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4(下)九年级(下)学初学情调研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19道题满分70分 考试时间共7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制度变革。如图哪幅图片促进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变革( )
打制石器 秦半两 耧车 铁制农具
A. 打制石器 B. 秦半两 C. 耧车 D. 铁制农具
2. 某历史剧组要拍摄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一组镜头,以此体现东汉中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社会混乱的景象。你认为下列符合剧情的素材是( )
A. 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B. 王莽施政加剧动荡
C. 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统治 D.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3.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这反映出当时( )
A 丝绸之路始通 B. 民族交融加强 C. 北方经济发达 D. 南北政权分立
4.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统治制度各有不同。如图所示制度属于哪个朝代( )
A. 秦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5. 清朝大臣胡中藻在一诗中写道:“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后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最后,胡中藻被处死,还祸及师友。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
A. “焚书坑儒”暴行 B. 八股取士的危害
C. 文字狱的残酷 D. 科举考试的变化
6.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
A. 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 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属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D.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7. 在南京各省代表会上,孙中山提议废除跪拜礼,提倡普通见面时为一鞠躬,最尊敬之礼为三鞠躬。他身体力行,弯腰鞠躬。众人皆感新鲜,纷纷跟着仿效,鞠躬之礼逐渐风行开来。鞠躬这一礼节体现了( )
A. 法治精神 B. 共和原则 C. 自由思想 D. 平等精神
8. 歌曲是革命实践的艺术再现。如图歌曲反映的是( )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A. 北伐战争时期 B. 鸦片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9. 热播剧《觉醒年代》再现了鲁迅作品《药》的场景:北洋政府当街斩首处决革命者,围观群众有人抢着用馒头沾革命者的血来给儿子治病,有的老人在议论刽子手的刀法比不上大清时的刀快。这说明了( )
A. 辛亥革命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 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旧文化
C. 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动乱之中 D. 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
10.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方针和策略。以下是九年级同学整理的一篇学习笔记,表中划线部分应填入( )
会议名称 重要内容(部分)
中共一大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共产主义。
遵义会议 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正确军事主张。
____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 中共二十大
11. 史料种类众多,其中第一手史料,也叫原始史料,是历史发生最初的、最原始的记录。以下选项作为研究古罗马历史最恰当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帕特农神庙遗址 B.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 大竞技场遗址 D. 《荷马史诗》文献
12. 构建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面年代尺,方框内应填写的是( )
A 拜占庭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马其顿王国 D. 俄罗斯帝国
13. 观察图片,其反映的共同内容是( )
A. 工业革命的强烈冲击 B. 实现近代化的探索
C. 美国扩张的巨大影响 D. 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14. 在电影《我的1919》里,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段话中的“和约”是指( )
A. 《凡尔赛条约》 B. 《联合国家宣言》
C. 《九国公约》 D. 《开罗宣言》
15.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方法。如表中的历史事件与其历史解释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时间 历史事件 历史解释
① 1883年 德国工程师研制出内燃机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② 1943年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③ 1949年 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成立 两极格局形成
④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16题10分,17题8分,18题12分,19题10分,共40分)
16.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某班布置“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主题展板,并围绕该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制度篇 ①确立世袭制②完善三省六部制③设置行省制度制度篇 ④开创郡县制⑤创立科举制⑥确立分封制
经济篇
人物篇
边疆篇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请将“制度篇”中的“制度”,按照朝代进行分类。(只写序号)
夏商周秦汉时期:____
(2)分析“经济篇”图片从哪两个角度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3)“边疆篇”中哪些措施加强了新疆地区的管理?
(4)请以“中外交流推动文明互鉴”为题,在“人物篇”中选取一位人物,围绕该主题加以论述。
17. 近代以来,中国不断遭到列强入侵。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英勇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
【列强入侵】 史料一 签订《南京条约》场景(绘画) 地道战(绘画)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改良救国】
史料二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它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新学家们带来的思想解放作用,远不是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史料一图片反映的史实分别出现在哪场战争中?史料二指哪一历史事件?
史料实证
【反抗斗争】 史料三 1905年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阐发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史料四 图① 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图②长沙军民庆祝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图③ 泸定桥 图④ 《南昌起义》(绘画)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史料三“民权”与史料四中哪一图片相对应?依据史料四图片③的史实,请从精神价值层面予以解读。
(3)请按时间顺序为史料四图片进行排序(只写序号)
(4)请为上述史料归纳一个合适的主题。
18. 在历史的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智慧的光芒熠熠生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某校九年级学生以“智慧之光”为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探索道路——汲取革命智慧】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 《向井冈山进军》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藏油画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和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革命道路与俄国有何不同?
任务二 【制度创新——感悟政治智慧】
图一 玛丽和威廉加冕 图二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和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图一图二的场景反映出两国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政治智慧解决了复杂的政治问题?
任务三 【国之基石——创造大国智慧】
时期 重大成就 时代召唤
1953年—1957年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 武汉长江大桥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6年—1966年 武汉、包头钢铁基地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 兰新、兰青、包兰铁路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们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骨干力量和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时期培养积累起来的。
1966年—1976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籼型杂交水稻 青蒿素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中哪些成就可以体现出“辽宁智慧”?
任务四 【对话协商——诠释外交智慧】
(4)外交智慧是指在外交活动中,既要最大程度地保护本国利益,又要达成互相尊重,达到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请在下面的关键词中选出两项,论证“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智慧”。(要求: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楚)
19. 历史的发展以不同的方式得以呈现。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任务一 【哲学思想】哲学启发智慧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两位古代先贤的哲学思想?
任务二 【革命歌曲】歌曲凝聚人心
拿起武器!公民们!组织起来!你们的军队!前进!前进!敌人的脏血,将灌溉我们的田地! ——《马赛曲》(1792年)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国际歌》(1871年)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请分别写出上述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任务三 【时代宣言】宣言开启新征程
图一《共产党宣言》书影 图二攻占冬宫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3)概括图二宣言发表的历史价值。图一和图二事件有何联系?
任务四 【伟人事迹】伟人引领世界
人物:斯大林 国家:苏联 事迹:实现国家工业化、完成农业集体化、建立苏联模式 人物:____ 国家:印度 事迹:____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4)请仿照示例,完成右图人物名片的相关制作。23-24(下)九年级(下)学初学情调研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19道题满分70分 考试时间共7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制度变革。如图哪幅图片促进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变革( )
打制石器 秦半两 耧车 铁制农具
A. 打制石器 B. 秦半两 C. 耧车 D. 铁制农具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出现的铁制农具和牛耕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生产力水平提高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分封制瓦解,D项正确;打制石器是原始人类制造和使用的生产工具,此时生产里水平低下,没有推动促进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变革,排除A项;秦半两是秦朝的货币,不属于生产工具,排除B项;耧车是西汉时期出现的生产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没有促进当时社会制度的变革,排除C项。故选D项。
2. 某历史剧组要拍摄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一组镜头,以此体现东汉中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社会混乱的景象。你认为下列符合剧情的素材是( )
A. 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B. 王莽施政加剧动荡
C. 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统治 D.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东汉中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社会混乱的景象”结合所学可知,东汉中期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太后临朝,致使外戚专权;皇帝长大后依靠宦官夺取政权,宦官被崇信,把持朝政,又导致宦官专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D项正确;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王莽改革在东汉建立前,排除B项;黄巾起义并未推翻东汉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3.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这反映出当时( )
A. 丝绸之路始通 B. 民族交融加强 C. 北方经济发达 D. 南北政权分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可知,这是互相学习,体现的是民族交融,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互摄,不是丝绸之路、经济、政权,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4.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统治制度各有不同。如图所示制度属于哪个朝代( )
A. 秦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明朝官制。明太祖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并设置内阁,内阁成为给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同时东厂和西厂是明朝设立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C项正确;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排除A项;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排除B项;清朝设置南书房、军机处等,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排除D项。故选C项。
5. 清朝大臣胡中藻在一诗中写道:“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后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最后,胡中藻被处死,还祸及师友。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
A. “焚书坑儒”的暴行 B. 八股取士的危害
C. 文字狱的残酷 D. 科举考试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清朝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胡中藻被杀,还祸及师友”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清朝大兴文字狱时的胡中藻狱。清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实行文字狱,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制造大批冤狱,祸及亲友。根据题意,C项正确;“焚书坑儒”是秦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八股取士”的内容,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科举考试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6.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
A. 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 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属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D.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示意图文字是对应时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关割地的内容。①发生在1895年。结合课本所学,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属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C正确;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A排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但是不是割地,BD排除;故选C。
7. 在南京各省代表会上,孙中山提议废除跪拜礼,提倡普通见面时一鞠躬,最尊敬之礼为三鞠躬。他身体力行,弯腰鞠躬。众人皆感新鲜,纷纷跟着仿效,鞠躬之礼逐渐风行开来。鞠躬这一礼节体现了( )
A. 法治精神 B. 共和原则 C. 自由思想 D. 平等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南京各省代表会上,孙中山提议废除跪拜礼,提倡普通见面时为一鞠躬,最尊敬之礼为三鞠躬。他身体力行,弯腰鞠躬。众人皆感新鲜,纷纷跟着仿效,鞠躬之礼逐渐风行开来。”及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因此,鞠躬这一礼节体现了平等精神,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法治精神,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共和原则,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由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8. 歌曲是革命实践的艺术再现。如图歌曲反映的是( )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A. 北伐战争时期 B. 鸦片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除军阀,除军阀”,可知这首歌诞生的时期是北伐战争时期,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A项正确;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推翻军阀统治的国民革命不符,排除B项;解放战争是在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发动反人民的内战,与国共合作开展的国民大革命不符,排除C项;抗日战争时期的抗争对象是日本侵略者,与“打倒列强,除军阀”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 热播剧《觉醒年代》再现了鲁迅作品《药》的场景:北洋政府当街斩首处决革命者,围观群众有人抢着用馒头沾革命者的血来给儿子治病,有的老人在议论刽子手的刀法比不上大清时的刀快。这说明了( )
A. 辛亥革命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 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旧文化
C. 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D. 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围观群众有人抢着用馒头沾革命者的血来给儿子治病,有的老人在议论刽子手的刀法比不上大清时的刀快”体现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即没有发动群众,人民思想观念落后,要解放人们的思想,必须进行思想解放,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在内容方面,材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旧文化,B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而不是积极影响,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辛亥革命没有发动群众,人民思想观念落后,与不能说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人民思想观念落后,体现不出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排除D项。故选B项。
10.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方针和策略。以下是九年级同学整理的一篇学习笔记,表中划线部分应填入( )
会议名称 重要内容(部分)
中共一大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共产主义。
遵义会议 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正确军事主张。
____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 中共二十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结合所学可知,在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B项正确;中共八大分析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排除A项;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排除C项;中共二十大上,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
11. 史料种类众多,其中第一手史料,也叫原始史料,是历史发生最初的、最原始的记录。以下选项作为研究古罗马历史最恰当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帕特农神庙遗址 B.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 大竞技场遗址 D. 《荷马史诗》文献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大竞技场是古代罗马建筑的典型代表,大竞技场遗址可以作为研究古罗马历史最恰当的第一手史料,C项正确;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代表,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制定的成文法典,排除B项;《荷马史诗》是希腊文学名著,排除D项。故选C项。
12. 构建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面年代尺,方框内应填写的是( )
A. 拜占庭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马其顿王国 D. 俄罗斯帝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年代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通过扩张建立地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B项正确;拜占庭帝国建立公元395,排除A项;公元前808年马其顿王国建立时间,排除C项;俄罗斯帝国是存在于18世纪至20世纪的统一君主制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
13. 观察图片,其反映的共同内容是( )
A. 工业革命的强烈冲击 B. 实现近代化的探索
C. 美国扩张的巨大影响 D. 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剪掉象征落后的大胡子”反映的是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改革,提倡西欧式的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通过这次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东京鹿鸣馆时代的舞会”反映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开启近代化历程。所以这两幅图反映的共同内容是实现近代化的探索,B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是在工业革命和美国独立之前,排除AC项;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的近代化运动,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
14. 在电影《我的1919》里,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段话中的“和约”是指( )
A. 《凡尔赛条约》 B. 《联合国家宣言》
C. 《九国公约》 D. 《开罗宣言》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我的1919》”“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和所学可知,题干中的“和约”是指《凡尔赛条约》。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与德国签订《凡尔赛条约》,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力转让给日本,A项正确;《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是1942年,排除B项;《九国公约》签署是1922年,排除C项;《开罗宣言》发表是1943年,排除D项。故选A项。
15.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方法。如表中的历史事件与其历史解释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时间 历史事件 历史解释
① 1883年 德国工程师研制出内燃机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② 1943年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③ 1949年 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成立 两极格局形成
④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红军打败德军,德军投降,随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形势。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为苏德战场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B项正确;标志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排除A项;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排除C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排除D项。故选B项。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16题10分,17题8分,18题12分,19题10分,共40分)
16.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某班布置“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主题展板,并围绕该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制度篇 ①确立世袭制②完善三省六部制③设置行省制度制度篇 ④开创郡县制⑤创立科举制⑥确立分封制
经济篇
人物篇
边疆篇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请将“制度篇”中的“制度”,按照朝代进行分类。(只写序号)
夏商周秦汉时期:____
(2)分析“经济篇”图片从哪两个角度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3)“边疆篇”中哪些措施加强了新疆地区的管理?
(4)请以“中外交流推动文明互鉴”为题,在“人物篇”中选取一位人物,围绕该主题加以论述。
【答案】(1)夏商周秦汉时期:①④⑥
(2)角度:农业;商业。
(3)措施: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4)鉴真:在唐朝与日本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郑和:1405年—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郑和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互相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解析】
【小问1详解】
夏商周秦汉时期:根据所学可知,夏朝时期,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西周建立后,为稳定周除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分封制;秦朝建立后,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由中央直接统辖的郡县制。因此,夏商周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是①④⑥。
【小问2详解】
角度:根据图片可知,耧车是西汉出现的农业生产工具,《货郎图》体现了南宋时期的商业发展。因此,图片从农业和商业角度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小问3详解】
措施:根据所学可知,今天的新疆在古代属于西域的一部分,清朝时称为新疆,“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18世纪,清朝设置伊犁将军”说明加强新疆地区的管理措施包括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小问4详解】
根据题意,任选一位与“中外交流推动文明互鉴”有关的历史人物,如鉴真或郑和,论述时,简述人物的历史活动和贡献,如选鉴真,根据所学可知,鉴真是在唐朝与日本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选郑和,根据所学可知,1405年—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郑和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互相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17. 近代以来,中国不断遭到列强入侵。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英勇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
【列强入侵】 史料一 签订《南京条约》场景(绘画) 地道战(绘画)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改良救国】
史料二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它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新学家们带来的思想解放作用,远不是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史料一图片反映的史实分别出现在哪场战争中?史料二指哪一历史事件?
史料实证
【反抗斗争】 史料三 1905年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阐发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史料四 图① 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图②长沙军民庆祝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图③ 泸定桥 图④ 《南昌起义》(绘画)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史料三“民权”与史料四中哪一图片相对应?依据史料四图片③的史实,请从精神价值层面予以解读。
(3)请按时间顺序为史料四图片进行排序(只写序号)
(4)请为上述史料归纳一个合适的主题。
【答案】(1)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戊戌变法。
(2)图①;图③泸定桥体现了长征精神,红军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符合题意即可)
(3)①④③② (4)侵略与反抗(侵略反抗探索)(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战争:根据材料“签订《南京条约》场景”,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根据材料“地道战”,结合所学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争运用人民的智慧通过地道战、麻雀战等与入侵者展开斗争;
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新学家们带来的思想解放作用,远不是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结合所学可知,戊戌变法被慈禧太后镇压,但其起到了一定的思想解放运动。
【小问2详解】
图片:根据材料“民权”,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根据“图①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结合所学可知,临时参议院是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机构,它符合民权主义,故“民权”与史料四中图①相对应;
解读:根据材料“泸定桥”,结合所学可知,飞夺泸定桥是长征时期的重要事件,它体现了长征精神,红军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小问3详解】
排序: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图①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的时间是1912年;图②长沙军民庆祝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发生的时间是1942年;图③泸定桥的时间是1935年;图④《南昌起义》的时间是1927年,故按着时间先后顺序为①④③②。
【小问4详解】
主题:根据材料可知,《南京条约》体现了鸦片战争,属于外敌入侵;地道战、图②长沙军民庆祝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体现了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者,因此,可归纳主题是侵略与反抗。
18. 在历史的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智慧的光芒熠熠生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某校九年级学生以“智慧之光”为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探索道路——汲取革命智慧】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 《向井冈山进军》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藏油画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和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革命道路与俄国有何不同?
任务二 【制度创新——感悟政治智慧】
图一 玛丽和威廉加冕 图二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和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图一图二的场景反映出两国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政治智慧解决了复杂的政治问题?
任务三 【国之基石——创造大国智慧】
时期 重大成就 时代召唤
1953年—1957年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 武汉长江大桥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6年—1966年 武汉、包头钢铁基地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 兰新、兰青、包兰铁路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们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骨干力量和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时期培养积累起来的。
1966年—1976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籼型杂交水稻 青蒿素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中哪些成就可以体现出“辽宁智慧”?
任务四 【对话协商——诠释外交智慧】
(4)外交智慧是指在外交活动中,既要最大程度地保护本国利益,又要达成互相尊重,达到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请在下面的关键词中选出两项,论证“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智慧”。(要求: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楚)
【答案】(1)中国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或走井冈山道路)(符合题意即可)
(2)图一:君主立宪制;图二:一国两制。
(3)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沈阳机床厂。
(4)“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智慧”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②尼克松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中美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建交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因此,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体现了新中国七十年代的外交智慧。
【解析】
【小问1详解】
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的革命道路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中国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小问2详解】
图一:根据图一分析可知,图片描述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权利法案》,结合所学知识,图片中蕴含的智慧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成立共和国到封建王朝复辟再到光荣革命,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分歧通过议会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所以英国运用了君主立宪制解决了复杂的政治问题。根据图片二分析可知,图二描述的是香港回归,其中蕴含的智慧是:香港、澳门在近代史上分别被英国、葡萄牙殖民统治,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历史遗留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洗血了百年国耻,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所以中国运用了一国两制解决了复杂的政治问题。
小问3详解】
成就:根据材料“鞍山、长春、沈阳”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辽宁智慧”成就的有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沈阳机床厂。
【小问4详解】
论述: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新中国在七十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如“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智慧”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②尼克松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中美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建交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因此,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体现了新中国七十年代的外交智慧。
19. 历史的发展以不同的方式得以呈现。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任务一 【哲学思想】哲学启发智慧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两位古代先贤的哲学思想?
任务二 【革命歌曲】歌曲凝聚人心
拿起武器!公民们!组织起来!你们的军队!前进!前进!敌人的脏血,将灌溉我们的田地! ——《马赛曲》(1792年)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国际歌》(1871年)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请分别写出上述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任务三 【时代宣言】宣言开启新征程
图一《共产党宣言》书影 图二攻占冬宫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3)概括图二宣言发表的历史价值。图一和图二事件有何联系?
任务四 【伟人事迹】伟人引领世界
人物:斯大林 国家:苏联 事迹:实现国家工业化、完成农业集体化、建立苏联模式 人物:____ 国家:印度 事迹:____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4)请仿照示例,完成右图人物名片的相关制作。
【答案】(1)古代先贤:孔子;苏格拉底。
(2)创作背景:法国大革命;巴黎公社。
(3)历史价值:《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联系:图一为图二提供了理论基础(符合题意即可)
(4)人物:甘地。
事迹: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
【解析】
【小问1详解】
古代先贤:根据材料“为政以德”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根据材料“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结合所学可知,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小问2详解】
创作背景:根据材料“《马赛曲》(1792年)”,结合所学可知,《马赛曲》原名《莱茵军团战歌》,创造于法国大革命期间;根据“《国际歌》(1871年)”,结合所学可知,《国际歌》创作于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后。
【小问3详解】
历史价值:根据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革命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联系:根据所学可知,攻占冬宫有关的事件是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因此,图一为图二提供了理论基础(符合题意即可)
【小问4详解】
人物:根据所学可知,右图人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甘地。
事迹:根据所学可知,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