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17世纪荷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进行海盗式的劫掠
B.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头号贸易强国
C.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D.航运发达,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2.达·伽马是开拓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地理大发现者,他率领的船队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南部的城市卡利卡特,后被任命为印度总督。达·伽马的探险活动( )
A.使葡萄牙从海外获得了大量财富 B.促进了拉丁美洲殖民地化
C.为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了路线图 D.推动了教皇子午线的划分
3.14、15世纪,非洲东海岸的基卢瓦(位于今坦桑尼亚)居民从印度进口棉纺织品、香水和珍珠,近代考古学家还在此挖掘出大量的中国瓷器。基卢瓦的商人进口这些商品,将从内陆地区获得的黄金、奴隶和象牙卖出。这反映出基卢瓦( )
A.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 B.参与印度洋贸易圈的商业活动
C.同宋朝政府有着直接贸易往来 D.贩卖奴隶到美洲以换取奢侈品
4.1543-1544年,在英国的埃克塞特,一夸特小麦的价格不到10先令,两年后上涨到19先令……几经波折到1556-1557年涨到32先令。这说明当时英国( )
A.市场需求大于生产力发展实况 B.政府超发货币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C.商业革命背景下物价全部上涨 D.社会动荡引发了民众恐慌性采购
5.14~16世纪是欧洲名副其实的“香料时代”,无论香料的到达频率多高,都不会面对缺乏买家的风险。而17世纪后,香料失去了昔日的神秘色彩,“香料时代”走向终结。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美洲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 B.欧洲率先完成对香料的移植
C.欧亚直接贸易已广泛展开 D.地中海地区香料垄断被打破
6.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通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其所产生的影响是
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 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
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 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7.如表是16、17世纪世界商贸简表。据如表推知,16、17世纪( )
印度洋贸易 欧洲商人出现在印度洋贸易中,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优势
大西洋贸易 欧洲与非洲、美洲之间形成“三角贸易”;欧洲人将生产的手工制品运到美洲出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烟草
太平洋贸易 葡萄牙: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量白银,这些白银的大部分又流入中国
西班牙: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
中国: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形成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
A.传统的印度洋贸易逐渐退出全球海路贸易
B.英西、英荷之间争夺海洋控制权斗争激烈
C.中国贸易网络成为世界贸易圈的组成部分
D.中美洲与东南亚成为欧洲移民的主要地区
8.下图为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造成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掠夺金银 B.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英荷战争打败荷兰 D.“日不落帝国”的最终形成
9.关于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动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欧洲人于13世纪已开始海洋探险 B.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对财富和市场的需求
C.人们懂得一些地理知识 D.欧洲长期从亚洲进口奢侈品
10.1584年,《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据此可知
A.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B.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C.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
D.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
11.哥伦布曾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欧洲人对黄金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掠夺黄金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生活需要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C.资本主义生产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D.黄金是哥伦布踏上美洲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12.渡渡鸟,又称毛里求斯孤鸽,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的一种不会飞的鸟。它于1681年灭绝时,距其第一次被人类发现仅过去了200年。造成这现象的主因是( )
A.人类向美洲的移民潮 B.殖民时代的滥捕滥杀
C.化工污染的全球泛滥 D.环保立法出现了缺漏
13.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与这条航线开通有关键联系的航海家是
A.达·伽马 B.迪亚士 C.哥伦布 D.麦哲伦
14.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据研究,通过贸易中国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丝-银”对流现象的出现
A.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B.促进了黑奴贸易的发展
C.有利于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 D.便利了工业革命的进行
15.自15世纪末叶以来,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美国人相继在 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不同规模的霸权体系,将越来越多的新辟大陆和亚洲大陆的古老国度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一过程( )
A.最终确立了西欧的世界霸权地位 B.促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统一整体
C.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有利于多极化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16.杰里·本特利学者在他的书中《新全球史》中写道:“至17世纪中叶,马尼拉的42000人口中有四分之一是中国商人。他们给西班牙商人供应丝绸,然后这些丝绸就被装在大帆船中运往墨西哥,这种大帆船也因此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对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影响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B.推动了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C.为中国的财税改革提供了保障 D.使全球饮食结构不断地完善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中叶,在葡萄牙亲王亨利的组织下,葡萄牙人已航行了非洲大西洋海岸的一半路程。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航行到了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东行,最终抵达印度西海岸,从而开辟了欧洲到印度的新航路。与葡萄牙人开辟东方新航路的同时,西班牙也在积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坚信“地圆学说”的哥伦布扬帆西航,开辟了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521年麦哲伦率西班牙船队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
——摘编自彭顺生《新航路开辟与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产物,是应封建社会日趋衰落、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的时代要求,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对于扩大原料产地、市场以及交换手段的必然需要。新航路的开辟实现了欧洲人企盼已久的获得黄金和香料贸易的梦想。
——摘编自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航路开辟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
——据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强调平等参与、充分协商,以平等自愿为基础,通过充分对话沟通找到认识的相通点、参与合作的交汇点、共同发展的着力点。各方都是平等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也是责任和风险的共同担当者。兼顾合作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使合作成果福及双方、惠泽各方。共建“一带一路”不是“你输我赢”或“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而是双赢、多赢、共赢。
——摘编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 图1,判断该历史时期中国所处的王朝。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王朝与阿拉伯帝国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贸易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一带一路”秉持的原则。综合上述材料,总结世界商贸活动中应该遵循的正确价值观。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街市制开始形成,“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在宋代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海外贸易高度繁华,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市舶司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200万贯,进出口总额约为2000万贯。商业信用非常发达,从北宋到南宋,陆续出现了便钱(类似于银行汇票)现钱公据(类似于现金支票)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类似于有价证券)交子与会子(法币)等商业信用。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信用,大宗的或者跨区域的市场交易是不可能达成的。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变化,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商业、实业组织的发展。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与16世纪欧洲“商业革命”的影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之际,是什么让欧洲从黑暗的中世纪中走出并实现迅速崛起?明清时期的中国又为何没有摆脱封建专制?
从秦朝统一六国到新中国成立,中国都被称为封建国家。反观西欧,欧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没有像中国一样形成大一统国家乃至民族国家,欧洲在中世纪一直处在一种类似东周的状态:教皇与教会高高在上,拥有至高的地位,而欧洲的所谓国王和领主们更像是周天子的诸侯王和卿大夫。这就使得中世纪的欧洲虽然和中国一样同属封建社会,但没有配套的大一统政策和观念,教皇和教会的控制导致欧洲的封建社会一直处在一种被神权制约的“混沌状态”,直到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展开后才逐渐明朗。我们很难想象:在宗教改革中,欧洲的早期资产阶级居然会协助国王摆脱教会控制,扶持封建社会。然而也正因为欧洲封建社会奇怪的发展历程让资本家足以与刚刚缓过神来的地主抗衡并最终推翻王权,建立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国家。
而当时的中国,在经历了近两千年的政治演化后,封建制度可以说是无懈可击,重农抑商,农本商末,在制度领域就无法冲破枷锁。
……
综上,西方封建势力的薄弱与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最终促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而中国由于封建制度的完备与商业资本的封建化导致了资本主义始终只是萌芽。
——摘编自《浅谈东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差异》
上述材料是某学者对明清时期中国衰落和近代西欧崛起原因的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试从其它角度说明明清时期中国衰落和近代西欧崛起的原因,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其主要进行的是转运贸易,而非强盗式的劫掠,选项A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17世纪的荷兰是头号贸易强国,选项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D表述符合17世纪荷兰对外殖民扩张和贸易发展的情况,不符合题意,排除。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新航路开辟时期(葡萄牙)。据材料“他率领的船队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南部的城市卡利卡特,后被任命为印度总督”,结合所学可知达·伽马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使葡萄牙从海外获得了大量财富,A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拉丁美洲的殖民状况,排除B项;达·伽马的航行方向和麦哲伦的航行方向不一致,排除C项;教皇子午线的划分是西葡两国利益争夺矛盾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14、15世纪,非洲东海岸的基卢瓦(位于今坦桑尼亚)居民从印度进口棉纺织品、香水和珍珠,近代考古学家还在此挖掘出大量的中国瓷器。基卢瓦的商人进口这些商品,将从内陆地区获得的黄金、奴隶和象牙卖出”可知,基卢瓦进出口印度洋贸易中的商品,说明其参与印度洋贸易圈的商业活动,B项正确;材料强调基卢瓦的海外贸易,并未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排除A项;14、15世纪时宋朝已经灭亡,排除C项;欧洲殖民者贩卖奴隶到美洲以换取奢侈品,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出来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材料反映的是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导致金银贬值、物价飞涨的价格革命,C项正确;价格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排除A项;料反映的是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导致金银贬值、物价飞涨的价格革命,无法体现政府超发货币,排除B项;材料并非民众恐慌性采购造成物价上涨,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5-16世纪之交的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各大洲相对隔绝的状态,欧亚实现直接贸易,亚洲的香料大量进口到欧洲,香料由奢侈品变为大众消费品,从而不仅“失去了昔日的神秘色彩”,也终结了“香料时代”,C项正确;美洲种植园经济主要是种植棉花,而不是香料,排除A项;香料主要产于亚洲,虽然欧洲也移植了部分香料,但这并不能解决香料短缺问题,排除B项;威尼斯的香料垄断被打破,与“香料时代”终结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材料是强调新航路开辟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推动了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新航路连接的不是传统商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国际劳动分工格局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世界市场形成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7.C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16、17世纪逐渐形成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中国贸易网络成为世界贸易圈的组成部分,C项正确;16、17世纪欧洲商人出现在印度洋贸易中,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优势,表明印度洋贸易并未退出全球海路贸易,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英西、英荷之间斗争激烈,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欧洲移民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分析图表可知,1475年到1597年,价格指数持续上升,说明消费品价格持续.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英国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金银,从而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价格指数也随之攀升,故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说明大西洋沿岸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但这并不是商品价格增加的原因,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国内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并未反映出国际上英荷战争打败荷兰,故排除C项;是在七年战争胜利后的1763年,英国首次骄傲地自称"日不落帝国"。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黄金作为交换媒介和广阔的市场进行商品输出,B项正确;欧洲人于13世纪已开始海洋探险不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地理知识的进步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之一,不是根本动力,排除C项;D选项属于传统商路上的商品,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试题分析:依材料“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可知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了就业机会,没有指出提供大量劳动力,故A错误,B正确;英国的就业机会增多,并非殖民地人民就业机会增多,D错误;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故C错误。
11.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表述不正确;A、D两项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故排除。C项符合题意。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原因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近代史(毛里求斯岛)。据材料“它于1681年灭绝时,距其第一次被人类发现仅过去了200年”,可知人类第一次发现渡渡鸟是1481年。此后的两百年,正是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时代,对新大陆的奇异生物的捕杀,是殖民时代的常见现象,B项正确;渡渡鸟生活的毛里求斯岛属于非洲,和美洲无关,排除A项;1681年人类尚未开始化学工业,排除C项;17世纪没有环保立法,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据材料“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横渡太平洋,前往墨西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从中国横渡太平洋到达美洲的路线,属于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的一部分,故D正确;达 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迪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故选D。
14.C
【详解】根据“据研究,通过贸易中国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可得出新航路开辟后发展起来的“丝-银”贸易,使白银大量注入到中国,也有利于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C项正确;A项是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丝-银”与奴隶贸易无关,排除B项;“丝-银”贸易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15世纪以来,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将很多古老的国度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促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统一的整体,B项正确;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最终确立了西欧的世界霸权地位,排除A项;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排除C项;15世纪以来尚未出现世界多极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B项。
16.A
【详解】17世纪中叶,马尼拉大帆船反映了中国商人和西班牙商人之间的沟通,这一贸易属于三角贸易的一部分,有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A正确;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后导致的,而这一时期新航路已经开辟,排除B;题干未体现白银流入中国的相关信息,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
17.(1)特点:新航路的开辟是国家支持的航海活动;时间长,范围广;有必然性;经济动力为主。
(2)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在葡萄牙亲王亨利的组织下”“西班牙也在积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国家支持的航海活动;根据“(15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已航行了非洲大西洋海岸的一半路程”“1521年麦哲伦率西班牙船队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时间长,范围广;根据材料二中“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产物,是应封建社会日趋衰落、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的时代要求,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对于扩大原料产地、市场以及交换手段的必然需要”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有必然性;综合材料二,根据“新航路的开辟实现了欧洲人企盼已久的获得黄金和香料贸易的梦想”可知,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利益。
(2)影响:根据材料一中“葡萄牙人开辟东方新航路”“麦哲伦率西班牙船队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据材料二中“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产物,适应封建社会日趋衰落、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的时代要求,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对于扩大原料产地、市场以及交换手段的必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根据“新航路的开辟实现了欧洲人企盼已久的获得黄金和香料贸易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18.(1)唐朝。都是疆域广阔的大帝国,注重对外交流和贸易;都有较强的军事实力,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在世界史上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2)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各地区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贸易往来增多;世界开始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3)原则:共商、共享、共建;价值观:公平平等、共同协商参与,实现共赢等。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与阿拉伯帝国同一时期的中国王朝应该是唐王朝。唐王朝和阿拉伯帝国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疆域广阔的大帝国,注重对外交流和贸易;都有较强的军事实力,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在世界史上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1400—1800年”可知此时是新航路开辟前后和早期殖民时期。这一时期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各地区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贸易往来增多;世界开始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强调平等参与、充分协商,以平等自愿为基础,通过充分对话沟通找到认识的相通点、参与合作的交汇点、共同发展的着力点”等信息可知,“一带一路”秉持的原则是共商、共享、共建。根据“共建‘一带一路’不是“你输我赢”或“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而是双赢、多赢、共赢”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世界商贸活动中应该遵循的正确价值观是公平平等、共同协商参与,实现共赢等。言之有理即可。
19.表现:商业活动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海外贸易繁荣,商品交易量大;信用票据的出现和大量使用(金融服务业或商业信用的出现并使用)。
背景: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交通、科技的发展;政策较为开明
不同影响:
宋代“商业革命”促进了农耕文明的繁荣,但没有促进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2
欧洲“商业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2
原因:
宋代: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阻碍商业的进一步发展2。欧洲:随着新航路的开辟,2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封建地主的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详解】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表现”,依据材料一中“街市制开始形成,“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表明商业活动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据“海外贸易高度繁华,……市舶司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200万贯,进出口总额约为2000万贯。”表明海外贸易繁荣,商品交易量大,据“商业信用非常发达,……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信用,大宗的或者跨区域的市场交易是不可能达成的。”表明信用票据的出现和大量使用。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作答即可。
(2)第一小问“不同”,依据材料二中“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变化,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商业、实业组织的发展。”可以总结宋代商业革命和西方商业革命的不同点,可以看出宋代“商业革命”促进了农耕文明的繁荣,没有推动社会转型;西方的商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转型。第二小问“原因”,结合宋代的时代背景分析即可,宋代原因,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欧中的原因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商业革命
20.角度一:近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走势,使科技突破和生产力大幅提高最早出现在欧洲。阐释:由于海岸线曲折,总体而言,西方一直是海洋文化占优势的地区。近代大西洋沿岸的西欧地区,海洋文化所表现出的探险精神和重商主义都一直延续至今。所以一直以来这里都是商业十分活跃的地区,也因此产生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海洋文明下所形成的商业发展使工业革命在这里最初发生拥有了社会经济基础。西欧在近代因为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巨大进步而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最终将人类带进了机器工业时代。而同时期的中国社会则处于封建专制的顶峰,自然科学的创新意识衰退,就连人文思想方面都因为统治者空前严厉的打压政策而愈发僵化。这样的文化氛围差异,必然会造成东西方人口素质差距,也最终产生了犹如天堑的科技鸿沟。
角度二:西欧的地理大发现,开启了它们作为殖民帝国的时代,使其相对于东方开始逐渐具备国力优势。阐释:西欧国家伴随着地理大发现,不断对外扩张,而在这些殖民帝国形成的过程中,西欧各国为了争夺殖民地和海洋霸权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其结果就是增强了欧洲海军的实战能力,与战争相关的军事武器不断得到改进,且从殖民地中获取了丰厚的财富和资源。而同时期的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虽然也有战争,但主要是传统的陆战,总体对于军事武器方面的改进是有限的。特别是康乾时期以后朝廷沉湎于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对于战争特别是海战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鸦片战争中的丧权辱国。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近代的西欧。首先,由材料“直到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展开后才逐渐明朗。我们很难想象:在宗教改革中,欧洲的早期资产阶级居然会协助国王摆脱教会控制,扶持封建社会。然而也正因为欧洲封建社会奇怪的发展历程让资本家足以与刚刚缓过神来的地主抗衡并最终推翻王权,建立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国家。”“而当时的中国,在经历了近两千年的政治演化后,封建制度可以说是无懈可击,重农抑商,农本商末,在制度领域就无法冲破枷锁。”可知,明清时期中国衰落和近代西欧崛起原因主要涉及政治方面。其次,结合所学可得出角度一:近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走势,使科技突破和生产力大幅提高最早出现在欧洲。结合所学可知,分别从新航路的开辟、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近代大西洋沿岸的西欧地区,海洋文化所表现出的探险精神和重商主义都一直延续至今。所以一直以来这里都是商业十分活跃的地区,也因此产生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海洋文明下所形成的商业发展使工业革命在这里最初发生拥有了社会经济基础。西欧在近代因为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巨大进步而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最终将人类带进了机器工业时代。而同时期的中国社会则处于封建专制的顶峰,自然科学的创新意识衰退,就连人文思想方面都因为统治者空前严厉的打压政策而愈发僵化。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这样的文化氛围差异,必然会造成东西方人口素质差距,也最终产生了犹如天堑的科技鸿沟。
首先,由材料及所学可知,西欧的地理大发现,开启了它们作为殖民帝国的时代,使其相对于东方开始逐渐具备国力优势。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清朝的天朝上国理念、鸦片战争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西欧国家伴随着地理大发现,不断对外扩张,而在这些殖民帝国形成的过程中,西欧各国为了争夺殖民地和海洋霸权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其结果就是增强了欧洲海军的实战能力,与战争相关的军事武器不断得到改进,且从殖民地中获取了丰厚的财富和资源。而同时期的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虽然也有战争,但主要是传统的陆战,总体对于军事武器方面的改进是有限的。特别是康乾时期以后朝廷沉湎于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对于战争特别是海战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检测(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