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5人教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一轮基础练--第7讲 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答案)


2025人教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一轮
第7讲 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
1.(2023安徽合肥九校高三联考)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向“贤士大夫”发出招贤令,武帝时期“举贤良”作为一项政治制度被确立下来。察举制下,官员的选拔依据最高统治者的诏令所规定的门类,由中央或地方高级官吏负责调查和引荐给中央。这表明汉代察举制(  )
A.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产物
B.品行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
C.有效保障吏治清明高效
D.打破世家垄断入仕的局面
2.下表为北魏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四位膏腴子弟降等拜谒的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人物 家世背景 世资 均值 理论 起家 起家官 起家 官品
穆绍 祖、父皆一品公爵 一品 五品 太子 舍人 七品
杨元让 祖一品公爵,父一品仪同三司 一品 五品 太学 博士 六品
李挺 曾祖、祖皆一品公爵,父二品侯爵 一品 五品 奉朝请 六品
王偃 祖、父皆二品侯爵 二品 五品 奉朝请 六品
A.经济发展冲击了士庶界限
B.九品中正制开始走向没落
C.身份固化阻碍了社会进步
D.凭君臣之义易获晋升捷径
3.(2023江苏徐州模拟)西晋时期在九品中正制外,还有“拔寒素”,即不以出身、门第等“资”为限制,而是以乡论、清议的方式对候选者进行德、才评定,中正官全程参与并主导对“寒素”的选拔。“拔寒素”的实行(  )
A.为科举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B.有利于消除士族与寒门差异
C.打破了士族对选官权的垄断
D.旨在弥补九品中正制的不足
4.(2023山东潍坊一模)据统计,两晋南朝的官员,由吏部直接任命的约占入仕者50%,由察举和学校考试入仕的占25%,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公府属入仕的占1.2%。这主要反映了两晋南朝(  )
A.门阀政治初步形成
B.选官权力中央化
C.书院教育逐渐推广
D.官员升迁多元化
5.(2023山东济宁高三上期末)下表为开皇年间(581—600年)隋文帝采取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表明他(  )
时间 举措
开皇三年 诏举贤良
开皇七年 制诸州岁贡三人
开皇十八年 诏京官五品已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A.注重吏治的清明
B.逐步废止了门阀士族操纵的选官制
C.看重官员的品行
D.建立了由下而上举荐官员的新制度
6.(2023辽宁鞍山二模)唐初,科举考试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诏令由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中举及第的士人还要参加由吏部主持的以身、言、书、判为内容的铨选考核,铨选合格后才有资格被授官。这一变化表明,唐玄宗前期(  )
A.中枢权力机构的相互制衡
B.士人的社会地位逐渐下降
C.君主专制制度正发生变化
D.官员的行政能力受到重视
7.(2023河北邯郸三模)唐代科举主试官可依据举子平日成就与声望决定是否录取。进士科的录取以文辞优劣为标准,应试举子重视新鲜题材,尽可能将个人创作在考试以前送呈当时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此之谓行卷。由此可见,唐代的科举(  )
A.推动了考试的公正公平
B.进士科选才对象范围扩大
C.促进了社会流动性加强
D.行卷之风有利于文学发展
8.(2024江西名校高三9月测评)钱穆认为,自西汉以来,早已将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唐代更是出现了“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的说法,但是“部曲、杂户、工贾殊类”却无权参加考试。这主要体现了唐代科举制(  )
A.引领教育风尚 B.维护社会稳定
C.促进阶层流动 D.开放范围有限
9.(2024重庆南开中学月考)唐《通典》中记载:“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白居易在为崔玄亮所作墓志铭中也指出:“自天宝以还,山东士人皆改葬两京,利于便近。”这表明当时(  )
A.城市对乡村的文化优势日益增强
B.选举体制变革推动士族的中央化
C.地方人才跨区流动机制逐渐改善
D.经济重心变动影响人口迁移方向
10.(2023重庆八中5月模拟)唐代尚书省实行会商制度,尚书省的首脑机构都省有都堂会议。六部尚书每天上午都前往都省,有事则开会商讨,午时则在都堂会食,下午仍回本部处置都务。这一会商制度(  )
A.提高了中央政府决策效率
B.对宰相政务工作有监督作用
C.有助于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有利于行政部门的分工协作
11.(2023广东韶关一模)唐代政事堂“合中书门下之职”,两省作为“机要之司”的职权被集中到了政事堂。但是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中书、门下最重要的官员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参与决策的职权得以保留。政事堂制度(  )
A.有利于防治腐败现象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加强了对皇权的制约
D.强化了中央集权
12.(2023湖南雅礼中学月考)下表为唐代敦煌户籍资料关于“受田”的统计。这可以用来说明(  )
年代 户数 永业田(亩) 口分田(亩)
应受 已受 未受 应受 已受 未受
天宝元年(742年) 43 1 180 1 075 105 4 820 757 4 063
大历四年(769年) 18 540 449 1 1 790 541 1 249
A.赋役制度有待调整
B.中央政府权力减弱
C.国家严控土地交易
D.小农经济大量破产
13.(2023安徽皖南八校大联考)历史学者冯天瑜认为均田制以土地国有、计口授田为原则,摧毁大族豪强的庄园经济,使大批自耕农和庶族地主得以产生,并参与分享文化和权力。据此可知,均田制的实行(  )
A.推动了选官制度转型
B.解决了人口土地矛盾
C.抑制了藩镇割据形成
D.保证了两税法的推行
14.(2024重庆缙云教育联盟检测)780年后,唐朝推行两税法,强藩地区按照两税法的收税原则进行缴纳,但在赋税的支配上,部分留给收税当地作为日常开支,部分由藩镇节度使支配,部分上缴中央。据此可知(  )
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B.藩镇势力得到遏制
C.中央妥协色彩明显
D.宗藩体制遭到破坏
15.(2023辽宁锦州一模)下表中诗句反映出两税法(  )
白居易 “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
柳宗元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杜荀鹤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A.取消户税,夏秋两征
B.制度缺陷,现实困境
C.简化税目,统一税制
D.将役折钱,赋役合并
16.(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唐代两税法采用“以支定收”的方法,建立中央至地方三级财政主体,将各地上缴的两税分为“上供、留使、留州”三部分,并严禁税外科配。然而一直到唐末,地方官员在两税之外“科配”的现象却禁而不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唐后期(  )
A.官吏考核流于形式
B.中央集权弱化
C.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D.均田制被破坏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宰相多至一二十人,重大事务都由政事堂会议讨论。唐玄宗时期,宠信个别宰相如姚崇、宋璟,以及李林甫、杨国忠之流,这就使得唐朝前期的三省长官合议制向宰相专权化方向发展。前期的姚崇、宋璟德才兼备,他们的专权促成了开元之治。此后只知专委而不重选相,终于造成李林甫、杨国忠专权乱政。皇帝不亲理朝政,个别宰相专擅朝政,导致政局日趋败坏,最终引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唐玄宗将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称之为“中书门下”,下设5房分主政事,有行使权力的“中书门下之印”。中书令是大权独揽的宰相,中书门下成为中央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货真价实的宰相府。门下省之名虽存,实际亡,已成为空壳,完全失去了它原本的审核封驳之权。唐玄宗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是变相恢复专职宰相,标志着三省长官合议被宰相专权取代,政事堂制度由此瓦解。
——摘编自沙宪如《唐代政事堂制度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初政事堂的实质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书门下体制形成的原因,并对其作简要评价。
18.(2023山东淄博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唐代进士籍贯分布图
图2 唐代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
——摘编自韩涛《唐代进士群体的时空分布研究》等
材料二 
图3 两晋南北朝时期郡望郡姓分布图
——摘编自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唐代进士籍贯分布的因素并加以说明。
答案:
1.A 刘邦的招贤令和武帝时期的“举贤良”,由中央或地方高级官吏给中央引荐官员,均为巩固汉代君主专制统治,故选A项;“唯一”一词过于绝对并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中的官员选拔方式并不能保障吏治清明,排除C项;察举制的发展反而导致世家大族的形成,科举制才打破了世家垄断入仕的局面,排除D项。
2.D 据表格信息可知,北魏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四位膏腴子弟按照家世理论上起家的官品为五品,但是实际上的起家官品却是六品或七品,起家官品虽不高,但地位显要,与皇帝可以经常接触,更易获得政治提升,故选D项。
3.D 据所学可知,在九品中正制之下,选官只重视门第高低,到西晋时期,政府通过“拔寒素”的方式,使得一些门第较低,但是德、才较高的人才能够进入官僚队伍,据此可知,“拔寒素”的实行目的在于弥补九品中正制的不足,故选D项。
4.B 据材料“由吏部直接任命的约占入仕者50%……公府属入仕的占1.2%”可知,中央选官占比超过一半,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实行初期,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故而出现了中央选官占比超一半的情况,反映了选官权力中央化,故选B项。
5.B 根据表格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开皇三年至开皇十八年,隋文帝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了由地方举荐、考核选拔人才的制度,打破了前朝以门第为主的选官方式,故选B项;材料仅涉及官员的举荐选拔,没有明确吏治的具体表现,排除A项;隋朝官员选拔重视品行同时也重视考察才能,排除C项;汉代察举制中便有“自下而上”的官员举荐方式,排除D项。
6.D 据材料“中举及第的士人还要参加由吏部主持的以身、言、书、判为内容的铨选考核,铨选合格后才有资格被授官”可知对于通过科举考试的士人要对其进行行政能力方面的铨选考核,且考核合格才会被授予官职,反映了重视官员的实际行政能力,故选D项。
7.D 据材料可知,唐代科举考试可以依据举子平日的成就与声望决定是否录取,同时进士科的录取标准为文词优劣,应试举子会将平日创作的诗词歌赋呈送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推荐,进而增加录取概率,这有利于推动举子在科举考试之外进行诗文辞赋的创作,使得唐代形成了赋诗写文的文学风气,因此行卷对于唐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故选D项。
8.D 据材料信息可知,虽然自西汉以来国家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唐代科举制更是进一步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但部曲、杂户、工商群体还是被排除在外,这说明唐代科举制的开放范围有限,故选D项;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唐代科举制的地位以及参考的资格,不能由此得出引领教育风尚这一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科举制对社会稳定的作用,排除B项;唐代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但材料未涉及社会流动问题,排除C项。
9.B 据材料“隋氏罢中正……人不土著,萃处京畿”可知,隋朝取消九品中正制,改行科举制后,大批举子和待选官吏从全国各地赴京应举参选,加之长安、洛阳两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地位不断强化,各地士族不断向两京迁移,形成士族中央化的趋势,故选B项。
10.D 据材料“六部尚书每天上午都前往都省,有事则开会商讨,午时则在都堂会食,下午仍回本部处置都务”可知,尚书省的会商制度既能方便不同部门的协作,又能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故选D项。
11.B 据材料“唐代政事堂‘合中书门下之职’”“中书、门下……职权得以保留”可知,三省分权,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推卸责任,导致效率低下,为了协调各部门的职责,唐代设立政事堂,中书、门下最重要的官员共同参与决策,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选B项。
12.A 据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742年到769年,受田的户数减少、应受的永业田和口分田面积减少,中唐时期受到战乱和土地兼并等影响,政府控制的土地大幅减少,使得政府无法继续推行均田制,建立在均田制上的租庸调制也无法延续,故赋役制度有待调整,故选A项。
13.A 据材料“使大批自耕农和庶族地主得以产生,并参与分享文化和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的实行沉重打击大族豪强,动摇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推动中小地主产生和壮大,中小地主力量壮大后能够接受教育并参与考试选拔,从而推动了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制转变,故选A项。
14.C 据材料“部分留给收税当地作为日常开支,部分由藩镇节度使支配,部分上缴中央”可知,唐朝在推行两税法时,允许强藩截留和支配大部分地方税收,反映出中央妥协色彩明显,故选C项;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受到了削弱,而不是强化,排除A项;材料“部分由藩镇节度使支配”说明藩镇节度使能支配部分赋税,藩镇势力依然很大,并没有得到遏制,排除B项;宗藩体制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15.B 据材料内容可知,上述诗句反映了两税法实施过程中弊端丛生,加重了百姓的赋税徭役,故选B项;两税法按照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照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取消户税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两税法简化了收税名目,统一了各项税收,但是材料强调两税法的弊端,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赋役合并,折银征收即将徭役折成银两,与赋税折成的银两统一征收,这是一条鞭法的内容,排除D项。
16.B 据材料“地方官员在两税之外‘科配’的现象却禁而不止”,可知,地方官员不服从中央命令,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官吏考核,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官员办事流程,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效率低下,排除C项;均田制被破坏是两税法实施的背景,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17.参考答案 (1)实质:三省长官合议,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构。
作用: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率。
(2)原因:政事堂已不适应唐玄宗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评价:顺应了三省一体化的趋势,有助于行政效率的进一步提高;破坏了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容易形成宰相专权局面。
18.参考答案 示例
政治区位因素:进士分布与政治中心的位置密切相关;长安、洛阳为政治中心,有政府政策支持,进士较多,对附近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
经济发展程度:中原一带农业生产发达,是重要的产粮区,进士人数较多;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江浙一带进士数量较多。
地理交通因素:唐代交通较为便利发达,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向外辐射至全国各地,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地区,带动城市与经济发展,影响进士籍贯分布。
文化传统因素:唐代进士的分布状况与区域范围内在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传统有关;魏晋以来,世家大族的郡望多分布在中原和江南一带,文化底蕴深厚,影响了唐代进士籍贯的地理分布。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5人教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一轮基础练--第7讲 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