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2.5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要求)
1.咸丰九年(咸丰元年是1851年)五月二十五日,镇守大沽炮台的直隶提督史荣春、大沽协副将龙汝元率清军将领激战一昼夜。击沉敌舰四艘,击伤多艘,打死打伤英国侵略军四百六十四名,法军十四名。重伤英军司令何伯。材料反映的这场战役发生在( )
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甲午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中
2.洪仁玕在就义前的“供词”中说:“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但一自妖军贿买洋人以攻我军,我朝连续失城失地,屡战屡败。”这反映了( )
A.晚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 B.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局面出现
C.洪仁玕揭示了运动失败的根源 D.列强相互勾结共同宰割中国
3.《马关条约》签订后,俄、法、德表示愿助中国挽回失地的一部分。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
A.干涉还辽 B.门户开放 C.出兵日本 D.瓜分中国
4.“网络流行语”出现之前,报刊的高频词语就是当时的“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状况。1895—1898年中国报刊的高频词语最有可能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改良、维新 D.革命、三民主义
5.历史社团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历史人物角色扮演活动,有如下台词,据此可知该角色可能是( )
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革命胜于改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孙中山 D.李大钊
6.广告也带有时代的烙印。1916年刊登于《申报》的戏剧《窃国贼》演出广告,此广告讽刺的历史人物是( )
A.慈禧太后 B.段祺瑞 C.袁世凯 D.张作霖
7.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再现了1890年至1917年约30年间的中国近代历史。该剧结束的1917年是民国( )
A.六年 B.七年 C.八年 D.九年
8.陈独秀撰文指出:“古说最为害于中国者,非儒家乃阴阳家也,今之风水,算命、卜卦、画符、念…横行国中,实学不兴,民智日塞。”陈独秀意在( )
A.肯定儒学思想 B.宣传民主 C.批判封建道德 D.提倡科学
9.如图是马星驰创作的一幅有关五四运动的漫画。画中左侧三人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下最终倒台。漫画体现的“五四精神”是( )
A.暴力至上,坚定爱国 B.毫不妥协,排斥西方
C.排斥西方,勇于解放 D.坚定爱国,团结一致
10.7月23日,来自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代表齐聚上海,目的是( )
A.发起五四运动 B.召开中共一大 C.促成国共合作 D.领导南昌起义
11.近代以来,为了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过很多军事学校,无不以军事教育为首,唯有一所军校更多以政治思想教育,重视培养学员的革命精神为首,要求建立有革命的信仰,有对国家兴亡抱有责任的军队。此军校是( )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黄埔军校
12.“在经历了1927年的失败之后,于第二年春天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 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这条道路”是指( )
A.井冈山道路 B.建立统一战线 C.发动南昌起义 D.组织秋收起义
13.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壮举,在两年多的时间,红军转战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这一伟大壮举的起止点是( )
A.瑞金、延安 B.瑞金、会宁 C.井冈山、吴起镇 D.井冈山、会宁
14.一副对联,上联是“东北军,西北军,欲抗日寇,与红军罢战,兵谏上峰成事变”;下联是“张司令,杨司令,拯救家国,同共党合谋,暂修私怨赴国仇”。对联说的是( )
A.抗日联军的艰苦抗战B.西安事变的爆发C.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D.国共联合抗日
15.“那是1949年4月的一个夜晚,我在长江上掌舵划奖。子弹如雨点般落下,打伤了我的右臂。当时顾不得痛,就记住了一点,一定要把第一批解放军突击队员安全送到江对岸。”“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讲述的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6.下面方框中的这段文学描写反映了我国近代社会生活( )
这一年三月下旬,正值天气晴和,每日出西直门的游人,络绎于途。什么汽车马车人力车驴子,来来往往,极是热闹。 ——节选自张恨水《金粉世家》
A.新旧并呈的特征B.已经彻底西化C.自由平等的风尚D.发展程度不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轮船招商局 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
材料二 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大多数论者都持肯定态度。有人认为,正是洋务派的大胆引进,才使中国社会内部有了大机器生产,有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有的论者指出,在批判洋务派腐朽性一面时……肯定其在中国近代生产力解放过程中带有启蒙性的客观作用,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也有持否定的观点……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教师用书》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指出洋务运动的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你对洋务运动历史作用的认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军侵占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愤怒地涌向了新华门并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引发一场著名的爱国运动。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教材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在调整阶级关系方面实行减租减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充分利用人力方面把党政军民方方面的劳动力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大张旗鼓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危险和这场爱国运动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经济措施。简述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咸丰九年(咸丰元年是1851年)五月二十五日”可以得出,这场战役发生于185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所以材料反映的这场战役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项正确;鸦片战争是1840年到1842年英国发动的侵华战争,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到189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到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根据题干“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但一自妖军贿买洋人以攻我军,我朝连续失城失地,屡战屡败”和所学知识可知,洪仁玕认为外国侵略者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导致太平天国失败,说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局面出现,B项正确;《辛丑条约》签订后晚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洪仁玕并未揭示运动失败的根源,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相互勾结共同宰割中国,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德、法、俄三国不满,在三国强力干涉下,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史称“三国干涉还辽”,A项正确;1899年美国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排除B项;俄、法、德国并未出兵日本,排除C项;甲午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根据题干“1895—1898年中国报刊的高频词语最有可能是”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期,面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危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在光绪帝的支持下于1898年又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可见1895—1898年中国报刊的高频词语最有可能是改良、维新,C项正确;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的思想,是鸦片战争后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自强、求富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B项;革命、三民主义是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出的思想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结合题干中“革命胜于改良”等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物是主张进行革命的,结合所学知识知识,这个人物是是孙中山。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早年从医,但他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走上了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路,领导了辛亥革命,C项正确;李鸿章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不主张革命,排除A项;曾国藩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不主张革命,排除B项;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没有从事过医学,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根题干“《窃国贼》”“191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广告讽刺的历史人物是袁世凯。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1915年底,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C项正确;慈禧太后在1916年时已去世,排除A项;段祺瑞是北洋军阀皖系首领、张作霖是北洋军阀奉系首领,二人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是加减1911,1917-1911=6。故该剧结束的1917年是民国六年,A项正确;BCD项时间计算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古说最为害于中国者,非儒家乃阴阳家也,今之风水,算命、卜卦、画符、念…横行国中,实学不兴,民智日塞”,可得出陈独秀说明迷信盛行最有害,造成“实学不兴,民智日塞”,意在提倡科学,D项正确;“儒家”不是“最为害于中国者”,儒家只是不是为害中国最大者,却不是肯定儒家的思想,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宣传民主,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涉及封建道德,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根据材料“画中左侧三人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下最终倒台”和所学知识可知,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人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锻造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所以漫画体现的“五四精神”是坚定爱国,团结一致,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没有体现暴力至上,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没有涉及排斥西方,排除B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6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通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代表到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参会人员是来自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共产党早期组织代表,共有13位党内人士,B项正确;1919年5月4日,首先由青年爱国学生发起五四运动,排除A项;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排除C项;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武装起义,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下,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创建于广州黄埔岛,又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后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这是它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材料“以政治思想教育,重视培养学员的革命精神为首,要求建立有革命的信仰,有对国家兴亡抱有责任的军队。”的要求,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根据材料“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革命力量转向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A项正确;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指的是国民大革命,排除B项;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排除C项;发动秋收起义是走井冈山道路的背景,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1936年到达了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获得了胜利,B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东北军,西北军,欲抗日寇,与红军罢战,兵谏上峰成事变;张司令,杨司令,拯救家国,同共党合谋,暂修私怨赴国仇。”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项正确;抗日联军的艰苦抗战主要在东北地区,与西北军无关,排除A项;1935年12月9日爆发的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排除C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联合抗日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根据材料“1949年4月”、“长江”、“把第一批解放军突击队员安全送到江对岸”可知,“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讲述的是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D项正确;辽沈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队,解放了东北全境,排除A项;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北京)、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排除B项;淮海战役结束,解放军占领了长江以北大片土地,排除C项。故选D项。
16.A
【详解】根据材料“什么汽车马车人力车驴子,来来往往,极是热闹”可知,近代中国在城市中出现了新式交通工具,传统交通工具同时并存,可见近代社会生活具有新旧并呈的特征,A项正确;“已经彻底西化”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自由平等”,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城市一景,未体现整体发展程度不均,排除D项。故选A项。
17.(1)成果: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认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发展近代教育,创办新式海军,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西方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清政府的统治,而且只学技术,不学制度,不可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也无法挽救民族危机。
【详解】(1)成果: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一图片“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反映的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以及海军。体现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认识:根据材料二“正是洋务派的大胆引进,才使中国社会内部有了大机器生产,有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有的论者指出,在批判洋务派腐朽性一面时……肯定其在中国近代生产力解放过程中带有启蒙性的客观作用”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发展近代教育,创办新式海军,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西方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清政府的统治,而且只学技术,不学制度,不可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也无法挽救民族危机。
18.(1)亡国灭种的危险;一二 九运动。
(2)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根据地成为敌后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详解】(1)危险: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根据材料可知,愤怒的北平学生们引发的这场爱国运动是一二 九运动,一二 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措施:根据材料二“在调整阶级关系方面实行减租减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充分利用人力方面把党政军民方方面的劳动力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大张旗鼓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可知,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经济措施是,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