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吉林省四校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初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四校期初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 100分,共8页。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单项选择题:1—16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 48 分。
1. 历代统治者重亲亲之道,善待宗室,却“位重而愈疏,禄多而愈贫”,这使得大多数宗室人才乏善可陈,甚至维系正常宗室贵族生活都出现了困难。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衰落 B. 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利益集团缺乏持久历史适应性
C. 儒家主流地位旁落 D. 旧有社会秩序遭受非血缘制度的冲击
2.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为防止政府滥用权力、 出现暴政,宪法在中央政府设立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这三个部门平等而又独立并相互制约,任何一方都不拥有凌驾于其他两权之上的优势。但是,一旦其他权力主体不肯予以合作,就会出现僵局,而当权力的行使带来严重后果时,易导致责任的互相推诿。这说明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
A. 设计之初即包含重大隐患 B. 践行了人民主权的基本理论
C. 在构建民主的同时淡化了责任担当 D. 符合美国社会实际发展需要
3.下表为1870年英国颁布第二个文官制度改革法令后的文官人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
年份 1881 1891 1901 1914 1922 1939 1943
文官人数 50839 79241 116413 280900 317721 387400 710400
A. 契合了社会管理复杂化趋向 B. 有助于缓解青年就业问题
C. 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 D.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4. 东西方自古就非常重视社会教化,如关羽形象原生活于汉末时期,在明清则发展成为关帝庙遍及天下的情况; 与此相较,欧洲则描述的是邻里、友人、同僚的典型事迹。这种差异表明 ( )
A.中国倾向加大教化形象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欧洲则相反
B.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欧洲则受智者运动影响较重
C.中国人重视实际应用思维,欧洲重视理论探索
D.中国教化经历了由人到神的转变,西方则相反
四校期初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 第1页 共8页
5. 法学家贝卡里亚(1738—1794 年)在《论犯罪与刑罚》中说道:“真相有时会从大部分人的面目表情中不期而然地流露出来,然而,如果说从一个平静人的语气、姿态和神色中很难察觉出真相的话,那么,一旦痛苦的痉挛改变了他的整个面目表情,真相就更难流露出来了。”其意在说明( )
A. 个人情绪状况影响司法判断 B. 刑讯逼供难以实现司法公正
C. 自然法精神贯彻立法和司法全程 D. 近代法律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6.曹魏西晋时期,高昌置戊已校尉,受中原政权设置的西域长史节制。前凉政权于公元327年置高昌郡,下设县乡里。后继的前秦等政权亦将高昌作为属郡,委派当地大姓为太守进行管理。据此可推断,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经略西北为后世大一统奠基 B. 高昌地区逐渐盛行门阀制度
C. 高昌因丝绸之路而地位提升 D. 中央集权制度有所加强
7.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拉美地区的政治家、法学家提倡构建“美洲国际法”,以排除欧洲国际法对拉美的恣意干涉,并希望能够取得真正独立、平等的国际地位。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拉美( )
A. 外交领域呈现出近代化倾向 B. 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C.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成 D. 民族解放运动与国际法相结合
8. 下表中的两则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 )
史料内容 来源
真宗时, 张咏镇蜀, 患蜀人铁钱重, 不便贸易, 设调剂之法:二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六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 《宋史·食货志》
先是益、邛、嘉等州,岁铸铁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作乱遂罢铸,民间钱遂益少。私以交子为市, 奸弊百出, 狱讼滋多,乃诏知益州张咏,于嘉、邛二州铸大铁钱。每钱直(值)铜钱一,小铁钱十, 相兼行用, 民甚便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
A. 宋代政府金融货币政策较为宽松 B. 交子使用范围主要在川蜀地区
C. 社会动荡为交子出现提供了有利背景 D. 交子的兴衰与铁钱有密切关系
9.厘金是一种临时应急的商业税。咸丰年间,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迫于财政压力,清廷
四校期初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 第2页 共8页
首次允许地方自行筹款助饷以供军需,但规定所有税收皆须经朝廷审核即奏销。如表所示厘金奏销比例的变化表明( )
时间 光绪十一年 光绪十二年 光绪十三年 光绪十四年 光绪十五年
奏销收入 14249947 两 13693385 两 16747201两 15564778两 14930465 两
实际收入 19041831两 19291765 两 25226900两 25919175两 25136004两
奏销收入/实际收入 74.8% 71.0% 66.4% 60.1% 59.4%
A. 地方贪腐问题严重 B. 中央控制地方能力减弱
C. 晚清军费开支膨胀 D. 清廷内忧外患程度加深
10.春秋时期,鲁、齐、卫、越等国都以农村公社共同体为单位来处理全国的土地和农业人口问题,二十五家为一社,“以社之户口,书于版图”。而战国以后,以家户为对象的户籍制度开始成为国家对社区单位进行管理的主要办法之一。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政府管理职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提升 B. 社区管理的模式开始出现
C. 国家权力直接管理延伸到了农村 D. 农村宗法关系逐渐遭到破坏
11.现代社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自治型,小政府、大社会,政府基本不干预社区自治;混合型,政府拨款并对社区进行指导和监督,社区组织和居民参与,共管共建; 政府主导型,大政府、小社会,政府直接对社区进行管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市场化是社区管理的有效途径 B. 社区管理是自上而下的基层治理模式
C. 基层治理强调政府、社区的共同作用 D. 政府态度对社区模式有重要影响
12. 下列对表格中的史料解读合理的是( )
竹枝词 出处 作者
南瓜莱菔杂芸薹, 种遍山隈与水隈。 一带平畴将绿绕, 好风吹送稻香来。 《利川竹枝词》 吴子丹
包谷根从石司,石田戴土土如金。 秋风莫扫野鸡啄, 传说天荒救老林。 《业州竹枝词》 周鲲化
漳濁漳清年复年, 鸬鹚陂外水如烟。 《业城杂咏》 洪良品
四校期初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 第3页 共8页
桑麻匝地禾苗绿, 犹是西门旧溉田。
表:湖北恩施竹枝词
A. 此处的百姓生活富足安逸 B. 此地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
C. 古代生产以小农经济形态为主 D. 史料可用于研究当地饮食结构
13. 《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 《周礼·冬官考工记》载:“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表明( )
A. 各行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B. 工匠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C. 古代行业发展相对固化 D. 民营手工业发展受到限制
14.在工业革命中白手起家的新兴工业巨子们虽站到了财富的顶峰,但却始终被以贵族文化为主导的英国社会视为“暴发户”。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地效仿贵族的生活方式,视追求完全的“贵族化”作为目标,这腐蚀了他们的事业心和创业精神。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 )
A.工业化推动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 B. 传统观念制约经济发展
C. 民主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 D. 金融资产阶级与旧贵族势力结合
15. 明中叶以后由美洲传入中国的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花生、 向日葵、辣椒、陆地棉、烟草等近 30种。1638年从欧洲来到北美的约翰·乔斯林对横渡大西洋过程中的疾病传播情况做了详细描述。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 全球整体性联系逐渐发展 B. 殖民扩张对亚非拉地区是沉重灾难
C. 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商业革命的发展 D. 频繁大宗洲际贸易的普遍扩展
16. 表中这些高层建筑大量出现的最主要因素是( )
时间 建筑名称 高度
1871年 芝加哥保险公司大厦 10层
1892年 卡匹托大厦 91.5米
1913年 伍尔沃斯大厦 55层(230米)
A. 城市化进程加快激化了人地矛盾 B. 充分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 商业化的发展带来城市地价飞涨 D. 垄断资本家向地产转移过剩资本
四校期初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 第4页 共8页
主观题: 17—20题为主观题, 共计52分。
17. (13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契丹处于唐与突厥两强之间, 地处要害。唐玄宗开元至天宝年间, 唐与契丹和亲四次。 武则天时期,契丹大贺氏首领李尽忠、 孙万荣反叛,契丹降后突厥。 开元三年 (715)李尽忠的堂弟李失活以后突厥汗国默啜势衰,率部附唐。 开元五年(717年),李失活入唐朝拜,表其诚心,玄宗遂以杨元嗣之女永乐公主赐之。
——摘编自朱诚如《辽宁通史》等
材料二 在拿破仑发动大规模征服西欧的战争以前,西欧民族主义情感并不强烈,特别是在封建贵族领主割据的情况下,国王很难得到民众的拥戴。中世纪西欧有一句谚语, “我的主人的主人不是我的主人”,民众对国王没有直接效忠的义务。欧洲人普遍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又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几个教派,当时人们对同一教派的认同,超过对国王的认同。拿破仑战争之后, “欧洲已经不再是一盘散沙,许多民族都已团结起来,从而形成一个个结晶化的民族国家。它们各自分道扬镳,使他的个人神化主义的假定无法实现”。
——摘编自丁冬汉《现代国家政治能力建构的逻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提炼唐与契丹关系的历史信息。(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拿破仑战争以前“西欧民族主义情感并不强烈的”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拿破仑战争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中的作用。(10分)
18.(12分)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社会自郡县制以来,政权只设到县一级,社会基层长期维持“乡绅自治”。 这种治理格局概括为“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 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中国传统基层自治的存续,得益于既是社会经济单位、又是政治责任单位的家户制度和儒家意识形态的教化。随着中国步入现代社会,现代性的侵蚀导致传统基层宗族社会受到严重冲击,近代以来中国不断探索与现代性相适应的基层治理制度。
——摘编自任杰、郁建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自治、法治与德治》等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其成立以来,通过不断实践,实现了对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彻底改造。
四校期初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 第5页 共 8页
中国共产党基层社会治理概况表(部分)
阶段 治理概况
1927—1936 开展土地革命与阶级斗争, 使乡村农民获得了广泛权力, 成为基层社会权力主体, 苏维埃制度逐渐形成。
1937—1945 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 乡(市)参议会以20至 60人选举一参议员, 每年改选一次; 县参议会以400人到800人选举一参议员, 每两年改选一次。
1946—1949 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 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成为一项根本政治制度被确定下来。
1949 至今 全国各地城市都陆续建立、健全了居民委员会组织;村民委员会由广西走向全国。
——摘编自杨东《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与参与主体的近代嬗变》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社会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基本条件。(8分)
(2)结合材料二的史实,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不断探索与现代性相适应的基层治理制度”的。 (4分)
19. (12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493年,北魏孝文帝就是否迁都洛阳与大臣们展开了讨论) 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 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尚书任城王澄曰: “陛下……今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 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 ”……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 “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 ”……既还宫……因屏人,谓澄曰: “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 ”澄曰: “陛下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 汉之所以兴隆也。 ”帝曰: “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 ”澄曰: “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 ”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四校期初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 第6页 共8页
材料二 平城 (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中期 (398—494年) 都城,是在汉朝的平城县之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共建都97年之久,成为当时北方政治、 经济、 文化的中心。 平城取自汉语“平成” ,因其古代处于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故而以“平”命之。
请回答:
通过研读,有同学认为应该迁都,有同学认为不该迁都。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是否有迁都的必要,并说明你的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表述清晰,12分)
20. (15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过去50年里,发达国家制造业就业人数直线下降,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下滑。 自1990年以来,如图所示,韩国的制造业产量一直稳步上升,而英国等国家的制造业在就业人数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其产量依旧稳定,仅在金融危机期间有所下滑。
——摘编自芬巴尔利夫西《后全球化时代》
材料二 1978 年前的中国制造业非常落后,我们在一个非常低的起点上开始了转型。到1992年,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在国营的流通体系以外建立了自己的流通体系。1992年以后,老百姓手里有钱,所以要改善他们的生活,服装、餐饮行业以及家电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这三个行业中的品牌90%以上成名于1992~1998年之间。 1998年2月召开两会期间,朱镕基说: “中国70%的工业制成品产能要提升,中国的制造业要转型升级。 ”1998年以后,民营企业大部分不再依赖进出口公司。 然而一百个乡镇企业家里面,99个不懂英文,于是出现了网上最大的交易市场,做一个商品交易平台。这种交易平台在很长时间内与中国的制造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人民生
四校期初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 第7页 共8页
活的物质保障,制造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速铁路机车及系统成为“中国制造”的靓丽名片,在一系列尖端领域迈进了世界“第一梯队” ,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吴晓波《中国制造业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 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制造业发展四次转型的表现,并简评中国制造业对世界的贡献。(8分)
四校期初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 第8页 共8页2023-2024 学年度下学期四校期初联考
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16 题,共 48 分)
1 2 3 4 5 6 7 8
B C A A B A D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A C D C B A B
选项释义:
1.B(根据材料可知,皇权专制的家天下时代,统治者善待宗室的理念造成了宗室人才
匮乏的局面,严重限制了宗室的正常生活,说明血缘利益纽带存在一定的弊病,B 项正确;
血缘亲情淡化,不符合主旨,排除 A 项;儒家主流地位旁落,表述有误,排除 C 项;材料体
现不出社会秩序遭受冲击的信息,排除 D 项。)
2.C(题干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为美国宪法中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所代表的分权
与制衡,另一层含义是僵局和相互推诿,ABD 都只包含其中一种含义,而 C包含两种,故选
C。)
3.A(1881-1943 年英国文官人数不断增加且速度较快,这一时期英国经历第二次工业
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故 A 正确;题干
当中是文官人数变化,并未提及就业人员的年龄构成,故 B 错误;文官人数多与工作效率和
财政负担并没有直接相关因果联系,故 CD 错误。)
4.A(教化属于治理智慧的表达,而东西方社会在此问题上具有迥异的措施手法,本题
从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距离角度命题,考察考生对教化宏观思考,需要具备高层统治者情境视
角方可。关于形象产自于汉末,但在明清发展,证明明清时期将远离现实生活的千年前形象
选择作为崇拜对象,选择的标准是远离现实生活,而欧洲描述邻里和友人,是拉近与现实生
活距离,故 A 正确;儒家思想与智者运动事关思想内容,与形象选择的具体时代距离无关,
故 B 错误;欧洲选择邻里和友人形象,并非属于理论探索,故 C错误;题干并没有反映欧洲
由神到人的形象转变,故 D 错误。)
5.B(题干问法为意在,A选项属于题干表现,故 A 错误;题干据材料“一旦痛苦的痉
挛改变了他的整个面目表情,真相就更难流露出来了”表明,真相与痛苦的痉挛难以相容,
故 B 正确;题干并没有提到立法、自然法精神、资产阶级,属于额外词汇,故 CD 错误;)
6.A(依据题干高昌收到西域长史节制,地理范围是西北,故 A正确;题干仅仅提到了
大姓为太守,并没有提及门阀制度,故 B错误;题干表明高昌政治地位确实提高了,但并没
有提及何种原因,故 C错误;题干中的西域长史、太守等,并不等同于中央集权制度,故 D
错误。)
7.D(题干包含了独立和国际法两重要素,故 D 正确;国际法并不等同于近代化,故 A
错误;题干当中并没有与之前的状态进行对比,故 B 开始觉醒表达欠妥;题干着重表达的是
政治和外交领域现象,而非单纯的经济现象,故 C 错误。)
8.B(题干第二组信息当中并没有提及政府的整体金融货币政策,而是仅仅表达巴蜀一
带,故 A错误;题干两组信息都表达了巴蜀的基本定位,故 B 正确;题干第二组数据虽然在
李顺作乱之后民间钱币减少而后出现交子,但这种时间顺序并非是完整的因果,故 C错误;
题干当中交子的发展与铁钱进行对比,但并不代表二者有密切关系,故 D 错误。)
9.B(根据图表数据可知,光绪时期,奏销收入占比不断下降,而实际收入不断提高,
体现了地方大员自行筹款的数额不断上升,却很大部分不再上报朝廷,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
制能力减弱,B 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这些收入用途,看不出贪腐严重,排除 A 项;晚清军
1
{#{QQABLYCAogCoABJAAQgCUwHoCkIQkAGACIoOQFAEoAIByAFABAA=}#}
费开支膨胀,但材料对收入用途并未进行具体说明,看不出军费开支膨胀,排除 C 项;材料
仅体现内忧,看不出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程度是否加深,排除 D 项。)
10.A(户籍的基本是一家一户为基本单位,而从二十五家到一家的管理模式,本质上
是政府管理职能的强化,故 A正确;题干并没有提及与之前的状态进行对比,不能判断为开
始,故 B错误;中国古代农村基层是自治属性,单纯的户籍制度,并不能表明直接管理范围
的延伸,故 C错误;户籍管理代表的是国家治理职能,与血缘宗法的人伦关系并不干涉,故
D错误。)
11.C(题干自治型社区管理采用小政府、大社会,既有政府作用,也有社会作用,混
合型社区管理模式中有政府拨款也有社区组织参与,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中大政府、小
社会,既有政府作用,也有社会作用,由此可见,自治型、混合型和政府主导型三种模式,
共性为政府与社区结合,故 C正确;题干当中是从行为主体角度进行表达,并没有提及市场
化的资源配置问题,故 A错误;题干三种模式是政府与社会权限分配的比例问题,而非纵向
的自上而下问题,故 B错误;题干当中描述的是三种模式,而非是三种模式形成的原因,故
D错误。)
12.D(题干当中只是描述了饮食现象,并没有提供民众生活的整体状态,故 A 错误;
题干但种并没有种植经济作物与其它作物进行对比,故 B 错误;题干当中并没有强调家庭规
模的小,故 C 错误;题干作品当中描述了饮食问题,故 D正确。)
13.C(题干当中核心信息是行业父子相承的问题,有很深的壁垒,故 C 正确;题干当
中并没有对不同行业发展总量进行对比,故 A错误;题干《唐六典》中除了工匠还描述了商
家,故 B 错误;题干当中并没有提及手工业生产单位的公私问题,故 D错误。)
14.B(题干当中新型工业巨子的背离工业革命倾向贵族化的行为,原因是英国社会的
旧有观念,而非工业化本身,故 A 错误、B正确;题干当中并没有提及权力的构成和分配模
式问题,故 C 错误;题干当中描述的是新型工业巨子的选择,而非是金融资产阶级,故 D
错误。)
15.A(题干描述的物种的洲际交流,其原因是洲际联系的建立,故 A 正确;题干当中
并没有描述殖民扩张问题,殖民扩张属于额外词汇,故 BC 错误;题干的时间是 17 世纪上半
叶及之前,此时频繁大宗洲际贸易并没有达到普遍的程度,故 D 错误。)
16.B(题干当中的建筑高度逐渐提高,其原因是多样的,有被迫的、有主动的,不一
而足,故 ACD 都是一个侧面,不完整;时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故 B 正确。)
17.【解析】(1)根据材料“唐玄宗开元至天宝年间,唐与契丹和亲四次。武则天时期,
契丹大贺氏首领李尽忠、孙万荣反叛,契丹降后突厥”“李失活入唐朝拜,表其诚心,玄宗
遂以杨元嗣之女永乐公主赐之。”可知,契丹对唐叛服皆有,以服为主。
(2)原因:根据材料“特别是在封建贵族领主割据的情况下,国王很难得到民众的拥
戴”“民众对国王没有直接效忠的义务”可知,封建领主割据,王权对民众的凝聚力较弱,
封君封臣制度下,民众对国王没有效忠义务;根据材料“当时人们对同一教派的认同,超过
对国王的认同”可知,基督教的影响力强。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许多民族都已团结起
来,从而形成一个个结晶化的民族国家。它们各自分道扬镳,使他的个人神化主义的假定无
法实现”可知,拿破仑战争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打击了基督教。
【答案】(1)契丹对唐叛、服皆有(2 分),以服为主。(1分)
(2)原因:封建领主割据,王权对民众的凝聚力较弱;封君封臣制度下,民众对国王没
有效忠义务;基督教的影响力强。(每点 2 分,共 6 分)
作用: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打击了基督教。(每点 2 分,共 4 分)
18.【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古代社会自郡县制以来,政权只设到县一级”可得
出出现时间早,历史悠久;根据材料“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
伦理造乡绅”可得出皇权不下县、乡绅自治、宗法色彩浓厚和依靠伦理道德治理。条件:根
据材料“得益于既是社会经济单位、又是政治责任单位的家户制度和儒家意识形态的教化”
可得出小农经济占主导、宗法传统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2)根据材料“开展土地革命与阶级斗争”“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选举一参议员,
每两年改选一次”“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新民主主
2
{#{QQABLYCAogCoABJAAQgCUwHoCkIQkAGACIoOQFAEoAIByAFABAA=}#}
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阶级斗争与民主政权建设等措施,逐步打破传统基
层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乡里制度,动员农民加入苏维埃政权、抗日民主政权等农村根据地的民
主政权,推动了农村基层社会的政治整合,为夺取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根据材料“全国
各地城市都陆续建立、健全了居民委员会组织;村民委员会由广西走向全国”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得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助了
乡村基层治理体制向村民自治体制转型,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答案】(1)特点:出现时间早,历史悠久;皇权不下县;乡绅自治;宗法色彩浓厚;
依靠伦理道德治理。(每点 2 分,共 4 分)
基本条件:小农经济占主导;宗法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每点 2 分,共 4 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阶级斗争与民主政权建设等措施,
逐步打破传统基层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乡里制度,动员农民加入苏维埃政权、抗日民主政权等
农村根据地的民主政权,推动了农村基层社会的政治整合,为夺取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助了乡村基层
治理体制向村民自治体制转型,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建国前每点 2 分,建国
后每点 2 分,共 4 分)
19.【解析】据材料“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得出迁都
洛阳摆脱了寒冷与频繁风沙,有利于改善都城的办公与生活条件;据材料“今将移风易俗,
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得出迁都洛阳减少了旧势力对变法的阻挠,有利于孝文帝
改革的进一步推行,也有利于国家的移风易俗;据材料“陛下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
周、汉之所以兴隆也”,得出迁都洛阳使得都城深居农耕区腹地,远离游牧区,有利于国家
由武治向文治转变,也有利于北魏的封建化。
本答案为参考答案,若学生从其他角度作答,可酌情给分。
【示例】
态度:有必要。(1 分)
理由:北魏旧都处于塞北,迁都洛阳至长城以内,从自然环境上摆脱了寒冷与频繁风沙,
有利于改善都城的办公与生活条件;北魏旧都中分布大量鲜卑族旧式贵族,其对孝文帝的改
革是掣肘因素,而迁都洛阳则相应减少了一部分旧势力对变法的阻挠,孝文帝借机大量提拔
和重用支持改革的中青年官员以及大量汉族知识分子,有利于孝文帝改革的进一步推行,也
有利于国家的移风易俗;北魏政权跨国长城,其国土疆界既包含塞北游牧地带,也包含长城
以南的农耕用地,而后者则代表了封建时代的主流经济形态,而迁都洛阳使得都城深居农耕
区腹地,远离游牧区,有利于社会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变,国家由武治向文治转变,也
有利于北魏的社会的整体封建化转型。(每点 3 分,共 3 点)
因此,孝文帝迁都洛阳配合了其改革整体措施,具有重要意义。(2分)
20.【解析】(1)基本趋势:根据材料“发达国家制造业就业人数直线下降”,“韩国的
制造业产量一直稳步上升”,“其产量依旧稳定”,可知就业人数有所下降,制造业产量稳步
上升或基本稳定。原因:根据材料“在过去 50 年里”,“《后全球化时代》”,结合所学知识,
可从工业化的持续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等角度进行分析。
(2)表现:根据材料“到 1992 年,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在国营的流通体
系以外建立了自己的流通体系”概括得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根据材料“所以要改善他们的
生活,服装、餐饮行业以及家电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可知制造业行业数量增加,规模扩
大;根据材料“做一个商品交易平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品交易平台逐步完善;根据
材料“高速铁路机车及系统成为‘中国制造’的靓丽名片,在一系列尖端领域迈进了世界‘第
一梯队’,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概括得出以高铁为代表的尖端制造业成就突出。贡献:根
据材料“中国的制造业要转型升级”,可知有利于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根据材料
“制造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可知有利于推动
技术革新和世界经济发展。
【答案】(1)趋势:就业人数有所下降,制造业产量稳步上升或基本稳定。(答对 1 点给
2分,答对 2 点给 3分,共 3分)
原因:工业化的持续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每点 2 分,
3
{#{QQABLYCAogCoABJAAQgCUwHoCkIQkAGACIoOQFAEoAIByAFABAA=}#}
共 4 分)
(2)表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制造业行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商品交易平台逐步完
善;以高铁为代表的尖端制造业成就突出。(每点 2 分,共 6 分)
贡献:有利于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推动技术革新和世界经济发展。(每
点 2 分,共 2 分)
4
{#{QQABLYCAogCoABJAAQgCUwHoCkIQkAGACIoOQFAEoAIByAFABAA=}#}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吉林省四校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初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