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
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1分,共计12分)
1. 《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ì)氏。”材料反映史实标志着
A. 世袭制的确立
B. 郡县制的确立
C. 华夏族的形成
D. 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所以D符合题意,启继承王位,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A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始皇时期开始建立的,B不符合题意;华夏族在黄帝炎帝时期形成,C不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解决本题的同时注意复习夏商周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灭亡时间及亡国君。归纳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
2. 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与哪一制度的衰落( )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可知,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发,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是通过战争兼并对方。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这表明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破坏。C项正确;世袭制开始于夏朝,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禅让制出现于尧舜禹时期,排除B项;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3. 《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一书指出,秦汉时期的社会结构,政治格局和管理形式,对中国此后两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历史演进的方向形成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其中最深刻的政治、文化影响是( )
A. 实行郡县制 B. 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C. 统一思想 D.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因此,最深刻的政治、文化影响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故选B项;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与题干“最深刻的政治、文化影响”不符,排除A项;秦始皇通过焚书坑儒,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加强了思想控制,与题干“最深刻的政治、文化影响”不符,排除C项;秦始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题干“最深刻的政治、文化影响”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 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制作了如图知识卡片。该同学复习的主题是( )
★742年,北方与南方人口比例为3:2:1080年比例为2:5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A. 海外贸易繁盛 B. 水稻产量增加
C. 经济重心南移 D. 都市经济繁荣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卡片内容“1080年比例为2:5;‘苏湖熟,天下足’;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可知,宋朝时期,南方人口超过了北人,南方成为农业、手工业等的中心,这些都说明经济重心南移,C项正确;题干未涉及海外贸易,排除A项;“苏湖熟,天下足”并不能说明水稻产量增加,排除B项;都市经济繁荣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 下边的材料反映的是( )
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为止,中国人均粮食仅有200千克左右,美国已接近1000千克;中国年产铁约20000吨,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A. 闭关政策保护了小农经济 B. 清朝采取闭关政策的原因
C. 闭关政策起到了自卫作用 D. 闭关政策造成了中国落后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清朝实行闭关政策造成了中国的落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接受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从而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D项正确;闭关政策没有保护小农经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闭关政策带来的影响,而非闭关政策形成的原因,排除B项;“起到了自卫作用”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6. 下面是我国民政部2014年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情况统计表。据此表可知,抗日战争的基本特点是( )
群体类别 八路军 新四军 东北抗日联军 党政工作人员 国民革命军陆军 外籍抗日烈士 其他抗日群体和个人
占总数的比例 32% 9% 7% 10% 29% 0.02% 12.98%
A. 持久战 B. 大兵团作战 C. 游击战 D. 全民族抗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抗日英烈的出身广泛,由此可知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特点,D项正确;抗日英烈的出身广泛体现了全民族抗战,没有体现持久战、大兵团作战和游击战,排除ABC项。故选D项。
7. 《彭德怀自述》中写道:“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能证明上述材料观点的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想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入朝作战,入朝半年,就五战五捷,把美军赶回“三八线”附近,至1953年,美国与中国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证明了“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所以C项符合题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西藏的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8. 观察下图,分析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一五”计划的完成 B. 改革开放的实行
C. 经济特区的设立 D. 香港澳门的回归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看出,1978年以后国民生产总值飞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B项正确;“一五”计划完成是在195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在1980年,与题干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与题干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9. 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愿意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句话表明( )
A. 国家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B. 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
C. 英国霸权地位已不复存
D.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项 “一国两制”提出后,经过两年的谈判,中国英国签署了联合声明,宣布香港将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中英谈判过程中,中国的成功取决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也是撒切尔夫人的观点“国家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B项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英国霸权地位已不复存在表述错误; D项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与撒切尔夫人的话无关。故选A。
10. 下表是对古代日本发展历史的归纳,其中的空白表格处对应的事件是( )
时间 事件 影响
5世纪 大和政权兴起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646年 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2世纪晚期 设幕府于镰仓 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A. 建立庄园 B. 大化改新 C. 派遣遣唐使 D. 武士集团兴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646年,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B项正确;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排除A项;在大化改新前,日本派遣遣唐使,学习唐朝文化,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庄园建立,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武士集团兴起,排除D项,故选B项。
11. “17 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
A. 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 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 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 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规定议会的权利高于国王,由此可知,英国虽然保留了国王,但是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 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现代工厂制度确立下来。在现代工厂制度下,有集中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 管理制度,这些都属于广义的企业管理。相较于原来的手工工场,生产效益大大提高。这说明
A. 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B. 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C. 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D. 宏观规划的重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的“在现代工厂制度下,有集中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管理制度……生产效益大大提高”这说明了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所以C项符合题意;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未在题干中体现,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自由贸易未在题干中体现,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宏观规划的重要性未在题干中体现,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共计18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中国传统科学技术要想在清代突飞猛进,只有两条路:或者从根本上改变实用性特征,或者改造社会结构,使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空间。但这两条道路在当时都行不通。科学传统是整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要想彻底改变是不可能的。至于改造社会结构更不可能,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大一统专制统治,实行极端严厉的控制,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扼杀思想自由。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三: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科技方面的突出表现(至少两例)。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无法在“清代突飞猛进”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我国如何实现科技大发展的认识?
【答案】13. 表现: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14. 原因: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无法彻底改变实用性特征;大一统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社会结构无法得到改造。
15. 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解析】
【小问1详解】
表现:根据材料一的“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在科技方面的突出表现有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二的“中国传统科学技术要想在清代突飞猛进,只有两条路:或者从根本上改变实用性特征,或者改造社会结构,使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空间”“但这两条道路在当时都行不通。科学传统是整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要想彻底改变是不可能的。至于改造社会结构更不可能,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大一统专制统治,实行极端严厉的控制,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扼杀思想自由”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无法在“清代突飞猛进”的原因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无法彻底改变实用性特征;大一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社会结构无法得到改造。
【小问3详解】
认识:根据材料三的“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我国才能实现科技大发展。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由……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一英国文化模式纲要》
材料二:
材料二中图一是一幅18世纪的漫画,漫画中的“美利坚”烈马要将骑在它身上的殖民者掀翻在地。
材料三:法国的社会秩序以及人民的思想都被牢牢控制在专制政权和天主教会的手里。与之相对的是,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他们想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冲破桎梏和枷锁……一场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和文化革命爆发了。这一革命运动从思想和理论上为之后的大革命做好了准备。在这场革命中,法国的社会面貌被彻底改变了。
——【美】卡尔顿·海斯《全球通史:从史前文明到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崭新的制度”的名称,并指出它是通过哪一个法律文件被确立下来的?
(2)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材料三中涉及的“思想和文化革命”指的是哪场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作者得出材料中划线部分结论的理由。
【答案】(1)制度:君主立宪制
法律文件:《权利法案》
(2)历史事件:美国独立战争
基本原则:三权分立 (3)运动:启蒙运动
理由:启蒙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知识分子,法国是运动的中心,涌现出许多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以及孟德斯鸠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中被得以运用。卢梭则主张最大限度地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这都体现了自由和平等的思想,这些思想为法国大革命推翻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提供了思想准备。
【解析】
【小问1详解】
制度:根据材料一“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光荣革命后,国王和议会达成一致,通过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确定了王在法下的原则,保证了英国的政治正常运行。
法律文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小问2详解】
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中图一的漫画可知,其诞生的时间是18世纪,且漫画中的“美利坚”烈马要将骑在它身上的殖民者掀翻在地,这代表着北美殖民地人民面对英国殖民统治者的统治分离进行反抗,这代表着美国的独立战争。
基本原则:根据材料二中图二的权力运行图可知,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拥有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且相互制衡,这种原则就是三权分立。
【小问3详解】
运动:根据材料三“与之相对是,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他们想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冲破桎梏和枷锁”和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法国的封建统治愈加没落,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称之为“旧制度”。他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
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启蒙运动中涌现了很多进步的知识分子,比如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等。这些思想家纷纷提出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主张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为后续的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启蒙,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进行分析。西吉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
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1分,共计12分)
1. 《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ì)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
A. 世袭制的确立
B. 郡县制的确立
C. 华夏族的形成
D. 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 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与哪一制度的衰落( )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3. 《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一书指出,秦汉时期的社会结构,政治格局和管理形式,对中国此后两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历史演进的方向形成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其中最深刻的政治、文化影响是( )
A. 实行郡县制 B. 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C. 统一思想 D.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4. 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制作了如图知识卡片。该同学复习的主题是( )
★742年,北方与南方人口比例为3:2:1080年比例为2:5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A. 海外贸易繁盛 B. 水稻产量增加
C. 经济重心南移 D. 都市经济繁荣
5. 下边的材料反映的是( )
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为止,中国人均粮食仅有200千克左右,美国已接近1000千克;中国年产铁约20000吨,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A. 闭关政策保护了小农经济 B. 清朝采取闭关政策的原因
C. 闭关政策起到了自卫作用 D. 闭关政策造成了中国落后
6. 下面是我国民政部2014年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情况统计表。据此表可知,抗日战争的基本特点是( )
群体类别 八路军 新四军 东北抗日联军 党政工作人员 国民革命军陆军 外籍抗日烈士 其他抗日群体和个人
占总数的比例 32% 9% 7% 10% 29% 0.02% 12.98%
A. 持久战 B. 大兵团作战 C. 游击战 D. 全民族抗战
7. 《彭德怀自述》中写道:“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能证明上述材料观点的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8. 观察下图,分析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主要原因是( )
A. “一五”计划的完成 B. 改革开放的实行
C. 经济特区设立 D. 香港澳门的回归
9. 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愿意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句话表明( )
A. 国家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B. 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
C. 英国霸权地位已不复存在
D.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独立自主原则
10. 下表是对古代日本发展历史归纳,其中的空白表格处对应的事件是( )
时间 事件 影响
5世纪 大和政权兴起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646年 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2世纪晚期 设幕府于镰仓 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A. 建立庄园 B. 大化改新 C. 派遣遣唐使 D. 武士集团兴起
11. “17 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
A. 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 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 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 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12. 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现代工厂制度确立下来。在现代工厂制度下,有集中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 管理制度,这些都属于广义的企业管理。相较于原来的手工工场,生产效益大大提高。这说明
A. 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B. 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C. 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D. 宏观规划的重要性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共计18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中国传统科学技术要想在清代突飞猛进,只有两条路:或者从根本上改变实用性特征,或者改造社会结构,使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空间。但这两条道路在当时都行不通。科学传统是整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要想彻底改变是不可能的。至于改造社会结构更不可能,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大一统专制统治,实行极端严厉的控制,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扼杀思想自由。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三: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科技方面的突出表现(至少两例)。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无法在“清代突飞猛进”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我国如何实现科技大发展的认识?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由……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一英国文化模式纲要》
材料二:
材料二中图一是一幅18世纪的漫画,漫画中的“美利坚”烈马要将骑在它身上的殖民者掀翻在地。
材料三:法国的社会秩序以及人民的思想都被牢牢控制在专制政权和天主教会的手里。与之相对的是,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他们想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冲破桎梏和枷锁……一场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和文化革命爆发了。这一革命运动从思想和理论上为之后的大革命做好了准备。在这场革命中,法国的社会面貌被彻底改变了。
——【美】卡尔顿·海斯《全球通史:从史前文明到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崭新的制度”的名称,并指出它是通过哪一个法律文件被确立下来的?
(2)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材料三中涉及的“思想和文化革命”指的是哪场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作者得出材料中划线部分结论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