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

★秘密·启用前
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上)期末质量检测
初二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全卷共4页,满分50分,与道德与法治共用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15分)
1.在长征途中,红军进行下列行动的顺序是:
①强渡大渡河②渡过金沙江③四渡赤水河④飞夺泸定桥⑤爬雪山、过草地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④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①②⑤④
2.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哪个王朝的统治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3.如图反映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井冈山会师。画中会师的双方是
A.新四军——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工农红军——北伐军
C.北伐军——八路军
D.南昌起义队伍——秋收起义队伍
4.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秋收起义 D.北伐战争
5.毛主席曾这样说过“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下列说法中对两个人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B.都提出了“求富”的口号
C.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
D.都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6.“如此威武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竟然输掉了,被日本吊着打,最后弄了个全军覆没的结局。”这一结局表明
A.清朝政治制度腐败 B.中国综合国力弱小
C.中国洋务运动破产 D.清朝官兵软弱无能
7.下表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英国主要进出口货物征税情况变动对照表(部分),出现这种变动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 )
分类 货物名称 单位 1838年税率(%) 新税率(%)
出口 土丝 担 15.08 10.00
肉桂 担 5.14 0.75
进口 羽纱 丈 0.83 0.07
檀香木 担 2.15 0.05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望夏条约》 D.《辛丑条约》
8.奕 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老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汝昌被称为“丁鬼奴”。上述内容反映了( )
A.洋务运动遭到官员的一致排斥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鄙视
C.洋务运动与传统观念发生冲突 D.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9.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 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
A.维新变法思想
B.仁政与法治思想
C.“扶清灭洋”思想
D.“自强”“求富”思想
10.英国政治家罗伯特·赫德评价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
11.“今大皇帝(道光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与之相关的是( )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和扩大权益 B.报复清政府对鸦片的禁运
C.控制京津地区和抢夺中国的国宝 D.武力推翻不合作的清政府
13.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认为洋务运动“虚有其表”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人才 B.只单纯引进西方技术
C.资金匮乏 D.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14.《时局图》(如右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中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钟的作用。漫画反映出
A.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B.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帝国主义联合清政府共同打击太平天国运动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5.学者蒋廷黻说:“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他主要想说明鸦片战争( )
A.发生的可能性 B.爆发的根本原因
C.失败的必然性 D.带来的深远影响
二、非选择题(35分)
16.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也是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生存之路的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如图 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
(1)请你结合材料一图中A、C、D三次侵华战争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3分)
材料二:《百家讲坛》袁腾飞说:在中西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君主立宪制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了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2)结合材料二,请指出“国人学习西方的技术”指什么历史事件? “民主共和这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虽然变了样”,但引起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请回答此“巨变”指什么? (3分)
(3)材料二中“后来,中国人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为此,其代表人物发动了什么历史事件? (3分)
材料三:‘中国的土地可以政府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4)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其意义是什么?(3分)
材料四:
(5)材料四中标志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相关事件是什么?(3分)
17.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洋务运动首先打出“自强”旗号,先后在各地创办22家以上近代军事工厂制造枪炮、弹药和舰船等军事装备,真正开始实质性地迈出中国军队近代化的第一步。为了“求富”,洋务派先后在全国范围创办20多个民用企业,并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使得清朝财政收入有了显著增长。由此可见,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军事和经济近代化进程。
——摘编自赵党留《新评洋务运动》
材料三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每年从海军军费中挪用30万两建造颐和园,为西太后庆祝60大寿而耗费的大约1400万-2000万两白银,可购买10艘“定远”型铁甲舰、20艘“致远”型战舰。海军军官都在基地附近兴建私宅,军官生活普遍奢侈,嫖赌乃常事。中国下层民众大多不关心战事,战争期间,各地仍发生多起乱事。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的主张和目的。(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4分)
18.根据以下两幅图片,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8分)★秘密·启用前
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上)期末质量检测
初二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
1.C【详解】依据课本所学,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改向贵州,攻占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红军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金。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红军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③②①④⑤符合题意,选择答案C。
2.D【详解】辛亥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项正确;唐朝、宋朝和明朝不是辛亥革命推翻的朝代,排除ABC。故选D项。
3.D【详解】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之后,率领军队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朱德和陈毅知道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后,于1928年4月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根据这段历史可知选D。
4.D【详解】依据题干“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两年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可知与北伐战争有关,1926年,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革命对象主要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北伐战争打垮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D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主要对象是清政府,故A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斗争的结果是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的“和约”上签字,故B不符合题意; 毛泽东于1927年9月领导秋收起义,主要对象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C【详解】张之洞和张謇都创办了近代工业,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C项正确;张謇不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A项排除;都提出了“自强”和“求富”的口号不正确,张謇没有提出,B项排除;张謇大力主张“实业救国”,张之洞没有提出实业救国,D项排除;故选C项。
6.C【详解】根据材料“如此威武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竟然输掉了,被日本吊着打,最后弄了个全军覆没的结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破产。故C符合题意;ABD都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选C。
7.A【详解】从题干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838年中国对英国主要进出口货物税率较新税率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协定后的关税,明显低于协定前的关税,A项正确;《北京条约》《望厦条约》《辛丑条约》中,并没有协定关税的相关内容,不会出现税率的变动,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8.C【详解】根据题干“鬼子六、丁鬼奴”和结合所学可知,奕 、丁汝昌等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不被人们接受,被人们冠上了贬义的称号,可见洋务运动与传统观念发生冲突,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洋务派与传统观念产生冲突,没有看到官员的一直排斥,排除A项;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向西方学习,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是崇洋媚外,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提到列强的侵略,排除D项。故选C项。
9.A【详解】依据图片《时务报》,结合课本所学,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掀起了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A项符合题意;孔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韩非子提出了“法治”的思想,B项不合题意; “扶清灭洋”思想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思想,因为义和团口号是“扶清灭洋”,C项不合题意;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10.D【详解】依据材料关键信息“皇帝”“康有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决心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D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故ABC排除。故此题选D。
11.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今大皇帝(道光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可知与割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B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没有涉及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内容,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1860年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没有涉及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内容,排除C项;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没有涉及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12.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和扩大权益,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D【详解】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没有改变封建制度的“体”,因此“虚有其表”的根本原因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故选D。
14.B【详解】根据题干所给信息, 19世纪末,这个只有发生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后,签订了《马关条约》,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B项符合题意;AC项的内容与题干图片的内容无关,排除;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辛丑条约》的内容,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C【详解】材料中蒋廷黻认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处于落后的状态,意在强调鸦片战争失败的必然性,C项正确;材料中蒋廷黻强调的是落后就会挨打,中国鸦片战争失败具有必然性,材料没有体现鸦片战争发生的可能性、根本原因及深远影响,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6.(1)鸦片战争(或《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或《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军侵华战争(或《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
(2)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新文化运动
(4)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17.(1)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火器)。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2)方式: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积极影响: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开启了中国的军事和经济近代化进程;对西方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培养了新式人才。
(3)原因:清政府的统治腐败落后(或贪污腐败);官员在运动改革中只为获取私人利益,生活奢侈腐化,缺乏危机感:运动缺乏群众基础,民众不关心战事,民族意识淡薄等。
18.观点: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具有救亡图存的意识。
论述: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此次事件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唤醒和激发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使得国内群情激愤,学生群体率先通过示威游行、罢课等方式,掀起了五四运动的浪潮,继而得到了全国各行各界的响应与支持。北洋政府最终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结论:综上所述,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面对民族危亡之时,敢于承担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怀。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