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答案)

长春外国语(净月南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期初考试初二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这句话正好命中道光皇帝的心事。针对材料描述的事情,清政府的应对措施是 ( )
A 虎门销烟 B. 虎门战役 C. 吴淞战役 D. 平壤战役
2. 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晚清”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材料中“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 )
A. 大肆洗劫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B.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和巨额的赔款
C. 承认《天津条约》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D.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3.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
A. 《北京条约》签订后 B. 《马关条约》签订后
C. 《辛丑条约》签订后 D. 《天津条约》签订后
4.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此段文字来源于(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明定国是诏》
5. 19世纪70年代,当清政府向日本赔偿50万两白银后,《泰晤士报》的记者宓吉感叹道:“台湾事件的处理等于向全世界宣告,这里有一个富饶的帝国,它将随时自动地给你支付赔款而绝不进行战斗。”这充分反映了 ( )
A. 清军力量非常弱小 B. 清政府统治的腐败
C 清朝经济实力强大 D. 清朝外交政策灵活
6. “在千钧一发之际,年近70岁的老将持矛大呼,跃出战壕,扑向法军”,这一英勇的场景应发生于 ( )
A. 吴淞战役 B. 黄海海战 C. 威海卫战役 D. 镇南关大捷
7.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是 ( )
A. 赔款白银4.5亿两 B.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8. 徐中约曾评价洋务运动:他们从未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事实上,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材料表明洋务运动 ( )
A. 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B. 本质上是维护清廷的统治
C. 实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标 D. 受顽固派抵制
9.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上书皇帝,痛陈缠足的危害,呼吁在全国禁止缠足。后来虽然维新变法中途夭折,但天足运动已深入人心。这说明戊戌变法 ( )
A.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 借鉴了西方政治制度
C. 消除了封建礼教的危害 D. 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10. 毛泽东曾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主要是指它 ( )
A. 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 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 拒绝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一切条约 D. 规定中华民国的国民一律平等
11.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
A. 清政府统治时期 B. 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C.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12. 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仅仅靠移植西方政治制度难以挽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基于这一认识 ( )
A.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B.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C. 孙中山组建同盟会 D.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3.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诞生历史意义的词语是 ( )
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B.转危为安,历史转折
C.光明前途,良好开端 D.科学发展,高举旗帜
14.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 )
A. 制定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B. 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C.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5.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给我党提供的最大教训是 ( ) A.必须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B.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C.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D.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6. 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 黄埔军校的创办 D. 北伐战争的开始
17.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 )
A.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8.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
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B.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C.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D.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 “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中共的领导下,北平学生掀起( )
A. 五四运动 B. “华北自救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一二 九运动
20.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会议是 (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21.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初三(2)班举办“致敬英雄”为主题的板报,下列可入选“抗日战争”板块的是 ( )
A.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 B.京汉铁路工人领袖林祥谦
C.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 D.战斗英雄黄继光
22. 1947年3月人民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是因为国民党军队进攻 ( )
A 陕北解放区 B. 山东解放区 C. 中原解放区 D. 东北解放区
23. 某同学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单元内容时,将其划分为“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夺取胜利”四个阶段。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 )
A. 转战陕北 B. 挺进大别山 C. 三大战役 D. 解放南京
24.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列强有权在中国投资设厂,外国对华资本输出的门户洞开,随即列强掀起了在华设厂办矿的高潮。针对这一危机,张謇呼吁 ( )
A.“闭关锁国” B.“公车上书” C.“扶清灭洋” D.“实业救国”
25. 据统计,1901年上海、武汉两地的华商纱厂纱锭占到全国的74.7%;1910年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占全国的51.5%。这说明当时中国的纺织业 ( )
A. 发展曲折 B. 分布不平衡 C. 技术落后 D. 规模比较小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35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 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3分)
材料二: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战的彻底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近现代史》
(2)“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始于什么事件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任意两点即可)(3分)
材料三:下图是发表于1939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溢味如何》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3分)
材料四: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此后,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历时一年多后,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中国近代史纲要》
(4)材料四中,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所学回答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产生了什么作用 (4分)
材料五:西北野战军撤离延安后,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确定的蘑菇战术,依靠陕北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地形,与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在陕北高原周旋。而人民解放军则利用有利时机和地形,寻机歼敌。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共歼敌1.4万余人。
——《中国近现代史》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说说人民解放军采取了怎样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2分)
材料六:人民群众支持三大战役统计表
项目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民工 160万人 543万人 154万人
担架 1.38万副 30.5万副 2万副
车辆 6750辆 88万辆 40万辆
(6)材料六统计表体现了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2分)
(7)结合材料四、材料五、材料六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任意3点即可)(3分)
27.下图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名称的演变过程。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历史小短文。(15分)
要求:
(1)题目自拟
(2)内容需包括图示所反映的人民军队进行的五次军事行动(各一例)及其影响(一点即可),以及通过这段过程你获得的感悟。
(3)表述成文,字数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5 A\D\D\B\B
6-10 D\B\B\A\B
11-15 C\D\A\C\C
16-20 B\D\B\D\B
21-25 C\A\B\D\B
26.(共20分)
【答案】(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爱国主义 (3分)
(2)七七事变;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等任意两点。 (3分)
(3)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等,其他表述符合题意也可。(1分)
优秀品质:不怕牺牲,捍卫民族尊严,保家卫国的决心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2分)
(4)变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2分)
作用: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2分)
(5))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2分)
(6)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等,其他表述符合题意也可。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2分)
(7)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为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群众在物资、人力、精神等方面支援前线,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正确的作战方针政策;国民党军队内部不团结;国民党政府腐败,失去民心等任意三点即可。(3分)
27.【答案】(共15分)
(1)题目: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2)事件: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立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感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