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练习(含解析) 2023-2024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练习
一、单选题
1.有学者认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首先应依靠各国自身努力,加大农业生产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产量。”下列选项中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杂交水稻”的培育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②气候变化、战争与地区冲突、经济危机导致粮食短缺
③大型农场和养殖场的推广根本上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
④各国重视并且制订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面是《中国部分年份粮食产量及谷物进出口数量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
2003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公斤/公顷) 4332 5607 5621 5719 5733 5805
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数量(万吨) 208 2559 2047 1785 —— 6536
谷物及谷物粉出口数量(万吨) 2194 156 249 318 354 331
①近年粮食总产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②粮食安全基础稳固
③在增加粮食产量方面取得较大成就 ④产需缺口有所加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马可·波罗行纪》中介绍了我国13世纪用冰保存鲜肉及制造冰酪冷食的技术;明朝政府在运河两岸修建冰库,给为宫廷运送鲜菜鲜果的船只加冰,保持其鲜嫩;清光绪年间,北京已专设冰窖,用于藏蒜薹,保证对皇宫的供应,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
A.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 B.政府重视物种交流
C.官府需求刺激科学发展 D.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4.在蔬菜专用的收获机器收获莴苣时,会先用射线照射莴苣头以确定其是否成熟。当机器横向通过作物时,作物发出的辐射能量下降到低于某预定数值时,仪器就会发出一个信号,用以说明射线所照射的莴苣是可以摘取的,机器上的切割机就会自动切下所选定的莴苣。这主要体现了现代农业生产工具的
A.智能化 B.规模化 C.市场化 D.社会化
5.现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为了能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吃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瓜果和蔬菜,冷链物流产业脱颖而出。下列哪项不是冷链物流产业的优点
A.延长物品的保鲜周期 B.为物品创造最佳的储存环境
C.具有非常高的效率 D.对贮藏运输要求不高
6.近年来,中国陆续出台众多冷链物流相关政策。专家认为,发展冷链物流,可促进诸如农产品、水产品、畜禽肉类等的商品流通,降低资源损耗。由此可知,冷链物流的运行( )
A.由国家主管部门负责 B.提高了物资的利用率
C.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D.满足了人们生活需求
7.如图所示为2015—2020年我国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A.重视农业科技的创新 B.实现了农业生产自动化
C.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 D.农业生产方式领先世界
8.从2000年开始,我国分别设立国家粮食局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由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进行垂直管理。这表明我国( )
A.重视自身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B.粮食生产实行政企分开原则
C.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D.积极维护粮食市场的稳定性
9.1949~1980年,国家在有条件的社、队成立农机站并投资支持群众性农具改革运动;
1981~1995年,集体农机站逐渐解体,农机工业重点生产适合当时农村规模经营的小型农具等;
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始组织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服务,联合收割机异军突起。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①得益于农业科技进步 ②实质是一场生产方式的变革
③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 ④借鉴西方国家经济建设经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表明我国政府
A.确保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B.以立法保障粮食安全
C.确立粮食进出口平衡战略 D.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
11.分析“1949—2019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柱状图,结合所学可知( )
A.建国以来粮食人均占有量始终保持高速增长
B.土地所有制变革推动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
C.增长最快的时期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相伴随
D.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对粮食增产有重要作用
12.工业革命以来,熟练的工匠不再直接从新屠宰的动物身上切肉给等待的消费者,与一队队工人不断重复工作相反,他们在美国中西部的工厂里用机械将牲畜切割成块,装人罐头或火车冷藏厢,运往远方市场。食品制作方式的改变( )
A.适应了欧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B.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方向发展
C.改变了西欧北美食品的供应网 D.将烹饪从家庭彻底转移到工厂
13.下表是中国从1912年到1931年间,机器进口情况统计表(单位:1000海关两)。下表中内容可以反映出当时( )
年代 各种机器和工具(A) 农机(B) B/A(%)
1912-1916 15956 118 0.74
1917-1921 39.269 798 2.03
1922-1926 43074 390 0.91
1927-1931 55192 998 1.81
A.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 B.农民的购买力明显提高
C.农业领域近代化发展情况 D.小农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14.同学们喜欢吃的辣条是一种典型的工业化食物,工业化食物借助广告和零售业的商业革命,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同。工业技术明显改变了人们的饮食方式,早晨的热粥被便利的冷食品取代。这说明
A.食品的工业加工使食品质量下降
B.吃辣条就是支持国家工业化建设
C.工业化加工为我们创造了新食物
D.工业食品不符合国人的饮食习惯
15.1952年,浙江余杭县成立护粮委员会,领导各粮库做好防虫、防鼠、防雀、防霉等“七防”工作。1954年,全县所有粮仓实现“四无粮仓”——无虫、无霉、无鼠、无雀的目标。据此可推知,“四无粮仓”的建立( )
A.维护了粮食安全 B.增加了粮食供给
C.提高了粮食产量 D.确保了食品卫生
16.下表反映了美国不同时段农场数目及经营规模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变化( )
年份 农场数目(个) 农场平均经营面积(公顷)
1930年 629.5 63.5
1970年 295.4 1510.9
A.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B.提高了农业经济竞争力
C.推进了农业专业化发展 D.适应了农业机械化推广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政府官员、学者以及情报机构强调粮食的武器职能,视粮食为外交谈判的工具,输出其意识形态的载体,缓解农产品过剩的砝码。在农业全球生产体系中,美国产业控制力体现在产业资本形成对粮食以及农业的控制,资本推高粮食的价格,导致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粮食供给不足,使这些国家沦为美国的农业殖民地。美国借助市场和国际分工的无烟战争占有了他国的土地,出现土地资本化和粮食的金融化现象,危及全球的粮食安全。美国力图通过农业跨国公司实现对全球粮食、农业以及土地的控制和占有。
——摘编自李素琴《金融资本下美国粮食武器战略对全球农业控制研究》
材料二 “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科技支撑。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多措并举、凝聚合力、久久为功,才能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改编自李浩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的粮食政策并分析其危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策支持和农业技术角度,概括现代中国应对粮食安全的举措。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6年,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写了一本小说《屠场》(The Jungle)。书中描述了一家肉品加工厂的工人在极端肮脏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的惨状以及食品制造过程中蛆虫满地的不卫生状况。该书一上市就变成畅销书,销售几百万。据说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看了此书决定不再吃香肠并派人到小说中的原型工厂调查,发现实际情况更严重。于是以政治胁迫交易的方式促使国会通过《肉制品检查法》和《纯净食品与药物法》。法律规定:政府的食品检验员不仅在商品出厂后检验,也可以到工厂里检验生产条件。而这导致抵制的资方以《权利法案》为据经常告政府违宪,故罗斯福总统或者代表经常要到最高法院应诉。因为这违反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总统及其政府人员与常人一样。不经允许无权进入私有厂家。尽管如此,罗斯福总统的这两项法律在美国的社会进步中有着重要的开创意义。
——摘编自董泽《西奥多·罗斯福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罗斯福政府注重食品安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评罗斯福政府保障食品安全的举措。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合作社在美国农业生产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80%的加工农产品来源于合作社,70%的农产品出口来源于合作社。美国农业合作社服务功能完善,美国现在已经形成了涵盖了产前、产中及产后业务的综合的、一体化的合作社。美国农业合作社的类型多样,可按三类标准进行划分。美国农业合作社经营规模逐渐扩大,财务状况越来越好,而合作社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资金管理。1922年—1968年美国政府为合作社颁布了多条法律,法律主要涵盖合作社的收入、信贷、税收和营销等方面。此外,政府鼓励合作社参与到公共服务体系当中,通过合作社这个桥梁,把政府、涉农教研机构所提供的科研成果、农业技术传递给分散的农场主。
——摘编自李旭、李雪、宋宝辉《美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的特点、经验及启示》
材料二2014年12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28.88万户,超过全国农户总数的35%,但与发达国家90%以上的入社比例还相距甚远。而且农业合作社分布不均,多集中在山东、河南、吉林及黑龙江等农业较发达的省份,偏远的西部地区农业合作社数量非常少。从经营领域来看,主要分布在种植业和畜牧业,这两类合作社超过全国合作社总数的70%,而且其经营内容绝大多数侧重于农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缺少再加工产业,利润率较低。因此,我国应积极发展多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产前资料供应、产中生产指导及产后销售帮助,提升个体农户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同时应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摘编自赵冉、苏群《美国、日本农业合作社发展特点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农业合作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农业合作社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的启示。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际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由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FAO)提出。1974年FAO在罗马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这一概念在1983年、1996年、2001年得到修正。学者们分析认为,粮食安全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涵:第一,从对象上说,粮食安全是对“所有人”供给;第二,从数量上说,粮食安全供给的数量标准是“足够”;第三,从质量上说,粮食供给是保障“健康”;第四,从时间上说,粮食的供给体现为“在任何时候”;第五,从购买力上说,应当让所有人“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
——摘编自谢莲碧、黄雯《建国以来粮食安全思想内涵的演变:从封闭到开放》
要求: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粮食安全”的内涵。可说明、补充或反驳,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论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所学,“杂交水稻”的培育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气候变化、战争与地区冲突、经济危机导致粮食短缺;各国重视并且制订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①②④B项正确;“根本上”的说法错误,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在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的前提下,中国减少了粮食出口,增加了粮食进口,反映了粮食安全基础较为稳固,②正确,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反映了在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③正确,②③正确,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涉及粮食总产量,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粮食安全基础较为稳固,没有体现产需缺口,④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从材料“13世纪用冰保存鲜肉及制造冰酪冷食的技术”、明朝政府用冰库保鲜蔬果及清光绪年间北京皇室的冰窖藏蒜薹,得出我国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A项正确;古代中国部分保鲜技术与政府重视物种交流问题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到官府需求刺激科学发展问题,排除C项;长途贩运贸易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蔬菜收获机器利用射线确定莴苣是否成熟,并对成熟莴苣进行自动收割,这一新技术体现出现代农业生产工具智能化的特点,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未涉及,故均排除。
5.D
【详解】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对贮藏运输要求很高,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冷链物流一般指需要冷藏、冷冻类的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大大提高了食物的存储期限,故A项不符合题意;冷链物流对货物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为物品创造最佳的储存环境,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故B项不符合题意;冷链物流便利了不同地域之间的食物输送,具有非常高的效率,故C项不符合题意。
6.B
【详解】根据材料“发展冷链物流,可促进诸如农产品、水产品、畜禽肉类等的商品流通,降低资源损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链物流的运行使得农产品可以更好的流通,降低损耗,提高了物资的利用率,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冷链物流由谁负责,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相关的法制建设,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人们的生活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5—2020年(中国)。据材料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情况图和所学可知,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从2015年的63.82%开始一直高位增长,到2020年达到71.00%,体现了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业科技的创新,排除A项;“实现了农业生产自动化”的说法夸大化,排除B项;当今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尚未领先世界,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国家粮食局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设立,加强了对中央储备粮的管理,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对自身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视,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粮食储备的管理,并非粮食生产与粮食市场,排除BD项;材料仅体现了我国两大高层粮食管理机构,不能反映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排除C项。故选A项。
9.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国家进行农具改革运动中设立农机站、农村规模经营的小型农具、联合收割机等都受到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①正确,由手工生产到简单机械到大型机械实质是手工生产到机械生产的生产方式的变革,②正确,A项正确;③错在食品安全,农业机械化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关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C项;④错在借鉴西方经济建设经验,新中国成立之后,有其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业独立发展,没有借鉴西方国家经济建设经验,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根据“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可得出我国十分重视国家粮食安全总理,D项正确;A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C项;材料没有体现立法,排除B项。故选D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2019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柱状图信息可知,建国以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增长,结合所学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D项正确;根据材料1958-1978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并不是始终保持增长,排除A项;建国初期也有土地所有制变革,材料内容不仅仅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发展,排除B项;增长最快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和一化三改,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冷链物流的出现,是食品的运输和储藏方式的革命,大大方便了消费者,适应了欧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A项正确;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食品的生产和运输方式,排除B项;冷链食品的生产、运输不足以改变整个西欧北美食品的供应网,排除C项;将烹饪从家庭彻底转移到工厂的说法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12—1931年(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农机具进口从1912年开始呈现增长趋势,说明农业的近代化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进口的农机具数量增加,不能得出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排除A项;材料是农机具的进口,未涉及农民的购买力是否提高,排除B项;材料是农业领域的近代化,未涉及小农经济的经营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据材料“工业化食物借助广告和零售业的商业革命,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同。工业技术明显改变了人们的饮食方式,早晨的热粥被便利的冷食品取代”等信息可知,工业化加工为我们创造了新食物,C正确;据材料体现的是“工业技术明显改变了人们的饮食方式”,没有体现工业加工使食品质量下降,A错误;据材料没有体现B说法,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工业食品不符合国人的饮食习惯,D错误。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954年的浙江。根据材料可知,“七防”工作和“四无粮仓”都有利于避免粮食的损毁,维护粮食安全,A项正确;保护粮食可以减少粮食的损毁,但不能增加粮食的供给,排除B项;保护粮食也不一定能提高粮食的产量,排除C项;“七防”工作和“四无粮仓”有助于提高食品卫生,但确保了食品卫生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1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0年、1970年美国。分析表格可知,1970年与1930年相比,美国农场的规模更大,这既有利于大型机械的耕作,也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竞争力,B项正确;农场规模越大越易进行机械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排除A项;专业化是指区域农业生产的专门化,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就开始,“适应”的说法不合适,排除D项。故选B项。
17.(1)粮食政策:控制和占有全球粮食、农业和土地。
危害:推高了粮食价格。
控制了部分国家农业,导致许多国家粮食供给不足。
土地资本化和粮食金融化威胁全球粮食安全。
(2)政策支持: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
制定法律法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农业科技:大中小型相结合,提高农业机械化。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突破。
提高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详解】(1)本题第一小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美国。根据材料“美国力图通过农业跨国公司实现对全球粮食、农业以及土地的控制和占有”可知政策是控制和占有全球粮食、农业和土地。本题第二小问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美国。根据材料“美国产业控制力体现在产业资本形成对粮食以及农业的控制,资本推高粮食的价格”可知危害是推高了粮食价格;根据材料“美国产业控制力体现在产业资本形成对粮食以及农业的控制,资本推高粮食的价格,导致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粮食供给不足,使这些国家沦为美国的农业殖民地”可知危害是控制了部分国家农业,导致许多国家粮食供给不足。根据材料“美国借助市场和国际分工的无烟战争占有了他国的土地,出现土地资本化和粮食的金融化现象,危及全球的粮食安全”可知危害是土地资本化和粮食金融化威胁全球粮食安全。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科技支撑”可知政策支持是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从政策支持角度分析还有制定法律法规;从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角度分析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从农业科技角度分析有大中小型相结合,提高农业机械化;从种植技术角度分析是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突破;从智能化角度分析是提高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18.(1)背景:小说《屠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揭露;社会舆论的推动;进步主义运动的影响。
(2)举措:触犯《权利法案》;颁布一系列食品安全立法。评价:促进了民生问题的法制化进程;政府“违宪”扩大了总统的行政权力。
【详解】(1)背景:根据“书中描述了一家肉品加工厂的工人在极端肮脏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的惨状以及食品制造过程中蛆虫满地的不卫生状况。”得出小说《屠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揭露;根据“据说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看了此书决定不再吃香肠并派人到小说中的原型工厂调查,发现实际情况更严重。于是以政治胁迫交易的方式促使国会通过《肉制品检查法》和《纯净食品与药物法》。”得出社会舆论的推动;根据所学可得出进步主义运动的影响。
(2)举措:根据“而这导致抵制的资方以《权利法案》为据经常告政府违宪,故罗斯福总统或者代表经常要到最高法院应诉。”可得出触犯《权利法案》;颁布一系列食品安全立法。评价:根据材料和所学可得出促进了民生问题的法制化进程;政府“违宪”扩大了总统的行政权力。
19.(1)美国特点:地位举足轻重;社会服务功能完善;类型多样;规模大,资金管理模式高效;政府注重立法,支持力度大。
(2)中国特点:规模小,入社率低;分布不均且不平衡;经营领域相对单一;产业链短,效益不高;原因:农业合作社成立时间短,起点低;受资金约束;受技术人才条件的制约;农户积极性不高;合作社制度不完善,不规范;合作社运行机制不健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
(3)启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合作社;健全服务体系和组织机构;遵循经济规律,循序渐进,创新规范合作经济的发展机制;拓宽金融渠道;政府合理引导,积极支持等。(任意3点)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1922-1968年美国。关于美国农业合作社的特点,由材料“合作社在美国农业生产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知,美国农业合作社地位举足轻重;由材料“美国农业合作社服务功能完善”可知,美国农业合作社社会服务功能完善;由材料“美国农业合作社的类型多样”可知,类型多样;由材料“美国农业合作社经营规模逐渐扩大,而合作社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资金管理”可知,规模大,资金管理模式高效;由材料“1922年—1968年美国政府为合作社颁布了多条法律”可知,政府注重立法,支持力度大。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21世纪初中国。第一小问,关于我国农业合作社的特点,由材料“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28.88万户,超过全国农户总数的35%,但与发达国家90%以上的入社比例还相距甚远”可知,我国农业合作社规模小,入社率低;由材料“而且农业合作社分布不均”可知,我国农业合作社分布不均且不平衡;由材料“从经营领域来看,主要分布在种植业和畜牧业”可知,我国农业合作社经营领域相对单一;由材料“缺少再加工产业,利润率较低。”可知,产业链短,效益不高。
第二小问,关于我国农业合作社相关特点形成的原因,据所学可知,主要和:农业合作社成立时间短,起点低;受资金约束;受技术人才条件的制约;农户积极性不高;合作社制度不完善,不规范;合作社运行机制不健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相关。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21世纪初中国。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的启示,由材料“我国应积极发展多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可知,我国应当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合作社;由材料“为农民提供产前资料供应、产中生产指导及产后销售帮助,提升个体农户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可知,我国应该健全服务体系和组织机构;由材料“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可知,政府合理引导,积极支持;由材料“提升个体农户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同时应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可知,遵循经济规律,循序渐进,创新规范合作经济的发展机制。
20.【参考答案1】我认为粮食安全是保障对“所有人”的供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受列强侵略、战争、天灾等因素影响,我国的粮食总量处于匮乏状态,解决温饱问题是人民的基本期望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农业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有所增加,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缓解。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及杂交水稻等农业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粮食产量的大飞跃,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借助国际市场对粮食进行合理调配,确保了粮食的充分供给。
综上,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保障了对“所有人”的粮食供给,从“吃得饱”向
“吃得好”“吃得健康”迈进。
【参考答案2】我认为粮食安全更要保障“吃得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随着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有所增加,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缓解。但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计划经济模式的制约及人口的过快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肉蛋类产品等供不应求。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及杂交水稻等农业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粮食产量的大飞跃,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人民在生存需要满足后,更重视食品的合理搭配和营养的均衡。国家也推出了“菜篮子”工程等促进我国居民的饮食趋于健康化。
所以,粮食安全要保障“健康”,要帮助国民形成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
【其他示例】观点1:说明——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讲,要保障粮食数量,更要保障粮食质量。
观点2:补充——对不同国家,粮食安全侧重点有所不同,保障发展中国家粮食供给,减少发达国家粮食浪费。
观点3:反驳——粮食安全是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要重视解决思想观念问题。
【详解】首先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粮食安全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涵:第一,从对象上说,粮食安全是对‘所有人’供给;第二,从数量上说,粮食安全供给的数量标准是‘足够’;第三,从质量上说,粮食供给是保障‘健康’;第四,从时间上说,粮食的供给体现为‘在任何时候’;第五,从购买力上说,应当让所有人‘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可得知材料围绕“粮食安全”的内涵有五个关键词:所有人、在任何时候、买得到买得起、足够、健康(的粮食),可从五个内涵分别入手说明或反驳,或是整体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到示例一:我认为粮食安全是保障对“所有人”的供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受列强侵略、战争、天灾等因素影响,我国的粮食总量处于匮乏状态,解决温饱问题是人民的基本期望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农业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有所增加,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缓解。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及杂交水稻等农业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粮食产量的大飞跃,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借助国际市场对粮食进行合理调配,确保了粮食的充分供给。综上,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保障了对“所有人”的粮食供给,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迈进。示例二:我认为粮食安全更要保障“吃得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随着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有所增加,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缓解。但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计划经济模式的制约及人口的过快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肉蛋类产品等供不应求。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及杂交水稻等农业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粮食产量的大飞跃,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人民在生存需要满足后,更重视食品的合理搭配和营养的均衡。国家也推出了“菜篮子”工程等促进我国居民的饮食趋于健康化。所以,粮食安全要保障“健康”,要帮助国民形成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其他示例:观点1:说明——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讲,要保障粮食数量,更要保障粮食质量。观点2:补充——对不同国家,粮食安全侧重点有所不同,保障发展中国家粮食供给,减少发达国家粮食浪费。观点3:反驳——粮食安全是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要重视解决思想观念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练习(含解析) 2023-2024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