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含解析)

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1.清初,贵州地区的官员由吏部选授,每月一次,掣签补授。康熙三十八年,贵州地区的官员选任改为由督抚于本省属员内拣选合适人员,查明报部,具题补授。这一调整( )
A.弱化了清廷中央的人事权 B.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反映了改土归流工作完成 D.有利于加强国家治理效能
2.有学者认为, “藉奏折搜集情报……故(皇帝)虽深居大内,而于各地官僚之作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动态,无不了如指掌”。该学者认为奏折制度有利于( )
A.扩大统治基础 B.统一思想文化
C.控制地方官僚 D.稳定政治局势
3.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清朝确立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到三省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不再设立巡按御史。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
A.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发挥了军机处的特殊作用
D.改变了地方割据局面
4.清政府曾规定京官在五品以下,外官在四品以下,初次任用、保举、学习期满留用等,均须朝见一次皇帝,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分批引见。这一规定
A.推动了京官与外官的交流 B.有助增加行政官员的数量
C.促进了文官与武官的配合 D.成为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
5.明初设置布政使,掌一省之行政,考察官吏,征收财赋等。宣德、正统以后,随着原本作为临时差遣性质的总督、巡抚权力不断加重,布政使的权力随之缩减。清初规定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再分左右。上述变化反映出明清时期( )
A.国家注重地方行政效率 B.地方权力日益扩大
C.地方财政困难加剧 D.君主专制加剧社会矛盾
6.清朝将全国划分为十八省,共设八位总督。总督偏重于总制军事,包括领兵权、指挥权和军粮筹措权等。其中有六位总督兼管两到三个省;除甘陕总督外,其他总督须与抚循地方、考察官吏、提督军务的巡抚同驻一城。清朝推行“督抚同城”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地方腐败的滋生发展 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相互牵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D.简化地方行政层级
7.清代都察院是与六部、大理寺等机构并立,直辖于皇帝的监察机构。都察院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京官,主持都察院的工作,率六科给事中、各道御史行使对中央各部院及各地方的监察权。据此可知,清代监察机构( )
A.官员品级较高 B.具有一定独立性 C.分工较为细致 D.职能发生了变化
8.阅读下表:“明清内阁比较”,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清代( )
项目 明朝 清朝
品级 以大学士为正五品 顺治朝定内阁大学士为正二品,雍正定大学士为正一品
下设机构 下设两房:制敕房、诰敕房 下设十余个,如办理题本的机构、典籍厅、收发红本处、诰敕房、稽查房、内阁俄罗斯学等
①内阁决策效率明显提升
②中枢权力制衡机制趋于成熟
③内阁的权限远高于明代
④内阁仍旧是重要的中枢机构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清代的财政制度中,有两个术语,即“存留”和“起运”。存留指的是各省留下一部分财赋用于正常的办公行政,而起运部分就是解送中央户部的。“顺治初,钱粮起存相半,考成之例尚宽”,到康熙时期“存留款项尽行裁减”,除了很少部分项目在以后“奉复”外,大部分项目均裁而不复。这说明清朝( )
A.官员考核日趋严密规范 B.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C.赋税分配坚持中央集权 D.财政制度逐渐发展完善
10.康熙时出现了一个特有的职称“内廷行走”,它不是某一固定御用机构官员的特定称谓,而是对那些虽然身份不同、却拥有同等的在内廷、皇帝身边工作机会的官员的共称。乾隆以后,这一职称在史料中出现的越加频繁。“内廷行走”在日值内廷、与谋国事的同时,实际上在皇帝身边形成了“要职”再聚合的办事机制。这表明当时
A.内廷官员政治地位平等 B.君主决策大权的旁落
C.官僚政治体制发生异变 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1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晚清在中外交涉事务上,以全权大臣取代了过去的临时性的钦差大臣。不过全权大臣没有完全按照西例行事,他们对外议订条约时需要随时上奏,不能自主行事。这反映了晚清时期( )
A.政府落实“中体西用”思想 B.东西方制度逐渐地接轨
C.对外交往不平等有所强化 D.外交制度变革的复杂性
12.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在没有受到安全威胁的情况下,给予瑞典、挪威等国与英国一样的通商特权、领事裁判权,“以广圣主宽大之仁”。这说明清王朝( )
A.主动融入近代外交体系 B.缺乏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
C.突破了传统的天朝观念 D.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3.1858年清政府与列强议定《天津条约》时,上到咸丰皇帝,下到地方官员,对于公使驻京的条款,都是既恐惧又害怕的。咸丰帝甚至企图通过答应关税全免、增开口岸等条件,来换取取消公使驻京条例。这说明( )
A.关税在晚清地位不重要 B.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C.中国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D.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1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英通商善后条约》提到了"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从此为外国人管理中国海关提供了所谓的“合法”依据,中国近代前期的海关长期被洋人把持。这一现象( )
A.体现了半殖民地化的特点 B.增加了清朝政府的赋税收入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D.开启了中国关税管理近代化
15.晚清开关初始,在主管对外事务的官员手里,外交上制服夷人的取胜之道不在于面对面地抗争以卫护国家实利和主权,而在于精神上施以贬抑和折辱。如《天津条约》签订后,大学士桂良等人与西人重开谈判,期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西人放弃公使驻京、江路通商、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材料意在说明( )
A.近代外交意识的贫困和朦胧 B.近代外交无法与国际接轨
C.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为要务 D.政治权益远高于经济利益
16.图1、图2是近代中国发生的两场战争的示意图,这两幅图中的历史信息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的中国( )
A.内地边疆安全遇到严重危机 B.进出口贸易被西方列强完全垄断
C.逐渐受制于不平等条约体系 D.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7.同治年间,清政府在给英国公使阿礼国的节略中明确提出:中外“且亦各有国体及自主之权。如时势可行,及无碍国体政权者,中国原有自主变通之法;其窒碍难行者,无论不能勉强。”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
A.意识到变革政治的必要性 B.中体西用思想受到冲击
C.作出反对修约的外交姿态 D.国家主权意识有所增强
18.1861年,恭亲王奕 提出设立总理衙门,并认为其要在于“审敌防边,以弥后患。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1867年,总理衙门在与各省督抚就修约问题讨论时指出,“苟或时有未可,势有未能,无防暂时羁縻,而卧薪尝胆,养精蓄锐,以待异日之自强”。这反映出当时统治者( )
A.认识到外交近代化的必要性 B.注重维护民族国家的尊严
C.仍固守“天朝上国”传统观念 D.重视处理庞杂的洋务事宜
19.鸦片战争后,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1870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上述材料说明( )
A.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响明显 B.条约体系与中国国内法关系密切
C.清朝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 D.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
20.下表是不同历史时期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状况,这些史实能从侧面说明
时间 事件 文献
1759年 乾隆皇帝因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洪仁辉用中文向清政府申诉而被流放,其中文老师直接被处死。原因是外国人没有资格说中文,更没有权力向清政府申诉 《旧中国杂记》
1858年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字被判了死刑! 《天津条约》第51条
A.中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B.西方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C.中国华夷观念的改变 D.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
21.如表为近代汉口从日本进口产品价值统计表。(单位:关平两)据如表可知( )
时间 1880年 1883年 1886年 1889年 1892年 1895年 1898年 1901年 1904年
金额 100 120 7803 6045 42160 39143 61908 201335 4174567
A.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结构改变 B.民族资本的投资环境较恶劣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逐渐加剧 D.中日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22.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外资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的91.9%,棉纺生产的76.6%,内外航运的84.4%。截至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这一现象( )
A.反映了列强加紧资本输出 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源于政府实行了洋务运动 D.摧毁了传统的自然经济
23.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天津、牛庄等十一个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这反映了( )
A.清朝主动实施对外开放 B.西学东渐逐步推动中国近代化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24.1903年,张謇参观日本北海道开垦区后,感慨道:“国家以全力图治,有排斥之人,有玩弄之人,有抵拒之人,消弭捍圉”(  )
A.国内土地开垦潜力枯竭 B.民族资本对外依赖度高
C.政府全力改革以图振兴 D.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恶劣
25.有资料显示,19世纪70年代中叶,我国出口商品的种类只有80余种,到1910年出口达100万海关两的商品就有33种。其中生丝、茶叶等传统商品出口比重急剧下降,豆类、棉花等农副产品逐渐增多。这反映了( )
A.实业救国带动民族工业发展 B.清末新政扭转了贸易逆差
C.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 D.晚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剧
26.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华投资总额增加的情况下,投资结构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运输业由1894年的10%(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下同)上升到1914年的38%,其他行业如贸易、制造业、金融业等都有明显下降。据此可知( )
A.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运输业能给列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权益
C.欧美列强忙于一战减轻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D.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已完全让位于资本输出
27.近代不平等条约规定,洋货运销内地,只交纳子口税2.5%,不再交纳厘金税。许多华商不得不假冒洋商的名义购买子口税单。据统计,19世纪末,上海内销洋货的99.9%都由购得子口税单的华商所经营。这反映出当时( )
A.列强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B.民族工业发展受到限制
C.崇洋媚外成为时代朝流 D.朝廷财政危机趋于严重
28.1930年前外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含在华总行及其分行。单位:家)
甲 乙 丙 丁
1894年前 16 2 0 2
1895-1913年 5 15 5 33
1914-1930年 11 13 40 103
资料来源:朱荫贵《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
以下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A.甲为英国,甲午战争后对华资本输出减弱
B.乙为美国,一战前后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
C.丙为法国,一战爆发前在华经济势力最小
D.丁为日本,甲午战争后侵华势力急剧扩大
29.1887年,厦门港茶叶对外贸易量为9万担;1901年贸易量为7000多担,约为1887年贸易量的8%。在此期间,厦门港茶叶贸易量除在1891年出现短暂上升外,均呈现颓废态势;1888年,印度对英国的茶叶出口量首次超过中国。这种现象的出现( )
A.说明中国社会环境动荡 B.折射出近代生产方式发展较慢
C.源于通商口岸大量开放 D.反映出列强侵华方式发生变化
30.下表为甲午战争之前外债用途分类。据此可知,当时晚清政府( )
类别 银额(两) 百分比(%) 备注
军费支出 34 279 974 74.53 镇压人民起义及抗击侵略等
实业支出 4 705 640 10.23 用于轮船招商局、铁路、织布局
河工支出 2333 955 5.08 用于河南郑工、山东河工修建颐和园及兴建“三海工程”"
消费性支出 4 500 000 9.78 (北海、中海、南海)
其他 173 400 0.38 出使经费及恤款
合计 45 992969 100
A.积极发展实业 B.财政支出依赖外债 C.重视社会民生 D.统治危机日趋严重
31.新文化运动以后,很多学者提出要对中华文化进行“西式”或者“苏式”的改造,实现文化救亡;但三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把中西文化比较从文化层次扩大到经济层次,“中国文化出路”的争论逐渐向发展工业文明的现代化论倾斜。这一转变是源于当时( )
A.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扩大 B.实业救国理念受到广泛的认可
C.适应民族战争形势的需求 D.国民政府政治民主化有所发展
32.1937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南下在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
学,后西迁至昆明,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此事是由于( )
A.日军发动全面侵华 B.平衡西南教育
C.国民政府学制改革 D.国共十年对峙
33.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通电针对的事件是
A.华北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34.“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标志着( )
A.全面抗战开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日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D.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35.1937年8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共3万余人。到1940年8月,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出动的兵力即达40万。1945年8月抗战结束时,八路军更是发展壮大到96万人。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战争路线 B.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国民党逐渐失去了民心 D.中国共产党满足广大农民要求
36.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厉行节约的理念贯穿到重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饭店吃饭不准浪费,吃不完的允许客人打包带走;市民的服装异常朴素,且都是国货,尤其多为自产;街上的商店门上均有“购买舶来品是莫大的耻辱”等标语。这说明当时( )
A.社会生活服从于抗战大局 B.国民政府致力于移风易俗
C.新生活运动取得显著成效 D.民众生活取决于民族意识
37.下表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一些政党或组织的主张。据表可知,当时( )
时间 政党/组织名称 主张
7月8日 中国共产党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7月10日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俾各阶层力量,能够迅速集中……以树立政府之坚实抗战基础
7月17日 中国国民党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A.进行全民族抗战已迫在眉睫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中国共产党是抗战中流砥柱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38.抗日战争时期,关于边疆史地的期刊达180种之多,占抗战时期全部600余种期刊的3%。这一时期的边疆研究涉及相当广泛,地域涉及西南、西北、东北以及东南(台湾),领域涉及边疆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经济建设和开发。这一时期,边疆史地的研究旨在( )
A.唤醒中华民族救亡意识 B.构建边疆史地研究体系
C.提升全体国民文化素养 D.服务于民族战争的需要
39.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学界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点是汉唐盛世时期的民族关系和经济繁荣,虽然对宋史的研究较为有限,但王安石变法、岳飞抗金、宋与辽夏金的和战却成为宋史讨论的重点。这一时期史学界宋史研究重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西方学术理论的传播 B.史学研究视角的变化
C.民族积弱受侮的现实 D.考古文物材料的丰富
40.下表为1927~1938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占比的变化情况(表中数据表示百分比,“一”表示无数据)。这些变化说明( )
年份 农民 工人 知识分子 中小商人 地主 其他
1927 18.7 53.8 19.1 — — 8.4
1933 76 13 11 — — —
1938 48 14 16 10 12 —
A.中国革命的主要矛盾出现转移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得以推广
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已建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巩固
41.1956年4月,毛泽东在约谈国家各个部门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其中第一个关系就提到要协调农轻重比重。他强调,“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意在( )
A.保障农村土地改革的开展 B.推进国民经济调整工作
C.进一步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D.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42.1958—1962年5年间工业增加值年均仅2.7%,1963—1965年间达到21.4%。1963—1965年的工业增长主要得益于(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43.1965年与1963年相比,河北正定县农业产值增长了83.9%,其中粮食总产量增长120%,棉花总产量增长了222.9%,油料总产增长13%。这一时期该县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农业合作化的推进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44.如表是1965年中国经济部分数据。这表明我国实行了( )
类别 总产值 较上一年增长
GDP(国内生产总值) 1716.1亿元 17%
工业总产值 1402.0亿元 26.4%
A.三大改造 B.改革开放 C.市场经济 D.八字方针
45.下图是我国从1950年到2005年的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的变化情况统计。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反映了( )
A.工业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进步 B.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高产农作物在全国种植和推广 D.中共中央经济政策的适时调整
46.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坚决地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这表明当时( )
A.我党致力于国民经济的调整 B.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取得突破
C.工业反哺农业成为当务之急 D.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建设道路
47.下图为1953—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折线图。图中促使a到b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农业科技取得了进展
C.“八字方针”调整的推动 D.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实施
48.1961年4月,陈云致信周恩来,汇报了在杭州、南京召集有关方面负责人研究化肥设备制造和生产问题的情况,计划每年竣工五个年产五万吨合成氨的化肥厂,同时开建五个厂,每年形成二十五万吨合成氨,相当于一百万吨化肥的生产能力 。这样的建设规模除美国有过几年外,其他国家没有先例。据此推知,这一计划的实施( )
A.落实了大跃进运动的精神 B.改善了国民经济的布局
C.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D.推动了中美关系的缓和
49.下表为1958-1965年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带基本建设投资额及比重的变化。这说明( )
年份 投资额(亿元) 比重(以投资总额为100)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部 中部 西部
“二五”时期 462.2 409.75 265.86 38.4 34.0 22.0
1963-1965 147.38 137.83 107.94 34.9 32.7 25.6
A.中国的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 B.中央经济调整方针得到落实
C.中苏关系影响工业计划实施 D.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50.1960年6月,毛泽东指出,1958、1959年我们曾经讲数量,今年要讲质量、品种,要把质量、品种放在第一位。同时,他认为“二五”计划后三年(1960—1962年)的指标“仍然存在一个极大的危险……还要打一个大大的折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中国( )
A.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工作中心转到城市建设上来
C.对“左”倾错误全面反思 D.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51.如图为《人民画报》封面女性形象(部分)。据学者统计,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的封面女性为文体工作者,而90年代以来,大部分的封面女性为演艺明星。这一不同( )
1980年 郎平扣杀 1986年 舞蹈敦煌梦幻 1993年 许晴 1994年 巩俐
A.适应了社会传媒的市场化趋势 B.促进了“双百方针”的重新恢复
C.体现入世前后的价值观念转变 D.不利于女性社会形象多元化发展
52.有人说,1978年邓小平把中国领上改革航道,20世纪90年代初他再一次摆正了扭曲的改革航向。“摆正了扭曲的改革航向”是指(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全面整顿
C.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D.“南方谈话”的发表
53.改革开放后,中共在某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次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八大
54.下图《我家这四十年》漫画可说明( )
A.改革开放带来新的生活面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生活水平
C.我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
D.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5.如表为1992年和1997年全国私营企业部分数据的统计。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 )
1992年、1997年私营企业的发展
年份 雇工人数(万人) 增长率 注册资本额(亿元) 增长率 总产值(亿元) 增长率
1992年 201.5 26.1% 221 79.70% 205.1 39.9%
1997年 1 145 14.4% 5 140 37.00% 3 922.5 21.6%
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B.国有企业改革初见成效
C.国民经济调整的完成 D.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56.下面是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城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统计表。
年份 1988年 1992年 1996年 1997年
个体工商户(万户) 1452.7 1533.9 2703.7 2850.9
从业人员(万人) 2304.9 2467.7 5107.1 5441.9
——根据《中国经济史》整理
对表中数据变化,正确的解释是( )
A.城乡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强
B.理论突破推动改革深入发展
C.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
D.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
57.下表是我国1997-2001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及营业收入情况。据此可知( )
时间(年) 总产值(万元) 营业收入(万元)
1997 899005978 818265808
1998 966936561 893510140
1999 1084260687 1009321615
2000 1161502745 1078343310
2001 1260468793 1165854685
A.城乡经济协同发展 B.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成效突出
C.农村实现小康水平 D.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不断增强
58.下图展示了1983~2022年央视春晚小品中女性角色职业分布情况。据图可推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导致就业结构多元
B.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民解放和人口流动
C.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D.现代企业改革促进了人才市场的活跃
59.1993年1月,广电部发布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定:中影公司不再统管35毫米国产电影的发行工作,由制片厂与省或市级发行公司直接交易;允许国营电影制片厂同港、澳、台电影公司合拍影片;电影票价具体由各地政府掌握。该文件的出台( )
A.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B.开启了中国电影行业近代化进程
C.标志国营电影制片公司退出历史舞台 D.导致中国电影独立发展进程中断
60.2004年7月1日,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开始施行。此后,中国大规模开展法律法规清理修订工作。不仅清理了覆盖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2300多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还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借鉴美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立法经验。由此可以看出中国( )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C.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D.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逐渐推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清代的贵州官员选任由吏部选到由督抚推荐,这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国家治理,有利于加强国家治理的效能,D项正确;调整后,依然需要吏部的批准,并未弱化清廷中央的人事权,A项错误;调整后,官员多由熟悉地方事务的本省属员担任,提升了地方行政效率,B项错误;改土归流工作在康熙年间尚未完成,C项错误。故选D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由材料“故虽深居大内,而于各地官僚之作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动态,无不了如指掌”可知奏折是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便于监视和探听民情,通过奏折皇帝能够直接广泛获取信息,进而控制地方官僚,C项正确;奏折制度是各地官僚向皇帝呈送,与统治基础没有关系,排除A项;奏折制度没有统一思想文化,排除B项;奏折制度有利于皇帝控制官僚队伍,与稳定政治局势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清代督抚制度下,地方巡抚总督具有较大权力,且对中央负责,有利于有效推行中央政令及地方事务的快速处理,提高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A项,督抚对地方官员形成直接约束,使地方权力削弱,加剧了中央地方矛盾,排除;C项,题干军机处无关,排除;D项,题干并未提及地方割据势力,排除。
4.D
【详解】据材料中“初次任用、保举、学习期满留用等,均须朝见一次皇帝”,可知材料反映了清政府采取措施促使官员感受到皇帝的恩赐,这是加强皇权的体现,故D选项正确;材料未提到京官与外官之间的交流,A错误;材料未提到采取措施增加行政官员的数量,B错误;材料仅提到“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分批引见”,不能推断出促进了文官与武官的配合,C错误。
5.A
【详解】依据材料的叙述,总督巡抚等地方要员权力加重,而行使行政权的布政使地位日趋卑微,显示出地方权力的集中,有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地方权力的扩大,排除B项;C项结论与材料无关,材料提及的是地方机构的变化,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详解】由材料可知,清朝总督偏重于总制军事,包括领兵权、指挥权和军粮筹措权等,清代巡抚则偏重抚循地方、考察官吏、提督军务等。因此,清朝推行“督抚同城”的主要目的是相互牵制以加强中央集权,故C正确;“督抚同城”也无法避免地方腐败的滋生发展,故A错误;显然,“督抚同城”不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B错误;督抚的设立,增加了地方行政层级,故D错误。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根据材料“清代都察院是与六部、大理寺等机构并立,直辖于皇帝的监察机构。”可知,清代监察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具有一定的独立性,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清代监察机构的官员品级高低,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京官和监察地方的机构名称,未具体体现清代监察机构的分工,排除C项;清代监察机构履行监察职能,职能并未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材料只反映出内阁品级的变化与下设机构的变化,无法得知决策效率明显提升,①错误,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其他部门与内阁形成制衡,无法得知权力制衡机制趋于成熟,②错误,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对比明清内阁的权限,③错误,符合题意,C项正确;清朝内阁仍是重要的中枢机构,④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9.C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地方赋税保留多少在地方都是由中央决定的,说明赋税分配取决于中央,是中央集权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地方赋税的分配,不是官员考核,排除A项;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B项;仅仅根据地方赋税分配无法说明财政制度逐渐发展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皇帝抽调官员“日值内廷,与谋国事”,使官员们成为供皇帝驱使的工具,“内廷行走”的出现说明君主专制权力空前加强,官僚政治体制发生了异变,C项正确;内廷官员政治地位“平等”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内廷行走”加强了君权,君主决策大权并未旁落,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并非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近代)。根据材料可知,晚清在中外交涉事务上设置了全权大臣,这是外交近代化发展的表现,但清政府设置的全权大臣不能自主行事,名不副实,反映了晚清外交制度变革的复杂性,D项正确;“中体西用”思想指利用西方器物,维护传统纲常名教,材料未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东西方制度逐渐接轨,排除B项;全权大臣本身并不会强化对外交往的不平等,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根据“清政府在没有受到安全威胁的情况下,给予瑞典、挪威等国与英国一样的通商特权、领事裁判权”可得出清政府没有国家主权的概念与意识,把涉及到国家主权的“通商特权、领事裁判权”给予他国,反映出清政府对国家主权认识不清,B项正确;材料中的内容不是清政府主动融入世界外交的体现,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清政府突破传统观念,而是清政府自我的认识不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不是西方的侵略加剧,因此不存在大大加深,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根据材料“1858年清政府与列强议定《天津条约》时,……咸丰帝甚至企图通过答应关税全免、增开口岸等条件,来换取取消公使驻京条例”可知,清政府仍然存在天朝上国的理念,说明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关税在晚清地位的信息,排除A项;中国沦为西方的殖民地,表示错误,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了五口通商口岸,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走向瓦解,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中国近代前期的海关长期被洋人把持”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便利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A项正确;中国近代海关管理体系便利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未能起到捍卫国家安全、发展利益的作用,排除BC项;1854年,上海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出现的第一个由外籍人士监管洋货、征收洋税的海关,因此D项“开启了……”与题干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税关系全国经济命脉,属于国家主权范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外交家却用关税去换取政治权益,这种来自传统夷夏之见的意气与成见使其不可能有近代的外交意识,近代外交意识的贫困导致国家主权观念朦胧,A项正确;近代外交无法与国际接轨不是作者的意图,排除B项;华夷外交的保全是作者对当时中国外交家的批评,排除C项;为了政治利益的保全,牺牲经济利益这种做法是材料作者不认可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6.C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第一次鸦片战争是时候,中国军民在广州、厦门、宁波、上海等地都有抗击英军,但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可以在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停留之后直接进攻天津,反映了逐渐受制于不平等条约体系,C项正确;图片信息不体现内地边疆安全问题,排除A项;进出口贸易被西方列强完全垄断,说法太绝对,也不符合事实,排除B项;图片信息没有重点说明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7.D
【详解】依据材料,清政府在给英国的外交文书中强调各国“各有国体及自主之权”,反对西方国家强迫中国接受他们的要求、损害中国的主权,分析可知两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外交近代化的开始,清政府国家主权意识有所增强,D项正确;材料中清政府要求“无碍国体政权”,所以并不要求变革政治,排除A项;清政府要求变通“无碍国体政权”,恰恰是中体西用的表现,排除B项;清政府在外交文书中表示“如时势可行,及无碍国体政权者,中国原有自主变通之法;其窒碍难行者,无论不能勉强”,即并非完全反对与西方国家协商解决问题,而是反对胁迫和侵略,排除C项。故选D项。
18.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总理衙门是清王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下,为适应对外交往需要而设的临时性机构,而1867年总理衙门与各省督抚的对话进一步体现出清政府从自强考虑出发,进一步肯定了实行羁縻政策的必要性。据此可知,清政府建立总理衙门适应新现实恰恰是为了维护而不是改变旧秩序,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统治者认识到外交近代化的必要性,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外国侵略者不满清政府原有外交体制,要求清政府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不是清政府的重视,排除D项。故选C项。
1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鸦片战争后,……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清政府原有的律例内容如海禁等规定被逐渐打破,还新制定了打击拐卖人口、保护海外华侨的法律规定,可知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清朝借鉴西方法律,排除A项;《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这体现了条约对中国国内法的影响,但这不能概括题干中“清朝根据局势变化修订和新出台法律”等相关信息,排除B项;清政府并未采取对外开放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20.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乾隆时期清政府不允许英国人说中文,近代以后不得提夷字,反映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冲击下,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传统的华夷观念也发生变化,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传统华夷观念的改变,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下降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传统华夷观念的改变,与西方国家的实力无关,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中央设立专管外交的总理衙门,开启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本题考查晚清经济结构的变迁。据材料可知,汉口从日本进口的产品价值迅速增长,这表明日本对华商品输出迅速增加,即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面临严峻形势,民族资本的投资环境较恶劣,B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汉口对日贸易情况,不能推断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商品输出情况而不是资本输出情况,排除C项;材料仅反映湖北汉口一地的情况,不能得出中日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22.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外资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的91.9%,棉纺生产的76.6%,内外航运的84.4%。截至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竞相对中国资本输出,大量控制中国重点行业,A项正确;民族工业产生于洋务运动,排除B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外扩张的需要,排除C项;“摧毁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2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0——1895年(中国)。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天津、牛庄等十一个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可知,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进一步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项正确;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而非主动开放,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描述西学东渐的信息,排除B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C项。故选D项。
2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3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看,张謇参观日本北海道开垦区后,形成鲜明对比,……,艰苦尤甚”可看出张謇在国内兴办实业遇到众多的困境与阻碍,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张謇开办通海垦牧公司遇到各色人等的阻碍,并不是土地开垦潜力枯竭,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若表明态度,全力支持,没有涉及到民族资本对外依赖的信息,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的“国家以全力图治,何施不可”可看出张謇希望政府进行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
2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依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农产品出口比重急剧增加,反映了列强在中国掠夺原材料的加剧,进而说明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实业救国和民族工业相关信息,排除A项;清末新政以失败告终,并没有扭转贸易逆差,排除B项;材料只是体现列强对中国原料掠夺的加剧,无法得出清政府财政危机加剧,排除D项。故选C项。
2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运输业由1894年的10%上升到1914年的38%,其他行业如贸易、制造业、金融业等都有明显下降”可知,列强在华投资中运输业的比重上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列强强化对交通运输业的控制后,可以在华更便利的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即能够给列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权益,B项正确;戊戌维新运动时间短暂,未起到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作用,排除A项;一战是在1914年才爆发的,排除C项;“完全让位于”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2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中国)。根据材料中华商将货物依附于外商进行运送和销售等信息可知,华商和外商相比,要承担更多的厘金税,故发展受到限制,B项正确;材料叙述的是洋货内销,而不是资本输出,排除A项;华商是为了少交厘金税而假冒洋商,并非崇洋媚外,排除C项;D项与材料逻辑不符,材料比较的是华商与洋商的赋税差异,排除D项。故选B项。
28.D
【详解】根据图表信息,甲国在甲午战前在华银行设立最多,1895年后下降,结合所学英国可知在1894年前对华经济侵略占比最高,而后受到新型资本主义国家的冲击,因此为英国;乙国在1894年前较少,1895-1913年较多,1894-1930年由于一战和战后经济恢复,对华经济侵略较低,因此为法国;丙国在1894年前为0,1914-1930年较多,少于丁国,一战期间侵略中国的主要列强是日美,但美国低于日本,因此丙为美国;丁国在1895年后迅速增长,1914-1930年最高,这是因为甲午战后日本加大对中国的侵略,一战期间最为严重,因此丁为日本,因此甲乙丙丁分别应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甲午战后,《马关条约》允许在华设厂,日本侵华急剧扩大,D项正确;甲午战后英国对华资本输出增强,排除A项;美国在1914-1913年侵华势力增强,但材料中1914-1930年乙国数据较低,因此不可能为美国,乙为法国,排除B项;1914-1930年法国处于一战和战后恢复,因此1914-1930年数据应该较低,而表格显示较高,因此不能为法国,丙为美国,排除C项。故选D项。
29.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7年至1901年(中国、印度、英国)。由材料可知,1887~1901年,厦门港茶叶贸易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茶叶在生产销售上落后,国际竞争力下降,侧面说明了中国茶叶工业化的滞后,即近代生产方式发展缓慢,B项正确;A项说法片面,中国近代社会环境动荡,不是厦门港茶叶贸易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通商口岸大量开放是厦门港茶叶贸易量下降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侵华方式发生变化,据材料无法得出此认识,排除D项。故选B项。
30.D
【详解】由材料可知,甲午战争之前晚清政府外债用途中军费支出占了 74.53%,主要用于镇压人民起义及抗击侵略等,说明当时晚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统治危机严重,D项正确;A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从材料中只能看出清政府外债的用途,无法看出晚清财政支出的整体情况,得不出财政支出依赖外债,排除B项;外债用于发展实业和河工虽具有积极意义,但占比很小,且实业支出主要用于洋务企业,不足以说明当时晚清政府重视社会民生,排除C项。故选D项。
3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全面抗战爆发,中国以农业文明对抗日本的工业文明,因此中国人从关注文化改造到关注现代工业文明,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扩大,这与三十年代中后期的变化无关,排除A项;实业救国理念自甲午战后兴起,这与三十年代中后期的变化无关,排除B项;国民政府的政治民主化有所发展与三十年代中后期的变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全面抗战爆发后,高校西迁,建立了西南联合大学,A项正确;当时处于全面抗战时期,并不是为了平衡西南教育,排除B项;材料强调大学西迁,不属于学制改革,排除C项;1927-1936年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33.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B项正确;华北事变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排除A项;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排除C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排除D项。故选B项。
34.A
【详解】根据材料“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可知,材料指的是卢沟桥事变,它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A项正确;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排除B项;淞沪会战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使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归于失败,排除C项;武汉会战失败后,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排除D项。故选A项。
3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材料“1937年……共3万余人。到1940年……兵力即达40万。1945年……更是发展壮大到96万人”,体现了八路军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实行全国人民总动员,发动广大人民进行抗战,始终坚持人民战争路线,A项正确;国共第二次合作与八路军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不存在直接、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B项;国民党失去民心并不是八路军队伍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八路军的兵员不只来源于农民,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满足广大农民要求并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3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期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国民政府西迁到重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此时重庆市民厉行节约、节省物资和支持国货是为了抗战大局考虑,说明社会生活服从于抗战大局,而非移风易俗,A项正确,排除B项;新生活运动开始于1934年,而迁都重庆是在1937年,且新生活运动旨在革新社会风气,与材料所述无关,排除C项;当时民众生活出现这种现象是受抗战局面的影响,而非民族意识,且“取决”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3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中国共产党主张全民族实行抗战,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主张社会各阶层力量能够迅速集中进行抗战,中国国民党主张全民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反映出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多个政治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全民族团结抗日”,这反映了进行全民族抗战已经迫在眉睫,A项正确;1937年9月23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与材料时间“1937年7月17日”不符,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抗战中流砥柱,排除C项;1935年北平学生进行游行示威的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材料并未提及有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3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题干所示为抗日战争期间,在知识界出现重视研究边疆史地的现象,重视疆域研究,契合了当时国家民族矛盾激化,国家危难之时,士人的家国情怀,服务于民族战争的需要,D项正确;边疆史地的研究旨在服务于民族战争的需要,A项“唤醒”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当时的边疆史地研究是为了抗日战争的需要,有利于构建边疆史地研究体系,有利于提升国民文化素养,B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B项;边疆史地的研究旨在服务于民族战争的需要,C项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3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据材料可知,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学界虽然对宋史研究较为有限,但王安石变法、岳飞抗金、宋与辽夏金的和战等关系到挽救宋代积贫积弱、抗击少数民族政权入侵乃至政权存亡的事件却成为宋史讨论的重点,根据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可知,这主要是为了以古鉴今,受民族积弱受侮的现实的影响,C项正确;本题未体现西方学术理论,排除A项;史学研究视角的变化与材料主旨不一致,排除B项;考古文物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40.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27~1938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出现了中小商人和地主,这是因为随着日本不断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革命的主要矛盾出现转移,需要团结一切力量进行抗日,A项正确;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排除B项;此时没有建立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排除C项;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此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刚建立,D项说法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A项。
4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6年(中国)。本据材料可知,《论十大关系》强调要协调农轻重发展,这反映了毛泽东希望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协调发展,进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D项正确;1952年,土地改革已经完成,排除A项;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于1960年至1965年开展,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协调产业结构,而不是完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故选D项。
4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1963—1965年”及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导下有了恢复和发展,C项正确;“一五”计划实施于1952至1957年,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AB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43.C
【详解】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农业经济逐渐恢复,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C项正确;1953年至1957年是一五计划的时间,排除A项;1956年农业合作化完成,排除B项;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D项。故选C项。
44.D
【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工业总产值占比较高,但是国民经济又明显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实行八字方针,推动国民经济调整恢复,因此出现了国民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D项正确;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排除A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行改革开放,排除B项;这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
45.D
【详解】依据材料图示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粮食产量在经历低谷之后,呈现上升的趋势,得益于国家对经济的调整,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工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排除A项;人民公社是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高产农作物的种植,排除C项。故选D项。
4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2年的中国。由时间1962年入手,据材料“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9-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原因是犯了“左”倾错误,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因此我国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1962年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提出继续贯彻调整方针,处理好工农业关系,A项正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B项;当时我国尚未实现工业化,工业反哺农业为时尚早,而且材料只是体现了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不体现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排除C项;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而材料是探索中出现的曲折并加以纠正,排除D项。故选A项。
47.C
【详解】依据材料“1953—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折线图”,可以看出a到b段,经济明显好转,增长迅速,得益于“八字方针”调整的推动,C项正确;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在1957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影响,农业发展严重受挫,排除B项;1978年才实行改革开放,排除D项。故选C项。
48.C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961年,陈云根据杭州、南京等地研究化肥设备制造和生产问题的情况,提出了化肥厂建立的数量和生产能力的计划。依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经济出现严重困难,陈云的这一计划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C项正确;材料中的计划是对大跃进运动的反思,而非落实,排除A项;材料中的计划是在调整国民经济比例,而非布局,排除B项;材料与中美关系无关,而且当时中美关系仍然紧张,排除D项。故选C项。
49.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1958-1965年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带基本建设投资额及比重的变化”信息可知,与“二五”期间相比,1963-1965年中国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在各区域普遍大幅下降,这与落实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八字”方针有关,借此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大跃进以来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B项正确;当时中央政府调整工农业,是为了应对当时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并非是因为工业化的成就,排除A项;当时中国调整工农业,是应对当时国民经济严重的困难而言的,不是因为中苏关系破裂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只是涉及在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带基本建设投资额及比重的变化,并未涉及国民经济结构问题无法得出“臻于平衡”,排除D项。故选B项。
50.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学生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表现来分析。解读材料可知这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D项正确;“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排除A项;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排除B项;根据材料“1958、1959年我们曾经讲数量,今年要讲质量、品种,要把质量、品种放在第一位”,可知大跃进片面讲数量,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危害,1960年强调“质量和品种”,体现了中央对“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而不是对“左”倾错误全面反思,排除C项。故选D项。
51.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80年代的封面女性多为文体工作者,90年代的封面女性多为演艺明星,这是因为90年代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传媒行业日益市场化、商业化,这一现象适应了社会传媒的市场化趋势,A项正确;1978年,“双百方针”得到重新恢复,排除B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排除C项;材料现象展现了女性不同的社会形象,有利于女性社会形象多元化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52.D
【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初他再一次摆正了扭曲的改革航向”并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D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底,与材料“20世纪90年代初”不符,排除A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全面整顿是在1975年,与材料“20世纪90年代初”不符,排除B项;中共十五大召开于1997年,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3.C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并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排除A项;中共十二大把中国带入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排除B项;中共十八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深远意义,排除D项。故选C项。
54.A
【详解】根据材料《我家这四十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小明家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越来越好,反映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农村脱贫攻坚战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我国并未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排除D项。故选A项。
55.A
【详解】根据材料“1992年和1997年全国私营企业部分数据”可见1997年,雇工人数、注册资本额和总产值都有相当大的提升,结合所学,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经济一直改革的不断深化,私营企业获得蓬勃发展,A项正确;1984年开始国有企业改革,排除B项;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对外开放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56.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飞速增长,快速发展,说明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其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1992年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理论突破推动改革深入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且此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57.B
【详解】材料表明1997至2001年,我国乡镇企业无论是总产值还是营业收入都有了较大的提升,这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项正确;材料对象为乡镇企业,看不出城乡经济之间的比较,排除A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2020年,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且乡镇企业的成果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密切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5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性角色职业分布广泛,且服务业占比最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C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A项;“农村改革”和“现代企业改革”均不足以说明材料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排除BD项。故选C项。
59.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据本题材料“由制片厂与省或市级发行公司直接交易;允许国营电影制片厂同港、澳、台电影公司合拍影片;电影票价具体由各地政府掌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中国电影行业出现重大变革,广电部允许电影制作单位与市场方直接联系,同时允许合拍影片,电影票价也允许浮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电影行业的这一变革是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A项正确;中国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的《定军山》,排除B项;1993年的电影行业改革并非要取缔国营制片厂,国营制片厂今天仍然存在,排除C项;允许同港、澳、台电影公司合拍影片有利于中国电影行业吸收新元素,促进电影行业发展,不会导致中国电影独立发展进程的中断,排除D项。故选A项。
6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4年7月1日(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大规模开展法律法规清理修订工作,涉及外贸等诸多方面,并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立法经验,这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国深化改革开放事业,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为促进对外的经济联系与合作,不断改革完善法律,AC项与此并不符,排除AC项;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排除D项。故选B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