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将烟土切碎拋入石池,泡以盐卤,烂以石灰,统俟戮化成渣,于退潮时,送出大海。”材料反映的是( )
A.公车上书 B.黄海海战 C.鸦片战争 D.虎门销烟
2.“今大皇帝(道光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与之相关是( )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3.2020年5月,圆明园遗址公园发文悼念港澳爱国人士何鸿燊,他曾两度重金购回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并转赠给国家。圆明园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始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增加沿海通商口岸 B.降低关税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
5.“农民造反着……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萍浏醴起义
6.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率领军队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策略,打败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成功收复的地区是( )
A.新疆 B.香港 C.澳门 D.台湾
7.“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一部分。但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祖国宝岛台湾曾流落他乡,受尽了屈辱。你知道哪个国家曾割占台湾吗?( )
A.英国 B.日本 C.德国 D.俄国
8.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
②邓世昌为国捐躯
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0.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此事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事件的直接触动有关(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1.“斯时智慧骤开,如万流奔涌,不可遏抑也”,此语描述了戊戌变法对束缚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藩篱的冲击。由此可以看出戊戌变法在这一层面的成功之处是(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2.一首描绘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诗中写道君不见;黄海波涛怒气冲,老将新疆护国门,菜市横刀血溅飞”(注:“菜市”即北京菜市口刑场)该诗中提到的人物有( )
①林则徐
②左宗棠
③邓世昌
④谭嗣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14.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这两场战争分别是指( )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海战唯恃船炮”,军事优势是战争的关键。但慈禧太后的意识比李鸿章的见识更能发挥影响: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军备废弛 B.观念落后 C.资金短缺 D.制度腐败
16.近代列强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割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
B.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增开苏州为商埠
C.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2亿两
17.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的话反映了洋务运动( )
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对外国资本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
C.维护和巩固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D.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8.《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是( )
A.赔款2亿两白银 B.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C.增开沙市、重庆为商埠 D.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19.从19世纪60年代起,经过30多年的努力,清政府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在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批近代知识分子却认为西方的技术与制度是统一的,因此,他们介绍西方的法律和制度,呼吁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D.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
20.下表是部编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某单元的目录,该目录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第4课洋务运动………………………………………………20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24 第6课戊戌变法………………………………………………28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32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两次鸦片战争的烽烟 D.从天朝上国时代步入不平等条约时代
二、材料题
2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于哪一年开始?战争结束后,英国割走了哪一块地方?根据材料指出,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材料二:如图
(2)材料二是圆明园遗址,请问其与哪两个西方列强犯下的什么罪行直接相关?
(3)综合上述材料回答,面对这段屈辱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其主要事迹是什么?有何影响?
材料二: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大风暴即将来临。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的他,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前往广西传教。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其最主要事迹是什么?
材料三: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该组织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
(3)材料三中的“该组织”是指什么?有何活动?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品质。
23.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李鸿章提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
(1)材料一中李鸿章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哪一派别的主张?这个派别提出了什么口号?
【制度变革】
材料二: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由此也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的是什么?代表人物有谁?
【思想解放】
材料三: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3)材料三图中历史人物是谁?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以上的探索之路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4.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多次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1)材料一与哪一条约有关系?该条约是在哪一战争后签订的?
材料二:如图
(2)阐述材料二图片反映的史实。
材料三:今年是农历庚子年,一百二十年前的“庚子赔款”,曾经也是重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条款规定:“赔款白银4.5亿两……”
(3)材料三中的“庚子赔款”源于哪次侵华战争?
(4)近代中国屡屡遭受列强的侵略并战败,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中国战败的相同原因主要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依据题中“烟去”“在粤销毁”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至 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故选D。
2.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今大皇帝(道光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可知与割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B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没有涉及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内容,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1860年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没有涉及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内容,排除C项;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没有涉及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入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大量文物遭到劫掠,流失海外,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A,C,D三项。
4.答案:C
解析: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故选:C。
5.答案:B
解析: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851年,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并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引发的天京事变大伤了太平天国的元气;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据“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太平天国运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故选:B。
6.答案:A
解析: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
7.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给日本,从此日本对台湾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才回到祖国怀抱。B项正确;英国割占了香港岛和九龙司地方一区,排除A项;1897年德国派军舰强占胶州湾,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租借”胶州湾,把山东变为德国的“势力范围”,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C
解析:林则徐与虎门销烟以及鸦片战争中反抗英国侵略有关,②③④都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因此选C。
9.答案:C
解析: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主张利益均沾,共同掠夺中国。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故选:C。
10.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在战败后,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这一消息传入北京后,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南京条约》的签订是在1842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在1860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是在1899年。所以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11.答案:B
解析:据材料“斯时智慧骤开,如万流奔涌,不可遏抑也,此语描述了戊戌变法对束缚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藩篱的冲击”可知,这反映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B。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甲午中日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戊戌变法等相关知识。①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诗中未提到,故①项错误;②晚清钦差大臣左宗棠统率清军,消灭侵占新疆的阿古柏势力、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与诗中“老将新疆护国门”相对应,故②项正确;③1894年,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誓与军舰共存亡,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对应诗中“黄海波涛怒气冲”,故③项正确;④1898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在北京菜市口刑场被杀,对应诗中“菜市横刀血溅飞”,故④项正确。故C②③④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A
解析: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个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故选A。
14.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分别是指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与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同时这一时期又有太平天国运动,因此清政府开展了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C项正确;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开展没有直接关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洋务运动后,排除ABD 项。故选C项。
15.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的信息“但慈禧太后的意识比李鸿章的见识更能发挥影响: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万两以建造颐和园”可知,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制度腐败。故选:D。
16.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项正确;割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是《马关条约》,排除A项;《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排除B项;赔款白银2亿两的是《马关条约》,排除D项。故选C项。
17.答案:D
解析:依据“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可见李鸿章认为洋务运动不过是在勉勉强强做一些外表的涂抹装饰的工作而已,由此可见李鸿章的话实际上反映了洋务运动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D项正确;李鸿章的话反映了对洋务运动结局的无奈、悲观失望,并不是反映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或对外国资本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更不是反映其维护和巩固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排除ABC项。故选D项。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相关知识。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始,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民用企业,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派认为西方的技术与制度是统一的,开展维新变法运动,故C项正确。1839年发生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是1851年爆发的农民起义;A、B在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排除D与题意不符。故选C。
20.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属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B项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符合要求。故选:B。
21.答案:(1)1840;香港岛;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解析:(1)时间:根据材料信息“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可知,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地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者的社会在炮口通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可知这场战争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即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西方列强、罪行:观察图片可知,图片是圆明园大水法遗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
(3)感受: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答案只要是对鸦片战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正确认识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22.答案:(1)①林则徐;②虎门销烟;③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①洪秀全;②领导太平天国或金田起义。
(3)①义和团;②抗击八国联军。
(4)爱国,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23.答案:(1)派别:洋务派。口号:自强、求富。
(2)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或百日维新);康有为、梁启超等。
(3)历史人物:孙中山;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
(4)共同目的: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启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24.答案:(1)《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军事落后等。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赔偿2亿两白银。
(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图片反映的史实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由今年是农历庚子年,一百二十年前的“庚子赔款”,曾经也是重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条款规定:“赔款白银4.5亿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4)近代中国屡屡遭受列强的侵略并战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中国战败的相同原因主要有一是清政府腐败无能,二是中国武器装备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