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中考历史真题模拟卷02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3重庆B)在我国古文献中,记录有这样的传说:神农“作耒相,教天下种谷,立历日……”这一传说( )
A.没有来源完全不可信 B.含有原始农业的信息
C.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 D.与考古发现完全一致
2.(2023内蒙古通辽)下面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内容是( )
A.设置节度使 B.设置通判
C.实施“推恩令” D.设立噶厦
3.(2023四川宜宾) 《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举行祭典依北土旧俗,由有司代祭;改革后,按华夏礼制,由皇帝亲祭这一变化( )
A.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B.推动了北魏统一南北
C.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 D.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
4.(2023天津)如图描绘的灌溉工具是( )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秧马
5.(2023甘肃兰州)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认为:“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元代利于解决这一“缺陷”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设“三司”
6.(2023四川自贡)史学界将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指(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2023广东)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载,1926年12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有1500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由此可知,这( )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B.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D.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
8.(2023山西)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收集到如下论据。据此推断他们要论述的观点是( )
◆杨靖宇领导东北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寇 ◆西安事变和平解放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抗日根据地军民创造地道战等游击战法 ◆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中共七大召开
A.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B.民族觉醒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9.(2023宁夏)1981年12月10日的《宁夏日报》发表文章,将同心县1975年和1981年两个年份的人均占有粮食量作了对比,1981年人均占有粮食量比1975年增长了2倍多。这一变化得益于( )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C.“一带一路”的实施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0.(2023新疆)70多年前的那一场战争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枪眼为战友冲锋开道,罗盛教跃入冰河以生命换得朝鲜少年安然无恙……他们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是( )
A.红船精神 B.长征精神 C.抗战精神 D.抗美援朝精神
11.(2023湖北武汉) 2021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其中一枚画面中有神舟五号、青藏铁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国家体育场(鸟巢)等。这展示了21世纪以来我国( )
A.新时代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B.新时代社会生活与环保蓝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蓝图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
12.(2023江苏苏州)“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 )
A.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B.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
C.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与世界性 D.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13.(2023黑龙江)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B.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
C.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4.(2023吉林)某文献宣扬天赋人权的思想,“事实上,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该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5.(2023广西)1929-1933年,美国破产的银行超过1万家。为此,罗斯福政府( )
A.建立“福利国家” B.整顿金融体系
C.提出“殖产兴业” D.建设集体农庄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第18题9分,第19题11分,共40分。)
16.(2023新疆)某班同学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与家国情怀”为主题,开展活动课学习,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问题。(10分)
(1)在“个人自主学习”时,有同学总结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历程”简表(见下表)。你认为A处应该补写的内容是什么?(1分)以“隋唐”或“元明清”时期边疆治理方面的两例史实说明其“特点”。(4分)
时期 特点
秦汉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A
隋唐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建和繁荣
元明清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发展
(2)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某小组以示意图的方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部分内容(见下图)。B处实行的制度是什么?(1分)概括C处的共同作用。(2分)
(3)在“班级专题论坛”上,同学们分享了小组搜集到的以下人物的名言名句。据此谈谈,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过程中,你的责任与担当是什么?(2分)
17.(2023山东枣庄)近代中国伴随着庚子剧变,跌入无尽深渊,但“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和磨难之后,终于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01年初,经过反复谈判,列强向清政府提出正式“议和”条件。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1)依据材料一呈现的历史场景,推断当时清政府的处境。(2分)
材料二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加以瓜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
——义务教育《世界历史地图册》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在世界范围内,欧战(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备受赞赏的西方文明的弱点。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连同其废除沙皇的在华特权,则为中国的解放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委任统治”的实质。(1分)材料中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引发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1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所指的历史事件和“新的道路”的指导思想。(2分)
材料四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摘编自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4)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结合对材料四的理解,概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2分)
材料五
(5)依据材料五,解读图一到图二香港历史的变化并简析其历史意义。(2分)
18.(2023湖北恩施)【大国崛起】(9分)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技术迅速应用于生产,使得生产力迅速提高,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随着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轻工业占主导不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工业有了长足发展,逐步占据主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22年版)
(1)请为材料一的思维导图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1分)指出思维导图中的美国独立战争与英、法两国革命在性质上的不同。(2分)
(2)结合材料一中英、法、美颁布的法律文献及革命的影响,概括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2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19.(2023江苏泰州)某班历史探究小组绘制了一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世界与中国”时间轴。(11分)
材料
世界史发展进程 (部分大事记) 中国抗战进程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3年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36年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 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1945年5月德国战败 1945年8月,美国投放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35年8月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 1938年3-4月台儿庄战役 1938年5-6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1945年4-6月中共七大 1945年8月中国战场反攻
(1)从中国抗战进程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2分)并举一例进行实证。(1分)
(2)从世界史发展进程看,经济大危机是怎样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2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1分)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事件,围绕“合作”拟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5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C C A C C D D
11 12 13 14 15
D D D B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16.(10分)
(1)①建立和巩固。(1分)
例:隋唐时期:①唐高宗时,唐朝联合回纥灭西突厥,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②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元明清时期:①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②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正式建省,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4分)
(2)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C:有利于祖国统一。(意思接近即可。) (2分)
(3)例:将自己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践行理想信念,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迎难而上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等。(2分)
17.(10分)
(1)处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2分)
(2)实质:瓜分殖民地(分赃);(1分)事件:五四运动。(1分)
(3)事件:十月革命;(1分)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1分)
(4)变化: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分)
(5)变化:由殖民地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1分)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上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分)
18.(9分)
(1)主题: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扩展;(1分)不同: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2分)
(2)趋势: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2分)
(3)影响:提高了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
(4)因素:生产力发展;注重改革创新;政策调整等。(2分)
19.(11分)
(1)作用: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2分)举例: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开辟敌后战场等。 (1分)
(2)关系:经济大危机使日本、德国走上对外扩张的法西斯道路,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日本、德国先后发动局部战争,随之演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2分)
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1分)
(3)事件:1935年8月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观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阐述:1935年8月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逐步建立起了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后,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体,最终赢得了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总之,抗日战争是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障。(5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辽宁中考历史真题模拟卷02(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