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五中学2023-2024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学科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 比较“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图片可知,北京人( )
A. 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B. 能够使用磨制石器
C. 完全具备现代人特征 D. 仍然保留猿类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可知,北京人与现代人差别较大,与古猿的形态相似,D项正确;北京人未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排除A项;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排除B项;山顶洞人具备现代人的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
2.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 铁农具 B. 耧车 C. 翻车 D. 筒车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A项正确;耧车是汉代发明的播种工具,排除B项;翻车是三国时发明的灌溉工具,排除C项;筒车是唐朝时期的灌溉工具,排除D项。故选A项。
3. 下图所示一书中说:“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慈母有败子。”“华而不实,虚而无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观点属于( )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和“韩非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以法治国,D项正确;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A项;儒家主张“仁政”治国,排除B项;墨家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故选D项。
4. 东汉班固评价汉武帝“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北宋司马光评价汉武帝“穷奢极欲、使百姓疲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如今,对汉武帝的科学评价应该( )
A. 坚信班固的旧观点 B. 采纳年代久远的看法
C. 赞同司马光的认识 D. 坚持客观辩证的立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穷奢极欲、使百姓疲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可得出古代对汉武帝有不同的评价,今天我们应该坚持客观辩证的立场,一分为二地看待,D项正确;ABC项的看法都不足取,都太片面,排除ABC项。故选D项。
5.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表中的史料可共同用于佐证唐朝( )
A. 文学艺术灿烂,科学技术发达 B. 体育活动丰富,社会开放进取
C. 制瓷技术高超,生活水平提升 D. 商品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他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据题干中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彩绘打马球女俑”等可知,表中的史料可共同用于佐证唐朝体育活动丰富,社会开放进取,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科学技术发达,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制瓷技术高超,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外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6. 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制作了如图知识卡片。该同学复习的主题是( )
A. 海外贸易繁盛 B. 水稻产量增加 C. 经济重心南移 D. 都市经济繁荣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742年,北方与南方人口比例为3:2;1080年比例为2:5;‘苏湖熟,天下足’;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和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南方人口超过了北方,南方成为农业、手工业等的中心,这些都说明经济重心南移,C项正确;题干未涉及海外贸易,排除A项;“苏湖熟,天下足”并不能说明水稻产量增加,排除B项;都市经济繁荣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 《皇明祖训》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颜顽(抗衡),不敢相压。”该朝“罢丞相”的目的是( )
A. 精简官僚机构 B. 扩大统治基础 C. 加强思想控制 D. 强化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颜顽(抗衡),不敢相压”并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D项正确;明朝废丞相后增加了官僚机构,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扩大统治基础,排除B项;加强思想控制与废丞相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8. “清朝前期,中国采取了逆时代大潮的国策,完全堵塞了可能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文中的“国策”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 B. 开明民族政策 C. 重文轻武政策 D. 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外国人来华经商活动,使中国与世隔绝,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由材料“清朝前期,中国采取了逆时代大潮的国策,完全堵塞了可能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可知指闭关锁国政策,D项正确;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通过宽刑薄赋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排除A项;唐朝实行开明民族政策,因地制宜处理民族关系,排除B项;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重视文臣,压制武职,排除C项。故选D项。
9.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中,“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脍炙人口。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 B. 史书没有记载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C. 《三国演义》所记述的内容真实可靠 D. 记载这些故事的史书已经全部失传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中,‘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脍炙人口。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A项正确;赤壁之战的历史上确实存在的,排除B项;《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对历史人物及事件进行了艺术加工,有一定的虚构成分,排除C项;《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所以记载这些故事的史书已经全部失传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 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香港岛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A.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 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和领土主权
C. 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 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香港岛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可知,题干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鸦片战争并未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A项;鸦片战争未涉及领海问题,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但这不是战争的主要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1. 徐中约在其《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894年的那场"成中国之巨祸的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这说明,“1894年的那场大败” ( )
A. 唤醒了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 B. 引起了中国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
C. 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旧式官僚体制 D. 推动了社会文化的革新和思想解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94年的那场"成中国之巨祸,的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结合所学可知,1894年甲午战败后,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唤醒了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A项正确;辛亥革命等活动引起了中国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排除B项;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社会文化的革新和思想解放,排除D项。故选A项。
12. 如下图所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警醒我们青少年要
A. 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C. 具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D. 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签订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我们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青少年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传统文化,民族自信心,民族多元化的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 胡适曾被美国《展望杂志》推举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百位名人之一,理由是“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A. 创办《青年杂志》 B. 主张使用白话文 C. 发表《狂人日记》 D. 宣传马克思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开辟了中国文学的新天地,B项正确;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鲁迅 发表《狂人日记》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4. 甲骨文里的历史
材料一 由于商朝人崇信鬼神,每每遇事都要占卜,甲骨文就是商代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一条完整的卜辞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具体时间,谁来占卜,问的是什么问题,问题的结果如何。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
材料二 如据专家研究发现,右边甲骨上记载的内容是跟农业有关的问卜。
(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甲骨文从史料价值上属于什么史料 从史料表现形式上属于什么史料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简述甲骨文的史料价值,完成下表。
论点 论据(史实)
可以印证商朝社会的政治生活 国家大事都要用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王权带有神秘色彩, 社会等级明显
可以印证商朝社会的经济生活。 ①
可以印证商朝社会的文化生活 ②
(3)除考古发掘的甲骨之外,研究商代历史还可使用哪些史料,试举两例说明。
【答案】14. 史料价值:第一手史料。
史料表现形式:文献史料。
15. ①农业是重要的生产部门,主要生产的作物是黍米。②所使用的文字已经是较为成熟的文字,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16. 出土的青铜器及其铭文;后世史书如《春秋》、《史记》对商朝历史的记录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史料价值:根据材料“甲骨文就是商代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因此,甲骨文从史料价值上属于第一手史料。
史料表现形式:根据材料“甲骨文就是商代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文献史料是记载在某载体上用来研究或讨论历史的根据。因此,甲骨文从史料表现形式上属于文献史料。
【小问2详解】
①根据材料“可以印证商朝社会的经济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是重要的生产部门,主要生产的作物是黍米。
②根据材料“可以印证商朝社会的文化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使用的文字已经是较为成熟的文字,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小问3详解】
史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除考古发掘甲骨之外,研究商代历史还可使用的史料有:出土的青铜器及其铭文;后世史书如《春秋》、《史记》对商朝历史的记录等。
15.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最高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 香港曾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160组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汉代的强大。汉代是我国大统一的巩固时期,而秦朝才是我国大一统的建立时期。诗人李白在《古风》组诗中赞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摘编自凤凰网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三
材料四 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的“大一统”)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的分别是什么
(2)李白诗中赞颂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文成公主入藏在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4)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清朝巩固东南海防的相关史实,论证“塞外之一统,极盛于我朝”。
【答案】15. 政治主张:“天下共主”,希望周王室统治天下,维护周礼;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政治目的:促进国家大一统,最终是为了维护西周的统治。
16. 历史功绩: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
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17. 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历史作用:促进了吐蕃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谊。
18. 论证: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解析】
【小问1详解】
政治主张:根据材料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是“天下共主”,希望周王室统治天下,维护周礼;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政治目的:根据材料一“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可得出目的是促进国家大一统,最终是为了维护西周的统治。
【小问2详解】
历史功绩:根据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可得出李白赞颂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
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小问3详解】
民族政策:根据材料三“文成公主画像”“《步辇图》”“唐蕃会盟碑局部拓片”等信息可知体现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和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反映了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历史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谊。
【小问4详解】
论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塞外之一统,极盛于我朝”主要表现是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16. 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材料一 洋务运动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洋务运动包罗孔多,但大致而言,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以归为二端:(一)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二)创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916年2月,陈独秀感觉到“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他意识到,此等政治的根本解决,需要多数人的“最后之觉悟”,达成观念的解放。1919年1月,他说明了“最后之觉悟”的途径;既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并反对“孔学”所提倡的“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运动“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指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认为洋务运动构成了中国近代化的最初一小步,你同意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
(2)结合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论证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为了唤醒多数人“最后之觉悟”所采取的途径是什么 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陈独秀期待多数人“最后觉悟”的政治原因。
(4)中国近代化在曲折中前进,这些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答案】16. 指的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特点: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洋务运动不系统,只是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迈出了近代化一小步。
观点:我同意这个观点。
理由:近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只是迈出了经济近代化的一步,实现近代化任重道远,所以我同意这个观点。
17. 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一条“分界线”。
18. 途径:开展新文化运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
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19. 共同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解析】
【小问1详解】
指的是:根据材料一“洋务运动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指的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特点:根据材料一“又因其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可得出洋务运动特点是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根据材料一“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可得出洋务运动不系统,只是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根据材料一“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可得出迈出了近代化一小步。
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同意这个观点。
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只是迈出了经济近代化的一步,实现近代化任重道远,所以我同意这个观点。
【小问2详解】
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一条“分界线”。
【小问3详解】
途径:根据材料三“1919年1月,他说明了‘最后之觉悟’的途径;既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并反对‘孔学’所提倡的‘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途径是开展新文化运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
原因:根据材料三“1916年2月,陈独秀感觉到‘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他意识到,此等政治的根本解决,需要多数人的‘最后之觉悟’,达成观念的解放”可得出政治原因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小问4详解】
共同作用:根据上述材料涉及的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可知,这些近代化探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学科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 比较“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图片可知,北京人( )
A. 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B. 能够使用磨制石器
C. 完全具备现代人特征 D. 仍然保留猿类特征
2.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 铁农具 B. 耧车 C. 翻车 D. 筒车
3. 下图所示一书中说:“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慈母有败子。”“华而不实,虚而无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观点属于( )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4. 东汉班固评价汉武帝“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北宋司马光评价汉武帝“穷奢极欲、使百姓疲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如今,对汉武帝的科学评价应该( )
A. 坚信班固的旧观点 B. 采纳年代久远的看法
C. 赞同司马光的认识 D. 坚持客观辩证的立场
5.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表中的史料可共同用于佐证唐朝( )
A. 文学艺术灿烂,科学技术发达 B. 体育活动丰富,社会开放进取
C. 制瓷技术高超,生活水平提升 D. 商品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
6. 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制作了如图知识卡片。该同学复习的主题是( )
A. 海外贸易繁盛 B. 水稻产量增加 C. 经济重心南移 D. 都市经济繁荣
7. 《皇明祖训》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颜顽(抗衡),不敢相压。”该朝“罢丞相”的目的是( )
A. 精简官僚机构 B. 扩大统治基础 C. 加强思想控制 D. 强化君主专制
8. “清朝前期,中国采取了逆时代大潮的国策,完全堵塞了可能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文中的“国策”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 B. 开明民族政策 C. 重文轻武政策 D. 闭关锁国政策
9.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中,“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脍炙人口。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 B. 史书没有记载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C. 《三国演义》所记述的内容真实可靠 D. 记载这些故事的史书已经全部失传
10. 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香港岛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A.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 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和领土主权
C. 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 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 徐中约在其《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894年的那场"成中国之巨祸的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这说明,“1894年的那场大败” ( )
A. 唤醒了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 B. 引起了中国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
C. 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旧式官僚体制 D. 推动了社会文化的革新和思想解放
12. 如下图所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警醒我们青少年要
A. 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C. 具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D. 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13. 胡适曾被美国《展望杂志》推举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百位名人之一,理由是“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A. 创办《青年杂志》 B. 主张使用白话文 C. 发表《狂人日记》 D. 宣传马克思主
二、非选择题
14. 甲骨文里的历史
材料一 由于商朝人崇信鬼神,每每遇事都要占卜,甲骨文就是商代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一条完整的卜辞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具体时间,谁来占卜,问的是什么问题,问题的结果如何。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
材料二 如据专家研究发现,右边甲骨上记载的内容是跟农业有关的问卜。
(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甲骨文从史料价值上属于什么史料 从史料表现形式上属于什么史料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简述甲骨文的史料价值,完成下表。
论点 论据(史实)
可以印证商朝社会的政治生活 国家大事都要用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王权带有神秘色彩, 社会等级明显
可以印证商朝社会的经济生活。 ①
可以印证商朝社会的文化生活 ②
(3)除考古发掘的甲骨之外,研究商代历史还可使用哪些史料,试举两例说明。
15.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最高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 香港曾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160组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汉代的强大。汉代是我国大统一的巩固时期,而秦朝才是我国大一统的建立时期。诗人李白在《古风》组诗中赞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摘编自凤凰网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三
材料四 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的“大一统”)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的分别是什么
(2)李白诗中赞颂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文成公主入藏在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4)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清朝巩固东南海防的相关史实,论证“塞外之一统,极盛于我朝”。
16. 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材料一 洋务运动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洋务运动包罗孔多,但大致而言,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以归为二端:(一)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二)创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916年2月,陈独秀感觉到“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他意识到,此等政治的根本解决,需要多数人的“最后之觉悟”,达成观念的解放。1919年1月,他说明了“最后之觉悟”的途径;既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并反对“孔学”所提倡的“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运动“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指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认为洋务运动构成了中国近代化的最初一小步,你同意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
(2)结合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论证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为了唤醒多数人“最后之觉悟”所采取的途径是什么 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陈独秀期待多数人“最后觉悟”的政治原因。
(4)中国近代化在曲折中前进,这些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五中学2023-2024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