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练习(含解析)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练习
一、单选题
1.宋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桶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这种“水轮”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2.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直接推动了精耕细作技术的确立和发展。以下属于这一时期重要“发明和改进”的是
A.直辕犁改进为曲辕犁 B.发明了铁铲和铁锄
C.耦犁发展到一牛挽犁 D.出现曲柄锄和耧车
3.《诗经》中有关于商周时期“千耦其耘”“十千维耦”之类对大规模集体耕作状况的描述。形成这种劳动状况的根源在于( )
A.宗法制影响下的集群式农业本质属性 B.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低下
C.土地制度的集体化属性 D.铁犁牛耕推动经济发展
4.山东莱芜出土了西汉初期的二十四件铸造农具的铁范,铁范之内有“李”“汜”“山”等文字标志。经学者研究,其中的李、汜、山是姓氏。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西汉初期( )
A.冶铁业中心在北方 B.冶铁技术相当普及
C.铁制农具普遍使用 D.尚未实现盐铁官营
5.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表中,史料与史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A B.B C.C D.D
6.西周时期的耕作方式,被称为“藕耕”,《诗》记载“十千维藕”“千藕其耘”。下列项中对“藕耕”解读正确的是( )
①农夫集体耕作 ②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③精耕细作 ④依托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有学者认为,原始农业时期是科学技术的潜在阶段,经验农业时期是科学技术由解放到应用于生产的阶段,科学农业时期则是科学技术同生产相互渗透、融合乃至等同的阶段。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农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B.原始农业没有科学技术
C.农业生产离不开科学技术 D.科学技术来源于农业生产
8.下表所示为目前出土的13幅汉代牛耕图画像石的具体分布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汉代( )
出土省份 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 米脂、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 滕县宏道院、邹城市西粉厂
山西 平陆枣园
内蒙古 和林格尔(2幅壁画)
江苏 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A.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B.农业集体耕作制度出现新形态
C.农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D.农本观念在中原地区影响深厚
9.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冶铁遗址和出土铁器不仅遍及韩、赵、魏、齐、楚、燕、秦七国统治区,而且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有铁器出土;出土铁器的种类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可知( )
A.中国农业耕作方式产生重大变化 B.刀耕火种已经退出中国农业生产
C.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已普遍使用 D.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
10.西汉中晚期,工匠按照劳动定额生产铁器,他们为了完成任务,制造了许多又大又重的农具,导致市面上流通的铁农具“脆恶”,农夫“苦之”。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官营手工业的体制缺陷 B.抑商政策的推行
C.铁犁牛耕生产方式的推广 D.冶铁技术的落后
11.学者刘克甫指出,“家”字在甲骨文中指殷人陈列猪肉祭祀殷王祖先的场所,在西周和春秋金文中指“宗庙”,在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家”字才出现一家一户“个体家庭”的含义。“家”字含义的演变反映了( )
A.宗族血缘观念淡化 B.文字逐渐走向统一
C.生产方式发展变化 D.家国同构观念萌生
12.据考古发掘,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墓葬出土的179件铁器中包括犁4件,镢4件,锄36件,铲10件,镰1件。河北兴隆县寿王坟战国冶铁遗址出土的87件铁范中包括锄范3件,镰范2件,镢范47件。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近80件铁器中包括镢60件,锄2件,镰2件,镐1件。这些可用于印证这一时期
( )
A.冶铁技术取得了进步
B.铁制工具始应用于农业
C.铁农具使用领域扩大
D.牛耕技术得到全面推广
13.从目前已发现的两汉冶铁遗址来看,绝大多数遗址都在矿山附近,缺乏水力牵引。元朝王祯在其著作《农书》中对东汉杜诗创制的水排考证道:“去古已远,失其制度”,经过他“多方搜访”,才弄清楚。这说明( )
A.汉代水排用于农业灌溉 B.古代水排未被广泛使用
C.东汉水排制造工艺高超 D.古代水排技术尚未成熟
14.下图为四川成都曾家包汉墓出土的画像石拓片,画面中可见住房、粮仓、舂米池、荷塘、水田、池塘等,以及提水、运粮、厨工炊煮、列坛盛酒等劳作场景。这些画像石可以佐证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盛行 B.精耕细作的发展
C.官营经济的运作 D.地主田庄的概貌
15.管子曰:“今铁官之数(办法)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大锄),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聋(车)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材料所述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A.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B.铁器使用比较广泛
C.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D.政府大力推广铁器
16.20世纪50年代后,在河南、山东、北京、江苏等地相继发现了许多汉代冶铁遗址,其出土的铁农具类型齐备,从开荒整地到收获加工,拥有一套完整的农具体系。据此可推知( )
A.铁犁牛耕已在西汉得到普及 B.汉代民间冶铁作坊发展迅速
C.汉政府重视官营手工业发展 D.汉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进步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据初步统计,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湖北、安徽、四川、云南等23个省、自治区。秦、楚、燕、齐、赵、魏、韩的广大地区都有铁器出土。战国铁农具的种类很多,有铧、锄、铲、耙等。河南洛阳战国粮仓出土铁农具72件,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铁农具近70件。就铁农具种类而言,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除草、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
——摘编自李健民《战国时期铁农具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史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期已被铁搭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发展特点。
(2)根据史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出现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18.教材P23问题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战国时期的主要生产部门用铁器作为生产工具的情况。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
材料二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在世界上普遍存在,它是古代社会家庭的自然分工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庭生产,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中国封建时代,“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
(1)指出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的国家(或民族),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说战国时期的主要生产部门用铁器作为生产工具的情况。
(2)农业家庭式劳作是封建社会重要的劳作方式,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劳作方式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战国至两宋时期治水活动的统计表(部分)(单位:次)
朝代地区 春秋战国(公元前 722—公元前255年) 秦汉(公元前255—220年) 三国(220—265年) 晋(265—420年) 南北朝(420一589年) 隋唐(589—618年) 两宋
北方五省 5 48 15 7 4 120 78
南方五省 8 7 8 8 15 131 893
—摘编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和水利事业的发展》注:北方五省分别为: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甘肃
南方五省分别为: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
根据材料提炼春秋战国至两宋时期治水活动的两个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材料“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桶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可知,这里描述的是高转筒车,这种灌溉工具的使用能够节省人力,有助于提高农田的抗寒能力,B正确;A错在“开启”,排除;高转筒车并不能作为古代灌溉技术成熟的标志,排除C;古代农业并不能摆脱自然的束缚,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排除D。
2.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包括,发明了铁铲和铁锄,B项正确;直辕犁改进为曲辕犁是在唐代,A项错误;东汉时期, “耦犁”发展到“一牛挽犁”,C项错误;西汉时期,出现了曲柄锄和耧车,D项错误。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大规模集体劳作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个体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B项正确;AC项是原因之一,非根本原因,根本原因仍然是生产力水平低下,排除;铁犁牛耕是个体生产出现的根源,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依据材料“山东莱芜出土了西汉初期的二十四件铸造农具的铁范……其中的李、汜、山是姓氏”,可以看出西汉初期,政府允许私人铸造农具,并未实现盐铁官营,D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冶铁业的中心在何处,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私人铸造农具的状况,不能得出“冶铁技术普及”,排除B项;“普遍使用”,表述夸大,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可以说明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B项正确;“陶纺轮和骨梭、骨针、骨锥”说明出现了丝织技术而不是棉纺织技术,A项错误;水排是用来鼓风冶铁的工具,不是灌溉工具,C项错误;古罗马的《自然史》是生活在公元1世纪左右的普林尼编撰的,而宋代是在公元10世纪开始的,时间不符合,D项错误。
6.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西周(中国)。据本题材料和所学可知,“藕耕”是“十千”“千藕”的耕作方式等,反映出西周时期农夫集体耕作,并且,当时实行的井田制,属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说法①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西周时期,青铜农具的数量极少,精耕细作是春秋战国时期,即铁犁牛耕推广后才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说法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ACD三项。故选B项。
7.A
【详解】依据材料“原始农业时期是科学技术的潜在阶段……”,可以看出该学者强调从原始农业到科学农业时期,农业科技的重要性,A项正确;“原始农业没有科学技术”,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科技的重要性,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科技的来源,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这些牛耕图画像石大部分分布在北方地区,有内蒙、山东、陕西、山西;南方地区只有江苏境内出土两幅,由此可知,当时农本观念在北方中原地区影响深厚,D项正确;本题主旨为“汉代农业的地域特色”,“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农业集体耕作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汉朝在农学研究方面的成果,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不仅在韩、赵、魏、齐、楚、燕、秦七国统治区有大量冶铁遗址和出土铁器,而且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铁器出土,更重要的是,这些出土的铁器种类很多,涉及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充分说明,在战国时期,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即铁器取代了石器、木器等而成为农业主要的生产工具,A项正确;不仅韩、赵、魏、齐、楚、燕、秦七国统治区有大量冶铁遗址和出土铁器,而且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铁器出土,仅是说明铁器成为农业主要的生产工具,但不能扩大为刀耕火种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退出了农业生产,排除B项;铁农具的出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其普遍使用是在汉朝之后,排除C项;题干仅涉及了铁器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农业主要的生产工具,但没有涉及牛耕技术,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西汉中晚期(中国)。据材料“他们为了完成任务,制造了许多又大又重的农具,导致市面上流通的铁农具……”,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西汉政府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垄断铁器生产,工匠为了完成任务,制造了许多又大又重的农具,可见官营手工业体制存在缺陷,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官营手工业体制的弊端,而不是抑商政策的推行,排除B项;铁犁牛耕生产方式的推广不会导致铁农具“脆恶”,排除C项;冶铁技术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祭祀祖先场所、“宗庙”到“个体家庭”,先秦时期“家”字含义的演变反映了生产生活的组织经历了从集体到个体的发展过程,即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家”字含义的变化不能说明宗族血缘观念淡化,排除A项;文字逐渐走向统一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家国同构观念萌生与“家”字含义变为“个体家庭”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根据材料,战国时期的墓葬和遗址中出土了多种类型的铁农具,这些可用于印证当时冶铁技术取得了进步,A项正确;铁制工具在战国之前就已应用于农业,排除B项;材料仅提及铁制农具的数量和种类,看不出使用领域扩大,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铁农具,看不出牛耕技术应用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两汉冶铁遗址绝大多数都在矿山附近,缺乏水力牵引,元朝王祯对东汉杜诗创制的水排多方搜访,才弄清楚,说明古代水排未被广泛使用,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东汉杜诗创制的水排用于鼓风冶铁,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水排未被广泛使用,没有说制造工艺,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古代水排普及率不高,未涉及水排技术,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田庄经济盛行,其特征是自给自足,集体劳作,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地主田庄,D项正确;小农经济属于个体劳作,排除A项;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田庄经济,与官营经济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的意思是现在铁官的理财方法是这样的:每一妇女必须有一根针和一把剪刀,然后才能够做她的事;每一耕者必须有一把犁、一个铧和一把大锄,然后才能够做他的事;每一个修造各类车辆的,必须有一斧、一锯、一锥、一凿,然后才能够做他的事。由此可知,铁器在生产生活中地位重要,反映的本质是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生产方式的变革,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不能说明铁器使用比较广泛和政府大力推广铁器,排除B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根据材料“……其出土的铁农具类型齐备,从开荒整地到收获加工,拥有一套完整的农具体系”,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具有完备的农具体系,这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D项正确;仅凭河南、山东、北京、江苏等地的冶铁遗址情况,无法说明铁犁牛耕已在西汉得到普及,排除A项;材料不能证明冶铁遗址是官营还是民营,排除B、C项。故选D项。
17.(1)特点:铁农具分布范围广泛,遍及中国很多地区;铁农具种类繁多,基本上能适应各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
(2)表现: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
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人力资源充足且成本低;使用牛耕成本较高。影响:农业技术上难有新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由材料“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湖北、安徽、四川、云南等23个省、自治区。秦、楚、燕、齐、赵、魏、韩的广大地区都有铁器出土。”可得出铁农具分布范围广泛,遍及中国很多地区;由材料“战国铁农具的种类很多,有铧、锄、铲、耙等。”“就铁农具种类而言,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除草、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可得出铁农具种类繁多,基本上能适应各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
(2)本题是特点、原因、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第一小问表现:由材料“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期已被铁搭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可得出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及所学可得出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人力资源充足且成本低;由材料“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可得出使用牛耕成本较高。第三小问影响:由材料“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期已被铁搭取代。”及所学可得出农业技术上难有新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8.首先辨析材料来源,判断材料的时间及所描述的基本内容;其次阅读材料,对其基本内容进行梳理提炼;然后查阅其他资料完成史料的佐证;最后组织语言形成自己观点。《管子》是后人托春秋管仲之名所作,该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其中《管子·海王》反映的是战国时期手工业的情况。该材料反映战国时期各门类的手工业工具自成体系。战国时期铁质工具不仅数量多,而且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
【详解】根据教材材料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力。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成事者,天下无有,可知战国时期各手工业部门中均有铁器的使用,如家庭手工业中的针、刀,农业中的耒耜铫,行服有锯锥凿,而且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
19.(1)赫梯国家(赫梯人)。战国时期铁器大量应用于生产;在纺织业、农业、制车业等行业,均使用上了铁质工具;行业内部,铁质工具种类丰富,分工明确,形成体系。
(2)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了小农家庭的自给自足,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也为国家提供了税源和徭役。但农业家庭式劳作阻碍了商品经济,难以产生技术突破。
【详解】(1)国家(民族):结合所学知识,赫梯人是西亚地区乃至全球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也是世界最早进入铁器时代的民族,考古发现的证据显示铁器的生产至少可以追溯到前20世纪。在冶铁方面颇具名气,赫梯王把铁视为专利,不许外传,以至铁贵如黄金,其价格竟是黄铜的60倍。赫梯的铁兵器曾使埃及等国为之胆寒。赫梯人打击敌人最有效的武器是战车;在战场上,他们驱赶披着铁甲的马拉战车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使来敌闻风丧胆。直到前1180年左右赫梯灭亡之后,赫梯铁匠散落各地,才将冶铁技术扩散开来,前800年左右传至印度。情况:根据材料“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及所学知识可得出战国时期铁器大量应用于生产;在纺织业、农业、制车业等行业,均使用上了铁质工具;行业内部,铁质工具种类丰富,分工明确,形成体系。
(2)作用:根据材料“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及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家庭式劳作是封建社会重要的劳作方式。它提供了小农家庭需要的农产品以及手工产品,保证了小农家庭的自给自足,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也为国家提供了税源。但农业家庭式劳作阻碍商品经济,难以产生技术突破,在近代以后产生不良影响等等。
20.特点一:治水活动大体呈现次数增多趋势。
说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推广及秦汉以后耕作方式的改进,使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这为我国治水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秦汉以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大一统政权的发展,为我国治水活动提供了强大的社会组织力。此外,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加速了对土地的开发,这既扩大了社会对水利工程的需要,也为其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
特点二:治水活动呈现南重北轻的趋势。
说明:秦汉三国时期以前,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人口众多,农业发达,治水活动呈现北重南轻的特点。魏晋以后的晋室南渡、安史之乱及靖康之变引发了我国多次大规模人口南迁,这既为南方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南方地区的开发,推动了南方治水活动的发展。而北方由于长期开发,环境退化,加之战乱,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宋代我国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治水活动南重北轻的特点也日益明显。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春秋战国至两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春秋战国至两宋时期治水活动的统计表”可从治水活动的次数的角度进行提炼,即治水活动呈现次数增多的趋势。在阐述时,考虑治水活动增多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即经济方面,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推广及秦汉以后耕作方式的改进,使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这为我国治水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政治方面,秦汉以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大一统政权的发展,为我国治水活动提供了强大的社会组织力。社会需求的角度,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加速了对土地的开发,这既扩大了社会对水利工程的需要,也为其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也可根据表格中治水活动的分布地点这一角度进行提炼:治水活动呈现南重北轻的趋势,指出南北分布的变化或趋势亦可。可结合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秦汉三国时期以前,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人口众多,农业发达,治水活动呈现北重南轻的特点。魏晋以后的晋室南渡、安史之乱及靖康之变引发了我国多次大规模人口南迁,这既为南方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南方地区的开发,推动了南方治水活动的发展。而北方由于长期开发,环境退化,加之战乱,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宋代我国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治水活动南重北轻的特点也日益明显。也可从治水活动的影响因素这一角度进行提炼:治水活动受国家政局(或国力等)影响。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练习(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