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1.(2023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宋太宗君臣谋划打败辽朝之后,在东北地区要建立的秩序是“奚、霫、渤海之国,各选重望亲嫡,封册为王……得奚、霫、渤海以为外臣,乃守在四夷也”。据此可知( )
A.太宗意图占领上述游牧民族的地区
B.太宗意图构建宋朝独尊的华夷秩序
C.渤海国已经归属北宋政治版图
D.北宋已经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
2.(2023山东淄博三模)北宋时期,宋真宗重用王钦若、丁谓等人,东封西祀,大营宫观。在此背景下,位居宰相的王旦以“祖宗之法”为旗帜,对抗真宗等人越轨的政治行为。由此可见,北宋的祖宗之法( )
A.导致了中枢权力机构的异化
B.有利于稳定政治格局
C.为北宋的积贫积弱埋下隐患
D.体现了分权制衡理念
3.(2023四川模拟)《宋史》记载的60位外戚中,任禁军管理机构三衙长官或地区性统兵官的占41.7%;43位宦臣中,担任军职的占90%,领兵打仗的占41.8%。但后来一些历史论著在研究宋代“祖宗之法”时,却揭示出防止外戚、宗室、宦官等干政取得了突出成效。据此判断( )
A.“祖宗之法”不为正史采信
B.宋朝变革的风气浓厚
C.两类叙述必有一方失据
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4.(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宋朝十分重视“祖宗之法”,崇文抑武,严防外戚及宦官专权。但《宋史》有传的60位外戚中,有25人曾任禁军统兵官,甚至还有多人官至宰相。有传的43位宦官中,担任过军职的有39人,带兵打仗的有18人。由此可知,史学研究( )
A.要秉持史料与实物相印证的原则
B.要重视历史发展的整体与细节
C.应坚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理念
D.应根据需要对史料进行取舍
5.(2023湖北武昌5月检测)宋太祖号召“武臣尽读书”,许诺“宰相须用读书人”,表示“事业付之书生”,立誓“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从制度上提高进士授官品级,任用文臣出任地方行政长官。这些举措反映出宋朝( )
A.吸取前朝的历史教训
B.分化事权的政治策略
C.科举制取得繁荣发展
D.统治者重视官员选拔
6.(2023河北三模)宋代枢密院的下属机构主要是各个房,宋初有兵、吏、户、礼4房,后来陆续增加,最多时达到25房。此外,还有若干司,如承宣司、兵马司等,南宋时,又添设宣旨院和省马院。由此可见,宋代枢密院的机构设置( )
A.消除了地方割据基础
B.提升了军队作战能力
C.反映了崇文抑武策略
D.加强了君主集权统治
7.史学界学者普遍认为,宋朝皇权膨胀,以太祖、太宗两朝表现最为明显,真宗以下,皇帝不再拥有开国创业之君的特殊权威,士大夫集团反而往往以“祖宗之法”为武器,尽量将皇权的行使约束在制度范围之内。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
B.官员选拔方式发生变化
C.士大夫阶层政治主体意识增强
D.皇帝权力日趋走向衰落
8.(2024安徽皖东名校检测)《宋史·李参传》载,李参为陕西转运使时,“部多戍兵,苦食少。参审订其阙,令民自隐度麦粟之赢,先贷以钱,俟谷熟还之官,号‘青苗钱’”,推行数年获得了官私两便的效果。后来王安石加以效仿,推行全国,地方官强制百姓借贷,民甚苦之。由此可知( )
A.青苗法旨在敛财于民
B.边疆更具备推行青苗法的条件
C.改革者从政经验不足
D.变法措施激进蕴含着失败因素
9.(2024河北月考)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改组太学,推行“三舍法”,按照学生的文化程度,分舍(外舍、内舍和上舍三等)开展教学。升入上舍的学生,学习两年后举行毕业考试,成绩优异者,可直接授官。王安石此举( )
A.打击了儒生的学习热情
B.矫正了科举制度的弊病
C.意在提升官员文化素质
D.使改革派迅速受到重用
10.(2024安徽A10联盟开学摸底)“捺钵”意为辽朝皇帝的行营。辽朝皇帝每年都会按照契丹游牧习俗在一年之中的“春水”“秋山”“坐冬”“纳凉”时节离开京城前往草原地区举行营地迁徙和游牧射猎等活动。在此期间,皇帝会在营地召集北方各少数民族酋长,处理政事,于是“捺钵”成为了整个辽朝的政治中心。由此可见,辽朝“四时捺钵制”( )
A.有利于维护政权统治
B.促进了北部游牧民族大迁徙
C.深受农耕文明的影响
D.进一步完善了南北面官制度
11.(2023北京海淀一模)金海陵王完颜亮扩建燕京城,并在1153年正式迁都于此,定名“中都大兴府”。他下令拆毁上京的旧宫殿、宗庙、诸大族宅第等,并“夷其址而耕种之”,将居于上京的宗室、贵族及其猛安谋克迁入内地,太祖、太宗的陵寝也一并迁至中都郊外。这一举措( )
A.使统治中心转到中原地区
B.推动了女真各部走向统一
C.破坏了黄河流域文化发展
D.增强了金朝军队的战斗力
12.(2023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下图为《金史·百官志》中关于尚书省的记载,金朝入主中原后,尚书省的设立基本沿袭唐宋制度。这说明金朝( )
尚书令一员,正一品。总领纪纲,仪刑端揆。
左丞相、右丞相各一员,从一品;平章政事二员,从一品。为宰相,掌丞天子,平章万机。
参知政事二员,从二品,为执政官。为宰相之贰,佐治省事。
A.认识到自身文化的落后性
B.成立了服务皇权的中枢秘书机构
C.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D.仿照中原建立三省六部制
13.(2023河北邯郸一模)绍兴八年(1138年)二月,岳飞在鄂州坚持“戮力练兵”“日夜训阅”,并上书宋高宗:“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高宗未予理睬。同年十一月,反对宋金“讲和”的枢密副使王庶、枢密院编修胡铨等或被罢官,或被贬谪。这说明南宋初年( )
A.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B.武将政治地位卑下
C.统治核心偏安江南
D.官吏任免随意性强
14.(2023辽宁沈阳三模)《元史》记载,户部掌“天下户口、钱粮、田土之政令”,而宣徽院掌管诸王宗戚、蒙古万户的粮食和差发;刑部“掌天下刑名法律”,但大宗正府掌管诸王驸马的刑事词讼;兵部和枢密院分掌屯田和兵甲征调,但无法介入诸王驸马私属军队的管领,由此可见当时( )
A.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
B.因俗而治分配合理
C.官制设置有职能重叠
D.封建化程度不断提高
15.(2024江西十校联考)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以祭祀社稷的太牢之礼祭祀曲阜孔子。其在位期间,还曾令中书右丞孛罗铁木儿以国字译《孝经》,并“命中书省刻板模印,诸王而下皆赐。”元武宗的这些做法( )
A.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新局面
B.旨在积极推广中原的先进文明
C.意在巩固元朝统治的长治久安
D.致使汉蒙民族隔阂得以消除
16.(2023山西晋中三模)元代中后期,元大都“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末农民起义军不断占据浙西、浙东海道以获取物资。由此可知,元代后期( )
A.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B.南粮北运出现困难
C.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D.区域之间贸易兴盛
17.(2023河北石家庄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为某同学研究“王安石变法”搜集的相关史料。
人物 生平概况 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史料来源
司马光 1019—1086, 尚书左仆射 变乱旧章,兴害除利,舍是取非……(其尤)病民伤国 司马光《传家集》
朱熹 1130—1200, 理学家 离内外、判心迹,使道常无用于天下……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省赋……宁过于予民,不可过于取民……(荆公)才作参政第二日,便专措置理财,遍置回易库,以笼天下之利 朱熹《朱文公文集》
何乔新 1427—1502, 刑部尚书 安石之意,盖以欲行王政,当先致富强。而宋之中叶,帑藏耗竭,兵卫寡弱,不足以有为也。于是以其所学于古者,而施于政,凡可以富国强兵者无不为…… 何乔新 《椒邱文集》
胡居仁 1434—1484, 思想家 王介甫保甲法非不善,但小人为官,虐害百姓,训练频数,有违农时,骚然成扰,民不堪苦,若得人行之,因农隙田狩以讲武事,有何不可 《居业录》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上述人物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士人对王安石变法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18.(2023江苏南京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宋择都之议(南宋建炎、绍兴年间,宋金战争频繁,宋高宗与大臣商议行在之所,最终,高宗于绍兴八年下诏定都临安。)
吕颐浩:“金人以骑兵取胜……兼金人既渡浙江,必分遣轻骑追袭,今若车驾乘海舟以避敌,既登海舟之后,敌骑必不能袭我。”
卫肤敏:“余杭地狭人稠,区区一隅,终非可都之地,自古帝王未有作都者……其地深远狭隘,欲以号令四方,恢复中原,难矣。”
李纲:“臣愿先定驻跸之所……临安、平江皆泽国褊迫,偏霸所据,非用武之地……莫若权宜且于建康驻跸,控引二浙,襟带江湖,运漕贮谷,无不便利……然淮南有藩篱之固,然后建康可都。”
——摘编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
材料二
宋代太湖周围及东诸运河图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南宋选择以临安(今杭州)为都城的利弊。(不得照抄原文)
答案:
1.B 册封实际是为了构建华夷秩序,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只是册封,不是占领,故A项错误;渤海国没有归属北宋政治版图,C项错误;北宋没有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故D项错误。
2.B 据题干内容可知,北宋宰相王旦以“祖宗之法”为旗帜,对抗宋真宗等人越轨的政治行为(“东封西祀”“大营宫观”),以期抑制帝王过度偏离国家正常的统治轨道,据此可知,北宋的祖宗之法有利于稳定政治格局,故选B项。
3.D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宋史》记载了外戚和宦官参政或任军职,但后来的论著以“祖宗之法”解释,揭示出防止外戚、宗室、宦官等干政取得了突出成效,以此推知是因为宋代君主专制加强,外戚和宦官并未导致朝廷剧烈的动荡,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史》为元代的官修史书,排除A项;宋代遵循祖制,导致因循守旧,排除B项;两类叙述都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必有”太绝对,排除C项。
4.B 据材料“宋朝十分重视‘祖宗之法’,崇文抑武,严防外戚及宦官专权”可知这是宋朝的基本特征,是整体状况,据材料“但《宋史》有传的60位外戚中,有25人曾任禁军统兵官,甚至还有多人官至宰相。有传的43位宦官中,担任过军职的有39人,带兵打仗的有18人”可知有与基本特征不同的一些细节,所以要重视历史发展的整体与细节,故选B项。
5.A 材料体现了宋代崇文抑武的方针,这反映了宋朝吸取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专权的教训而采取的政策,故选A项;分化事权的政治策略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取得繁荣发展是宋代崇文抑武方针推行之后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C项;统治者重视官员选拔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
6.D 据材料可知,宋代进一步分割枢密院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选D项;“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分权过细不利于提升军队作战能力,排除B项;材料中分割枢密院的权力,确实可以起到“抑武”作用,但没有涉及“崇文”,排除C项。
7.C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士大夫用“祖宗之法”约束皇权,说明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增强,故选C项;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排除A项;宋代官员的选拔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项;中国古代皇权渐趋加强,到清朝时达到顶峰,排除D项。
8.D 材料说明了青苗法的来历,以及王安石全面推行后的弊端。青苗法原本适用于地方,王安石全面推广至全国,措施激进,又造成了强制借贷的情况,潜藏失败因素,故选D项。
9.C 据题干“升入上舍的学生……成绩优异者,可直接授官”可知王安石通过改组太学的方式推动了科举和教育的发展,说明其目的在于提高宋朝官员的文化素质,故选C项。
10.A 据材料信息可知,“捺钵”是辽朝的政治中心,主要是在此处理政事,这说明四时捺钵制有利于维护政权统治,故选A项。
11.A 据材料可知,金朝将都城迁至燕京,并将原来的都城拆毁,将金朝贵族和太祖、太宗的陵墓都迁至内地,这一举措使金朝的政治中心和统治中心转移到中原地区,故选A项。
12.A 由《金史·百官志》中关于尚书省的记载可以看出,金朝借鉴和采用了中原王朝实行过的尚书省和参知政事等机构和官职,这说明金朝认识到了自身文化相对中原文化的落后性以及中原文化的先进性,故选A项。
13.C 宋高宗将岳飞的备战言论束之高阁,并极力打压中央政府的主战派官僚,这反映了当时皇权偏安江南的企图,故选C项;当时宋金尚未达成和议,南宋疆域尚未稳定,武将地位较高,朝廷并未着力构建中央集权体制,排除A、B两项;宋高宗对官吏的任免有很强的针对性,排除D项。
14.C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元朝在财富钱粮管理方面、刑事方面,以及军事方面,同一职能都由多个机构掌管,可见当时官制机构的职能重叠,故选C项;元朝中央实行一省制,排除 A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官僚机构的职能,与因俗而治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封建化问题,排除D项。
15.C 据材料“加封孔子”“以国字译《孝经》”可知,元武宗尊孔崇儒,这是对汉文化的吸收与借鉴,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交融,缓和民族矛盾,旨在维护元朝统治的长治久安,故选C项。
16.B 根据材料可知,元大都物资仰给于江南,但农民起义军不断占据海道,可知南粮北运出现困难,B项正确。
17.参考答案 (1)司马光:否定王安石变法,认为其病民伤国;
朱熹:批判王安石变法与民争利,加重百姓负担;
何乔新:肯定王安石变法的目的,认为其错在盲目仿古;
胡居仁:肯定王安石变法的举措,认为其错在用人不当。
(2)原因:明朝与北宋有类似的社会问题(政治腐败、财政负担较重、边疆治理问题等);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18.参考答案 利:政治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提供较充足的财税;位于运河枢纽,交通便利;临近海洋,便于转移(战略回旋空间较大)。
弊:此前没有强盛的王朝定都临安;偏居一隅,不利于收复中原;耕地资源有限,人地矛盾突出;缺少天然屏障,易攻难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