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2023-2024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复习卷(二)(答案)

江苏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复习卷(二)
一、选择题
1.1878年日本颁布的“军人训诫”中要求军人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并且以“武士道”精神作为军人的行为准则。这体现了日本明治维新(  )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改造了生活方式 D.保留了封建残余
2.某同学笔记记录了一系列的关键词,据此可判断他复习的主题是(  )
玻利瓦尔章西女王甘地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
A.亚洲国家的新发展
B.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
C.社会主义的发展
D.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3.19世纪70年代,日本使团到英国参观考察,发现“大小工厂遍地,均不见有地上的产品,只有煤和铁而已”。据此,明治政府着眼于(  )
A.学习西方经验 B.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土地私有 D.建立新式军队
4.“南美解放者杯”是属于世界足球的重大赛事,而“南美解放者杯”的创立是为了纪念(  )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克伦威尔
5.这场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是俄国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场改革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1861年农奴制改革
C.南北战争 D.明治维新
6.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在战争中营建的新首都是(  )
A.圣彼得堡 B.斯巴达 C.莫斯科 D.巴勒斯坦
7.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资产阶级的统治得到巩固与扩大。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美国南北战争 D.日本明治维新
8.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语中出现了如电子、相对论、汽车、火花塞、变速杆等新的科学技术词汇。这些词汇出现的原因是(  )
A.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扩张
B.资产阶级革命的扩展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9.达尔文22岁时,受“小猎犬号”船长的邀请,随船进行了近5年的环球航行。船长本来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证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这一相反的结论是指(  )
A.生物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 D.微积分
10.科学、文化和艺术在欧洲近代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A.《神曲》——巴尔扎克
B.《最后的晚餐》——达尔文
C.《物种起源》——牛顿
D.《英雄交响曲》——贝多芬
11.19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提高了欧洲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大众教育在欧洲开始推广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争夺霸权的需要
B.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殖民扩张的需要
D.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12.一战让美国获得了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美国掌握了世界黄金储备的40%。英国沿着盛极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据此可知,一战(  )
A.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B.推动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C.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削弱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力量
13.据统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犯罪率由0.375%下降至0.039%,在政府部门的严厉打击下,黑帮、贩毒、赌博和卖淫等现象基本消除,民众不再贪图享乐,而是把劳动和知识视为高尚事物。工厂与工厂、车间与车间之间频频举办生产大赛,比学赶超,国家面貌焕然一新。上述材料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矛盾
B.新经济政策的积极影响
C.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14.如图中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编制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的开展
C.推行了余粮收集制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5.“以牙还牙,世界只会更加盲目……报复只会增加邪恶。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为此,甘地(  )
A.选择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期望印度能成为英国自治领
C.举行印度民族大起义
D.给予英国慷慨无私的支持
16.某中学九年(2)班同学们开展项目化学习,如表是他们围绕研究主题展示的一张学习成果汇报卡。据此可知,苏联实行的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
研究主题:苏联的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项目: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领域: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建立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等部门。成就:第聂伯河水电站、高尔基汽车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A.协调轻重工业部门同步发展
B.重点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
D.使得苏联变为世界军事强国
17.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第四款规定,各缔约国“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该条款实质上(  )
A.削弱德国在中国的权益
B.实现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
C.维护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D.调整了列强在中国的权益划分
18.顺应潮流的革命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俄国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  )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19.1936年苏联公布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苏联模式指的是(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粮食税
C.余粮收集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0世纪中期,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从伦敦到莫斯科,整个欧洲饱受了前所未有的创伤,用遍地废墟、经济凋敝和生活艰辛来描述当时的欧洲一点都不过分。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
B.世界经济危机在全球蔓延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
D.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影响
21.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牵制和消灭了大批日军,支援了太平洋和苏德战场的盟军;苏联牵制了600万德军,使德国无力进攻英国;同样,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支援了苏军作战。以上材料说明(  )
A.各国已彻底摒弃意识形态的对立
B.东方战场成为二战主战场
C.国家间的配合是二战胜利原因之一
D.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深远
22.“新政”开始时,罗斯福的心目中并没有一幅清晰的蓝图。意识到必须改变胡佛的“自然调节”的放任政策,为此他采用的调节经济的方式是(  )
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推行“以工代赈”
C.调整农业政策 D.国家干预经济
2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开辟的第二战场的军事行动是(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凡尔登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
24.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的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战役
25.20世纪30年代,美国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与之相关的史事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罗斯福新政 D.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综合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俄国著名思想家赫尔岑在《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信》中,表达了对“自上而下解放”农民的沙皇的深深谢意,并说:“(如果)和平地实现解放,那么亚历山大二世的王朝将在历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材料二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说:“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王朝将在历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在社会生活上的措施是什么?
(3)上述两国崛起之路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
27.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
材料一 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1 191.20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过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材料三 电的发明和应用,打开了解放生产力的大门,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与第一次技术革命截然不同,第二次技术革命完全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直接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有什么共性?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2)工业革命是把双刃剑,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呢?(至少写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应用方面的发明,至少两例。“电的发明和应用”开辟了一个怎样的“新的时代”?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军阀夙以征服亚洲,并独霸太平洋为其国策……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咸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
——《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1941年12月9日)
材料二俄与美西方重回冷战式对峙状态,……美国借机牵引国际关系“阵营化”和“泛意识形态化”。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一些……政客……试图以应对所谓“中俄威胁”为幌子固化“大西方阵营”,推动“新铁幕”向全球扩展。
——《俄乌冲突带来国际战略态势深刻演变》《光明日报》(2023年02月26日)
(1)据材料一中信息指出,我国政府对日宣战的直接背景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指出此前日本为征服亚洲对我国发动的一次主要侵略战争。
(2)材料二中提到国际关系“阵营化”,请指出一战、二战、二战后一段时间国际关系阵营化的表现?
(3)概括指出材料二是从什么角度评价美国的,作者对美国行为的态度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0 DBACB ABCAD
11-20 BCDBA BDDAC
21-25 CDDDC
26.(1)事件: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影响: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事件:日本明治维新。措施: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启示: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促进国家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改革要彻底;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向他国学习,积极借鉴他国改革经验。
27.(1)共性: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加快。
现象:城市化成为这些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
(2)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社会问题,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发展科技,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等。
(3)发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应用发明主要有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
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电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8.(1)日本偷袭珍珠港或太平洋战争爆发;甲午战争(或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或七七事变全面侵略中国)。
(2)一战:同盟国与协约国;二战:轴心国与盟国(或法西斯集团与反法西斯同盟);“冷战”: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或北约与华约)。
(3)美国在全球推动新的对抗;作者对美国态度是反对或者谴责。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苏省2023-2024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复习卷(二)(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