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教院附中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卷面分值: 100 分 考试时间: 6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走向统一的国家形态(32分)
考古发掘证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之后历经夏、商、西周早期国家,至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宣告形成。
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中)(10分)
A.内外服制 B.社会大变革 C.百家争鸣 D.郡国并行 E.世袭制
② ③ ④ ⑤
2.若就上述提纲中的(四)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填字母)(6分)
3.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某校兴趣小组成员在布展过程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展开热烈的讨论。(12分)
(1)春秋战国时期,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请帮助同学们将以下观点与人物配对。(填字母)
A.“为政以德”
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人性善,提倡“仁政”
D.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E.“非攻”“兼爱”
F.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①墨子 ;②荀子 ;③孟子 ;④老子 ;⑤孔子 ;⑥韩非 。
4.联系所学,简要说说夏商周早期国家和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间的关系。(4分)
二、制度创新(24分)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下,制度创新首先体现在中央行政制度上,通过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材料一为古代中国三个历史时期中央官制演变示意图。根据图示,完成下表内容的填写。(9分)
6.图2较图1所示中央官制有什么重大变化?其反映的本质是什么?(4分)
材料二: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
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
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
B.削减灾区赋税
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
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皇帝,皇帝赞许之,遂令大臣丙负责执行。
7.根据图3,大臣甲、乙、丙分别代表了哪一机构参与国事讨论。执行A、B、C方案的部门分别有哪些?(6分)
(1)大臣甲所在机构 ;乙所在机构 ;丙所在结构 。
(2)执行方案A的部门 ;执行方案B的部门 ;执行方案C的部门 。
8.史家钱穆在《国史新论》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联系材料一中示意图中央官制的变迁,对此你有何认识?(5分)
三、动乱分裂下的民族大融合(25分)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融合共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迎来大融合。
9.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按正确顺序排列。(填字母,8分)
材料一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都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汉族人民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10.在民族交融的大背景下,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在生活习俗上也相互影响。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6分)
材料二 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大力推动民族交融。
11.图2-1和图2-2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的鲜卑族人所穿的不同服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
材料三
12.根据以上结构图,指出B、C处应填的内容,并从A、B、C、D中任选一例,结合具体史实,对结构图进行说明。(8分)
四、谁是“千古一帝”?(19分)
毛泽东曾在《沁园春·雪》中满怀激情地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在诗篇中他把秦皇和汉武并论。基于此,某班举办了一场辩题为《“秦皇”“汉武”谁的功劳更大》的课堂辩论赛。请你结合这次活动,探究完成相关问题。
13.辩论赛开始之前,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几则材料,用以作证秦始皇与汉武帝在巩固政权方面的相似性,你觉得其中不可能包含的材料是( )(双选,4分)
A.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重视儒学
C.都铸造统一的货币 D.都建立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14.正方所持观点是“汉武帝功劳更大”,反方所持观点是“秦始皇功劳更大”。为了论证本方观点,反方辩手出示了以下三幅图片,并提出,秦统一政权的建立和加强统一的措施,在青铜器上也有较充分的反映。请将下列图片和统一措施配对。(6分)
15.正方辩手提出“秦始皇的暴政使秦二世而亡,其功劳无法与巩固加强大一统国家的汉武帝相比”的观点,反方辩手则选用“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以反驳。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秦朝的哪些制度?这些制度有怎样的意义?(9分)
(一)约公元前5000年到约公元前21世纪:从部落到国家
(1)阶级分化,万邦林立。
(2)部落联盟形成,炎黄被尊华夏始祖。
(3)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建立,① 取代禅让制。
(二)约公元前1600年到约公元前770年: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
(1)商朝国家管理实行 ② 。
(2)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统一国家形成前的③ 。
(1)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
(2)商鞅变法奠定统一基础。
(3)④ 为社会转型提供理论基础。
(四)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2)⑤ 带来吴楚“七国之乱”。
(3)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有为而治。
(4)豪强地主势力成为地方不稳定因素。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