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卷(浙江卷)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新石器时代,江淮地区用玉器随葬比较常见,玉器中除珠、管、饰外,镯、环、璜、玦较多,此外还有鱼、龙、鹰等特殊器形。在凌家滩、薛家岗遗址中出土大量玉器,其墓葬中存在随葬用玉不等的现象。据此可知( )
A.崇玉佩玉葬玉深受先民喜爱 B.江淮玉器制作技艺领先其他地区
C.新的社会行为规范正在形成 D.遗址应处于早期奴隶制国家时代
2.在周朝的册封体系中,姬姓诸侯国在数量和区位上占据绝对优势。春秋时期姬姓诸侯国迅速减少,战国时期生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已是寥寥无几。这一现象说明( )
A.社会的稳定仰赖于经济发展水平 B.强力中央政府是制度稳定的保障
C.变革传统体制和观念是根本出路 D.政权稳定关键在于保持政治清明
3.图1是汉初藩封的历史变迁图。这一变迁( )
图1
A.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B.揭示了土地兼并严重
C.反映了“推恩令”的成效 D.表明了人口大量增加
4.范宽所作《溪山行旅图》是北宋山水画的典范。画家用散点透视等手法,全面观察、了解所要绘制的自然物象,做到了穷尽广大、穷尽细微之处。画家不只客观记录山水,更将物理层面的观物引申到精神层面的察己,将自己的主观精神融合其中。这种创作体现了( )
A.程朱理学的方法论 B.儒家经世致用的理念
C.以形写神的艺术风格 D.生活气息浓厚的特色
5.图1为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趋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图1 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
①从秦汉到晚清人均粮食占有量逐渐下降
②生产技术进步影响隋唐至宋元粮食供求
③高产作物使明至清前期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
④赋税制度变革影响了清前期人均粮食占有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1874年,王韬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创办《循环日报》,宣传“天下之治,以民为先”“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等主张。这表明王韬( )
A.立足国际视角践行洋务新政 B.已经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性
C.借助舆论宣传凝聚革命力量 D.仍未突破传统民本思想的束缚
7.《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以下为1942年该报的改版方案(部分),这主要是为了( )
·要“深入地反映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苦难生活、要求和呼声”·只适合高级知识分子口味的学术性专刊停办·摒弃半文半白的新闻体,从社论到新闻一律改用白话文写作
A.揭露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 B.创新宣传方式扩大统一战线
C.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D.动员群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
8.据江苏省供销社统计,1956年1至9月全省收购草席127.5万张,与1955年同期相比下降28.85%。芦席、蒲包、褶子1956年1月至8月的收购量,与1955年同期相比亦分别下降26.35%、3.58%、28.38%。雨伞、竹筷、常州篦子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 )
A.为党对国家建设的理性思考提供依据 B.反映了生产关系调整制约经济发展
C.直接导致国家经济建设出现冒进主义 D.体现出农业为工业化发展作出牺牲
9.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中国修订法律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由主任和副主任、委员若干人组成;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人民政府,并相应地恢复省长、市长、自治区主席和州长、县长等称谓。这一规定( )
A.落实了依法治国战略 B.吸取了历史经验教训
C.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D.推动了基层民主发展
10.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认为,“最完美最美丽的国家,就是能够维持人口数目使之不超过一定限度的国家”。为此,他提出了人口发展要适应国家政治管理需要的“适度”思想。这一思想立足于( )
A.巩固城邦体制 B.发展民主政治 C.扩大统治基础 D.提高公民素质
11.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相关统计,此表反映出近代人口迁移特点。正确的是( )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编制
①人口迁移的规模更大,时间更长 ②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迁移
③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 ④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2.伏尔泰认为中国皇帝是开明君主,说康熙“圣怀宽阔”,是“以善良仁慈,行高德美而驰名遐迩的君主”;雍正是“世上最公正、最有教养、最贤明的君主。”这反映出伏尔泰( )
A.对中国政治文明有深刻而正确的认知 B.利用中国政治文明宣扬他的政治主张
C.主张以理性与科学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D.肯定中国儒学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
13.宪章运动的主力不是工厂的工人,而是“被消灭的工场里的工人”,“它站在前资本主义的立场上反资本主义,而不是企图对资本主义做出超越”。这反映出英国当时( )
A.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 B.工人运动缺乏社会基础
C.马克思主义影响力增强 D.封建势力束缚经济变革
14.20世纪以前,阿拉伯世界并没有把十字军东征看成非同寻常的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殖民者公开炫耀击溃奥斯曼帝国、占领阿拉伯行省象征着“十字军的胜利”,这激起了阿拉伯人的“十字军”记忆,十字军东征被刻画成阿拉伯民族共同的苦难。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阿拉伯世界( )
A.政教合一体制的衰落 B.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C.无产阶级斗争的兴起 D.民族解放运动实现统一
15.根据由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00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40%,OECD成员国占60%;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占比达到了49%,OECD国家占比是51%。这反映出,当今世界( )
A.经济格局发生根本转变 B.发展中国家影响力提升
C.发达国家陷入经济危机 D.南北差距问题得以解决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16—17世纪,一些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借助传播科学知识进行传教。晚明时局衰颓,部分士人以为“西土之药可治中土之疾”,遂出现向西方传教士“问道者踵接”的盛况,掀起了一股“天学”热潮。据此可推知( )
A.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 B.启蒙思想影响开明官员
C.中西国力对比出现逆转 D.经世致用渐成主流思潮
17.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提到人类触犯了天神,天神决定要降灾于人。由于吉尤苏得拉敬奉天神十分虔诚,天神把消息告诉了他,并教他修造方舟,躲避灾难。当洪水降临之时,唯有吉尤苏得拉和他的船只幸存。这一传说( )
A.证明了古代世界洪灾频发 B.体现苏美尔人生死无常的生命观
C.影响了古代欧洲文化发展 D.推动古巴比伦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18.西塞罗(公元前106年—前43年)认为判断法律的好与坏“并非看其是否是以元老院的决议抑或是以人民大会的决议形式通过的法律。当那些违背自己的诺言和声明,给人民制定有害的、不公正的法规的人立法时,他们什么都可以制定,只不过不是法律。”这说明西塞罗主张法律( )
A.以维护罗马民主制为前提 B.要具有折中色彩
C.需满足人民的愿望与要求 D.应实质大于形式
19.16世纪中期,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任命具有新教思想的神职人员为主教,支持马丁·路德新教思想在瑞典传播,出台法令开展教会财产世俗化运动,还聘用德意志专家为顾问,改革国家行政机构,强化国家议会的政治协商作用。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 )
A.传播新教思想 B.强化世俗王权 C.培育民族观念 D.建立议会政治
20.1941年1月,罗斯福宣称“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和安全,就不存在真正的个人自由”,“贫困的人不是自由的人,饥饿和失业的人们正是创造独裁国家的原料”。由此可见罗斯福( )
A.致力追求社会平等自由 B.鼓励民众发财致富
C.主张政府构建安全保障 D.决定改革挽救危机
21.陈寅恪认为,中国诗虽短,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说明一个时代之关系,纠正一件事之发生及经过,可以补充和纠正历史记载之不足。元白(元稹、白居易)诗证即是利用中国诗之特点来研究历史的方法。其旨在强调中国诗( )
A.还原当时真实历史 B.蕴含历史时空要素
C.具备一定史学价值 D.反映特定物情风貌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2题20分,第23题20分,第24题12分,共52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茶马古道作为我国最为古老的贸易商路,与丝绸之路有着密切关系,最早源于汉代,直到唐宋时期才正式形成。茶马古道以马帮为载体,是连接我国西南地区的纽带……自唐朝的茶文化诞生以后,饮茶之风也风靡全国,茶叶渐渐从内陆向边疆地区扩散,西南地区的吐蕃也在汉族饮茶习俗的影响下迅速爱上了茶叶,并以燎原之势在整个西南大地蔓延开来。为了加强对茶叶的管理控制,唐朝政府颁布了专门的茶马贸易制度,藏族人民以马匹交换茶叶的贸易开始形成,唐蕃古道也在这一时期开通……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发展到宋朝时成为了政府加强西南边境地区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维护边境的安宁和平,宋朝和明清的统治者均以茶马贸易巩固边疆,通过开放边境互相贸易的形式,实现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羁縻”目的,利用经济文化的方式阻止了少数民族的武力侵扰。另外,汉人在与少数民族进行经济交流之时在无形中增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感情。
——摘编自聂甘霖、陈纪昌《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材料二
“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
备注: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北方以及广东地区“茶”字的发音形成今天世界上的cha发音系统;厦门方言发音形成今天的tea发音系统。明清时期,葡萄牙主要从澳门进口茶叶;荷兰、英国主要从厦门进口茶叶。
材料三
中华茶文化广泛吸收了儒、释、道诸家精华,强调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文化“内省修行”的一种体现……尽管中华茶文化具有平和淡然、含蓄内敛的自然属性,但是饮茶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茶文化天然具有开放共享、促进交流的社会属性……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世界展现了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以茶叙事”频频出现于中国主场外交的重大国际多边场合。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要外交场合以“茶”为引,在俄罗斯谈“万里茶道”、在比利时发表“茶酒论”、在巴西论“百年茶之友谊”等,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推广至全世界……茶与茶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跨文化交际最好的媒介之一,世界各国人民因为茶而拥有了一种共同的语言。茶味绵长、意境幽远,正如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追求,海纳百川、大道致远。
——摘编自熊李力《中国茶文化与大国外交相融相通之道》
(1)根据材料一,概括茶马古道在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价值。结合所学,指出明代除茶马贸易外“实现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羁縻’目的”的其他措施。(6分)
(2)“茶”两大发音系统的形成与茶叶贸易路线有密切关系。根据材料二,指出新航路开辟后分布区域增长更为迅速的“茶”发音系统。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茶文化在世界传播的意义。(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解读中华茶文化“自然属性”的内涵。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外交布局上的特点并列举“以茶叙事”的“中国主场外交的重大国际多边场合”。(6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自古漕运所从之道有三:曰陆、曰河、日海,河漕视陆运之费省十三四,海运视陆运之费省十七八。……按海运之法,自秦已有之,而唐人亦转东吴粳稻以给幽燕,然以给边方之用而已,用之以足国,始于元焉。况海运无剥浅之费,无挨次之守,而国家亦有水战之备,可以制伏朝鲜、安南边海之人,诚万世之利也……海运视河漕之数,所得益多,故终元之世,海运不废。
——摘编自朱子彦《元代的南北海运》
材料二
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1950年,政务院规定了制定新税则的六项基本原则:1.国内能大量生产或者暂时不能大量生产,但是将来有发展可能的工业品及半制成品,在进口同样商品时,关税税率应当高于该项商品的成本与中国同样货品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以保护国家的民族生产。……3.对于国内生产很少或者不能生产的生产设备、器材、工业原料、农业机械、粮食种籽、肥料等,实行低税率或者免征关税。……依据这些原则,1951年5月《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实施,这是我国近100年来第一次真正独立自主制定的关税法规。
——摘自黄天华《中国关税制度》
材料三
长期以来,海床洋底的法律地位是不明确的。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深海洋底被用于军事目的的威胁与日俱增。1970年,第2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各国管辖范围以外海床洋底及其底土的原则宣言”,并决定于1973年召开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
在过程中,海底开发方式成为焦点问题。海洋大国倾向于自由且独立地开发“区域”资源,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主张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进行管理,倾向于选择单一开发制。经过长达九年的协商,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就国际海底制度基本上达成协议,通过《联合国海洋谣公约》,创设了介于单一开发制与自由且独立地开发之间的平行开发制。作为原则,区域内的活动应为全人类的利益进行,而且只能用于和平目的。
——摘编自鹿守本《海洋法律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元代漕运发展的交通条件,并简析“终元之世,海运不废”的动因。(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关税政策制定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简析1951年《海关进出口税则》实施的历史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定的原因,指出该公约在海底开发方面达成的共识。(7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回顾人类对能源开发利用的历史,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首先,人类开发利用的能源类型一直在拓展,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这种拓展和进步的动力源于既有能源结构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其次,能源结构的演进有历史的阶段性。能源的转型往往是一种缓慢的、长期的过程,一个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原有能源利用方式的消失。再次,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能源的丰富与能源类型的转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源技术的创新及能源新用途的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因获得丰富的能源,而是能源技术创新造就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差异。最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一直在增长,不断增长的需求与能源稀缺构成了一对矛盾,由此也成为引发各种社会冲突的一大根源。
——摘编自滕海键《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人类能源开发利用历史的相关认识。根据材料信息,围绕“人类开发利用能源”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卷(浙江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A C B D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C B A B B A C D B C C
1.【答案】C【解析】据材料“还有鱼、龙、鹰等特殊器形”、“随葬用玉不等的现象”并结合所学可知,玉器在墓葬中通常是作为礼器,用来表明死者的身份地位等,墓葬中玉器的特殊器型和随葬用玉不等现象说明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出现了社会阶级分化,据此可知,新的社会行为规范正在形成,故选C项;材料中虽然提到了大量的玉器被出土,但没有提到人们对于崇玉佩玉的情况,不能确定“崇玉佩玉葬玉深受先民喜爱”,排除A项;材料中虽然说出土了大量玉器,但没有提及这些玉器的制作技艺如何,不能得出“江淮玉器制作技艺领先其他地区”的结论,排除B项; 据材料可知,这些玉器出土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早期奴隶制国家指的是夏商西周时期,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
2.【答案】C【解析】据材料“姬姓......绝对优势......寥寥无几”可知,姬姓诸侯国是西周册封体系中的主体,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姬姓诸侯国数量锐减,这说明传统的宗法分封体系逐渐走向瓦解,姬姓诸侯国不能适应社会变革逐渐被异姓取代,从侧面说明变革传统体制和观念是根本出路,故选C项;社会的稳定有助于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决定社会的稳定程度,排除A项;西周并未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但其依然维系了册封制度,因此,强力中央政府是制度稳定保障的说法与西周时期的史实不符,排除B项;政治清明有助于政权稳定,但并非关键因素,排除D项。
3.【答案】A【解析】据图片信息对比,汉文帝时期相比汉高帝时期汉郡的范围逐渐扩大,并且对一些封国形成了分割包围的态势,说明中央对封国的控制逐渐加强,反映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故选A项;图片中汉郡规模的扩大是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与地主土地兼并无关,排除B项;推恩令实行于汉武帝时期,排除C项;地方行政疆界的变化只能反映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与人口变化无必然关系,排除D项。
4.【答案】A【解析】由材料“全面观察、了解所要绘制的自然物象”“穷尽广大、穷尽细微之处”可知画家不仅仅是在客观记录自然物象,更在尽力全面观察并了解所描绘的对象,包括对广大景观和微小细节的关注,使得作品更加细腻和丰富,体现出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方法论,故选A项;经世致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以形写神强调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的表现,与材料“将物理层面的观物引申到精神层面的察己”不符,排除C项;世俗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材料强调山水画,排除D项。
5.【答案】C【解析】由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曲线图可以看出,从魏晋南北朝到宋辽金元这一段时间人均粮食占有量是逐渐上升的,所以从秦汉到晚清人均粮食占有量逐渐下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①错误;隋唐至宋元时期,曲辕犁和筒车的使用,意味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这促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所以生产技术进步影响了隋唐至宋元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故②正确;明清时期高产农作物传入并在我国得到推广,但是图示中明朝至清前期粮食总产量并未大幅度增加,故③错误;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改革,使得人口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而粮食产量却变化不大,所以出现了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大幅下降,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6.【答案】B【解析】据材料“天下之治,以民为先”、“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并结合所学可知,王韬为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说明其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性,故选B项;王韬为早期维新派,王韬不属于洋务派,因此并不践行洋务新政,排除A项;王韬属于早期维新派,并不主张革命,“凝聚革命力量”说法错误,排除C项;民本思想指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与材料主旨“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性”不相符,排除D项。
7.【答案】D【解析】1942年正值抗战时期,当时《新华日报》的改版方案强调的是反映国统区人民的苦难生活和用白话文写作,这是为了动员国统区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故选D项;1942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宣传目的是为了抗日,而不是揭露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排除A项;题干所述改版方案是宣传用语和内容的变化,而不是宣传方式的创新,且目的并不是扩大统一战线,排除B项;题目主旨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宣传,而不是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排除C项。
8.【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相比1955年,1956年江苏省供销社收购的部分产品数量在减少。结合所学可知,1953—1956年我国进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因此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工业的收购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生,这为党对国家建设的理性思考提供了依据,故选A项;“制约”说法错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直接导致”说法错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正确的探索,没有出现冒进主义,此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手工业的情况,没有涉及农业,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9.【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纲要上册第27课所学改革开放时期民主法治建设可知,“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修订法律规定,在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常务委员会,取消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设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现吸取“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经验教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故选B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排除A项;人民政权的巩固一般指的是建国初,排除C项;材料所述属于地方政权建设,而非基层民主,排除D项。
10.【答案】A【解析】据材料“维持人口数目使之不超过一定限度的国家”可知亚里士多德所推崇的国家形式是建立在有限人口基础上的小国寡民,并且强调国家政治管理需要适应小国寡民的需要,表达了他对直接民主和城邦体制的赞许,故选A项;亚里士多德主要从人口与国家管理的角度分析城邦体制的必要性,并未反对专制独裁,强调民主政治,排除B项;“人口数目使之不超过一定限度的国家”说明亚里士多德反对公民人数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排除C项;材料论述的主体是国家管理形式,不涉及公民素质的高低,排除D项。
11.【答案】C【解析】从时间和人口迁移数量两项可知时间跨度持续几百年,迁移数量达到几千万人口之多,故①正确,从迁出地和迁入地两项可以判断出人口迁出的地区主要是以欧洲、亚洲和非洲为代表的旧大陆,迁入地主要是以美洲为代表的新大陆,故③正确;迁出地中非洲是落后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故②错误;迁入地中位于美洲的美国是发达国家,不属于发展中国家,迁出地中的欧洲大多属于发达国家,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12.【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国皇帝是开明君主”可知,伏尔泰欣赏赞扬中国的政治文明,结合所学启蒙运动内容可知,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张“开明”的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他对中国君主的赞扬是为了宣扬他的政治主张,故选B项;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此时中国的政治制度已走向僵化,伏尔泰对中国政治文明的认识是片面的,排除A项;法国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排除C项;材料中伏尔泰对清朝的两位皇帝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没有提及对中国儒学的态度,排除D项。
1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宪章运动是1836—1848年英国工人们为争取普选权而举行的工人运动,由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最后失败。由材料“被消灭的工场里的工人”可知,当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资产阶级力量比无产阶级力量强大,故选A项;宪章运动得到广泛的支持,说明工人运动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排除B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而宪章运动在 1848 年之前就已经失败了,排除C项;英国在17世纪就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早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不存在封建势力束缚经济变革的问题,排除D项。
14.【答案】B【解析】由“激起了阿拉伯人的‘十字军’记忆”、“十字军东征被刻画成阿拉伯民族共同的苦难”可得,一战中英法殖民者对击溃奥斯曼帝国和占领阿拉伯行省的炫耀,激起了阿拉伯世界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故选B项;题干所述是英法殖民者对奥斯曼帝国与阿拉伯行省的占领,属于民族矛盾的激化,但这与政教合一体制是否衰落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题干所述是阿拉伯世界与天主教世界之间的矛盾,属于宗教与民族矛盾,而不是阶级矛盾,所以不会引发阿拉伯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兴起,排除C项;由“被刻画成阿拉伯民族共同的苦难”可知,阿拉伯世界被激起“十字军”记忆,不是由于其民族解放运动实现统一,而是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发展,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15.【答案】B【解析】据材料“发展中国家……占40%……达到了49%”可知,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提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的影响力提升,故选B项;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在发挥作用,“根本改变”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发展中国家影响力提升,与发达国家陷入经济危机无关,排除C项;南北差距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这一差距正在扩大,而非缩小,排除D项。
16.【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是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秩序,而题干中的“西土之药可治中土之疾”等信息反映出部分士人认同西方的“天学”,认为程朱理学不能治中土之疾,说明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故选A项;材料中传教士借助传播科学知识进行传教,没有传播启蒙思想,排除B项;西方此时处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实力有所提升,但与当时中国相比还存在差距,排除C项;经世致用思潮兴起于明末清初,并没有成为主流思想,排除D项。
17.【答案】C【解析】据材料“《吉尔伽美什》……洪水……方舟”并结合所学可知,《吉尔伽美什》是古代西亚文化成就,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该传说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代希腊人那里,于是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因此,这一传说影响了古代欧洲文化发展,故选C项;材料内容只是古代西亚地区史诗中的记载,不能证明“古代世界洪灾频发”,此项以偏概全,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苏美尔人与洪水的斗争,并没有苏美尔人对生命的看法的相关描述,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古巴比伦重视兴修水利工程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并不是该神话故事推动的,排除D项。
18.【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知,西塞罗认为“判断法律的好与坏,并非看其是否是以元老院的决议抑或是以人民大会的决议形式通过”,也就是应看重其内容和实质,D项正确。罗马共和时期不等于民主制,排除A项;从材料看不出折中色彩,排除B项;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可能满足人民的愿望与要求,排除C项。
19.【答案】B【解析】据材料“任命具有新教思想的神职人员为主教”“出台法令开展教会财产世俗化运动”“改革国家行政机构,强化国家议会的政治协商作用”可知古斯塔夫一世通过积极推广新教打击教会权威,通过教产世俗化运动增强王权的经济实力,通过行政改革强化王权对国家的政治控制,反映了当时北欧地区“新君主制”下世俗王权的不断加强,故选B项;传播新教思想只是他强化王权的借口和方式,排除A项;“还聘用德意志专家为顾问”可知古斯塔夫一世重用外国人和推广源自德国的新教,不符合民族国家发展的客观要求,排除C项;“强化国家议会的政治协商作用”的目的是为了树立国王的权威,加强王权对国家的控制,与近代西方的议会政治具有本质区别,排除D项。
20.【答案】C【解析】由“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和安全,就不存在真正的个人自由”、“饥饿和失业的人们正是创造独裁国家的原料”可得,罗斯福认为政府必须保证经济上的独立和安全,并使饥饿和失业消失或者减少到最低限度,据此可知他主张政府构建安全保障,故选C项;题干中罗斯福宣称的内容中只有“自由”而“没有平等”,且题干中的信息表明他致力于让民众解决饥饿和失业问题,从而赢得经济上的独立和安全,最终实现真正的个人自由,所以没有致力于追求社会平等的信息,排除A项;由“饥饿和失业的人们正是创造独裁国家的原料”可以说明,罗斯福认为解决经济上的问题是影响到建立民主政府的事,而不是仅仅鼓励民众发财致富就可以解决的,排除B项;罗斯福改革是在1932年做出的决定,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21.【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陈寅恪认为中国诗可以补充和纠正历史记载之不足,说明中国诗具备一定史学价值,故选C项;诗不能还原历史,只能补充和纠正历史,“还原”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中国诗确实蕴含历史时空要素,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主旨是正是由于蕴含时空要素,所以才可以补充和纠正历史记载之不足,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由于中国诗包含时间、人事、地理三点,所以可以补充和纠正历史记载之不足,反映特定物情风貌不是其主旨,排除D项。
非选择题
22.【答案】(20分)
(1)价值:推动了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有利于加强边疆地区的治理和社会稳定;促进了民族交流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任3点3分)
措施:实行土司制度;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都司(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贡赐。(任3点3分)(选一P64+纲要上P74)
(1.历史价值如果按照参考答案可能得分率很低,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照抄材料,少数学生材料也不会抄。
2.明代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措施学生有两大问题,一是方位错误,如学生把奴儿干都司,九边,哈密卫等错误方位措施写上去;二是朝代错误,如理藩院,宣政院,伊犁将军,西宁办事大臣,改土归流,土尔扈部回归祖国等。
3.错别字问题,如土司写成吐司!)
(2)发音系统:tea发音系统。(2分)
意义:促进了全球物种的交流,丰富了人类的饮食生活(选二P11);有利于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或各国根据自身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选三单元题目《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和单元导语课程标准);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向外辐射和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6分)(选三第一单元单元导语)
(3)内涵: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2分)选三P57
特点:全方位(1分)、多层次、立体化。(任1点1分)(选一P83“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主场外交:“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任2点2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得分)(选一P84+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
(1、新时代大国特色外交格局有很多学生写成“亲诚惠容”或“真实亲诚”,亦或是“共商共建共享”,偏离主题。2、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的特点和新型国际关系特点混淆;3、不理解主场外交的的准确概念,导致失分。)
【解析】
(1)第一小问价值,据材料一“茶马古道以马帮为载体,是连接我国西南地区的纽带”“西南地区的吐蕃也在汉族饮茶习俗的影响下迅速爱上了茶叶,并以燎原之势在整个西南大地蔓延开来”得出推动了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据材料一宋朝和明清的统治者“均以茶马贸易巩固边疆”、“通过开放边境互相贸易的形式”、“利用经济文化的方式阻止了少数民族的武力侵扰”得出有利于加强边疆地区的治理和社会稳定;据材料一汉人在与少数民族进行经济交流之时“在无形中增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感情”得出促进了民族交流和民族团结;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从国家层面来分析得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第二小问措施,据选必一第11课所学—明代西南地区民族关系得出实行土司制度;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都司(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贡赐。
(2)第一小问发音系统,紧扣设问“新航路开辟后分布区域增长更为迅速”,观察材料二地图cha发音系统分布于亚、欧、非等洲的中心区域,而tea发音系统除了亚、欧、非洲外,还扩展到大洋洲等得出tea发音系统。第二小问意义,据选必三第10课所学—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从饮食、世界文化、中华文化等角度来分析得出饮食—促进了全球物种的交流,丰富了人类的饮食生活;对世界文化—有利于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或各国根据自身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对中华文化—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向外辐射和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3)第一小问内涵,紧扣设问“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据材料三“中华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内省修行’的一种体现”得出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 第二小问特点,据选必一第14课所学—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得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第三小问主场外交,据选必一第14课所学—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得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
23.【答案】(20分)
(1)条件:创造性地开辟长途海运航线;重新开通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路线,缩短了航程(或京杭大运河);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运输官府物资(或答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3分)
动因:海运相较于陆运和河运有其自身的优势(若具体展开,如答节省费用、安全系数高亦可);元朝定都大都,政治中心的北移;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拉大,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南方财赋顺利北运的需要。(4分)
(2)特征:关税保护;根据国家需要灵活调整;关税自主。(3分)
意义:维护了国家关税主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3分)
(3)原因:海洋法律地位不明;出于军事目的海底开发带来的威胁剧增;联合国的推动;海洋权益争夺日益激烈;独立后发展中国家的诉求。(4分,任意四点即可)
共识:采用平行开发制;和平利用;兼顾全人类利益。(3分)
【解析】
(1)第一小问条件,据材料一“况海运无剥浅之费”可知创造性地开辟长途海运航线;结合所学大运河的史实可知重新开通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路线,缩短了航程(或京杭大运河);结合所学驿站的史实可知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运输官府物资(或答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第二小问动因,据材料一“海运视陆运之费省十七八”可知海运相较于陆运和河运有其自身的优势(若具体展开,如答节省费用、安全系数高亦可);结合所学元朝政治经济情况的史实可知元朝定都大都,政治中心的北移与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拉大,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结合所学大运河的史实可知南方财赋顺利北运的需要。
(2)第一小问特征,据材料二“以保护国家的民族生产”可知关税保护;据材料二“关税税率应当高于该项商品的成本与中国同样货品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实行低税率或者免征关税”可知根据国家需要灵活调整;据材料二“第一次真正独立自主制定的关税法规”可知关税自主。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二“这是我国近100年来第一次真正独立自主制定的关税法规”可知维护了国家关税主权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据材料“1951”并结合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史实可知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3)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三“海床洋底的法律地位是不明确的”可知海洋法律地位不明;据材料三“深海洋底被用于军事目的的威胁与日俱增”可知出于军事目的海底开发带来的威胁剧增;据材料三“1973年召开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可知联合国的推动;据材料三“海底开发方式成为焦点问题”可知海洋权益争夺日益激烈;据材料三“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主张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进行管理”可知独立后发展中国家的诉求。第二小问共识,据材料三“创设了介于单一开发制与自由且独立地开发之间的平行开发制”可知采用平行开发制;据材料三“区域内的活动应为全人类的利益进行,而且只能用于和平目的”可知和平利用与兼顾全人类利益。
24.【答案】(12分)
示例
论题: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2分)
理由:18世纪末,煤炭的开放和利用,特别是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行,促进了火车和蒸汽机船的出现,人类迈入蒸汽时代;19世纪70年代以来,石油的开发和利用,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促进了飞机,汽车和远洋轮船的出现,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原子能等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人类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人类进入新能源时代。(9 分)
总之,能源的开放和利用,促进了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注入强劲动力。(1分)
【解析】
据材料“人类开发利用的能源类型一直在拓展,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能源结构的演进有历史的阶段性”可知材料认为人类开发能源的技术不断进步和社会生产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能源结构不断做出调整,工业革命前,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比较低,这一时期的能源主要来自畜能、风能等自然能源,通过简单的加工和改造就能服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需要,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改良被用于为新式交通该工具和机器生产提供动能,煤炭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内燃机广泛用于交通运输业,直接带动了石油、天然气的运用,电磁感应原理解决了电力存储和运输的问题,促进了电力能源的普遍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对能源的清洁性、持续性有了更高要求,结合当时的相对论、量子论等先进科学理论,太阳能、核能、潮汐能、原子能等新式能源逐渐运用于社会生产生活;据材料“能源的丰富与能源类型的转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源技术的创新及能源新用途的发现”可知材料认为能源创新技术是推动能源结构更加丰富的主要原因,从牛顿力学解决机械运动的问题到电磁感应现象解决电磁互换问题,再到相对论、量子力学解决微观粒子高速运动问题,这些科技理论的进步是能源革新的必备因素;据材料“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一直在增长,不断增长的需求与能源稀缺构成了一对矛盾”可知材料认为社会生产的进步刺激了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但是目前人类的能源结构中不可再生能源依然占有很大比重,导致能源供应依然紧张,所以目前人类需要在不断创新能源技术的同时开展节能运动。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卷(浙江卷)(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