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部分学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龙满族自治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速的法典。决定法典能否在全国颁布的审批权在于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中书门下 ⑤皇帝
A. ③④⑤ B. ③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最后皇帝负责裁决,故需要门下和皇帝一致通过才可以,③⑤符合题意,选择B项正确其它选项组合错误,排除A、C和D项。
【点睛】因为所谓的三省六部制就是中书省拟定,门下省复核,尚书省执行的制度,尚书省只有执行权,没有解释权,只能按照中书令和侍中的意思办,而中书令和侍中(就是所谓的宰相,也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头脑)的设立是为了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 著名历史学家钱乘且在《英国通史》中写道:“1642年,为了阻挡专制的趋势,英国人曾拿起武器,捍卫着‘自古就有的自由’。而1688年,同样为‘捍卫自由’七位贵族领袖就在密室策划,邀请一位外国君主前来干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恪守“君权神授”观念 B. 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 都维护了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利益 D. 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以看出其涉及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与光荣革命,结合所学可知,整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维护的是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利益,C项正确;光荣革命并不恪守“君权神授”观念,而是强调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排除A项;B项是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排除B项;“解决了”的表述不符合当时的史实,排除D项。
3. 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逐渐形成两党政治,但由于两党轮流执政,所以任意一党得势后都会大幅度地在官僚体系中排除异己,甚至还滥用职权,任人唯亲。这造成的最严重后果在于( )
A. 有利于旧贵族势力的壮大 B. 容易滋生官员的官僚习气
C. 导致资产阶级政权的丧失 D. 不利于政府工作的连续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1688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执政党领袖把政府官职作为酬劳分配给在竞选中出过力的本党党员和任用个人亲信,政党分肥下使得其官员随所属政党的胜败而进退,容易造成用人不当,每一次选举后人事大变更,这会阻碍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D项正确;这一时期旧贵族已经失势,排除A项;滋生官僚习气是在文官制度逐渐成熟之后,随着文官层级的增加,滋生了官僚习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政党政治中出现的任人唯亲现象并不会导致资产阶级政权丧失,排除C项。故选D项。
4. 帕尔默指出,宪政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他提出这种观点的依据最有可能是( )
A. 《罗马民法大全》 B. 《大宪章》
C. 《权利法案》 D. 《1875年宪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材料“宪政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和所学知识可知,《大宪章》把王权限制在了法律之下,确立了私有财产和人身自由不可被随意侵犯的原则,B项正确;《罗马民法大全》并没有对王权的限制,排除A项;《权利法案》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标志,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1875年宪法》确立了法国的民主共和政体,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 如表是“五四宪法”与“八二宪法”的章节顺序比较简表。两者章节顺序的变化说明我国( )
章节顺序 “五四宪法” “八二宪法”
第一—章 总纲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徽、酋都 国旗、国徽、首都
A. 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 建成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 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D.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82年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移到“国家机构”之前,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D项正确;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1982年时不可能“完善”,排除A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1982年时尚未“建成”,排除B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一系列法律,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6. 儒家民族观是历代封建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制定民族政策的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儒家民族观强调“修文德以来之”的和平方式,材料所述民族观
A. 与我们现代的民族观完全的相同
B. 是各民族实施羁縻政策的思想渊源
C. 消除了历代边疆地区割据的隐患
D.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创造条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儒学所倡导的民族观主张统治者要实行德治,各民族和谐共处,这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创造条件,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古代的民族观,没有古代和现代民族观比较,且二者不可能相同,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儒家民族观是各民族实施羁縻政策的思想渊源,排除B项;消除隐患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7. 章百家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一20世纪中国外交的历程与经验》中写道:“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根据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和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党和国家领导人认真分析我国面临的威胁,开启了自觉加入世界体系的过程,并利用现行规则适时地调整外交政策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促进本国的发展。”据此可知( )
A. 外交政策调整取决于国际形势演变 B. 中国实现与西方大国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C. 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调整的立足点 D. 实现了外交政策的根本性调整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C项正确;外交政策调整取决于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排除A项;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与西方大国关系的历史性突破,排除B项;我国外交政策一以贯之的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排除D项。故选C项。
8.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大力开展民众运动,为东征和北伐的胜利奠基。1928年2月,国民党撤销原负责民众运动的工人部、农民部、商人部、青年部、妇女部,成立民众训练委员会和中央训练部。这一变化可说明国民党( )
A 打击列强军阀 B. 坚持民族主义 C. 放弃三大政策 D. 加强制度建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年(中国)。根据材料“国民党撤销原负责民众运动的工人部、农民部、商人都、青年部、妇女部,成立民众训练委员会和中央训练部“可知,此时大革命已经失败,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背叛了革命,放弃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不再开展民众运动,因此撤销了负责民众运动的部门,C项正确;国民革命的目标是打击列强军阀,但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打击了列强和军阀势力,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表现出国民党坚持民族主义,排除B项;D.材料中并不能体现出国民党加强了制度建设,排除D项。故选C项。
9. 在户籍制度上,明政府将全国户口划为民户、军户、匠户等户籍。各类户籍世袭,一经划定,代代相承,不得随意变动。到明代中后期,明朝社会恢复了两宋时代的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的户籍制度。促使明代户籍制度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反传统思想影响的扩大
③赋税标准的新变化 ④民众抗役斗争的常态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明初到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阶层、区域等方面自由流动;明代实行的赋税制度改革, “一条鞭法”,赋役征银,放松了对人民的人身控制。这些都属于促使明代户籍制度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反传统思想在当时影响不大,且与户籍制变化无关;材料并未提及民众抗役斗争对户籍制度的影响,且明代民众抗役斗争并不是常态化。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 下表为1839-1862年清政府粮仓(常平仓和太仓)存谷数与全国总人口数量对比。由此可知,当时( )
年代 存仓米谷数(万石) 全国总人口(万人)
1839年 3162 41690
1849年 2573 43475
1858年 1141 42276
1862年 398 40688
A. 社会救济主要依靠民间 B. 人地关系日益紧张
C. 粮食安全问题积重难返 D. 食物结构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39-1862年(中国)。据本题材料表格信息可知,清政府粮仓(常平仓和太仓)存谷数与全国总人口数量成反比,人口大致呈现增长态势,粮食储备数量却急剧减少,粮食安全问题积重难返,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民间救济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政府粮仓(常平仓和太仓)存谷数与全国总人口数量的情况,没有土地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只是说粮仓存谷数量,未涉及食物结构,排除D项。故选C项。
11. 以下是某位学生的历史课堂笔记,据此判断其学习的主题与其特点是
A. 社会保障稳定社会 B. 基层治理基层自治
C. 政府机构民主自治 D. 经济组织自我管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村社、庄园、自治市镇、乡镇、社区”等内容,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都是基层地区,所以主题是基层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特点是基层自治,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是基层治理,不是社会保障,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基层地区,不是政府机构,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基层治理,不是经济组织,排除D项。故选B项。
12. 新航路开辟以后,“新旧世界”之间物种交流广泛,从美洲流入东方作物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增加了中国的粮食产量;从东方流出的香料丰富了欧洲人的饮食,茶叶也成为欧洲社交的载体;欧洲传出的葡萄酒曾作为珍品赠送给明朝统治者。这反映出( )
A. 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了人类物质生活
B. 物种交流改变了东西方传统饮食结构
C. 地理大发现开创了物种之间的流动
D. 世界贸易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了亚洲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考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的加强。根据材料“从美洲流入东方的作物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增加了中国的粮食产量”“从东方流出的香料丰富了欧洲人的饮食,茶叶也成为欧洲社交的载体”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的加强影响了人类的物质生活,A项正确;物种交流丰富了东西方传统饮食结构但不能说改变了排除B项;在新航路开辟之前物种就开始有所交流,排除C项;根据所学贸易中心有地中海沿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不是从欧洲转移到亚洲,排除D项。故选A项。
13. 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我国
A. 致力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B. 需要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C. 农业生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D. 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图示可知,我国稻谷、小麦库存量能够满足一年以上需求,故可知我国致力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A项正确;我国重视粮食储备建设,不能等同于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排除C项;集约农业是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4. “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众就像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他们是产业军的普通士兵,受着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这种专制制度越是公开地把营利宣布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它就越是可鄙、可恨和可恶。”该材料反映了( )
A. 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B. 欧洲列强在殖民地的残酷掠夺
C. 作者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弊端 D. 作者希望建立平等的理想社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众……受着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营利宣布为自己的最终目的”说明工人阶级受资本家的剥削,反映了作者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弊端,C项正确;根据材料“这种专制制度越是公开地把营利宣布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可知工厂的这种管理方式目的是营利,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排除A项;材料是关于工厂生产管理的,不能反映欧洲列强在殖民地的残酷掠夺,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作者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弊端,没有提及作者希望建立平等的理想社会,排除D项。故选C项。
15. 观察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从数据变化中反映出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① 10% —
1913年 15% 11% 13% 8% 4%
【注】①为1872年数据
A. 发达国家控制世界贸易市场 B. 发达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失衡
C. 形成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70年英国一家的贸易额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一枝独秀,而到了1913年英国,美国和德国处于相近水平,这说明了世界形成了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 ,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发达国家控制了世界贸易,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各国的贸易额愈加接近,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而材料没有体现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16. 如表为五代时期的部分诏令与敕令。表中内容主要反映了( )
晋天福二年 (937年) 诏:“禁一切铜器,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
周广顺元年 (951年) 敕:“铜法,今后官中更不禁断,一任兴贩,所在一色即不得销铸为铜器货卖,如有犯者,有人纠告捉获,所犯人不计多少斤两,并处死。其地分所由节级,徒一年,邻保人十七放,其告事人给与赏钱一百贯。”
A. 官营手工业兼营商品生产 B. 乡里邻保制具有经济功能
C. 政府注重对工商业管理 D. 唐末政府面临财政困难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五代时期。依据材料“禁一切铜器,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铜法,今后官中更不禁断,一任兴贩,所在一色即不得销铸为铜器货卖,如有犯者,有人纠告捉获,所犯人不计多少斤两,并处死。其地分所由节级,徒一年,邻保人十七放,其告事人给与赏钱一百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铜镜为官营制造,但产品可以拿到东京市场区贩卖,允许私人贩卖,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涉及里邻保制,排除B项;政府注重对工商业管理与材料信息表述不符,排除C项;依据材料时间是五代,不是唐朝,排除D项。故选A项。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题,共计5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书有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记述
记述 出处
“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其爵名:一为公士,二为上造……十九关内侯,而是为彻侯。” 《史记·秦本纪》
汉武帝即位后,“诏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才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者以千数。” 《汉书》
“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 《三国志·魏志》
材料二 隋唐在官吏选拔上最大的贡献是创建了科举制。科举制为自我推荐,即史书所谓的“怀牒自举”,以考试定取舍。唐代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有两种人:一是由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的在读生员,二是身家清白符合报名条件经州县审查合格的普通百姓。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者记述的选官用官制度及选官的标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产生的标志并及隋唐科举制创建的意义。
【答案】(1)军功爵制—军功;察举制—贤良、才能、道德;九品中正制—道德、才能、门第。
(2)标志: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意义:打破门第限制,为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有利于朝廷选拔和笼络人才,提高行政效率,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汉朝、曹魏时期(中国)。
根据材料“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其爵名:一为公士,二为上造……十九关内侯,而是为彻侯。”可知,军功爵制,其标准是军功;根据材料“诏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才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者以千数。”可知,西汉实行察举制,其标准是贤良、才能、道德;根据材料“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可知,曹魏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其标准是道德、才能、门第。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
标志:根据材料“隋唐在官吏选拔上最大的贡献是创建了科举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意义:根据材料“唐代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有两种人:一是由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的在读生员,二是身家清白符合报名条件经州县审查合格的普通百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建打破门第限制,为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有利于朝廷选拔和笼络人才,提高行政效率,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0年,伦敦商人向政府进行请愿。请愿书中写道:“如果能进口那些国家的土壤、气候、资本和工业最适合生产的商品,并以我们自己国家最适合生产的商品出口以作支付,那么外贸将极有利于国家的富足和繁荣。摆脱限制的自由将使贸易最大限度地发展,是国家资本和工业的最佳方向。”
材料二 美国进口产品平均关税和应课税产品平均关税变化
——据美国统计局(1790—1970)、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970—2015)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20年伦敦商人请愿书提出哪些主张。结合所学,说明这些主张产生原因。
(2)据材料二及所学,分别指出美国在①②③阶段实施高关税的主要原因。以美国为例,说明影响一国对外贸易政策或关税政策的因素。
【答案】18. 主张:在全世界范围内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有利于国家富足和繁荣;摆脱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实行自由贸易。
原因:有日不落帝国之称的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也就是广阔的国际市场;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工业革命的开展,开拓了国内市场;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具有技术优势。
19. 原因:①阶段实施高关税的原因:建国之初面对英国廉价品的倾销,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扶植尚不发达的植本国的制造业;受英国重商主义影响。
②阶段实施高关税的原因:为内战筹措经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国工业进程加快,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加剧;保护充足的原料来源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③阶段实施高关税的原因:1929年美国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转嫁危机,美国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
因素: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国家政治经济决策;经济指导思想。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1820年的英国。主张:据材料一“如果能进口那些国家的土壤、气候、资本和工业最适合生产的商品,并以我们自己国家最适合生产的商品出口以作支付,将极有利于国家的富足和繁荣”可知,在全世界范围内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有利于国家富足和繁荣;据材料“摆脱限制的自由将使贸易最大限度地发展,是国家资本和工业的最佳方向”可知,摆脱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实行自由贸易。
原因:据所学知识可知,1820年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接近尾声,领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拥有技术优势;号称“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国内因为圈地运动、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拓展了广阔的国内市场。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1790—2015年的美国。据材料二所给图示可知,①阶段的时间是在19世纪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候美国刚刚建立,英国不愿放弃这个市场进行商品倾销,美国实行高关税的原因就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和保护相对落后的制造业;美国虽然摆脱了英国的统治,但是依然深受其影响,比如重商主义。
据材料二所给图示可知,②阶段是在1865-1880年之间。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战争就要有经费,关税是一个好的来源;南北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方的种植园把棉花大量出口,并进口大量的英国廉价的工业品,不仅使美国失去了原材料还失去了南方的市场。实施高关税就是为了保护原材料和市场。这个时候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展开,国际竞争加剧,这也是美国高关税的重要原因。
据材料二所给图示可知,③阶段是在20世纪的30年代。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爆发了一次横扫整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大危机,美国在这个时候实施高关税的原因是为了转嫁危机。
因素:无论那个时期,美国提高关税都离不开这样几个因素,一是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例如工业革命;二是国家政治经济决策,例如保护国内市场;三是经济指导思想,例如重商主义。
19. 【近代中国城市化】
材料一 近代中国部分城市分类情况
城市类型 代表性城市
综合性多功能中心城市 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重庆(均为不平等条约规定的通商港口,且有租界)
新型工矿业城市 唐山、焦作、萍乡、抚顺(日本有采矿权)鞍山(日本有采矿权)本溪(日本有采矿权)
新型交通枢纽城市 郑州、徐州、石家庄
双重功能的传统政治中心城市 北京、南京、西安
材料二 1840年,中国城市化率约为6.7%,到1936年增至11.2%。其中上海、天津、广州等沿海、沿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西安、兰州等西部城市出现人口减少现象。由于各种天灾人祸,农村不断衰败人口遂流往城市。但城市经济中商业和服务业占比较大,工业比重很小,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城市化往往表现为人口的机械性增加。城市无业、失业现象普遍,住房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大量城市居民属于“候鸟性农民工”,仅在农闲时期在城市谋生。战争灾荒时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结束时人口又大量流出。
——摘编自马先标《百余年近代中国城市化历史回顾与探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并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影响。
【答案】(1)特点:发展进程缓慢;地区发展不平衡;具有半殖民地化色彩;城市人口增减具有被动性;城市经济结构不平衡;城市人口不稳定。
(2)因素:列强的入侵;城乡经济的发展状况;社会安定情况;地理环境;近代交通的发展。
影响:推动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增加了失业、犯罪、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由材料二“1840年,中国城市化率约为6.7%,到1936年增至11.2%。”可得出发展进程缓慢;由材料二“其中上海、天津、广州等沿海、沿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西安、兰州等西部城市出现人口减少现象”可得出地区发展不平衡;由材料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重庆(均为不平等条约规定的通商港口,且有租界)”可得出具有半殖民地化色彩;由材料二“但城市经济中商业和服务业占比较大,工业比重很小,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城市化往往表现为人口的机械性增加”可得出城市经济结构不平衡;由材料二“大量城市居民属于‘候鸟性农民工’,仅在农闲时期在城市谋生。战争灾荒时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结束时人口又大量流出。”可得出城市人口增减具有被动性;城市人口不稳定。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问因素,由材料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重庆(均为不平等条约规定的通商港口,且有租界)”及所学可得出列强的入侵;由材料二“其中上海、天津、广州等沿海、沿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西安、兰州等西部城市出现人口减少现象。”及所学可得出城乡经济的发展状况;社会安定情况;地理环境;近代交通的发展。第二问影响,由材料二“城市无业、失业现象普遍,住房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可得出增加了失业、犯罪、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结合所学可得出推动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不同时期的国际法(部分)
时期 国际法(部分)
区域国际规范时期 古希腊城邦战争条约:承认战争有合法与不合法,保护国家不受侵犯,保护宗教圣地,履行同盟义务被认为是战争的合法理由。古罗马战争条约:最后通牒、宣战仪式、休战协定。
近代国际法时期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合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何宗教”。1899和1907 年海牙和平会议签署《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陆战法规与惯例公约》《日内瓦公约诸原则适用于海战的公约》等一系列战争规制公约。
现代国际冲突法时期 1920年《国际联盟盟约》:“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影响联盟任何一会员国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1945年《联合国宪章》:“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整理自田大治《论战争对国际法的促进和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战争与国际法"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示例战争与国际法战争推动国际法的诞生及发展完善。古代战争推动区域国际规范战争条约的出现;近代欧洲各国为争夺领土、王位和霸权展开激烈争斗,战争结束后,各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战后签署《国际联盟盟约》等,试图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二战后签署《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推动国际法进一步发展。国际法有利于抑制战争、维护和平。古代战争条约的缔结维护了地区和平与稳定;近代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确立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成为共识;《联合国宪章》确定“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机制进一步完善,二战后国际.法领域大大扩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为不同时期国际法,结合题干要求,以“战争与国际法"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根据材料“古希腊城邦战争条约”“古罗马战争条约”“1899和1907 年海牙和平会议签署《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陆战法规与惯例公约》《日内瓦公约诸原则适用于海战的公约》等一系列战争规制公约”“1920年《国际联盟盟约》”“1945年《联合国宪章》”可以得出“战争与国际法战争推动国际法的诞生及发展完善。”然后结合战争对国际法的作用进行论述,如古代战争推动区域国际规范战争条约的出现;近代欧洲各国为争夺领土、王位和霸权展开激烈争斗,战争结束后,各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一战后签署《国际联盟盟约》等,试图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二战后签署《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推动国际法进一步发展。国际法有利于抑制战争、维护和平。古代战争条约的缔结维护了地区和平与稳定;近代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确立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成为共识;《联合国宪章》确定“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机制进一步完善,二战后国际.法领域大大扩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龙满族自治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速的法典。决定法典能否在全国颁布的审批权在于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中书门下 ⑤皇帝
A. ③④⑤ B. ③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③④
2. 著名历史学家钱乘且在《英国通史》中写道:“1642年,为了阻挡专制的趋势,英国人曾拿起武器,捍卫着‘自古就有的自由’。而1688年,同样为‘捍卫自由’七位贵族领袖就在密室策划,邀请一位外国君主前来干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恪守“君权神授”观念 B. 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C. 都维护了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利益 D. 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3. 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逐渐形成两党政治,但由于两党轮流执政,所以任意一党得势后都会大幅度地在官僚体系中排除异己,甚至还滥用职权,任人唯亲。这造成的最严重后果在于( )
A. 有利于旧贵族势力的壮大 B. 容易滋生官员的官僚习气
C. 导致资产阶级政权的丧失 D. 不利于政府工作的连续性
4. 帕尔默指出,宪政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他提出这种观点的依据最有可能是( )
A. 《罗马民法大全》 B. 《大宪章》
C. 《权利法案》 D. 《1875年宪法》
5. 如表是“五四宪法”与“八二宪法”的章节顺序比较简表。两者章节顺序的变化说明我国( )
章节顺序 “五四宪法” “八二宪法”
第一—章 总纲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徽、酋都 国旗、国徽、首都
A. 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 建成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 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D.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
6. 儒家民族观是历代封建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制定民族政策的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儒家民族观强调“修文德以来之”的和平方式,材料所述民族观
A. 与我们现代的民族观完全的相同
B. 是各民族实施羁縻政策的思想渊源
C. 消除了历代边疆地区割据的隐患
D.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创造条件
7. 章百家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一20世纪中国外交的历程与经验》中写道:“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根据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和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党和国家领导人认真分析我国面临的威胁,开启了自觉加入世界体系的过程,并利用现行规则适时地调整外交政策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促进本国的发展。”据此可知( )
A. 外交政策调整取决于国际形势演变 B. 中国实现与西方大国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C. 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调整的立足点 D. 实现了外交政策的根本性调整
8.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大力开展民众运动,为东征和北伐的胜利奠基。1928年2月,国民党撤销原负责民众运动的工人部、农民部、商人部、青年部、妇女部,成立民众训练委员会和中央训练部。这一变化可说明国民党( )
A. 打击列强军阀 B. 坚持民族主义 C. 放弃三大政策 D. 加强制度建设
9. 在户籍制度上,明政府将全国户口划为民户、军户、匠户等户籍。各类户籍世袭,一经划定,代代相承,不得随意变动。到明代中后期,明朝社会恢复了两宋时代的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的户籍制度。促使明代户籍制度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反传统思想影响的扩大
③赋税标准新变化 ④民众抗役斗争的常态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10. 下表为1839-1862年清政府粮仓(常平仓和太仓)存谷数与全国总人口数量对比。由此可知,当时( )
年代 存仓米谷数(万石) 全国总人口(万人)
1839年 3162 41690
1849年 2573 43475
1858年 1141 42276
1862年 398 40688
A. 社会救济主要依靠民间 B. 人地关系日益紧张
C. 粮食安全问题积重难返 D. 食物结构发生变化
11. 以下是某位学生的历史课堂笔记,据此判断其学习的主题与其特点是
A. 社会保障稳定社会 B. 基层治理基层自治
C. 政府机构民主自治 D. 经济组织自我管理
12. 新航路开辟以后,“新旧世界”之间物种交流广泛,从美洲流入东方的作物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增加了中国的粮食产量;从东方流出的香料丰富了欧洲人的饮食,茶叶也成为欧洲社交的载体;欧洲传出的葡萄酒曾作为珍品赠送给明朝统治者。这反映出( )
A. 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了人类物质生活
B. 物种交流改变了东西方传统饮食结构
C. 地理大发现开创了物种之间流动
D. 世界贸易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了亚洲
13. 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我国
A. 致力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B. 需要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C. 农业生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D. 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14. “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众就像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他们是产业军的普通士兵,受着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这种专制制度越是公开地把营利宣布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它就越是可鄙、可恨和可恶。”该材料反映了( )
A. 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B. 欧洲列强在殖民地的残酷掠夺
C. 作者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弊端 D. 作者希望建立平等的理想社会
15. 观察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从数据变化中反映出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① 10% —
1913年 15% 11% 13% 8% 4%
【注】①为1872年数据
A. 发达国家控制世界贸易市场 B. 发达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失衡
C. 形成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6. 如表为五代时期的部分诏令与敕令。表中内容主要反映了( )
晋天福二年 (937年) 诏:“禁一切铜器,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
周广顺元年 (951年) 敕:“铜法,今后官中更不禁断,一任兴贩,所在一色即不得销铸为铜器货卖,如有犯者,有人纠告捉获,所犯人不计多少斤两,并处死。其地分所由节级,徒一年,邻保人十七放,其告事人给与赏钱一百贯。”
A 官营手工业兼营商品生产 B. 乡里邻保制具有经济功能
C. 政府注重对工商业管理 D. 唐末政府面临财政困难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题,共计5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书有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记述
记述 出处
“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其爵名:一为公士,二为上造……十九关内侯,而是为彻侯。” 《史记·秦本纪》
汉武帝即位后,“诏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才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者以千数。” 《汉书》
“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 《三国志·魏志》
材料二 隋唐在官吏选拔上最大的贡献是创建了科举制。科举制为自我推荐,即史书所谓的“怀牒自举”,以考试定取舍。唐代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有两种人:一是由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的在读生员,二是身家清白符合报名条件经州县审查合格的普通百姓。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者记述的选官用官制度及选官的标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产生的标志并及隋唐科举制创建的意义。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0年,伦敦商人向政府进行请愿。请愿书中写道:“如果能进口那些国家的土壤、气候、资本和工业最适合生产的商品,并以我们自己国家最适合生产的商品出口以作支付,那么外贸将极有利于国家的富足和繁荣。摆脱限制的自由将使贸易最大限度地发展,是国家资本和工业的最佳方向。”
材料二 美国进口产品平均关税和应课税产品平均关税变化
——据美国统计局(1790—1970)、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970—2015)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20年伦敦商人请愿书提出哪些主张。结合所学,说明这些主张产生原因。
(2)据材料二及所学,分别指出美国在①②③阶段实施高关税的主要原因。以美国为例,说明影响一国对外贸易政策或关税政策的因素。
19. 【近代中国城市化】
材料一 近代中国部分城市分类情况
城市类型 代表性城市
综合性多功能中心城市 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重庆(均为不平等条约规定的通商港口,且有租界)
新型工矿业城市 唐山、焦作、萍乡、抚顺(日本有采矿权)鞍山(日本有采矿权)本溪(日本有采矿权)
新型交通枢纽城市 郑州、徐州、石家庄
双重功能的传统政治中心城市 北京、南京、西安
材料二 1840年,中国城市化率约为6.7%,到1936年增至11.2%。其中上海、天津、广州等沿海、沿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西安、兰州等西部城市出现人口减少现象。由于各种天灾人祸,农村不断衰败人口遂流往城市。但城市经济中商业和服务业占比较大,工业比重很小,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城市化往往表现为人口的机械性增加。城市无业、失业现象普遍,住房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大量城市居民属于“候鸟性农民工”,仅在农闲时期在城市谋生。战争灾荒时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结束时人口又大量流出。
——摘编自马先标《百余年近代中国城市化历史回顾与探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并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影响。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不同时期的国际法(部分)
时期 国际法(部分)
区域国际规范时期 古希腊城邦战争条约:承认战争有合法与不合法,保护国家不受侵犯,保护宗教圣地,履行同盟义务被认为是战争的合法理由。古罗马战争条约:最后通牒、宣战仪式、休战协定。
近代国际法时期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合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何宗教”。1899和1907 年海牙和平会议签署《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陆战法规与惯例公约》《日内瓦公约诸原则适用于海战的公约》等一系列战争规制公约。
现代国际冲突法时期 1920年《国际联盟盟约》:“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影响联盟任何一会员国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1945年《联合国宪章》:“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整理自田大治《论战争对国际法的促进和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战争与国际法"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部分学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