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3月月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B B C A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B A D
1.【答案】B【解析】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丝竹管弦类……活跃起来”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丝竹管弦类乐器因短促悦耳而活跃起来,这正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从而对音乐艺术有了更高的需求,故选B项;尽管这一时期有很多国家以王侯贵族的奢侈生活和享乐主义为主,但这种变化并不足以影响整个音乐的变革,排除A项;分封制度的崩溃对音乐艺术的影响有限,无法全面解释音乐变革的现象,排除C项;统治者的腐朽生活对音乐艺术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力相比经济发展来说要小很多,排除D项。
2.【答案】B【解析】略
3.【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知,诏书由中书省诸舍人各自拟撰,然后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选定或加补充修润,成为正式诏书。在该过程中,中书令具有一定的决定权,最后由皇帝画敕完成,说明中书省具备辅助决策的职能,故选B项;虽然有“五花判事”,多人各自拟稿,但最后选定者是中书令或中书侍郎,不能体现制约,也不是一种明确的机构体制,排除A项;中书省是皇帝决策的辅助机构,最后决定权仍在皇帝手中,并没有限制皇权,排除C项;虽然多个中书舍人参与“判事”,但也不能保证所有决策的科学性,“保证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4.【答案】B【解析】由“不包含物理的理……亦不包括在内”、“偏乎人世间许多情理”和所学宋明理学的相关知识可知,中国传统的“理”偏向于封建的儒家伦理道德,强调通过自我修养,升华价值追求,把这种追求上升到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而“理”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格的完善,是对理想化的人格追求,故选B项;中国的“理”并未突破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因而中国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并未发生嬗变,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理”的情理和伦理化,并未体现哲学化和思辨化的特点,排除C项;“理”形成于北宋时期,与新的经营方式产生无必然关联,排除D项。
5.【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乾隆年间和道光年间,北舞渡的商业贸易往来频繁,在该地市场上汇聚来自不同地区的商人,成为当时的商贸聚集地,由此可知,当时北舞渡地区成为区域贸易网络中心,故选B项;专业化市镇指的是专业经营某一种产品,材料只说明北舞渡贩卖物品种类多样,不是专业化市镇,排除A项;手工业经营方式有官营、家庭以及民营等,材料未涉及手工业经营方式多样化,排除C项;材料中还提及其它地区的商人,“垄断”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6.【答案】C【解析】咸丰三年(1853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全国厘金平均岁入数额巨大,但是落入当时地方各省,这是由于当时太平天国威胁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被迫放权给地方督抚所致,这意味着中央集权被削弱,说明当时清政府的权力构架发生了变化,故选C项;题干所述是中央财政权力的下放,而不是官场陋习积重难返,排除A项;洋务派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厘金成为归各省督抚自行掌控的合法、可观的财源,这说明清政府的地方财政收入大大增加,地方财政紧张的说法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D项。
7.【答案】A【解析】略
8.【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外人之傀儡”、“玩部之人物”及漫画寓意:不倒翁,虽然不会摔倒,但也因此不会前进一步。漫画实际上揭示了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晚清政府的极度腐朽性,揭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推翻清王朝,故选C项;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是在不断加深,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但与漫画主旨不符合,排除A项;“国民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24—1927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1900年的“东南互保”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此项与漫画《不倒翁》不符合,排除D项。
9.【答案】D【解析】据题干时间(1949年)及“房客应该照旧缴纳房租”“私人房权政府(要)保障”等内容可知,在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为实现城市政权平稳过渡,制定上述指示可以保证房东与租客之间不会出现矛盾,以利于解放军顺利接管城市,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社会主要矛盾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项;过渡时期总路线是1953年提出的,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C项。
10.【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问卷调查显示,在企业倒闭后的应对态度上,大部分群众是克服困难、自力更生,持理解和支持态度,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故选D项;“市场主导的配置机制”不合时空、史实,“市场主导的配置机制”在1992年后,排除A项;“政府宏观职能的转变”不合题意,与材料提及群众的观点相悖,排除B项;“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不合史实,1985年国家经济取得巨大成就,排除C项。
11.【答案】B【解析】“太阳神阿波罗”“请宙斯裁断”体现出古希腊人对神明的崇拜,“凡人的爱更持久,遂选择王子”是古希腊人文主义的体现,彰显人性,故选B项;“神话是现实的折射”,可知在奴隶社会中并没有实现“尊重女性”“婚姻自由”,排除A项;马尔皮萨公主之所以选择伊达斯王子是因为她认为“凡人的爱更持久”,这与“浪漫”无关,排除C项;“请宙斯裁断”说明神的地位高于人,这与“民主”无关,排除D项。
12.【答案】A【解析】据材料并结合纲要下册第3课所学西欧封建社会可知,《麦尔森法令》给予了中世纪封建社会中领主(封臣)一定的权利,有助于西欧封建制度的巩固、延续,故选A项;“市民”不合史实、时空,应为“农民”,排除B项;“进一步强化”不合史实、时空,中古中后期西欧各国王权才有不同程度的加强,排除C项;“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不合史实,843年,法兰克王国分裂为三部分,即西法兰克王国(843—987年)、中法兰克王国(843—855年)和东法兰克王国(843—911年),排除D项。
13.【答案】B【解析】据材料“不......谋求与奥地利平等的地位”可知,俾斯麦建议的核心在于普鲁士应该寻求一种不受联邦和奥地利约束的独立政策,这符合民族国家的构架,故选B项;俾斯麦的这一建议是关于普鲁士应如何应对政治情况的问题,并未涉及到发扬军国主义的传统,这是一个政策方面的问题,而不是价值观层面的问题,排除A项;俾斯麦的建议是强调普鲁士的特殊地位,对联邦政体局限的反思并不是他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俾斯麦的建议主要是国家内部的政策构建,未体现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确立了欧洲争霸计划的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
14.【答案】A【解析】据材料“十月革命以来,苏俄(联)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1917—1982年,苏俄(联)共建设了1238座新城市,平均每年20座”结合所学可知,1917—1982年苏俄(联)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工业化建设的重视以及较强的国家组织建设能力,故选A项;材料“十月革命以来,苏俄(联)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仅表明苏俄(联)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没有涉及苏联整个社会经济状况,无法得出苏联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排除B项;1917—1982年间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苏冷战,因此“受益于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十月革命以来,苏俄(联)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仅表明苏俄(联)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没有涉及苏联改革相关信息,并且苏联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无法得出苏联改革取得较为显著成果,排除D项。
15.【答案】D【解析】据材料“新兴国家任何的发展成效似乎都是来自外部给予……先天性缺陷”可知,冷战后,西方国家利用融媒体对新兴国家宣扬一种认知,即新兴国家发展成就来自外部,失败方面都是因为先天缺陷,这宣扬了西方国家的优越性的同时也宣扬了新兴国家内部不足,体现了西方国家对新兴国家的打压,故选D项;西方国家除了关注新兴国家的“进步”,也提到了新兴国家的“失败”,排除A项;西方国家在话语权方面对新兴国家进行压制,目的是使新兴国家形成对西方国家的依赖,并非挑起冲突,排除B项;当时冷战已经结束,且西方国家对新兴国家采取的是话语权方面的压制政策,并非冷战政策,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14分)
(1)表现:以均田制为基础的赋税体系瓦解;地方势力财政权坐大。(4分)
含义: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4分)
(2)作用:既维护了中央集权统治;同时又赋予了行省一定的财赋与主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6分)
【解析】
(1)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一“针对地方势力分权的倾向及财政体系的混乱”及所学可知,以均田制为基础的赋税体系瓦解;据材料一“节度使权力迅速扩大……从而侵夺中央的财权”可知,地方势力财政权坐大。第二小问含义,据材料一“抑制地方分权行为,以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配问题”可知,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结合所学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方式,转而以财产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2)据材料二“元代财政收入分为中央和地方,各占70%和30%”可知,维护了中央集权统治;据材料二“地方留用财赋的支配权,主要由行省掌握”可知,赋予了行省一定的财赋与主权;结合所学可知,元代中央和地方赋税分配体制,很好的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7.【答案】(14分)
(1)红军(八路军):不断袭击日军,打击汉奸;
沦陷区民众:遭受日本侵略者和汉奸的压迫,渴望驱逐侵略者,并给予八路军支持;
日本侵略者:压迫、剥削沦陷区人民、攻击八路军;
汉奸:投靠日本侵略者,压迫中国人民。(选择以上任意两个群体进行概括,一个2分,两个4分。)
抗战形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抗战由防御阶段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给日本侵略者和汉奸以沉重打击,得到沦陷区人民群众的支持,鼓舞了民众胜利的信心,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日本侵略者无力发动全面进攻,遭到中国人民的痛恨和八路军的不断攻击,逐渐走向失败。汉奸遭到人民的痛恨与八路军的打击,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4分,结合所选两个群体分析其对抗战形势的影响即可。)
(2)史料来源辨析:史料来源为当时一个普通乡绅的日记,所记为作者所见所闻,具有一定的可信度。(2分)
史料内容辨析:上述传闻可以用于研究当时普通民众对八路军、日军以及汉奸的态度,反映了沦陷区人民痛恨侵略者,大力支持八路军的历史事实;上述传闻可以用于研究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效。(2分,任答一点即可)
局限性分析:作为日记,在记述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方面仍需要考证,可以进一步搜集相关史料进行印证,如当时备方的官方文件以及报纸予以印证。( 2分)
【解析】
(1)第一小问行为,据材料“红军用枪击毙日兵三名”、“红军……捆去日军三名”、“红军将警务局长张继德在古寨村捆绑上山”可知,红军(八路军):不断袭击日军,打击汉奸; 据材料“警务局长张继德,往往没收村民财物”、“可见众恨日军之甚矣”、“各村雇人送饷需于红军”可知,沦陷区民众:遭受日本侵略者和汉奸的压迫,渴望驱逐侵略者,并给予八路军支持; 据材料“日军大肆搜寻”、“所有衣物等件均被日军劫掠”可知,日本侵略者:压迫、剥削沦陷区人民、攻击八路军;据材料“(日军扶植的伪政权)……横征厚敛”可知,汉奸:投靠日本侵略者,压迫中国人民。第二小问抗战形势,据材料“1938年”、“各村雇人送饷需于红军”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据材料“1939年”可知,抗战由防御阶段进入相持阶段。据材料“红军用枪击毙日兵三名……莫不喜欢”、“不见一个红军……日军大肆搜寻”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给日本侵略者和汉奸以沉重打击,得到沦陷区人民群众的支持,鼓舞了民众胜利的信心,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据材料“众闻日军受伤,莫不喜欢”、“日军大肆搜寻,毫无踪影”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侵略者无力发动全面进攻,遭到中国人民的痛恨和八路军的不断攻击,逐渐走向失败。据材料“红军将警务局长张继德在古寨村捆绑上山”可知,汉奸遭到人民的痛恨与八路军的打击,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2)主要从史料来源、史料内容和局限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史料来源辨析,据材料“山西太原农村知识分子的日记”可知,史料来源为当时一个普通乡绅的日记,所记为作者的听闻,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据材料“晚间传述,今日午前红军”、“传言:昨日清源高白镇之红军”并结合所学可知,“传述”“传言”的记录,反映了当时的通讯技术落后,也是对当时社会舆情的客观记录。 史料内容辨析,据材料“晚间传述……可见众恨日军之甚矣”、“惟闻各村雇人送饷需于红军”可知,上述传闻可以用于研究当时普通民众对八路军、日军以及汉奸的态度,反映了沦陷区人民痛恨侵略者,大力支持八路军的历史事实;据材料“1939年”、“昨晚上山……不见一个红军”可知,上述传闻可以用于研究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效。 局限性分析,据材料“传言”“传述”“惟闻”并结合所学可知,作为日记,在记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方面仍需要考证,可以进一步搜集相关史料进行印证,如当时备方的官方文件以及报纸予以印证。
19.【答案】(15分)
(1)不同:①对社会财富的认识:欧文重在关注其合理分配,斯密重在思考和解决如何实现其增长;
②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欧文认为应以平等为主导,斯密认为应以自由为优先;
③对资本家追逐利润及财富的认识:欧文认为导致了整个社会道德的衰败,斯密则肯定其正当性:既实现着个人利益,又增进着国家财富;
④对私有财产的认识:欧文认为是贫困、不平等的根源,斯密则认为是自由社会的基础;
⑤对经济体制的认识:欧文主张以有组织的计划经济取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斯密则认为市场自由竞争是个人财富与国民财富增长的动力。(任答3点,每点3分,共9分)
主题:如何建立起一个自由与公正的理想社会。(2分)
(2)原因:阶级立场不同,欧文作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更多地代表广大工人阶级,而斯密则代表资产阶级;理解的视角不同,欧文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从而成为批判者,斯密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性从而成为辩护人。(4分)
【解析】
(1)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一“产品和财富的增加并未得到合理的分配”、材料二“如何实现个人财富的增加以及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可知,对社会财富的认识:欧文重在关注其合理分配,斯密重在思考和解决如何实现其增长; 据材料一“共同占有、权利和义务平等,没有剥削、压迫”、材料二“最明白最单纯的自然自由制度”可知,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欧文认为应以平等为主导,斯密认为应以自由为优先; 据材料一“人类的正直、坦率、诚恳公正等品质荡然无存”、材料二“人们实现着个人利益,也增进着国家的财富”可知,对资本家追逐利润及财富的认识:欧文认为导致了整个社会道德的衰败,斯密则肯定其正当性:既实现着个人利益,又增进着国家财富; 据材料一“私有财产是贫困和不平等的唯一根源”、材料二“市场的自由竞争实现了社会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可知,对私有财产的认识:欧文认为是贫困、不平等的根源,斯密则认为是自由社会的基础; 据材料一“有组织的计划经济将取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材料二“市场的自由竞争实现了社会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可知,对经济体制的认识:欧文主张以有组织的计划经济取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斯密则认为市场自由竞争是个人财富与国民财富增长的动力。第二小问主题,据材料一“要创设一种新制度……压迫”、材料二“在这一制度下……高度自由的社会”可知,如何建立起一个自由与公正的社会体制。
(2)据材料一“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材料二“一批思想家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并结合所学可知,阶级立场不同,欧文作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更多地代表广大工人阶级,而斯密则代表资产阶级;理解的视角不同,产生了辩护人与批判者。
19.【答案】
(12分)示例
评析:新文化运动所倡导建立的理想社会和理想国家,不再寄希望于照搬任一国家的既定模式,而是将追求“民主”的视角,真正聚焦于作为个体的人,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相比,更加接近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精神内核。(新文化运动倡导建立的理想国家的特点——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倡导建立“西洋式的社会国家”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当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为救国救民继续探索;辛亥革命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加快;议会选举制度、政党制度、文官制度等在民国初年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近代教育的发展,大大加快了西方思想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 (形成的原因——为什么)。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文化革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推翻了传统思想权威,形成了近代以来中国最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为五四运动以来群众运动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进步性。)新文化运动提倡建立的理想社会注定是要失败的。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 民族资产阶级过于弱小,;新文化运动所宣传的民主和科学,并未超越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难以为中国革命提供有效的指导;新文化运动以国人的文化心理建设为着重点,未触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制度的根基,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局限性)。
(“示例”仅供参考,学生从实质或特点、产生原因、进步性和局限性等角度展开评析,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首先,据材料“探索民主社会”、“高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民主具体落实到了人权”、“马克思主义不止乎科学和民主”从整体上说明新文化运动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更加突出追求“民主”的视角真正聚焦于“民” (作为个体的人);其次,分析新文化运动主张建立“西洋式的社会国家”的历史根源,从中国的社会性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政治制度、教育改革以及帝国主义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即可;再次,分析新文化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从小农经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民主和科学并未超越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以及未触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制度的根基等几个角度分析;最后,分析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革新和文化转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思想解放、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即可。荆州市沙市区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24年3月2日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西周时期的用乐是以钟、磬、鼓为主的打击乐,春秋战国时期,丝竹管弦类乐器因短促悦耳而活跃起来,起到“调民”“和民”作用的金石之乐渐遭废弃。这一变化体现了( )
A.享乐主义四处蔓延 B.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
C.分封制度的崩溃 D.统治者的腐朽生活
2.两汉时期,郡守避籍制度使外籍郡守在所任职的郡中毫无社会根基,只得辟召本郡人士为属吏,由此出现了“三世二千石,穆郡户曹史”和颍川郡“世为乡里著姓”的韩棱担任郡功曹等普遍现象。这一现象说明( )
A.郡县属吏的晋升途径较为单一 B.豪族的势力逐渐渗透地方政权
C.地方离心力容易导致军阀割据 D.国家选拔人才更注重基层经验
3.钱穆指出,唐制,中书舍人拟稿,亦由诸舍人各自拟撰,是谓“五花判事”。然后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就此许多初稿中选定一稿,或加补充修润,成为正式诏书,然后再呈送皇帝画—“敕”字。这说明,中书省( )
A.内部已形成了制约机制 B.具备了辅助决策的职能
C.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D.保证了中枢决策的科学
4.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提到:中国人爱说“读书明理”,这个“理”何所指?它不包含物理的理、化学的理、一切自然科学的理,社会科学上许多理,亦不包括在内。中国的书所讲的“理”也偏乎人世间许多情理。由此可见,中国的“理”( )
A.推动社会核心价值观嬗变 B.体现对理想化的人格追求
C.使儒学完成哲学化思辨化 D.源于新的经营方式的产生
5.河南北舞渡在清代是商业名镇。乾隆年间,此处“秦晋吴楚商贸往来,陆行者易舟,水行者易车”。道光年间,知县王德瑛言:“舞民但知坐贾不知行商……花、煤、粮各行户尚有本地人充当,余则全系西商(山西、陕西商人)。”这说明该地当时( )
A.逐渐发展为专业化市镇 B.成为区域贸易网络中心
C.手工业经营方式多元化 D.商业贸易为晋商所垄断
6.据估算,从咸丰三年(1853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全国厘金平均岁入一千万两白银,合计1.1亿两。但由于清廷被迫放权,厘金成为归各省督抚自行掌控的合法、可观的财源——厘金收入不用上交户部;税率多少、如何征、怎样调拨使用也不归户部过问,而是每省各自为政。这说明本时期( )
A.官场陋习积重难返 B.洋务派开始兴起
C.权力构架发生变化 D.地方财政日益紧张
7.1895年4月底,《申报》刊文“谋富谋强议战议守,朝野上下,费尽数十年之心血,耗尽数亿万之赀财,及(中日)两国交绥,而文臣噤口而不能言,武臣束手而无所用……苟非振刷精神,一洗旧习,恐再阅数十百载,亦不能收富强之效,得战守之功矣”。该文旨在( )
A.反思洋务运动的举措 B.强调师夷长技的必要性
C.宣扬反清革命的思想 D.拥护光绪帝的变法诏令
8.图1是1909年出版的漫画《不倒翁》,画中文字为:“嗟乎不倒翁,衣冠何赫赫。乃为外人之傀儡,是为玩部之人物。”该漫画旨在揭示( )
图1
A.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国民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愿景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 D.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严重动摇
9.1949年1月,刘少奇指示:“不要提出或者暗示分配房屋或降低房租的口号,相反,应表示房客应该照旧缴纳房租。”同年4月,刘少奇在北平市委再次重申,“除(属于)官僚(资本)的房产外……私人房权政府(要)保障”。这些指示( )
A.意在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 B.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是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践行 D.有利于解放军顺利接管城市
10.1985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综合调查组对群众进行了一次关于对国营企业破产的态度的问卷调查,详见如表。这一调查( )
问题 回答 比例
假如允许企业倒闭,您认为倒闭企业应该怎么办 由国家全部包下来,重新安排工作 50.3%
国家给予基本生活费,职工自己想办法另找工作(包括单干个体户) 49.7%
假如您工作的企业倒闭,您怎么办 自己找工作 51.8%
想办法当个体户 35.0%
找领导解决工作问题 10.0%
只好等国家救济 3.0%
A.反映出市场主导的配置机制 B.体现了政府宏观职能的转变
C.折射出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D.坚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信心
11.神话是现实的折射。《荷马史诗》载,太阳神阿波罗与伊达斯王子为追求马尔皮萨公主展开角逐,请宙斯裁断。宙斯将选择权交给公主,她认为凡人的爱更持久,遂选择王子。这则神话反映了古希腊( )
A.尊重女性,婚姻自由 B.崇拜神明,彰显人性
C.追求浪漫,崇尚爱情 D.奉行民主,人神平等
12.847年,西法兰克王国颁布《麦尔森法令》:“每个自由人必须按照他的意愿从我们或我们的忠臣中,选择一个领主……如无正当理由任何人都不得离开他的领主……我们要把权利赐给我们的忠臣们,而且我们决不愿对他们做任何违反理性的事。”这表明该王国( )
A.封建化程度加深 B.试图抑制市民流动
C.王权进一步强化 D.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13. 1858年,俾斯麦给普鲁士亲王建议,不要强调在联邦中谋求与奥地利平等的地位,而要谋求一种不受联邦和奥地利约束的“独立的普鲁士政策”。他一再指出,“德意志命运的难解之结,不能用执行双雄并立政策这种温和方式来解开”。这一建议( )
A.发扬了军国主义的传统 B.明确了民族国家的构架
C.反思了联邦政体的局限 D.确立了欧洲争霸的计划
14.十月革命以来,苏俄(联)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据苏联学者统计,1917—1982年,苏俄(联)共建设了1238座新城市,平均每年20座。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国家有较强的组织调动能力 B.苏联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C.受益于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D.苏联改革取得较为显著成果
15.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利用其占据优势性地位的融媒体打造了对其他群体相对凝固的认知水幕:新兴国家任何的发展成效似乎都是来自外部给予的“好处”,而每天被报道的“失败”都验证着本体的先天性缺陷。“水幕”反映了西方国家( )
A.关注世界发展进步 B.激化固有矛盾引发地区性冲突
C.继续推行冷战政策 D.操控国际话语权打压新兴国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唐朝后期与元朝的财税体制】 (14分)
材料一
安史之乱后,藩镇取代州,成为地方财政管理权力的首位分配对象,节度使权力迅速扩大,不再遵守中央政府对税收统收统支之体制,从而侵夺中央的财权。针对地方势力分权的倾向及财政体系的混乱,中央政府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财政税收政策调整。特别是在两税法施行后,将两税分成上供、留使、留州三部分,通过两税“三分法”的财政包于体制,抑制地方分权行为,以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配问题。两税法颁行后,唐中央三令五申地要求藩镇遵守两税预算定额管理制度,藩镇不得额外加税,禁止藩镇减少上供额,严禁藩镇增征工商税和经商贸易营利。虽然中央政府也采取了两税法和两税三分定额管理等反危机措施,也曾取得成效。其结果不仅不能恢复旧制,相反却使其财政收支变得更加复杂、混乱,导致其原有的管理体制日趋瓦解。
——摘编自陈丽、郑学檬《中晚唐时期中央财政地方化倾向探析》
材料二
元代财政收入分为中央和地方,各占70%和30%,虽然这一比例最初是关于岁钞的,金、银、粮等实物不包括在内,但大体可以表现出元代中央与地方赋税分配的比例关系。除上供京师的岁钞二百八十万锭以外,其他由“各省备用”,而未提路府州县,因而中央与地方的财赋分配是在朝廷与行省之间进行,地方留用财赋的支配权,主要由行省掌握。行省除了执行上供中央与地方留用七三分成的比例和严格控制路府州县的财赋支用,还有义务遵照中央的命令额外提供钱谷,以弥补中央财政支出的不足。在收入方面,路及直隶州(府)需要把所征收的财赋先送往行省,并由行省储藏或转运上供朝廷。在此过程中,行省代表中央集中各路州的财赋于行省治所,是元代中央与地方财赋分配的关键。
——摘编自管汉晖《秦汉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财政分权的历史渊源回溯》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安史之乱后唐政府财政体系混乱的表现,并指出两税法改革“也曾取得成效”的含义。(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中央和地方赋税分配体制的历史作用。(6分)
17.【传言与历史】(14分)以下是一位山西太原农村知识分子的日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8年
四月二十日(5月19日)
晚间传述,今日午前红、日两军在黄楼沟口外开战,红军用枪击毙日兵三名。众闻日军受伤,莫不喜欢,可见众恨日军之甚矣。
四月二十七日(5月26日)
近日红、日两军不闻有开战之处,惟闻各村雇人送饷需于红军,入风峪中,每日不断。
七月初一日(7月27日)
太原县公署(日军扶植的伪政权)知事武克恭所用之属员,君子少而小人多,由是横征厚敛。警务局长张继德,往往没收村民财物,惹怒红军,乃于上月下峪、风峪中之红军将警务局长张继德在古寨村捆绑上山……县公署及在县常驻日军亦无法挽救。
1939年
二月二十七日(4月16日)
传言:昨日清源高白镇之红军邀截日军之运输汽车两辆,捆去日军三名……
三月二十七日(5月16日)
“攻剿”红军之县政府日军,集合清原县城、晋祠镇堡、太原县城之处之日军五六百名,昨晚上山……不见一个红军……日军大肆搜寻,毫无踪影,惟将杜里坪、杏坪两村之房舍,并所存之粮全行烧毁,其牛、驴、马匹收牵而去,猪、羊、鸡用刀杀毙。所有衣物等件均被日军劫掠。……
——据刘大鹏遗著 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整理
(注:日记中红军即八路军。括号中日期为日记标注者所加阳历日期。)
(1)任选材料中的两个群体,概括其行为,并据此说明当时抗战的形势。(8分)
(2)日记中有很多关于“红军”攻击日军的“传述”“传言”,你如何看待这些“传述”“传言”的史料价值?(6分)
18.【工业文明的批判和辩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欧文认识到,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产品和财富的增加并未得到合理的分配,它被少数人所攫取,使得社会大多数人陷于贫困和不幸。在这一体制下,资本家在追逐利益的驱动下用最小的成本实现着财富的不断增殖。人们热衷于财富积累,不惜残酷打击竞争者,人类的正直、坦率、诚恳公正等品质荡然无存。因此,私有财产是贫困和不平等的唯一根源,由于贫困而在全世界引起各种罪行和灾难。欧文疾呼,要创设一种新制度,构建一个新社会,其原则是共同劳动、共同占有、权利和义务平等,没有剥削、压迫,有组织的计划经济将取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材料二
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如何实现个人财富的增加以及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这是斯密长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重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家出于“私人利润的打算,是决定资本用途的唯一动机”,他们“所考虑的不是社会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在斯密看来,市场的自由竞争实现了社会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导着人们实现着个人利益,也增进着国家的财富,这是现行社会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是个人财富与国民财富增长的动力。总之,要建立起“最明白最单纯的自然自由制度”,在这一制度下,财产私有并得到保护,实现了经济的自由,这种体制的社会应是一个高度自由的社会。
——均摘编自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等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欧文和斯密对工业文明体制的认识的不同之处,并指出两人思想所贯穿的共同主题。(11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说明欧文和斯密对工业文明体制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4分)
19.【理想社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虽然新文化倡导者所要建立的依然是“西洋式的社会国家”,与戊戌时代的“揖日追俄”和辛亥时代的“揖美追欧”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但当他们用民主和科学来概括欧美工业文明的精神的时候,已经越出了仿效某个具体国家的具体建制的轨迹。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而是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为何可能,而在中国又为什么屡屡失败。先是戊戌,紧接着是辛亥,这种悲剧的一再重演,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呢?于是他们的认识开始由制度层面锲入文化心理层面,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西洋式的国家”的。
为了唤起“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在主张“以科学代宗教”,用科学来根治“无常识之思维”和“无理由之信仰”,激扬理性破除愚昧和迷信的同时,更把民主具体落实到了人权。所谓人权,也就是个体的自主之平等人权的观念意识、纲常名教、金科玉律、偶像崇拜、风俗习惯,即如鲁迅所言:“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在这个时候,陈独秀和李大钊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们的主张都代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所以,他们大倡民主和科学又是合乎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不止乎科学和民主,但马克思主义当然包括了科学与民主。
——改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运用唯物史观,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建立的理想社会、理想国家加以评析。(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级中学校2023-2024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