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历史证据由“历史的”与“证据”这两个概念复合而成,其核心概念是“证据”。下列证据能够直接证明中国是远古人类重要起源地的是( )
A. 元谋人的门齿化石 B. 女娲抟土造人传说
C.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D.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元谋人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的门齿化石能够直接证明中国是远古人类重要起源地,A项正确;化石、遗迹、遗物等是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女娲抟土造人传说带有很多虚构、夸张的成分,不是能够直接证明中国是远古人类重要起源地的证据,排除B项;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出现在商朝,排除C项;二里头遗址证明了夏朝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
2. 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穴居”相比,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人工取火的出现 B. 原始农业的发展
C. 磨制石器的使用 D. 建筑技术的进步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业的发展,使我国原始先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他们可以定居下来,创造不同的文明,B项正确;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仅仅使用磨制石器,不能过上稳定的定居生活,排除C项;建筑技术的进步改善了居住条件,但不能保证过上定居生活,排除D项。故选B项。
3. 相传他与另一位部落首领炎帝结成联盟,打败东夷部落首领蚩尤和北方民族荤粥,将势力扩展到冀北地区和黄河中游。“他”是( )
A. 尧 B. 舜 C. 大禹 D. 黄帝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和炎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打败蚩尤,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题干所述的“他”是黄帝,D项正确;尧、舜、禹是黄帝和炎帝之后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均与“打败东夷部落首领蚩尤”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4. “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材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 夏朝灭亡 B. 商朝建立 C. 武王伐纣 D. 西周灭亡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掉商朝,建立西周,故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牧野之战,与夏朝灭亡无关,排除A项;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掉商朝,建立西周,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武王伐纣,灭掉商朝,建立西周,排除D项。故选C项。
5. 西周建立之初,周王室并未能实际掌控四方蛮夷之地,但在推行分封制后,周王室基本上控制了华夏文化周边的蛮夷之地。这表明分封制( )
A. 实现了中央集权统治 B. 确立层层分封的等级制度
C. 阻碍了中华民族交融 D. 有利于扩大西周统治范围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建国之初,周王室并未能实际掌握四方蛮夷之地,但分封制实行后,周王室加强了对周边蛮夷之地地区的控制,说明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疆域,促进了中原与周边各个部落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扩大西周统治范围,D项正确;西周尚未实现中央集权统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周朝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无法体现分封制确立了层层分封的等级制度,排除B项;分封制有利于民族交融,排除C项。故选D项。
6. 商周时期,工匠已掌握了铜、锡、铅在青铜器铸造中的使用,且能用不同的方法铸造不同用途的器具。这表明当时青铜器( )
A. 生产规模宏大 B. 制作工艺高超
C. 象征贵族等级 D. 分布地域广泛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工匠已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能用不同的方法铸造不同用途的器具”可知,这主要表明了当时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青铜器的生产规模如何,排除A项;材料内容反映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不能体现象征贵族等级,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青铜器的分布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7. 研究发现,商代甲骨文卜辞中大量出现商王“受禾”“求雨”“省黍”等字样。这反映了商代( )
A. 王权至高无上 B. 占卜主题多样
C. 农业的重要性 D. 事事依赖占卜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受禾”“求雨”“省黍”可知,这些字样均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在商代的卜辞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农业生产的内容,说明此时的农业生产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反映了商代农业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商代王权至高无上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的字样均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无法看出主题多样,排除B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商代事事依赖占卜,排除D项。故选C项。
8.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中原的“诸华”“诸夏”也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进行长期的交往和斗争,最终“诸夏”“夷狄”已几不可分。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出现了( )
A. 王室衰微 B. 统一国家 C. 民族交融 D. 思想解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根据材料可知,华夏族与少数民族进行了长期的交往和斗争,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融合为一个民族,因此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民族交融,C项正确;春秋时期王室衰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春秋时期国家尚未统一,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思想解放方面,排除D项。故选C项。
9. 下图所示的内容可以用于研究( )
A. 春秋争霸 B. 武王伐纣 C. 战国七雄 D. 楚汉之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涉及的时间段“公元前632年—前494年”“晋楚城濮之战”“吴越夫椒之战”等信息可知涉及的是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当时诸侯争霸,战争频发,社会动荡不安,A项正确;“武王伐纣”是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战国七雄”是韩赵魏楚燕齐,与题干涉及的晋不符,排除C项;“楚汉之争”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 商鞅在秦国推出一道法令:“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这一法令可以概括为( )
A. 统一度量衡 B. 奖励军功 C. 废除贵族特权 D. 鼓励耕织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了商鞅变法过程中,奖励军功,按功授爵的措施,B项正确;统一度量衡体现在各种计量单位和工具的统一,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鼓励耕织主要是对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反映了老子的( )
A. 对立转化思想 B. “兼爱”“非攻”的思想
C. “仁政”思想 D. 以法治国的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反映了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从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看,此话出自《道德经》。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A项正确;“兼爱”“非攻”思想是墨家的主张,排除B项;“仁政”是儒家思想,排除C项;以法治国是法家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12. 《荀子》虽师法仲尼(孔子),但它也主张法治;司马迁说《韩非》“归本于黄老”。这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学派之间的思想( )
A. 相互排斥 B. 相互交融 C. 同根同源 D. 独立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荀子》……师法仲尼(孔子)……它也主张法治;司马迁说《韩非》‘归本于黄老’”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融合,取长补短,B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战国时期学派之间思想相互融合,不能反映战国时期学派之间思想互相排斥、同根同源,排除AC项;独立发展与“司马迁说《韩非》‘归本于黄老’。”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3. 农历一月在古时本来叫“政月”,秦朝时为避始皇名讳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改为“zhēng”了。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
A. 皇位世袭 B. 以民为本 C. 皇帝独尊 D. 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秦朝为避始皇名讳把‘政月’改为‘正月’”可知,这种避讳制度是为了突出皇权的神圣和不可侵犯,也就是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强调皇位世袭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涉及以民为本的主张,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体现不出中央集权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14. 秦统一后,诏令下至南方桂林、象郡一带,人们不能通其意,于是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规范统一,此举成为“中华两千余年大一统的丰碑。”上述材料意在说明秦朝
A 设置丞相 B. 统一货币 C. 统一度量衡 D. 统一文字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秦统一后,诏令下至南方桂林、象郡一带,人们不能通其意,于是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规范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讲述了秦朝统一后,因文字不同,造成南方桂林、象郡一带对诏令不能通其意,秦始皇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将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全国,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故选项D符合题意;中央政府在设置丞相分管行政事务,与题意不符,排除A;统一货币、度量衡都是秦朝的统一措施,但材料反映的是文字方面的内容,与题意不符,排除BC。故答案为D。
15. 成语是语言精华的体现,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学习历史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秦朝衰亡有关的是( )
A. 风声鹤唳 B. 破釜沉舟 C. 围魏救赵 D. 四面楚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为激励将士奋勇杀敌,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渡河后破釜沉舟。最终起义军大获全胜,大败秦军。B项正确;风声鹤唳与淝水之战相关,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围魏救赵出自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中,排除C项;四面楚歌出自秦朝灭亡后的楚汉之争,排除D项。故选B项。
16.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这反映了他们主张( )
A. 兴修水利 B. 对外征伐 C. 以农为本 D. 以德化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和“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可得出两个人都主张以农为本,发展农业生产,C项正确;兴修水利、对外征伐、以德化民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7. 对下图所示的历史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
A.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 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 皇帝高度集权 D. 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皇帝早逝-外戚专权-宦官专权”的恶性循环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A项正确;在这种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下,朝廷腐败,社会阶级矛盾激化,排除B项;“皇帝高度集权”的说法与题干“外戚专权”“宦官专权”不符,排除C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诸侯强大威胁中央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18. 西汉时,中原地区出现了良种马、葡萄、苜蓿、核桃、石榴等外来物产;丝绸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凿井和铸铁等技术也传入西域。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丝绸之路的开辟 B. 丝织品的精美
C. 汉朝科技的进步 D. 中外关系友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外来物产传入中原,A项正确;丝织品的精美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与汉朝科技进步无关,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没有强调中外关系友好,排除D项。故选A项。
19. “洗涤、沤制、蒸煮、舂捣、制浆、捞浆、晾晒”体现了我国古代某一工艺的制作流程,这一工艺是( )
A. 缫丝 B. 造纸 C. 织布 D. 制药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在汉代发明并改善了造纸术,它包括“洗涤、沤制、蒸煮、舂捣、制浆、捞浆、晾晒”等一系列工序,B项正确;缫丝:把蚕茧制成生丝的过程。一般从浸在热水里的5—10粒蚕茧抽出的丝合成一根生丝。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手工织布的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制药流程有原药材-净化-炮制-提取-浓缩-浸膏-干燥-粉碎-压片-包衣-成品的制药设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0. 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的医学名著是( )
A. 《黄帝内经》 B. 《水经注》
C. 《九章算术》 D. 《伤寒杂病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的家乡传染病盛行,仅他的家族就死了很多人。他决心钻研医学,收集许多民间药方,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D项正确;《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排除A项;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有《水经注》,与医学不符,排除B项;《九章算术》是数学专著,与医学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1. 史学巨著《史记》为后世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指引。在《史记》中能查到的史实是( )
A. 汉武帝即位 B. 光武中兴 C. 三国鼎立 D. 淝水之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A项正确;光武中兴出现在东汉时期,排除B项;三国鼎立出现在东汉之后,《史记》并没有记载,排除C项;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22. 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图所示战役( )
A. 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割据的状态
B. 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C.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 以少胜多,歼灭了秦军的主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的大军。此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孙权和刘备在江南和荆州地区发展势力,逐渐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C项正确;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排除A项;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为他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排除B项;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歼灭了秦军的主力,排除D项。故选C项。
23. 图示法能够将复杂、零散的历史知识构建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下面图示正确反映了公元229年政治形势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地区,有了立足之地,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稳固,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阳,位于我国北方。221年,刘备建立蜀,定都成都,位于我国西南,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定都建业,位于我国东南,B项正确;ACD地理方位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24. 爷爷给小历讲三国故事时说:“三国尽归司马懿。”小历认为不对,因为最终完成三国统一的是另一个人。这个人是( )
A. 王导 B. 苻坚 C. 司马炎 D. 司马睿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66年司马懿孙子司马炎建立西晋。故“另一个人”是指司马炎,C项正确;王导是东晋时期的人物,与“最终完成三国统一”不符,排除A项;苻坚是前秦时期的人物,与“最终完成三国统一”不符,排除B项;司马睿建立东晋,发生在“完成三国统一”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
25. “……鲜卑贵族集中在平城,保守势力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大……”以上材料反映了北魏迁都洛阳( )
A. 完整过程 B. 有利条件 C. 主要原因 D. 重要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鲜卑族贵族集中在平城,保守势力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大,于是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这句话表达了北魏迁都的原因。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具体的迁都过程等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迁都洛阳的有利条件等信息,排除B项;北魏迁都洛阳的重要影响为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汉化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26. 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民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这说明( )
A. 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
B. 民族政权之间的隔阂完全消除
C. 国家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D. 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民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加强,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D项正确;“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和“民族政权之间的隔阂完全消除”说法错误,排除AB两项;题干未反映出国家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等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27. 咏史诗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这句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 祖冲之 B. 贾思勰 C. 顾恺之 D. 王羲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祖冲之还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并上书朝廷,请求实行新历法,A项正确;贾思勰是著名的农学家,排除B项;顾恺之是著名的画家,排除C项;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排除D项。故选A项。
2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下图内容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性是( )
A. 本土性 B. 连续性 C. 凝聚性 D. 包容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白马寺”“大同云冈石窟”分析可知,材料可以看出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D项正确;佛教是外来宗教,不涉及本土性,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不能看出佛教的传播具有连续性,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图片内容不涉及凝聚性,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4分。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过”,指对思想文化上的危害)。
——摘编自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1)根据材料,参照“公元/公元前××世纪××年代”的方式写出董仲舒的生卒年代。
(2)作者认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公元前2世纪70年代至公元前2世纪末(或公元前2世纪00年代)。
(2)【示例一】
判断:我同意这一观点。
理由:尊崇儒术虽然禁锢了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个性思想的发展,但起到了统一思想、稳定国家统治的作用,使汉代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所以,董仲舒这一呼吁应该是功大于过。
【示例二】
判断:我不同意这一观点。
理由:虽然尊崇儒术最初起到了统一思想﹑稳定国家统治的作用,但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思想内核,严重禁锢了中国古代个性思想的发展。所以,董仲舒这一呼吁应该是过大于功。
【解析】
【小问1详解】
世纪:世纪年代的时间转换是历史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计算世纪需要找到年份的百位数+1,年代就看十位,十位是几就是几十年代。据材料“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可知,董仲舒生卒是属于公元前2世纪。据材料“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可知,董仲舒生卒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70年代至公元前2世纪00年代”。
【小问2详解】
判断和理由:本题为材料辨析题,先审题,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可见,作者是积极评价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这一建议的,需要阐述清楚这一措施带来的积极影响。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也可以,则需要论述清楚董仲舒这一建议带来的负面影响。
答案一:同意理由:据材料“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统一思想,独尊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并结合所学可从虽然独尊儒术禁锢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特别是个性思想;但起到了统一思想、稳定国家统治的作用,使汉代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应该是功大于过等角度回答。
答案二:不同意理由: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虽然独尊儒术最初起到了统一思想、稳定国家统治的作用;但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禁锢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特别是个性思想;所以,应该是过大于功等角度回答。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使其调动一切资源……秦朝领土虽然空前广阔,但大部分都是被征服的六国故地。而周朝实行的分封制,使各国在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秦朝采用郡县制来保障对六国的文化影响。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主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摘编自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在当时所具有的制度优势。
材料二 武帝立即批准,并下诏“诸侯王分与子弟邑者”,朝廷均予批准,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可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这一诏令实施后,“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结果“则王子无不封侯而诸侯益弱矣”。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政治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材料中的两位帝王有哪些治国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1)优势: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能够调动一切资源;保障秦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任答三点即可)
(2)措施:实施“推恩令”。
影响;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3)治国智慧:善于用人;重视纳谏;勇于改革创新;等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优势:根据材料“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使其调动一切资源…秦朝采用郡县制来保障对六国的文化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更好的解决了分封制的弊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能够调动一切资源;保障秦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小问2详解】
政治举措:根据材料“武帝立即批准,并下诏“诸侯王分与子弟邑者”,朝廷均予批准,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可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名为推恩,实则是削藩。
影响:根据材料“这一诏令实施后,“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结果“则王子无不封侯而诸侯益弱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通过推恩令,使得诸侯国越分越多,却越分越小,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小问3详解】
治国智慧:综合上述材料可知,秦始皇时期实行郡县制认识到了分封制带来的弊端,采纳李斯建议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因而要统治者要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此外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敢于改革创新,推动了制度创新。
31. 学校开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与社会发展”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迁移】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改革发展】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2)根据材料二,总结诏令提出的具体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次改革的意义。
【民族交融】
材料三
(3)材料三所示的史料从哪些方面再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交融的历史现象?简述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答一点即可)
【答案】(1)原因:北方多战乱,民族矛盾尖锐。
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交融;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措施:改鲜卑姓为汉姓。
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方面:经济(或农业生产)上,社会生活(或服饰和生活用具)上。
意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任答一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因是北方多战乱,民族矛盾尖锐。
积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移有利于民族交融;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小问2详解】
措施:根据材料二“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可得出具体改革措施是改鲜卑姓为汉姓。
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小问3详解】
方面:根据材料三“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北方传入的少数民族坐凳”可知,从经济(或农业生产)上,社会生活(或服饰和生活用具)上再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交融的历史现象。
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任答一点即可)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1至图2中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写出两幅图片的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一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示例一】图片序号:图1。图片序号:图2。
观点:我国古代的重大工程成就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
论述: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统一全国后,中央集权制度得到确立,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同时,为了抵御匈奴,他又征发大量民力修筑长城,使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结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可以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重大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
【示例二】
图片序号:图3。图片序号:图4。
观点:我国古代杰出人物推动了历史发展。
论述: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
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同时,丝绸之路也成为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北魏孝文帝通过迁都洛阳、穿汉服、改汉姓、讲汉语等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结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努力成才,做对社会有益的人,多为社会作贡献。(或其他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解析】
【详解】【示例一】图片、观点:图1和图2都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工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可以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重大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由此可归纳出观点为:我国古代的重大工程成就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
论述:围绕观点,从中央集权的制度的建立对都江堰的修建、灵渠的开凿起到的作用方面进行论述,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统一全国后,中央集权制度得到确立,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同时,为了抵御匈奴,他又征发大量民力修筑长城,使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结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可以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重大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
【示例二】
图片序号:图3。图片序号:图4。
观点:根据“张骞”“孝文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交融,由此可归纳出观点为:我国古代杰出人物推动了历史发展。
论述:可围绕观点,从商鞅变法、张骞出使西域、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史实以及影响方面进行论述,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同时,丝绸之路也成为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北魏孝文帝通过迁都洛阳、穿汉服、改汉姓、讲汉语等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结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努力成才,做对社会有益的人,多为社会作贡献。(或其他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历史证据由“历史的”与“证据”这两个概念复合而成,其核心概念是“证据”。下列证据能够直接证明中国是远古人类重要起源地的是( )
A. 元谋人的门齿化石 B. 女娲抟土造人传说
C.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D.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2. 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穴居”相比,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人工取火的出现 B. 原始农业的发展
C. 磨制石器的使用 D. 建筑技术的进步
3. 相传他与另一位部落首领炎帝结成联盟,打败东夷部落首领蚩尤和北方民族荤粥,将势力扩展到冀北地区和黄河中游。“他”是( )
A. 尧 B. 舜 C. 大禹 D. 黄帝
4. “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材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 夏朝灭亡 B. 商朝建立 C. 武王伐纣 D. 西周灭亡
5. 西周建立之初,周王室并未能实际掌控四方蛮夷之地,但在推行分封制后,周王室基本上控制了华夏文化周边的蛮夷之地。这表明分封制( )
A. 实现了中央集权统治 B. 确立层层分封的等级制度
C. 阻碍了中华民族交融 D. 有利于扩大西周统治范围
6. 商周时期,工匠已掌握了铜、锡、铅在青铜器铸造中的使用,且能用不同的方法铸造不同用途的器具。这表明当时青铜器( )
A. 生产规模宏大 B. 制作工艺高超
C. 象征贵族等级 D. 分布地域广泛
7. 研究发现,商代甲骨文卜辞中大量出现商王“受禾”“求雨”“省黍”等字样。这反映了商代( )
A. 王权至高无上 B. 占卜主题多样
C. 农业的重要性 D. 事事依赖占卜
8.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中原的“诸华”“诸夏”也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进行长期的交往和斗争,最终“诸夏”“夷狄”已几不可分。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出现了( )
A. 王室衰微 B. 统一国家 C. 民族交融 D. 思想解放
9. 下图所示内容可以用于研究( )
A. 春秋争霸 B. 武王伐纣 C. 战国七雄 D. 楚汉之争
10. 商鞅在秦国推出一道法令:“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这一法令可以概括为( )
A. 统一度量衡 B. 奖励军功 C. 废除贵族特权 D. 鼓励耕织
1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反映了老子的( )
A. 对立转化思想 B. “兼爱”“非攻”的思想
C. “仁政”的思想 D. 以法治国的思想
12. 《荀子》虽师法仲尼(孔子),但它也主张法治;司马迁说《韩非》“归本于黄老”。这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学派之间的思想( )
A. 相互排斥 B. 相互交融 C. 同根同源 D. 独立发展
13. 农历一月在古时本来叫“政月”,秦朝时为避始皇名讳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改为“zhēng”了。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
A. 皇位世袭 B. 以民为本 C. 皇帝独尊 D. 中央集权
14. 秦统一后,诏令下至南方桂林、象郡一带,人们不能通其意,于是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规范统一,此举成为“中华两千余年大一统的丰碑。”上述材料意在说明秦朝
A. 设置丞相 B. 统一货币 C. 统一度量衡 D. 统一文字
15. 成语是语言精华的体现,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学习历史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秦朝衰亡有关的是( )
A. 风声鹤唳 B. 破釜沉舟 C. 围魏救赵 D. 四面楚歌
16.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这反映了他们主张( )
A. 兴修水利 B. 对外征伐 C. 以农为本 D. 以德化民
17. 对下图所示历史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
A.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 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 皇帝高度集权 D. 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18. 西汉时,中原地区出现了良种马、葡萄、苜蓿、核桃、石榴等外来物产;丝绸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凿井和铸铁等技术也传入西域。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丝绸之路的开辟 B. 丝织品的精美
C. 汉朝科技的进步 D. 中外关系友好
19. “洗涤、沤制、蒸煮、舂捣、制浆、捞浆、晾晒”体现了我国古代某一工艺的制作流程,这一工艺是( )
A. 缫丝 B. 造纸 C. 织布 D. 制药
20. 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的医学名著是( )
A. 《黄帝内经》 B. 《水经注》
C. 《九章算术》 D. 《伤寒杂病论》
21. 史学巨著《史记》为后世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指引。在《史记》中能查到的史实是( )
A. 汉武帝即位 B. 光武中兴 C. 三国鼎立 D. 淝水之战
22. 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图所示战役( )
A. 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割据的状态
B. 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C.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 以少胜多,歼灭了秦军的主力
23. 图示法能够将复杂、零散的历史知识构建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下面图示正确反映了公元229年政治形势的是( )
A. B.
C. D.
24. 爷爷给小历讲三国故事时说:“三国尽归司马懿。”小历认为不对,因为最终完成三国统一的是另一个人。这个人是( )
A. 王导 B. 苻坚 C. 司马炎 D. 司马睿
25. “……鲜卑贵族集中在平城,保守势力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大……”以上材料反映了北魏迁都洛阳的( )
A. 完整过程 B. 有利条件 C. 主要原因 D. 重要影响
26. 擅长骑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民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这说明( )
A. 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
B. 民族政权之间的隔阂完全消除
C. 国家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D. 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加强
27. 咏史诗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这句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 祖冲之 B. 贾思勰 C. 顾恺之 D. 王羲之
2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下图内容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性是( )
A. 本土性 B. 连续性 C. 凝聚性 D. 包容性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4分。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过”,指对思想文化上的危害)。
——摘编自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1)根据材料,参照“公元/公元前××世纪××年代”的方式写出董仲舒的生卒年代。
(2)作者认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使其调动一切资源……秦朝领土虽然空前广阔,但大部分都是被征服的六国故地。而周朝实行的分封制,使各国在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秦朝采用郡县制来保障对六国的文化影响。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主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摘编自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在当时所具有的制度优势。
材料二 武帝立即批准,并下诏“诸侯王分与子弟邑者”,朝廷均予批准,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可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这一诏令实施后,“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结果“则王子无不封侯而诸侯益弱矣”。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政治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材料中的两位帝王有哪些治国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31. 学校开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与社会发展”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迁移】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改革发展】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2)根据材料二,总结诏令提出的具体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次改革的意义。
【民族交融】
材料三
(3)材料三所示的史料从哪些方面再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交融的历史现象?简述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答一点即可)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1至图2中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写出两幅图片的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一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