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五四”时期蔡元培在北大的教育改革》一文中说:“蔡元培……本着人才主义的原则,不论是新派人物‘倡有过激之论’者,复古者,或其他人,不问其年龄、政党、资格,甚至国籍,只要学有专长,于学问上有研究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就不求全责备,让他们并存于一校之中,便于学生有选择的余地。……使当时北大包容了几种类型的人物:一是无政府主义者,如吴稚晖、李石曾;二是新派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沈严默等;三是复古守旧派人物,如辜鸿铭、刘师培、黄侃、陈汉章等”。这说明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
A.奉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路线
B.难免清末民初“新旧杂陈”的普遍怪现状
C.校长开明,学生兼容,学校学术氛围浓厚
D.看似新旧并存,实为新思想传播提供阵地
2.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认为孔子的学说“今日有其真价,吾人亦绝不敢蔑视”。“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据此可知,李大钊( )
A.意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主张理性看待传统文化
C.为儒家思想赋予新内涵 D.否定了传统的纲常名教
3.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概括为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B.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C.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民生主义 D.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民权主义
4.1913年,济南振兴火柴厂成立;1915年后,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在各地设立多家分厂。“机遇”指的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C.传统小农经济解体 D.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
5.20世纪20年代,交通界名人叶恭绰指出:“国之有铁道,犹人之有手足也。人无手足,是为废人,国而无铁道,是为废国。觇国者以铁道线之长短,定国势之强弱。”其旨在说明(  )
A.民国政府忽略对铁路的修筑 B.铁路有利于促进经济的交流
C.铁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D.铁路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6.“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他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A.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B.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C.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7.1922年,北京政府颁布施行了新学制。其中规定中等教育实行分科制和选科制,“初级中学施行普通教育,但得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高级中学分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但得斟酌地方情形,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这种规定
A.体现了人才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 B.构建了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
C.提高了教育公平性与办学积极性 D.兼顾了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
8.“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该言论最有可能出现在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20世纪初期
9.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发动了一场新的斗争。这场“新的斗争”( )
A.完成了民族独立愿望 B.结束了北洋军阀统治
C.推动了思想文化革命 D.指明了中国革命方向
10.据统计,资产阶级的杂志《建设》在1919年8月至1920年4月的半年时间里共刊登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文章约20余篇。受孙中山和国民党指导与经济支持的《星期评论》,在1919年6月到1920年6月的一年时间里刊登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50余篇。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改变
B.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趋同
C.思想解放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11.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的盈利指数,这组数据直接表明
年份 盈利指数(%)
1915 -4.38
1916 7.61
1917 36.93
1918 21.43
1919 70.56
A.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呈现发展的势头
B.中国纺织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C.轻工业产品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大量出口
D.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12.下图是1913年-191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数据,导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 B.重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C.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13.结合所学,对下表《1913—1921年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促进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B.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活动有力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清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为棉纺织业发展提供条件
D.政治制度的变化为经济发展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
14.在1920年,作为现代“国语”的白话纳入官方教育体制。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令全国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教育统一采用语体文(白话)。这体现了
A.白话文利于推动基础教育发展 B.白话教育在全国全面推行
C.北洋政府废止了文言文的使用 D.白话文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15.“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 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得以实现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6.“他们努力把民众对民主政治的认识,从民主共和层面的表层引入民主政治的内核——独立、自主、平等、自由的社会政治理想”,“经过他们几年的倡导,对广大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他们”包括(  )
①陈独秀②蔡元培③孙中山④胡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轰破了国人几千年“天朝上国”的迷梦。至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既要面对“发逆”之患,还要应对“洋人”之灾,困顿之势,尤若重病之躯,举步维艰。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材料三 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欲图根本之变革”,必需改变国民性,必须发动一场思想运动,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摘编自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举步维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中代表人物为救亡图存进行的重要探索及共同结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发动这场“思想运动”的原因并指出主要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路径。
18.近代中国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政治民主化做了诸多努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我们考查19世纪末叶以来湖北出现的新的经济土壤、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期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在乡邦所做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摔下来的幸运之果。
——摘编自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构建了“三民主义”的宪政理论,并由此而产生了中华民国的国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根本大法的角度,对“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等作了制度性规定,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开创性。
——摘编自郭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研究》
材料三 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满人权贵,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转投向革命而获得地位,反而更加巩固他们的地位。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摘编自胡明概《浅谈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昌起义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分析《临时约法》“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开创性”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依据。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推动下,1872—1875年,清政府分四批共派120名(广东84人,江苏20人,浙江9人,福建4人,安徽2人,山东1人)幼童到美国留学,主要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李鸿章、沈葆桢还促成清政府于1885年三次派遣以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为主体的留学生赴欧洲诸国留学,主要学习造船、驾驶、兵技等。学生出洋后,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还要集中学习圣谕广训。
——《中国近代赴欧美与赴日留学教育比较分析》
材料二 清末新政开始后,留学政策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并由此得到推广。1901年,清政府发布上谕,命令各省督抚仿照江苏、湖北等省做法,选择文理明通之士出国留学。同时,自费留学生如学成获得优等文凭回国,准照官派留学生一体考验、奖励和派用。当时清政府认为欧美各国道远费重,即不能多往,而日本则断不可不到。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到1905年底达到8000余人的规模。在当时留日学生中,速成科占67%、普通科30%,高等专科入学者3%一4%,进入大学者仅1%。清政府1907年发布上谕:(留学生对)国家要政任意要求,不考事理,肆口诋其,以至无理愚民随声附和,奸徒游匪借煽惑,大为世道人心之害。
——据《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后期留学教育的特点,并指出20世纪初留学教育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赴日留学热潮出现的原因,并指出留学教育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上)》目录(部分)
……第三章 近代的开端:鸦片战争 第四章 条约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第五章 中华宗藩体系的控败与转型 第六章 太平天国的兴起与败亡 第七章 洋务运动与早期现代化 第八章 派系分合与晚清政局 第九章 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 第十章 义和团运动与二十世纪中国 第十一章 十年新政与清朝覆灭 第十二章 立宪运动与民间宪政诉求 第十三章 专制面临的挑战:新致的制度因境和伦理转提 ……
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概括上述目录中所反映的某一条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特征并予以解读。(要求: 概括特征要鲜明,解读要全面且合理,)
参考答案:
1.D
【详解】蔡元培包容各方人才,为新文化运动打好思想基础,培养了中国的一批先进人才,荟萃于此的中国知识精英成为时代的发言人和历史潮流的领航者,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发生营造了丰厚的思想文化氛围,故D正确;“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是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的办学方针,与材料广集人才、容纳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的主旨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蔡元培在北大的教育改革包容了“无政府主义者”“新派人物”“复古守旧派人物”,难免清末民初“新旧杂陈”的怪现状,但与题干“五四时期”设问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学生兼容,学校学术氛围浓厚”是材料这现象产生的影响,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
2.B
【详解】据题意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认为抨击孔子实际上并不是抨击孔子本人和孔子的学说,而是为了抨击封建专制思想,由此说明李大钊是将孔子和封建专制思想做了区分,强调理性对待传统文化,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经被推翻,排除A项;李大钊是主张理性看待传统文化,并不是为儒家思想赋予新内涵,也不是否定传统的纲常名教,排除CD项。故选B项。
3.A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内涵的了解和记忆。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前提部分)、民权主义(核心部分)和民生主义(补充部分),故A项说法正确;B项缺少民族主义,错误,排除;C项缺少民权主义,错误,排除;D项缺少民生主义,错误,排除。
4.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就已经开始解体了,C排除;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D排除。故选B。
5.A
【详解】材料是强调铁路对国家的重要性,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表现,可以看出当时中国铁路事业几乎停滞,所以叶恭绰实际上是对民国政府忽视铁路建设表示不满,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出铁路有利于促进经济的交流,排除B;铁路对国家发展非常重要,但是材料是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所以选项没有体现出时代性的特点,排除C;D项表述太过于绝对,铁路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但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排除。
6.C
【详解】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传统的贞节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怀疑和抵制, 这种现象是新文化运动对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展开猛烈批判的结果, 说明了封建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已经被动摇。故选C。AB项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体现不出来;D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妇女的解放和平等。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反对传统道德,提倡新道德,妇女的意识也得到觉醒。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等也需要掌握。
7.A
【详解】依据材料“得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得斟酌地方情形,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来看,该规定体现了人才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A正确;中国尚未构建了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B排除;该规定与教育公平性没有直接关系,C排除;材料未涉及文化素养,D排除。故选A。
8.D
【详解】根据“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可得出材料主旨强调要废除科举制,根据所学可得出这是清末新政的内容,提出废除科举制,因此是在20世纪初期,D项正确;19世纪时期并没有提出废除科举的主张,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9.C
【详解】依据材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发动了一场新的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斗争是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文化革命,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完成民族独立的愿望,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并没有结束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没有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19年8月之后,《建设》《星期评论》等杂志大量发表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说明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引起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依然是反帝反封建,排除A项;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并不趋同,排除B项;材料体现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没有涉及对资本主义政体模式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通过数据的增长可以看出是民族工业的发展势头,A项正确,B表述不符合事实,C没有涉及政府的支持,D不能表现帝国主义的干涉。故选A项。
12.D
【详解】由图示看出,1913年~1916年中国进口贸易呈下降趋势,出口贸易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口总额下降。而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良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增长,D项正确;洋务运动出现在晚清时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A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发展薄弱,排除B项;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才成立,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13-1921年我国棉纺织工业发展呈上升趋势,而清政府1912年就已经灭亡,符合题意,C项正确;1914-1918年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13-1921年我国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为民族企业提供了市场,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北洋军阀时期,白话文纳入官方教育体制,而且政府教育部颁令全国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教育统一采用语体文(白话),说明北洋政府认识到白话文对于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作用,A正确;“全国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教育统一采用语体文(白话)”不等于白话教育在全国全面推行,B排除;白话文在一二年级推行,意味着当时并未废纸文言文的使用,排除C;白话文通俗易懂,利于文化传播,排除D。
1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导致人们从认可皇帝权威到反对重建帝制的原因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项正确;儒家民本思想尊崇而非反对皇帝制度,排除A项;辛亥革命并未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B项;近代中国未能实现民主与科学,排除C项。
16.C
【详解】根据“他们……从民主共和层面的表层引入民主政治的内核”可知,“他们”应该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提高了民众“民主主义觉悟”,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故①正确;1916年底,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阵地,故②正确;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故③错误;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白话文,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
17.(1)原因:列强入侵;农民起义。
(2)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结果:失败。
(3)原因:辛亥革命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
(4)路径: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轰破了国人几千年‘天朝上国’的迷梦”“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既要面对‘发逆’之患,还要应对‘洋人’之灾”等信息可知,列强入侵,农民起义。
(2)探索: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积极推进洋务运动,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果:综合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康有为和孙中山等人为救亡图存进行的探索,均以失败告终。
(3)原因:根据材料三中“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欲图根本之变革”,“必须发动一场思想运动,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内容: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
(4)路径: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可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路径为,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
18.(1)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失去民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力量的积蓄和发展等都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2)时间:1912年。
表现:是国家根本大法,建立宪法理论;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确立人民主权理念。
(3)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在革命后地位更加巩固;参加革命的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未曾改变;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详解】(1)根据所学,概括辛亥革命的背景即可。具体如下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失去民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力量的积蓄和发展等都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2)时间:根据所学可得出是1912年。表现:本问回答《临时约法》的意义即可,从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确立人民主权理念等方面概括。
(3)根据“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转投向革命而获得地位,反而更加巩固他们的地位”得出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在革命后地位更加巩固;根据“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得出参加革命的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根据“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得出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再总结得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未曾改变,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19.(1)特点:主要由洋务派推动;留学方向主要前往欧美;学生主要来自东部沿海地区;学习内容主要为洋务运动服务;注重对学生的传统教育与思想灌输。
变化:留学政策成为国家政策;政府鼓励自费留学;日本成为留学主要目的地;留学人数增多;学习形式多样,且多为速成。
(2)原因: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渐趋富强;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激发中国学习日本热潮;政府提倡和鼓励;日本留学费用低;中日两国距离接近,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接近,留学日本较为便利。
影响:吸收并传播了近代思想文化,有利于近代思想解放和民主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详解】(1)特点:根据“1872——1875年,清政府分四批共派120名(广东84人,江苏20人,浙江9人,福建4人,安徽2人,山东1人)幼童到美国留学”“ 三次派遣以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为主体的留学生赴欧洲诸国留学”得出主要由洋务派推动,留学方向主要前往欧美,学生主要来自东部沿海地区;根据“主要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学习造船、驾驶、兵技等”得出学习内容主要为洋务运动服务;根据“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还要集中学习圣谕广训”得出注重对学生的传统教育与思想灌输。
变化:根据“留学政策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并由此得到推广”得出留学政策成为国家政策;根据“自费留学生如学成获得优等文凭回国,准照官派留学生一体考验、奖励和派用”得出政府鼓励自费留学;根据“”得出日本成为留学主要目的地;根据“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到1905年底达到8000余人的规模”得出留学人数增多;根据“速成科占67%、普通科30%,高等专科入学者3%一4%,进入大学者仅1%”得出学习形式多样,且多为速成。
(2)原因:联系所学可知,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渐趋富强,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也是激发中国留学生到日本学习的原因;根据“留学政策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并由此得到推广”得出政府提倡和鼓励;根据“清政府认为欧美各国道远费重,即不能多往,而日本则断不可不到”得出日本留学费用低,中日两国距离接近,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和日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接近,留学日本较为便利。
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促进近代思想解放、民主革命发展和中国近代化等角度分析总结。
20.示例一
特征: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强烈冲击。
解读: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战败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国家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宗藩体系也遭到挫败。太平天国的兴起与败亡,促成了列强与清政府的勾结,共同压迫中国人民。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进一步遭到损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成为八国联军侵华的借口,《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由此可见,近代中国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示例二
特征:近代中国是先进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历史。
解读: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维护统治,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化之先河,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此后,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但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清政府推行新政,但未取得实质性成果,反而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之后,中国人民相继发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面貌,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华民族才看见希望的曙光。
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不同阶级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历史。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抗争与救亡,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探讨和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解读材料信息并提炼出一个特征,如“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强烈冲击”;然后,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围绕这一特征,并运用有关史实对其进行解读。在解读时,注意层次性,列举的史实要准确;最后,对解读部分进行总结,总结的语言要有一定的概括性,且尽量不要与前面重复。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