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高三下学期2月份大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4届高三年级2月份大联考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推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论语》:“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荀子:
“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反映了先秦儒家学者主张
A.尊卑有序
B.限制君权
C.以民为本
D.礼法结合
2.汉武帝时期,“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受爵赏而欲移卖者,无所流貤”…于是下
令“赏官”并增设了“武功爵”,“议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减罪。请置赏官,命日‘武
功爵’,级十七万,凡直三干余万金。诸买武功,爵官首者试补吏,先千夫如五大夫,其有
罪又减二等,爵得至‘乐卿’以显军功”。汉武帝的上述做法
A.解决了军费不足的问题
B.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C.增强了社会经济的活力
D.引发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3.表1是某学者研究论文的部分材料。据此可推知其研究主题最有可能为唐代的
表1
社会经济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两税法颁行…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政治方面
唐代继续推行科举制,进士科(重诗赋)含金量远远高于明经科
文化上
初唐文学盛行“江左余风”…“初唐四杰”师法徐、庾体…
A社会变迁B.中央集权
C.制度创新
D.盛世原因
4.朱元璋在《大诰续编》中,宜布了“再与吾民约”,规定:“里甲要明,户丁要尽。户丁既
尽,虽无井田之拘,约束在于邻里。除充官用外,务要验丁报业,毋得一夫不务生理。是
农是工,各守本业,毋许闲情。…诰由是而不遵,未有不刑者也。”由此可知,《大诰续
编》
A.体现乡约与法律的合流
B.反映了政府对人身控制的加强
C.保证了政府赋役的征收
D.加剧社会阶层的固化和不平等
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5.表2为《晚清财政结构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表2
田赋
盐课
厘金
关税
年代
岁入
比重
岁入
比重
岁人
比重
岁入
比重
(两)
(%)
(两)
(%)
(两)
(%)
(两)
(%)
1842
29575722
76
4981845
13
4130455
11
1885
32356768
48
7394228
11
12811708
19
14472766
22
1888
33243347
42
7507128
10
13600733
18
23167892
30
1894
32669086
43
6737469
9
13286816
18
22523605
30
1903
37187788
38
13050000
13
16252692
17
30530699
32
A.列强加剧资本输出
B.农民负担逐渐减轻
C.民族经济快速发展
D.中国逐步融人世界
6.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在最初交流过程中提出“土地国有”政策,后来毛
泽东提出“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毛泽东的主张
A.降低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使中共脱离了共产国际的指导
C.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D.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自主意识
7.图1是漫画家陶今也在1938年创作的漫画《游击队说:你真的占领了吗?》,一个穿着军
装拿着刺刀的日本士兵,洋洋自得,大树上还贴着横幅“大日本兵占领”,殊不知大树上
藏着许多游击队员,随时准备伏击敌人。漫画表明
图1
A.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B.游击战是当时主要的作战方式
C.游击战在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
D.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SE2024届高三年级2月份大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
二、非选择题
16.(1)法律与教化相结合;考虑到农业生产的时间;(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借鉴了前代司法经验。(6分)
补充答案:注重血缘亲情和宗法伦理;君主意志一定程度上能左右法律的执行。
(2)唐太宗接受魏征建议,将恤刑慎杀定为治国之策,当政后,力主宽仁,对刑法慎重,唐代法律相对宽简,纵囚这一事件符合唐代的时代背景,(体现了唐初开明的政治局面)欧阳修认为“唐太宗纵囚这一做法是为了个人声誉”这一论断欠妥当。(2分)宋朝时期实行的大赦次数较多,尤其是欧阳修生活的真宗、仁宗时期,频繁的大赦并不能有效地制止在狱数量的增加,导致法制更加败坏;欧阳修不满于此却不敢直斥皇帝,因此借太宗纵囚之题,表达其反赦之意。(4分)
17.(1)提取时空信息,从背景角度来看:一方面是民族危机加深、清末新政、西学东渐、先进官绅推动;(清政府酝酿直至废除科举制,引发人心混乱)。另一方面引发“毁学”事件发生的因素有:新旧冲突(教育、传统信仰等)、自然因素、各阶层的利益冲突、反洋教斗争、缺乏对新式学堂的了解。(4分,从正反两方面任答各一点即可)
(2)从材料内容中提取信息,如清末兴学成为潮流、新式教育进入中国乡村社会、保守势力破坏新式教育等。(4分)
(3)概括整体信息,进行总结:从体现了近代社会新旧并存的时代特征、为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带来了新的因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近代社会变迁与转型艰难曲折等。(4分)
补充答案:新式教育有利于造就有用的人才;造就了一个新式知识分子群体,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新式学堂的指导思想没有超越“中体西用”的范畴;“毁学事件”激化了社会矛盾,反映了社会变革的艰难曲折等方面阐释。
18.示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抓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的“东风”,将科技作为发财致富的主导因素。《人民日报》用实实在在的例子消除了广大农民的怀疑,(突出“先富带后富”的政策理念),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人民公社体制逐渐崩溃,农民自发地开创了村民自治的形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凸显了农民民主意识的提升。同时,随着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打破了“以穷为荣”的束缚,崇尚“致富为荣”,追求美好生活。
经济体制改革催生了农民进城务工,但他们的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政府积极为农民工解决问题,体现出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的关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情怀)
总之,《人民日报》塑造的农民媒介形象,反映出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的真实面貌,有助于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14分)
补充答案: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体现了《人民日报》在引导社会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
评分细则:
信息 背景 评价
抓住“东风”发财致富 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科技的支持。(任答两点4分) 消除了广大农民的怀疑,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1分)
打破旧思想的束缚 原有人民公社体制崩溃;开创村民自治;思想转变(“以穷为荣”到“致富为荣”)。(任答两点4分) 探索基层民主新形式,提高民主意识;打破旧的思想束缚。(任答一点1分)
进城务工 农民工的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政府积极解决问题。(2分) 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的关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情怀)(1分)
总结:突出《人民日报》的媒介宣传导向作用。(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体现了《人民日报》在引导社会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1分)
19.(1)特点:党和政府直接领导;采用计划经济体制;成就巨大;重工业发展迅速(摆脱了对外国设备的依赖)。(5分,任答三点即可)
补充答案:采用“五年计划”方式规划经济蓝图;
意义:推动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物质基础;深刻影响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6分,任答三点即可)
补充答案:使苏联短期内从经济文化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性工业强国。
(2)注重高新科技产业的研发;工业制造不断转型升级;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6分,任答三点即可)
补充答案: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收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参考答案及解析
历史
2024届高三年级2月份大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B项;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武
1.B【解析】三则材料都强调君主责任,警惕权力滥
汉会战结束之后,材料中得不出这一结论,排除
用,体现了限制君权的主张,故选B项。而尊卑有序、
D项。
以民为本、礼法结合只是体现了材料的部分主张,排:
8.A【解析】题干和表格都强调新中国成立后私营工
除其他三项。
商业在经济中占比很大,所以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
2.D【解析】材料说明汉武帝时期可以通过买官鬻爵
的恢复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A项正确。B、C、D三项
转变成为官僚阶层,培植出了商人、地主、官僚三位一
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
体的统治集团和社会阶层,引发了社会阶层的流动,9.C【解析】材料表明,1960年,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支
故选D项。A项说法绝对,排除:B、C两项在材料中
持美国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行为,反映出
均无法体现,排除。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提高,故选C项。A、B、D
3.A【解析】材料中的“两税法计资倾向、大土地所有
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
制”“进士科重诗赋”“江左、徐、庾体”等信息体现了
10.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查理·马特推行“采邑”
唐代社会的变迁,故选A项。B、C、D三项与研究主
制,强化了封君封臣制度,推动了封建制度的发展,
题不符,排除。
故选A项。封君封臣制的发展,弱化了集权,不利于
4.B【解析】由材料可知,朱元璋通过《大诰续编》中
民族国家的发展,导致了政治上不同程度的分裂割
关于对里甲制度、职业等方面的规定,来严格约束百
据局面,排除B、C、D三项。
姓的行为,体现明朝对百姓人身控制的加强,故选B
11.C【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
项。材料没有涉及乡约,“再与吾民约”中的“约”不
表后,就连宗教改革的倡导者马丁·路德也对其进
是乡约,排除A项;C项说法太绝对,排除;题干没有
行指责,原因在于“日心说”颠覆了教会主张的宇宙
体现社会阶层固化和不平等的加剧,排除D项。
观,也超越了宗教改革所允许的范畴,故选C项,排
5.D【解析】仅凭关税比重整体上升,就可以看出中
除B项。科学革命培养了理性化的思维方式,排除
国逐步融入世界,故选D项。A、B、C三项在材料中
A项: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的是牛顿经典力
均无法体现,排除。
学,排除D项。
6.D【解析】中共在接受共产国际指导的同时,考虑12.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马克思认为,在德国统一
到了国内现实情况,脚踏实地,提出了符合国情的土
问题上,资产阶级“出世”太迟,力量弱小,而且面临
地政策,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自主意识,故选D项。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这一切都使得德国资产阶级
这一时期农民得到了土地,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
无力也不敢承担起统一的重任,故选B项。德国无
排除A项:这一时期中共未脱离共产国际的指导,排
产阶级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完成统一,最终容克地主
除B项:C项与材料中的时空不符,排除。
成为统一的主导力量,排除A项:德国通过自上而下
7.C【解析】漫画中可以看到,为牵制日军,在敌后抗
的王朝战争方式完成了统一,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
日根据地,游击战已经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战略上配
现欧洲国家的反对,排除D项。
合了正面战场,故选C项。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
13.C【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劳动
主战场是在1940年百团大战之后,排除A项:材料中
分工,工人技术水平的提升并成为机器的附庸,这正
得不出游击战是当时主要的作战方式这一结论,排除
是工业革命所需要的劳动力,这说明工场手工业的
1
SD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高三下学期2月份大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