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16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目录
核心知识脉络图详览
命题点与易错点解读
常考重难点概念突破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45分钟)
1.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消费创造供给,国家投资刺激经济增长,主张赤字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失灵不等于国家不干预经济
解读:凯恩斯主义出现于1936年所以它不能是罗斯福新政的指导思想,它的成功是因为70年代以前始终存在生产过剩的局面,刺激需求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是它的问题也在于过度强调刺激需求,导致税收负担重,政府开支大,规章制度繁琐,必然会影响投资和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因此在滞胀危机之后被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所取代。但是并不意味着国家干预经济就不再有用。
2.农业经济危机是供给不足,工业经济危机是供给过剩。
解读:农耕社会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生产遭到天灾人祸的影响,导致的供给不足,恢复的方式一般是休养生息。近代工业社会随着社会各行业的生产能力增强,这样的危机基本不复存在,(当然,由于分配不均衡造成的局部供给不足的人道主义危机依然存在)生产者过度生产追求高回报导致的供给过剩成为常态,解决的方案一般是刺激消费,这里的刺激分为两种道路,一种是凯恩斯主义的直接通过提升消费能力刺激,一种是供给学派的通过刺激供给升级产生新消费。
3.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战后金融秩序的稳定,同时造就了美元霸权。它的瓦解一没有导致金融混乱,二没有削弱美元地位。
解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基于二战造成的国际金融体系崩坏,英镑不再具备国际货币的能力的情况下建立的,所以出现新的国际货币就不可避免。美国在当时经济实力最强因此美元获得了超级霸权地位。但是固定汇率制和石油危机导致了美国不再愿意维持旧体制,所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美元依然是国际世界最通行的国际货币,黄金只能作为普通商品和价值储备存在,美元的地位依旧稳固。
4.二战后是凯恩斯主义盛行;滞胀危机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和凯恩斯主义失灵;
解读: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的原因是军事订单和基建订单主要由政府创造,各国都需要政府来刺激经济恢复,福利国家也是政府主导建立。而滞胀危机是政府的刺激手段失灵,所以凯恩斯主义不再受到追捧,同时美元不再愿意承担固定汇率义务,所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也瓦解。
5.战后经济模式,英德相比德国福利较好,日法相比法国公有化程度高。
解读:这是基于教材知识的简单梳理。英国叫混合市场经济更多侧重私有化减轻政府负担,德国叫社会市场经济更侧重改善福利刺激消费。法国叫计划指导型经济,推行了大规模的企业国有化,日本叫政府主导型经济,是通过政府支持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出口。
6.国际格局变化包括维也纳体系瓦解、凡华体系建立、雅尔塔体系建立、苏联解体等;多极化是一种趋势而非格局。
解读:国际格局描述的是相对稳定的国际状态,维也纳体系、英国称霸、凡华体系、雅尔塔体系、美苏争霸这样相对长时期稳定的状态我们才能叫国际格局。多极化是始终波动的,除了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相对稳定之外,各个力量体的变化波动性很大,所以只能叫趋势。
7.马歇尔计划不仅促进了西欧经济恢复,还促进了西欧的联合。
解读:马歇尔计划的初衷是拉拢西欧抗衡苏联,所以具有意识形态色彩。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美国的确实实在在促进了西欧的经济复苏,并且推动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一个联合的西欧对战后初期的美国来说是符合国际战略的,只是随着欧洲联合体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才和美国有了一定的冲突。
8.多极化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谈判和协商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式。
解读:近代以来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联系逐步增强,冲突也逐步增多,各殖民国家解决冲突的主要方式是在战场上一决雌雄,然后签订条约维持双方接受的状况。但是一战和二战的发生,使得大家认识到战争解决纠纷的成本会超出人类文明愿意承受的代价,再加上美苏冷战带来的核威胁,大家不愿意陷入更可怕的战争中,于是谈判和协商成为了主要的解决争端方式。多极化的发展加速了这一过程。
9.世界银行提供长期贷款(救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短期贷款(救急)
解读:世界银行主要是支持经济恢复与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解决突发金融问题。
10.实现全球化必须先经历区域集团化,但区域集团化不一定推动全球化实现。
解读:合作必然经历由小到大的过程,但是随着区域集团化扩大,区域内利益实现充分,区域外就成了大家防范的对象,因此,区域集团化在发展过程中不一定促进全球化,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从生产力发展的长远空间看,全球化依然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11.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和国际分工深化。
解读: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利润最大化方式的过程,因此分工必然会逐步全球化,不同发展水平和资源特色的国家会承担不同的分工,单一商品制造的合作化水平和不同商品的国际分工都会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12.反全球化浪潮延缓了全球化,也促进全球化进程更加合理。
解读:反全球化基本是由于利益分配不合理带来的,这个过程会推动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从长远看这是有利于全球化的。
13.修正民族国家——欧盟是超国家主权机构;修补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解读:所谓的修正指的是对国家权力范围的一种调整,全世界目前只有欧盟是超国家主权的机构。所谓修补指的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
14.欧盟一体化程度最高,亚太经合规模最大也最松散,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南北合作,上合组织是经济和安全合作。
解读:区域集团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程度、历史传统文化的相似程度、文明发展特征的相似程度和中心国家的影响力大小。
【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新中国初期都曾实行过,不影响政权的性质,反而有利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进而巩固政权。具体来说,一是指国家政权对企业的控制,即由国家政权直接控制这些或那些资本主义企业的一种资本主义,如新经济政策、公私合营。二是指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监督和调节,国家实行生产和分配社会调节,如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西方国家加大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依赖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
【贸易保护主义】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关税壁垒、进口许可)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
【凯恩斯主义】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主张国家应该承担调节需求的责任,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应扩大开支,甚至实行赤字财政以扩大需求,刺激消费,刺激投资,以提高总需求水平,消除危机和失业。该理论在20世纪30-60年代指导着西方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这对缓和经济危机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长期执行国家干预会导致通货膨胀和国债大增。
【国际经济旧秩序】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体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其主要内容和特征是:以不合理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国际垄断资本占据支配地位的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受少数发达国家控制的国际经济机构。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兴起的经济学流派。货币学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发行量而不是需求。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供给学派强调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经济便会随之出现稳定增长。该学派主张减税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能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凯恩斯主义失灵的情况下,这两个学派的理论为解决"滞胀"提供了新思路。
【福利国家】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具有高税收、高福利、覆盖面广的特征,本质上是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维护垄断资本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法。它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同时还利于消费,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工作积极性等问题。
【第三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既是由于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结果。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新经济】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全球治理】是指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对全球事务进行共同管理。
【单边主义、单边外交】指举足轻重的特定大国,不考虑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愿望,单独或带头退出或挑战已制定或商议好了的维护国际性、地区性、集体性和平、发展、进步的规则和制度,并对全局或局部的和平、发展、进步有破坏性的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与倾向。
【双边外交】指两个国家一对一的关系
【多边外交】指参加同一国际组织或某个活动的多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欧洲一体化】欧洲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逐渐走向联合的过程。1951年,法国提出了“舒曼计划”,此后法、德、比、荷、卢、意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3月,六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罗马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此举象征欧洲正式走上一体化道路。1991年12月,欧共体各成员国政府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组建欧洲联盟。1999年1月1日,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成功启动,标志着酝酿多年的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正式建成。
【新东方政策】1969年10月联邦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勃兰特上台后提出的对外政策新的见解和政策思想。主要内容有: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放弃使用武力,与东欧各国签约建交等。新东方政策反映联邦德国在国际形势缓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的倾向,是联邦德国在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
【第三世界】冷战时期,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为表示并不靠拢“北约”或“华约”任何一方,用“第三世界”一词界定自己。1973年9月不结盟国家在阿尔及尔通过的《政治宣言》中正式使用了“第三世界”这个概念。毛泽东在1974年2月22日同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卡翁达谈话中曾提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尼克松主义】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的调整对外政策的战略重点的主张。60年代后期,美国的实力在侵略越南战争中遭到很大的削弱,国内陷入空前的经济、金融和政治危机。尼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提出美国收缩战线、越南战争越南化、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新亚洲政策”。西方报刊称之为“尼克松主义”或“关岛主义”。
【经济区域集团化】又称“经济地区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升级。自二战以后,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间通过加强经济合作,为谋求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在自愿的原则和本地区实际情况下形成了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国家集团。随着多数国家参与了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增强了世界经济的活力。
【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商品、服务、资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更具有整体性的趋势。逆全球化则是重新赋权于地方和国家层面的思潮,近年来与民族主义高涨同时存在。主要表现有:英国脱欧,“美国优先”原则等。
【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该体系是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而得名。主要内容为: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73年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南南合作】由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处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于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些国家之间为发展民族经济,开展专门的经济合作,就被称为"南南合作",如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合作、中国与非洲的合作、非洲各国之间的合作等。
(建议用时:45分钟)
(2023·山东高考·15)
1.下图为1949~1985财政年度美国联邦政府研发投资中用于国防研究的占比(%)情况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 B.对外战争的频度烈度
C.国际科技竞争的压力 D.政府外交战略的调整
(2023·广东高考·16)
2.针对下图所示问题,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巩固布雷顿森林体系
C.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D.恢复自由放任政策
(2023·浙江高考·15)
3.阅读下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
A.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B.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受到触动
C.政府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贫困问题
D.社会福利开支增加的同时贫困状况并没有缓解
(2023·浙江高考·14)
4.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下列项中,关于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的对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铁犁耕作技术——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B.钢筋混凝土技术——创造了城市新的夜生活方式
C.杂交育种新技术——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生鲜食品
D.移动通信技术——与外界沟通更加便捷
(2023·湖南高考·16)
5.对如图的合理解释是( )
A.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
B.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
C.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
(2023·浙江高考·17)
6.观察下图,解读正确的有( )
①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下降
②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③美国大量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缘于它最先建立“福利国家”
④两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河北高考·9)
7.有美国军事评论家表示:“越战失败后,(美国)被迫放弃在巴拿马的重大利益……从巴拿马撤退和降旗,即使只是象征性的,也会被作为美国是纸老虎的新证据。”这一观点反映出( )
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西方阵营的分化
C.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动 D.第三世界的合作
(2023·福建高考·16)
8.20世纪70年代,刚果(金)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在他的宣言中宣布了国家主义理论,并在更改国名为扎伊尔的同时,蒙博托要求国民取非洲化姓名,很多城市也更改欧洲殖民者所取名称。这反映了( )
A.刚果政府权力扩大 B.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C.冷战意识影响非洲 D.非洲殖民体系瓦解
(2023·北京高考·15)
9.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522号决议,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与投资应达到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1%。此举符合联合国( )
A.托管制度 B.“大国一致”的原则
C.安理会投票程序 D.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
(2023·山东高考·14)
10.1961年,加纳领导人克瓦米·恩克鲁玛在其著作中指出,非洲许多地区在文化、语言和思想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我们都是非洲人,这是基本的事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不能战胜的”。他力图( )
A.实现非洲各国的独立 B.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
C.保持非洲地区文化的多元性 D.解决非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2023·海南高考·13)
11.将下列内容按历史发展逻辑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尼赫鲁认为:“我们正在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一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正统实践之间的中间道路”,“社会主义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②丘吉尔表示,他不愿充当“为英帝国敲丧钟的首相”。
③二战时期,在英国驱使下,坦噶尼喀农作物种植单一,导致该地区中部土壤退化。
④在夕阳残照下,最后一批英军降下了英国国旗,撤离了占领长达74年之久的苏伊士运河区。
A.③②④①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35)
12.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该主张意在( )
A.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 B.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
C.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D.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
(2023·浙江高考·20)
13.进入20世纪下半叶,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全球化。但是,我们必须同时看到,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是在各种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这使得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与独立性也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如果说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源于自身质的规定性的话,那么民族或地区文化也有自己内在的运行逻辑。这一材料旨在说明( )
A.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
B.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应按照固有轨迹各自演进
C.世界各民族需要积极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D.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应有之意
(2023·高考全国乙卷·35)
14.1960~1970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从197.8亿美元增加到397.5亿美元,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口额也从218亿美元增加到413.6亿美元。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出口额比重从21.4%下降至17.6%。据此可知,该时期( )
A.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 B.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C.南北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削弱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下降
(2024·河北部分学校高三1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16)
15.下表所示为关贸总协定各轮多边贸易谈判的主要议题。据表可知,关贸总协定( )
谈判回合 谈判时间 主要议题
前五轮 1947~1960年 关税
肯尼迪回合 1964~1967年 关税、非关税壁垒、欠发达国家参与和特殊经济体参与
东京回合 1973~1979年 关税、非关税、多边保障体系、农产品、热带产品和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框架
乌拉圭回合 1986~1994年 关税、非关税、自然资源产品、纺织品与服装、农产品、热带产品、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条款、反倾销、补贴和反补贴措施
A.现有机制体制存在不足 B.积极推动全球化均衡发展
C.实现了国际贸易自由化 D.致力于规范全球贸易秩序
(2024·广东深圳宝安区调研·15)
16.1952年12月,日本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内容是经济自立和充分就业。计划的宗旨在于说明经济的走向,表明政府的决策主张,向企业提供可靠的市场信息,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等。日本的经济计划( )
A.汲取了社会主义计划的经验 B.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 D.体现了政府指导性的特点
(2024·湖南10月联考·16)
17.如图所示为1960—2018年德国(联邦德国)国有企业占国内投资比重。对此的合理解读是( )
A.政府根据社会形势变化调整经济政策 B.国有企业的缩减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C.私有化浪潮避免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D.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有助于改善民生
(2024·广东湛江调研·16)
18.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先后出现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1970年代的“滞胀”危机、1980年代的金融泡沫化危机;高速发展的日本经济也在1990年代突然失速。这些危机( )
A.开启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B.源于凯恩斯主义的弊端
C.促使新自由主义的诞生 D.威胁了国际秩序的稳定
(2024·江西景德镇一模·13)
19.如图为1850—1990年的英国职业人数结构图。该图反映出英国( )
A.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 B.从男权社会向女权社会转型
C.国家干预经济的逐步加强 D.福利国家制度的不断完善
(2024·清华诊断·15)
20.1980年,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服务业的总产值第一次超过产品生产总值。其他国家的情况也都相差不多。1987年英、法、日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分别为2%、2%和3%;第二产业为38%、38%和40%;第三产业为60%、60%和57%。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产业结构非物质化趋势 B.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趋势
C.管理模式的现代化趋势 D.消费结构的多元化趋势
(2024·河南六市10月联考·24)
21.上世纪80年代初,面对经济滞胀,美国里根总统实行高技术发展战略,加大军工研发与生产,促进军用技术的民用化。1993年上台的克林顿总统拟定“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大大推动美国新经济崛起,造就了美国经济一度繁荣。据此可看出( )
A.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造就美国经济的繁荣
B.美国通过产业升级并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繁荣
C.科技的新发展是美国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
D.美国经济繁荣完全是经济政策调整的结果
(2024·浙江浙南名校联盟·13)
22.下图为漫画《希望它的回答要好于192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背靠美国陆军支持研发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陷入沉思。这个庞然大物上写着“美国共和党对电脑的高投入不可控”,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对这台新式“机器”也议论纷纷。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A.作者坚信科技成果将带来巨大的效益
B.总统对计算机助推国防发展充满信心
C.计算机的问世曾引发不同的舆论反应
D.“埃尼阿克”的问世加速了日本投降
(2024·陕西商洛高三11月联考·22)
23.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白领人数激增,而蓝领人数减少,产生了一个“新阶级”(又称“中间阶层”)。该阶层在国家权力角逐中迅速壮大,但有很大的摇摆性,总是追随着强大的一方。它的成长弱化了被统治民众与统治者之间的政治斗争,使得群众运动减少并趋向缓和。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政治运动加速社会阶层的流动 B.中间阶层成为政府管控的主体
C.科技进步影响西方国家的治理 D.西方国家内部权力斗争的激化
(2023·重庆巴蜀中学·14)
24.二战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人民资本主义”理论美化成“人人都成为企业的所有者”,现代资本主义已经具有人民性,是资本家和工人利益融为一体的社会制度,二者共有资本、共享民主,社会经济成员在经济上是自由平等的。由此可见,“人民资本主义”理论( )
A.否认社会化大生产 B.掩盖了阶级差别
C.混淆社会形态差异 D.诋毁社会主义
(2024·浙江杭州一模·14)
25.下图是《世界发展报告(1993)》发布的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例(1980、1991)。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联邦德国成为社会保障支出最多的国家
B.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解决了社会的矛盾
C.英国基本实现全民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D.过度的社会保障容易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2023·江苏南京三模·16)
26.如表是21世纪以来北欧国家关于福利制度方面的若干政策。这表明,北欧国家( )
项目 内容
财政 对家庭、个人和企业实行减税
劳动力市场 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就业,包括按职位空缺匹配岗位、进行职业培训
养老 实行灵活、弹性的退休政策,延长工作年限
医疗 加强医疗机构绩效管理、鼓励私人医疗机构、拓宽市场竞争渠道
A.基层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B.福利水平与规模居世界领先
C.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求平衡
(2024·湖南省长沙一中月考·16)
27.畅1946年,英国宣布结束对约旦的委任统治,承认约旦独立;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即《印度独立法案》,8月15日英国殖民当局分别向国民大会党和穆斯林联盟移交权力;1948年,锡兰(斯里兰卡)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这些事件( )
A.说明英国主动调整在亚洲的殖民政策
B.反映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
C.表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
D.推动帝国主义在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2024·湖南永州一模·16)
28.1946年10月,法国制宪议会通过新宪法,将“法兰西帝国”易名为“法兰西联邦”, 宣称法国与殖民地在“权利、义务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联邦,把殖民地分成海外省与海外领地、联系领地(多哥、喀麦隆)、联系成员国(印支3国、摩洛哥、突尼斯)和归并地4类。这一做法( )
A.在根本上改变了殖民帝国的性质 B.受到了印巴分治事件的直接影响
C.放弃了宗主国对领地的支配地位 D.反映了法国维持殖民统治的企图
(2023·湖北名校联盟第一次联测·14)
29.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一直被英法资本所霸占。1956年7月,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英法随即联合以色列发动对埃及的军事入侵,美国把这次入侵看作是赢得阿拉伯世界支持的绝好机会,苏联建议与美国共同出兵“制止侵略”。1957年3月,英法两国的军事冒险最终以失败告终,埃及取得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因为( )
A.阿拉伯国家的联合斗争 B.美苏两国的共同出兵
C.埃及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D.英法两国实力的衰落
(2023·福建漳州四模·14)
30.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二世界国家,在70年代又接纳31个第三世界国家。这说明( )
A.维护各国利益是联合国的主要任务 B.反对霸权主义改变世界格局
C.参与国际事务是第三世界努力方向 D.尊重国家主权成为时代共识
(2024·广东高三11月调研·16)
31.下图为2005 年至2021 年东盟各国和中、日、韩、英、美五国在数字服务领域的出口规模增长倍数,以及数字服务出口额在本国服务出口总额中的占比情况。该图说明( )
A.区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B.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严重
C.世界对中国的依存度上升 D.国际政治旧秩序依然存在
(2023·广东名校联盟8月开学联考·16)
3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分工出现了新变化,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地理变迁。首先是消费类电子产业从美国向日本转移,然后由日本向韩国和东南亚国家与地区转移,形成了雁阵结构,其中日本是头雁,亚洲四小龙紧随其后。上述变化( )
A.推动了国际经济重心的转移 B.说明发达国家丧失了经济优势
C.体现出世界经济新秩序形成 D.显示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2023·湖南长郡中学·15)
33.1970—1988年间,发展中国家间出口额在它们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20.3%增加到27.4%;1975—1981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官方开发援助从62.39亿美元增加到84.66亿美元;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也逐渐增加,到1980年,累计已达到50~100亿美元。这些变化说明发展中国家( )
A.加强南北对话提高国际地位 B.进行资本输出改变不利局面
C.建立区域集团应对挑战 D.加强合作提升整体力量
(2024·吉林长春一模·16)
34.1960年加纳开国总统恩格鲁玛提出,要积极应用民族国家政府力量抵消西方跨国公司及其依仗的规则的力量,创造利于非洲发展的环境。众多非洲学者也在21世纪后一再发出被重新殖民化或遭遇帝国主义者霸凌的申诉。这反映出( )
A.旧经济秩序制约非洲国家发展 B.非洲国家积极争取民族独立
C.跨国公司是非洲发展最大障碍 D.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两极格局
(2024·广东惠州调研二·16)
35.1975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官方开发援助共计62.39亿美元,1981年增加到84.66亿美元,占捐助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93%,远远超过联合国第二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所规定的,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开发援助应占捐助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0.7%的指标。这表明( )
A.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B.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南南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2023·四川成都三模·35)
36.一位墨西哥学者在论述当代拉丁美洲的文化时指出:“虽然人们已不再像20世纪初那样不加批判地抄袭法兰西的文学艺术时尚,但是种种‘波普艺术’和‘北方庞然大物’的消费模式的表现已深深地渗入了拉丁美洲的文化。”这一观点体现了( )
A.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 B.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生存困境
C.拉美文明的重大贡献 D.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冲突
(2023·山东济宁三模·15)
37.如图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和服装世界市场占比情况。当时的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描绘成侵略者;纷纷抱怨市场混乱并加强对市场限制。这反映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
A.触及到发达国家根本利益 B.改变了经济旧秩序
C.基本上局限于轻工业领域 D.遭受不公正的压制
(2024·福建高三11月质量检测·16)
38.某学者认为,如果没有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多极化和全球化很难步入正轨,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也无法发挥较好的作用。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又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相互促进 B.世界多极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C.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实现了均衡发展 D.国际新秩序推动多极化发展
(2024·广东调研二·16)
39.某学者在论著中写道:“20世纪90年代,德国因为在翻修柏林国会大厦时启用了外来劳动力,导致国内工人发生了暴动。欧洲高科技产业工人心酸地称自己被‘班加罗尔(印度的高科技中心)化’了,因为他们的工作都被来自印度的廉价劳动力顶替了。”由此推断,该学者探讨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B.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C.新科技革命的影响 D.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2024·甘肃白银10月联考·16)
40.如图为2000—2020年全球贸易干预政策数量。据图可知,当今世界( )
A.逆全球化思潮甚嚣尘上 B.凯恩斯主义思潮卷土重来
C.世贸组织未能发挥作用 D.经济全球化浪潮面临冲击
(2024·湖北武汉在重点中学10月联考·16)
41.对外贸易是新加坡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外资企业在新加坡投资设厂,进口原料、半成品,利用当地劳动力,进行加工和装配,然后再出口到各国。1990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为627亿新元,而对外贸易总额为2030亿新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资企业的进出口额。这说明( )
A.新兴国家崛起挑战国际经济旧秩序
B.世界贸易组织提升贸易国际化水平
C.新加坡利用外国资本进行产业升级
D.经济全球化推动新兴民族国家发展
(2024·广西10月摸底测试·16)
42.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数量急剧增加,其中美国和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两个国家,如图为2001—2020年全球—美国—中国人工智能高质量论文年度趋势图,该图反映出( )
A.科技进步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新视角
B.现代科技拓展了国家社会治理的新领域
C.高新技术发展推动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
D.大国日渐成为高新技术研究的主导力量
(2024·广东部分学校8月联考·16)
43.2019年,曾供职于美国情报部门的斯诺登撰写的《永久记录》一书出版。他在书中表达了对“美国监视网络信息”行为的怀疑与不安,随后,美国政府起诉并指控他违反保密协定。由此可见,网络的重大弊端在于( )
A.影响公民个人生命财产安全
B.计算机病毒、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
C.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难
D.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冲击
(2023·河北衡水中学五次测评·16)
44.下图为巴西画家塔尔希拉·阿玛拉尔1943年创作的作品《有七只小猪的农场》,创作中融入了土著元素,表明土著艺术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这( )
A.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特征 B.突出了不同种族文化的优劣差异
C.体现了混血土著艺术的主导地位 D.阻止了欧洲殖民文化的不断渗透
(2024·辽宁鞍山一模·16)
45.2022年8月,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联合国全球粮食、能源和金融危机应对小组(GCRG)发出警告:受地缘冲突影响,飙升的能源价格正在加剧数亿人的生活成本,建议各国政府多管齐下,支持最弱势群体,以避免能源贫困程度不断恶化。由此可知( )
A.能源是影响当今社会发展的根本障碍
B.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C.逆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D.现代战争中社会问题呈现全球化趋势
(2024·河南联考评测三·23)
46.目前,以美元为主的结算和储备体系正在逐渐结束其历史使命,“去美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与此同时,截至2020年初,至少有28个国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还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人民币纳入了国家货币储备体系。这反映出( )
A.国际金融体系不断重构 B.经济全球化出现重大挫折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体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2024·山东济南摸底考·15)
47.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美国政府武力入侵拉美的同时,更侧重于用“民主化”与“和平演变”的手段干预拉美地区事务。1999年,美国政府推出“新干涉主义”,竭力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充当“世界法官”。这反映了美国( )
A.战略重心从拉美转向世界 B.冷战策略做出战略调整
C.构筑利己的国际关系秩序 D.制造统治拉美的合法性
(2024·河南高三11月联考·24)
48.1995—2000年,有50多个国家发生了反对某美资跨国餐饮集团的暴力抗议,从法国到巴西再到印度尼西亚等。反对者们将该集团的产品及企业的传播看作是为取代传统食品与文化、地方产品、独立思考以及可选择性政治意识形态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侵略。这一抗议活动反映了( )
A.反全球化已经成为国际共识 B.全球治理体系亟待改革完善
C.冷战严重阻碍国际经济交流 D.国际贸易消除了文化多样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1949~1985(美国)。据图可知,出于对抗苏联的实际需要,美国联邦政府研发投资中用于国防研究的占比不断调整,D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面临“滞涨”危机,但国防研究占比仍然较高,且1977年以后呈上升趋势,不符合逻辑,排除A项;1949年—1985年美国对外战争基本没有明显变化,且六七十年代正值越南战争期间,但70年代美国研发投资中用于国防研究占比下降,排除B项;自二战之后,美国的科技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未出现大的波动,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1982年(世界)。据本题材料可知,1978-1982年西方国家失业率增加,消费品价格增长率下降,市场活力不足,因此需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激发市场活力,A项正确;1973年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各主要货币在投机力量冲击下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排除B项;苏联实行计划经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与苏联无关,排除C项;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灵,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采取的是新自由主义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根据柱状图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福利开支大幅度上升,而社会贫困状况中,贫困人口比例和贫困线以下人数却由上升到逐步缓慢下降,这说明当时社会福利制度并没有发挥有效作用,社会福利开支增加的同时贫困状况并没有缓解,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社会财富各阶层占有的数据,社会贫富差距情况通过柱状图并不能反映出来,可知贫困人口比例在下降,排除A项;福利制度没能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排除B项;C项只涉及到了美国政府福利开支,没有涵盖美国贫困状况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至现代世界。据所学可知,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方便人类之间更好地交流与沟通,因此D项正确;铁犁耕作技术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它的作用并不是让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据所学可知,促进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的是原始农业的出现,排除A项;钢筋混凝土技术有助于提高房屋的质量,与城市夜生活之间没有必然关联性,排除B项;杂交育种新技术能改良作物品种,同时增加作物产量,生鲜食品涉及到的技术是食物储存技术,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美国。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1967后,美国的农业投入量中的劳动力指数不断下降,说明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B项正确;机械指数先上升后下降,并不能说明农业集约化程度如何,排除A项;化学品指数虽然不断上升,但并不能说明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排除C项;美国劳动力减少和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有关,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农业和工业人口比重都在下降,服务业人口比重增加。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促使社会结构变化。①②④符合材料,B项正确;英国最早建成“福利国家”,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据材料“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失败”“美国被迫放弃了在巴拿马的重大利益”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第三世界国家维护本国国家主权的斗争取得了很大胜利,力量不断壮大,美国全球扩张战略受阻,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动,C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逐渐分化,材料反映的是美国与越南、巴拿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反映出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排除BD项。故选C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非洲)。据材料“蒙博托要求国民取非洲化姓名,很多城市也更改欧洲殖民者所取名称”可知,蒙博托在努力减少殖民主义在刚果的影响,进而弘扬民族主义,B项正确;城市改名属于政府的正常权力,并非权力的扩大,排除A项;冷战意识指的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的影响,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而是殖民主义对刚果的影响,排除C项;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彻底瓦解的历史事件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960年(联合国)。据材料“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与投资应达到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1%”,可知联合国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进行援助和投资,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其维护世界,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D项正确;托管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托管领土居民的进展以及托管领土朝自治或独立方向的逐渐发展,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大国一致”的原则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表决程序原则,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安理会的投票程序体现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其主要的意义是想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的非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米·恩克鲁玛推行泛非主义,支持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倡导非洲统一,但是种种举措最终招致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内反动势力的不满和敌视,最终在1966年2月24日应邀访问越南时被军警发动军事政变推翻,长期流亡海外。因此根据材料“我们都是非洲人,这是基本的事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不能战胜的”可知,克瓦米·恩克鲁玛淡化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的差异,主张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B项正确;1960年为非洲年,到这一年,许多非洲获取了独立,但是并未全部独立,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非洲的联合,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的差异,排除C项;“非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二战时期至1956年(世界)。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1956年12月开始,国大党政府在国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所谓“社会主义运动”;②二战结束后,随着英国的逐渐衰落,丘吉尔表示,他不愿充当“为英帝国敲丧钟的首相”。③二战时期,在英国驱使下,坦噶尼喀农作物种植单一,导致该地区中部土壤退化。④1956年6月13日,最后一批英国军队撤离占领了74年之久的苏伊士运河区。综上所述,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排序,③②④①符合题意,A项正确;其他选项排序错误,排除B项、C项和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材料“一些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今,发达国家普遍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中国家正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这一时期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这是企图扼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推卸其发展过程中造成环境问题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故发达国家的这一主张主要目的就是要扼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推卸应承担的历史责任,维护本国利益,C项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目的是推卸责任,维护本国利益,而不是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排除A项;当前秩序是维护发达国家利益的,发达国家并不希望建立新的秩序,排除B项;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并不是其目的,只是发达国家扼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推卸应承担的历史责任,维护本国利益的手段,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和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据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是在各种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这使得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与独立性也得到了空前的关注,所以在世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当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民族或地区文化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点,并不是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排除A项;各民族和各地区的文化在保持自身文化特性的前提下,也应当去吸收融合其他地区的优秀文化,并不是“各自演进”,排除B项;积极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表述片面,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去吸收,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出口额比重从21.4%下降至17.6%。”可知发展中国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和进口额一直在增多,但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出口额比重却在下降,由此可知发达国家的出口额不断增多,在世界出口额比重中占据较高比例,发达国家增加对外出口会挤压发展中国家本民族工业的发展空间,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下降,D项正确;此时世界经济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逆转,仍然是发达国家主导,排除A项;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推动了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排除B项;根据材料“1960~1970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从197.8亿美元增加到397.5亿美元,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口额也从218亿美元增加到413.6亿美元。”可知南北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和本质题。时空是现代史(世界)。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关贸总协定的主要议题,从单一的关税逐步扩展到关税、非关税、自然资源产品、纺织品与服装、农产品、热带产品等领域,说明其致力于规范全球贸易秩序,D项正确;仅从表格,无法得出现有体制的问题,排除A项;“均衡发展”,表述绝对,排除B项;“实现了”,表述夸大,并没有实现贸易自由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6.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的日本。从题干材料“说明经济的走向,表明政府的决策主张,向企业提供可靠的市场信息,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可知,由于日本的经济计划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和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指令性计划不同,他们的经济计划最大的特点是指导性的,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如“市场信息”等是和苏联等社会主义计划不同的方面,也不是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是干预的“指导性”、非强制性,AB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排除AB项;日本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是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
1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60—2018年的德国。根据材料“1960—2018年德国(联邦德国)国有企业占国内投资比重”及所学可知,二战后初期,联邦德国为摆脱经济困境成立国有企业,借此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此后德国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两度缩减政府投资占比,A项正确;二战后,德国国有企业占比增多,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德国经济持续发展,故国有企业的缩减未必能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排除B项;私有化不能避免经济周期性波动,因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排除C项;80年代末第二次私有化改革后,国有企业占比减少,但人均GDP在增加,可见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未必有助于改善民生,排除D项。故选A项。
18.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危机都威胁了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冲击了原本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题干中并非所有危机都在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排除A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导致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之一,因此并非所有大危机都源于凯恩斯主义的弊端,排除B项;“滞胀”危机爆发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逐渐得到贯彻,排除C项。故选D项。
1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0年至1990年的英国。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期制造业就业比重大,20世纪中期以来服务业比重最高,表明以服务消费者的消费为中心的“消费型社会”正在形成,A项正确;女性参加工作的人数日益增长,妇女地位不断提高,但不代表向女权社会转型,而是男女日益平等,男性职业人数也一直多于女性,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项;仅从英国的职业人数来看,是无法体现福利国家概念的,排除D项。故选A项。
2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根据材料“1980年,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服务业的总产值第一次超过产品生产总值。其他国家的情况也都相差不多。1987年英、法、日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分别为2%、2%和3%;第二产业为38%、38%和40%;第三产业为60%、60%和57%。”可知19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说明当时产业结构非物质化趋势,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生产过程的信息,无法得知智能化趋势,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设计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中体现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不是消费结构,排除D项。故选A项。
2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90年代(美国)。材料中“实行高技术发展战略,加大军工研发与生产”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实际是美国针对经济“滞胀”,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顺应第三次科技革命做出的政策调整,使美国走上技术密集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经济结构,B项正确;根据上学可知,面对经济滞胀,美国的做法是降税和放松管制,意味着放松干预,排除A项;科技的新发展是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完全是经济政策调整的结果”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2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由题干中“陷入沉思……不可控”“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对这台新式‘机器’也议论纷纷”可知,人们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存在分歧,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二战后人们对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意见不统一,并非所有人都认为科技成果将带来巨大的效益,排除A项;由材料“美国总统杜鲁门背靠美国陆军支持研发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陷入沉思。”可知,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并没有对计算机助推国防发展充满信心,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电子计算机诞生于二战后,因此“埃尼阿克”的问世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说法不符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2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西方国家)。根据材料“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白领人数激增,而蓝领人数减少,产生了一个‘新阶级’、”“它的成长弱化了被统治民众与统治者之间的政治斗争,使得群众运动减少并趋向缓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信息技术革命迅速发展,产生了“中间阶层”,成为介于富有者和贫穷者之间新的多数派阶层,从而也逐渐成为影响政党竞选获胜的决定性因素,中间阶层的力量在越来越壮大,成了社会变迁的主导动力,影响了西方国家的治理,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政治运动,排除A项;材料中的中间阶层力量逐渐壮大,影响了西方国家的治理方式,没有成为政府管控的主体,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内部权力斗争,也就无法得出该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2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据材料“把‘人民资本主义’理论美化成‘人人都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是资本家和工人利益融为一体的社会制度,二者共有资本、共享民主,社会经济成员在经济上是自由平等的”可知二战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将资本主义美化为资本家和工人利益融为一体的社会制度,二者共有资本、共享民主,社会经济成员在经济上是自由平等的,从而掩饰了资本主义阶级差别的本质,B项正确;材料“把‘人民资本主义’理论美化成‘人人都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强调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美化资本主义制度,未涉及社会化大生产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否认社会化大生产的结论,排除A项;社会形态差异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所在,并且社会形态主要体现在不同的社会性质,而材料强调美化资本主义制度,排除C项;材料强调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美化资本主义制度,并未直接诋毁社会主义制度,不涉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评价,排除D项。故选B项。
2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0年和1991年(法国、联邦德国、美国、英国)。根据材料可知,法国、联邦德国、美国、英国四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相对较大,这会导致国家财政负担加重,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法国、联邦德国、美国、英国四个国家,不能得出“联邦德国成为社会保障支出最多的国家”的结论,排除A项;“解决”说法绝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的矛盾,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表现,无法得知英国是否实现全民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2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以来(北欧)。结合所学可知北欧是典型的福利国家,根据材料“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就业”、“延长工作年限”等信息可知北欧国家也在激励公民工作积极性,社会成员接受保障的同时也考虑其对社会的贡献,可见政府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求平衡,D项正确;基层治理是对基层地区(如城市社区、农村等)的治理,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将北欧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无法得出领先地位,排除B项;根据材料“对家庭、个人和企业实行减税”、“鼓励私人医疗机构、拓宽市场竞争渠道”可知,政府并未强化干预,排除C项。故选D项。
27.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初期(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二战后,印度、巴基斯坦、锡兰、约旦等国纷纷获得民族独立,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构建的殖民体系逐渐瓦解,D项正确;印度、巴基斯坦等原来英国的殖民地获得独立,主要原因是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英国被迫同意这些殖民地独立,并非英国主动调整殖民政策的结果,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约旦获得民族独立后的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力量的增强,排除B项;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才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才成为世界主流,排除C项。故选D项。
28.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二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法国为了维系殖民统治,试图通过制定宪法来强化同殖民地之间的关系,D项正确;法国这一做法并未改变殖民的性质,排除A项;印巴分治是在1947年,排除B项;该做法并未放弃宗主国对领地的支配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2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时间。埃及成功收回苏伊士运河,原因既在于埃及国家实力的增强,也与国际上美苏等的支持密不可分。英法两国实力衰落并不是主要原因,C项正确;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时阿拉伯国家并没有进行联合斗争,美苏也没有同时出兵,排除AB项;英法两国势力的衰落只是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3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亚非拉)。据材料“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在70年代又接纳31个第三世界国家”,可知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众多国家相继走上独立,并在联合国获得接纳和承认,说明尊重国家主权成为时代共识,D项正确;联合国的主要任务是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开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排除A项;反对霸权主义不一定改变世界格局,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第三世界的努力方向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3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5-2021年(世界)。据材料到可知,东盟整体数字服务出口增长倍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其整体数字贸易发展态势较好,但东盟各成员国中文莱、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出口额在本国服务总出口占比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各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说明区域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 A 项正确。材料数据只能体现增速与本国占比差异,因此,无法推断出贫富分化严重,排除B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非该统计分析图聚焦的主要对象,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国际政治旧秩序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2.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世界。材料强调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国际分工出现了新变化,亚洲经济获得发展,推动了国际经济重心的转移,A项正确;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依然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经济优势,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南北问题,难以体现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形成,排除C项;亚洲四小龙不属于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A项。
3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对外出口和投资逐渐增加。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纷纷获得独立,发展中国家发展谋求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国家加强国际合作来提高国际竞争力,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南南合作”不是“南北对话”,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资本输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侵略手段,排除B项;材料反映发展中国家合作,而并不能得出发展中国家都要建立区域集团组织,排除C项。故选D项。
3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非洲。据材料可知,加纳开国总统恩格鲁玛和众多非洲学者都看到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包括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A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非洲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排除B项;“跨国公司及其依仗的规则的力量”“被重新殖民化”“帝国主义者霸凌”才是非洲发展最大障碍,排除C项;不结盟运动开始于1961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发展中国家)。材料表明1975-1981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捐助占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远远超过联合国第二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所规定,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官方开发援助不断加强,说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合作关系取得了新的进展,C项正确。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属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但材料未提及其发展情况,排除A项;这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一直主导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发达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
3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拉丁美洲。根据所学可知,波普艺术是美国最重要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北方庞然大物指的是美国,“已深深地渗入了拉丁美洲的文化”表明,以流行文化为主的美国文化自广度和深度上渗入拉美各地,可见西方国家利用先进科技及其对信息革命技术的垄断,赋予自己在文化上的支配和传播地位,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生存困境,B项正确;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全面崩溃,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拉美文化遭到渗透,未涉及其文明贡献,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造成材料所述困境的因素,并非其二者之间的冲突,排除D项。故选B项。
3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根据图示内容和材料信息可知,发达国家之所以把发展中国家描绘成侵略者,主要是因为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抢占了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从而遭到发达国家的不平等对待,因此反映出发展中国家遭受不公正的压制,D项正确;仅仅是纺织品河服装,没有触及到发达国家的根本利益,排除A项;发展中国家还没有能力改变旧的经济秩序,排除B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多领域的,并不仅仅局限于轻工业领域,排除C项。故选D项。
3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从材料“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相互促进,A项正确;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并未实现均衡发展,排除C项;国际新秩序还没有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
3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欧洲)。据材料可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人才和劳动力在全球的流动,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在促进人口流入国的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的就业、环境等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该学者探讨的主题最有可能是经济全球化的挑战,A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人口的流动带来的挑战,而非文化的多元性,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关于新科技革命的信息,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全球化的影响,而非是多极化,排除D项。故选A项。
4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当今世界。根据材料“2000—2020年全球贸易干预政策数量”可知,2000—2020年全球贸易的干预措施、保护措施及促进措施的数量变化趋势基本保持相似情况,其中干预措施和保护措施的数量远超贸易促进措施的数量,说明经济全球化面临着一定的冲击,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逆全球化思潮的相关信息,选项表述有误,排除A项;凯恩斯主义强调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材料无法说明凯恩斯主义思潮卷土重来,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选项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故选D项。
4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90年代的新加坡。根据材料“1990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为627亿新元,而对外贸易总额为2030亿新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可知,新加坡的对外贸易远超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外资企业对新加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新兴民族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新兴国家崛起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关系,材料体现不出国际经济旧秩序受到新兴国家挑战的信息,排除A项;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材料未涉及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外资企业在新加坡投资设厂进行加工和装配的信息,但无法体现新加坡产业结构的升级,排除C项。故选D项。
42.D
【详解】根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以来(世界)。据题干“美国和中国是发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以及图表中中关两国在全球发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总量中的占比可知,D项正确;从题干中人工智能论文发文量数据无法得出“科技进步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新视角”排除A项;现代科技拓展了国家社会治理的新领域主要是指数字治理、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等排除B项;高新技术发展推动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主要是指使人类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信息时代),排除C项。故选D项。
4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美国监视网络信息”可知互联网时代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难,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及题干信息可知“公民个人”不符合美国政府监控网络所带来的弊端的主要影响主体,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计算机病毒和手机病毒对人的影响,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冲击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44.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3年(巴西)。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巴西画家在1943年的作品中融入了土著艺术的元素,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融与发展以及文化多元化特征,A项正确;世界文化是多元的文化,不存在不同种类文化的优劣之分,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其他艺术派别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土著艺术占据主导,排除C项;本土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抵制欧洲殖民文化的不断渗透,“阻止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4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2年(世界)。根据材料“受地缘冲突影响,飙升的能源价格正在加剧数亿人的生活成本,建议各国政府多管齐下,支持最弱势群体,以避免能源贫困程度不断恶化。”可知,受到地缘冲突的影响,世界将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将成为全球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说明因地缘冲突导致的现代战争中,社会问题呈现全球化趋势,D项正确;能源是影响当今社会发展的根本障碍,“根本”一词说法过于夸大,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全球竞争利益失衡的信息,排除B项;和平与发展,全球化趋势仍然是世界发展的主流,排除C项。故选D项。
4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以美元为主的结算和储备体系正在逐渐结束其历史使命”可知,现代世界,美元的国际地位在下降;根据材料“截至2020年初……把人民币纳入了国家货币储备体系”可知,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上升,这反映了国际金融体系在发生变化,且在不断重构,A项正确;21世纪,经济全球化依然在飞速发展,依然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排除B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依然在发挥作用,“解体”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世界经济多极化在现代世界依然是一个趋势,且正在不断发展,“形成”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4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美国用“民主化”与“和平演变”的手段干预拉美地区事务,推出“新干涉主义”来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目的都是扩张美国的势力,构筑美国主导的国际关系秩序,C项正确;材料提及美国扩张势力的方式和策略有所调整,未提及战略重心转移,排除A项;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1999年美国政府推出的“新干涉主义”已不属于“冷战策略”,排除B项;“制造统治拉美的合法性”不能概括“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充当‘世界法官’”等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4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5—2000年(世界)。据所学解读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美国利用经济优势,向世界各地输出自身文化和价值观,激起众多国家的抵制和抗议,干扰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此只能通过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加以解决,B项正确;反全球化只是部分国际力量的态度,并非“国际共识”,排除A项;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排除C项;国际贸易促进了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互鉴,对文化多样性产生一定影响,但无法消除文化多样性,排除D项。故选B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重难点16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含解析)-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