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一轮
第10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1.(2023江苏南通四模)宋神宗元丰年间,两浙户均耕地为20.38亩,南宋时跌至16.1亩。浙西一带的农民每到秋熟,就到“土沃多旷”的两淮,帮助淮民收获,田主仅取收获的一半,“他皆为浙人得之,以舟载所得而归。”这表明南宋( )
A.人口增长压力导致季节性流动
B.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获得发展
C.政府对百姓职业更换限制松弛
D.经济重心尚未转移到江南地区
2.(2023河北张家口三模)下表为史书所载宋代矿冶业发展状况。
徐州地区 徐州利国……冶各百余人,采矿伐炭,多饥寒亡命、强力鸷忍之民也
江西信州 铅山铜坑……故常募集十余万人,昼夜采凿
广东韶州 四方之人,弃农亩、持兵器,慕利而至者不下十万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雇佣劳动日益普及
B.小农经济出现衰退
C.地方治安秩序紊乱
D.社会经济活力增强
3.(2023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宋朝城市中的坊市界限已完全打破,大城市消费水平的高涨、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夜生活的发达,都达到空前水平;国内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川陕等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这主要得益于( )
A.政府放松对市场时空限制
B.长途贩运贸易的快速发展
C.信用货币交子的流通使用
D.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4.(2023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初唐史学家李延寿著成《南史》和《北史》,宋人所修《新唐书》称“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但到了清代,因“《南史》以王、谢分支,《北史》亦以崔、卢系派”,《四库全书》评说其“惟以姓为类,分卷无法”。这能印证隋唐以后( )
A.门阀政治影响日趋衰微
B.史书编写依赖私家著述
C.社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文献体例标准渐趋严密
5.(2023重庆巴蜀中学月考)五代末期,后蜀开始发行铁钱于成都,与铜钱兼行。铁钱与铜钱轻重大小相等,币值却相差十倍或十数倍。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赵安易使蜀,见“市罗一匹,为钱二万”。为克服困境,宋朝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
B.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酝酿发展社会信用制度
D.实行工商皆本经济政策
6.(2024广东部分学校联考)北宋湖州乌程县浔溪村民徐三,“至秀州魏塘,为方氏佣耕”。安阳人制飞“尝为人佣耕”。南宋时尚属边疆之地的四川茂州,当地之丁“半市人无月给,半有为夷人佣耕者”。据此可知,宋代( )
A.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B.雇佣关系已经普遍
C.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D.社会分工日趋深化
7.(2023重庆模拟)宋代书籍出版业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手工业生产部门,由此形成了许多印刷出版的手工作坊和工场。出版业中各类书店集编辑、印刷加工、成品销售于一体。据此可知( )
A.印刷技术发展推动经营方式变革
B.商业资本主导城市手工业发展
C.理学传播促进文化教育走向兴盛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8.(2023山东济南二模)宋人庄季裕曾记载:“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这说明当时( )
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B.经济城镇兴起
C.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D.边界贸易繁荣
9.(2023北京西城一模)元代中书右丞卢世荣奏请实行由官方出钱出船、委托商人经营的“官本船”政策,“于泉、杭二州立市舶都转运司……官有其利七,商有其三。禁私泛海者,拘其先所蓄宝货,官买之。”元世祖下令“从速施行”。该政策( )
A.促进了大运河的重新开通
B.通过官营海外贸易以增加财政收入
C.表明元朝走向了闭关自守
D.开创了官督商办的股份制经营形式
10.(2023广东深圳高三模拟)北宋之初,“衮冕缀饰不用珠玉,盖存简俭之风”;到了北宋中后期,“在京及诸道州府臣僚士庶之家,多用锦背及遍地密花透背段等制造衣服”“庶民之家,必衣重锦、厚绫、罗縠之衣,名状百出,弗可胜穷”。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理学影响了人们社会生活
B.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C.市民文化冲破了礼制束缚
D.百姓生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11.(2024江苏苏州高三期初调研)“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张载主张的目的是( )
A.肯定墨子“兼爱”的主张
B.以儒家伦理来规范社会行为
C.化解人性论上的矛盾冲突
D.从理论上阐述宇宙本体问题
12.(2023北京丰台一模)朱熹在《劝农文》中指出“佃户(向地主租地的农户)既赖田主(地主)给佃生借以养活家口,田主亦藉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今仰人户(佃户与田主)递相告诫,佃户不可侵犯田主,田主不可挠虐(阻挠虐待)佃户”。从中可以看出朱熹主张( )
A.世间存在普遍的天理
B.废除租佃中的门第观念
C.佃户与田主相互依存
D.减轻政府对社会的控制
13.(2023湖南师大附中三模)周敦颐认为,我与天地之间在于皆有生意。二程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家庭,天地是父母,人是儿女,人人都应该孝敬上天。朱熹提出,对万物的盛衰,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皆所当理会”。这体现了理学( )
A.将个人、社会与宇宙联为一体
B.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C.用哲学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
D.包含一定的自然观
14.(2023湖北武汉四月调研)宋代投壶盛行(如下图),士大夫家中陈设常有投壶的壶与矢。吕大临在《礼记传》中写道:“投壶,射之细也。燕饮有射以乐宾。”司马光则认为“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宋代投壶( )
A.反映了民族交流加强
B.凸显了儒学价值取向
C.体现了门第观念淡化
D.折射出教育的平民化
15.(2024湖北黄冈调研)北宋前期,士大夫主要以诗人眼光看待和评价杜甫,其影响力有限。但到了中后期,宋人评价杜甫着眼于“道”与“文”两个方面,甚至称杜甫“至其出处,每与孔孟合”。杜甫得到包括官方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崇扬,地位不断提高。这反映了( )
A.儒学教育的平民化
B.政教价值的时代选择
C.商品化趋势的加快
D.市民文化的逐渐形成
16.(2023河北衡水二模)下图所示为某学者对元代科技文献学科分布的统计(单位篇)这可用于说明,元代( )
注:图中的“数学”不包括天文历象推演和占卜类的数学著作
A.重视实用技术传播
B.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C.科技著作助力海外探险
D.战争需要推动科学研究
17.(2023山东中学联盟联考)宋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表现出的独特气质,被称为宋韵文化。在时人及今人的文献中均能觅得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韵文化,薪火相传
序号 引文 出处
甲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宋史·王安石传》
天下久安则政必有弊者,三王所不能免 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
乙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横渠语录》
治天下,蔽以一言,曰公而已,朕(宋高宗)亦安得而私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丙 宋神宗赵顼:“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若钱(指吴越政权)、刘(指南汉政权)窃据浙、广,内足自富,外足抗中国者,亦由笼海商得术也。” 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潭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生贸易 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1)根据材料信息,概括宋韵文化精神特质的具体表现。
(2)试举一例宋韵文化的其他研究角度加以说明。
(3)以宋韵文化为切口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典型性
18.(2023安徽“皖南八校”高三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流动”的宋朝
材料一 “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
——《宋史》
朝廷创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
——《宋会要辑稿》
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
——(宋)朱彧《萍洲可谈》
典卖倚当庄宅田土,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
——《宋会要辑稿》
材料二 下面是南宋嘉定(宋宁宗年号)六年“四选”官员人数统计表。
官员 科举出身 荫补出身 其他
尚书左选 925 1 380 86
尚书右选 77 2 105 1 684
侍郎左选 9 458 6 926 622
侍郎右选 415 11 702 3 484
——据(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材料三 太宗时,置榷署于京师,诏诸蕃香药宝货至广州、交阯、两浙、泉州,非出官库者,无得私相贸易。
宋初制定的《私茶法》规定,“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民敢藏匿而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计其直百钱以上者,杖七十。”
“流动”是宋朝社会变化的典型特征,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流动”的宋朝予以解读。(要求:解读合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
1.A 据材料“两浙户均耕地为20.38亩,南宋时跌至16.1亩”并结合所学可知,经历了战乱,两浙地区的户均耕地不仅没有增加,反在减少,在耕地总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表明当时人口数量增长,且两浙人民帮助淮民收获,体现了两浙人民随收获季节流动,故选A项。
2.D 由题干可知,宋代一些地区的矿冶业雇用了大量劳动力来进行采矿,表明这一时期民营手工业得到了发展,意味着社会经济活力增强,故选D项。
3.D 根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宋代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些区域性市场,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社会生产力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故选D项。
4.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史》和《北史》突出门阀士族地位,过多采用家传形式,体现了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的政治影响力较大,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的推行,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门阀政治的影响力日趋衰微,故选A项。
5.C 据材料“铁钱与铜钱轻重大小相等,币值却相差十倍或十数倍”“市罗一匹,为钱二万”并结合所学可知,金属货币币值小,货币过重,造成商品贸易与流通的不便,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需要建立金融机构,进行便钱的兑换,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金融机构的建立需要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故选C项。
6.D 据材料可知,宋代湖州乌程县浔溪村、安阳、四川茂州均有“佣耕”现象的存在,说明宋代已经出现了雇佣关系,据所学知识可知,推动这种雇佣关系发展的原因有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制度的变迁、农民的流动性增加、技术进步的推动以及社会分工的深化,所以材料现象能够反映社会分工的深化,故选D项。
7.A 据材料“出版业中各类书店集编辑、印刷加工、成品销售于一体”可知,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书店已经不是单一的经营活动,而是集多种经营方式于一体,印刷技术发展推动经营方式变革,故选A项。
8.B 据题干可知,宋朝实行茶叶专卖制度,在江陵、真州等交通要道,起初只有数量较少的店铺,后来逐渐增多,在市镇中,有许多茶坊,徽人、晋人等不同地区的人汇集于此……通过商人输送到边境之后,获利丰厚,这体现出宋朝时期经济城镇的兴起,故选B项。
9.B 据材料“于泉、杭二州立市舶都转运司……官有其利七,商有其三。禁私泛海者”“元世祖下令‘从速施行’”可知,元朝大臣请奏设立机构管理海外贸易、严禁私人海上贸易,来增加收入,这些政策得到皇帝支持,故选B项。
10.B 题干所示为北宋初期和中后期,人们服饰从简朴简约到推崇奢华,这一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故B项正确;A项说法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中“冲破了”说法欠妥,排除;题干不能说明百姓生活状况有较大改善,排除D项。
11.B 由材料可知,张载把天下的人都整合到父子、兄弟的范畴中来,目的是用儒家的伦理来规范社会行为,希望达到父慈子孝、兄弟和睦的效果,故选B项。
12.C 据材料可知,朱熹认为佃户和田主相互需要,主张通过政府的规范让佃户和田主互利互惠,说明他支持佃户和田主相互依存,故选C项;普遍的天理是宋明理学的观念,和材料中佃户和田主的关系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门第观念,只强调和佃户和田主两种身份之间的相互依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对佃户和田主良性关系形成的维护,并未反映出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放松或者减弱,排除D项。
13.D 从周敦颐的“我与天地之间在于皆有生意”到朱熹的“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说明理学家对于自然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体现出一定的自然观,故选D项。
14.B 据材料“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可知,宋代将投壶活动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故选B项;宋代内部流行的活动,不能说明民族交流状况,排除A项;仅从投壶,不能得出门第观念的状况,排除C项;投壶活动体现的儒学价值取向,无法得出教育的平民化,排除D项。
15.B 据题干可知,对杜甫的评价经历了从“诗人”视角到“道”与“文”两个方面的变化,尤其是“与孔孟合”,说明受到时局变化和理学发展的影响,对杜甫的评价也出现了变化,据此可知,题干所述反映出政教价值的时代选择,故选B项。
16.A 据材料可知,元代科技文献主要集中在地理测绘上,其次是医学、农学、天文历法等,这些都属于实用技术,故选A项;明清时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排除B项;元代的地理测绘是立足于国内,并非境外的地理测绘,科技著作助力海外探险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元代助力战争的是火药武器,地理测绘、农学、医学和天文历法的研究与战争无关,排除D项。
17.参考答案 (1)表现:革故鼎新的勇气;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对外开放的胸襟;注重道德教化的风气。
(2)示例一:城市生活的角度,如开封的市井风情浓厚、宋词流行,人们较为重视生活的品质等。
示例二:文学艺术的角度,如宋词、戏剧流行,反映出当时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崛起,人们注重生活的品质。
(3)从宋代文化创新性、重要性的角度作答:如,宋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宋韵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宋代文化赓续千年、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角度作答:如,宋的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文化精髓已经融入当代社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能量。
18.参考答案 示例
表现:一方面,宋代经济流动性强,表现在水运交通网促进商品流通,榷场促进边界贸易,契约促进土地流转。
另一方面,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表现在随着科举制发展,门第观念淡化,婚姻不问家世。
宋朝在阶层、商品等方面的流动性不断发展,但是其流动性有限。
成因:以上流动性的特点与宋代经济变动以及维护集权统治密切相关。一方面,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科举制的发展,庶族地主壮大,推动社会流动性增强。另一方面,政府为增加税收,继续推行官营专卖制度,同时为维护统治阶层的稳定,推行恩荫制度等又使得流动性有限。
认识:宋代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它仍然是封建社会下的局部变化,不应被夸大。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5人教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一轮基础练--第10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