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中后期,美国南北战争中废除了奴隶制,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客观上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
A.先进生产技术 B.统一的国内市场
C.自由的劳动力 D.原始积累
2.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同时,加紧对印度的政治压迫:兼并印度王公领地,取消土兵的优厚待遇,侮辱士兵的宗教信仰。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
A.拉美独立运动爆发的根源
B.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背景
C.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
D.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历史影响
3.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据此推断材料中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
亚历山大二世不遗余力地推进改革,有人甚至称这一次改革是法国大革命后的又一伟大社会运动。“解放者”这个称号,也被人送给亚历山大二世,国家也度过这艰难的阶段,走向更新、更强大的时代 美国南北战争死亡逾60万人,战争虽然惨烈但却成就了一个“美国”。北方胜利象征着一个共和、民主的国家诞生。战后美国迈向社会整合、技术进步、经济发达的国家道路上成长
A.都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
B.都采用了暴力斗争的方式
C.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4.热爱足球的同学都知道“南美解放者杯”,它是南美足球俱乐部间的重要赛事。这项赛事如此冠名是为了纪念( )
A.章西女王 B.圣马丁 C.玻利瓦尔 D.伊达尔哥
5.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其理由是( )
A.农奴获得完全的人身自由
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C.农奴必须以高出当时的地价赎买土地
D.农奴在解放时可以无偿得到一份土地
6.林肯曾经说:“我们不是敌人,我们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也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能割断。”美国人“友情的纽带”被绷紧最终引发了(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内战
C.克里木战争 D.朝鲜战争
7.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1870年,洛克菲勒开始组建垄断组织—美孚石油公司。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
A.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推动了蒸汽时代的到来
D.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的需求
8.19世纪的工业发展……第二阶段或称德国和美国时期(至1917年)。化学家和冶金家们已经把早期工业化的两位孪生“大王”(煤和铁)变成了大批种类繁多的全新物质。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煤和铁的使用源于内燃机的发明
B.第二阶段德美两国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C.早期工业化开始于17世纪60年代
D.“全新物质”包括塑料和人造纤维
9.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诺贝尔一生最主要的成就是( )
A.发明碱性蓄电池 B.发明现代炸药
C.发明现代塑料 D.发明人造纤维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工业革命……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在其发展伊始对工业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它却逐渐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段话表明“第二阶段”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新技术、新发明多
B.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科学超出了一国的范围,规模更加广泛
D.许多科学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11.设计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事件的好方法,下面是某初中生设计的有关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思维导图,其中哪一项设计错误( )
A.A B.B C.C D.D
12.19世纪,欧洲小学教育大规模发展,基础教育成为强迫性的公民义务。1870年到1900年,德国的文盲率从2%降低到0%,意大利的文盲率从59%降到33%。当时发展基础教育主要是为了( )
A.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B.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C.培养国民的人权意识 D.推动科学事业的进步
13.美国新泽西州有一座以一位发明家名字命名的城市。这位发明家曾说:“今晚,美国总统正在我的灯下阅读,医院正在电灯的照亮下进行手术,全世界有数百万的人在电灯下读书和生活,这非常重要。”这位发明家( )
A.爱迪生 B.法拉第 C.福特 D.夏尔多内
14.该政策的核心思想,是以恢复和利用商业为杠杆,以对物质利益的关心为手段,刺激人们的生产和经营积极性,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迂回、间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该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15.词典中对“鱼质龙纹”这一成语的解释为:龙的外表,鱼的实质,形容表里不一,虚有其表。小洁同学认为这一成语适合形容《九国公约》,其中“鱼质”表示《九国公约》( )
A.遏制了日本的扩张 B.调整了战胜国关系
C.是一个掠夺性的公约 D.限制并削弱了德国
1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加剧各国发展不平衡趋势
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使东方各国摆脱殖民统治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7.“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段材料论述的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 )
A.背景 B.性质 C.意义 D.结果
18.如表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持续时间 参战国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4年多 30多个 约15亿 3000余万 3400多亿美元
A.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B.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C.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
D.促进了科技发展
19.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上,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列强,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这表明( )
A.中国是战败国
B.英、法、美等国与日本关系密切
C.弱国无外交
D.日本实力比英、法、美等国强大
20.1933年,德国先后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德国重新实现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德国这一系列举动在为哪场战争作准备( )
A.朝鲜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越南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1.识别历史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如图是二战某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
A.使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B.是二战的转折点
C.标志着二战的结束
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22.罗斯福新政“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说明罗斯福新政旨在( )
A.调整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
B.采取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C.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D.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23.“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河。它迫使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这次行动”是指( )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萨拉热窝事件 D.诺曼底登陆
24.某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在英国议会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某协定应该是( )
A.《联合国家宣言》 B.雅尔塔协定
C.《九国公约》 D.慕尼黑协定
25.如图两次国际会议的共同点是( )
A.两次会议的最大受益者都是美国
B.都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C.都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都重新确立了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
二、综合题
26.19世纪60年代,是世界各国变革进步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在此期间,农村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农民成为富农,更多的农民却更加贫困,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富农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雇佣贫雇农、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现象归因于俄国近代史上哪次改革?领导者是谁?这次改革颁布了什么法令?
材料二:战争首先使美国原来宪政机制中分裂的主权得到了统一……第二,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不同的政治文化,所以宣布废除奴隶制以后,经济联邦制获得了统一。……第三,内战使联邦政府产生了很大的力量,开始建立出一个以国家、以联邦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形态。
——摘编自《大国崛起》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美国这次“战争”或“内战”的领导者是谁?实质是什么?“废除奴隶制”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材料三:一位日本历史学家这样宣称:“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舶来品”。早在6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自1868年起,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
——摘自《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得益于日本近代史上哪一事件?这一事件使日本实现了“强兵”,对应的具体措施是什么?哪一项具体措施最能体现这一事件的性质?
(4)结合所学知识,给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共同的主题。
27.随着巴以冲突的持续升级,战争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以冲突给巴以双方带来重创,大量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已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宗教和信仰问题是导致巴以冲突难以和解的因素之一,以色列的犹太人和巴勒斯坦的穆斯林之间存在着宗教和信仰上的矛盾,对于一些极端分子来说,宗教成为了他们进行暴力行为的理由。宗教信仰的冲突往往使得巴以冲突更加复杂和困难。
——综合自互联网
材料二:它是法国的军事要塞,防御工事复杂坚固。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此展开了一场惨烈的阵地战,由于死亡人数太多,此次战役有“绞肉机”之称。
——选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美国海军基地,沉浸在周末安谧的气氛中,睡梦中的美军没有觉察到战争正在逼近,7时55分,日军的炸弹像暴雨般倾泻到美国海军基地……
——选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穆斯林”信仰什么宗教?公元一世纪,相传谁在巴勒斯坦地区创立了基督教?
(2)材料二中的“这次战役”是什么战役?这次战争的交战双方是哪两大军事集团?
(3)材料三描述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战争的惨痛历史留给人们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28.历史的舞台上,国与国的博弈,风骚各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日关系】
材料一 战争业已存在。谁也不能否认,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正处于极度危险之中。我们信赖我们的武装力量,依靠我国人民的无比坚强的决心,我们必将取得胜利。愿上帝保佑我们。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对我国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美国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1941年12月8日,罗斯福《关于对日本宣战对国会的演讲》
【欧美关系】
材料二 在二战后初期,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事关美、苏、欧三方的生死存亡,美苏对决意味着欧洲只能是美国的仆从,而美国始终是领导者。冷战初期的美国是世界的霸主……欧洲依赖美援得以复兴。
——门洪华《美国霸权与美欧未来》
【中美关系】
材料三 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是,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 希望美……不要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干扰两国正常贸易往来。……台湾、香港、新疆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干涉中国内政行径,并将继续作出坚定回应。中美关系“破冰”以来取得很多成就,这是两国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
——2021年3月18日,杨洁篪《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1)材料一中“日本对我国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指什么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二战后初期美欧的关系如何?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冷战初期“欧洲依赖美援得以复兴”?
(3)材料三的这“公约”是在哪一会议上签署的?依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归纳该“公约”的签署对中国有何影响?
(4)据材料四和所学的知识,列举一个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破冰”取得成就的史实。依据材料四归纳,美方阻碍中美关系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5)综上所述,当前如何才能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健康发展?(要求从两个角度以上作答)
参考答案
1-10 CBCCC BADBB
11-20 DAABC BCACD
21-25 DCDDD
26.(1)1861年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2)林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明治维新。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27.(1)伊斯兰教。耶稣。
(2)凡尔登战役。同盟国与协约国。
(3)珍珠港事件。二战规模最大化。
(4)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28.(1)日本偷袭珍珠港。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2)西欧依赖美国,美国控制西欧(西欧是美国的仆从,美国是西欧领导者);冷战初期美国为称霸世界在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
(3)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又恢复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4)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干扰两国正常贸易往来;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5)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对话、应协商解决矛盾;加强两国互利合作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