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二)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1-9小题每题2分,10 11小题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场战争,中国付出了成万的生命代价,老百姓的负担因此而加重,天朝上国,被 打得体面无存,清政府上下,对洋人的嫉恨由此种下。然而,毕竟是这个条约让封闭的中国开了一扇门,从此之后,中国被一点点拖入西方的世界,也开始了自己 的现代化历程。”文中的“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戊戌变法之后,人们追求的社会目标有了明显的变化,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才已不单向官僚阶层聚集,转而向其对立面转化,戊戌思潮过后,不仅大量的青年学生大批地倒向革命阵营,相当数量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也退出了封建官僚集团。由此可见,戊戌变法
A.导致了人才流失 B.激化了阶级矛盾C.促进了社会进步 D.根除了封建思想
3.中国共产党虽然在1927年国民党“清党反共”后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但 随着民族危机的深化,逐步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呼吁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无论过去有何政见分歧、利益差异和旧仇宿怨,均应当有“兄弟阋墙御其侮”的觉悟,停止内战,携手共同救国,下列举措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这一立场的是
A.领导工农革命配合北伐战争 B.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C.在东北地区成立抗日义勇军 D.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4.中共中央敏锐地抓住了战机,不等东北野战军在大战后完成休整,即决策令其先行入关,提前发起平津战役,并以“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战略战术,分割包围国民党军,最终将国民党军滞留于平津地区并歼灭。材料表明,平津战役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东北野战军的密切配合 B.国民党军事力量的薄弱
C.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位置 D.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故术
5.金冲及指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陌生的工作:对全国资源情况缺乏调查;抗美援朝战争仍在进行,没有编制中长期经济建设计划的经验;苏联援助建设的一些重大项目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指的是
A. 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 “一五”计划 D.改革开放
6.下图所示旨在说明
1984年中国人喝可口可乐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了正常化 B.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
C.美国经济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7.“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它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史实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俄国十月革命
8.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面对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他借鉴马克 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这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危机,时至今日,欧美国家大多沿用这种做法。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
A.解决了美国的经济危机B.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C.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D.成为了欧美国家的指导思想
9.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英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中的相对份额变化趋势,这条折线是
中国、美国,英国、印度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中的相对份额变化示意图
A.①B.②C.③D.④
10.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从苏俄国情出发,认识到在一个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里必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联合绝大多数居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为此采取的举措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开展两个五年经济计划D.实现农业集体化
11.右图漫画表明,影响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
A.美国对人权的维护B.恐怖分子推波助澜
C.美国操纵了联合国D.美国推行新权主义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 1894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中国,确立了东亚强国的地位。1898年,美国通过美西战争占领菲律宾,更深入地卷入东亚事务。中国成为美日两国攫取利益和瓜分的对象。美国主要采取的是“门户开放”的对华政策,而日本在列强中对中国抱有更大的野心。它企图独霸中国的一系列举动最终导致中日之间爆发了全 面战争,并与美国在华利益上的矛盾逐步尖锐化,这成为太平洋战争的主要起因。 在战争中,中美结成同盟,日本被彻底打败,而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则自近代以来首次以大国身份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摘编自《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历史考察——兼论中美日三国互动及地区影响》
(3)据材料,指出导致美日中突的主要原因。(2分)
(2)据材料,归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中美关系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变化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2分)
(3)上述材料和问也表明促使列强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3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英国和法国虽然掌握了国联的领导权,但却缺乏足够的力量处理纷至沓来的国际紧张局势。国联规定了集体安全原则,但是决议需要全体成员国一致同意的规定却在很大程度上使这一原则归于无效。各国间的利益冲突使国联很难采取有效的行动,……国联的这些弱点使它无法承担起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任务。
材料二冷战期间,联合国成了美苏交锋的一个重要战场。美苏之间的对立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联合国的效能,它们的否决权使联合国在许多问题上都不能采取有效的行动。但联合国也并非一无所成,作为美苏冲突的“缓冲器”,它在缓和美苏争端, 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冷战结束后,联合国开始致力于解决地区争端,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和促进国际经济文化合作,在推动阿以和平进程、索马里维和、救济难民、反对恐怖主义活动等方面,联合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据材料一 ,指出国联成立的宗旨(2分)
(2)据材料二,概括联合国成立后取得的成就.(4分)
(3)上述材料表明国联和联合国宗旨落实情况不同,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落实情况不同的原因。(6分)
1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30分)
材料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 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结合所学知识,列出“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这一结论得出的理由。(4分,列出两个即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引领救亡运动”的“新思想”“凝聚革命力量”的 “新组织”分别是什么。(4分)并概括“新组织”在“救亡运动”中取得的最终成果。(4分)
(3)综合以上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是什么。(3分)
答案
1-11 ACDDC BABCB D
12.
13.
14.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3年河北省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