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检测七年级历史学科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写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张华同学参观了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了解到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稻谷、谷壳、稻叶和木屑等相间组成的混合堆积,经鉴定属人工栽培稻。根据这些考古发现,可推测河姆渡原始居民( )
A. 食物来源丰富 B. 已会制造石制工具 C. 进入农耕生活 D. 自然环境非常险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了解到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稻谷、谷壳、稻叶和木屑等相间组成的混合堆积,经鉴定属人工栽培稻”和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稻谷、谷壳、稻叶等组成的混合堆积层,说明当时河姆渡人已栽培水稻,已经进入农耕生活,C项正确;材料食物只涉及水稻,无法得出食物来源丰富,排除A项;材料没有石器相关的信息,无法得出已会制造石制工具,排除B项;材料涉及河姆渡遗址发现水稻等信息,没有涉及自然环境如何,无法得出自然环境非常险恶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2. 我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要正确区分神话传说与史实,下面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
A. 女娲补天 B. 大禹治水 C. 阪泉大战 D. 长平之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史实即历史事实,是实在反生的历史事件。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四十万人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死。长平之战是具体的史实,D项符合题意;女娲补天、大禹治水、阪泉大战都属于神话传说,ABC三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3. 司马迁在《史记 夏本纪》中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材料反映了( )
A.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 禹是夏的开国君主
C. 启是夏朝的第二位君主 D. 夏朝开始实行了分封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及禹崩,虽授益……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可知,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天子之位,标志着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故选A;BC项表述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的信息,排除D。
【点睛】
4. 社科院版《中国通史》记载:“鲁国(今山东曲阜),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地,原来商朝重要的属国奄国所在,奄国也是周公东征的主要讨伐对象之一。鲁国的受封主要是为了加强对东夷的控制。”此材料说明
A. 分封制的对象是宗亲和功臣 B. 分封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统治
C. 西周只在商朝故地进行分封 D. 周公创立了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鲁国的受封主要是为了加强对东夷的控制”,可见,分封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统治,故B正确;从材料可知受封的对象为宗亲,无法体现功臣,故A错误;西周分封疆域广阔,不止于商朝旧地,选项与史实不符,故C错误。材料中没办法体现周公创立了分封制度,故D错误;故选B。
5. 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禅云,诸侯尽西来。”为这一现象出现奠定物质基础的是()
A. 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安定统一 B. 商鞅变法效果显著,实现国富兵强
C. 秦王嬴政雄才大略,网罗天下英才 D. 秦国战争策略得当,采取远交近攻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人民渴望统一、秦王的雄才大略和战争策略都不属于物质基础,排除ACD项。故选B项。
6. 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为了更好的对全国进行统治,建立了中央集权制,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7. 《史记·平维书》中定较:“汉兴七十余年间……京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大仓之果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颁布推恩令 B. 汉初“文景之治” C. 铸造五铢钱 D. 实行盐铁专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汉兴七十余年间……京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大仓之果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可知,材料内容描绘了西汉早期国库钱粮富足的景象,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早期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发展生产,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发展,国家钱粮富足,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局面,B项正确;颁布推恩令是在汉武帝时期,而题干内容主要体现了汉初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现象,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专卖的政策,加强了朝廷对经济的控制,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C、D项。故选B项。
8. 如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中央的因素,汉武帝( )
A. 实行“削藩” B. 推行分封制
C. 颁布“推恩令” D. 宣布“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答案】C
【解析】
【详解】面对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的局面,为消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实行“削藩”这是建文帝和明成祖采取的措施,排除A项;推行分封制这是西周时期推行的制度,排除B项;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
9. 《三国演义》中“刮骨疗伤”的故事,讲述了关羽被一枝带毒的冷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为他用刀刮骨去毒,旁观的人都面色如土,而关羽仍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而小明同学在史书《三国志 关羽传》中读到“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他发现:华佗死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而关羽中毒箭则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这说明了( )
A. 《三国演义》的内容更生动具体可信 B. 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存在一定的区别
C. 《三国演义》的内容都是凭空杜撰的 D. 《三国志》的描述单调乏味凭空杜撰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三国演义》中“刮骨疗伤”的故事和史书《三国志 关羽传》中记载的内容不同可知,说明了关羽中箭是在华佗死后,历史事实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区别,文学作品是为了突出关羽的英雄气概,B项正确;《三国演义》是小说,内容不一定可信,排除A项;C项太绝对,排除C项;《三国志》并不是凭空杜撰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0. 苻坚即位以来,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加强集权,减赋禁奢,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抗和矛盾有所缓和。这说明( )
A. 民族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已经消失 B. 前秦逐渐强大并且统一黄河流域
C. 苻坚倡导汉族礼仪促进民族交融 D. 苻坚不断提高自身的汉文化修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苻坚即位以来,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加强集权,减赋禁奢,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抗和矛盾有所缓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兴办学校,提倡儒学,缓和了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使民族交融成为大势所趋。题干说明苻坚倡导汉族礼仪促进民族交融。C项正确;民族之间的矛盾得到缓和,没有解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前秦统一黄河流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苻坚提高自身文化休养,排除D项。故选C项。
11. 与秦末农民大起义相比,东汉末年农民大起义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创立太平道,得到了底层民众拥护 B. 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
C. 坚持20余年,推翻了东汉的统治 D. 建立“张楚”农民革命政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爆发黄巾起义是一场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与秦末农民大起义相比,东汉末年农民大起义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用宗教旗帜笼络百姓,得到了底层民众拥护,A项正确;BD项与秦末农民大起义有关,排除;黄巾起义以失败告终,排除C项。故选A项。
12. 历史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下面表格列出的史实能够证明( )
时期 史实
西汉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36国
东汉 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长期留守西域,经营西域30多年
A. 东汉时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 汉武帝时就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管辖
C. 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D. 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36国”“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长期留守西域,经营西域30多年”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就已经对新疆地区进行经营管理,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C项正确;西汉时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排除A项;汉宣帝时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管理,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新疆而不是西藏,排除D项。故选C项。
13.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反映的阶段特征是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年代尺上的信息“秦朝建立”“西汉建立”“东汉建立”可推知反映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而“‘推恩令’的颁布”和“漠北战役”反映的是巩固国家的措施,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反映的是先秦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排除;D项反映的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
14. 《汉书 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对材料中“凿空”理解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 B. 体现了张骞敢于冒险的精神
C. 最大规模的扩大了西汉的疆域范围 D. 见证了中西方经济贸易交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汉武帝为反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到过大宛、大月氏等国,获得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也向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因此,此行被称为“凿空”。A项正确;凿空指的是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而非是体现张骞的冒险精神,更不是最大规模的扩大西汉的疆域范围和见证中西方经济贸易交流,排除BCD项。故选A项。
15. 近数十年考古工作的收获表明,西安灞桥、新疆罗布淖尔、甘肃敦煌马圈湾遗址等都曾经有西汉麻纸残片发现。这些发现证明了( )
A. 造纸术起源于西汉 B. 西汉时造纸术传到国外
C. 西汉时纸已经出现 D. 西汉时纸已取代简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西安灞桥、新疆罗布淖尔、甘肃敦煌马圈湾遗址等都曾经有西汉麻纸残片发现”证明西汉时期纸已经出现了。公元前2世纪西汉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纸张,是西汉的劳动人民共同发明创造的,C项正确;造纸术起源于西汉,改进于东汉,但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西汉时造纸术传到国外,西汉时纸已取代简帛,排除BD项。故选C项。
16.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
A.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C.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答案】B
【解析】
【详解】“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中的胡乐即少数民族音乐,洛阳家家学习少数民族音乐,能反映当时的民族交融情况。B项正确;A项体现出佛教文化的影响,排除A项;C项体现出北方民族的风情,排除C项;D项是对匈奴的战争,不是民族融合,排除D项。故选B项。
17. 中国古代形成了联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西汉时期,这条航线最远到达( )
A. 马来半岛和马六甲海峡 B. 孟加拉湾沿岸
C.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古代形成了联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西汉时期,这条航线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时已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从山东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黄海,可到达朝鲜、日本。更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D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项不符,排除。故选择D。
18. 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故B项正确;文景之治是指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统治时期,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均与题干“刘秀”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19.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 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 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 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A、B、C三项都是对三国鼎立的正确评价,但题干要求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故正确答案是A。
20. 素有“石头史书”之称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同云冈石窟,其中20号窟大佛依照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造型受古印度键陀罗风格影响,高鼻深目、袈裟右祖、衣纹突起,左臂衣纹雕刻得非常优美,唇上有两撇小胡子。这反映了这一时期佛像的创作风格是( )
A. 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B. 追求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C. 宣扬汉民族与鲜卑族交融 D. 借鉴外来佛教的艺术潮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其中20号窟大佛依照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造型受古印度键陀罗风格影响”可知,大同云冈石窟20号石窟的佛像造型受到古代印度键陀罗风格影响,说明这时期佛像的创作风格是借鉴外来佛教的艺术潮流,D项正确;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但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佛教的教义,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石窟佛像受到外来佛教艺术的影响,材料内容没有着力强调佛像追求“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特点,缺乏依据,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这时期佛像受到古代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特征,没有强调不同民族之间的交融,排除C项。故选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简答题(共12分)
2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政权更替频繁。根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下面简图中提示信息,在A、B、C、D处填写正确内容。
(2)请在下面方框横线处填写正确内容。
“ _________”(战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了西晋从此衰落。 “________ ”(战役)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3)根据所学知识,在下图对应序号中填空,完善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并归纳其反映的阶段特征以及历史发展的趋势。
【答案】(1)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魏 D 西晋
(2) ①. 八王之乱 ②. 淝水之战
(3)①北魏 ②东晋 ③宋 ④梁;阶段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历史发展趋势;分裂走向统一
【解析】
【小问1详解】
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故A为官渡之战。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曹军占领荆州后,刘备率军从樊城退往夏口。他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孙权听从将军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用火攻烧毁了曹军船舰,还延及岸上营寨,烧死和落水的士兵无数。周瑜随即率领军队攻杀过来,曹军大溃,曹操带着败兵北撤。故B为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故C为魏。
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故D为西晋。
【小问2详解】
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了西晋从此衰落。
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小问3详解】
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方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害割据的局面。
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20年,东晋灭亡。420一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20年,东晋灭亡。420一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阶段特征: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以及历史发展的趋势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历史发展趋势;分裂走向统一。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1分)
22. 民族友好和民族交融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多元部族文化和多元区域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的建立标志着西汉在西域统治的确立,从此西城正式并入汉朝版图,成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汉统治时期,西城经济稳步发展,西城文化传入中原,中原先进文化也流入西城,并与西域文化融合发展。
材料二
人口迁徙示意图
材料三 孝文帝明知鲜卑族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人民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北朝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和偏见逐渐减少。
——改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它”指哪一管理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重要意义?
(2)观察材料二中的示意图,指出当时人口的迁移方向,并分别简述两次人口迁徙带来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为什么要使鲜卑族“整体的汉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他采取哪些措施使鲜卑族实现“整体的汉化”?有何积极影响?
(4)材料四从哪些角度阐述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西域都护(西域都护府)意义: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利于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简的民族交融等
(2)迁移方向:由北向南;影响: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北民南迁(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3)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鲜卑族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旧的习俗;孝文帝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为了改变鲜卑族落后的状态,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巩固统治。措施: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联汉姻)影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北方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等
(4)角度:经济(生产经验)、社会生活(习俗)、政治制度、语言、文化、民族心理。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析】
【小问1详解】
机构:根据材料“它的建立标志着西汉在西域统治的确立,从此西城正式并入汉朝版图,成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联系所学可知,这指的是西域都护的设置。意义:根据所学可知,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利于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简的民族交融等。
【小问2详解】
方向:根据材料二图片可知,当时人口的迁移方向是由北向南。影响:根据所学可知,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北民南迁(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小问3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 孝文帝明知鲜卑族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可得出,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鲜卑族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旧的习俗;孝文帝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为了改变鲜卑族落后的状态,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巩固统治。措施:根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使鲜卑族汉化的措施主要有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联汉姻)。影响:根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北方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等。
【小问4详解】
角度:根据“汉族人民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和偏见逐渐减少”可知,经济(生产经验)、社会生活(习俗)、政治制度、语言、文化、民族心理。影响: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经济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发展与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帝在继位第二年下诏曰:“农,天下之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就末,……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汉书·文帝本纪》
(汉景命)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帝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简述文景时期重视农业生产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楼车和翻车的功能,并概括它们的共同作用。
(3)根据材料三两幅形势图概括江南地区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4)综上所述,归纳推动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答案】(1)措施: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减轻赋税和徭役;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2)功能:耧车--播种工具;翻车--灌溉工具。
共同作用:减轻人力负担,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3)变化:从汉朝时期的地广人稀、经济落后,到南朝时期经济得到了开发。
原因: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自然条件比较优;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南北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等。
影响: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4)因素:政府的政策;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措施:根据材料一“农,天下之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就末”可知是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根据材料一“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可知是减轻赋税和徭役;根据材料一“其令郡国务劝农桑”可知是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小问2详解】
功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耧车是播种工具,翻车是灌溉工具。
共同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耧车和翻车的使用减轻人力负担,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小问3详解】
变化:根据材料三两幅图片可知江南地区经济发生的变化为从汉朝时期的地广人稀、经济落后,到南朝时期经济得到了开发。
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有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自然条件比较优;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南北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等。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经济开发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小问4详解】
因素:根据材料一可知因素为政府的政策;通过江南地区经济开发是原因可知因素为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生产技术的提高;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根据材料二可知因素为生产工具的改进等。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7分)
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设计了如下活动,并提出相关问题,请你也来参与,完成探究活动。
(1)察历史遗址是学习历史重要途径之一。为下列名胜古迹撰写解说词。
贾思勰故里山东寿光有关《齐民要术》的现代浮雕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2)说出图一图二书法绘画的名称,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杰出历史人物为了最初的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请以“初心·使命”为题,从下图中任选三个关键词,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答案】(1)示例:贾思勰的故里位于山东潍坊,他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他著有《齐民要术》,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提出多种生产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对后世农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示例:云冈石窟开始开凿于北魏,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是北朝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石窟群内雕刻着数以万计的佛像,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同时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反映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它对研究中国古代史、佛教史和艺术史有极高的价值,享誉国内外,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2001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图一:《兰亭集序》;图二:《女史箴图》;原因:继承了前代书画艺术的优良传统,并进行了创新;造纸术的改进和推广;民族交融,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南方经济的不断发展;杰出书法家、画家的大量涌现;人们对书法美、书画美的不懈追求等。
(3)示例: 初心·使命。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乏为国家、民族、科学文化勇于担当使命的杰历史人物,时代赋予他们不同的责任和使命。他们的努力奋斗,不断推动历史发展。
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遭受酷刑后,发愤著述,用十多年时间写出了不朽历史巨著《史记》,开创了中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他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实事求是严谨的精神以及对史学的实心,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祖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的突出成就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著有《缀术》一书。他创制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只差50秒。他还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他认真学习、刻苦专研、反复实践的精神,对科学的真心值得我们学习。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对症治疗;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他本着医者仁心的精神,关心民间疾苦,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中医药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被誉为“医圣”。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也要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做时代新人,坚持文化自信,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解析】
【小问1详解】
解说词: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遗址的时间地点、内容、成就、历史地位、影响等方面进行撰写。示例:贾思勰的故里位于山东潍坊,他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他著有《齐民要术》,汲取农民的成产经验,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提出多种生产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对后世农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示例:云冈石窟开始开凿于北魏,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是北朝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石窟群内雕刻着数以万计的佛像,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同时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反映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它对研究中国古代史、佛教史和艺术史有极高的价值,享誉国内外,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2001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小问2详解】
名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图二是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技术支持、文化交融、个人努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如文化传承上,继承了前代书画艺术的优良传统,并进行了创新;技术支持上,造纸术的改进和推广;文化交融上讲,民族交融,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经济上,南方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努力上,杰出书法家、画家的大量涌现;还可以从其他方面作答,如人们对书法美、书画美的不懈追求等。
【小问3详解】
根据题目要求,先任选三个关键词,然后围绕“初心·使命”进行论述,注意史论结合。例如,选择司马迁、祖冲之、张仲景三人,可从他们的经历,成就、体现的精神品质等方面进行叙述。例如, 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遭受酷刑后,发愤著述,用十多年时间写出了不朽历史巨著《史记》,开创了中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他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实事求是严谨的精神以及对史学的实心,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祖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的突出成就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著有《缀术》一书。他创制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只差50秒。他还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他认真学习、刻苦专研、反复实践的精神,对科学的真心值得我们学习。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对症治疗;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他本着医者仁心的精神,关心民间疾苦,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中医药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被誉为“医圣”。最后,要以史为鉴,谈谈自身的感悟和决心,如: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也要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做时代新人,坚持文化自信,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检测七年级历史学科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写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张华同学参观了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了解到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稻谷、谷壳、稻叶和木屑等相间组成的混合堆积,经鉴定属人工栽培稻。根据这些考古发现,可推测河姆渡原始居民( )
A. 食物来源丰富 B. 已会制造石制工具 C. 进入农耕生活 D. 自然环境非常险恶
2. 我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要正确区分神话传说与史实,下面属于历史史实是 ( )
A. 女娲补天 B. 大禹治水 C. 阪泉大战 D. 长平之战
3. 司马迁在《史记 夏本纪》中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材料反映了( )
A.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 禹是夏的开国君主
C. 启是夏朝的第二位君主 D. 夏朝开始实行了分封制
4. 社科院版《中国通史》记载:“鲁国(今山东曲阜),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地,原来商朝重要的属国奄国所在,奄国也是周公东征的主要讨伐对象之一。鲁国的受封主要是为了加强对东夷的控制。”此材料说明
A. 分封制的对象是宗亲和功臣 B. 分封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统治
C. 西周只在商朝故地进行分封 D. 周公创立了西周的分封制度
5. 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禅云,诸侯尽西来。”为这一现象出现奠定物质基础的是()
A. 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安定统一 B. 商鞅变法效果显著,实现国富兵强
C. 秦王嬴政雄才大略,网罗天下英才 D. 秦国战争策略得当,采取远交近攻
6. 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中央集权制
7. 《史记·平维书》中定较:“汉兴七十余年间……京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大仓之果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颁布推恩令 B. 汉初“文景之治” C. 铸造五铢钱 D. 实行盐铁专卖
8. 如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中央的因素,汉武帝( )
A. 实行“削藩” B. 推行分封制
C. 颁布“推恩令” D. 宣布“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9. 《三国演义》中“刮骨疗伤”的故事,讲述了关羽被一枝带毒的冷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为他用刀刮骨去毒,旁观的人都面色如土,而关羽仍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而小明同学在史书《三国志 关羽传》中读到“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他发现:华佗死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而关羽中毒箭则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这说明了( )
A. 《三国演义》的内容更生动具体可信 B. 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存在一定的区别
C. 《三国演义》的内容都是凭空杜撰的 D. 《三国志》的描述单调乏味凭空杜撰
10. 苻坚即位以来,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加强集权,减赋禁奢,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前秦境内胡汉之间对抗和矛盾有所缓和。这说明( )
A. 民族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已经消失 B. 前秦逐渐强大并且统一黄河流域
C. 苻坚倡导汉族礼仪促进民族交融 D. 苻坚不断提高自身的汉文化修养
11. 与秦末农民大起义相比,东汉末年农民大起义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创立太平道,得到了底层民众拥护 B. 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
C. 坚持20余年,推翻了东汉统治 D. 建立“张楚”农民革命政权
12. 历史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下面表格列出的史实能够证明( )
时期 史实
西汉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36国
东汉 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长期留守西域,经营西域30多年
A. 东汉时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 汉武帝时就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管辖
C. 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D. 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13.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反映的阶段特征是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4. 《汉书 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对材料中“凿空”理解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 B. 体现了张骞敢于冒险的精神
C. 最大规模的扩大了西汉的疆域范围 D. 见证了中西方经济贸易交流
15. 近数十年考古工作的收获表明,西安灞桥、新疆罗布淖尔、甘肃敦煌马圈湾遗址等都曾经有西汉麻纸残片发现。这些发现证明了( )
A. 造纸术起源于西汉 B. 西汉时造纸术传到国外
C. 西汉时纸已经出现 D. 西汉时纸已取代简帛
16.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
A.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C.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7. 中国古代形成了联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西汉时期,这条航线最远到达( )
A. 马来半岛和马六甲海峡 B. 孟加拉湾沿岸
C.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18. 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19.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 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 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 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20. 素有“石头史书”之称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同云冈石窟,其中20号窟大佛依照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造型受古印度键陀罗风格影响,高鼻深目、袈裟右祖、衣纹突起,左臂衣纹雕刻得非常优美,唇上有两撇小胡子。这反映了这一时期佛像的创作风格是( )
A. 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B. 追求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C. 宣扬汉民族与鲜卑族交融 D. 借鉴外来佛教的艺术潮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简答题(共12分)
2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政权更替频繁。根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下面简图中的提示信息,在A、B、C、D处填写正确内容。
(2)请在下面方框横线处填写正确内容。
“ _________”(战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了西晋从此衰落。 “________ ”(战役)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3)根据所学知识,在下图对应序号中填空,完善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并归纳其反映阶段特征以及历史发展的趋势。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1分)
22. 民族友好和民族交融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多元部族文化和多元区域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的建立标志着西汉在西域统治的确立,从此西城正式并入汉朝版图,成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汉统治时期,西城经济稳步发展,西城文化传入中原,中原先进文化也流入西城,并与西域文化融合发展。
材料二
人口迁徙示意图
材料三 孝文帝明知鲜卑族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人民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北朝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和偏见逐渐减少。
——改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它”指哪一管理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重要意义?
(2)观察材料二中的示意图,指出当时人口的迁移方向,并分别简述两次人口迁徙带来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为什么要使鲜卑族“整体的汉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他采取哪些措施使鲜卑族实现“整体的汉化”?有何积极影响?
(4)材料四从哪些角度阐述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3.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经济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发展与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帝在继位第二年下诏曰:“农,天下之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就末,……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汉书·文帝本纪》
(汉景命)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帝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简述文景时期重视农业生产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楼车和翻车的功能,并概括它们的共同作用。
(3)根据材料三两幅形势图概括江南地区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4)综上所述,归纳推动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7分)
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设计了如下活动,并提出相关问题,请你也来参与,完成探究活动。
(1)察历史遗址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下列名胜古迹撰写解说词。
贾思勰故里山东寿光有关《齐民要术》的现代浮雕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2)说出图一图二书法绘画的名称,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杰出历史人物为了最初的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请以“初心·使命”为题,从下图中任选三个关键词,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两校联考2023-2024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