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泰州市民兴中英文学校2023-2024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泰州市民兴中英文学校
初三历史2024年春学期第一次月度独立作业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1. 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哪项是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评论(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签订《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C项。
2.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A. 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B.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C.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推动作用
D 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已经是历史潮流,B项正确;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推动作用,排除C项;传统社会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3. 口号往往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口号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三民主义③变法图强④民主与科学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①自强求富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③变法图强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的口号,②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1905年《民报》发刊词,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④民主与科学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按顺序排序,应是①③②④,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4. 民国初期,部分人士抨击“旧体育”的专制和落后,认为“新体育”应谋求“身体自觉”“科学运动”和“合作精神”等现代社会亟需的公民品格。这一主张
A. 成为了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 B. 加速了封建王朝的覆灭
C. 表明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 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民国初期,部分人士抨击“旧体育”的专制和落后,主张科学、合作精神,深受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观念的影响,D项正确;戊戌变法当时已经失败,排除A项;当时是民国初期,封建王朝已经覆灭了,排除B项;材料没有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5. 中共一大的代表中,“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中共一大上“这些年轻人”提出的奋斗目标是( )
A. 推翻帝国主义 B. 打倒军阀 C. 组织工人运动 D. 实现共产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共一大上“这些年轻人”即代表,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选项D正确;“推翻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是中共二大确立的奋斗目标,选项AB不符合题意;组织工人运动是党的中心工作,选项C不符合题意。
6. 国民革命时期提出的“打倒列强,除军阀”口号,正是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直接传承,也切合民间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这说明二者的共同任务是( )
A. 实现君主立宪 B. 建立共和政体 C. 反帝反封建 D. 反对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提出的打倒列强,除军阀”,可得出国民大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根据题干材料中“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可得出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C项正确;实现君主立宪是目标而不是任务,排除A项;建立共和政体是目标不是任务,排除B项;反对君主专制,不全面,排除D项。故选C项。
7. 从这一刻开始,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有了自己的武装,一路走向辉煌;从这一刻开始,一支新型军队以信仰淬火百炼成钢,一路走向胜利。“这一刻”是在( )
A. 武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南昌起义 D. 遵义会议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这一刻开始,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有了自己的武装,一路走向辉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这一刻”是南昌起义,C项正确;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首义,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我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武装起义,排除B项;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D项。故选C项。
8. 下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轴。其中中国共产党找到正确革命道路所处历史阶段是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国共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在1927年,此时是国民革命失败以后,属于国共对峙时期,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在国共对峙时期,不是国民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排除ACD项。故选B项。
9.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西安事变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②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③ 台儿庄战役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④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发生在七七事变后的1937年8月—1937年11月,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故②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B项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①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改变了国际上对中国抗战前途的悲观看法,故③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排除C项;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故④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排除D项。故选B项。
10. 国民政府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这场“合适的仗”是指( )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辽沈战役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民国二十九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二十九年是公元1940年。1940年,八路军组织了百团大战,C项正确;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排除B项;辽沈战役是在1948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1. 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平津战役”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电影《平津战役》 B. 参加平津战役老兵写的回忆录
C. 历史论著中对平津战役的描述 D. 平津战役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物遗迹和当时的照片真实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故D正确;电影、回忆录和历史论著中的描述都会掺杂人的主观意念,不能真实反映当时历史故ABC错误。故选D。
12. 下图为1949年4月颁发给江苏靖江船工谢保大的渡江船工光荣证。他参与的战事( )
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 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
C.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渡江船工”,结合所学可知,这与渡江战役密切相关,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追击阶段第一个大的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D项正确;1947年6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4万余枚增至128.4万余枚,增长157.9% ; 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188.9%。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C. 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D. 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大发展,故D符合题意;1895年后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列强在华企业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不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 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首都30万军民隆重举行开国典礼
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A. ①属于历史结论
B. ①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②属于历史史实
D. ②肯定了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世界历史意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肯定了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世界历史意义,选项D正确;①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首都30万军民隆重举行开国典礼属于历史史实,选项A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不是开国大典,选项B错误;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属于历史结论,选项C排除。
15.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同时,奠定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的根本政治制度也确立了,它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D.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同时,奠定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的根本政治制度也确立了”可得出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排除B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排除C项;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
16. 2024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项适合采用?(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D. 包头、武汉两大钢铁基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B项正确;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一五”计划成果不符,排除A项;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与“一五”计划成果不符,排除C项;1957-1966年间,建设大中型项目500多个,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都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与“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7.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强农、惠农、富农”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面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②人民公社食堂并结合所学可知,1958年中国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农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危害,②不符合“强农、惠农、富农”的主题,合作社、土地改革、“分田到户”都符合“强农、惠农、富农”的主题,C项正确;排除含有②的组合A、B、D三项。故选C项。
18.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 阶级斗争为纲 B.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实现共同富裕 D. 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体现的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敢于勇敢的尝试推进,反映的是核心理念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的核心是阶级斗争,A项排除;材料与共同富裕及合作共赢的说法无关,CD项排除。故选B。
19. 1955年,亚非会议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提出“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大小国家平等”等十项原则。这发展了我国主张的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55年……提出‘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大小国家平等’等十项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发展了我国主张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项正确;我国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排除B项;2014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排除C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理论,排除D项。故选A项。
20.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共识”是
A. 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 B. 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C.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故D符合题意;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不是“九二共识”内容,排除A;2008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排除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是汪辜会谈的内容,排除C。故选D。
21. 查士丁尼被誉为“文明世界的立法者”。使他获此殊荣的是
A. 《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B.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 《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 D. 《拿破仑法典》的推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撰委员会,529年,委员会把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会篆》,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撰为《新法典》,以上这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C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与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有关,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B项;《拿破仑法典》的推行与拿破仑有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2. 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再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西方传承了一种文明特质。这一“特质”的内涵是
A. 人文精神 B. 契约精神 C. 法律至上 D. 分权制衡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认识你自己”,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可以看出都是强调人的价值,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强调的是人的个性,蕴含的也是人文主义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都是西方人文精神起源阶段的西方先哲,但丁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故这种文明特质的内涵是人文主义,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契约精神,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律,排除C项;分权制衡的原则在材料也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23. 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该观点强调“光荣革命”
A. 维护了君主专制 B. 避免了流血牺牲
C. 杜绝了王朝复辟 D. 改变了英国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结合所学知识,光荣革命结束了英国君主专制,为议会至上,限制王权奠定了政治基础,有利于推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故观点强调“光荣革命”改变了英国制度,D项正确;英国“光荣革命”结束了英国君主专制,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到避免了流血牺牲 、杜绝了王朝复辟的信息,排除BC项。故选D项。
24. 下列对如图中“阶级斗争”进行了详细阐述的是
A. 《独立宣言》 B. 《权利法案》
C. 《人权宣言》 D. 《共产党宣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阶级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选项D正确;美国《独立宣言》发表于1776年,英国《权利法案》发表于1689年,法国《人权宣言》发表于1789年,时间均不符合,排除选项ABC。
第二部分选择题(共26分)
25. 探究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文帝 唐太宗 明太祖 雍正
(1)请将不同朝代的历史事件与相应的帝王进行匹配。(按顺序用字母表示)给他们的活动添加一个共同的主题。
材料二
时间 严复的主要活动
1867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福州船政学堂1866年由左宗棠创办,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也是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发源地。)
1895年 在天津《直报》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主张武装抗击外来侵略。
1897年 1897年,严复等人创办《国闻报》,宣传变法维新,并将《天演论》在《国闻报》报上连续发表,在书中,他阐述了“优胜劣败、弱肉强存”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等思想,举国震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严复亲身经历过我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哪几件大事?
材料三
图一 五四运动 图二 《启航 中共一大会议》
(3)观察上述图片,分析这两幅图片之间有何联系?结合所学理解这两个历史史实是如何推动中国革命事业的?
(4)通过对以上杰出人物的探究,请你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怎么做才能成为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答案】(1)ACD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或巩固大一统。
(2)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
(3)五四运动为中共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或图一为图二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或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中共一大宣告中共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4)以自身行动维护国家统一、爱国主义、敢为人先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匹配:根据所学可知隋文帝时期在589年统一全国,使南北归于统一,对应A;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对应C、明成祖时设立东厂,对应D、康熙时期设置台湾府,对应B。
主题:根据以上内容可知共同的主题是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小问2详解】
事件:根据材料一严复生平“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福州船政学堂1866年由左宗棠创办,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也是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发源地”可知,严复亲身经历过洋务运动;根据材料一严复生平“1897年”、“1897年,严复等人创办《国闻报》,宣传变法维新,并将《天演论》在《国闻报》报上连续发表,在书中,他阐述了“优胜劣败、弱肉强存”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等思想,举国震动”可知,严复亲身经历过戊戌变法。
【小问3详解】
联系:图片“五四运动(绘画)”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启航中共一大会议”反映的是中共一大的召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推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或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中共一大宣告中共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小问4详解】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要成为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人,可从以自身行动维护国家统一,增强创新意识等方面来回答。
26. 歌曲承载历史记忆,是了解一个时代历史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地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鼓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1)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一中两首歌曲反映的历史史实,它们对中国近代历史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两首国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写出将《义勇军进行曲》确立为代国歌的文献。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2017年9月在内地实施。香港《国歌法》即将实施,《国歌条例》将于2020年6月12日刊宪、正式实施。侮辱国歌最高监禁3年。
(3)材料三中《国歌法》在香港的实施充分体现国家推行哪一制度的信心和决心?今年我们将迎来香港回归多少周年?
【答案】(1)九一八事变,标志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开始。
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法国大革命;抗日战争。《共同纲领》
(3)一国两制;27周年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史料:材料一中的《松花江上》和《过雪山草地》分别反映了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首先,《松花江上》描绘了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表达了人民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侵略者的愤慨。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开始,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同时也揭示了国民政府在初期对抗日侵略的无力与妥协。
《过雪山草地》则反映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在面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时,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转移。这次转移不仅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而且通过长征过程中的艰苦奋斗,铸就了长征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动力,为中国革命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小问2详解】
背景:材料二中的《马赛曲》和《义勇军进行曲》分别与法国大革命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紧密相关。《马赛曲》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歌曲,它鼓舞了法国人民的革命精神,成为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象征。而《义勇军进行曲》则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它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成为团结抗日的象征。
文献:根据所学知识,《义勇军进行曲》被确立为代国歌的文献是《共同纲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在《纲领》中明确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代国歌,这标志着这首歌曲不仅是一首战斗歌曲,更成为新中国的象征。
【小问3详解】
制度:材料三中提到的《国歌法》在香港的实施,体现了国家推行“一国两制”制度的信心和决心。香港回归后,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香港保留了高度自治权,但同时也要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国歌法的实施,是为了维护国歌的尊严,同时也是对香港实施国家法律的一种体现,显示了国家对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坚定立场。
多少周年:根据材料三,今年(2024年)我们将迎来香港回归27周年。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因此,2024年是香港回归的第27年。这一纪念日的到来,不仅是对香港回归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一国两制”原则成功实践的肯定。
27.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于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在这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党带领我们开启了哪一新时期?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事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1980年 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
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 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的改革目标。
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001年 经过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012年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
2017年 ▲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阅读表格写出▲对应的三处内容,并结合所学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
(3)选取以上表格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三大改造的完成(没有写“完成”不得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特点:由农村到城市,由沿海到内地。(写全得分)
(3)示例一:观点:改革是强国富民之路或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论述:①改革先从农村开始,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②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总结:因此,我们要勇于改革,改革能使国家富强。
示例二:观点:对外开放促进社会发展。
论述:①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②设立沿海开放城市、上海浦东开发区、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总结: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因为对外开放能推动社会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标志: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和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时期:根据材料“经过20多年探索和建设,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创的新道路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征程。
【小问2详解】
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17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特点:根据材料二表格内容可知,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然后再到城市改革;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先开放沿海地区,再深入内地,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小问3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由此可以提炼观点:改革是强国富民之路或改革推动社会发展。论述如下:改革先从农村开始,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因此,我们要勇于改革,改革能使国家富强。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的设立,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由此可以提炼观点:对外开放促进社会发展。论述如下: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设立沿海开放城市、上海浦东开发区、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因此,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因为对外开放能推动社会发展。泰州市民兴中英文学校
初三历史2024年春学期第一次月度独立作业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1. 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哪项是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评论( )
A. 中国开始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历史变迁,说明( )
A. 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B.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C.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推动作用
D. 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3. 口号往往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口号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三民主义③变法图强④民主与科学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4. 民国初期,部分人士抨击“旧体育”的专制和落后,认为“新体育”应谋求“身体自觉”“科学运动”和“合作精神”等现代社会亟需的公民品格。这一主张
A. 成为了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 B. 加速了封建王朝的覆灭
C. 表明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 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5. 中共一大的代表中,“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中共一大上“这些年轻人”提出的奋斗目标是( )
A. 推翻帝国主义 B. 打倒军阀 C. 组织工人运动 D. 实现共产主义
6. 国民革命时期提出的“打倒列强,除军阀”口号,正是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直接传承,也切合民间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这说明二者的共同任务是( )
A. 实现君主立宪 B. 建立共和政体 C. 反帝反封建 D. 反对君主专制
7. 从这一刻开始,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有了自己的武装,一路走向辉煌;从这一刻开始,一支新型军队以信仰淬火百炼成钢,一路走向胜利。“这一刻”是在( )
A. 武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南昌起义 D. 遵义会议
8. 下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轴。其中中国共产党找到正确革命道路所处的历史阶段是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国共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9.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西安事变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②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③ 台儿庄战役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④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最大的一次胜仗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国民政府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这场“合适的仗”是指( )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辽沈战役
11. 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平津战役”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电影《平津战役》 B. 参加平津战役老兵写的回忆录
C. 历史论著中对平津战役的描述 D. 平津战役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
12. 下图为1949年4月颁发给江苏靖江船工谢保大的渡江船工光荣证。他参与的战事( )
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 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
C.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4万余枚增至128.4万余枚,增长157.9% ; 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188.9%。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C. 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D. 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4. 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是
①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首都30万军民隆重举行开国典礼
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A. ①属于历史结论
B. ①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②属于历史史实
D. ②肯定了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世界历史意义
15.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同时,奠定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的根本政治制度也确立了,它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D.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16. 2024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项适合采用?(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D. 包头、武汉两大钢铁基地
17.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强农、惠农、富农”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面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8.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 阶级斗争为纲 B.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实现共同富裕 D. 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19. 1955年,亚非会议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提出“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大小国家平等”等十项原则。这发展了我国主张的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C.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共识”是
A. 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 B. 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C.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1. 查士丁尼被誉为“文明世界的立法者”。使他获此殊荣的是
A. 《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B.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 《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 D. 《拿破仑法典》的推行
22. 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再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西方传承了一种文明特质。这一“特质”的内涵是
A. 人文精神 B. 契约精神 C. 法律至上 D. 分权制衡
23. 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该观点强调“光荣革命”
A. 维护了君主专制 B. 避免了流血牺牲
C. 杜绝了王朝复辟 D. 改变了英国制度
24. 下列对如图中“阶级斗争”进行了详细阐述的是
A. 《独立宣言》 B. 《权利法案》
C. 《人权宣言》 D. 《共产党宣言》
第二部分选择题(共26分)
25. 探究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文帝 唐太宗 明太祖 雍正
(1)请将不同朝代的历史事件与相应的帝王进行匹配。(按顺序用字母表示)给他们的活动添加一个共同的主题。
材料二
时间 严复的主要活动
1867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福州船政学堂1866年由左宗棠创办,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也是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发源地。)
1895年 在天津《直报》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主张武装抗击外来侵略。
1897年 1897年,严复等人创办《国闻报》,宣传变法维新,并将《天演论》在《国闻报》报上连续发表,在书中,他阐述了“优胜劣败、弱肉强存”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等思想,举国震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严复亲身经历过我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哪几件大事?
材料三
图一 五四运动 图二 《启航 中共一大会议》
(3)观察上述图片,分析这两幅图片之间有何联系?结合所学理解这两个历史史实是如何推动中国革命事业的?
(4)通过对以上杰出人物的探究,请你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怎么做才能成为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26. 歌曲承载历史记忆,是了解一个时代历史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地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鼓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1)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一中两首歌曲反映的历史史实,它们对中国近代历史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两首国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写出将《义勇军进行曲》确立为代国歌的文献。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2017年9月在内地实施。香港《国歌法》即将实施,《国歌条例》将于2020年6月12日刊宪、正式实施。侮辱国歌最高监禁3年。
(3)材料三中《国歌法》在香港的实施充分体现国家推行哪一制度的信心和决心?今年我们将迎来香港回归多少周年?
27.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于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在这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党带领我们开启了哪一新时期?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事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1980年 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
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 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的改革目标。
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001年 经过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012年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
2017年 ▲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阅读表格写出▲对应的三处内容,并结合所学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
(3)选取以上表格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苏省泰州市民兴中英文学校2023-2024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