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同步练习(答案)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选择题
1.表1为研究者整理的元代部分家庭组建的情况,这体现出元代(  )
表1
丈夫 妻子
蒙古人秃忽赤 汉人刘氏
汉人王庆端 蒙古人也速真氏
畏兀儿人廉希宪 女真人完颜氏
回回人哈只哈心 汉人荀氏
汉人傅昱 契丹人耶律氏
A.不同民族的杂居 B.华夏文化的扩散
C.民族隔阂的消解 D.民族习俗的趋同
2.元延祐元年(1314年)恢复开科取士,规定凡考经问或明经的人,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课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书。由此,科举再次成为思想与权力之间的制度化链接。此举意在(  )
A.尊重前朝传统文化信仰 B.争取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
C.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恢复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3.辽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这样的都城布局体现了(  )
A.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 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 D.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
4.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官僚体系完善 B.宗室素质下降
C.吏治腐败严重 D.君主专制加强
5.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广大,民族众多,推进了新的民族融合。下列关于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叙述正确的是(  )
A.首次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
B.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C.确定行省之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道、州、县
D.设理藩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6.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  )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7.元朝的大一统超过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8.《金史》记载:“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这表明金章宗(  )
A.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 B.开始推行内阁制度
C.治国理政不如金世宗 D.照搬金世宗时的律令
9.宋元时期,少数民族统治者不仅以中华之主自居,还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兴儒崇文、设科取士,并以汉族文字为蓝本创制出本民族的文字。上述现象反映了(  )
A.华夷一体的大中国意识 B.国家统一消弭民族隔阂
C.少数民族汉化的彻底性 D.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性
10.《元史》记载:“春,帝居万安宫一月,居揭揭察哈殿二月;夏,避暑于昔刺斡儿朵;秋,居于阔阔脑儿行宫;冬,大猎于汪吉河”,“率以为常”,后在此基础上元朝建立了两都(大都和上都)巡幸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  )
A.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B.表明元朝政治治理奉行因地制宜的原则
C.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 D.适应了民族传统和政治统治的现实需要
11.辽圣宗于1007年营建中京大定府。宋朝使节路振在《乘轺录》中记载辽中京“幅员三十里”,王曾则记述该城方圆“四里许”。1956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对辽中京遗址进行了勘探和试掘,结果证明该城周长约一万五千米。这说明(  )
A.实物史料价值低于文献史料 B.文献史料难以还原历史的真相
C.考古发现可以验证文献史料 D.记录者的立场影响历史的记述
12.忽必烈设云南行省,色目人赛典赤被任命为“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总揽云南军政事务。但是在设云南行省前,大理国末代国王段兴智仍被赐予金符,受命管理大理各部,在云南内仍有较高的影响力。这(  )
A.体现了“蕃汉分治”治理理念 B.强化了中央对云南的控制力
C.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元朝的统治 D.反映了元朝对于治边的重视
13.王恽上疏忽必烈:“伏见自古有天下之君,莫不首建国号,以明肇基之始……以堂堂数万里之区宇,垂六十年大号未建,何以威仰万方?”此后经过数月集议,忽必烈接受建议,取“大哉乾元”之意,定国号为大元。这表明当时(  )
A.统治阶级注重政权正统性 B.汉人的支持是政权建立的关键
C.忽必烈积极推行汉化政策 D.蒙古人的统治具有原始民主性
14.吉林金代早期女真贵族墓前发现有石雕文臣武将、石虎石羊,黑龙江金代女真人墓群出土有中原的丝织品和瓷器,河北发现的金人墓葬形制与辽墓有相似之处,甘肃发现有西夏纪年的汉人火葬墓。这些现象表明(  )
A.女真有自己墓葬习俗 B.女真葬俗受宋人影响
C.金人葬俗受辽人影响 D.各民族文化交流广泛
15.辽朝中央官制有“北面”“南面”之分,北面官以契丹制度治理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用汉制治理汉人。在地方上,契丹等草原民族居住地实行部族制,按地域分成十部,设节度使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居住地设置州县。这一治理举措(  )
A.强化了兵农合一的制度 B.拓展了农耕文明的范围
C.巩固了政权的社会基础 D.推动了羁縻政策的完善
16.据记载,辽国不仅“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指中原)”,而且还在开泰元年(1012年)给生活在今黑龙江地区的铁丽部“诏赐……《易》《诗》《书》《春秋》《礼记》各一部”。这说明(  )
A.中原文化的影响扩大 B.契丹民族已完全汉化
C.理学思想得到了推广 D.宋辽间文化交流频繁
:17.元朝时,各急递铺置铺兵五人,负责传递文书,设铺司一名掌管铺兵,另有监察人员负责对传递的文书进行核验、查封等,后又增设提领和邮长。这些举措(  )
A.有利于急递铺效能的发挥 B.削弱了大运河运输效率
C.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D.加重了中央的财政负担
18.元朝时,在政治上虽有“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的区分,但文化上北人南往,或南人北上,蔚然成风。北方士人往往以江南一游为荣。南方士人大多以“游孔林”、“历燕赵”、“谒京师”作为人生的重要经历。这表明(  )
A.国家统一有利于文化的融合 B.文人的尊儒信仰驱动北人南往
C.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D.统治政策成为南北交流指向标
19.元朝时期,蒙古族的马奶酒为中原所接受,北方传来的胡萝卜、洋葱成为了南方餐桌上的必备之物。中原婚配中出现“频求更嫁,不以为耻”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
A.南北间经济差距逐步缩小 B.中原生活习俗受到统治者推崇
C.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加强 D.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持续上升
20.辽朝中央官制有“北面”“南面”之分,北面官以契丹制度治理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用汉制治理汉人。在地方上,契丹等草原民族居住地实行部族制,按地域分成十部,设节度使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居住地设置州县。这一治理举措(  )
A.强化了兵农合一的制度 B.拓展了农耕文明的范围
C.巩固了政权的社会基础 D.推动了羁縻政策的完善
21.“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是元代官方对于造成辽金灭亡文化原因的主流论断,出自《元史·张德辉传》中元世祖忽必烈和张德辉的一段对话。这一论断(  )
A.体现了对汉文化的正确反思 B.认清了佛儒两教的消极影响
C.指出了辽金两朝败亡的根源 D.埋下了元朝快速灭亡的伏笔
22.《元史》记载:“春,帝居万安宫一月,居揭揭察哈殿二月;夏,避暑于昔刺斡儿朵;秋,居于阔阔脑儿行宫;冬,大猎于汪吉河”,“率以为常”,后在此基础上元朝建立了两都(大都和上都)巡幸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  )
A.适应了民族传统和政治统治的现实需要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表明元朝政治治理奉行因地制宜的原则 D.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
23.汉唐王朝疆域辽阔,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而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这主要得益于元代(  )
A.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 B.边疆管理和内地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C.驿道上设置驿站和急递铺 D.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的有效管理
24.元代驿站的设置,东至鸭绿江以通高丽全境,北抵西伯利亚,南达大越,西经今甘肃、新疆远及波罗的海和波斯湾。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自安南大罗城(今越南河内)至燕京,约一百一十五驿,计七千七百余里”。这一措施(  )
A.促进了元朝疆域的不断扩大 B.推动了对外开放的实施
C.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D.体现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25.元代,中书省、宰相议政及决策分为两个程序:一是中书议政,俗称“圆议”,诸宰相“列坐一堂……相互轩轾……然后为定”;二是入宫奏事,上报皇帝裁决。朝廷颁布的制诏、玺书、符节、驿传等,都必须通过中书省。材料所述做法(  )
A.有利于缓和君相间的对立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凸显了行政运行的民主化 D.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
26.辽代的上京、中京、西京均设有国子监,其旁所建的孔庙均有祭祀先圣孔子的规例。女真族建立的金朝,设立孔庙,世世代代以祭祀孔子为礼制;蒙古族建立的元代,在大都设立孔庙,以空前至高的谥号“大成至圣文宣王”追封孔子。这反映出当时这些少数民族政权(  )
A.普遍尊崇程朱理学 B.借鉴了中原政治体制
C.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D.形成相同的社会习俗
27.金初曾发生过大臣打皇帝屁股的事情,金太宗因“私用过度”,诸勋贵大臣将皇帝“扶下殿庭,杖二十毕”。此后金朝大量吸收宋制,学习中原王朝的威仪,到第四代皇帝海陵王时,情势逆反,皇帝反而动辄以“杖之”威胁群臣了。这种变化说明(  )
A.少数民族政权因为汉化而衰弱 B.各民族间的和平交往多于战争
C.中原王朝的政治生态影响周边 D.契丹按照自己的理解改造政治
二、非选择题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斯帝国的交通网络由主要城市之间的御道和连接各地方村镇的普通道路组成。御道作为交通网络的主要干线,沿途所建驿站的位置均保持相等的距离,利用信使和专门挑选的快马传递信件,优质的道路建设和维护使得军队等大型往来人员均可通行。普通道路往往较为狭窄,沿途所建驿站的位置并不等距,很难在暴雨等极端天气过后保持畅通。无论是御道还是普通道路,波斯帝国都会定期派巡查员检查道路情况,清理路面上倒塌的树木和其他妨碍正常通行的因素。波斯人的道路系统并不对民间商人开放,所有执行公务的人员在各级道路往来通行时,都需持有国王或地方总督签发的旅行许可文件。文件中一般会标明出行人数、目的地以及人员车马在驿站中所得补给的种类和数量,有时还会特别标注该许可文件在旅途往返均可使用。
——摘编自李智《从苏美尔到波斯:古代西亚驿路体系的发展与特点》
材料二 元朝政府建立了遍及全国的驿站制度,水陆站共计1500处左右。驿站以大都为中心,沿着几条交通干线,一直通达各边疆地区。忽必烈统治时期,在蒙古帝国驿站的基础之上,在全国范围之内实行驿站制度,以元大都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贯通东西、南北的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过往的使臣或传递情报者持圣旨令牌可换乘铺马。元朝的驿站具有为元朝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商业、宗教、文化服务的多重功能。元朝的官员、王公、驸马,中外使臣均可利用驿站。元代的驿站制度,在合理的距离内,在适当的地点设立站点,通过一系列的站点将交通线路连接起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驿站交通网络。元代除驿站、急递铺之外,还有运输货物的递运站,分为马运、水运和车运等不同交通方式。
——摘编自乌云高娃《元代驿站、客馆的建设及经济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波斯帝国同元代驿路体系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代驿路体系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30.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的边疆政策既各有特色,又具有继承性和创造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王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边疆民族……汉王朝在秦王朝边疆防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边疆防御体系。汉王朝的边防管理体系大致是由障塞亭燧、候望和屯田制度组成……汉王朝对强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最终将匈奴纳入了汉王朝的管辖之下,设置使匈奴中郎将进行管理。
隋唐两代是继秦汉之后我国历史上的又一次更大规模的统一时期。由于经受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较长时间的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治边思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导致了隋唐两朝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的出现。唐太宗即位之后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尽管唐王朝也采取过诸如武力征伐的政策,但其治边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以怀柔、羁縻为主。唐朝发达的中原文化对边疆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边疆民族向唐王朝派遣子弟求学,以及请求颁赐书籍的记载频频见于史书。对于边疆民族的这些要求,唐王朝一般都是予以满足……这不仅有利于汉文化的传播,而且也促进了边疆地区的文化发展。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1988年,著名学者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讲演的时候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费孝通先生认为,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渊源,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民族特征,应当承认中华民族统一体之下各民族部分的特殊性,并以此来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
——整理自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Tanner演讲”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边疆治理的特点,指出西汉到唐朝边疆政策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族发展的特点并加以阐释。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是中国古代维系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重要政治理念。始于春秋时期儒家“合天下为一家”“六和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理念,主张国家要实现政治一统、疆域一统、民族一统、思想文化一统。即以疆域的统一为基础,强调“继前统,受新命”之“正统”,接续紫儒重道、纲常名教之思想文化“道统”。千百年来,“大一统”被历代王朝视为治理国家的重要理念。无论是汉族所建立的王朝还是北方民族入主中原所建立的王朝。甚或是地方割据政权,无不以实现“大一统”为政治目标。并认为这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大一统”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
——邹建达《光明日报》2016年1月20日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参考答案
1—5:ABADB 6—10:ABAAD 11—15:CCADC 16—20:AAACCC
21—25:DABCD 26—27:CC
28.【答案】(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
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
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2)规律: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
趋势: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9.【答案】(1)同:官方主导驿路体系的建设;设立有管理驿路的体制;管理较为严格。(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异:波斯帝国的驿站主要由官方进行使用,元代则是面向更多人群开放;波斯帝国主要由陆路交通组成,元代驿站形式更加多元,元代驿站功能更加多样。(每点2分,共8分,答出对应的两组即可)
(2)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了中外文化交融。(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0.【答案】(1)特点:历代边疆政策具有继承性和创造性;高压政策与怀柔政策相结合;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措施多样。变化:汉边疆治理重防御体系构建;唐朝采取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原因: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冲击了传统的治边思想;唐太宗以“华夷一家”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唐朝时边疆民族对发达的中原文化的向往;李唐王室带有鲜卑血统。
(2)特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阐释:中华民族的“多元”与“一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体”即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完成王权交替之后,都将少数民族区域纳入到了自身管辖的范围当中,例如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元世祖忽必烈设立宣政院来统辖西藏。强调“一体”、追求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多元”指各民族创造和发展了各具民族特色的社会文化,有自己的民族渊源,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我们要尊重民族差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综上所述,我们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酌情给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31.【答案】示例一: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朝。
阐释: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随后,秦朝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军事上,秦朝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夷的控制;击退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修筑起万里长城。通过这些开疆拓土的措施,秦朝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国家,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
政治上,秦朝采取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确立起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些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思想文化上,秦朝统一文字,“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便利了各地之间的交流,强化了思想控制,有利于思想文化的一统。
经济交通上,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轨、修驰道,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便利了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
总之,秦朝攻灭六国之后,通过军事、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示例二: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的民族交融。
阐释: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并建立政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特别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宋元时期,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先后建立政权,多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加强,民族交融迎来新的高潮,华夏认同观念进一步发展。
总之,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民族交融不断发展,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加强,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同步练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