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迁西县为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卷I(选择题)
一、选择题(1 9题每题2分,10 11题每题3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53年以后,清政府原有各种财政收入不到旧额的一半,而各种财政开支则成倍增加,1857年仅户部拨款之银就达6500余万两。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
A.鸦片战争的影响 B.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发展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 D.军阀割据的影响
2.“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普鲁士有强国之会,遂报法仇:日本有尊攘之徒,用成维新”“凡百君子,岂能无沦胥非类之悲乎!”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
A.左宗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下列哪种做法不能印证这句话?( )
A.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B.1952年完成土地改革
C.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
4.1992年2月,上海《文汇报》连续发表《坚持“一个中心”》等评论文章,紧接着《深圳特区报》也连续发表《要敢闯》等八篇重点评论文章,同时《人民日报》也刊发了《改革的胆子再大一点》等社论或文章。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A.家庭联产承包费任制的推广 B.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
5.某同学在学习“祖国统一"封识模块时,构建了如图的思维导图,图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加强区域合作 C.两岸关系新发展 D.不结盟运动
6.“这场持久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宗教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为思想解放扫除了障碍并破除了迷信。在此期间创造出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并发现了许多自然科学规律。"这场运动中的代表人物是( )
A.哥伦布 B.但丁 C.华盛顿 D.马克思
7.1788年,农业在英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在40%以上,工业和建筑不到21%,到1850年,农业降为21%,工业和建筑上升为35%,交通运输的比重从不到12%上升到19%.上述现象下列历史事实有明显因果关系的是( )
A.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B.殖民霸权的确立
C.垄断组织的出现 D.工业革命的发展
8.下列图表中的“____”应当填入( )
历史事件 应对
________ 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德国纳粹党上台,建立法西斯政权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寒俄比亚的战争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经济大危机 D.启蒙运动
9.苏联航天计划和政策由苏共中央国防会议决定,国防工业委员会组织实施,有关的国防工业部门、苏联科学相高等院校的科研单位参加研制,空军负责训练航天员和回收飞船战略火箭军负责靶场勤务和组织发射。这表明苏联航天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
C.对抗美国的战略需要 D.斯大林模式优势体现
10.如图是1951—1981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单位:%)。其中代表日本的数据柱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建立一体化的多边贸易钵制;通过实质性削减关税等措施,建立一个完整的、更有活力的、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开放、平等、互惠的原则,逐步调整各会员国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并消除各会员国在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上述宗旨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国际组织(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经济互助委员会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卷Ⅱ(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绵延数千里的南北洋滨海门户洞开,使得一贯以重兵布防西北的清政府传统战略思想发生转变,在“洋人论势不论理”的现实面前,开始思考如何建设海防,以期战守可恃。因此,可以说严重的海防危机是中国海军建设的根本推动力。限于特定的历史形势,为了解燃眉之急,统治阶层力图建立一支新式军队来加强自身的力量自强御侮……
中国近代海军建设在兴起的同时,也存在自身难以掩盖的弊端:在洋务运动的发起者那里,海军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始终是传统的重“守”轻“攻”,……造成海军装备的吨位重、航速慢、灵活机动性差的特点。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就是一个铁一般的事实……海军作为攻势武器的存在,是缺乏工业支持的中国国力难以滋养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论及船舶建造问题时就认为,现代的军舰不仅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而且也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近代中国限于自身的工业发展水平与研制能力,始终未能完成对技术含量较高的武器装备的仿造,在引进装备建设理论时发生了变质,仅仅把海军作为岸防的延伸,单纯的防御性战略最终制约了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的开展。
——摘编自《近代中国海军》
(1)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海军建设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海军建设在兴起的同时,也存在自身难以掩盖的弊端”。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后在海军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果。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通过国际联盟所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是残缺不全的,这个国际秩序无法完成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宗旨与任务…反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一战后定立的国际秩序的彻底破产。1946年4月19日国际联盟正式宣布解散。
图1 国际联盟徽章 图2 联合国徽章
……在国际联盟的基础上重建的……联合国于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联合国宪章第一次把维护和平与解决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彰显了其缔造者深刻的战略思考。不仅如此,联合国所规定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也反映了二战结束时的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另外,联合国所规定的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和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实行国际托管计划,以及其实施的结果,使联合国关于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不再有殖民制度的目标也基本实现。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的“国际秩序”是什么?国际联盟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概括联合国取代国际联盟的原因。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1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 1937年11月,朱德在家信里写到:我担负革命工作昼夜奔忙,十余年来艰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苦,决非虚语...近来转战华北,常处在敌人后方,月之内二十九日行军作战...我决不能再顾家庭,家庭亦不能再累我革命...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20世纪60年代,面对美苏的核讹诈,聂荣臻强调指出,“尖端什 么时候过关,这不但是个军事问题,而且也是政治问题,帝国主义和- -切反动派,最害怕中国人民拥有核式器、火箭武器,中国人民有了这些武器,他们向世界人民的讹诈就彻底地全部破产了。”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他们这些言论的背景分别是什么?为应对这种情况中国人民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结果或作用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试卷第4页,共5页
1.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信息“1853年以后,清政府原有各种财政收入不到旧额的一半,而各种财政开支则成倍增加,1857年仅户部拨款之银就达6500余万两。”可知,1853年以后,清政府财政收入锐减,行政费用开支增加。联系时空背景和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此时的经济重心——南方,战争使得户部收银减少,军费支出增加,大量库存银被用于战争,B项正确;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1842年,与题干出现的情况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军阀割据局面出现在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根据题干中“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普鲁士有强国之会,遂报法仇:日本有尊攘之徒,用成维新”“凡百君子,岂能无沦胥非类之悲乎!”结合所学可知,上述言论与维新变法运动有关,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多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B项正确;左宗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排除A项;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材料“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可知,材料主要强调人心向背是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人民支持是党和国家事业成功的关键,结合所学,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虽然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但是“文化大革命”使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不能印证这句话,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诚意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护,为中国争取了光明的前途,能够印证这句话,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52年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能够印证这句话,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直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能够印证这句话,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根据题干中“1992年2月,上海《文汇报》连续发表《坚持“一个中心”》等评论文章,紧接着《深圳特区报》也连续发表《要敢闯》等八篇重点评论文章,同时《人民日报》也刊发了《改革的胆子再大一点》等社论或文章。”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当时已正式告别中央领导岗位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凭着对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深切期待,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史称南方谈话,主要内容是加快改革,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故在1992年2月上海《文汇报》连续发表《坚持“一个中心”》等评论文章,同时《人民日报》也刊发了《改革的胆子再大一点》等社论或文章,D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费任制的推广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的改革,排除A项;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是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下设立的,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时间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思维导图“一国两制”“祖国统一”等信息和所学可知,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引下,中国成功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也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一国两制”方针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为了发展同新兴民族国家尤其是邻近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提出的五项外交基本原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加强区域合作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这场持久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宗教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为思想解放扫除了障碍并破除了迷信”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但丁是文艺复兴的著名代表人物,著有《神曲》,B项正确;哥伦布是新航路开辟中的航海家,发现了美洲,排除A项;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领导人,排除C项;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根据题干中“1788年,农业在英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在40%以上,工业和建筑不到21%,到1850年,农业降为21%,工业和建筑上升为35%,交通运输的比重从不到12%上升到19%”可知,英国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D项正确;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63年前就已经形成,排除A项;殖民霸权的确立和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排除B项;垄断组织的出现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根据题干表格中的“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国纳粹党上台,建立法西斯政权、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寒俄比亚的战争”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为了应对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摆脱危机,德国日本为了转嫁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意大利也因为一战带来的经济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表格中的历史事件应该填经济大危机,C项正确;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题意无关,没有涉及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领导人,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与题意无关,没有涉及电力发明、内燃机的应用等,排除B项;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有关,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根据材料“苏联航天计划和政策由苏共中央国防会议决定,国防工业委员会组织实施,有关的国防工业部门、苏联科学'相高等院校的科研单位参加研制,空军负责训练航天员和回收飞船战略火箭军负责靶场勤务和组织发射”可知,苏联航天科研生产管理等实践具有明显的计划性质,各个部门都要在国家统一组织下合作配合完成,表明苏联航天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斯大林模式优势体现,D项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是苏联航天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之一,但没有全部包括材料信息,排除B项;“对抗美国的战略需要”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据题干“1951—1981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单位:%)”数据柱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一方面由于美国的扶持,朝鲜战争期间在日本采购了大量军需物品,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日本制定适当的政策,重视科技教育,引进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致使日本经济实现高速发展。1956年,日本与苏联恢复正常邦交,并在这一年加入联合国。此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是此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故②数据柱代表日本,B项正确;①③④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4.5%、6.1%,三项数据柱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不能代表日本,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根据题干中“建立一体化的多边贸易钵制;通过实质性削减关税等措施,建立一个完整的、更有活力的、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开放、平等、互惠的原则,逐步调整各会员国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并消除各会员国在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C项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军事上的措施,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经济互助委员会是二战后苏联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成立的组织,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欧洲联盟是欧洲各国成立的经济组织,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2.(1)原因:严重的海防危机。
(2)弊端:指导思想重“守”轻“攻”;中国工业落后;科研能力有限;防御性战略。
(3)成果: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自行研制核潜艇;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等。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可以说严重的海防危机是中国海军建设的根本推动力”可知,严重的海防危机是中国近代海军建设的根本原因。
(2)弊端:根据材料“在洋务运动的发起者那里,海军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始终是传统的重‘守’轻‘攻’”和所学可知弊端是指导思想重“守”轻“攻”;根据材料“海军作为攻势武器的存在,是缺乏工业支持的中国国力难以滋养的”可知弊端是中国工业落后;根据材料“近代中国限于自身的工业发展水平与研制能力,始终未能完成对技术含量较高的武器装备的仿造”可知弊端是科研能力有限;根据材料“仅仅把海军作为岸防的延伸,单纯的防御性战略最终制约了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的开展”可知弊端是防御性战略。
(3)成果:根据课本所学,直接列举出新中国成立后在海军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果,符合题意即可,如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自行研制核潜艇;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等。
13.(1)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质:资本主义列强在战后维护其战后世界秩序的工具。
(2)原因:把维护和平与解决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不再有殖民制度的目标。
(3)作用: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为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详解】(1)国际秩序: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确立的暂时调整帝国主义关系的“国际秩序”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质:根据材料中“这个国际秩序无法完成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宗旨与任务……反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结合所学可知,国联实际上是英、法操纵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所以它的实质:资本主义列强在战后维护其战后世界秩序的工具。
(2)原因:根据材料中“这个国际秩序无法完成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宗旨与任务…反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联合国宪章第一次把维护和平与解决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彰显了其缔造者深刻的战略思考……联合国所规定的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和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实行国际托管计划,以及其实施的结果,使联合国关于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不再有殖民制度的目标也基本实现”可以概况出联合国取代国际联盟的原因有:把维护和平与解决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不再有殖民制度的目标。
(3)作用:综合材料“联合国宪章第一次把维护和平与解决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彰显了其缔造者深刻的战略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为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14.(1)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美苏大国的核威胁。
措施:抗日战争;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两弹一星”试验的成功
结果或者作用: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两弹一星”成功研制,振奋了民族精神,打破了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目标:近代中国的奋斗目标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中第一段文字中“ 1937年11月,朱德在家信里写到:......我决不能再顾家庭,家庭亦不能再累我革命...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结合所学可知,这段文字的背景是,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根据材料中第二段文字中“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说明,我国的工业还很落后。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根据材料第三段话中“20世纪60年代,面对美苏的核讹诈,聂荣臻强调指出,‘尖端什么时候过关,这不但是个军事问题,而且也是政治问题’”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美苏大国的核威胁,核讹诈。
措施:为了抵抗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侵略;为了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在党的领导下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打破美苏大国的核威胁,核讹诈,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结果或者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英勇抗敌,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两弹一星”成功研制,振奋了民族精神,打破了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目标:结合材料中三段话的背景,抗日战争,第一个五年计划,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可以概况出近近代中国的奋斗目标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