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演练测评(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一、单选题
1.据统计,1949年至1950年,《人民日报》广告多是日用品广告,其中轻工业产品占比达92%;广告主身份以私营企业为主。1956年后,则多是工业产品广告,且以重工业产品为主,广告主身份也基本上都是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1949年夏,毛泽东对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有这样一段比喻,(新中国)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在武松看来,景阳冈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之是要吃人的。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毛泽东此言( )
A.强调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性
B.解释了实施“一边倒”方针的缘由
C.揭示了新中国政府与清政府的本质不同
D.预见了中苏关系恶化的历史走向
3.1954年第一届人大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下列内容出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是( )
A.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B.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C.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D.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这反映出当时( )
A.新生人民政权有广泛的代表性
B.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建立
C.人民政协在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D.依法治国的方略得到落实
5.1953年12月,中印两国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举行谈判,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提出( )
A.“一边倒”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的政策
6.面对目前俄乌冲突,中国始终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独立自主,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基本外交原则,在这个基本原则指导之下我国开展外交活动。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
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 )
A.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C.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瓦解
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2001年上海峰会
7.分析下表可知,1952—1956年的中国( )
1952与1956年国民经济中经济成分比较
项目 时间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 合营 个体 资本主义经济
国民收入 1952 19.1% 1.5% 0.7% 71.8% 6.9%
1956 32.2% 53.4% 7.3% 7.1% 接近0
工业 总产值 时间 社会主义 工业 国家资本主义工业 资本主义工业
1952 56% 26.9% 17.1%
1956 67.5% 32.5% 接近0
商品零售额 时间 国营和供销社商业 国家资本主义、合作化商业 私营商业
1952 42.6% 0.2% 57.2%
1956 68.3% 27.5% 4.2%
A.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B.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D.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
8.自1950年起,苏联和东欧国家派遣大批专家来华,指导中国工业发展以及技术创新。到1955年止,中国向苏联的借款为56.63亿卢布。上述举动使新中国( )
A.确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
B.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C.增强了维护人民政权的力量
D.优化了工业发展的空间格局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6条规定: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符合此规定的新中国初期所采取的外交方针的是(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求同存异”
10.如表是1965年中国经济部分数据。这表明我国实行了( )
类别 总产值 较上一年增长
GDP(国内生产总值) 1 716.1亿元 17%
工业总产值 1 402.0亿元 26.4%
A.三大改造 B.改革开放
C.市场经济 D.八字方针
11.如表是“三大改造”前后所有制结构对比表。据此表信息可知我国( )
年份 全民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公私合 营经济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0%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 7.3% 0.1% 7.0%
A.私有经济已经不存在
B.工业化目标已基本实现
C.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D.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
12.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周恩来指出:“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这说明广交会创办的目的是( )
A.开展一五计划
B.推行计划经济
C.加强与苏合作
D.突破西方遏制
13.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幅漫画,标题为“卫星满云霄,一个却比一个高”。该漫画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
A.“一五”计划成就突出
B.“浮夸风”盛行
C.土地改革成效显著
D.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14.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会议是( )
A.亚非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巴黎会议 D.开罗会议
15.《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表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继承了古代民族政策
B.缩小了各民族经济差异
C.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D.体现各民族的政治愿望
16.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条例》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全国的户口登记制度,规定了控制人口迁徙的两项基本制度——户口迁移的事先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目的是“既不能让城市劳动力盲目增加,也不能让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这在一定程度上( )
A.形成了相对合理的经济结构
B.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暴露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17.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3~5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四三方案”。这一方案推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引进外资高潮的出现,不少项目都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建成投产。该方案的出台表明( )
A.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B.西方国家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态度
C.“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
D.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有了实质性的缓和
二、双选题
18.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包括“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他们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救亡图存 B.艰苦奋斗
C.自力更生 D.生态环保
19.阅读下表,表中科技成就
时间 主要成就 影响
1964年6月 我国中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成功 实现了我国自行设计导弹零的突破
1964年10月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了超级大国核武器垄断
1966年10月 我国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试爆成功 实现了原子弹和导弹“两弹”结合
A.代表了国际先进的科技成就
B.体现了我国国防科技的突破
C.反映了经济对科技的影响力
D.体现了国家科技方针的指导
20.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1949—1978年的部分探索和建设成果。由此可以概括出该阶段成就的特点是( )
道路探索 中共八大提出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
农业建设 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
工业建设 逐步建成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
国防建设 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B.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C.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物质基础
D.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
1.C 2.B
3.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第一届人大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B项正确;“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内容,排除A项;“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属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三三制”原则的内容,排除C项;“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属于1982年宪法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4.C 5.B
6.C 根据曲线图内容可知,1949年、1972年、1992年我国出现了中国与外国建交的三次高潮,结合所学,1949年中苏建交,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迎来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交高潮。1972年尼克松访华,打破了我国长期与许多西方国家断绝外交关系的僵局,迎来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中国与独立后的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建交。由此可知,C项正确;日内瓦会议1954年召开、万隆会议1955年召开、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成立,与曲线图显示的三次建交高潮时间不符,排除A项;“求同存异”在1955年提出、《中美建交公报》1978年签署,与曲线图显示的三次建交高潮时间不符,排除B项;1961年在原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原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正式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诞生,1971年新中国重返联合国,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科技馆举行,上述三个事件发生的时间与曲线图显示的三次建交高潮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7.D 分析表格内容可知,1952年时,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等私有制的、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1956年时,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等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成为国民经济的绝对主导,非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基本消失,结合所学,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项正确;国民经济在1952年得到全面恢复,从表格数据中看不出国民经济恢复情况,排除A项;从材料看不出工农业比重变化,无法证明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工农业生产的增长情况,不能体现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排除C项。故选D项。
8.C
9.A 通过材料可知,新中国要求废除国民党政府与各国签订的条约,要求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签订新的平等条约,这是“另起炉灶”的体现,A项正确;B项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和残余势力,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一边倒指的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求同存异是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与材料时间和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11.D 12.D 13.B
14.B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日内瓦会议是讨论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B项正确;1955年,万隆会议即第一次亚非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943年,开罗会议召开,规定日本必须归还窃取的中国领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依据材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我国的民族实际情况而建立的,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继承了古代民族政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缩小了各民族经济差异”,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各民族的政治愿望”,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17.D 国家计划委员会重视引入国外技术,引发了第二次引进外资高潮,促成了很多项目建成投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在外交上有新的突破,中美关系缓和,因此出现了大量引入外国设备的现象,这说明这一时期中西方关系有了实质性的缓和,D项正确;改革开放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排除A项;B项表述绝对,排除B项;这一时期仍然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8.BC 19.BD 20.BC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九) 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