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期八年级阶段性训练
历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5小题,30分)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这次会议讨论的主题是( )
A.尽快打败日本侵略者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C.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D.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2.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颁布《土地改革法》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下边两幅图片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两次农业改造。这两大举措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农业迅速发展 B.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C.公有制得到了巩固 D.彻底消灭地主阶级
4.1952年12月11日,他所在排潜伏在距前沿60多米的蒿草丛中。12日12时,美军发射侦察燃烧弹、恰巧落在潜伏点附近草丛,烈火蔓延到他身边,燃着了棉衣、头发和皮肉。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双手插进泥土中,强忍剧痛,始终未动,直至壮烈牺牲!他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杨根思 D.罗盛教
5.黄炎培说:在东半球大陆上,建造一所新的大厦。这座大厦是钢骨水泥的许多柱子撑起来的。这些柱子是什么?第一是中国共产党,还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分子,这些单位·就是一根一根柱子。这钢骨水泥是什么?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里“新的大厦”指的是( )
A.全国人大召开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小明和同学搜集了下列图片,他们研究的时代主题是( )
签署和平解放西藏协议 农民大量土地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A.反抗外来侵略 B.进行工业建设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7.下图为红色文物“一面布满381个弹孔的红旗”,曾高高飘扬在上甘岭阵地,上写:英勇前进,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它生动诠释了( )
A.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C.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D.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8.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全国人民群情激奋,斗志昂扬,在国内掀起了大规模的增产节约运动。从1949年10月至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递增率达到21.1%,国有工业产值增长了2.6倍。由此可见,这场战争( )
A.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B.加快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激发了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9.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下图是创作于1954年的《幻想变成现实》。该漫画表明( )
A.土地改革后实行农民土地公有制 B.人民公社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C.农业生产合作社促进了农业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见成效
10.《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2.8万名中国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前往苏联受训。156个苏联援助的工厂的厂长、总工程师和大批工人在苏联的工厂接受专门训练;长春汽车制造厂派500人前往莫斯科一利哈切夫汽车厂受训。”可见,“一五”计划( )
A.培养了大批的建设人才 B.建成了数个新工业基地
C.促使各个领域捷报频传 D.使重工业摆脱了落后面貌
11.1952年农民老林分到了三亩地,一头牛,一把锄头和一架耕犁,令他受益的中央文件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2.1953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经济领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此,我国政府( )
A.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推动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
C.提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鼓励沿海地区积极参与国际贸易
13.“(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我”的身份应是( )
A.农民 B.手工业者 C.工人 D.民族资本家
14.“这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通过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将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这里的“根本政治制度”指( )
A.多党合作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党执政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5.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能反映材料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三大改造
二、非选择题(3小题,20分)
16.(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洋侨领(海外华侨社团的领袖)陈嘉庚1940年5月率团回国访问,仅九天时间的延安之行,让陈嘉庚认为“实为别有天地,大出意料之外”。毛泽东邀请他一起吃饭,吃的竟然是自己种的大白菜和豆角。这顿饭给陈嘉庚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笔记中写道:筵仅一席设于门外露天,取一旧圆桌面置方桌上,己陈旧不光洁,乃用四张白纸遮盖以代桌巾,适风来被吹去即弃不用。回到重庆,他感慨道:得天下者,共产党也,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中共延安纪事!谁赢得人民,谁就能赢得中国:《北京日报》2021.6.27
材料二 陕西省合阳县农民侯永禄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52年春节,我花一万四千元(注:相当于现在1.4元),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干劲就大了。政府一号召,群众便积极响应。”
一一侯永禄《农民日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陈嘉庚感慨“得天下者,共产党也。”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农村实行哪一社会变革?(2分)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
17.(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斗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1)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采取这一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如图
(2)材料二的两位英雄分别是谁?(2分)你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2分)
材料三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3)根据材料三请你谈谈中朝人民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分)
18.(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1956年1月10日,北京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14日上午,中共上海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决定采用北京的办法,加快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争取在七天内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21日,上海举行了欢庆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会和游行。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材料三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
商品零售额 95.8% 4.2%
(1)根据材料一中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指示,我们国家开展了什么运动?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2分)
(2)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过程中,对资本家手中占有的生产资料主要采取什么措施?材料二中上海的情况说明了什么?(2分)
(3)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1分)
(4)上述材料所涉及的这次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实质是什么?(1分)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 A A B D 6——10 D A C C A
11——15 B A D B D
二、非选择题:
16.(6分)(1)陈嘉庚看到了共产党领袖与百姓同甘共苦,一心为人民的政治理想。(2分)
(2)土地改革(2分)
(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民族利益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领导中国民不断走向革命胜利和国家富强。得民心者得天下。(符合题意即可)(2分)
17.(8分)
(1)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分)
(2)图一:黄继光(1分)图二:邱少云(1分)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顽强的革命意志,自我牺牲精神等等。(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2分)
(3)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4分)
18、(6分)(1)三大改造运动;建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2分)
(2)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说明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2分)
(3)说明当时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1分)
(4)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