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九年级历史试题
(本卷共四个大题,满分50分,用时45分钟,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中。
1. 古埃及法老自称“太阳神之子”,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国王则自诩为“月神的后裔”,认为自己是“辛神创造的诸王之王”。据此可知,二者的共同目的是( )
A. 维护专制君权 B. 宣扬君权神授 C. 寻求神的庇护 D. 强化文化认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古代埃及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太阳神之子”表明其具有无上的权威;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体现出古代埃及和古代巴比伦最高统治者体现出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根本上是在维护专制君权,A项正确;材料内容表明埃及和巴比伦国王的权力,根本上是在维护君主权力,宣扬君权神授不是其根本目的,排除B项;材料中古埃及法老并不是为了寻求真的神的庇护,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专制君权,排除C项;古埃及法老自称“太阳神之子”与强化文化认同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 统编《世界历史》(九上):“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这主要分析的是( )
A. 种姓制度的背景 B. 种姓制度的影响 C. 种姓制度的特点 D. 种姓制度的实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种姓制度的最大特点是职业世袭和内部通婚,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种姓制度的特点,C项正确;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种姓制度的背景,排除A项;种姓制度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它影响了印度人的职业选择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对印度人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产生了影响,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种姓制度的影响,排除B项;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等级制度,它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种姓制度的实质,排除D项。故选C项。
3. 从历史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古代罗马的扩张 B.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C. 西欧城市的自治 D. 欧洲早期大学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所示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结合图片中的关键字词“罗马”“意大利”及地图左下角的注释可知,题干所示为罗马帝国版图,2世纪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因此,该图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罗马的扩张,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罗马帝国的疆域,没有涉及中国,不能得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相关的信息,排除B项;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人身自由、司法自治和行政自治,题干没有体现西欧城市的自治信息,排除C项;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大学相关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4. 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
A. 海外贸易发达 B. 资本主义萌芽 C. 基本自给自足 D. 严格禁止竞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和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庄园里设施和生产工具较为齐全,并且其产品很少出去卖,说明大部分产品用于自给自足,这体现了中世纪西欧庄园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世纪西欧庄园自给自足的特点,没有体现其海外贸易发展,排除A项;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是在14-15世纪,主要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世纪庄园自给自足的特点,没有体现不同庄园之间的斗争或竞争,排除D项。故选C项。
5. 13世纪中叶,牛津大学校长罗伯特·哥罗塞特斯特曾对亚里士多德著作提出质疑,并用数学和实验证明自己的哲学观点,其学生也曾进行科学实验和讲学,批评神学。这可用以说明英国早期大学( )
A. 引领文艺复兴的潮流 B. 摆脱了教会的思想束缚
C. 鼓励质疑的科学精神 D. 推动了自治城市的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3世纪中叶”“对亚里士多德著作提出质疑”“其学生也曾进行科学实验和讲学,批评神学”可知,中世纪大学鼓励质疑的科学精神,C项正确;文艺复兴兴起在14世纪中叶,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世纪大学仍然受到基督教会和国王的影响,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城市居民常用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手段取得城市的一定的自治权,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6.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体现的思想是( )
A. 民主科学 B. 理性主义 C. 神权主义 D. 人文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人的力量,注重人性,宣扬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口号,排除A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内容,排除B项;神权主义是封建思想,是文艺复兴反对的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7.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
B. 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 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D. 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可知,“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是对斯巴达克起义的评判,属于历史解释,B项正确;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是对达·伽马结果的陈述;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是对佛教创立的时间、创立者的陈述;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对英国和西班牙争霸结果的陈述;故ACD都是对客观历史的陈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
8. 下面是1649年1月20日,英国下议院组建的特别法庭,审判国王查理一世的庭辩节录片段。据此可知,国王与法官之间观念的冲突在于( )
国王:记住,我是你们法定的国王,你们审判国王是多么大的罪恶啊。上帝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审判官…… 法官:法庭现在以英国人民的名义要你答复,是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的。 国王:英国不是选举制王国。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我名正言顺地代表我的国家的人民的自由。 法官: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国王的即位宣誓就意味着契约的开始履行。
A.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B. 君主立宪与王权至上
C. 世袭王权与直接民主 D. 君权神授与王在法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上帝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审判官”“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的”“国王是世袭”“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王认为权力是上帝给予的,法官认为是法律授予的,这里争论的焦点是君权神授与王在法下,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君权来源的认识,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前,英国仍是封建制度,1689年后才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制),即这时期还未出现君主立宪,排除B项;直接民主,与法官主张“王在法下”“王权有限”的原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 独立战争期间,每当英军到来时,北美许多地方男子就会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抵抗;等击退英军后,他们就回家从事农业和商业。在来克星顿,小镇人称自己为“一分钟人”。在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各地都有大批类似这种“一分钟人”的民兵。“一分钟人”的现象说明( )
A. 英国殖民者加重了对北美的剥削 B. 独立战争赢得了民众的普遍支持
C. 萨拉托加大捷鼓舞了民众的斗志 D. 《独立宣言》提高了民众的认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独立战争期间,每当英军到来时,北美许多地方的男子就会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抵抗;等击退英军后,他们就回家从事农业和商业。在来克星顿,小镇人称自己为‘一分钟人’。在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各地都有大批类似这种‘一分钟人’的民兵。”可知,“一分钟人的现象”是指北美独立战争期间民众平时从事农业和商业,但是英军到来时就会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抵抗,说明独立战争赢得了民众的普遍支持,民众随时可以转换自己的身份为独立而战,B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英国殖民者对北美的剥削,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A项;萨拉托加大捷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但题干没有体现这一战役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独立宣言》相关的史实,无法得出《独立宣言》相关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0. 拿破仑说:“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拿破仑对欧洲的主要贡献是( )
A. 扩大了法国疆域 B. 打败了反法联盟
C. 稳定了法国政局 D. 传播了民主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他进行的战争,从积极方面说,摧毁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这也正是拿破仑自以为得意的地方,D项正确;“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能体现法国疆域、反法联盟、法国政局,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 下列两个历史场景共同体现的主题是( )
威廉和玛丽加冕 攻占巴士底狱
A.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 B.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C.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 西欧君主专制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威廉和玛丽加冕、攻占巴士底狱”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左图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右图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即材料内容体现了英国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事件,因此两个历史场景共同体现的主题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C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是在公元前508年于希腊城邦雅典发展出的一套民主体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英国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实,没有涉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史实,排除B项;威廉和玛丽举行加冕典礼的时间是在1689年,这时期君主权力受到限制,而不是强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2. 《独立宣言》宣扬天赋人权,但事实上,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后来的1787年美国宪法又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两部文献( )
A. 证明美国民主制度存在缺陷 B. 保障了人生而平等的权利
C. 营造了美国和平稳定的环境 D. 建立了分权制衡的联邦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独立宣言》宣扬天赋人权,但事实上,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等分析可知,《独立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独立宣言》宣扬天赋人权,但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人口总数”,则有明显的种族歧视,暴露了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和人权的局限性,从而证明了美国民主制度存在缺陷,A项正确;据材料可知,黑人没有人生而平等的权利,排除B项;材料所述《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特征不利于营造美国和平稳定的环境,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歧视易导致社会矛盾加剧,排除C项;美国分权制衡的体制主要体现在其三权分立,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3. 有人曾生动描述1830年的--次旅程:“斯蒂芬森先生带着我和他一起坐在发动机的凳子上.你看不到任何前进的原因,除了这个神奇的发动机及其飞似的白烟和节奏匀称、不变的步速。”此次旅程她乘坐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 马车 B. 火车 C. 电车 D. 汽车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斯蒂芬森先生”和所学知识,可知与火车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斯蒂芬森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研制了蒸汽机车或火车,宣告铁路时代的到来,B正确,A排除;电车、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70年代,与题干中时间“1830年”不符,CD排除。故选B。
14. 拿破仑早期战争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但后期战争侵犯了许多国家的主权,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材料强调( )
A. 拿破仑战争具有正义性 B. 拿破仑战争属于侵略战争
C. 拿破仑的个人威望极高 D. 辩证地看待拿破仑的战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拿破仑的战争既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但又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从利弊两端出发来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可知材料强调要辩证地看待拿破仑的战争,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辩证看待拿破仑对外战争,AB两项都过于片面了,排除AB两项;拿破仑个人威望高于题干所示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5.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
A. 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 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C. 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 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说明了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对人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即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故C正确;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AB错误;当时英国经济已经非常发达,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16题14分,17题15分,18题6分,共35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到16世纪又陆续出现在西欧其他国家。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①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并逐步发展是文艺复兴兴起的经济基础
②文艺复兴是对古典希腊、罗马的文化的简单模仿
③文艺复兴提倡发扬人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材料二 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
——摘编自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为降低劳动成本,促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1780年后的20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200倍,至1815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
(2)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艺复兴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16. ①正确②错误③未涉及。
17. 实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18. 角色:商人;奴隶贩子;殖民者。
背景: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英国扩展海外市场的需求等。
19. 原因: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棉纺织技术革新。
影响:使英国在棉纺贸易中击败对手;英国成为工业强国。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据材料一“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到16世纪又陆续出现在西欧其他国家。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可知,“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并逐步发展是文艺复兴兴起的经济基础”的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故①正确;②据材料一“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可知,“文艺复兴是对古典希腊、罗马的文化的简单模仿”的表述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达的意思,故②错误; ③根据材料一可知,“文艺复兴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的表述材料一中没有涉及,故③未涉及。
【小问2详解】
实质:根据材料一“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小问3详解】
角色:根据材料二“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可知,欧洲人的角色是商人;“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可知,欧洲人的角色是奴隶贩子;根据“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可知,欧洲人的角色是殖民者。
历史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奴隶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有,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英国扩展海外市场的需求等。
【小问4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为降低劳动成本,促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棉纺织业发展与棉纺织技术的革新有关;根据“1780年后的20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200倍,至1815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棉纺织业发展与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有关。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是使英国在棉纺贸易中击败对手;英国成为工业强国。
17.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探究一人类文明多元面貌
帕特农神庙遗址
(1)请在上图中,任选一幅图片为其撰写解说词。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图所代表的古代文明是在什么地理环境中产生与发展。
探究二不同文明多样传递
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图
材料一 当欧洲还处在中世纪的黑暗状态,阿拉伯地区的阿巴斯王朝,却在公元830年至930年的一百年间,开展了著名的“百年翻译运动”,将阿拉伯地区保存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典籍和阿拉伯人对它们的发展成果,以及印度的数字系统和中国的古代发明传播到欧洲。
——滕文生《亚洲文明的历史贡献》
(2)以下表述是从上图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上图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错误”。
①“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广阔,地跨欧、亚、非三洲。
②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通过伊苏斯战役灭亡波斯帝国。
(3)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开展“百年翻译运动”阿拉伯设置了什么机构?
探究三文明因互鉴而发展
材料二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如日本学习唐朝律令制度实现“大化改新”,从而使日本成功地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实现了历史的飞跃. ——摘编自王晓秋 《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三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4)根据材料二、归纳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化改新”的意义。
(5)根据材料三、概括文明交流互鉴的主要特点。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怎样做才能使中华文明更放异彩?
【答案】(1)示例:《汉谟拉比法典》是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制订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任选一幅图片示例解说)
地理环境:大河、海洋。
(2)①正确②错误 (3)贡献:保存和发展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文化,把印度数字和中国古代发明传播到欧洲。机构:智慧宫。
(4)形式:由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变为中日互派使节来往。内容:由中国向日本传播生产工具和技术,变为日本学习中国制度文化为主。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5)特点:对等、平等,多元、多向。做法:以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解说词:此题为选择性题型,选择图片中代表的建筑和文明写解说词。《汉谟拉比法典》是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制订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任选一幅图片示例解说)
地理环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帕特农神庙为古代雅典建筑的代表,发源于爱琴海沿岸,金字塔属于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因此古代文明在大河、海洋等环境中产生与发展。
【小问2详解】
填空:根据亚历山大东征图可以看出,①“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广阔,地跨欧、亚、非三洲是正确的。 ②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通过伊苏斯战役灭亡波斯帝国则为错误的。
【小问3详解】
贡献:根据所材料一中“将阿拉伯地区保存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典籍和阿拉伯人对它们的发展成果,以及印度的数字系统和中国的古代发明传播到欧洲。”可知,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是:保存和发展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文化,把印度数字和中国古代发明传播到欧洲。
机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开展“百年翻译运动”阿拉伯设置了智慧宫。
【小问4详解】
形式:根据材料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到“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可知,形式上的主要变化是由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变为中日互派使节来往。
内容:根据材料“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到“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可知,内容上的变化是:由中国向日本传播生产工具和技术,变为日本学习中国制度文化为主。
意义:根据材料“日本学习唐朝律令制度实现“大化改新”,从而使日本成功地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实现了历史的飞跃”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小问5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可知,文明交流互鉴的主要特点是:对等、平等,多元、多向。
做法:根据材料“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可知,以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等做法才能使中华文明更放异彩。
18.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792年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89年 《人权宣言》
18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4年 第一国际
1871年 巴黎公社建立
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历史信息,确定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示例一观点: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
论述: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走向联合。
结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是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在其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示例二观点:由人治走向法治、由专制走向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
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限制了王权,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法国大革命过程中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结论:由此可见,由人治走向法治、由专制走向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例如根据材料“世界近代史大事记(部分)”可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围绕这两个历史事件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可。如选择: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确立的观点是:顺应历史潮流的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围绕史实进行论述:1775年,美国面对英国殖民统治,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颁布1787美国宪法,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也促进了法国革命的爆发和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1789年,法国大革命,颁布《人权宣言》,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等措施,摧毁了法国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危机,资产阶级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除旧布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示例一观点: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 论述: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走向联合。 结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是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在其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示例二观点:由人治走向法治、由专制走向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 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限制了王权,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法国大革命过程中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结论:由此可见,由人治走向法治、由专制走向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九年级历史试题
(本卷共四个大题,满分50分,用时45分钟,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中。
1. 古埃及法老自称“太阳神之子”,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国王则自诩为“月神的后裔”,认为自己是“辛神创造的诸王之王”。据此可知,二者的共同目的是( )
A. 维护专制君权 B. 宣扬君权神授 C. 寻求神的庇护 D. 强化文化认同
2. 统编《世界历史》(九上):“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这主要分析的是( )
A. 种姓制度的背景 B. 种姓制度的影响 C. 种姓制度的特点 D. 种姓制度的实质
3. 从历史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古代罗马的扩张 B.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C. 西欧城市的自治 D. 欧洲早期大学出现
4. 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
A. 海外贸易发达 B. 资本主义萌芽 C. 基本自给自足 D. 严格禁止竞争
5. 13世纪中叶,牛津大学校长罗伯特·哥罗塞特斯特曾对亚里士多德著作提出质疑,并用数学和实验证明自己的哲学观点,其学生也曾进行科学实验和讲学,批评神学。这可用以说明英国早期大学( )
A. 引领文艺复兴潮流 B. 摆脱了教会的思想束缚
C. 鼓励质疑科学精神 D. 推动了自治城市的出现
6.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体现的思想是( )
A. 民主科学 B. 理性主义 C. 神权主义 D. 人文主义
7.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
B. 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 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D. 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
8. 下面是1649年1月20日,英国下议院组建的特别法庭,审判国王查理一世的庭辩节录片段。据此可知,国王与法官之间观念的冲突在于( )
国王:记住,我是你们法定的国王,你们审判国王是多么大的罪恶啊。上帝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审判官…… 法官:法庭现在以英国人民的名义要你答复,是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的。 国王:英国不是选举制王国。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我名正言顺地代表我的国家的人民的自由。 法官: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国王的即位宣誓就意味着契约的开始履行。
A.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B. 君主立宪与王权至上
C. 世袭王权与直接民主 D. 君权神授与王法下
9. 独立战争期间,每当英军到来时,北美许多地方的男子就会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抵抗;等击退英军后,他们就回家从事农业和商业。在来克星顿,小镇人称自己为“一分钟人”。在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各地都有大批类似这种“一分钟人”的民兵。“一分钟人”的现象说明( )
A. 英国殖民者加重了对北美的剥削 B. 独立战争赢得了民众的普遍支持
C. 萨拉托加大捷鼓舞了民众的斗志 D. 《独立宣言》提高了民众的认识
10. 拿破仑说:“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拿破仑对欧洲的主要贡献是( )
A. 扩大了法国疆域 B. 打败了反法联盟
C. 稳定了法国政局 D. 传播了民主思想
11. 下列两个历史场景共同体现的主题是( )
威廉和玛丽加冕 攻占巴士底狱
A.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 B. 殖民地人民反抗
C.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 西欧君主专制强化
12. 《独立宣言》宣扬天赋人权,但事实上,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后来的1787年美国宪法又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两部文献( )
A. 证明美国民主制度存在缺陷 B. 保障了人生而平等的权利
C. 营造了美国和平稳定的环境 D. 建立了分权制衡的联邦制
13. 有人曾生动描述1830年的--次旅程:“斯蒂芬森先生带着我和他一起坐在发动机的凳子上.你看不到任何前进的原因,除了这个神奇的发动机及其飞似的白烟和节奏匀称、不变的步速。”此次旅程她乘坐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 马车 B. 火车 C. 电车 D. 汽车
14. 拿破仑早期战争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但后期战争侵犯了许多国家的主权,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材料强调( )
A. 拿破仑战争具有正义性 B. 拿破仑战争属于侵略战争
C. 拿破仑的个人威望极高 D. 辩证地看待拿破仑的战争
15.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
A. 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 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C. 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 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
二、非选择题:16题14分,17题15分,18题6分,共35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到16世纪又陆续出现在西欧其他国家。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①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并逐步发展是文艺复兴兴起的经济基础
②文艺复兴是对古典希腊、罗马的文化的简单模仿
③文艺复兴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材料二 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
——摘编自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为降低劳动成本,促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1780年后的20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200倍,至1815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
(2)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艺复兴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17.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探究一人类文明多元面貌
帕特农神庙遗址
(1)请在上图中,任选一幅图片为其撰写解说词。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图所代表的古代文明是在什么地理环境中产生与发展。
探究二不同文明多样传递
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图
材料一 当欧洲还处在中世纪的黑暗状态,阿拉伯地区的阿巴斯王朝,却在公元830年至930年的一百年间,开展了著名的“百年翻译运动”,将阿拉伯地区保存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典籍和阿拉伯人对它们的发展成果,以及印度的数字系统和中国的古代发明传播到欧洲。
——滕文生《亚洲文明的历史贡献》
(2)以下表述是从上图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上图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错误”。
①“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广阔,地跨欧、亚、非三洲。
②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通过伊苏斯战役灭亡波斯帝国。
(3)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开展“百年翻译运动”阿拉伯设置了什么机构?
探究三文明因互鉴而发展
材料二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如日本学习唐朝律令制度实现“大化改新”,从而使日本成功地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实现了历史的飞跃. ——摘编自王晓秋 《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三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4)根据材料二、归纳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化改新”的意义。
(5)根据材料三、概括文明交流互鉴的主要特点。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怎样做才能使中华文明更放异彩?
18.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792年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89年 《人权宣言》
18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4年 第一国际
1871年 巴黎公社建立
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历史信息,确定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