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下学期第六次阶段考
九年级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
1. 河南是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先后有20多个正统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长达3000余年。这说明( )
A. 中外文明史,开疆扩土地 B.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C. 三千年风雨,八百载春秋 D. 民族交融久,黄河底蕴深
2. 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 华夏文明,尽出河南 B. 中原文明,历史悠久
C. 青铜铸造,殷商巅峰 D.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3.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下列战争史实与其成语的对应关系,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B. 马陵之战——减灶之计
C 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D.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以下材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A. 天人合一 B. 崇德尚贤 C. 以民为本 D. 兼爱非攻
5. 据《汉朝历史》记载,汉武帝统治时期,有三大问题存在。一是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已经相当强大了,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二是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三是匈奴不断入侵,边境不安宁。为解决第一个问题,汉武帝( )
A. 建立刺史制度,监督地方豪强 B. 实行“推恩”,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C 统一铸币,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D.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6. “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直至天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体现宋朝商业发展怎样的特点( )
A. 纸币开始使用 B. 打破时间限制
C. 打破坊市制度 D. 海外贸易活跃
7. 邓小平曾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 )
A. 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B. 唐朝时金城公主入藏
C. 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 D. 元朝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
8. 明朝有一部著作记载了 1800多种药物,收录了 11000多个药方,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药物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部著作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
9. 《七绝·烽火》中写到:“万里河山烈火熊,红楼有幸立丰功。英雄壮志千秋在,铁血男儿气若虹。”诗中的“红楼”是湖北军政府旧址,被尊崇为“民国之门”。诗人提到的“红楼立丰功”指的是( )
A. 中国同盟会成立 B. 武昌起义的成功 C. 新文化运动开始 D. 五四运动的爆发
10. 据史料记载:“1927年北伐军入湘而后平江、浏阳诸役,皆得农民为向导与协助,使我军不至陷于逆敌伏军及地雷之险。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据此可知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A. 国共两党齐心合力 B. 北伐将士浴血奋战
C. 人民群众大力支援 D. 北伐作战方针正确
11. 台儿庄捷报传出之后,举国若狂。南京、上海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新曙光。材料反映了台儿庄战役( )
A. 击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C. 实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望 D. 是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12. 20世纪30—40年代初期,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国传播;优秀歌曲《毕业歌》《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传唱;“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等成为商业广告炙手可热的用语。这些现象体现出( )
A. 实业救国成为主流 B. 反侵略的爱国精神
C. 商业广告空前繁荣 D. 策划营销富有新意
13. 习近平总书记赞扬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习总书记赞扬的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 )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邓稼先 D. 雷锋
14.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
A. 否定了计划经济的作用 B.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D.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5.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在《日中文化交流史》中提道:“唐朝300年间,由于留学生、学问僧学习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下列属于唐朝在政治上“给予日本新的启迪”的是( )
A.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B. 借用汉字创造日本文字
C. 建立封君封臣制度 D. 成立武士集团维护统治
16. 阿拉伯数字起源时间相当于中国汉代,后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传入亚洲、非洲、欧洲部分地区。数字形式发展为东、西两种形式。亚洲用东式,非洲、欧洲用西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阿拉伯人( )
A. 是阿拉伯数字创造者 B. 善于吸收被征服地文化
C. 推动了世界文明发展 D. 造成欧亚非的文化隔阂
17. 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特别是巴黎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表明,巴黎公社( )
A. 实现了工人阶级的解放 B. 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
C. 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D.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18. 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以下关联正确的是( )
A. 《人间喜剧》的完成——再现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图景
B.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物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C. 《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D. 《物种起源》的发表——贝多芬提出进化论的观点
19.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这一“进攻”( )
A. 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 B. 开辟了亚洲的第二战场
C. 促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D. 预示着日本掌握主动权
20. 1860年—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75°C;从20世纪初开始至今,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增加了约0.6°C;在过去的40年中,平均气温上升约0.2≈0.3°C。气候变暖将对人类带来经济和生态灾难。这反映的人类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是( )
A. 环境恶化 B. 疾病传播 C. 人口增长 D. 粮食短缺
二、综合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般披王宫主殿建在夯土台阶上,由木质梁柱、门户麻檐,草黏屋顶等部分构成,左右对称,主殿四周回廊相图,使用干阑式构造。其重叠巍峨的造型,产生一种崇高庄重的效果,在当时广大半穴居、窝棚的背景对比之下,显得格外壮观。
——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殷墟宫殿复原图
材料二 古希腊人认为,规模宏大的神庙能够使朝拜者顿起虔敬之心。帕特农神庙位于希腊雅典卫城的最高处,建在三层台基上,每层台基的高低比例整齐而美观,四周站立巨大立柱,屋顶为木结构梁支撑,中为屋脊,两边为斜坡,据测算,神庙高、宽和柱间距都是符合黄金比例的几何图形。
——刘文荣《西方文化史》
帕特农神庙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殷墟宫殿和帕特农神庙在构造上的相同点,它们分别体现了东西方怎样的文化特征?
(2)建筑是文化的沉淀。请举例说明这一观点。
22.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教育方针讲,它培养的不再是为求取功名走读书做官之路的封建士子,而是适应时代要求,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如福州船政学堂先后培养出628名航海、造船、蒸汽机制造方面的管理、驾驶及工程技术人员,为发展中国造船业和创建近代海军作出重大贡献。
——摘编自孙春芝《略论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材料二 在戊戌变法前,社会舆论普遮认为,洋务运动的失败,其实就是当时中国教育的失误。因此,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希望以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培养新型的资产阶级人才,以达到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
——摘编自冯君《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
材料三 北大将当时中国思想最新、最开放的新型知识分子吸引进来,……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氛围与新文学前驱群体的形成,则更有利于新文学前驱在北大实践教育理想,推进思想解放。
——摘编自覃文珍《新教育与新文学的相互推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派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出它所体现的洋务运动指导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指出维新派推行教育改革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型知识分子在北大教育实践的积极影响。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邓小平为上海宝山钢铁公司题词
材料三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做好体系化技术布局。要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金融、财税、国际贸易、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环境。要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原因。
(3)科技发展成为我国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保证。请举例并说明这一观点。
24. 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国家的社会转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其实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说其“光荣”就在于它不流血。其原因在于国家的统治阶层不能容忍专制制度的恢复,但同时他们也不愿再看到新的革命。“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虽然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真正成为独立的州,并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新国家。美国革命取消了英国殖民地的政府形式,否定了传统的君主制和贵族统治,实行了资产阶级共和制。独立战争结束后的美国是近代第一个真正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民主国家。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2卷)》
材料三 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不得已而妥协,但这样的行动受到了顽固派贵族的反对。贵族们很快逃往国外,大肆进行反革命活动,并勾结外国势力干涉本国革命。此后,革命历经波折,最终在1875年确立起共和制度。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战争革命成果,并概括战争的性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
(4)综上所述,概括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
25. 请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 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殖民体系的瓦解和一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国际的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其次,随着世界政治舞台上民族独立国家数量的增多,左右世界政治事务的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第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改变了东西方与世界各国联系的形式和重心,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丧失,宗主国与其原殖民地的关系也由直接的政治、军事控制与被控制逐步变为相对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与联系,世界一体化进程也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2023—2024学年下学期第六次阶段考
九年级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
1. 河南是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先后有20多个正统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长达3000余年。这说明( )
A. 中外文明史,开疆扩土地 B.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C. 三千年风雨,八百载春秋 D. 民族交融久,黄河底蕴深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河南是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长达3000余年”可知,这体现出河南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河南历史,不能体现中外文明史,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河南的重要性,不能体现三千年风雨、民族交融,排除CD项。故选B项。
2. 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 华夏文明,尽出河南 B. 中原文明,历史悠久
C. 青铜铸造,殷商巅峰 D.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出土的文物资料来看,可知体现的是中原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B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华夏文明呈现满天星斗的特征,A排除;C与甲骨文无关,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原文化,一脉相承的特征,D排除。故选B。
3.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下列战争史实与其成语的对应关系,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B. 马陵之战——减灶之计
C. 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D.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答案】D
【解析】
【详解】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重要战役,相关成语退避三舍,不属于战国时期,D正确;ABC项都发生在战国时期,排除。故选D。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以下材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 ·政之所兴,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A. 天人合一 B. 崇德尚贤 C. 以民为本 D. 兼爱非攻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百姓心为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为贵,社稷次之”“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都体现了人民的重要性,体现了以民为本,C项正确;天人合一,多指人与道合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也指天人相合相应,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崇德尚贤强调崇尚道德和尊敬有才能的人,虽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并不是题干材料所强调的共同思想,排除B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5. 据《汉朝历史》记载,汉武帝统治时期,有三大问题存在。一是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已经相当强大了,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二是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三是匈奴不断入侵,边境不安宁。为解决第一个问题,汉武帝( )
A. 建立刺史制度,监督地方豪强 B. 实行“推恩”,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C. 统一铸币,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D.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一是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已经相当强大了,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结合所学可知,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建立刺史制度,重在对地方的监督,并不能直接解决王国问题,排除A项;统一铸币,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是经济措施,解决了第二个问题,排除C项;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思想不统一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6. “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直至天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体现宋朝商业发展怎样的特点( )
A. 纸币开始使用 B. 打破时间限制
C. 打破坊市制度 D. 海外贸易活跃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可知,买卖昼夜不绝,直至天明,这反映了宋朝的商业打破时间限制,早市夜市繁荣,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货币“交子”应用,排除A项;打破坊市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海外贸易,排除D项。故选B项。
7. 邓小平曾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 )
A. 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B. 唐朝时金城公主入藏
C. 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 D. 元朝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和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D项正确;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新疆等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排除A项;唐朝时金成公主入吐蕃,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但并不表示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排除B项;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是清朝中央政府治藏政策的具体实施者,直接传达皇帝旨意,加强管理,排除C项。故选D项。
8. 明朝有一部著作记载了 1800多种药物,收录了 11000多个药方,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药物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部著作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D项正确;《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排除A项;《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排除B项;《天工开物》,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排除C项。故选D项。
9. 《七绝·烽火》中写到:“万里河山烈火熊,红楼有幸立丰功。英雄壮志千秋在,铁血男儿气若虹。”诗中的“红楼”是湖北军政府旧址,被尊崇为“民国之门”。诗人提到的“红楼立丰功”指的是( )
A. 中国同盟会成立 B. 武昌起义的成功 C. 新文化运动开始 D. 五四运动的爆发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红楼’是湖北军政府旧址,被尊崇为‘民国之门’”和所学可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占领了楚望台的军械库,革命很快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武昌起义胜利后,首义官兵邀集咨议局议员和地方绅商共同商讨建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任军政府都督,而武昌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首义,B项正确;A中国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开始于上海,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五四运动1919年在北京爆发,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0. 据史料记载:“1927年北伐军入湘而后平江、浏阳诸役,皆得农民为向导与协助,使我军不至陷于逆敌伏军及地雷之险。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据此可知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A. 国共两党齐心合力 B. 北伐将士浴血奋战
C. 人民群众大力支援 D. 北伐作战方针正确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信息“皆得农民为向导与协助,使我军不至陷于逆敌伏军及地雷之险。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说明北伐战争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C项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合力”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北伐战争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并非强调“北伐将士浴血奋战”,排除B项;北伐战争取得胜利,与北伐作战方针正确密不可分,但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1. 台儿庄捷报传出之后,举国若狂。南京、上海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新曙光。材料反映了台儿庄战役( )
A. 击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C. 实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望 D. 是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南京、上海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新曙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B项正确;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实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望”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排除D项。故选B项。
12. 20世纪30—40年代初期,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国传播;优秀歌曲《毕业歌》《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传唱;“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等成为商业广告炙手可热的用语。这些现象体现出( )
A. 实业救国成为主流 B. 反侵略的爱国精神
C. 商业广告空前繁荣 D. 策划营销富有新意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时间信息“20世纪30-40年代初期”,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正在遭受日本侵略,“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挽回利权,振我中华”反映出了国内反抗侵略的爱国精神,B项正确;“实业救国成为主流”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国人反抗侵略的爱国精神,而非“商业广告空前繁荣”,排除C项;“策划营销富有新意”材料没有体现,且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3. 习近平总书记赞扬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习总书记赞扬的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 )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邓稼先 D. 雷锋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模范人物,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呈现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忘我劳动、奉献为民、勇于创新的精神。B项正确,排除AD项;邓稼先是科学家,排除C项。故选B项。
14.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
A. 否定了计划经济的作用 B.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D.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和所学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D项正确;题干材料“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并没有否定计划经济的作用,排除A项;中共十四大,确立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排除C项。故选D项。
15.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在《日中文化交流史》中提道:“唐朝300年间,由于留学生、学问僧学习和带回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下列属于唐朝在政治上“给予日本新的启迪”的是( )
A.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B. 借用汉字创造日本文字
C. 建立封君封臣制度 D. 成立武士集团维护统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材料“唐朝300年间,由于留学生、学问僧学习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和所学知识可知,反映出唐朝在政治上“给予日本新的启迪”的是实行中央集权制度。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A项正确;借用汉字创造日本文字是文化方面,不是在政治上“给予日本新的启迪”,排除B项;中国的封君封臣制度开始于西周的分封制,排除C项;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日本社会逐渐出现了武士集团,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6. 阿拉伯数字起源时间相当于中国汉代,后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传入亚洲、非洲、欧洲部分地区。数字形式发展为东、西两种形式。亚洲用东式,非洲、欧洲用西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阿拉伯人( )
A. 是阿拉伯数字创造者 B. 善于吸收被征服地文化
C. 推动了世界文明发展 D. 造成欧亚非的文化隔阂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阿拉伯数字……后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传入亚洲、非洲、欧洲部分地区”可知,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C项正确;古印度人是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排除A项;阿拉伯人“善于吸收被征服地文化”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B项;从题干材料中无法得出阿拉伯人“造成欧亚非的文化隔阂”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17. 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特别是巴黎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表明,巴黎公社( )
A. 实现了工人阶级的解放 B. 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
C. 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D.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特别是巴黎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可知,1871年发生的巴黎公社,不能科学的运用国家机器,所以必须根据历史条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后来的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中成功吸取了巴黎公社的教训,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所以巴黎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D项正确;巴黎公社最终失败,没有实现了工人阶级的解放,排除A项;材料主旨表明巴黎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排除C项。故选D项。
18. 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以下关联正确的是( )
A. 《人间喜剧》的完成——再现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图景
B.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物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C. 《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D. 《物种起源》的发表——贝多芬提出进化论的观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B项正确;《人间喜剧》的完成再现了19世纪法国的社会图景,排除A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排除C项;《物种起源》的发表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观点,排除D项。故选B项。
19.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这一“进攻”( )
A. 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 B. 开辟了亚洲的第二战场
C. 促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D. 预示着日本掌握主动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可知,这一“进攻”指的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重创,美国对日宣战,促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C项正确;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着二战已全面爆发,排除A项;开辟了亚洲的第二战场,说法错误,第二战场特指诺曼底登陆后的欧洲西线战场,排除B项;预示着日本掌握主动权,表述错误,日本偷袭珍珠港就已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排除D项。故选C项。
20. 1860年—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75°C;从20世纪初开始至今,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增加了约0.6°C;在过去的40年中,平均气温上升约0.2≈0.3°C。气候变暖将对人类带来经济和生态灾难。这反映的人类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是( )
A. 环境恶化 B. 疾病传播 C. 人口增长 D. 粮食短缺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1860年—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75°C;从20世纪初开始至今,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增加了约0.6°C;在过去的40年中,平均气温上升约0.2≈0.3°C。气候变暖将对人类带来经济和生态灾难。”可知,全球温度在不断升高,我国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A项正确;疾病传播、人口增长、 粮食短缺与题干反映的环境问题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二、综合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般披王宫主殿建在夯土台阶上,由木质梁柱、门户麻檐,草黏屋顶等部分构成,左右对称,主殿四周回廊相图,使用干阑式构造。其重叠巍峨的造型,产生一种崇高庄重的效果,在当时广大半穴居、窝棚的背景对比之下,显得格外壮观。
——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殷墟宫殿复原图
材料二 古希腊人认为,规模宏大的神庙能够使朝拜者顿起虔敬之心。帕特农神庙位于希腊雅典卫城的最高处,建在三层台基上,每层台基的高低比例整齐而美观,四周站立巨大立柱,屋顶为木结构梁支撑,中为屋脊,两边为斜坡,据测算,神庙高、宽和柱间距都是符合黄金比例的几何图形。
——刘文荣《西方文化史》
帕特农神庙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殷墟宫殿和帕特农神庙在构造上的相同点,它们分别体现了东西方怎样的文化特征?
(2)建筑是文化的沉淀。请举例说明这一观点。
【答案】(1)相同点:都为木质结构;都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建筑造型美观。中国:王权的神圣;西方:宗教色彩浓厚。
(2)建筑:故宫。说明:规模大,造型巍峨,体现了古代专制王权。
【解析】
【小问1详解】
相同点:根据材料一和二“由木质梁柱”“屋顶为木结构梁支撑”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殷墟宫殿由木质梁柱,西方帕特农神庙屋顶为木结构梁支撑,说明两国建筑都涉及木质结构;根据材料一、二“在当时广大半穴居、窝棚的背景对比之下,显得格外壮观”“神庙高、宽和柱间距都是符合黄金比例的几何图形”可知,中国殷墟宫殿壮观,西方帕特农神庙符合黄金比例的几何图形,说明两国建筑造型美观,并且都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中国建筑文化特征:根据材料“重叠巍峨的造型,产生一种崇高庄重的效果”结合所学商朝史实可知,中国商朝重叠巍峨的造型易产生崇高庄重的效果,体现了商朝王权的神圣地位;西方建筑文化特征:根据材料结合古希腊史实可知,帕特农神庙表达了对神的尊崇,体现了西方宗教色彩较为浓厚的特征。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筑不仅具有供人类居住和使用的功能,还担负着反映和记录人类历史文明进程和时代精神的责任,如中国古代紫禁城是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其宏伟的规模、巍峨的造型体现了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文化特征。
22.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教育方针讲,它培养的不再是为求取功名走读书做官之路的封建士子,而是适应时代要求,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如福州船政学堂先后培养出628名航海、造船、蒸汽机制造方面的管理、驾驶及工程技术人员,为发展中国造船业和创建近代海军作出重大贡献。
——摘编自孙春芝《略论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材料二 在戊戌变法前,社会舆论普遮认为,洋务运动的失败,其实就是当时中国教育的失误。因此,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希望以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培养新型的资产阶级人才,以达到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
——摘编自冯君《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
材料三 北大将当时中国思想最新、最开放的新型知识分子吸引进来,……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氛围与新文学前驱群体的形成,则更有利于新文学前驱在北大实践教育理想,推进思想解放。
——摘编自覃文珍《新教育与新文学的相互推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派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出它所体现的洋务运动指导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指出维新派推行教育改革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型知识分子在北大教育实践的积极影响。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答案】22. 目标:培养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师夷长技以自强)。
23. 目标:培养新型资产阶级人才。目的: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机。
24. 影响: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推动教育近代化。特点:从学习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
【解析】
【小问1详解】
目标:据材料一“从教育方针讲,它培养不再是为求取功名走读书做官之路的封建士子,而是适应时代要求,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可知洋务派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指导思想:结合所学可知,洋务派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治国理念,即学习利用西方科学和军事技术,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小问2详解】
目标:据材料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希望以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培养新型的资产阶级人才”,可知维新派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新型的资产阶级人才。目的:据材料二“以达到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可知维新派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机。
【小问3详解】
影响:据材料三“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氛围与新文学前驱群体的形成,则更有利于新文学前驱在北大实践教育理想,推进思想解放”和所学可知,新型知识分子在北大教育实践的积极影响是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推动教育近代化。特点:综合上述材料,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军事技术到戊戌变法学习西方制度再到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可见近代中国教育发展见证了中国近代化从学习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不断深入的历程。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邓小平为上海宝山钢铁公司题词
材料三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做好体系化技术布局。要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金融、财税、国际贸易、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环境。要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原因。
(3)科技发展成为我国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保证。请举例并说明这一观点。
【答案】(1)发展迅速;领先世界。
(2)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的增强;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科学工作者的努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科技发展成果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为世界展现了中国强大的科技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解析】
【小问1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可知,我国载人航天发展迅速,领先世界。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及材料三“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做好体系化技术布局。要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金融、财税、国际贸易、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环境。要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重视科技的发展,加之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加速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小问3详解】
举例: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利用我国的科技成果说明国际地位的提升即可。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科技发展成果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为世界展现了中国强大的科技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4. 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国家的社会转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其实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说其“光荣”就在于它不流血。其原因在于国家的统治阶层不能容忍专制制度的恢复,但同时他们也不愿再看到新的革命。“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虽然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真正成为独立的州,并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新国家。美国革命取消了英国殖民地的政府形式,否定了传统的君主制和贵族统治,实行了资产阶级共和制。独立战争结束后的美国是近代第一个真正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民主国家。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2卷)》
材料三 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不得已而妥协,但这样的行动受到了顽固派贵族的反对。贵族们很快逃往国外,大肆进行反革命活动,并勾结外国势力干涉本国革命。此后,革命历经波折,最终在1875年确立起共和制度。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战争的革命成果,并概括战争的性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
(4)综上所述,概括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
【答案】24. 理解:光荣革命后英国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英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转变为君主立宪制;英国权力中心由国王变为议会;由王权专断转变为王权受到限制等。
25. 成果: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取得国家独立;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真正成为独立的州,并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新国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实行了资产阶级共和制;使美国成为近代第一个真正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民主国家等。性质:具有双重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26. 不同点:法国大革命受到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英国主要表现为内战;法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英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
27. 共同影响: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理解: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政变,由于没有流血而达到了目的,史称“光荣革命”,在相互妥协后,英国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英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转变为君主立宪制;英国权力中心由国王变为议会;由王权专断转变为王权受到限制等。
【小问2详解】
成果:依据材料二“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使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真正成为独立的州,并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新国家”可知,成果是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取得国家独立;依据材料二“美国革命取消了英国殖民地的政府形式,否定了传统的君主制和贵族统治,实行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可知,成果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实行了资产阶级总统共和制;依据材料二“独立战争结束后的美国是近代第一个真正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民主国家”可知,成果是使美国成为近代第一个真正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民主国家等。
性质: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真正独立,它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又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所以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小问3详解】
不同点:依据材料三“贵族们很快逃往国外,大肆进行反革命活动,并勾结外国势力干涉本国革命”和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受到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英国主要表现为内战;依据材料三“革命历经波折,最终在1875年确立起共和制度”及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英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
【小问4详解】
共同影响: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所思,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等。
25. 请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 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殖民体系的瓦解和一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国际的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其次,随着世界政治舞台上民族独立国家数量的增多,左右世界政治事务的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第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改变了东西方与世界各国联系的形式和重心,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丧失,宗主国与其原殖民地的关系也由直接的政治、军事控制与被控制逐步变为相对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与联系,世界一体化进程也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答案】例文:亚非拉崛起推动多极化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地区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大批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独立后的各民族为谋求经济发展和防止新的殖民主义,开拓新的发展道路,比如召开万隆会议、成立不结盟运动组织等,这些表明广大亚非拉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深刻影响了国际的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材料主要提及“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非洲和拉美洲国家取得独立;独立后的各民族为谋求经济发展和防止新的殖民主义,开拓新的发展道路,比如召开万隆会议、成立不结盟运动组织等,这些表明广大亚非拉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深刻影响了国际的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等。题目可以是“亚非拉国家崛起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安阳正一中学2023-2024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