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表为不同阶段资本主义殖民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阶段 时间 概况
第一 阶段 16世纪开始 美洲大部分地区和非洲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沿边地区被纳入新生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第二 阶段 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 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使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第三 阶段 19世纪70年代以后 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殖民,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①第一阶段以掠夺金银和黑奴贸易为主要殖民方式
②第二阶段主要是生产力变革的推动
③第三阶段以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为主要殖民方式
④三个阶段都是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925年,在英国控制的下苏丹散纳尔大坝建成,5年内曾使苏丹植棉面积从6万埃亩增加到30万埃亩,原棉出口量从0.83万吨猛增至3.04万吨。1929年英国议会出台了《殖民地发展法》,规定每年由英国提供100万英镑基金,用于殖民地发展工农业。这一举措旨在( )
A.推动苏丹地区的开发 B.缓和殖民地的反抗
C.维护英国的殖民利益 D.加快资本原始积累
3.19世纪70年代以前,欧洲殖民国家只侵占了10%左右的非洲土地;19世纪晚期,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深入非洲腹地探险的进行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欧洲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 D.1884年柏林会议的召开
4.19世纪末饮酒日益流行并成为非洲城镇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殖民者认为酒消灭了非洲人对于其他商品的需求,因而是一种“没有实际价值的进口商品”。为此英国殖民当局实行禁酒政策,从而引发了饮酒权的激烈冲突。据此可知( )
A.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意识高涨 B.英国极力维护本国殖民者利益
C.饮酒之风容易冲击殖民秩序 D.殖民者试图改变非洲生活方式
5.在西亚,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所分割的领土原为( )
A.奥斯曼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6.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由此可知( )
A.美洲文明彻底消失 B.殖民者对文明的破坏
C.西方文明得以传播 D.玛雅文明从此衰落了
7.1896年2月,双方都把主力部队调到北部重镇阿杜瓦地区,进行决战。结果,“欧洲文明国家”放弃已侵占的领土,并赔款1000万里拉。西方舆论对此发出惊呼:“不敢想象,一个文明的欧洲国家的军队会在一名非洲酋长的士兵的手中遭到如此巨大的灾难。”这一战争( )
A.揭开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维护了国家主权并实现民主政治 D.结束了非洲被列强瓜分的命运
8.1732年,英国颁布《制帽法令》:“鉴于英国的制帽技术已经非常完善,以及本国内制造帽子的贸易已经大量出口到美洲殖民地……特规定:自1732年9月29日起,任何染色、未染色的成品或半成品帽子不得以任何借口,在任何英属殖民地内的任何地方运载或装船,由任何人外运。”颁布这一法令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英国本土的技术领先优势 B.排斥其他列强在美洲的扩张
C.强化本土与殖民地的经济联系 D.限制美洲殖民地的工业发展
9.19世纪中后期,西方殖民主义者对非洲进行了人为分割,使非洲国家的几乎所有边界都变成了笔直的线条。这项协议确定的列强对非洲的政策原则是( )
A.“有效占领” B.“门户开放” C.“大国一致” D.“委任统治”
10.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新航路的开辟带来商品在全球范围里流动 B.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
C.亚非拉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特色经济 D.欧美列强的殖民主义
11.下图绘画作品描绘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对拉丁美洲国家实行的政策。这一政策是( )
A.绥靖政策 B.“大棒政策” C.冷战政策 D.“门户开放”
12.17世纪荷兰风俗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创作的油画看上去仿佛反映了井然有序、克制内敛的地方风情,但如果你仔细观察画中的物品——用加拿大河狸皮制作的奢华皮帽、中国的瓷盘、秘鲁白银铸造的银币、印第安人用胭脂虫染制的红色布料就会向你展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能够
A.体现画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B.反映殖民扩张给荷兰带来的财富
C.展示了当时先进的工业文明 D.折射工业革命给西欧带来的繁荣
13.19世纪中叶,英国禁止英属圭亚那栽培除以营利为目的的甘蔗以外的任何作物,所以当地人不得不砍掉自己的果树,甚至也不许去河里或沿海捕鱼。而在北美殖民地,这种限制并不严苛,那里不适合种植像甘蔗一样有利可图的作物。这可以用于解释( )
A.美国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 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盛行
C.北美和拉美国家独立后的境遇 D.地理环境决定殖民政策的不同
14.早在19世纪50年代,英国已重视殖民地的铁路建设,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到1913年时,已在殖民地共建铁路达10万余公里。1914年,仅印度铁路网的总长度高达35285英里,远远超过了英国本土的铁路网。英国此举意在( )
A.密切英属殖民地间联系 B.扩大英国海外殖民版图
C.构建全球交通网络系统 D.强化英国对外资本扩张
15.“帝国主义列强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B.列强实行武装干涉,殖民地国家完全失去独立
C.帝国主义列强与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缩小
D.列强的殖民扩张摧毁了殖民地的传统经济
16.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在非洲地区所修建的铁路均是从沿海向内地辐射,往带有特殊的用途,如被称为“椰子线”、“可线”、“棉花线”、“铁矿线”、“棕榈线”等。据此可知( )
A.非洲殖民地化的加深 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列强瓜分非洲矛盾加剧 D.非洲近代化开始起步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巴蜀地区城市居民生活所需的农副产品、日常用品,乃至各种奇珍异宝,皆能在市场上买到,农村地区的手工业品、农副产品源源不断输送至城市市场中。城市中居民大都脱离农业生产,生活所需多从专业化的“米市”“布市”中采购获得。各大城市中的夜市悄然兴起,在“市”以外各坊日渐散布商肆店铺。城市中还出现了大量的酒肆、酒楼,开设了大量的旅店以供住宿,不仅有许多官、私医生可为人们诊病,而且还设有药市或药肆等为居民买药提供方便。
——摘编自李映涛《唐代巴蜀城市商业发展特征浅析》
材料二 15~18世纪,英国伴随着城市经济的扩张,旧的国内贸易格局逐渐被打破,商业联系加强,跨区域长距离贸易迅速增多,大宗商品如羊毛、呢绒、谷物、畜产品等都在国内市场上大规模地跨区域流动,统一的国内市场最终形成。对外贸易主要贸易区由最初的欧洲拓展到东印度和美洲,到l8世纪英国对外贸易已经遍布全球各地。 1554~1680年间建立了 49 个股份制公司,至1695年,增加到150个。商店、交易所、客栈等灵活自如、方便及时的新的流通方式出现。伴随16、17世纪商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各种信用手段如借贷、汇票、期票、债券和抵押等都已流行。 17世纪中期以后,汇票也成为一种可转让的票据。18世纪时,信用是贸易运作的关键,许多公司的资产都是以信用结算而不是以现金结算,筹措资金也变得更加复杂。与此同时,政府也进行了公共财政改革,以发行证券与公债券来筹集资金。
——摘编自王瑞红《转型期英国商业发展及对商人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巴蜀城市商业发展的特征,并简评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转型期英国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依赖于殖民网络连接世界,棉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依靠殖民地印度,英国棉产品制造商获得了稳定的原棉供应,英国棉纺织品亦从1780年的30多万英锈,增加到1825年的3070万英锈,棉将英国变为一只“咆哮的猛虎”。
——摘编自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
材料二 棉花如果没有取代亚麻、羊毛,成为欧洲最主要的布料来源,很难想象工业革命会取得成功。当初,欧洲人如果不是依赖殖民地的棉田取得棉花,而是在自己土地上种植棉花,那么它对欧洲土地、水、人力的需求势必增加,进而很可能使工业革命受控。亚洲很多地区,为了提高棉花产量,严重的损害了当地的生态系统。英格兰的新纺织厂机器隆隆作响,预示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而那些在自家附近生产棉花的人,则在和环境退化、土地与水不足等问题斗争。
——摘编自彭慕兰等著《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三 19世纪在英国统治下的印度拥有大公无私、才智高深的英国管理阶层,拥有组织有序的行政部门和训练有素的英印部队,普通民众有条不紊地从事产业活动…英国统治下的印度已基本实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的“正义与和谐”。
——摘编自阿尔弗雷德·考尔德科特《大英殖民帝国》
材料四 印度1876年大饥荒中的灾民(如下图所示)……印度因为采取棉花单一种植,在19世纪末遭到了严重的灾荒。
——摘编自斯文·克特《棉花帝国》
印度灾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殖民地棉花种植与欧洲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状况,并指出他们不同看法的主要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因英葡条约的签订,18世纪初,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黄金大量流入英国,英国日渐成为西欧的贵金属中心。18世纪中叶,荷兰商业利润已从17世纪早期的6.25%降到2.5%,而英格兰银行利息率则为6%,这对荷兰商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荷兰商人的帮助下,英国成立了众多精巧的金融投机机构,这些机构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商人资本,影响最大的要数荷兰商人资本。七年战争中,是荷兰的资本资助了英国的胜利。1780年荷兰向外投资的3.5亿盾中有2/3用于购买了英国国债。此外,荷兰商人还购买东印度公司、英国银行等英国企业的股份。
——摘编自罗翠芳《商人资本国际流动与近代西欧社会经济转型》
材料二 汉口开埠通商之后,由于租界的建立与不断扩大,近代公共市政不断发展等多种因素,使得通商口岸土地价格飞涨。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为筹措洋务经费,开始出卖公共地产。一些大商人,沿京汉铁路线、陇海线大量收购地皮,留备该地发展后自用或居奇牟利。汉口商务总会的商人们除了在武汉大量开设钱庄,经营放贷外,还热衷于投资武汉的房地产,总会第一届协理刘歆生在其人生盛年之时拥有江汉路街面楼房15栋、生成里160栋、伟英里50栋。程沸澜、程栋臣兄弟通过购买、自建、并购等方式几乎控制了武汉房地产的半壁江山。除此以外,汉口投机房地产的还有王琴甫、王柏年、贺衡夫、胡赓堂等诸多资产雄厚的商人。
——摘编自罗翠芳《近代汉口商业资本探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18世纪荷兰商人资本大量流入英国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8世纪荷兰商人与近代汉口商人投资活动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阐释上述不同点形成的历史原因。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在19世纪结束时,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正在不但深深地影响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并且深深地影响他们的思想方式。科学使欧洲在技术上对世界的霸权成为可能,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霸权的性质和作用。科学还为19世纪西方在智力方面的优势提供了基础。欧洲的艺术、宗教或哲学没有给非西方民族以巨大影响,因为非西方民族已在这些领域做出了类似的贡献。但是,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就不存在如此的平等。只有西方掌握了自然界的种种秘密,并为了人类的物质进步而对它们进行了利用。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观点明确, 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6世纪至9世纪70年代的世界。根据材料“美洲大部分地区和非洲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沿边地区被纳入新生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及所学可知,16世纪开始的殖民扩张以掠夺金银和黑奴贸易为主,①项正确;据材料“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使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及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殖民扩张及掠夺的主要因素是资本主义列强生产力水平的变革,②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即第二阶段以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为主要殖民方式,③项错误;据材料“美洲大部分地区和非洲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沿边地区被纳入新生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可知,三个阶段都是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结果,④项正确。综上所述,B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5年、1929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在殖民地修建水利工程,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并出台法律,为殖民地提供资金,这些举措旨在维护英国的殖民利益,C项正确;推动苏丹地区的开发是客观影响而非目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殖民地的反抗,排除B项;英国这些举措的目的是维护英国的殖民利益而不是加快资本原始积累,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结合时间“19世纪晚期”,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列强需要更多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投资场所,因而加强了对非洲的侵略扩张。B项正确;欧洲殖民国家深入非洲腹地探险的进行,与非洲的殖民程度加深,殖民范围扩大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欧洲大国实力变化与题干没有联系,排除C项;1884年柏林会议名义上是解决刚果河流域的归属问题,但实际上讨论的更多的是列强瓜分非洲的一般原则。不属于非洲被瓜分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从材料信息看,19世纪末英国殖民者认为酒消灭了非洲人对于其他商品的需求,因此制定禁止饮酒的政策,表明英国极力维护本国殖民者利益,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解放运动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不能得出饮酒会冲击统治秩序的结论,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过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所分割领土主要是在巴尔干半岛、埃及等地,这原属于奥斯曼帝国,A正确;拜占庭帝国在1453年就已经灭亡,排除B;阿拉伯帝国1258年灭亡,排除C;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23年灭亡,排除D。
6.B
【详解】根据材料“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殖民者破坏了美洲的文明,B项正确;彻底一词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对美洲文明的破坏,不是传播西方文明,排除C项;玛雅文明在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就衰落了,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1896年(非洲)。根据材料“1896年2月”“阿杜瓦地区”“一个文明的欧洲国家的军队会在一名非洲酋长的士兵的手中遭到如此巨大的灾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战争是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最终埃塞俄比亚打败意大利,迫使意大利签署合约,实现了埃塞俄比亚的独立,沉重打击了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势力,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纳赛尔领导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英国控制的傀儡政权,建立了埃及共和国,埃及爆发的独立运动,揭开了非洲独立运动的序幕,排除A项;埃塞俄比亚并没有实现民主政治,排除C项;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并没有结束非洲被列强瓜分的命运,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732年的英国。根据材料“任何染色、未染色的成品或半成品帽子不得以任何借口,在任何英属殖民地内的任何地方运载或装船,由任何人外运”及所学可知,英国政府颁布法令保护本国工业发展,其意在限制美洲殖民地经济发展,D项正确;英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是保护本土工业,并非保持技术优势,排除A项:英国政府颁布这一法令意在防止殖民地制帽业与英国本土竞争,并非防止欧洲列强在北美的扩张,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强化本土与殖民地经济联系的相关信息,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后期(西方、非洲)。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为了协调相互在非洲殖民扩张中的利益,召开了柏林会议,确定一项原则,各国在不影响其他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对于那些没有占领的区域谁先占领就属于谁的势力范围,此后西方国家人为地在地图上划分势力范围,因此非洲国家的边界几乎是直线,A项正确;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时间是19世纪末,并非主要涉及非洲,排除B项;“大国一致”原则涉及二战后联合国的运行机制,不符史实,排除C项;“委任统治”是一战后战胜国处理战败国殖民地的主要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依据材料“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变亚非拉为其殖民地半殖民地,D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只是原因之一,排除A项;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也是原因之一,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外部影响因素,未涉及亚非拉国家本身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观察漫画可知,代表美国的政府官员手持大棒,打击代表拉丁美洲的平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美国对拉丁美洲国家实行的政策——“大棒政策”,B项正确;“绥靖政策”是20世纪30年代西欧国家对于法西斯势力采取的妥协政策,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冷战政策”是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外交政策,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门户开放”主要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对于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据材料“如果你仔细观察画中的物品,用加拿大河狸皮制作的奢华皮帽、中国的瓷盘、秘鲁白银铸造的银币、印第安人用胭脂虫染制的红色布料—就会向你展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并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的荷兰是“海上马车夫”,海外殖民掠夺给荷兰带来巨额财富,B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约翰内斯·维米尔创作的油画是对当时现实的反映,A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工业文明,C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D错误。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世纪中叶的英国、拉美国家。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英国禁止英属圭亚那栽培除以营利为目的的甘蔗以外的任何作物,……而在北美殖民地,这种限制并不严苛,那里不适合种植像甘蔗一样有利可图的作物。”可知,英国在英属圭亚那推行的是单一产品制,在北美殖民地,受限于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并没有推行该制度,这造成了二者在独立后走上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C项正确;美国南北战争发生于1861年至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南方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进而激化了阶级矛盾、种族矛盾和区域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是一种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张自由竞争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盛行于19世纪的欧洲,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地理环境是影响殖民政策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的印度。根据材料“1914年,仅印度铁路网的总长度高达35285英里,远远超过了英国本土的铁路网”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大规模在印度建设铁路网,主要是为了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密切英属殖民地间联系,A项正确;英国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密切英属殖民地间联系,非扩大英国海外殖民版图、构建全球交通网络系统及强化对外资本的扩张,排除BC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依据材料“帝国主义列强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力,资本输出建立起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A项正确;“完全”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差距缩小,排除C项;“摧毁了”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考查西方列强侵略非洲。材料出自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逐渐放弃了罪恶的黑奴贸易,转而进行全面的殖民侵略,包括对非洲地区的原料掠夺和资本输出。在欧洲列强的大力扶持下,到20世纪初,非洲各地已形成以生产、出口单一经济作物为特征的畸形的殖民地经济结构的雏形,为满足掠夺非洲经济作物产品和矿产品原料,以及征服非洲、维护殖民统治的需要,为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纷纷投资修路,从而使非洲牢牢地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附庸,这也表明非洲地区的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A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是从全球范围而言的,材料仅仅提供了欧洲列强对非洲的侵略,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排除C项;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7.(1)特征:商品种类丰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出现了专业化的商品市场;商业活动打破了时空限制;出现了类型丰富的商业服务设施。影响:推动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有助于金融事业的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便利了百姓日常;增加财政收入。
(2)表现:国内贸易格局被打破;大宗商品跨区域流动;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对外贸易广阔,遍及全球;带有殖民色彩;商业经营方式出现变革,出现了股份制公司;商业规模扩大;金融信用领域出现了多种类型。原因:城市资本投向农村,农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国际市场扩大;重商主义的实施。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唐代巴蜀地区城市居民生活所需的农副产品、日常用品,乃至各种奇珍异宝,皆能在市场上买到”可知,商品种类丰富;根据材料“农村地区的手工业品、农副产品源源不断输送至城市市场中”可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根据材料“城市中居民大都脱离农业生产,生活所需多从专业化的‘米市’‘布市’中采购获得。”可知,出现了专业化的商品市场;根据材料“各大城市中的夜市悄然兴起,在‘市’以外各坊日渐散布商肆店铺。”可知,商业活动打破了时空限制;根据材料“城市中还出现了大量的酒肆、酒楼,开设了大量的旅店以供住宿,不仅有许多官、私医生可为人们诊病,而且还设有药市或药肆等为居民买药提供方便”可知,出现了类型丰富的商业服务设施。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随着商业的发展,要求交易更加便捷,因此有助于金融事业的发展;城市商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商品种类丰富,便利了百姓日常;商业的发展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
(2)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15至18世纪(英国)。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英国伴随着城市经济的扩张,旧的国内贸易格局逐渐被打破,”可知,国内贸易格局被打破;根据材料“商业联系加强,跨区域长距离贸易迅速增多,大宗商品如羊毛、呢绒、谷物、畜产品等都在国内市场上大规模地跨区域流动,统一的国内市场最终形成”可知,大宗商品跨区域流动、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根据材料“对外贸易主要贸易区由最初的欧洲拓展到东印度和美洲,到l8世纪英国对外贸易已经遍布全球各地”可知,对外贸易广阔,遍及全球、带有殖民色彩;根据材料“1554~1680年间建立了 49 个股份制公司,至1695年,增加到150个”可知,商业经营方式出现变革,出现了股份制公司;根据材料“伴随16、17世纪商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各种信用手段如借贷、汇票、期票、债券和抵押等都已流行”可知,商业规模扩大、金融信用领域出现了多种类型。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英国伴随着城市经济的扩张,旧的国内贸易格局逐渐被打破”可知,城市资本投向农村,农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伴随16、17世纪商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国际市场扩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重商主义的实施。
18.(1)关系:殖民地为英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进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欧洲的生态环境保护 ;棉花种植造成了殖民地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殖民地经济发展落后。
(2)材料三:基本实现“正义与和谐”,材料四:造成了严重灾荒。他们看法截然不同解释的原因是所站的立场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3)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给印度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印度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促进了印度的近代化。
【详解】(1)关系:根据材料“依靠殖民地印度,英国棉产品制造商获得了稳定的原棉供应”得出殖民地为英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根据材料“棉花如果没有取代亚麻、羊毛,成为欧洲最主要的布料来源,很难想象工业革命会取得成功”得出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进程;根据材料“亚洲很多地区,为了提高棉花产量,严重的损害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得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欧洲的生态环境保护;根据材料“那些在自家附近生产棉花的人,则在和环境退化、土地与水不足等问题斗争”得出棉花种植造成了殖民地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殖民地经济发展落后。
(2)材料三:根据材料“英国统治下的印度已基本实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的‘正义与和谐’”得出基本实现“正义与和谐”,材料四:根据材料“印度因为采取棉花单一种植,在19世纪末遭到了严重的灾荒”得出造成了严重灾荒。原因:结合所学可知立场不同和看问题 的角度不同会导致他们看法截然不同。
(3)根据材料“棉将英国变为一只‘咆哮的猛虎’”并结合所学得出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根据材料“印度1876年大饥荒中的灾民(如下图所示)……印度因为采取棉花单一种植,在19世纪末遭到了严重的灾荒”得出给印度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印度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结合所学殖民扩张的双重影响得出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促进了印度的近代化。
19.(1)影响:推动近代英国商业经营方式的革新;助推英国殖民扩张,保障殖民争霸战争的胜利;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
(2)不同点:荷兰:侧重于海外投资;热衷投资国债;汉口:基本投资于武汉地区;对房地产大量涉足。原因:随着海上霸权的衰弱,荷兰本地的商商业利润下降,而英国海外殖民扩张势头猛;工业革命发展需要大量资本;英国成为西欧贵金属中心,金融发发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国家信用增强。(任答3点即可)汉口是著名的工商业市镇和通商口岸,经济繁荣,本地投资机会多;洋务运动及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并发展,城市用地需求增加;政府地产政策的调整;近代交通改进,土地增值效应显著。(任答3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西欧。依据材料信息“在荷兰商人的帮助下,英国成立了众多精巧的金融投机机构”可知这推动了英国金融业的发展,革新了英国的商业经营方式;根据材料信息“七年战争中,是荷兰的资本资助了英国的胜利”,这说明荷兰助推英国殖民扩张,推动了英国殖民战争的胜利;由材料信息“1780年荷兰向外投资的3.5亿盾中有2/3用于购买了英国国债。此外,荷兰商人还购买东印度公司、英国银行等英国企业的股份。”客户,荷兰商人的资金入股英国公司,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保障,助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和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西欧和近代中国。
不同点:由材料信息“英国成立了众多精巧的金融投机机构,这些机构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商人资本,影响最大的要数荷兰商人资本.....荷兰商人还购买东印度公司、英国银行等英国企业的股份”表明荷兰侧重于海外投资,热衷投资国债;根据材料信息“汉口商务总会的商人们除了在武汉大量开设钱庄,经营放贷外,还热衷于投资武汉的房地产,总会第一届协理刘歆生在其人生盛年之时拥有江汉路街面楼房15栋、生成里160栋、伟英里50栋”,由此表明汉口商人基本投资于武汉地区;对房地产大量涉足。
原因:18世纪初,荷兰逐渐失去海上霸主的地位,此时英国逐步成为海上霸主,但是其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缺少资金,由于荷兰本土的投资利润减小,荷兰商人转将大量资金进行海外投资,以增加利润;同时英国此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欧洲强国,逐步西欧贵金属中心,发达的金融发吸引大量商人进行投资。此此时中国,结合材料信息“汉口开埠通商之后,由于租界的建立与不断扩大,近代公共市政不断发展等多种因素,使得通商口岸土地价格飞涨”可知此时汉口经济繁荣,本地投资机会多;在洋务运动的促进下,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并发展,城市用地需求增大,土地和房产效益和利润增加,加之城市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大量商人投入到房地产业的发展中。
20.示例1:
观点: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科学成为西方国家称霸世界的重要因素”,此观点正确。
论证: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西方国家领先世界的重要基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提升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量子论的诞生是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革命性进步,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开创了生物学发展新时代,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理论,但也为帝国主义国家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
结论:所以,科学使西方国家迅速崛起,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的发展。(从“科学的发展导致中西方的不平等”论证也可)
示例2:
观点: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科学推动了人类社会划时代的巨变”,此观点正确。
论证:近代以来,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索中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这些理论成果和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16-18世纪,以天文学的突破为开端,以经典力学为中心,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9世纪,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0世纪40年代以后信息论、控制论等引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结论:总之,科学创新和技术革命相结合形成巨大的生产力,并进一步引起人类各个领域的巨大变化。
本题也可从“科学对世界发展局势的影响(东西方差距)科学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等方面入手。
评分标准
(1)观点
等级 答题情况
一等 所提出观点符合要求,态度明确。能够充分挖掘材料的信息,关注史实,提出明确合理的观点
二等 所提观点符合要求,态度明确
三等 无观点或观点与材料无关
(2)史实与论证
等级 答题情况
一等 ①概括的观点明确;②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③结合时代背景,评析该观 点的意义及局限
二等 能够围绕所定论题,阐述自己的论题;所举史实与论题基本能构成逻辑关 系;论述较完整、清晰,文字通顺
三等 所举史实对论题支撑不足,或史实与论题之间逻辑性不强;论述不够严谨, 文字较通顺
四等 ① 概括的观点不明确;②未用史实进行论述;③评析缺乏说服力,表述不清
【详解】按照题目要求,阅读材料,根据其中“19世纪结束时,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科学)创造全新的工业,正在不但深深地影响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并且深深地影响他们的思想方式”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科学推动了人类社会划时代的巨变”;根据“科学使欧洲在技术上对世界的霸权成为可能,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霸权的性质和作用”,“(科学)为19世纪西方在智力方面的优势提供了基础……西方掌握了自然界的种种秘密,并为了人类的物质进步而对它们进行了利用”等信息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科学成为西方国家称霸世界的重要因素”等,选择其中的一个观点,明确个人对这一观点的态度,接下来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用二到三个史实说明、论证个人的分析过程,最后对论述问题、观点进行总结、升华,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逻辑清楚。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