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3-2024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1876年9月,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布鲁塞尔召开了有比、英、法、德、意、葡等国参加的会议,成立了“国际考察和开发中非协”,并在各国设分会,确定了各分会在非洲建立据点的范围,与会各国互相保证在上述地区有“行动的自由”。这次会议
A.意图为列强瓜分非洲做准备 B.有利于非洲社会的全面发展
C.解决了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 D.导致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以上论述的是( )
A.英国有权征服印度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
3.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4.19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不仅取得了墨西哥大片领土,还使其在经济上成为附庸。1913年墨西哥民选总统被害,美国以道义为名出兵墨西哥,却遭到了各地革命军的迎头痛击。这一变化说明墨西哥( )
A.开启了现代化之路 B.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C.民主革命蓬勃发展 D.民族自决意识增强
5.20世纪前期,英国在乌干达殖民地强制推广植棉等经济作物,结果是“只有少数富裕的酋长和地主能够住上砖房,穿上体面的欧式服装,开上汽车,而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改善程度有限”。这表明,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
A.引发乌干达独立意识的觉醒 B.强化了非洲对英国的依附
C.顺应了非洲工业化发展需要 D.加剧了非洲农村社会分化
6.16世纪80年代,巴西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每座糖厂的平均年产量达到130吨。17世纪初,巴西每年输出蔗糖达2万吨,占欧洲蔗糖市场的80%,收入占葡萄牙国王总收入的40%。这体现了,葡萄牙( )
A.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B.殖民扩张的剥削本质
C.已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D.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
7.1819年,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810~1826年拉美人民反对欧洲殖民统治的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发言中说到:“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人民既不是欧洲人,也不是北美人。不是出自欧洲,而是更接近非洲和美洲的混合……”玻利瓦尔这段话旨在( )
A.用进化论思想来武装人民 B.激发拉美人民的民族意识
C.赶走拉美的欧洲人和北美人 D.与非洲人民一起进行斗争
8.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是
①玻利瓦尔 ②圣马丁 ③甘地 ④提拉克
A.①②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9.与19世纪70—90年代相比,20世纪初亚洲觉醒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新”主要表现在( )
A.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作用 B.斗争目标在于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
C.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 D.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
10.20世纪20年代,拉美国家的知识分子,政治家和艺术家提出了拉美民族认同的根源应该在印第安文化中寻找这一思想。它倡导恢复印第安人的价值和习惯,并要求通过社会改革提高印第安人的地位,以便将他们纳入国家发展的计划。这些主张旨在( )
A.反抗欧美国家的殖民侵略 B.增强拉美国家的文化独立性
C.保障印第安人的政治权利 D.顺应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潮流
11.“亚洲的觉醒”是列宁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最高评价。其评价依据主要是这些运动
A.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 B.总体规模较大且影响深远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使得亚洲殖民地全部独立
12.1685年,英国对所有印度棉布、印度亚麻 及所有印度制造的丝绸制品征收10%的税。1721年后售卖印度棉布成为非法行为。据此可知( )
A.英国纺织业完全落后于印度 B.印度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萎缩 D.贸易保护助推工业革命
13.1923年协约国与土耳其凯末尔政府签订《洛桑条约》,表明:
①凡尔赛体系维护的国家版图首次改动
②凯末尔政府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③土耳其历时几百年的素丹制度结束
④土耳其开始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2021年8月13日是“特诺奇蒂特兰城沦陷”500周年纪念日。该国总统向当时受到殖民者残忍虐待的原住民道歉、向遭受长达三个世纪殖民统治的中美洲受害者道歉。这一段表述中涉及到的信息有( )
①印加文明 ②阿兹特克文明 ③葡萄牙 ④西班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亚洲的觉醒》一文评价道;“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文中的“新阶段”的含义是( )
A.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B.帝国主义的统治体系受到冲击
C.马克思主义政党普遍建立 D.第一次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6.下表为19世纪70-80年代西欧列强成立的垄断组织。这反映出,当时列强( )
比利时 1879年 “上刚果研究会”
法国 1880年 “法国赤道非洲公司”
1881年 “塞内加尔与法属西非海岸公司”
德国 1883年 “德国西南非洲公司”
1885年 “德国东非公司”
英国 1881年 “国家非洲公司”
1886年 “英帝国东非公司”
A.生产组织发生变革 B.掀起瓜分非洲狂潮
C.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致力非洲经济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17.【英国在北美及印度的殖民扩张】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是英国急剧变动的时代,其在殖民扩张和对外战略方面表现为重大调整和转换。虽然英国在欧洲以外地区从事殖民扩张始于16世纪后半叶,但英国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并取得重大进展的殖民开拓和商业扩张则始于17世纪。从17世纪开始,英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到17世纪中期,英格兰人口达到530万,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人口总数也达到240万,英格兰和威尔士在1520—1690年人口增加了近120%,但在大约1603—1750年增加人口则少于60%。随着移民者在北美大陆垦殖活动的成功开展,大量英国移民不断地远道而来。1621年11月,一艘名为“鸿运号”移民船带来35名乘客;1622年5月底,“麻雀号”移民船带来7个定居者,之后逐渐有更多的移民大军加入到殖民者的行列,主动移民逐渐取代被动移民而成为主力。
——摘编自王中宝、洪霞《从被动移民到主动移民——17世纪上半叶英国对北美移民的动因》
材料二 18世纪80—90年代,包括总督在内的英国高级官员在印度创办宗教学院、梵文学院,传教士们努力创建印度最早的英语教育以完成“文明使命”。1813年,议会还在续订公司特许状的法令中要求公司致力于“传入有用的知识和宗教以及道德的改进”,要求每年必须拨出一定款项用于印度文学与文化的“复兴”,以及向印度人介绍科学知识。19世纪上半期,英国议会和政府在逐步接管印度统治权的过程中,总督们大力推行各项改革措施,竭力将英国式“文明福音”带给南亚次大陆,1823年东印度公司按照议会要求成立了“公共教育委员会”。英国人在治理与掠夺印度的过程中,摧毁了印度原有的社会与经济结构,推进了印度社会的近代化,用强力手段将古老的印度拉进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中。
——摘编自张本英《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的“文明使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英国在北美殖民扩张的原因,指出这一时期英国在对外殖民扩张方面出现“重大调整和转换”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进行“文明使命”的表现,并结合材料评价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扩张行为。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0-1826年拉丁美洲殖民地,在圣马丁、玻利瓦尔等人的领导下,反抗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战争,最终获得胜利,拉丁美洲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因家。(见下表)
年代 独立国家 备注
1811年 巴拉圭
1816年 拉普拉塔联合省 后改名阿根廷
1819年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后来分为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拿马
1821年 墨西哥,秘鲁
1821年 中美洲地区 1823年改名为中美联合省;1838年分为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
1822年 巴西
1825年 玻利维亚
材料二 非洲的民族解放战争
时间 民族解放战争 结果
1882年 祖国党领袖阿拉比领导埃及人民抵抗英军侵略 失败,,英军占领埃及
1881年 苏丹爆发马赫迪反英大起义,持续近20年 失败,英军控制苏丹
1894~1896年 孟尼利克二世率领埃塞俄比亚人民抗击意大利侵略 打败意军,埃塞俄比亚独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丁美洲19世纪初的独立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简述拉丁美洲独立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非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思想家所探讨的“商”是包括“商事”“商局”“商战”“商务”等一切带有“商”元素的事务。振兴商业在方法论上也具有多重维度,“有国者苟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即当时思想家试图在“重商”的话语体系下对国民经济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在这同时又倒逼上层建筑改革,进而影响到意识观念的改变。具体来说,对外表现在贸易的互通有无上,对内表现在发展先进生产力、改良生产关系上,在思想上体现为开放性的思维,在政治上表现为简政放权、制定法律、兴商、保商。
——摘编自张翕喆《清季重商思想新论》
材料二 重商主义发轫于15世纪末的英国,并进而在欧洲各国蔓延。早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货币主义”或“硬币主义”,奉行“少买”原则,主张严格限制金银出口,像守财奴一样死守着自己的钱袋;晚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允许金银输出,发展工场手工业生产,鼓励本国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两个阶段都把货币当作财富的主要形态,并把流通领域的积累当作财富的源泉。差别只在于对财富来源认识的不同。“重商主义是近代历史上政府和商业的首次结盟”,其核心追求的是怎样才能使一个国家变富变强,怎样才能使国家积累更多的财富。
——摘编自李新宽《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起源——重商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归纳出晚清重商思想与近代英国重商主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与近代英国重商主义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重商思想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勘,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
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于是而遂有强烈之“战胜与克服欲”。此种民族,其内心深处,无论其为世界观或人生观,皆有一种强烈之“对立感”,于是而尚自由、争独立,此乃与其战胜克服之要求相呼应。故此种文化之特性常见为“征伐的”“侵略的”。
农业生活所依赖,曰气候、曰雨泽、曰土壤,此三者,皆非由人类自力安排,而若冥冥中已有为之布置妥帖而惟待人类之信任与忍耐以为顺应,乃无所用其战胜与克服。故农耕文化子最内感曰“天人相应”“物我一体”,曰“顺”曰“和”。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该书写于1940年代)
结合中外历史,评析钱穆的观点。(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叙述成文,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确定了各分会在非洲建立据点的范围”“行动的自由”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晚期欧洲国家深入非洲探险,并成立了“国际探险和开化非洲协会”,开启了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因此材料所述会议的意图是列强为侵略和瓜分非洲在协调矛盾,A项正确;成立“国际考察和开发中非协会”并不是要开发和发展非洲,面是为了占领非洲,排除B项;C项中的“解决了”表述过于绝对化,材料所述内容不可能解决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D项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近代(英国和印度)。据材料“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作为工业化国家,侵略征服印度,一方面给印度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另一方面又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社会的进步,B项正确;英国并没有权力征服印度,排除A项;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并不值得肯定,排除C项;落后文明也能征服先进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AC两项都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AC两项错误。“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是欧洲长期不断征服美洲的结果,B项正确。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是表现而不是原因,D项错误。
【考点定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早期殖民扩张的特征和影响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世纪(墨西哥)。据材料可知,19世纪40年代以来,墨西哥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附庸,但是当美国出兵墨西哥时,却遭到各地革命军的迎头痛击,说明此时墨西哥人民的民族自决意识不断增强,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民族自决意识,没有体现现代化之路信息,排除A项;摆脱了美国的控制,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抵御美国侵略,而非民主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前期(英国)。据本题材料“只有少数富裕的酋长和地主能够住上砖房,穿上体面的欧式服装,开上汽车,而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改善程度有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人在乌干达的殖民活动,使得乌干达的农村地区的社会分化进一步加剧,少数富裕酋长生活条件得以改善,而大部分普通民众的生活并未得到改善,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乌干达独立意识觉醒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非洲对英国的依附关系并未因推广经济作物而强化,排除B项;推广植棉等经济作物并不能顺应非洲工业化发展需要,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6世纪80年代到17世纪初的巴西。据题干“17世纪初,巴西每年输出蔗糖达2万吨……国王总收入的40%”可知,这一时期巴西生产的大量蔗糖流入欧洲市场,增加了葡萄牙国王的收入,结合所学早期殖民扩张中,葡萄牙在巴西等地建立大量种植园,掠夺巨额财富可知,巴西蔗糖的出口体现了葡萄牙殖民扩张中的剥削本质,B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葡萄牙在巴西这一处殖民地的信息,不足以证明其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排除A项;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与材料时间“17世纪”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葡萄牙经济构成,无法体现葡萄牙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19年(拉丁美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819年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正在进行,玻利瓦尔强调拉美人民有自己的民族特征,意在激发民族意识取得民族独立,B项正确;据所学,进化论思想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据材料“我们的人民既不是欧洲人,也不是北美人”,目的是强调拉美人民有自己的民族特征,不是“赶走拉美的欧洲人和北美人”,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拉美人民“更接近非洲和美洲的混合”,没有号召与非洲人民一起进行斗争,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根据所学,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而圣马丁是阿根廷将军、南美西班牙殖民地独立战争的领袖之一、杰出的军事统帅、阿根廷国父。故①②A项正确;甘地和提拉克都是印度的,故排除BCD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19世纪70至20世纪初(亚洲)。据所学可知,由于20世纪初,亚洲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所以这时的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形成了亚洲的觉醒运动,C项正确;民族资产阶级在19世纪末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发挥作用,排除A项;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斗争目标都是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排除B项;20世纪初的亚洲民主运动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或者君主立宪制,而不是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由题干中的“它倡导恢复印第安人的价值和习惯,并要求通过社会改革提高印第安人的地位,以便将他们纳入国家发展的计划”,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所以拉美很多国家寻求独立,B项正确;题干所讲述的是要增强拉美国家的文化独立性,并未涉及反抗欧美国家殖民侵略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到提高印第安人的政治权利,排除C项;题干要求的是文化的独立性,顺应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潮流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亚洲的觉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在资产阶级领导下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这是列宁高度评价的主要依据,C项正确;AB两项是“亚洲的觉醒”的表现和特点,不是列宁评价的主要依据,排除;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大多都以失败告终,并没有使得亚洲殖民地全部独立,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在限制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和销售,这属于贸易保护政策,目的在于保护国内市场,而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有利于刺激本国的生产力,对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D项正确;完全落后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到的内容是英国限制印度纺织品的进入,排除B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萎缩与事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1920年8月,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奴役性《色佛尔和约》。经过武装斗争,1923年,协约国与土耳其凯末尔政府签订《洛桑条约》,确定了土耳其的边界,废除外国在土耳其的领事裁判权和财政监督权。《洛桑条约》是凡尔赛体系维护的国家版图首次改动,表明土耳其凯末尔政府赢得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独立,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故①②符合题意。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对内废黜了封建社会的总头目素丹及他代表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外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故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A符合题意。
14.D
【详解】据所学可知,“特诺奇蒂特兰城”是阿兹特克人的都城,属于 ②阿兹特克文明,而不是①印加文明 ,①与材料无关;②正确;据材料“2021年8月13日是‘特诺奇蒂特兰城沦陷’500周年纪念日。该国总统向当时受到殖民者残忍虐待的原住民道歉、向遭受长达三个世纪殖民统治的中美洲受害者道歉”并结合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并为西班牙殖民者占领了“特诺奇蒂特兰城”,而不是葡萄牙殖民者,③与材料无关;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本题考查亚洲觉醒。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统治,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冲击了帝国主义国在其国内的统治,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冲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体系,B项正确;亚洲觉醒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排除A项;亚洲觉醒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排除C项;D项是指巴黎公社,与亚洲觉醒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70-80年代西欧。根据材料中“19世纪70—80年代”及成立一系列涉及非洲的组织可知,19世纪后期,西欧列强纷纷成立掠夺非洲殖民地的组织,掀起对非洲瓜分的狂潮,B项正确;材料中“垄断组织”并非生产集中下的垄断组织,不会导致生产组织发生变革,排除A项;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当时列强掀起瓜分非洲狂潮,并非致力非洲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7.(1)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国内人口的增加;英国在北美殖民垦殖活动的顺利开展;教派争端和宗教迫害导致民众前往新大陆。(答出两点即可)
表现:英国殖民方式由被动殖民走向主动殖民;从直接掠夺转向商业垦殖。(答出一点即可)
(2)表现:创办教育机构;进行文学与文化“复兴”介绍科学知识;传播基督教及其伦理。(答出两点,三点)评价:客观上有利于印度文化、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答出一点即可)实质上服务于英国殖民侵略印度的需要;推动了亚洲殖民体系的形成。(答出一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世纪(英国)。原因:由材料一“从17世纪开始,英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可得出:英国国内人口的增加;“随着移民者在北美大陆垦殖活动的成功开展,大量英国移民不断地远道而来。”可得出:英国在北美殖民垦殖活动的顺利开展;结合所学可得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教派争端和宗教迫害导致民众前往新大陆。表现:由材料一“之后逐渐有更多的移民大军加入到殖民者的行列,主动移民逐渐取代被动移民而成为主力。”可得出:英国殖民方式由被动殖民走向主动殖民;“虽然英国在欧洲以外地区从事殖民扩张始于16世纪后半叶,但英国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并取得重大进展的殖民开拓和商业扩张则始于17世纪。”可得出:从直接掠夺转向商业垦殖。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世界)。表现:由材料二“18世纪80—90年代,包括总督在内的英国高级官员在印度创办宗教学院、梵文学院”可得出:创办教育机构;“1813年,议会还在续订公司特许状的法令中要求公司致力于传入有用的知识和宗教以及道德的改进,要求每年必须拨出一定款项用于印度文学与文化的复兴,以及向印度人介绍科学知识。”可得出:进行文学与文化“复兴”介绍科学知识;由材料二“19世纪上半期,英国议会和政府在逐步接管印度统治权的过程中,总督们大力推行各项改革措施,竭力将英国式‘文明福音’带给南亚次大陆”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传播基督教及其伦理。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可得出:客观上有利于印度文化、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服务于英国殖民侵略印度的需要;推动了亚洲殖民体系的形成。
18.(1)原因:欧洲的法国大革命打击了拉美的宗主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鼓舞了拉美人民;西方工业革命刚刚开始,实力相对较弱;本地经济发展,新的民族正在逐步形成;拉美人民相互配合;有勇于担当的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的领导等。
意义:沉重打击了西方的殖民统治,推动世界格局的变动;奠定了今天拉丁美洲政治版图的基础。
(2)同:都发生在19世纪末;都进行了英勇的反侵略战争;侵略者均为欧洲列强。异:领导者不同:埃及由爱国军官组成的政党领导,苏丹由宗教领袖领导,埃塞俄比亚由封建皇帝领导;斗争的对象不同:埃及和苏丹为英国帝国主义;埃塞俄比亚则为意大利;结局不同:埃及和苏丹抗英失败,而埃塞俄比亚胜利。
原因:19世纪末,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加紧对非洲侵略。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意大利力量相对薄弱。
【详解】(1)本题是原因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拉丁美洲19世纪初的独立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主要是根据材料一“1810-1826年拉丁美洲殖民地,在圣马丁、玻利瓦尔等人的领导下,反抗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战争,最终获得胜利,拉丁美洲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因家。”和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的法国大革命打击了拉美的宗主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鼓舞了拉美人民;西方工业革命刚刚开始,实力相对较弱;本地经济发展,新的民族正在逐步形成;拉美人民相互配合;有勇于担当的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的领导等。意义:可以从打击西方殖民统治、推动世界格局变动、奠定拉丁美洲政治版图的角度进行总结。
(2)本题是对比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异同:综合表格内容和所学可知,非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发生在19世纪末;都进行了英勇的反侵略战争;侵略者均为欧洲列强。不同之处首先是领导者不同,其中埃及由爱国军官组成的政党领导,苏丹由宗教领袖领导,埃塞俄比亚由封建皇帝领导;斗争的对象不同,埃及和苏丹为英国帝国主义;埃塞俄比亚则为意大利;结局不同,埃及和苏丹抗英失败,而埃塞俄比亚胜利。导致这些异同的原因在于19世纪末,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加紧对非洲侵略。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意大利力量相对薄弱。
19.(1)特点
晚清:注重多重维度振兴商业;将兴商与救亡相联系;主张重构国民经济体系;要求改善商业发展的环境。(答出两点即可)
英国: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重视货币积累和对外贸易。
(2)背景
晚清: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深;新式生产方式和新思想传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形成;改良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和发展。(答出三点即可)
英国: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商业资产阶级的崛起;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答出三点即可)
(3)影响:加速了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推动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变化;客观上为政治变革和暴力革命创造了条件。
【详解】(1)根据材料一“晚清思想家所探讨的“商”是包括“商事”“商局”“商战”“商务”等一切带有“商”元素的事务。”涉及商业的众多领域,可推出晚清注重多重维度振兴商业;“有国者苟欲攘外,亟须自强”,可推出将兴商与救亡相联系,挽救国家;“即当时思想家试图在“重商”的话语体系下对国民经济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可推出主张重构国民经济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得到重建,必然会促进商业发展环境的进步,可得出晚清要求改善商业发展的环境。根据材料二中对英国重商主义不同时期的变化进行论述,可推出英国重商主义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以及材料“早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货币主义”或“硬币主义”,奉行“少买”原则”、“晚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允许金银输出,发展工场手工业生产,鼓励本国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可推出英国重商主义重视货币积累和对外贸易。
(2)背景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晚清重商思想兴起的背景政治上由于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深,经济上受到新式生产方式的影响,以及自身经济形态发生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形成,思想上改良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和发展;英国重商主义形成的背景,经济上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获得发展,政治上商业资产阶级崛起,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3)晚清重商思想对社会转型的影响,重商思想的发展加速了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商业的进步也推动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变化,商业不再是传统的末业,工商业者阶层壮大,推动了平等自由观念的传播,客观上为政治变革和暴力革命创造了条件。
20.论题:钱穆对游牧、商业和农业文化的学术观点是正确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评析: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多次南下侵扰中原或建立政权,甚至统一全国,如契丹人建辽,女真人建立金朝,蒙古族甚至建立了地跨欧亚的大帝国。这正是游牧文化因“内不足”而“向外寻求”的表现,是“流动”和“征伐”等特性的体现。
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滨海的西方国家多次入侵亚非拉国家,掠夺工业原料,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严重侵犯了这些地区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冲击了他们的传统社会结构,正体现了商业文化的“进取”和“侵略”。
中国古代农民以农耕生活为主,由于所求(如风调雨顺)并不以自我意志为转移,故生活方式以固守本土、安定守成、质朴厚重、沉着稳健、崇尚和平为特征,一定程度上又体现了农业文化的“静定”和“保守”。
综上所述,由于具体时空条件的差异性,不同文明的特性与生存的态度不同,其对东西方文明在不同时期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中国古代游牧、商业和农业文化。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首先,根据材料“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勘,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可提炼出论题为:钱穆对游牧、商业和农业文化的学术观点是正确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钱穆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三种类型,以“对立感”“尚自由”“争独立”来概括游牧、商业民族的性格,以“安分”“守己”“和平”来概括农耕民族的性格,可谓鞭辟入里。材料宏观阐明了游牧文化、商业文化和农耕文化的重大差异及其根源。考生需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对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展开评析。比如:赞同或不赞同钱穆对三种文化的整体评判;赞同或不赞同钱穆对其中一种或两种文化的评判;也可以对钱穆的观点进行辩证评析:还可以从1940年代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钱穆的总体立场。钱穆曾指出“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在结合具体史实论证时,可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选取典型进行评析。
其次,根据提炼的论题,结合中外历史,进行详细的评析,如: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多次南下侵扰中原或建立政权,甚至统一全国,如契丹人建辽,女真人建立金朝,蒙古族甚至建立了地跨欧亚的大帝国。这正是游牧文化因“内不足”而“向外寻求”的表现,是“流动”和“征伐”等特性的体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滨海的西方国家多次入侵亚非拉国家,掠夺工业原料,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严重侵犯了这些地区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冲击了他们的传统社会结构,正体现了商业文化的“进取”和“侵略”。中国古代农民以农耕生活为主,由于所求(如风调雨顺)并不以自我意志为转移,故生活方式以固守本土、安定守成、质朴厚重、沉着稳健、崇尚和平为特征,一定程度上又体现了农业文化的“静定”和“保守”。
最后,进行总结升华,说明评析的准确性,如:综上所述,由于具体时空条件的差异性,不同文明的特性与生存的态度不同,其对东西方文明在不同时期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3-2024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