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统编版

龙门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2.22
一、单选题
1.距今约1.32万年的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出土遗物1000余件,火塘3处。这些遗物以动物骨骼为主,陶片、陶塑次之,还有少量石制品、蚌壳制品。其中陶片有穿孔痕迹,穿孔内壁较平整,蚌器上也见有规整的穿孔痕迹。该遗址的发现( )
A.为研究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提供佐证
B.表明当时制陶技术领先世界
C.实证了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准确时间
D.印证渔猎是食物的唯一来源
2.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秦昭王对巴蜀地区的板桶蛮夷实行过“顷田不租,十妻不算”的优待政策。汉朝历代皇帝和郡县长官也大多强调重农,特别是在农耕不发达的边疆地区。这些措施( )
A.实现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治理
B.促进了边疆地区与内地的友好交流交融
C.表明秦汉时期重视边疆地区的治理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疆域的开拓
3.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的镶金兽首玛瑙杯(如图)是唐代的一件俏色玉雕,选用罕见的缠丝玛瑙制成,做工精湛。杯体造型是常见于中西亚的器型。据此可推断,该玛瑙杯是( )
A.唐代工匠制作而成 B.中西亚国家的贡品
C.丝绸之路文化见证 D.中华民族交融产物
4.南宋孝宗时期,为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发行了一些地区性的纸币会子,如淮交、湖会等,但又反对没有准备金或准备金不足而盲目发行。1166年,孝宗“以会子之弊,出内库及南库银一百万收之”,次年“出内库银二百万两售于市,以钱易楮(纸币),焚弃之”,宋孝宗此举意在( )
A.增加财政收入 B.鼓励商业发展
C.加强中央集权 D.稳定纸币币值
5.明代中叶出现的“湖广熟,天下足”格局,清代仍在延续。湖南湘潭、湖北汉口成为商品粮的集散中心。仅雍正十二年,由湖广运往江浙的米粮,就有约一千万石左右。这( )
A.使经济重心的南移得到巩固 B.表明湖广农业发展超越江浙
C.表明江浙自然经济趋于解体 D.有利于湖广商品经济的发展
6.买办阶层是近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经纪人阶层,兼有洋行雇员和独立商人身份。据统计,1842-1894年买办阶层收入扣除消费后的积累资金达到2亿两,其中1亿两交存于外商企业,0.95亿两投资于外商企业、城市地产、商业和银钱业。这一现象( )
A.加速了晚清统治的覆灭 B.凸显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C.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D.体现了外国资本在华的主导地位
7.梁启超对近代共和概念的认知和运用一度侧重于去除君主,1903年后更着眼于开民智、兴民德、塑新民。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共和政体的影响 B.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
C.近代教育转型的推动 D.共和政体受挫的反思
8.1938年7月7日,《新华日报》头版刊登了张谔创作的漫画(如下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生动展现了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抗战情况
B.旨在动员组织民众力量进行全民族抗战
C.革命统一战线对抗战胜利具有重要作用
D.其创作背景是抗战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9.下图是创作于1955年的宣传画《向劳模学习,向劳模看齐!》。该漫画反映了( )
A.人民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B.农业服务工业建设的诉求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蓬勃发展 D.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推进
10.1984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上演了话剧《街上流行红裙子》。该剧后被拍为同名电影,反响热烈。当时有评论:“摩登”的“红裙子”开始悄然地取代了“革命”的“百围裙”。这( )
A.说明女性开始引领社会时尚潮流 B.源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得益于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D.表明经济转型冲击了人们原有观念
11.如图所示历史事件( )
A.加快了造纸术的西传进程 B.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C.推动亚欧区域文化的发展 D.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12.在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五世》(英国国王)中,剧作家特意呈现法国公主凯瑟琳学讲英国话的情节,公主将英语念得“跟英国人一样准”视为一种值得赞扬和夸耀的才能;在《亨利六世》里,造反的凯德把法语看作是敌人的语言。这些历史剧( )
A.有助于强化英国的民族认同 B.表明莎士比亚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C.是英法矛盾不断激化的结果 D.使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
13.18世纪中期,法国思想家魁奈将古代中国的统治方式当作一切政治社会的典范,认为中国是一个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法律开明、道德淳朴的国度,并据此提出“合理专制”的概念。魁奈此举的初衷是( )
A.推动制度文化变革 B.学习中国的政治文明
C.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D.维护法国的封建专制
14.下表为1890-1913年世界铁路长度情况统计(单位:千公里),可知
国家(地区) 1890年 1913年 增加数
欧洲 224 346 +122
美国 268 411 +143
亚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国 125 347 +222
A.资本主义在殖民地区发展最快 B.帝国主义之间的殖民竞争激烈
C.全球工业生产分工格局已形成 D.世界各地的工业化都有所发展
15.1918年春,列宁主张苏俄企业运用资本主义企业的口号——“遵守最严格的劳动纪律”来加强企业管理,并主张共产党人向托拉斯的组织者学习管理经验。这表明苏俄( )
A.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亟待恢复社会经济
C.贯彻新经济政策的原则 D.寻求巩固工农联盟
16.2010年,32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领导人在墨西哥召开坎昆峰会,就增进“地区团结”、成立一个“无美”的拉美和加勒比共同体等问题达成广泛共识。这次会议的召开旨在( )
A.排除美国在美洲的势力 B.构建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C.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消除拉美国家间的分歧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西方近代企业制度生成的过程中,公司制度的缘起较之于工厂制度要早。大致上从16世纪起,西方社会就开始出现最早的特许制公司组织,其主要的经营领域是对外贸易,其中如1555年获得特许状的俄国公司,1600年获得王室特许状的著名的东印度公司等。1720年《泡沫法案》对公司的设立进行了强制性的规制。英国海外贸易法人的建立一般被认为是世界近代公司制度的起源。18世纪60年代,纺织、冶炼、机器制造、造纸、玻璃等行业建立了一系列工厂,工厂制度开始形成。工厂制度与公司制度在制造业领域普遍化的内在结合是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使用的扩大,固定资产规模大大扩大了,股份公司制度就被引入工业制造业。
——摘编自张忠民《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来源》
材料二 与西方工厂制度脱胎于旧有的工场手工业,并且最早产生于棉纺织业不同,西方的近代工厂制度传入中国之后,由于中国的近代工业最早产生于国家特许、甚至是国家经营的军用重工业,资金耗用以及生产规模的巨大,使得近代中国最早的工厂制度一开始就走上了与公司制度相结合的演进道路。只不过当时的中国,由于尚无明确的经济立法,无论是工厂制度还是公司制度,都缺乏相应的适用法律调整,使得当时的近代工厂企业显现出明显的早期制度特征。
——摘编自张忠民《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来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近代企业制度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工厂制度的特点,简析其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先秦时期就有“诗教”“乐教”的美育传统,从属于“礼教”。20世纪初,众多思想家、教育家在引入西方理论的背景下,展开了对近现代美育思想的建构,以期实现“立人”与“新民”。1906年王国维提倡“以审美拯救人性”,他认为美育应与“智、德、体”三育并重发展,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1912年蔡元培积极提倡“美育救国”,首次把美育确立为国家教育的方针;1917年针对“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和传教士鼓吹的“宗教救赎论”,他又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拯救国民精神。20世纪初的美育思想以鲜明的实践品格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摘编自刘彦顺《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现代卷)
材料二 1986年,《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指出: “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这是近三十年后,美育重新回归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与此同时,艺术教育逐步走入正轨,中小学美育课时数明显增多。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美育本体性功能放在不可替代的位置,激发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2020年,教育部发布《美育教育规划细则》正式确定美育课程纳入中小学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倡导美育的全面性和终身性。
——摘编自孙刚成《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的新中国美育政策演进及启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中国美育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学校美育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三、论述题
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思想(部分)
大一统的一元行政 “要在中央”、国家统一、郡县体制是我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的三大要素。
选贤任能 选用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是国家治理能力高低的关键。
“治安中国”与“华夷一家” 边疆与民族能否得到治理,是大一统国家能否安定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围绕上述材料中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思想,选取中国古代史的一个时期,就该时期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分析。(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咖啡馆诞生于君士坦丁堡,人们把咖啡馆视为休息娱乐和结交朋友最佳场所。15世纪后,咖啡传播到欧洲,咖啡馆在欧洲上层社会流行。
16世纪咖啡馆又成为新型金融活动场所,来自不同商业阶层的人在这里充当股票经纪人,现代金融市场中某些制度的雏形便是在咖啡馆中诞生的。
17世纪下半叶伦敦的咖啡馆在政治变革过程中成为自由平等思想扩散的场所,促使英王发布《咖啡馆封禁公告》,引发资产阶级的强烈不满。
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适宜的气候让咖啡产量大增,价格下降,咖啡馆数量激增。
18世纪末,由于咖啡因具有缓解疲劳的功能,城市工人便将咖啡作为生活的调节剂,咖啡馆开始大众化转型。
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和咖啡吧应运而生。二战时期,咖啡实行配给供应,咖啡馆的经营受到重大打击。
20世纪50年代自由贸易的回归刺激了“浓缩咖啡革命”,造就了消费主义浪潮,让咖啡馆迎来了新的生机。
21世纪以来,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品牌连锁咖啡店在全球疯狂扩张。
——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咖啡馆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龙门县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开学考试2.22
班级: 姓名: 考号: 分数:
17.(1)
(2)
18(1)
(2)
19.
20.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早期文明。根据“这些遗物以动物骨骼为主,陶片、陶塑次之,还有少量石制品、蚌壳制品。其中陶片有穿孔痕迹,穿孔内壁较平整,蚌器上也见有规整的穿孔痕迹”可知,这一遗址内有蚌壳制品,这是旧石器时代的特征,同时这一遗址内的陶片上还有规整的穿孔痕迹,这又是新石器时代的特征。所以这一遗址为研究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提供佐证,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领先世界”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项;“准确时间”和“唯一来源”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CD项。故选A项。
2.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秦汉时期,巴蜀等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皇帝和地方官重视推广农耕,通过农耕化来强化基层治理,增进政权认同,因此材料所述措施表明秦汉时期重视边疆地区的治理,C项正确;农耕化有助于政府加强边疆管理,但仅因农耕化“实现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治理”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强调政府力量通过农耕化来开发边疆,未涉及边疆与内地的交流,排除B项;秦汉时期强化边疆管理与治理,旨在强化“现有疆域”的认同,而非“开疆拓土”,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属于唐代的镶金兽首玛瑙杯,杯体造型却是常见于中西亚的器型。由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断,我们和中西亚之间存在着经济和文化交往。与中西亚的交往是通过丝绸之路,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镶金兽首玛瑙杯是否是唐代工匠制作而成,还是由中西亚工匠制作而成,排除A项;是不是中亚国家的贡品,材料没有提及,排除B项;与中西亚的交往涉及到的是中外关系,而非民族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时期(中国)。依据材料可知,宋孝宗虽推行地区性的纸币政策,但主张对会子的发行要有一定的限制和节度,反对盲目发行,因“会子之弊”用钱兑换纸币,这一限量发行的举措和谨慎的态度主要目的是稳定纸币币值,遏制通货膨胀的发生,D项正确;宋孝宗的目的是为了稳定纸币的币值,A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C项;宋孝宗推行纸币政策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求,材料未体现是为了“鼓励商业发展”,排除B项。故选D项。
5.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由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湖广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且粮食大量外销,这表明其农产品商品化不断提高,大量卖粮所得金钱,势必推动该地区整个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完成,巩固南移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衡量农业的领先不能只看粮食产量,排除B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买办,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理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842-1894年间,买办阶层积累了丰厚的资金,但其积累的资金50%存于外商企业,47.5%投资外商企业、商业和信贷等,投入到近代工业领域的资金则很少,这凸显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无法直接加速晚清统治的覆灭,排除A项;“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的是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战败,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外国资本的地位,且在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接触近代共和概念之初,关注君主要素去除的内涵,后来梁启超大致形成了一种“积极共和”观念,这种观念强调德性要素与共和政体之间的正向关系,重心在于国民德性要素的积极伸张,而不在于君主要素的去除,这种积极共和观念与西方的共和传统有渊源,但主要是近代中国复杂的政治和文化变迁的产物,因此1903年后梁启超更着眼于开民智、兴民德、塑新民,B项正确;早期梁启超的共和概念的认知是去除君主,而后期的转变是因为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A项分析片面,排除A项;近代教育转型的推动会影响梁启超共和概念转变,但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C项;此时中国还未建立共和政体,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因此材料中的大手手指上写有“工农学商军”,意在强调大家的联合能够有效打击日寇,B项正确;1938年前的正面战场采用片面抗战路线,与漫画不符,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是1924-1927年国民革命时期的,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1938年10月下旬武汉会战结束,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5年(中国)。材料强调劳模的榜样力量,反映出人民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人民的力量,没有描述农业与工业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劳模的作用,与农业合作化运动无关,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根据材料可知,“摩登”的“红裙子”开始悄然地取代了“革命”的“白围裙”,折射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女性不仅追求精神美,也追求生活美,D项正确;材料以“女性”的视角呈现了社会时尚发生了转变,无法说明女性“开始”引领社会时尚,排除A项;“女性”服饰着装的转变得益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思想解放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非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或对外开放某一方面单独影响的结果,排除B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地图线索可知时空是:公元前3000—前1000年的世界。依据图概括可知: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推动亚欧区域文化的发展,C项正确;造纸术的西传主要是阿拉伯人的作用,排除A项;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传播的,排除B项;西罗马灭亡是在476年,时间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语言自觉是民族意识生成的要素,因此莎剧中经常出现人物对英语之外的其他语言差异的关注,试图借肯定民族语言的优越性来增强人们对自身语言的自信,进而增进民族的认同感,A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重在人文主义,与材料中语言问题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英法民族矛盾无关,排除C项;英语开始广泛使用的时间是13世纪,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中期(法国)。据本题材料可知,魁奈推崇中国社会制度与文化,提出“合理专制”的概念,他利用中国文化以批判法国的专制王权、等级制度、教权统治等,目的是推动制度文化变革,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如何学习中国的政治文明,强调对中国政治文明的借鉴促进法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排除B项;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属于其意义,不是目的,排除C项;提出“合理专制”的概念说明魁奈要求限制王权,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从1890-1913年世界铁路长度情况看出,欧洲、美国、亚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国的铁路长度都有较大增长,说明世界各地的工业化都有所发展,D项正确;殖民地区铁路长度增加数最大,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在殖民地区发展最快,排除A项;世界铁路长度增加数据不能体现帝国主义之间的殖民竞争、全球工业生产分工格局,排除BC项。故选D项。
【点睛】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俄)。材料中列宁主张苏俄企业运用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经验,加强企业管理,说明苏俄对经济恢复发展的迫切期望,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到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排除A项;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工人与农民阶级,与工农联盟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美洲)。根据材料可知,坎昆峰会中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就一些问题达成广泛共识,其目的在于构建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排除美国对该区域的干扰,B项正确;材料说明他们要排除美国在拉美和加勒比的势力,而不是整个美洲,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现象为区域一体化,而非经济全球化,排除C项;拉美和加勒比共同体无法消除拉美国家的分歧,这也不是本次会议的宗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7.(1)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政策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发展;工厂制度的影响;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2)特点:深受政府政策影响;与公司制度的结合较早;缺乏法律的调整与相关的经济立法;发展历程曲折。
影响:积极: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加速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培养一批民族企业与技术工人;一定程度上抵御外国的经济侵略。
消极:近代工厂发展不充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发展环境艰难,造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世纪至19世纪的世界。根据材料一“大致上从16世纪起,西方社会就开始出现最早的特许制公司组织,其主要的经营领域是对外贸易,其中如1555年获得特许状的俄国公司,1600年获得王室特许状的著名的东印度公司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世界市场的发展;根据材料一“1720年《泡沫法案》对公司的设立进行了强制性的规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政策的发展;根据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纺织、冶炼、机器制造、造纸、玻璃等行业建立了一系列工厂,工厂制度开始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厂制度的影响;根据材料一“ 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使用的扩大,固定资产规模大大扩大了,股份公司制度就被引入工业制造业。”可知,工业化的发展趋势。综合以上可知,西方近代企业制度兴起的历史背景。
(2)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西方的近代工厂制度传入中国之后,由于中国的近代工业最早产生于国家特许、甚至是国家经营的军用重工业,资金耗用以及生产规模的巨大”结合所学至可知,深受政府政策影响;根据材料二“使得近代中国最早的工厂制度一开始就走上了与公司制度相结合的演进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公司制度的结合较早;根据材料二“ 只不过当时的中国,由于尚无明确的经济立法,无论是工厂制度还是公司制度,都缺乏相应的适用法律调整”可知,缺乏法律的调整与相关的经济立法;根据材料二“使得当时的近代工厂企业显现出明显的早期制度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历程曲折。
第二小问影响,从积极与消极方面分析。积极,根据材料二“由于中国的近代工业最早产生于国家特许、甚至是国家经营的军用重工业,资金耗用以及生产规模的巨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并且加速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根据材料二“使得近代中国最早的工厂制度一开始就走上了与公司制度相结合的演进道路”可知,培养一批民族企业与技术工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国的经济侵略。
消极,根据材料二“ 只不过当时的中国,由于尚无明确的经济立法,无论是工厂制度还是公司制度,都缺乏相应的适用法律调整,使得当时的近代工厂企业显现出明显的早期制度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工厂发展不充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并且发展环境艰难,造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18.(1)特点:继承性与开创性的统一;明确美育的范畴,凸显美育的独立地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人文主义色彩;以实现人格健全、解放思想为目标;注重实践,服务于救亡图存的社会现实;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答出2点即可)影响:冲击封建思想,有利于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促进民众思想启蒙,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促进教育改革,培养新式人才,有利于教育近代化;为当代的美育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由于时代局限,影响有限,难以实现美育救国的时代任务;(答出2点即可)
(2)趋势:学校美育课程增多;美育主体地位不断上升。原因:国家重视/政策的调整;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增多;服务于美育强国战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高质量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答出2点即可)
【详解】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国自先秦时期就有‘诗教’ ‘乐教’的美育传统,从属于‘礼教’。20世纪初,众多思想家、教育家在引入西方理论的背景下”可知,继承性与开创性的统一;根据材料一“1906年王国维提倡‘以审美拯救人性’,他认为美育应与‘智、德、体’三育并重发展”可知,明确美育的范畴,凸显美育的独立地位并且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人文主义色彩;根据材料一“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可知,以实现人格健全、解放思想为目标;根据材料一“1912年蔡元培积极提倡‘美育救国’,首次把美育确立为国家教育的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注重实践,服务于救亡图存的社会现实;根据材料一“ 他又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拯救国民精神。”可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
第二小问影响,从积极与消极方面分析。积极:根据材料一“众多思想家、教育家在引入西方理论的背景下,展开了对近现代美育思想的建构,以期实现‘立人’与‘新民’。”可知,促进教育改革,培养新式人才,有利于教育近代化并;根据材料一“1906年王国维提倡‘以审美拯救人性’,他认为美育应与‘智、德、体’三育并重发展”可知,冲击封建思想,有利于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根据材料一“1912年蔡元培积极提倡‘美育救国’,首次把美育确立为国家教育的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民众思想启蒙,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根据材料一“20世纪初的美育思想以鲜明的实践品格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可知,为当代的美育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消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时代局限,影响有限,难以实现美育救国的时代任务。
本题是特点类与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二“与此同时,艺术教育逐步走入正轨,中小学美育课时数明显增多。”可知,学校美育课程增多;根据材料二“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美育本体性功能放在不可替代的位置,激发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可知,美育主体地位不断上升。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 1986年,《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指出: ‘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可知,国家重视或者政策的调整;根据材料二“这是近三十年后,美育重新回归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可知,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增多;根据材料二“ 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美育本体性功能放在不可替代的位置,激发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可知,服务于美育强国战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19.示例
观点:西汉加强巩固大一统措施。
论述:西汉时期,国力强盛,消除了地方势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初年起到了维护中央集权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王国问题突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逐步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汉武帝实行内外朝制度,削弱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推行察举制,刺史制度,有效地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文化的统一,有利于维护自身统治。在边疆问题上,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采取军事管辖,扩大了汉的版图。
总之,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首先,在解答本题时,要能够通过材料中的叙述,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大一统治理体系的主要措施。在拟定论题时,可以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整体角度分析,也可以从某一朝代的不同措施方面去分析,还可以从某一方面措施的不同朝代发展过程上去分析。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阐述即可。如:可以选择西汉时期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即,提炼观点为:西汉加强巩固大一统措施。
其次,围绕提炼的观点“西汉加强巩固大一统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从汉初政策,汉武帝采取措施等角度进行详细论述,如:西汉时期,国力强盛,消除了地方势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初年起到了维护中央集权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王国问题突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逐步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汉武帝实行内外朝制度,削弱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推行察举制,刺史制度,有效地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文化的统一,有利于维护自身统治。在边疆问题上,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采取军事管辖,扩大了汉的版图。
最后,总结升华,再次说明提炼观点的准确性,如:总之,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0.示例:
论题:近代咖啡馆的发展深受世界市场的影响。
阐述:咖啡馆的发展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其发展程度深受世界市场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随着欧洲国家海外贸易发展和对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和扩大,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和交流加强,咖啡馆在欧洲上层社会流行。18世纪,随着殖民扩张及其海外市场的扩大以及咖啡在美洲的种植,导致咖啡价格下降,促使咖啡馆数量激增。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进一步形成,咖啡贸易量大增,使得咖啡馆开始大众化转型,满足了产业工人的需要。
总之,在世界市场发展的大背景下,咖啡传播到世界各地,随着咖啡馆的普及化、大众化,不断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结论探究题。时空:近代世界。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咖啡馆的历史”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提出看法,例如:咖啡馆的普及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咖啡馆的历史折射出全球物种的交流;近代咖啡馆的发展深受世界市场的影响等。如选择近代咖啡馆的发展深受世界市场的影响,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咖啡馆的发展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其发展程度深受世界市场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随着欧洲国家海外贸易发展和对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和扩大,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和交流加强,咖啡馆在欧洲上层社会流行。18世纪,随着殖民扩张及其海外市场的扩大以及咖啡在美洲的种植,导致咖啡价格下降,促使咖啡馆数量激增。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进一步形成,咖啡贸易量大增,使得咖啡馆开始大众化转型,满足了产业工人的需要。总之,在世界市场发展的大背景下,咖啡传播到世界各地,随着咖啡馆的普及化、大众化,不断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统编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