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唐朝对户口进行登记和调查都是有规律的,《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记载,“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凡天下人户,量其资产,定为九等”。也就是说国家每隔三年就要编一次户口,每隔一年就要编造一次账簿。唐朝政府重视户籍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 )
A.解决人口流动频繁无法控制问题 B.为赋役制度的推行提供依据
C.将租庸调制转变为两税法 D.强化基层治理和控制人口
2.清乾隆年间,《合水县志》记载,“偶有口角是非,批令该处乡约会同公正绅耆(绅士、德高望重的老者)查覆”;青海地区的档案也载有“地方乡约有约束乡民,排难解纷之责任”,即使需要上级政府介入,地方乡约也必须配合调查,不得推诿。由此可见,清代的地方乡约组织
A.延伸了基层行政效能 B.有利于完善民主法制
C.被地方豪强势力控制 D.确保了基层社会稳定
3.下表是中国古代社会救济概况,由此可知( )
实施者 地位 举措
政府 主体 汉朝 常平仓制度
隋唐 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义仓、社仓)
宗族 辅助,宋朝兴起 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
慈善 组织 辅助,明清兴起 助学、助丧、施医、济贫等
A.政府救济目的在于防止贫困 B.社会救济逐步形成多样化局面
C.社会救济保障民众日常生活 D.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优抚体系
4.学术界认为中世纪的欧洲庄园是“土地管理单位”,是“构成一个所有权兼行政权单位”的大地产,是“社会结构中主要的和正规的组织细胞”。这些解释( )
A.全面描述了庄园的形态 B.体现封君封臣制度
C.从不同角度认识了庄园 D.都不符合客观实际
5.《礼记》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在《礼记·王制》中写道:“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由此可见,先秦时期( )
A.置民生问题于首位 B.注重粮食安全问题
C.提倡农业精耕细作 D.推崇勤俭治国原则
6.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朝廷拨款是官学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宋以后,民间书院及村塾学社等也会得到官府的拨款资助,如赐书、赐田等,尤其是隐居民间聚徒讲学的名师硕儒,常会得到政府的褒奖。宋政府这种做法旨在( )
A.完善科举制度 B.提高私学地位
C.弘扬儒家思想 D.加强社会教化
7.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某甲可以是某乙的封君,某乙的封臣又可以是某甲的封君……一个人可以同时是两人、多人的封臣。由此可以看出在西欧封建制度下( )
A.政治上统一 B.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明显
C.王权较分散 D.教会势力特别庞大
8.中国人重血缘和亲情,中国基层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深知,将皇权深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在广大乡村更多地利用乡绅进行管理,官、吏、绅三者的有效配合,实现了基层的长治久安。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通过宗法纽带加强地方治理 B.切实保障乡民参政议政权利
C.大一统思想根植于历史传统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9.下图为中世纪西欧庄园示意图,图中可以看到除领主的房子外,还能够看到教堂、堂区神父的房子、谷仓、磨坊、铁匠铺,多数庄园还有池塘,供饮畜和养鱼等。材料表明( )
A.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单位 B.西欧中世纪庄园内社会等级森严
C.庄园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十分活跃 D.西欧庄园经济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10.南北朝时,豪族地主拥私兵,建坞堡,农民纷纷依托,"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而“浮客(依附农民)输大半之赋”给豪强。隋朝建立后,一方面大索貌阅,另一方面“设轻税之法”,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户口激增一倍有余。隋朝的这些措施( )
A.铲除了豪强地主的经济基础 B.增加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C.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1.中世纪的意大利米兰、威尼斯等城市的市民对城市行政机构有监督和控制权,对城市事务的管理和运营具有一定的参与权,市民可以参与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决策过程,包括土地使用、建筑规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这可以用来说明( )
A.意大利城市自治有着深厚的传统 B.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不断强化
C.意大利地方开始出现分裂的苗头 D.封建领主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
12.观察下表,其等级的基础与纽带是
A.国王威权 B.土地关系 C.血缘关系 D.依附关系
13.17世纪初,英国的济贫法制度所提供的救济主要是居家救济。而1834年的新济贫法在英国确立起济贫院内救济的基本原则,任何人如果想得到济贫法所提供的救济,就必须进入济贫院内接受严格的管理和非人的待遇。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 )
A.救济观念走向人道 B.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C.社会矛盾尖锐激化 D.社会保障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14.下表是19世纪末德国的部分法律。这些法律的制定着眼于( )
时间 名称 适用范围
1883年 《疾病保险法》 低收入的工人、家庭仆人、公务员、船员及其家属
1884年 《意外事故保险法》 年薪5000马克以下的所有劳动者
1889年 《老年和残废保险法》 年龄在16岁以上及低收入的工资劳动者
A.推动国家法律体系建设 B.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
C.维护工人阶级基本利益 D.解决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15.明洪武年间,人们不能随意出行,离家百里必须到官府申请“路引”,手续相当严格,发放的路引要注明持有人的姓名、住地、职业、出发地、目的地、归来日期等。各关津都有巡查司盘查过往路人,没有路引立即拘留,没有路引客栈不得留宿。这些做法
A.体现出民众对社会安定的诉求 B.抑制了社会活力
C.有利于对无业游民的全面整治 D.加强了君主专制
16.614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颁布敕令,赋予大地主以豁免权。847年,国王查理颁布麦尔森法令,在法律上正式承认领主在自己领地内的一切特权。这些做法( )
A.巩固了等级君主制度 B.强化了封君封臣制度
C.打击了封建庄园经济 D.使权力中心转向教会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因灾荒而采取的救灾措施——被称为“荒政”。《周礼》推出了较为系统完备的荒政措施,涵盖经济、税收、律法、礼仪方面的规定,以后各代继续延续。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发生灾害时,也可用储备的粮食救灾。南宋时董煟编写《救荒活民书》,总结了历代救荒赈灾政策的利弊得失,所举的救荒政策已多达数十项。到了明朝,荒政思想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备,《中国荒政全书》中所收录的明人所著荒政著作就多达14种。清代的荒政思想和政策措施更集历代之大成。
——摘编自陈忠海《古代的“扶贫”》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救灾政策的特点。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
材料二 明清时期,国家权力逐渐退出乡村,形成了“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的乡村治理格局。乡绅主要来自于休假退隐的官员、退休居乡的前官僚、尚未入仕的士人。乡绅不仅是里甲制(征税)和保甲制(征兵)的主要控制者,还是乡村公共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灾荒之年出面与政府协调要求以减代赈、减免赋税等,同时兴办赈局、义庄,救济乡里。他们是乡村社会规范的解释者、社会教化的维护者,积极创办义学、私人书院、方志局、文学社团等乡村文化教育机构。
——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19.阅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5年,英国议会颁布了《市政法》。根据该法英国建立了民选的自治市议会,改变了早期自治市通过向国王购买特许状获得自治权的状况。根据这一法律,在178个较大的市镇建立了由选举产生的市议会议员由纳税3年以上的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任期3年。该法剥夺了地方教会的行政管理权,由市议会总揽地方事务,并接受居民监督,建立综合性的地方政府。
——摘编自孙宏伟等《论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的发展与变革》
材料二 依据宪法,美国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包括县、市、镇、学区和特区)三级政府组成。在大多数乡镇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要求当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越来越多。而这些是州或县没有办法完全提供的,因此就只有把这些权力下放给镇,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拥有更多更大的权力。县作为区域内范围较大的地方政府单位。对县域内其他政府单位有协调作用,但乡镇在职权范围内不受县的直接干预。
——摘编自王玉龙《美国乡镇建制及运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35年英国《市政法》的主旨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地方自治的突出特点
(3)综上,谈谈你对英美两国的基层治理模式的认识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中国近代户籍制度变革探析》
根据表格,概括出中国近代户籍制度变革的一个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唐朝对户口进行登记和调查都是有规律的,……国家每隔三年就要编一次户口,每隔一年就要编造一次账簿。”及所学可知,唐朝统治者建立了完善的户籍制度并且形成了编制户籍的基本规律,这主要是为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劳役提供依据,B项正确;人口流动频繁无法控制主要是在唐中期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将租庸调制转变为两税法”强调的是赋税制度的变革,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重视户籍制度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但不符合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材料“批令该处乡约会同公正绅耆(绅士、德高望重的老者)查覆”“地方乡约有约束乡民,排难解纷之责任”等信息说明清代的地方乡约组织对基层百姓事务的管理,这就补充了政府对基层的管理,同时也体现了乡约组织延伸了基层行政效能,故A项正确;乡约组织的做法并没有体现民主,而且完善民主法制的说法也不符合清朝专制的史实,排除B项;乡约组织和地方豪强并无关系,排除C项;D项“确保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中国古代社会救济概况中,救济实施者众多,措施多样,社会救济逐步形成多样化局面,B项正确;政府救济目的是缓和矛盾,巩固统治,排除A项;社会救济一定程度上缓解民众困境,并不能保障民众日常生活,排除C项;材料是社会救济,并不是优待和抚恤,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中世纪西欧。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学术界从经济角度、行政机构、社会组织的角度解释了对中古欧洲庄园,因此这些解释从不同角度认识了庄园,C项正确;“全面描述”说法绝对,材料只是学术界在不同角度的认识,排除A项;材料是对庄园的认识,而不是对封君封臣制的认识,排除B项;“都不符合”说法绝对,中古庄园既是经济单位也是地方行政单位,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礼记·王制》(古代君主治理天下的规章制度)强调,“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三年的粮食积蓄,那这个国家将不成为国家了”,“在三年耕种期间,必须要有一年的粮食储备”,这表明先秦时期注重粮食安全问题,故选择B项;材料只是强调了粮食储备的必要性,没有与军队建设等问题进行比较,无法得出“首位”的结论,排除A项;精耕细作是生产方式,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只是强调储备粮食,没有强调节约粮食,排除D项。
6.D
【详解】根据材料“宋以后,民间书院及村塾学社等也会得到官府的拨款资助,如赐书、赐田等,尤其是隐居民间聚徒讲学的名师硕儒,常会得到政府的褒奖。”可知,宋朝之后,政府加强对民间书院及村塾学社的资助,名师硕儒也会得到政府的褒奖,说明政府通过介入社会教化,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政府加强社会教化功能,没有体现完善科举制度的信息,排除A项;政府拨款资助民间书院及村塾学社的目的不是提高私学地位,排除B项;弘扬儒家思想是手段,目的是加强社会教化,维护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依据材料“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一个人可以同时是两人、多人的封臣”可知,在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依靠土地来维系,导致封臣可以效忠不同的封君,这就容易形成地方的割据和分裂,使得王权较分散,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制度容易形成地方的割据和分裂,这不利于政治上的统一,排除A项;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并不明显,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教会,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中国基层社会之所以是“熟人社会”,原因在于宗法纽带长期存在,基于此,古代统治者对基层管理更多地利用乡绅进行管理,官、吏、绅三者的有效配合,实现了基层的长治久安,说明统治者通过宗法纽带加强对地方的治理,A正确;古代基层民众没有参政议政权利,排除B;题干主旨是基层治理,C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古代统治者对基层管理实现了长治久安,并非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受到挑战,排除D。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还能够看到教堂、堂区神父的房子、谷仓、磨坊、铁匠铺,多数庄园还有池塘,供饮畜和养鱼等”和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欧洲庄园是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性质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庄园的自给自足,非社会内部登记森严,排除B项;庄园经济的典型特征是自给自足,商品经济发达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庄园经济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豪族地主势力崛起,农民纷纷依托豪强地主,出现大量户口隐瞒不报的现象,隋朝采取措施,使户口激增一倍有余,这些措施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B项正确;铲除了豪强地主的经济基础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征税标准的改变,排除C项;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意大利)。据材料可知,中世纪意大利米兰﹑威尼斯市民对城市行政机构有监督和控制权,对城市事务的管理和运营具有一定的参与权﹐城市一直充分尊重和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即意大利城市自治有着深厚的传统,A项正确;此时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还未产生,时空观念错误,排除B项;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分裂”说法错误,排除C项;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才产生,之后才出现新兴资产阶级,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根据图表的内容可知是欧洲的中世纪按照采邑制度形成的分封等级关系,层层分封,层层结成主从的依附关系,答案为D;这种等级制度是上级只能直接管理自己的下级,而不能管理自己下级的下级,所以国王威权不是等级的基础与纽带,排除A;土地关系也是分封的,分封的和受封的死后都表示分封中止,B错误;欧洲的等级制度不是按照血缘关系建立的,C错误。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初(英国)。材料的变化体现了英国的济贫法出现了问题,新济贫法克服了旧济贫法中的一些流弊,如滥施救济,管理不善等,D项正确。据材料“就必须进入济贫院内接受严格的管理和非人的待遇。”可知,救济没有捍卫人的尊严,排除A项;英国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在逐步完善中,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矛盾的激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从材料反映的《疾病保险法》《意外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废保险法》所针对的问题可以看出,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过程是为了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工人工作条件恶劣、疾病与犯罪等社会问题,所以这些法律的制定着眼于解决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D项正确;“推动国家法律体系建设”不是这些法律制定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1883年是少数低收入工人,1884年是“年薪5000马克以下的所有劳动者”,1889年是16岁以上低收入工人,这表明德国的社会保障是有条件的,并未覆盖全民,排除B项;“维护工人阶级基本利益”不是制定这些法律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朝严格限制人民随意出行,使得大量人口被束缚在居住地,抑制了社会活力,B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抑制了社会活力,并没有体现民众对社会安定的诉求,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无业游民的整治,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君主专制的加强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在法律上正式承认领主在自己领地内的一切特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王赋予领主在领地内的特权,国王以此维护封君封臣关系,B项正确;14世纪,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等级君主制的建立,排除A项;中世纪的经济特征是封建庄园经济,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教会与国王权力变化的相关论述,排除D项。故选B项。
17.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疏导安置流民;救灾与防灾相结合;系统全面,多措并举;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
【详解】本题考查历代社会救灾政策。根据材料中“《周礼》推出了较为系统完备的荒政措施,涵盖经济、税收、律法、礼仪方面的规定”可得出系统全面、多措并举;根据材料“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发生灾害时,也可用储备的粮食救灾”可得出救灾与防灾结合;根据材料“南宋时董煟编写《救荒活民书》……清代的荒政思想和政策措施更集历代之大成”可得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8.(1)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转变;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加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削弱。
原因:国家统一;封建制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2)特点:以自治主;重视伦理道德和社会教化;宗族及乡绅主导;社会功能与政府职能相结合。
背景:程朱理学的强化及影响;宗族势力的崛起;科举制及官僚制度的发展。
【详解】(1)趋势:根据材料“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可知,由乡里制向保甲制转变;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根据材料“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可知,国家对乡村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加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削弱。原因:根据材料“隋唐两宋时期”“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国家统一;封建制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等方面分析。
(2)特点:根据材料“形成了‘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的乡村治理格局”可知,以自治主;重视伦理道德和社会教化;宗族及乡绅主导;根据材料“乡绅不仅是里甲制(征税)和保甲制(征兵)的主要控制者,还是乡村公共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灾荒之年出面与政府协调要求以减代赈、减免赋税等,同时兴办赈局、义庄,救济乡里。他们是乡村社会规范的解释者、社会教化的维护者,积极创办义学、私人书院、方志局、文学社团等乡村文化教育机构”可知,社会功能与政府职能相结合。背景:结合所学从程朱理学及其影响、宗族势力、科举制以及官僚制度发展等方面分析其背景。
19.(1)主旨: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地方选民选举产生;接受选民监督,确立近代自治市制度。
(2)特点:分级管理;地方自主权越来越大。
(3)认识:地方行政制度建设要适合国情;注重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完善地方行政立法机构和制度;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由材料一“根据该法英国建立了民选的自治市议会”“在178个较大的市镇建立了由选举产生的市议会议员”,结合所学可知,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地方选民选举产生;据材料一“该法剥夺了地方教会的行政管理权,由市议会总揽地方事务,并接受居民监督,建立综合性的地方政府”可知,接受选民监督,确立近代自治市制度。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由材料二“美国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包括县、市、镇、学区和特区)三级政府组成”可知,分级管理;由“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拥有更多更大的权力。县作为区域内范围较大的地方政府单位。对县域内其他政府单位有协调作用,但乡镇在职权范围内不受县的直接干预”可知,地方自主权越来越大。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根据上述两则材料、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英美两国的基层治理模式产生的背景、作用和经验教训等角度思考作答即可。具体来说,首先地方行政制度建设须适合国情,其次应注重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另外还要不断完善地方行政立法机构和制度,特别注意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20.示例:趋势1:户籍管理的部门逐步由政府管理到警察、自治管理结合,再到军警共同管理,政府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
原因:列强侵华,扶植势力;分裂制据,内战频仍;社会动荡,巩固统治需要。趋势2:近代户籍管理法规、条例逐步增多,越来越完善,近代化色彩越来越浓。
原因:借鉴近代西方法律法规;结合国内统治实际,全面管理;通过加强地方管理来巩固国家统治。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详解】趋势:从表格中的法律法规的名称变化可以看出,户籍管理的部门逐步由政府管理到警察、自治管理结合,再到军警共同管理,政府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原因: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可从列强的扶持、动荡的社会环境、等角度概括。其他角度提炼趋势及分析原因,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