艰难历程,排除D项。故选B项。
21.A
【详解】依据题干“1949年9月”,结合所学知识,此时解放战争已基本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A项正确;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50年,中苏同盟条约签订,排除C项; 1949年10月3日,中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2.C
【详解】根据题干中“解放战争期间”时间的有效信息,故选项C正确。A“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在1923年;B“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D“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因此排除ABD三项,选择C项。
23.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的抗战,如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因此符合逻辑关系的是“伟大的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抗战——百团大战”,A项正确;虎门销烟属于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不符合题干逻辑,排除B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都属于近代化探索的事件,不符合逻辑,排除C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都属于解放战争战略决战时期的事件,排除D项。故选A项。
24.D
【详解】根据所学,“鲁迅的杂文思想深刻”属于对鲁迅作品的评价,属于历史结论,D项正确;ABC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不是结论,排除ABC项。故选D项。
25.五四运动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发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它为中国的前进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2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经历了”城市——农村——城市”的发展历程。以“农村”为工作重心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7.中共一大(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详解】结合所学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
28.新文化运动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北京大学和《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蔡元培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的校长。
29.红军长征的胜利
【详解】结合所学红军胜利会师陕甘的知识可知,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0.(1)事件:洋务运动。
(2)原因: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国家富强起来,洋务运动的目的没有实现,甲午战争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依旧贫穷落后。
影响:由于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在客观上使清朝统治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3)功绩: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4)人物:陈独秀。
影响:倡导“民主”“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的解放,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5)变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先学习器物再学制度再学思想文化。
【详解】(1)事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办了一辈子的事”指的是洋务运动。
(2)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洋务派谋求富强之道,只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制枪制炮的技术,建立军事工业,建设近代化国防,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思想。而他们所谓“自强”“求富”的真实目的,只是维护日趋落后的满清王朝,这是背离历史发展趋势的,注定它必然失败的命运。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国家富强起来,洋务运动的目的没有实现,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洋务运动后,清朝依旧屡战屡败,中国依旧贫穷落后。
影响: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客观作用有由于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在客观上使清朝统治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3)功绩: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4)人物: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三人物是陈独秀,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
影响: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的解放,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5)变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可见,在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先学习器物再学制度再学思想文化的进程。
31.(1)国情: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肩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或要适应特定的救亡的民族主义潮流,又要抵抗来自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的镇压)。(两点即可)先进理论:马克思主义。
(2)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另一方面伺机深入敌占区发动人民力量开辟敌后战场,在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决定性作用;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军部,并始终坚持团结抗战的方针。(两点即可,用材料外史实说明的不给分)
(3)A:遵义会议。共同点:都是重要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会议;都做出重要的决议;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都对中国革命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两点即可)
(4)实事求是,探索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先进理论指导;坚持初心使命;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善于调整政策等。(两点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经济落后、政治保守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这样的国度里活动,既要适应特定的救亡的民族主义潮流,又要抵抗来自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的镇压,这就要求有一个具有先进理论的近代政党作为指导。正是适应了这种特殊的国情需要,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可知,中国共产觉诞生的“特殊国情”是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肩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或要适应特定的救亡的民族主义潮流,又要抵抗来自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的镇压)。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理论。
(2)根据材料二“中国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以后,中共中央给子八路军的战略任务是:一方面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一方面何机深入敌人古领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展人民抗日力量,逐渐转变敌强我弱的形势,对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一方面果断决定重建新四军部,另一方面公开宣布抗战团结的方针决不改变。”可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另一方面伺机深入敌占区发动人民力量开辟敌后战场,在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决定性作用;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军部,并始终坚持团结抗战的方针,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3)据所学知识可知,据材料三“9935.1”“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及所学知识可知,表中“A”处应是遵义会议。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大会议(部分)”可知,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三次会议的共同点是都是重要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会议;都做出重要的决议;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都对中国革命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原因有实事求是,探索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先进理论指导;坚持初心使命;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重视党的自身身建设;善于调整政策等。
32.(1)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怀。
主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等。
(2)传统:艰苦奋斗;官兵平等。
意义: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详解】(1)家国情怀:根据材料一“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1919年5月17日清华学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书反映了闻一多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怀。
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时,进步学生提出的主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等。
(2)传统:根据材料二“我担负革命工作昼夜奔忙,十余年来坚(艰)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苦,决非虚语……。”可知,信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官兵平等。
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德“转战华北”的历史历史意义: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3.英雄:毛泽东。
推介理由: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社会矛盾尖锐。毛泽东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投身革命。他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详解】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时代造就英雄,英雄影响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选择英雄人物毛泽东,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社会矛盾尖锐,毛泽东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投身革命,他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