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三)(答案)

合格演练测评(三)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一、单选题
1.如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宋史地理志》整理),根据如表中的信息,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
时间 州 县
公元960年 111 638
公元979年 297 1 860
A.崇文抑武得到贯彻
B.地方治理得到强化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
2.12世纪金世宗在位期间对内励精图治,革除弊政,做到了“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史称(  )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大定之治 D.康乾盛世
3.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小说中主要人物之一。在9世纪初,建立契丹国的是(  )
A.耶律阿保机 B.赵匡胤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
4.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下列关于契丹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立过历史上的辽政权
B.对我国北部边疆的开发做出过重大贡献
C.其政权曾与北宋长期对峙
D.其政权建立者是首领元昊
5.同学们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C.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6.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
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
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
7.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8.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
B.提高了文官和士人地位
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9.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  )
A.汉刺史制 B.宋参知政事
C.明内阁制 D.清军机处
10.“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以上诗句反映了两宋之际背井离乡的文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胡尘”之“胡”是指(  )
A.西夏 B.辽
C.金 D.蒙古
11.宋代城市获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区域向城外扩展形成“大都市”;封闭式的坊市制度打破,使得商业区域扩展;通过建楼扩展立体空间。这反映出(  )
A.城市发展促进社会流动
B.经济发展拓展城市空间
C.城市发展推动商业繁荣
D.经济发展改变城市分布
12.据统计,唐朝时期状元人数57人,其中南方17人,北方40人;北宋时期状元人数51人,其中南方23人,北方28人;南宋时期状元人数38人,其中南方38人,北方0人。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君主专制加强
B.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C.经济重心南移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3.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王安石变法研究史》无意那种“笔头去取千万端”的争论,力求客观讨论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下列关于其作用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挽救了北宋的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14.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后,双方达成协议,在河北边境陆续开放了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四处榷场。《中国大百科全书》将榷场定义为:“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据此可知,澶渊之盟后(  )
A.双方政治关系稳定
B.边境贸易较为活跃
C.经济文化交往正常
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15.《宣府镇志》记载,辽圣宗统和十八年下诏:“(幽云十六州)宜从后唐旧制:大小麦、豌豆,六月十日起征,至九月纳足;正税匹帛钱、鞋、地、榷曲钱等,六月二十日起征,十月纳足。”这说明辽朝(  )
A.对幽云十六州进行残酷的剥削
B.已经采取封建统治制度
C.处于唐朝的有效统治之下
D.由北面官统治幽云十六州
16.元朝实行“四等人制”,人为的将境内各族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关于“四等人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第一等级 蒙古人 蒙古族
第二等级 色目人 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回回等
第三等级 汉人 主要指北方的汉族,也包括已经入住中原的契丹、女真人
第四等级 南人 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
A.加强了各族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形成
B.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进一步管理与开发,有利于民族交融
C.区别对待的民族政策容易激化矛盾,不利于统治,是元朝最终覆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D.实质是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可言
17.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二、双选题
18.“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上的王朝兴衰值得研究。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然而世宗之后,金朝统治却逐渐衰落,究其原因有(  )
A.外受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
B.猛安谋克日益腐化
C.宋金战争使国力消耗
D.岳飞抗金成效显著
19.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令二人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主要包括(  )
A.严格的坊市制度
B.发达的工商业
C.实行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
D.科技发明大量应用
20.有学者认为“宋代在相权力上呈现弱化的发展态势”,这种“弱化态势”体现为(  )
A.设参知政事 B.设提点刑狱司
C.设路、州、县 D.设三司使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C 6.A 7.B
8.D 9.B 10.C
11.B 据材料“城市区域向城外扩展形成‘大都市’;封闭式的坊市制度打破,使得商业区域扩展;通过建楼扩展立体空间”,可知宋代城市的地理和平面空间都有了明显扩展,说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原来城市的空间无法满足,B项正确;社会流动强调不同人群的空间和阶层变化,但材料只提到了城市发展,没有说明社会流动的表现,排除A项;商业繁荣推动城市发展,逻辑混乱,排除C项;城市空间分布是在原来基础上扩展的,只是扩大了,位置并没有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据题意可知,与唐代相比,宋代的状元中出身南方要远超过北方,说明南方的教育水平提升,这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果,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因为经济重心的南移,C项正确;南方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主要是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并不是君主专制的加强、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3.C
14.B 由材料信息“河北边境”“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可知,北宋设置的四处榷场是用于与辽进行贸易的场所,这有利于双方贸易往来,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双方政治关系的稳定,故A项错误;经济文化交往是否正常由材料无法得出,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15.B 16.D 17.B 18.AB 19.BD 20.AD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三)(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