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西校区九年级(下)历史开学考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2分)
1.(2分)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汉字起源于( )
A.陶器上的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2.(2分)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此举( )
A.巩固了法兰克王国 B.打击了拜占庭帝国
C.削弱了查理曼帝国 D.征服了西罗马帝国
3.(2分)观察如图,该漫画反映的场景最可能发生在( )
A.英国革命前 B.法国大革命前
C.美国独立战争后 D.工业革命后
4.(2分)有同学搜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 波罗来到中国的相关书籍,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 )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
B.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C.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
D.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5.(2分)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上驾驭和把握历史知识。如图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应是( )
A.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B.中世纪城市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而斗争
C.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建立
D.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6.(2分)13 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心灵相一致”。材料体现出当时佛罗伦萨( )
A.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B.文艺复兴运动开始
C.市民阶级发展壮大 D.教会控制佛罗伦萨
7.(2分)哥伦布可能不是横渡大西洋的第一个欧洲人,但是新大陆发现者的荣誉应该全归于他。因为自从他的第一次伟大航行之后,欧洲和美洲之间的接触就一直是经常和密切的。这段话强调了哥伦布的航行( )
A.是一次空前的航海壮举
B.开启了殖民扩张的时代
C.密切了欧洲和美洲的联系
D.导致世界观念开始确立
8.(2分)“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材料中的“革命”是( )
A.英国的“光荣革命” B.美国的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拿破仑军事政变
9.(2分)在世界历史上,“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分别指( )
A.希腊、罗马
B.日本、朝鲜
C.日本、阿拉伯国家
D.阿拉伯国家、法兰克王国
10.(2分)“它既否定了神权,也击败了君权,从理论上奠立了人权的时代。”“它”指的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美国宪法 D.《人权宣言》
11.(2分)“这场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从手工工场过渡到大工厂生产。”材料中的“手工工场过渡到大工厂生产”标志着( )
A.电子技术广泛应用 B.铁路时代到来
C.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2.(2分)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出现“阳光灿烂”的原因是( )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成立“苏联”
13.(2分)凯恩斯认为,萧条的根本原因不是供过于求,而是需求不足.因此,他建议政府进行公共设施建设以提供就业岗位,并通过税收政策重新分配收入.这些干预能降低失业率,提高消费者的需求,最终带来经济的复苏.下列实践与凯恩斯主张基本一致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赫鲁晓夫改革
C.明治维新 D.罗斯福新政
14.(2分)“马歇尔计划”又被称为( )
A.“遏制”共产主义计划 B.欧洲复兴计划
C.全球复兴计划 D.日本复兴计划
15.(2分)二战后建立起以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共处与合作的雅尔塔体系,并成立由主权国家组成的联合国。这体现了( )
A.呼唤世界和平的时代要求
B.反对美苏强权政治的呼声
C.尽早结束战争的迫切愿望
D.亚非拉维护自身利益诉求
二.辨析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
16.(2分)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由全体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错误: 订正: 。
17.(2分)14世纪,意大利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待实际问题不是从神出发,而是从人出发。这种思潮叫做 现实主义。
错误: 改正: 。
18.(2分)1831年,英国科学家爱迪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判断: 改正: 。
19.(2分)1999年,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斗争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全部主权。
判断: ;改正: 。
三.材料题(共2小题,满分30分)
20.(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1。
材料二:胡锦涛主席出席俄罗斯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时表示,60年前,法西斯侵略者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包括苏联和中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近20亿人被卷入这场战争。在那场正义与邪恶殊死搏斗的战争中,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类的尊严,赢得了世界和平。
材料三:如图2。
(1)(2分)据材料一: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新的统治秩序,被称为什么体系?这一体系被哪一事件打破?
(2)(2分)据材料二:请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及具有重要转折点意义的战役名称?
(3)(2分)根据材料二: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二战中哪一次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
(4)(2分)二战结束后,形成怎样的国际格局?
(5)(3分)美苏由合作转为敌对,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苏联解体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各国要在世界格局变化中占据有利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
(6)(3分)根据材料三: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中东危机、美国进攻伊拉克、多国轰炸利比亚……你认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一个)
21.(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南方各州向英国提供大量的棉花,从英国输入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几乎所有的食物也都在当地的农场里生产。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认为并不需要联邦的其他地区。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联合起来,宣布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号称“南部联盟”。南方独立后,北方一家报纸发表社论:如果任何地区都有独立权利的话,那一个国家就会不停地面临内部要求独立的纷争。如此一来,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维持稳定,不可能推动社会发展。因此,联邦体制必须维护,对分裂叛乱活动必须武力镇压。
--选自《新全球史》
材料二: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就把教育视为推动近代化的关键所在,提出“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明治政府仿照欧美国家的教育制度,建立基础教育体制,增加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内容,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
--选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科学家们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众多发明使化学工业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
--选自《西方近代文明》
材料四:1932年是美国大萧条时期最残酷的一年,作为重工业关键链条的钢铁工业,开工率只有19.1%,全国劳动力有1/3失业,整个社会陷入极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中。危机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一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利用国家干预手段,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为美国经济复苏、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罗斯福在施政初期也遇到许多阻碍,最大障碍之一是在最高法院思想保守的首席大法官休斯主持下,最高法院把他的新法取消了11种之多。之后,罗斯福向国会提出加强司法工作的法案,经过斗争,最高法院恢复了被取消的部分新法。
--选自《话说世界历史》
(1)(3分)根据材料一回答,北方对南方独立持什么态度?
(2)(3分)根据材料二写出明治政府关注的是哪一阶段教育?
(3)(3分)根据材料三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哪一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4)(3分)根据材料四回答,“新的发展道路”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四体现出美国的政治原则是什么?
(5)(4分)上述材料给我们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启示?(写出两点即可)
四.材料题(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
22.(12分)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着世界的历史进程。探究它们的崛起过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自《强国之鉴》
(1)(2分)材料一中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摘自《大国崛起》的解说词
(2)(2分)材料二中日本“弃旧图新”指的是哪次重大改革?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对日本发展产生的最重要历史影响。
材料三: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了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摘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3)(2分)依据材料三,分析归纳美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主要原因。(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材料四: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4)(3分)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为了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作出了什么改变举措?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苏俄和美国在发展中做出的改变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5)(3分)综上所述,大国崛起的历程,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西校区九年级(下)历史开学考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2分)
1.
【考点】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和青铜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代的甲骨文.
【解答】依据所学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甲骨文开始的。它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甲骨文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故选:B。
【点评】掌握好文字的演变:甲骨文(商代)-金文或铭文(商周)-大篆(西周)-小篆(秦朝).
2.
【考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与打击了拜占庭帝国无关,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与征服了西罗马帝国无关,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以“他们之间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斗争”漫画为切入点,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答】由漫画“国王、议会、他们之间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斗争”结合所学,1640年,为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查理一世被迫召开关闭多年的议会,在会议上,围绕限制王权和保证议会权利,国王和资产阶级、新贵族展开斗争,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可知,该漫画反映的场景最可能发生在英国革命前。
故选:A。
【点评】本题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
【考点】古代文明的传播方式;马可·波罗东行与《马可·波罗游记》;日本的大化改新;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形成;希波战争.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
【解答】题目中的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是冲突的体现,日本大化改新、马可 波罗来到中国是文化交流的产物等,由此可知题干所给关键词主要体现了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的能力。
5.
【考点】资产阶级的萌芽.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产组织形式的资本主义化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说明西欧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D符合题意;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10世纪,时间不符,排除A;中世纪城市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而斗争发生在10-13世纪,排除B;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建立于12世纪,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生产组织形式的资本主义化的相关史实。
6.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和大学的兴起.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作品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市民阶级的发展壮大。10世纪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
【解答】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心灵相一致”。材料体现出当时佛罗伦萨市民阶级发展壮大。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7.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哥伦布船队航行的历史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
【解答】根据“因为自从他的第一次伟大航行之后,欧洲和美洲之间的接触就一直是经常和密切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发现了“美洲大陆”。哥伦布航行后,欧洲和美洲之间的接触就一直是经常和密切的;故这段话强调了哥伦布的航行密切了欧洲和美洲的联系,C符合题意;一次空前的航海壮举不是题干材料表达的主旨,排除A;题干材料没有提及“殖民扩张”,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哥伦布的航行密切了欧洲和美洲的联系,没有提及世界观念是否确立,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哥伦布船队航行的历史影响。
8.
【考点】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和《人权宣言》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
【解答】由材料“1789年7月14日”可知,材料中的“革命”是法国大革命。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开始,C项符合题意;英国的“光荣革命”发生在1688年,排除A项;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于1775年,排除B项;拿破仑军事政变发生在1799年,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及革命的进程和影响。
9.
【考点】日本的大化改新;《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和阿拉伯,注意国家的地理特点.
【解答】在世界历史上,“日出之国”指的是日本;“新月之乡”是指阿拉伯。唐朝时期,日本国主给皇帝写信,称呼皇帝为“日落之国天子”,自成为“日出之国天子”。“新月之乡”指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因为新月是伊斯兰教的重要标识。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日出之国”指的是日本;“新月之乡”是指阿拉伯.
10.
【考点】《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和《人权宣言》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人权宣言》,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既否定了神权,也击败了君权”的是《人权宣言》。1789年8月,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D项正确;
《权利法案》旨在限制君权,并不反对君权,排除A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立宣言》意在宣告美国的独立,反对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B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美国宪法是美国为了建立联邦制共和国而颁布的,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人权宣言》,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1.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珍妮机的发明、瓦特改进蒸汽机和“旅行者号”机车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以及影响,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故C符合题意;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排除A;题干主要反映的是“从手工工场过渡到大工厂生产”,强调的是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蒸汽机车的发明标志着铁路时代到来,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工业革命以及影响。
12.
【考点】苏俄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解答】俄国自1914年到1920年,战争一直不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为了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俄被迫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随着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了积极性,1921年,列宁领导实施了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
13.
【考点】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应重点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解答】A.新经济政策是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市场调节经济。
B.赫鲁晓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C.明治维新只是学习西方近代企业。
D.兴建公共工程,既促进了社会就业,又加强了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
依据题干关键信息“进行公共设施建设以提供就业岗位”判断罗斯福新政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把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明治维新和罗斯福新政系起来进行考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四者的内容.
14.
【考点】马歇尔计划.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
【解答】1947年,为了帮助西欧各国克服经济困难和加强对西欧的控制,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得欧洲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削弱了正在壮大的工人运动和共产党力量,保护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持了西欧政治上的稳定和和平。所以马歇尔计划也被称为“欧洲复兴计划”。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马歇尔计划也被称为“欧洲复兴计划”。
15.
【考点】联合国的成立.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雅尔塔会议,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据题干材料“二战后建立起以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共处与合作……”可知,联合国的成立是呼唤世界和平的时代要求,故A项符合题意。题干未体现联合国的成立是反对美苏强权政治的呼声、是尽早结束战争的迫切愿望、是亚非拉维护自身利益诉求,排除BCD项。
故选:A。
【点评】记忆雅尔塔会议召开背景、目的、时间、内容、影响,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二.辨析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
16.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权力机构。
【解答】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
故答案为:
错误:全体公民;订正: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熟记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17.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作品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的主要原因是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答】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即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14世纪,意大利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待实际问题不是从神出发,而是从人出发。这种思潮叫做人文主义,不是现实主义。
故答案为:
错误:现实主义;改正:人文主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与核心思想。
18.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判断:×;改正:爱迪生改为法拉第。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发电机。
故答案为:判断:×;改正:爱迪生改为法拉第。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9.
【考点】拉丁美洲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古巴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拉丁美洲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把握1999年,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解答】据所学知,1999年,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斗争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苏伊士运河属于埃及,而不是巴拿马。故错误。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将苏伊士运河改为巴拿马运河。
【点评】准确识记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斗争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
三.材料题(共2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0分)
20.
【考点】杜鲁门主义;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世界格局多极化;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战的重要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
【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2)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3)雅尔塔会议。
(4)两极格局。
(5)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实力。
(6)霸权主义、地区冲突等。
【分析】本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斯大林格勒战役、冷战政策、世界格局多极化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可知,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新的统治秩序,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被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打破。
(2)据材料二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具有重要转折点意义的战役名称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3)根据材料二可知,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二战中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
(4)二战结束后,形成的国际格局是两极格局。
(5)美苏由合作转为敌对,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各国要在世界格局变化中占据有利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经济实力。
(6)根据材料三可知,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中东危机、美国进攻伊拉克、多国轰炸利比亚……我认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有霸权主义、地区冲突等。
故答案为: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2)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3)雅尔塔会议。
(4)两极格局。
(5)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实力。
(6)霸权主义、地区冲突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斯大林格勒战役、冷战政策、世界格局多极化等相关史实。
21.
【考点】罗斯福新政;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
罗斯福新政
【答案】(1)反对。
(2)基础教育。
(3)化学工业。
(4)罗斯福新政;三权分立。
(5)可从维护国家统一、重视教育发展、注重科技创新、加强民主建设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两点即可)
【分析】本题以四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北方对南方独立的态度、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一的“南方独立后,北方一家报纸发表社论:如果任何地区都有独立权利的话,那一个国家就会不停地面临内部要求独立的纷争。如此一来,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维持稳定,不可能推动社会发展。因此,联邦体制必须维护,对分裂叛乱活动必须武力镇压。”可以看出北方对南方独立持反对态度。
(2)根据材料二的“明治政府仿照欧美国家的教育制度,建立基础教育体制,增加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内容,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可以看出明治政府关注基础教育。材料的“小学校和基础教育体制“都属于基础教育。
(3)根据材料三的“科学家们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众多发明使化学工业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可以看出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的重大成就。
(4)根据材料四的“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一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利用国家干预手段,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为美国经济复苏、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用国家干预手段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故新的发展道路”指的是罗斯福新政;根据材料四的“罗斯福在施政初期也遇到许多阻碍,最大障碍之--是在最高法院思想保守的首席大法官休斯主持”下,最高法院把他的新法取消了11种之多。之后,罗斯福向国会提出加强司法工作的法案,经过斗争,最高法院恢复了被取消的部分新法。”可以看出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日本重视基础教育,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从中得到的启示是:社会发展首先要维护国家统一,还要重视教育的发展,注重科技创新,注重经济的持续发展等。
故答案为:
(1)反对。
(2)基础教育。
(3)化学工业。
(4)罗斯福新政;三权分立。
(5)可从维护国家统一、重视教育发展、注重科技创新、加强民主建设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两点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方对南方独立的态度、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等知识。
四.材料题(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
22.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南北战争.
明治维新的内容及作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
(2)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影响。
(3)本题主要考查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原因。
(4)本题主要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5)本题主要考查大国崛起的启示。
【解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由材料中“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可知,此事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材料中“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可知这是在描述日本明治维新,所以日本“弃旧图新”指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使日本实现富国强兵,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3)根据材料三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主要原因有: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指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维护了国家统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赶超欧洲强国,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在美国、德国进行,取得一系列成就,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
(4)根据材料四,材料中“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可知,苏俄为了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实行新经济政策。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的历史背景是经济大危机。苏俄和美国在发展中做出的改变都适合本国的国情;都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都是政府和市场相结合。
(5)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大国崛起的历程,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启示有:政策的实行一定要符合国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等等。
故答案为:
(1)君主立宪制。
(2)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实现富国强兵,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3)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指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维护了国家统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赶超欧洲强国,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在美国、德国进行,取得一系列成就,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
(4)新经济政策。经济大危机。适合本国的国情;都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都是政府和市场相结合。
(5)政策的实行一定要符合国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等等。
【点评】本题综合型题目,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也考查学生分析、对比、归纳问题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3-2024安徽省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西校区九年级(下)历史开学考模拟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