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专题08 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民族复兴)课件+练习

(共75张PPT)
专题08
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探索与民族复兴
2024
目录
CONTENTS
5 1P PT模板网 www.5 1 pptmoban.com
专题网络·时空导图
高频考点·考法解读
大题突破·流程图逻辑阐释类
创新好题·分层练
1
2
3
4
5
考情分析·解密高考
01 / 专题网络·时空导图(1949-1976)
01 / 专题网络·时空导图(1978年至今)
02 / 考情分析·解密高考
从历史理解角度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权的巩固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特点(热点建国75周年,中国特色外交值得关注)
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关注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和特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创新;(本考点不是高考的重点)
考点预测
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
改革开放前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2022 海南卷 08)新中国成立,历史进入新纪元
(2022 北京卷 09)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2022 辽宁卷 10)抗美援朝
(2022 江苏卷 09)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2022 广东卷 10)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
(2022 山东卷 08)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
(2022 江苏卷 09)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
(2022 北京卷 10)中非合作论坛与中国全方位外交
(2021 江苏高考 11)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 (2022 湖北卷 09)五年计划实施产生的影响
(2023 河北高考09)第一个五年计划
(2023 辽宁高考 09)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2023 山东高考 08)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023 海南高考 08)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生活变化
(2023 湖北高考 09)土地改革
(2023 广东高考 1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生活变化
(2023 湖南高考 09)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2021 辽宁高考 09)第一个五年计划
(2021 湖北高考 09)第一个五年计划及城市进程
(2021 天津高考 08)20C60S初国民经济的调整
改革开放前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2023 福建高考 09)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技发展
(2022 江苏卷 10)改革开放前伟大的建设成就(农业)
(2021 江苏高考 1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
(2021 海南高考 1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2021 海南高考 1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的文艺发展
改革开放前的大部分高考试题都考查本考点的知识点,本考点是高考的重点.创设学术情境和复杂情境,认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特点和成就, 从民生的角度认识国民经济调整的成就等可能成为新的命题点。着力考查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
创设学术情境和简单情境,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阶段特点(特别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及其原因突出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和历史价值观。
02 / 考情分析·解密高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是高考的长效热点,改革的不断深化、开放的不断扩大、改革与开放的相互促进都是考查的重点
基于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意义;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本考点高考考查相对较少)通过社会情境考查大国外交特点和当代外交所体现的大国担当
考点预测
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
改革开放后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2023 天津高考 09)拨乱反正和纠正错案冤案
(2022 北京卷 10)中国全方位外交
(2023 山东高考 09)中国特色外交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 (2023 福建高考 10)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023 河北高考 10)改革开放的深化
(2023 辽宁高考 10)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023 北京高考 09)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巨大成就
(2023 湖北高考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3 全国高考乙卷 3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022 辽宁卷 1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022 海南卷 09)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022 湖北卷 10)思想解放助推经济体制改革
(2022 全国甲卷 31)经济体制改革
(2022 全国乙卷 3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2022 山东卷 09)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2022 辽宁卷 11)经济特区的设立
(2022 江苏卷 12)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巨大成就
(2022 湖北卷 10)改革开放深化
改革开放后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2023 福建高考 09)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科学发展
(2023 福建高考 11)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发展
(2023 海南高考 0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2021 湖北高考 10)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体育发展
从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角度关注农民劳动积极性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及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
创设学术情境和简单情境,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阶段特点(特别教育)。注意中共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和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都是选择性必修的内容,但是,其背景又与必修内容(改革开放)密切相关。近几年高考试题更加重视对微观史学的考查,关注民众和基层是高考的热点
03/高频考点
考点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
考点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考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要点知识解密】
【高考真题解密】
【2024命题预测】
考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要点知识解密】
高频考点 备考攻略
改革开放前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把握“一个前提”“两条主线”
(1)“一个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2)“两条主线”:
①民主法治:民主法治的确立→遭到破坏
②对外关系:“一边倒”→与亚非国家合作→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新时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把握“一次转折”“两大制度”“四部法律”“四大成就”
(1)“一次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两大制度”:一国两制、基层民主选举
(3)“四部法律”:1982年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4)“四大成就”:中美建交、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中国方案
整合必修上册第26、27、28、29课,选择性必修1第3、4、7、10、13、14、16课,概括该时期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基本史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1.新中国成立及巩固
成立 准备 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国大典举行。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作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准备。 (2)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诞生提供了合法形式。 (4)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人民: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世界:中华民族开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1949-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这个热点值得关注。
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
(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1.新中国成立及巩固
巩固措施 严峻形势 意义
军事上 剿匪镇反 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武装土匪威胁新生政权 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经济上 土地改革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未完成,财政经济上的巨大困难。 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稳定物价 投机商人抢购物资,倒卖银元。市场混乱,物价暴涨。 稳定了物价,掌握了市场主动权,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国际上 抗美援朝 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 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 政治体系、法制建设和
(1)政治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
初步形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54年前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正式确立: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后,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初步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的方针。
完善: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中国初期,初步构成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基本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依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和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①1949年,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1982年,修订宪法,适应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需要
④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2)法制建设
2. 政治体系与法制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特色
3.外交发展
改革开放前的外交 外交方针的制定
建国初外交成就
20世纪70年代外交的新局面
1949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外交方针,开创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起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中国外交打开新的局面
改革开放新时期 外交理念 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的多边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布局 主张建立平等的新型国际关系、全球伙伴关系,倡导、支持并践行多边主义,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3.外交发展
当今中国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 (1)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巴黎协定》生效
(2)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3)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是各方推动“一带一路”的重要共识,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
(4)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
(5)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核心深化 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特点
特点 具体阐释
平等性 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革命性 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
结盟性 实行“一边倒”方针,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与苏联结盟
内向性 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
过渡性 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的过程中形成,它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
综合
国力
政权
性质
国际
形势
灵活
选择
国家
利益
国内
形势
领导
决策
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
核心深化 拓展
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特点
社会性质 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我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结构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阶级结构 由多种阶级成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并存到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要 矛盾 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政治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核心深化 拓展
【高考真题解密】
命题点0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022·重庆高考,9)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重庆市军管会在接管城市时明确要求:对旧政权人员一概不许称伪人员,对企业生产机关必要时可冠以“原”字,对学校除需要更改名称的外,仍称原名。这些要求(  )
A.体现了民主集中的工作原则 B.贯彻了团结建国的精神
C.落实了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 D.适应了三大改造的需要
民主集中制是政权组织原则,材料未体现
三大改造于1953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
爱国统一战线方针是1982年提出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阶段特征.据材料“对旧政权人员一概不许称伪人员,对企业生产机关必要时可冠以‘原’字,对学校除需要更改名称的外,仍称原名”。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方力量来建设新中国,体现了团结建国的精神,故选B项;
命题点0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的民主建设
(2022江苏卷,9)1951年3月18日,毛泽东致函邓小平等领导同志:“民主人士及大学教授愿意去看土改的,应放手让他们去看……吴景超、朱光潜等去西安附近看土改,影响很好,要将这样的事例教育我们的干部。”在这里,毛泽东指示(  )
A.应赋予人大代表以充分的权力 B.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进行调研 D.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树立典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于1954年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提出于1956年
新中国就是人民民主政权,C项说法错误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民主建设。可知毛泽东希望民主人士参观土地改革成果,通过实地考察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而民主人士属于政协成员,因此毛主席指示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树立典型。
命题点03: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特点
(2022·广东高考,10)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  )
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 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
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 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调整“一边倒”政策是国际形势的需要
“求同存异”方针提出于1955年
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的国际环境。根据“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等信息可知此时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调整外交政策。此时民族解放运动如火如荼,中国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以提升国际影响力,B项正确
命题点04:拨乱反正
(2023·天津高考·9)1977年文艺著作大量出版,其中一本叫作《哥德巴赫猜想》,介绍数学家陈景润在困难的处境下刻苦钻研,使人民反思过去,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这件事(  )
A.加快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B.弘扬了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
C.助推了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D.推动了大量文艺作品的出现
调整“一边倒”政策是国际形势的需要
“求同存异”方针提出于1955年
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的国际环境。根据“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等信息可知此时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调整外交政策。此时民族解放运动如火如荼,中国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以提升国际影响力,B项正确
【2024命题预测】
下表所示是1953年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单位:%)。该普查数据( )
A.说明国民经济取得根本好转
B.表明我国人口的结构较为合理
C.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D.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作了准备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国积极推动东南亚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周恩来在同来华访问的东南亚各国领导人举行会谈时多次强调:“我们不赞成双重国籍,我们对华侨和华侨所在的国家都宣布,侨民应该服从所在国的法令,不应该违反所在国的法令,要按照所在国的习惯生活和工作。”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 )
A.旨在发展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B.表明中国外交开始超越意识形态
C.彰显了我国外交逐渐走向成熟 D.有利于打破西方国家对华的封锁
考向01 民主政治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考向02 外交指示与对外交流
A
D
考点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
高频考点 备考攻略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 把握“一个计划”“一次会议”“两个路线”“两大错误”“三大改造”“三大成就”“三次调整”
(1)“一个计划”:“一五”计划
(2)“一次会议”:中共八大
(3)“两个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4)“两大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5)“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三大成就”:农业、工业、交通
(7)“三次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周恩来主持调整、邓小平主持调整
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 把抓住“一件大事”“三种改革”“四大成就”
(1)“一件大事”:改革开放
(2)“三种改革”:农村、国企、经济体制改革
(3)“四大成就”:国际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中医药
【要点知识解密】
整合必修上册第26、27、28/29课,选择性必修2第3、9、11、13、15课,概括该时期的经济制度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史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摘编自陈国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简史》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年)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年)
1.国民经济的恢复
(1949-1952)
(1)土地改革:1952年底,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2)稳定物价:党和政府同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3)统一财经:政务院统一全国财经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1949 1950 1951 1952
社会总产值(以1952年为100) 54.0 66.2 79.4 100.0
社会总产值(亿元) 557 683 820 1015
农业(亿元) 326 384 420 461
工业(亿元) 140 191 264 349
建筑业(亿元) 4 13 24 57
运输业(亿元) 19 19 24 35
商业(亿元) 68 76 88 113
封建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经济奠定了基础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
(1)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核心是“一化三改”。
(2)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3)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年)
内容: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关系的变革)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社会制度的变革)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制度的变革)
3.社会生活变化
(1)物质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生活水平总体较低。交通、通讯及大众传媒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2)货币与关税:
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统一了全国的关税制度。
(3)社会保障:1951年2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及原因
新气象 原因
崇拜 苏联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生活深受苏联影响,教育、文学、艺术、电影、服饰、称呼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劳动 光荣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大力提倡劳动光荣,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很大,间接影响了人们的服饰、婚姻、饮食等方面
计划 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各类票据流行,勤俭持家成为社会时尚
革命 色彩 同志的称呼大行其道,列宁装、绿军装流行,军人为社会所推崇
核心深化 拓展
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特点 (1)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举。以“三大改造”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改造与以“一五”计划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时进行,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
(2)充分借鉴和吸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如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发展服务于工业。
(3)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在此体制下国家的生产、资源及产品分配等方面都由政府计划调控。
(4)经济落后但发展迅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基础落后,但发展较快、增长较为迅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特点
核心深化 拓展
二、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时期(1956-197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①中共八大(1956年):根据主要矛盾变化,制定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1957 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2)探索中的失误与调整
①失误:1958 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调整: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了重要成果;1964年,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文化大革命” 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了解)
1960年冬,“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各类政策调整。
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较深入地总结经验
1964年,三届人大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
“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周恩来(1964.12)
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读教材并根据“思维导图”,了解“调整”的过程。
经过这一系列调整,社会各阶层内部和阶层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加强了团结。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愿与共产党同舟共济,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核心深化 拓展
三、社会主义建设成就(1949-1978)
工业 (1)基础工业建设: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三线建设: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农业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科技 中国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
三线建设:20世纪60年代前期,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
从总体上看,三线建设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和改善我国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央政府能够调集举国之力建设重大经济、交通、民生项目,这是这一时期取得伟大建设成就的制度因素
人民群众高昂的劳动热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了许多代表性的时代人物,这是取得伟大建设成就的群众基础
知识分子的无私奉献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毅然归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对于我国“两弹一星”科技的突破作出了巨大贡献
老一辈革命家抵制“左”倾错误 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顶住“左”倾错误思想的压力,领导、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外交工作,大大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核心深化 拓展
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失误的经验教训
尊重国情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放在第一位。
重视客观经济规律
重视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要科学发展
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避免追求过高的公有化程度,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核心深化 拓展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的经济建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1.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
城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扩大国企经营自主权、政企分开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内容 ①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②逐步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特点 ①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广、推动。
②由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
③由农村起步,逐步向城市推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
认识 (1)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的变革,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方式的一次伟大变革,而不是所有制的变革。
(2)土地仍然是公有而不是归农民个体所有,农民拥有的是对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
(3)在土地所有制(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农业的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和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核心深化 拓展
能自己承包土地,更有干劲,日子更好了!
经济特区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海
海南 
开放概况
沿海开放港口城市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湛江
北海
广州
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三角
闽东南
长三角
环渤海地区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重庆
万县
宜昌
武汉
九江
沿边开放城市
塔城
伊宁
瑞丽
河口
东兴
满洲里
黑河
珲春
乌鲁木齐
拉萨
昆明
贵阳
长沙
西宁
银川
呼和浩特
长春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目的——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生产管理经验
2.对外开放
(1)改革:中共十四大(1992)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3)的总体思路推进企业改革。
(2)开放: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渐形成,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改革开放的深化
4.攻坚克难的改革开放
(1)背景:中共十八大(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
(2)举措
①总目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宽领域: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向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新时代: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 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 思想文化事业不断发展 ●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突破
京沪高铁复兴号
350公里/小时
蛟龙号载人潜水最深达7062米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量子卫星“墨子号”
5.伟大成就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投行、一带一路等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二) 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的共同努力
(三)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对传统经济体制的突破
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果的原因
新时代: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5.伟大成就
核心深化 拓展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个转变
(2023山东卷,8)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
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 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高考真题解密】
命题点01: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56年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推行的是“公私合营”
1956年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强调是行政干预
1956年是三大改造,不是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论述的主题是“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既要全国的统一性,又要具体工厂的独立性,在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毛泽东意在强调工厂的生产自主权,A项正确
(2023·河北高考·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总工会号召在国营企业开展劳动竞赛。上海机床厂劳动模范盛利改进了39种工具,创造了3年完成5年工作量、产品质量合格率月均达到99%以上的优异成绩。这体现出(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顺利推进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得到贯彻
C.技术革新助力了经济体制改革 D.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有序开展
社会主义总路线是1958年提出
这说明劳动竞赛推动了技术革新,而非技术革新助力了
材料“开展劳动竞赛”可知,其旨在调动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并没有涉及到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调整,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一五计划,据材料“一五计划期间,全国总工会号召在国营企业开展劳动竞赛”可知,总工会开展劳动竞赛以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说明劳动竞赛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选A项
命题点02: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023·广东高考·10)图1为1950年澄海火柴厂的火花(即火柴盒贴画)图中划船者是一位世代生活在广州市珠江上的水上人家女孩。据此可推知,该火花设计的主要意图是(  )
A.描绘贫苦大众解放后的新生活
B.记述工业化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C.展现三大改造的新成果
D.彰显男女平等的新气象
三大改造1953-1956年
建国后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社会生活变化。据材料“世代生活在广州市珠江上的水上人家女孩”并结合图片中的钢铁大桥、房屋和女孩色彩鲜艳的服饰,可知普通民众在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当家作主,,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上升,故选A
材料并未将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性变化通过图片呈现出来,而且图片主要突出的是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

命题点03: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社会生活变化
(2023湖北卷,10)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年漫长历程。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D.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三大改造1953-1956年
建国后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之间的联系,从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复关”的关键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D项
材料并未将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性变化通过图片呈现出来,而且图片主要突出的是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

命题点0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0世纪50年代,拖拉机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在各种宣传画(如右图)上,常常见到英姿飒爽的青年男女驾驶着拖拉机,奔驰在辽阔的原野上,当一个拖拉机手成为众多青年人的梦想。这表明当时( )
A.经济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艰苦奋斗的社会新风
C.人们渴望实现农业机械化 D.土地所有制变革成效
【2024命题预测】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特点可用“承包”一词来概括:农村搞土地承包,城市搞企业承包,政府搞财政承包。如政府财政承包是指某地以某一年的财政收入为基数,然后设定一个固定的年收入增长率,超过年增长率的增收部分都归地方,没超过的部分地方和中央五五分成。这样的规定(  )
A.体现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 B.导致中央财政收入占比逐年提高
C.有利于激发企业生产活力 D.是计划经济在财税政策上的体现
考向02 经济体制改革与体制转型
考向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业机械化的愿景
C
A
考点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要点知识解密】
高频考点 备考攻略
改革开放前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抓住“一种理论”“四大成就”
(1)“一种理论”:毛泽东思想
(2)“四大成就”:科技、教育、文史、风貌
新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掌握“四大理论”“三大精神”“三大领域”
(1)“四大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三大精神”:五讲四美三热爱、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三大领域”:教育、科技、文化传承与保护
整合必修上册第26、27课,选择性必修1第10课,选择性必修3第14课,概括该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基本史实
改革开放前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改革开放前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1.思想方面:毛泽东思想
(1)内容: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地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科技:
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成功(1973年)。
文艺:
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教育医疗:
新中国初期,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教育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2.科教文艺
一、改革开放前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核心深化 拓展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1954年《婆媳上冬学》
3.精神文明建设
(1)劳模精神:全社会形成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
(2)时代精神:
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
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
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
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一、改革开放前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代的工匠精神和时代价值
(1)工匠精神的内涵
①爱国敬业、服务人民的工匠爱国精神。
②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工匠担当精神
③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工匠合作精神。
④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敬业乐业、专注专一的品质。
⑤刻苦钻研、技术革新的工匠创新精神。
核心深化 拓展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代的工匠精神和时代价值
核心深化 拓展
一、改革开放前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顺时而为 因时而变
二、新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科技、教育的发展:
(1)教育:
①1977年恢复高考;
②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③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增强,文化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2)科技: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带动);
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
二、新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01
02
03
04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为我国科技文化教育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
影响
因素
广大科技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20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核心深化 拓展
【高考真题解密】
命题点01:改革开放前的文艺成就
(2023·全国乙卷·T30)图1、图2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  )
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 B.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C.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 D.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动画片本就属于外来艺术形式,且“摆脱”表述过于绝对化,
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国产动画片的主要观众是中国人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由材料可知新中国拍摄的动画片讲述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并且在动画片这一外来的艺术形式中融入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说明新中国艺术创作具有民族特色,故选A项

(2023·福建高考·9)表2列出了著名科学家华罗庚1955年11月参加的部分活动。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科教水平迅速提高
B.国际学术交流密切
C.科技人才受到重视
D.科学精神得以弘扬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技。由材料可知当时华罗庚既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外事活动,还要参加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故选C项;
命题点0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技
华罗庚的活动不能代表全国整体科教水平的发展情况
冷战的环境下,中国参与的国际学术交流受到了严格限制
未具体介绍华罗庚在科技研究过程中的努力奋斗和研究成果,无法体现科学精神的相关信息

26日 上午 参观苏联展览馆的计算器,后到科学院开会
下午 主持外国科学家学术报告会
27日 晚上 参加外事活动
下午 报社来人约稿
晚上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开会
(2023·北京等级考·8)1954年,政务院发布通知,要求政府机关人员“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工作时间中各抽出十分钟做工间操”。随后,国家体委也公布并推行了第一套少年广播体操和儿童广播体操,很快成为中小学生每日必做的早操和课间操。这表明 (  )
A.政府意在减少劳动和学习时间
B.竞技体育精神深入社会各行业
C.民众逐渐接受了休闲娱乐观念
D.政府高度重视增强民众的体质
命题点0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风貌
材料没有体现民众的态度,
社会各行业”的说法绝对
工间操和广播体操不属于竞技体育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风貌根据材料可知,政务院要求政府机关人员在工作时间做工间操;国家体委也推行少年广播体操和儿童广播体操,工间操和广播体操都有利于加强锻炼,增强民众体质,D正确;
(2022·湖南选择考·T10)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
D.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命题点04: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失业现象已出现
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据材料可知,待业保险是基于国有企业下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而失业保险是建立在国有企业改革下针对失业现象出现的社会保障,这一名称的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从而有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故选D
考向0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探索
1953年,在毛主席亲自过问下,经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选调了全国200多位优秀的教育干部,筹建包括叶圣陶、吕叔湘、华罗庚等著名学者在内的编写委员会,历经四年努力,于1957年编写出版了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教材供全国中小学使用。上述重要举措意在( )
A.满足工业化对优秀人才需要 B.执行科教兴国的国家战略
C.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贯彻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
【2024命题预测】
(2023福建厦门二模)1983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天书奇谭》时力求“探民族风格之路”。下面为该电影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影片诙谐幽默,是一代中国人心目中最好的动画片之一。该动画片的成功反映了( )
A.传统艺术与时代的互动B.经济特区助推文化创新
C.电影日益契合儿童需求D.市场经济刺激影视创作
考向02 历史价值观——文化产业弘扬传统文化
A
A
04/大题突破·流程图逻辑阐释类
题型特点
历史流程图是运用图形表达历史逻辑的一种形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历史流程图越来越多,成为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重要工具。近几年高考试题中也出现了很多历史流程图作为新情境的试题,对考生的识图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典题研析
(2022辽宁卷,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下面是学者绘制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级图。
——摘编自李静、于晋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
第一步:审清设问,明确答题指向
第二步:审准材料,提取信息
剖析流程
求答项 “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
限定语 “结合中国古代史”
信息来源 紧扣图中逻辑线索
必备 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中外历史纲要》(上)关于民族交融方面的史实,也涉及选择性必修1关于民族关系方面的知识、选择性必修3关于文化交融方面的知识
信息 提取 ①民族 接触 民族接触是民族交往、交融和形成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所在。民族接触包括战争、贸易、移民等形式
②民族 意识 民族意识是民族交融、文化交流的结晶,在中国古代最终形成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
第三步:精确提炼,确定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流程
答案: 
论题: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形成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的主要途径。
阐释:民族交往是从民族接触开始的,是民族交流交融的基础。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大批少数民族迁入中原,加速了民族交往交融。
随着民族交往的增多,各民族间必然要进行文化选择,由此形成包括资源、信息和语言交流在内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民族交流。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说汉话、穿汉服等措施;宋元时期,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民族的封建化。
民族交融重在文化交融、文化共享,通过血缘交融、习俗交融、信仰交融等,达到心理交融,心理交融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最高层面。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交错杂居,互相通婚,少数民族政权还积极推进儒学教育,从而推动各民族形成对儒家文化信仰和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
总之,正是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最终奠定了古代中国大一统基础,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铸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解题策略
(1)明确流程图的主旨:这既是解答试题的起点,也是观察分析流程图的落脚点。流程图的主旨对历史知识起到统领作用,是划分流程图层次和阶段的依据所在。在确定流程图的主旨中注意题头的介绍信息和材料标注的内容,这些都可能提示流程图的主旨。
(2)注意与所学知识链接: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建立与所学知识的链接,回忆教材相关知识的储备,注意借鉴教材的知识框架和语言语境,将流程图的相关信息与所学知识一一对应,这是正确解答试题的基础所在。
解题策略
(3)重视箭头的含义:流程图中的箭头一般表达因果联系或者前后相继的时空顺序,是表达历史逻辑关系的关键标示,所以,分析流程图需要高度重视这些箭头的含义。通过箭头的方向和层级可以有效地判断答案的结构和层次。
(4)重视对流程图结构的分析:流程图的结构与答案的结构密切相关。流程图的上下结构一般表示答案的层次,流程图的左右结构一般表示同一历史层次的因果逻辑,正确分析这些关系对于解答试题至关重要。
05/创新好题·分层练——见Word
谢谢您的观看专题08 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民族复兴
内容概览
A·高考真题争满分
【命题点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命题点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
【命题点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B·核心素养拿高分
【命题点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1.(2023·海南高考·8)有苏北民歌唱道:“不要吹,不要打,不坐轿,不骑马”“不拜天地不拜灶,又不烧香点纸马”“区里登记走一下”“要问我家陪什么?不用箱柜来陪嫁,陪了一头小花牛,给姐耕地种庄稼”。歌中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
A.1912—1927年 B.1927—1937年 C.1949—1956年 D.1978—1992年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区里”对应的是建国初期的大行政区,“区里登记走一下”“不用箱柜来陪嫁,陪了一头小花牛”可体现了建国初期,苏北地区社会习俗出现了巨大变化,大量封建旧习俗逐渐被废除,人民生活幸福感明显增强,故选C项;1912—1927年对应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封建旧传统在中国依然根深蒂固,排除A项;1927—1937年对应的是土地革命时期,当时苏北地区不存在革命根据地,而且当时的“苏区”主要指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排除B项;1954年大行政区被撤销,广大乡村不存在“区”这种说法,省县乡成为地方行政单位,排除D项。
2.(2023·湖北高考·9)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来到太行山区,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贫苦农民李顺达得以翻身。1943年,李顺达组织六户贫困农民成立农业劳动互助组。1950年,他参加了全国工农兵劳动英雄代表大会。1951年,李顺达互助组发起生产竞赛,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据此可知(  )
A.根据地的经验延续至新中国 B.农业互助组是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C.劳模示范推动技术领域创新 D.互助合作推动三大改造顺利开展
【答案】A
【解析】由材料“1943年,李顺达组织六户贫困农民成立农业劳动互助组”“1951年,李顺达互助组发起生产竞赛”可知抗日战争时期,贫苦农民李顺达组织的农业劳动互助组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李顺达互助组发起生产竞赛,并在全国得到响应,说明抗日战争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故选A项;材料只涉及了农业互助组这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无法得出农业互助组是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排除B项;互助组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材料未涉及技术领域创新的内容,逻辑推理错误,排除C项;1953年至1956年开展了三大改造,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排除D项。
3.(2023·天津高考·9)1977年文艺著作大量出版,其中一本叫作《哥德巴赫猜想》,介绍数学家陈景润在困难的处境下刻苦钻研,使人民反思过去,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这件事(  )
A.加快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B.弘扬了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
C.助推了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D.推动了大量文艺作品的出现
【答案】C
【解析】由“使人民反思过去,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可得,“文革”结束后,文艺著作的大量出版助推了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故选C项;题干所述《哥德巴赫猜想》的出版提倡人们在各自的领域通过踏实努力取得成就,这会助推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不能直接加快科技的快速发展,排除A项;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是在建国之后就提倡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题干所述是为了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而不能直接推动大量文艺作品的出现,排除D项。
4.(2023·山东高考·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  )
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任何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据题干可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不论是建国之初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是21世纪初的“睦邻、安邻、富邻”周边外交政策,抑或是十八大以来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外交方针,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与周边国家深化合作,以谋求共同发展,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由于根本利益的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并不会消除,排除A项;据题干可知,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非常重视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促进国家之间的的共同发展,但是并不能实现“均衡”发展格局,排除B项;题干述及的是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述及世界其他地区,排除D项。
5.(2022·重庆高考·9)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重庆市军管会在接管城市时明确要求:对旧政权人员一概不许称伪人员,对企业生产机关必要时可冠以“原”字,对学校除需要更改名称的外,仍称原名。这些要求(  )
A.体现了民主集中的工作原则 B.贯彻了团结建国的精神
C.落实了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 D.适应了三大改造的需要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对旧政权人员一概不许称伪人员,对企业生产机关必要时可冠以‘原’字,对学校除需要更改名称的外,仍称原名”。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方力量来建设新中国,体现了团结建国的精神,故选B项;民主集中制是政权组织原则,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长期共存,肝胆相照,互相监督,荣辱与共”的爱国统一战线方针是1982年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三大改造于1953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6.(2022·天津高考·8)1843年,黄河特大洪水造成河南中牟县大堤决口,23州县被洪水浸淹;1933年,河南、河北等地的黄河堤防因特大洪水决口数十处,30县遭受洪灾;1958年发生的特大洪水安全入海。上述三次特大洪水的结果截然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
A.治理能力的强弱 B.社会制度的差异
C.经济水平的高低 D.自然因素的影响
【答案】B
【解析】1843年和1933年黄河特大洪水导致的结果是黄河大堤决口且遭受了巨大损失,但是1958年却安然无恙,根本原因在于分别处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前者处于旧中国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者则处于新中国和社会主义社会,故选B项;治理能力的强弱是其中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府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近代中国政府却不是,排除A项;这三个年份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都不高,所以这不是其根本原因,排除C项;自然因素属于客观因素,这里的根本原因应该从主观角度去思考,排除D
7.(2022·江苏高考·10)赵国明《中国的立场》一诗写道:“万国(联合国)旗帜欲添丁,孤岛、红旗都有名。山姆(美国)阴谋如获胜,不教公使到西京(纽约)”。该诗佐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A.与美国的关系趋向紧张 B.在联合国行使否决权
C.抵制美国构建单极世界 D.反对“双重代表权”案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万国(联合国)旗帜欲添丁,孤岛、红旗都有名。山姆(美国)阴谋如获胜,不教公使到西京(纽约)”,可知美国提出一中一台代表参加联合国,遭到了新中国的极力反对,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双重代表权”案,故选D项;20世纪七十年代初中美关系趋向缓和,排除A项;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未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具有否决权,排除B项;当时正处于美苏冷战,冷战结束后美国才构建单极世界,排除C项。
8.(2022·江苏高考·9)1951年3月18日,毛泽东致函邓小平等领导同志:“民主人士及大学教授愿意去看土改的,应放手让他们去看……吴景超、朱光潜等去西安附近看土改,影响很好,要将这样的事例教育我们的干部。”在这里,毛泽东指示(  )
A.应赋予人大代表以充分的权力 B.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进行调研 D.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树立典型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民主人士及大学教授愿意去看土改的,应放手让他们去看……吴景超、朱光潜等去西安附近看土改,影响很好,要将这样的事例教育我们的干部”,可知毛泽东希望民主人士参观土地改革成果,通过实地考察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而民主人士属于政协成员,因此毛主席指示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树立典型,故选D项;1953年才开始普选人大代表,排除A项;1956年才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排除B项;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人民民主政权已经建立,排除C项。
9.(2022·辽宁高考·10)1950年9月,中共中央将《关于东北工厂迁移问题的意见》下发到东北局,10月初,东北南部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兼有部分轻工业的23家工厂正式向北迁移,一个月之内相关设备和人员全部到位。这一举措是为了(  )
A.平衡地区差异 B.调整工业结构 C.应对朝鲜战争 D.恢复国民经济
【答案】C
【解析】材料将工厂转移的时间设定在1950年9、10月间,正好与朝鲜战争爆发时间吻合;而从空间地理角度看,同样都是东北地区,东北南部地区的辽宁距离朝鲜更近,而东北北部地区的黑龙江省则相对较远;综合时空背景可以判定是工厂北迁是为了防止朝鲜战争破坏工业发展,所以答案选C项。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考虑,平衡地区差异应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A项;而工厂的迁移与工业结构调整无关,且容易增加生产成本不利于经济恢复,所以排除B.D两项。
10.(2022·北京高考·15)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②“(八日)彼得格勒戍军与劳动社会已推翻克伦斯基政府(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④“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德国军队将分阶段占领德意志人(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领土。”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
【答案】B
【解析】①“三国之宗旨……归还中华民国”指1943年中国、英国、美国在埃及开罗召开的开罗会议发表的《开罗宣言》,在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②“(八日)彼得格勒……推翻克伦斯基政府(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指1917年十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③“(中美)……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指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④“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领土”指1938年《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故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④①③,选择B项符合题意。
11.(2022·广东高考·10)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  )
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 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
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 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毛泽东指出“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建国初中国积极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通过支持民族解放运动,迅速提升中国的影响力,故选B项;材料中“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强调的是发展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没有体现“一边倒”政策需要调整,排除A项;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排除C项;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兴起,排除D项。
12.(2022·河北高考·10)1982年4月,邓小平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阐述了中国政府对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6月,中共中央批准成立调研小组,该小组拟定了十二条政策,其主要精神是恢复主权、制度不变、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为中英谈判解决香港问题奠定了基础。材料集中反映了(  )
A.香港问题是殖民侵略的产物
B.中英希望和平解决香港问题
C.“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得到切实执行
D.中国初步形成解决香港问题的具体方案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1982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前首相时,阐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政策,指出香港的主权是中国的,1982年6月,调研小组拟定的十二条政策中“恢复主权、制度不变、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等基本精神,为“中英谈判解决香港问题奠定了基础”,这些精神已经体现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香港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原则,为解决香港问题指明了方向,初步形成解决香港问题的具体方案,故选D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鸦片战争后通过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把香港岛和九龙割让给英国,1898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所以香港问题是英国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材料没有涉及香港问题的由来,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中方的态度,没有涉及英方对台湾问题的态度,不能得知英国是否希望和平解决香港问题,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一国两制”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1985年3月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晚于材料时间,排除C项;
13.(2021·江苏高考·11) 图1《通不过去》(图中有“和平之路”战争之路”五项基本原则”及排队情形)意在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  )
图 1 注:两个门:和平之路;战争之路
A.提升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 B.推动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阻止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D.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和平之路、战争之路、五项基本原则”,队伍朝着和平之路,宣传栏上有“五项基本原则”,而“战争之路”上空无一人,说明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和战争,有利于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故选D项;中国并未加入不结盟运动,奉行不结盟政策,排除A项;材料只提及中国,没有涉及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得出社会主义阵营扩大的结论,排除B项;“阻止”表述错误,两极格局源自于美苏两国的较量,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4.(2022·;山东高考·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
图5 《工人新村》(1952年,孙佳桐 何正慈作)
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人新村》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4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14分)
(一)信息提取
信息举例:
(1)材料性质类信息:1952年的宣传画《工人新村》;
(2)经济生活类信息:工厂、自来水、自行车、电灯、生产模范锦旗、玩具飞机和玩具汽车等;
(3)政治寓意类信息:红旗、向日葵、鸽子、报纸等;
(4)场景主题类信息:整齐的房子、干净的街道、喜悦的表情、和谐融洽的氛围等。
(若能提取其他信息,合理即可)
层次要求:
层次1:提取信息不够完整,只能从材料中获取部分零散的有效信息;
层次2:提取材料信息比较全面,并能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归纳。
(二)历史阐述
阐述角度:(阐述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
(1)结合工厂、生产模范锦旗等信息,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国民经济的努力,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角度阐述;
(2)结合鸽子、和谐融洽的氛围等信息,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斗争,从社会稳定、人民热爱和平的角度阐述;
(3)结合红旗、向日葵等信息,从人民拥护党的领导、认同新生政权的角度阐述。
(若从其他角度阐述,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层次要求:(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的阐述进行评价)
层次1: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简单联系,并加以简要说明;
层次2:能结合时代背景,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并在概括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完整、充分的阐释说明。
(三)历史表述
层次1:不能表述成文,思路不清,词不达意;
层次2:能表述成文,思路不够清晰,语言不够流畅;
层次3:能表述成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解析】
据材料“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工人新村》(1952年,孙佳桐 何正慈作)”得出这是一幅1952年创作的宣传画《工人新村》; 据图5“《工人新村》”得出远处,工业烟囱的浓烟;近处,生产模范锦旗等信息,为我们描绘了工业建设如火如荼的画面,这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国民经济的努力(重点放在恢复国计民生急需的矿山、钢铁、动力、机器制造等行业和主要化学工业,同时恢复和增加纺织及其他轻工业生产),自来水、自行车、电灯等说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图5“《工人新村》”得出鸽子在天空自由地翱翔,整齐的房子、干净的街道、人们喜悦的表情、和谐融洽的氛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画面,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斗争,如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剿匪镇反、抗美援朝,促使社会稳定,人民更加热爱和平。据图5“《工人新村》”得出远处工厂的红旗,近处门口的向日葵,表明人民拥护党的领导、认同新生政权。这幅宣传画这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对工业建设的激情,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也为将来一五计划的展开做了思想铺垫。
15.(2023·海南高考·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马克思指出,劳动是“社会围绕之旋转的太阳”,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1939年2月,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克服困难”的口号,号召各根据地开展生产活动。大生产运动首先在陕甘宁边区展开。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入荒无人烟的南泥湾,经过艰苦劳动将其改造为“陕北的好江南”。1949年,毛泽东在新政协会议开幕词中向全世界豪迈地宣告:“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20世纪60年代,一批志在治沙的林业人进驻地处高寒、极端少雨、沙化严重的塞罕坝,经过近5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2010年,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指出:“‘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摘编自《劳动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劳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起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的深刻涵义。(10分)
【答案】(16分)
(1)作用:抗战时期的大生产运动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根据地,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是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精神力量;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和机关的工作效率;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经验。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劳动,改变了原来贫穷、落后的面貌;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涵义:政治上,结束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进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中国历史发展新时代;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提高了生产力,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中国人民的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奔向全面小康,实现了伟大飞跃;思想上,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胜利,证明了中国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影响。国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空前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
(1)据材料“大生产运动首先在陕甘宁边区展开”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克服根据地物质匮乏的困境,党在根据地开展了大生产运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在大生产运动中所形成的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也成为鼓舞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精神力量;党在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还进行了精兵简政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也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据材料“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共同劳动,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改变了原先落后的面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据材料“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在艰苦劳动的努力下,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
(2)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主要强调建国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政治来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了胜利,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结束的时候,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从经济上看,三大改造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大二大经济体,我国的小康建设在本世纪初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思想上,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取得丰硕成果,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取得巨大成就,以事实证明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是正确的;从国际关系角度来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中国的国际外交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在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6.(2022·海南高考·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人民生活保障建设。1948年,东北行政区委员会颁布的《东北公营企业暂行劳动保险条例》是我国在较大区域内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解放后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积累经验并奠定了基础。
1951年,政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一位得知此消息的职工说:“社会主义好,生、老、病、死有劳保。”到1952年11月底,全国实行《劳保条例》的企业达2860家,职工320万人。1953年,政务院又发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改的决定》。1956年,全国实行《劳保条例》的职工达到1600万,比1953年增加了近4倍,签订了集体合同的职工有700万人,比1953年增加了10倍,合计共有2300多万职工享受了《劳保条例》规定的不同保险待遇。至此,享受劳动保险的职工占国营、公私合营、私营企业职工总数的94%。1956年,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缺乏劳动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予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证他们的吃、穿和柴火的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使他们的生养死葬都有依靠。”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10)》
(1)根据材料,概括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建设取得历史成就的背景。(8分)
【答案】(16分)
(1)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注重法治化、制度化;先试点后推广,稳步实施;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普及率高、涵盖面广,涉及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注重对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的保障。
(2)背景:解放战争的胜利;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恢复的基本完成;“一五”计划的开展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等。
【解析】
(1)据材料“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人民生活保障建设”,可知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据材料“《东北公营企业暂行劳动保险条例》是我国在较大区域内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可知具有制度化和法治化的特点;据材料“我国在较大区域内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解放后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积累经验并奠定了基础”,可知经历了局部试点,然后向全国推广的过程;据材料“签订了集体合同的职工有700万人,比1953年增加了10倍”,可知充分保障集体合同职工的社会保障权利,体现了公有制前提下的社会主义原则;据材料“享受劳动保险的职工占国营、公私合营、私营企业职工总数的94%”,可知覆盖面广,广泛涉及公有制、混合所有制和私有制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据材料“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缺乏劳动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予适当的安排和照顾”,可知重点关注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
(2)据材料“1948年”“1951年”,可知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国家秩序逐步恢复正常;据材料“到1952年11月底”,可知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经历了追歼残敌、“三反五反”和土地改革后,人民政权已经相当巩固;据材料“1956年,全国实行《劳保条例》的职工达到1600万”“农业生产合作社”,可知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正在进行或者即将完成,国家需要通过社会保障建设来提高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同时社会主义公有制逐步确立,所以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建设具有社会主义原则;最后,这一时期我国召开了第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命题点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
1.(2023·河北高考·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总工会号召在国营企业开展劳动竞赛。上海机床厂劳动模范盛利改进了39种工具,创造了3年完成5年工作量、产品质量合格率月均达到99%以上的优异成绩。这体现出(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顺利推进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得到贯彻
C.技术革新助力了经济体制改革 D.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有序开展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一五计划期间,全国总工会号召在国营企业开展劳动竞赛”可知,总工会开展劳动竞赛以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据材料“劳动模范盛利改进了39种工具,创造了”可知,在竞赛的刺激下, 以范盛利为代表的工人改进了生产工具,提高了产品质量,说明劳动竞赛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选A项;社会主义总路线是1958年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全国总工会号召在国营企业开展劳动竞赛”可知,是全国总工会的号召调动了工人创新的积极性,并且有了成绩,这说明劳动竞赛推动了技术革新,而非技术革新助力了体制改革,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改造的本质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调整,表现为对农业和手工业推行合作化运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公私合营等方式,而据材料“开展劳动竞赛”可知,其旨在调动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并没有涉及到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调整,排除D项。
2.(2023·辽宁高考·9)1952年12月以后,北京等一些城市陆续出现蔬菜供应困难。对此,陈云指出:“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供应问题,其意义绝不在建设工厂之下,应该放在与建设工厂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强调了(  )
A.调整城乡关系的艰巨性 B.优化产业结构的必要性
C.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D.缓解粮食短缺的紧迫性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蔬菜……地位”可知,陈云认为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供应与建设工厂同等重要,说明其强调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性,故选C项;虽然蔬菜主要是由乡村供应的,但还有其他副食品,这就不是乡村供应的了,即材料强调保障人民生活,与调整城乡关系无关,排除A项;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缓解蔬菜供应,而非粮食短缺,排除D项。
3.(2023·山东高考·8)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
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 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据题干“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可知,毛泽东的论述强调的是工厂的“独立性”,再结合题干的时间——“1956年”,可知其强调的是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故选A项;据题干可知,毛泽东论述的是“国家与工厂”的关系,与“市场”无关,并且,据所学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在三大改造中,对工商业采取的是公私合营的形式,而不是“平衡”公私关系,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在三大改造期间,中国政府并没有采取“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的措施,排除D项。
4.(2023·广东高考·10)图1为1950年澄海火柴厂的火花(即火柴盒贴画)图中划船者是一位世代生活在广州市珠江上的水上人家女孩。据此可推知,该火花设计的主要意图是(  )
图1
A.描绘贫苦大众解放后的新生活 B.记述工业化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C.展现三大改造的新成果 D.彰显男女平等的新气象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世代生活在广州市珠江上的水上人家女孩”并结合图片中的钢铁大桥、房屋和女孩色彩鲜艳的服饰,可知普通民众在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当家作主,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上升,故选A项;建国后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三大改造的新成果主要表现在生产关系的变革,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并未将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性变化通过图片呈现出来,而且图片主要突出的是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排除D项。
5.(2023·湖南高考·9) 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表
产品 原煤 烧碱 电动机 棉纱 棉布 纸 火柴 卷烟 面粉
比重 28.3% 59.4% 79.6% 46.7% 40.3% 63.4% 80.6% 80.4% 79.4%
据上表推知,当时(  )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
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 D.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
【答案】D
【解析】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在烧碱、电动机等六个领域的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比重都占据主体地位,可知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对于国家经济的恢复有重要意义,但若任其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建立,故选D项;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于1949—1956年,1949年还看不出其政策效果,排除A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立于1956年底,晚于1949年,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开始于1953年,晚于1949年,排除C项。
6.(2023·河北高考·1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2015年中国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如图4所示。对图示解释合理的是(  )
图4
注:一般意义上,第一产业指农业,第二产业指工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外的其他行业。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速了农业发展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工业发展
C.国家电子商务立法保障第三产业发展 D.亚投行的成立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据材料“2001—2015年中国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呈现了21世纪以来中国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变化,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积极融入全球化,三大产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工业和第三产业,上升尤为明显,这彰显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故选B项;中国早在1978年就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且材料中农业处于相对平稳的发展状态,排除A项;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从2013年底启动,不能成为2001——2013年这段时间产值变化的原因,排除C项;2015年,中国倡议设立亚投行,但材料只截止到2015年,无法看到后续影响,排除D项。
7.(2023·福建高考·10)表3为1952年、1978年我国农业发展的部分指标。农业的这种巨大变化主要反映了(  )
表3
类别 年份 农业机械总动力(万马力) 机械耕种面积(万公顷) 机电灌溉面积(万公顷) 化肥施用量(万吨) 农业用电量(亿度)
1952年 25 13.6 31.7 7.8 0.5
1978年 15975 4067 2489.5 884 253.1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B.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的贯彻 D.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答案】D
【解析】据图表数据信息,农业机械总动力、机械耕种面积、机电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农业用电量都出现了明显的大幅度增长,说明工业生产的进步为农业机械化、科学化的推广奠定了基础,故选D项;1956年三大改造结束标志着我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调整,逐步释放被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生产力,排除A项;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生产的进步,农业合作社主要存在于三大改造时期,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国家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积极举措,机械、化肥和电力都是工业化发展的产物,排除C项。
8.(2023·辽宁高考·10)1981年5月,沈阳市皇姑区3名女青年自谋职业,创办麦香村个体小吃部,铁西区也有青年开办个体钟表修理部。辽宁省及沈阳市主要领导走访了这些个体工商户,对他们给予肯定和鼓励。这反映了当时(  )
A.思想观念得到解放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工业结构发生转变 D.青年成为改革创新的主力军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女青年自谋职业……肯定和鼓励”可知,个体小吃部、钟表修理部等个体工商户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和鼓励,这体现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外私营经济得到发展,说明政府和人民思想观念得到解放,故选A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个体工商户的兴起体现的是所有制的变化,与工业结构(部门结构、轻重工业结构和采掘—原材料—制造工业结构)无关,排除C项;虽然材料中的个体工商户都是青年,但并没有体现出在总人数上处于多数的主力军地位,排除D项。
9.(2023·北京高考·9)1998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启动。此后,“村村通”在公路、电力、饮用水、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领域陆续展开,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这一工程(  )
A.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举措 B.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C.为开展三线建设做好了充分准备 D.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村村通”工程有利于加强农村和农村以及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联系,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故选A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对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进行的改革,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三线建设指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排除C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早在1956年底完成,排除D项。
10.(2023·湖北高考·10)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年漫长历程。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D.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答案】D
【解析】由材料“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可知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基本符合世贸组织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因此解决了谈判的核心问题,故选D项;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走向瓦解,排除A项;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是外部的客观因素,不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
11.(2023·;湖南高考·10)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
A.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 B.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
C.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 D.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包产到组取得了巨大成效,引起省、中央的关注、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得到推广,严宏昌率先购买拖拉机既说明包产到户产生了经济效益,又可知农村改革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支持和肯定,故选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革的是农业经营方式,土地所有制仍为公有制,排除A项;“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不合题意、史实,与材料“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相矛盾,排除B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2020年,提出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为1979年12月6日,排除D项。
12.(2023·全国高考乙卷·31)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国家不再负担大部分福利;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上交剧院10%,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经过试验,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  )
A.非公有资本成为文化建设投资主体 B.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为企业
C.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答案】C
【解析】由材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可知“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的做法突破了原来的按需分配(平均主义)的弊端,充分调动了剧团职工的演出积极性,故选C项;北京京剧团属于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不是非公有资本,排除A项;材料强调北京京剧团工资福利制度的改革,没有改变剧团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选项中“整体改制”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D项。
13.(2022·江苏高考·11)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当地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  )
A.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 B.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 D.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可知杂交水稻试种一年后,短时间内便在全县迅速推广,反映了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故选A项;当时政府以阶级斗争为纲,排除B项;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科技进步,环境只是重要因素之一,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杂交水稻推广,并未提到产量,无法说明实现粮食自给,排除D项。
14.(2022·湖南高考·9)1949年3月,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在全市职工积极分子大会上强调,“私营工厂的工人又是主人,又不是主人,从国家方面讲他们是主人,在工厂又要受资本家指挥,这又不是主人”。这表明北京市(  )
A.对民族资本家妥协退让 B.贯彻新民主主义政策
C.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已准备接管私营企业
【答案】B
【解析】由题干“1949年3月”可知,题干信息发生在北京和平解放之后、新中国建立之前,私营工厂的工人“从国家方面讲他们是主人”是说,他们在共产党政权下可以当家做主,而“在工厂又要受资本家指挥,这又不是主人”说明还存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这说明当时北京市是允许民族资本家开设的私营工厂存在的,与建国初期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相似,这是贯彻新民主主义政策的表现,故选B项;当时北京市已经被共产党和平解放,民族资本家是在共产党政权下的合法存在,这是贯彻新民主主义政策的体现,而不是对其妥协退让,排除A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模式,不适用于建国前夕的中国,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之前,北京市并未接管私营企业,在题干中也没有体现,排除D项。
15.(2022·重庆高考·10)专业户是指我国农村专门从事某种农副业的家庭或个人。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出现的专业户,带头勤劳致富,是农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应当积极支持。这里说的“新”是指它(  )
A.改变了农村生产主要经营形式 B.引领着土地所有制调整的方向
C.反映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趋势 D.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根据材料,“专业户”是中国农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经营的农户。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自主权提高,积极发展商品生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农村生产主要经营方式仍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项排除。“专业户”和“土地所有制的调整”无关,B项排除。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排除。
16.(2022·海南高考·9)下图中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排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全球经济增长的五大贡献国,1980—2019年(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计算)
A.体制机制创新 B.生产要素增加 C.产业结构优化 D.信息技术推动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1980—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的排名显示,中国的贡献逐渐超越了美国、日本等传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释放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体现了体制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故选A项;中国与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要素基本变化不大,不存在明显差异,排除B项;中国与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都存在优化的过程,主要体现为第三产业的明显增加,排除C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最先开始于美国等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排除D项。
17.(2021·河北高考·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把“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的财经工作方针,转变为“边打、边稳、边建”的财经工作方针。这一变化(  )
A.促进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 B.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答案】A
【解析】“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强调突出尽可能满足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随着朝鲜局势的基本稳定,“边打、边稳、边建”则强调国防开支、稳定市场、经济建设三方面兼顾,兼顾的同时把经济建设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促进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故选A项;优先发展重工业与“边打、边稳、边建”的财经工作方针不符,且一五计划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排除B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指1956—1966年,而朝鲜战争1953年7月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的生产关系的改造,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18.(2021·湖北高考·9)1957年,外国专家沙博理参观西安时,获悉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在访问已建成的六家国营纺织厂中的一家时,他得知“该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他由此感到这座古城“重新兴盛起来了”。这说明(  )
A.“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B.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答案】A
【解析】1957年,西安人口激增三倍,国营纺织厂的机器都由中国自造,这表明“一五”计划使西安城市化、工业化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社会面貌发生变化,故选A项;1992年,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排除B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且“完全”说法错误,排除C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排除D项。
19.(2021·天津高考·8)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 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答案】B
【解析】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导致材料中国民经济稳步增长、职工待遇改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等情况,故选B项;“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对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排除C项;此时仍然是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才逐步发展,排除D项。
20.(2021·辽宁高考·10)1980年国家农委的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中写道:“‘尖头户站,滑头户看,老实户气得不愿干’的现象没有了”,“‘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的一年到头打疲劳战的现象也没有了”。这反映出(  )
A.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 B.农村社会风俗的改变
C.农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D.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打破了人民公社下不合理的现象,即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故选A项;社会风俗是历代相习、积久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突破4亿吨,基本解决了8亿农民的温饱问题,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984年,人民公社制度取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6.(2021·江苏高考·12) 某记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农村的确‘活’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种副业欣欣向荣。看来,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确已行之有效,是搞活经济的不二法门,城市里的企业管理,也在开始推行这种精神了。”这表明当时(  )
A.城乡改革互相促进 B.全面整顿初见成效
C.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 D.倡导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确已行之有效,是搞活经济的不二法门,城市里的企业管理,也在开始推行这种精神了”可知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故选C项;中国的改革先从农村开始,由农村推动城市的改革,排除A项;全面整顿是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指导思想,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D项。
21.(2021·福建高考·10)1973—1978年,在我国对外引进的成交金额中,用于成套设备的占80%以上。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多引进制造技术和专利”的方针。这一转变旨在(  )
A.调整进口商品结构 B.拓展对外开放的合作领域
C.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D.提升国有企业的制造能力
【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73—1978年……成套设备……1979年4月……‘多引进制造技术和专利’”并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以提升国有企业的制造能力,故选D项;材料中引进技术和专利,并不是商品,排除A项;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引进制造技术和专利”与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
22.(2023·天津高考真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1年春,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等部门根据“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部署,着手试编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苏联政府的帮助下,采取边制定、边执行的办法,经过多次修改,1955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原则通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计划中规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和相应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轻、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3;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的53%分布在内地,222个项目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城市,合理地利用原有工业基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等
材料二
1996年,经中共中央建议,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提出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更多关注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和部署、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政策等宏观经济问题;纲要要求,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五年的努力,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的台阶,为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开创新的局面。
——摘编自《中国改革开放30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简要归纳“一五”计划制定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两个有关五年计划的文件在主要内容上的不同,并略述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
【试题答案】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提高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增强了综合国力;探索了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
(2)不同:“一五”计划规定全面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举;优先发展重工业;计划详尽具体,集中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点。“九五”计划更多关注宏观经济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出远景目标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计划与远景目标有机结合,体现了与时俱进、放眼未来的特点。
启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
【解析】
(1)第一小问历史背景,据材料一“1951年春”并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背景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据材料一“在苏联政府的帮助下”并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据材料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和相应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可知,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结合所学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和影响可知,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提高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增强了综合国力;探索了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
(2)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一“计划中规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和相应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轻、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3”,“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的53%分布在内地”,“222个项目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城市”可知,“一五”计划规定全面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举;优先发展重工业;计划详尽具体,集中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点。据材料二“更多关注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宏观经济问题”可知,“九五”计划更多关注宏观经济问题;据材料二“200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据材料二“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的台阶”可知,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据材料二“远景目标纲要”,“为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开创新的局面”可知,提出远景目标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计划与远景目标有机结合,体现了与时俱进、放眼未来的特点。第二小问启示,结合所学,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方面可得,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
23.(2023·山东高考·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1981年9月17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在《广州日报》登载了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为适应我区建设发展需要,经上级批准,拟在广州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进行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的培训,为期一年。结业后,由我区统一分配到区内各企业工作,凡符合下述条件的职工均可报考: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品质好,谈吐及待人接物坚持“五讲四美”;
(2)大专院校理工和财经专业毕业,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3)具有初等英语基础;
(4)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中文水平;
(5)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
——据南兆旭《深圳记忆:1949—2009》
结合材料,以“深圳·窗口”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2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12分)
示例:
深圳·窗口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以蛇口工业区为代表,深圳吸引外资创办企业,吸收技术人才,尤其是急需的管理、外贸、英语等人才,突出人才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体现对外开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引进人才有学历、专业和英语基础要求,体现深圳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排头兵作用;公开招聘、培训后统一分配,体现出较为灵活的人事政策,成为人事改革的试验田;并对人才身体素质和年龄提出要求,以适应快节奏的深圳速度。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深圳从边陲小镇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特区外向型经济建立,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宝贵经验,为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作出杰出贡献,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解析】
据题干可知,该论述的题目是“深圳·窗口”,结合所学(改革开放)可知其着重点在于论述透过深圳这一“窗口”可以窥见中国的改革开放。据该人才招聘启事所发布的时间——1981年及所学可以进行如下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据招聘条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品质好,谈吐及待人接物坚持‘五讲四美’”、“大专院校理工和财经专业毕业,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初等英语基础”可以进行如下论述:以蛇口工业区为代表,深圳吸引外资创办企业,吸收技术人才,尤其是急需的管理、外贸、英语等人才,突出人才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体现对外开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据招聘条件“大专院校理工和财经专业毕业,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初等英语基础”可以进行如下论述:引进人才有学历、专业和英语基础要求,体现深圳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排头兵作用;据“结业后,由我区统一分配到区内各企业工作”等内容,可以进行如下论述:公开招聘、培训后统一分配,体现出较为灵活的人事政策,成为人事改革的试验田;据招聘条件“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可以进行如下论述:对人才身体素质和年龄提出要求,以适应快节奏的深圳速度。在论述的结尾部分,还要对上述内容进行总结: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深圳从边陲小镇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特区外向型经济建立,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宝贵经验,为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作出杰出贡献,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命题点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1.(2023·福建高考·9)表2列出了著名科学家华罗庚1955年11月参加的部分活动。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表2
26日 上午 参观苏联展览馆的计算器,后到科学院开会
下午 主持外国科学家学术报告会
27日 晚上 参加外事活动
下午 报社来人约稿
晚上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开会
A.科教水平迅速提高 B.国际学术交流密切
C.科技人才受到重视 D.科学精神得以弘扬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主持外国科学家学术报告会”“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开会”可知当时华罗庚既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外事活动,还要参加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故选C项;华罗庚的活动不能代表全国整体科教水平的发展情况,选项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排除A项;在美苏冷战的环境下,中国参与的国际学术交流受到了严格限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具体介绍华罗庚在科技研究过程中的努力奋斗和研究成果,无法体现科学精神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2.(2023·福建高考·1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兴起了一股读书热潮。随后,上海率先开展名为“振兴中华”的职工读书活动,并设立“职工读书奖”;在中共中央的肯定与号召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在各地风靡一时。这些做法旨在(  )
A.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修养
C.开创对外开放的全新局面 D.抵制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
【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初期兴起的读书热潮、在党中央号召与肯定下开展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等活动对于解放思想、动员民众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有积极意义,再由“振兴中华”也可得出,这些做法旨在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故选A项;上述做法的目的是服务于改革开放的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修养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属于直接目的,而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项;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解放思想,而不是抵制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排除D项。
3.(2023·海南高考·9)2018年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具备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一成就(  )
A.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时期 B.体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最新突破
C.说明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了国企活力 D.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效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可知我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激活社会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影响,这说明我国将马克思主义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故选D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排除A项;“中小企业”属于经济领域而非政治领域,排除B项;材料中的“中小企业”主要指的是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国企的范畴,排除C项。
4.(2022·湖北高考·9)1960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比1952年增长近60倍,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科技人员达196.9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有科技人员30名,比1952年增长3倍。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B.海外科研人员归国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两个五年计划实施
【答案】D
【解析】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为1953年—195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为1958年—1962年,五年计划就是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因此直接导致了科研经费支出增多、科技人员增长,故选D项;中苏关系此时已经恶化,排除A项;海外科研人员归国数量有限,排除B项;1956年“双百”方针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有利于促进我国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与科研经费支出增多、科技人员增长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
5.(2021·辽宁高考·9)1954年4月15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历时三个月的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展览会展示了鞍钢技术革新和基本建设的成就,会上劳模张明山、王崇伦等7人还建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各地纷纷赴京参观学习,由此推动了全国性生产热潮。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B.学习苏联经验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C.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D.工业化建设激发劳动者生产热情
【答案】D
【解析】据材料“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推动了全国性生产热潮”可知,“一五”计划时期,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上的技术革新和建设成就主要是一线工人积极参与建设而取得的,且展览会推动了全国性的生产热潮,即工业化建设激发劳动者生产热情,故选D项;由于1958年“大跃进”的错误,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整个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1960年冬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排除A项;仅凭“会上劳模张明山、王崇伦等7人还建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不能确定是否学习苏联经验,排除B项;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6.(2021·江苏高考·10) 东北机器制造厂尉风英曾被授予“毛主席的好工人”称号。她回忆:“在五六十年代,大搞技术革新时,我们简直入了迷、着了魔。从1953年到1965年这12年的时间里,我共实现技术革新177项。”他们的技术革新(  )
A.是为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B.体现了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
C.提高了劳动妇女的社会地位 D.有利于东北经济的均衡发展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毛主席的好工人”、“从1953年到1965年这12年的时间里,我共实现技术革新177项”可知工人尉风英重视技术革新,以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获得了重大的科技成就,为企业、国家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故选B项;材料并未提及产品市场销售情况,且当时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不存在产品的市场竞争,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技术革新反映的实质,与劳动妇女社会地位无关,排除C项;东北是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且材料并未提及轻工业、农业的发展情况,不能体现出均衡发展,排除D项。
7.(2021·海南高考·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苏南行署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苏北与山东,他们对当地的方言、生活习惯存在隔膜感。苏南行署通过各级民政机关执行苏南区党委制定的抚恤措施,还通过发动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对解放战争中牺牲军人的家属提供经济补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这体现了(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B.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初步形成
C.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步进行 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答案】D
【解析】据题干可知,面对“(苏南行署的工作人员)对当地的方言、生活习惯存在隔膜感”的状况,苏南行署采取抚恤措施、对牺牲军人的家属提供经济补助等方式来密切干群关系,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现实中的困难,故选D项;“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排除A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不合题意,题干提及的是干群关系的处理,排除B项;“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步进行”不合题意,题干未见工业化、所有制变化等信息,排除C项。
8.(2021·海南高考·12)《红色娘子军》是刘文韶在海南工作时基于真实的革命斗争而创作的报告文学,1960年改编为同名电影,1963年底又改编为芭蕾舞剧,1964年在人民大会堂首演成功后,受到了各地群众的喜爱。该作品(  )
A.表明文艺创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
B.凸显了革命性、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C.说明革命斗争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D.体现了抽象性、科学性与本土性的结合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红色娘子军》“基于真实的革命斗争”体现了其具有革命性,“(同名电影、芭蕾舞剧)在人民大会堂首演成功后,受到了各地群众的喜爱”体现了其具有艺术性、人民性的特点,故选B项;“文艺创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因果倒置,应为“社会经济发展是文艺创作的保证”,排除A项;“唯一源泉”不合史实,革命斗争、经济发展、体育卫生等都可以成为文艺创作的源泉,排除C项;“抽象性、科学性”不合逻辑,应为“具体性、艺术性”,排除D项。
9.(2021·湖北高考·10)1981年,中国女排经过顽强拼搏勇夺第三届世界杯冠军。亿万人民通过电视机、收音机收看、收听了这一盛况。女排夺冠后,很快收到数万件海内外的贺信、贺电。全国各地群众纷纷表示,要以女排为榜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由此可见(  )
A.电视机在家庭普及 B.女排精神激励国人
C.排球运动推广全国 D.体育强国梦想实现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以女排为榜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可知,女排顽强拼搏奋勇夺冠空前激发了中华儿女的自豪感,极大鼓舞着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振兴中华的信心和决心,故选B项;“普及”说法错误,与“亿万人民通过电视机、收音机收看、收听了这一盛况”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女排精神激励国人,而不是排球运动推广全国,排除C项;单凭女排一个项目夺冠,不能说体育强国梦想“实现”,排除D项。
10.(2023·全国高考甲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图7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毛泽东豪迈地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结合史实阐释一则新中国的“国家记忆”。(要求:体现国家意义,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答案】(12分)
【示例一】
观点:“两弹一星”精神已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
阐释: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反对美国、苏联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打破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威胁,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广大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和干扰,加快了导弹、原子弹和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步伐,先后于六七十年代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这不但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由此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也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
【示例二】
观点:大庆油田已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
阐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石油资源非常匮乏,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主要靠“洋油”支撑。为了摆脱对“洋油”的依赖,加快工业发展的步伐,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汇聚黑龙江,开展石油大会战,并于1959年建成大庆油田,最终实现了石油自给,使中国彻底扔掉了“石油贫国”的帽子,为中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大庆油田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劳动模范,由此形成的“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国工人,大庆油田已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
【解析】
首先,阅读材料,拟定主题,如由材料中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武汉长江大桥,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重大成就得出阐述主题,如“两弹一星”、大庆油田等。其次,根据拟定的主题信息,从新中国取得该项成就的背景、意义阐述分析,如“两弹一星”精神已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反对美国、苏联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打破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威胁,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广大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和干扰,加快了导弹、原子弹和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步伐,先后于六七十年代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这不但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由此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也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又如大庆油田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石油资源非常匮乏,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主要靠“洋油”支撑。为了摆脱对“洋油”的依赖,加快工业发展的步伐,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汇聚黑龙江,开展石油大会战,并于1959年建成大庆油田,最终实现了石油自给,使中国彻底扔掉了“石油贫国”的帽子,为中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大庆油田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劳动模范,由此形成的“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国工人,大庆油田已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
11.(2023·福建高考·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23年2月22日,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选结果揭晓,《中国管理思想史》《百年革命家书》《新中国70年》等历史图书获奖。该奖项的主要参评条件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重要作用”。图5为《新中国70年》一书的部分章节目录。
请依据该参评条件,就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内容,自选主题,撰写一书名和相应的完整目录。(要求:书名明确,各章须有节,逻辑清晰,史实准确,不得照抄材料。)
【答案】(12分)
评分标准:
12—10分:看法表述明确,史实运用合理充分,逻辑严密,阐述充分清晰。
9—7分:看法表述比较明确,史实运用比较合理充分,逻辑比较严密,阐述比较充分,表达比较清晰。
6—4分:看法表述基本明确,史实运用基本合理充分,逻辑基本严密,阐述基本充分,表达基本清晰。
3—0分:能够写出某一看法或未能表明看法,也未能运用史实予以阐述,或阐述存在史实错误,逻辑混乱,表达不清。
【解析】
据材料“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重要作用”可知该书目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近现代发展过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吻合,既可以截取晚清、民国、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等具体阶段进行分别概述,也可以从近代史或者现代史的整体发展角度进行概述,还可以围绕近代化、民主革命等主线角度进行概述。以“近代中国百年探索”为例,第一章可以从列强侵略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为标题,下设4节:第一节 战争与危机、第二节 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节 西学东渐与救国探索、第四节 近代化的起步与深化;第二章可以定为共和与专制的斗争;第三章可以定为革命新道路的探索;第四章可以定为救亡新高潮下的全民族抗战;第五章可以定为走向革命曙光等。
12.(2023·广东高考·17)(14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贡献,大都以为是老大而衰弱。今天我要问一问,究竟他果是长此老大衰弱而不能重振复兴吗?不的!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民族复活的动机了。
——李大钊《人种问题》(1924)
材料二
欲求抗战的最后胜利,欲求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之实现,其在今天和将来,除应加强我们内部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外,别无方法与途径。这是挽救时局和复兴中华的关键。
——《新华日报》发刊词(1938)
材料三
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样,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之后,“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
——摘编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
(1)解释材料一中民族复活的“动机”。(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不同的原因。(4分)
(3)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系统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根据材料四,简述这一历史逻辑的史实依据。(6分)
【答案】(14分)
(1)动机:①思想层面:马克思主义传播,新的理论武器。
②组织层面:中国共产党成立,新的领导力量。
(2)原因:所处革命阶段的主要矛盾不同。全面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3)史实依据:
①创造前提: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开始征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赋予生机: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1)据材料一“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民族复活的动机了”可知材料主要强调五四运动对后期革命发展影响的角度分析民族复活的“动机”,从思想角度来看,一批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使过程中起到了领导作用,他们深入社会各个阶层群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成为接下来指导革命的新的理论武器;从组织层面看,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干部基础和阶级基础,成为接下来革命新的领导力量。
(2)据材料二“欲求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加强我们内部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外,别无方法与途径”可知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的关键在于团结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实现全民族抗战,从而实现民族独立,说明当时民族矛盾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一切政治斗争都应该服从于民族矛盾;据材料三“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可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的关键在于推翻一切反动势力的压迫,尤其是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在华的代言人——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说明当时阶级矛盾在主导地位,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综上,社会主要矛盾的差异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的不同。
(3)据材料四“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可知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这成为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前提;据材料四“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可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了剥削制度,将所有的剥削阶级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从而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征程;据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将党的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等一系列努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13.(2022·北京高考·17)(10分)【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社会主义建设(1956—1978)两个时期中各选一个实例,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10分)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10分)
参考答案示例:
第一个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吸取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失败的教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造了中国革命的新形式,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第二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毛泽东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实际出发,撰写了《论十大关系》。文章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十个方面关系,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若干新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新的重要认识,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
【解析】
第一个时期,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中选取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据材料“以毛泽东同志……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结合所学可从背景、内容、影响等角度入手,即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吸取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失败的教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造了中国革命的新形式,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第二个时期,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从社会主义建设(1956—1978)中选取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据材料“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结合所学可从背景、内容、影响等角度入手,即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实际出发,撰写了《论十大关系》。文章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十个方面关系,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若干新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新的重要认识,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这个报告说明,中共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期,就注意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选择题
1.(2024·海南海口一模·9)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郊区农村通过土改,农民普遍开展文娱活动,有的村成立读报小组,学习时事。农民开始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纷纷把神仙牌位推掉,换上毛主席像。这种状况(  )
A.促使农村生产力获得了大解放 B.推动了农村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C.提高了工农群众文化知识水平 D.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
【答案】B
【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
【解析】据材料“读报小组,学习时事”、“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毛主席像”可知,上海郊区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成立读报小组,学习时事,农民破除封建迷信,拥护毛主席,这会促使农民认同新生的人民政权,推动农村政治新秩序的建立,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民的业余生活,没有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信息,无法得出“促使农村生产力获得了大解放”的结论,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开展“识字扫盲”运动提高了工农群众文化知识水平,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到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为国家工业化的实施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农民业余生活,与工业化开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2.(2024·辽宁锦州高三上期末·9)1952年至1957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如图所示,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1952—1957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C.全面建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专题08 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民族复兴)课件+练习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