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历史3月份限时练习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99年11月至2000年6月,南京博物院、无锡市博物馆、江阴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高城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根据右边的遗址平面布方图,高城墩遗址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与下列哪一遗址具有相近的自然地理背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宣布,“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考古证明,其距今5000年前已存在明确阶级分化和统一的文化信仰,材料表明中国:( )
A.早期国家形态已出现 B.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C.五千年文明史获认可 D.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
3.《尚书·多士》中说“先人有册有典”。这个说法依据出自甲骨文。甲骨文“册”字,作绳索穿绕竹木简之形,“典”字作双手捧册之形。这里所说的“先人”所处朝代最早是( )
A.原始社会后期 B.商朝时期 C.西周晚期 D.春秋时期
4.《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这说明西周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 )
A.定期朝见周天子,汇报政务 B.进献贡物 C.服从周王调兵 D.定期服役
5.西周,“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周王室衰微 B.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确立
6.有学者指出:“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掘、调动了全社会的潜力。”能够支撑这一论述的是( )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国的商鞅变法
C.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D.北魏孝文帝改革
7.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的墓形从传统梯形竖穴土坑墓变为仿汉族的弧边方形砖室墓,墓里的壁画也从描绘狩猎、宴饮等场景变为宣传儒家“孝悌”等内容。从变化中可以看出改革带来的影响是( )
A.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 D.完成了国家统一
8.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唐青釉凤首龙柄壶,其纹饰取材丰富,有流行于希腊莨苕(gèn sháo)纹样,波斯的产物连珠,常见于印度舞人,佛教象征莲花,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龙凤。多样的装饰折射出唐朝( )
A.开放包容 B.民族和睦 C.边疆巩固 D.经济繁荣
9.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关于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初开通于唐朝 B.起点在洛阳 C.中转站是大秦 D.张骞是功臣
10.“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能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有( )
①鉴真东渡 ②玄奘西游 ③文成公主入吐蕃 ④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某同学进行单元复习时整理了部分典型图片资料,由此判断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12.从设置宣政院到在台湾建制,从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到康熙帝两次雅克萨之战,从设置驻藏大臣到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
A.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C.外交的冲突与危机 D.政治的成熟与创新
1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空缺处应是( )
A.秦汉 B.魏晋 C.宋元 D.明清
14.2014年3月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把德国绘制的第一幅精确的中国地图(注明台湾、澎湖群岛、钓鱼岛都是中国领土)赠送给国家主席习近平。350多年前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D.林则徐
15.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维吾尔各族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清政府此举的出发点是( )
A.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采用汉族先进文化
C.结合实际,加强边疆管理 D.平定叛乱,巩固统治
16.中国古代文化名人辈出、科技成就斐然。下列有关科技文化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A.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B.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牡丹亭》
C.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长篇小说
17.鸦片战争期间,处在浙江前线的军官们虚构了一支9000人的“南勇”,以这个为名义骗了国家10万两军费。总兵郑国鸿之子郑鼎臣虚构了一支20000人的水军队伍,套取国家兵饷三四十万两。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防御空虚 B.军饷不足 C.装备落后 D.吏治腐败
18.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19.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因为如此声势和威力的群众,使得直接目标得以达成。这说明( )
A.人民广泛参与促成运动初步的胜利 B.五四之前人民不参加反侵略斗争
C.五四运动开始宣传民主与自由思想 D.青年学生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20.纪录片《初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里的“新局面”主要是指( )
A.工人运动高涨 B.北伐胜利进军 C.红军长征胜利 D.全民抗战开始
21.纪录片《苦难辉煌》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下列哪一口号对这条崭新道路的开辟起到鼓舞作用?( )
A. B. C. D.
22.中国人民历经了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
A.九一八事 B.一·二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23.1945年8月,《新华日报》发表群众来信说:“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材料中的“毛先生来渝”取得的成果是( )
A.实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签署了“双十协定” D.实现了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24.他认定了写实主义的艺术目标,一往无前为之呐喊、传播和奋斗;他创作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大批艺术精品,表现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他是( )
A.徐悲鸿 B.齐白石 C.冼星海 D.聂耳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
25.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0分)
【制度创新】材料一
材料二: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 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的稳固基础。
——钱穆在《国史新论》
材料三: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
——摘编自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技术创新】
材料四: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 为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商业创新】
材料五:北宋商业繁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增加到46处,成都,建康,杭州都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大城市的繁华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还出现了夜市,到五更之后早市又开张营业。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为把A的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采取的措施是什么?(1分)
秦始皇接受B的学说,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来巩固统治?(1分)
(2)材料二中“公开选拔人才”是何制度?结合所学指出该制度正式确立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元朝为巩固统治实行的行政制度。(1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宋代“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谈谈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2分)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较前代有了怎样的突破?(2分)
(6)通过上述史实谈谈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分)
26.近代以来,为实现强国之梦,无数的中国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以下材料:(9分)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材料三:文人和官员们对1895年威海卫投降的消息震惊不已,他们普遍感到自己熟悉的体制已经无法拯救这个国家,并意识到中国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采取更激进的措施。于是,第一批忠诚志士发出了要求制度性变革的呼声。
——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弱》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
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1分)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这一“运动”为什么“注定要失败”?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3分)
(3)结合所学回答,揭开“制度性变革”序幕的事件是什么?请列举其中一位“忠诚志士”。(2分)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中最为重要的舆论阵地是哪本刊物?(2分)
(5)结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回答,中国近代化探索呈现出怎样的趋势?(1分)
27.【革命的实践与精神】(7分)
材料一:
历史遗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西安事变谈判旧址
事件 A 南昌起义 西安事变
历史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B C
材料二: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1948年5月,董存瑞在参加隆化战斗中托起炸药包炸毁暗堡,壮烈牺牲。
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解放军下达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1949年4月,14岁的马毛姐参加“渡江突击队”,在手臂中弹的情况下6次横渡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成功登岸。
材料四:红船精神、_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党不断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秘诀,是中国共产党人绵延生长、赓续传承的血脉基因与精神密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使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的重要会议及其影响。(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1分)
(4)写出材料四横线处可以填写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1分)
2023—2024学年初三历史3月份限时练习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5DABCB 6—10BBADC 11—15CADCC
16—20DDDAB 21—24BACA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
25.(1)罢黜百家,独尊(尊崇)儒术。中央集权制(2分)
(2)科举制;隋炀帝。(2分)
(3)行省制。(1分)
(4)活字印刷术:促进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发展;火药:改变了欧洲的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选一点即可)(2分)
(5)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出现夜市;出现交子或纸币(任答两点给两分)(2分)
(6)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合理即可)(1分)
26.(1)鸦片战争。(1分)
(2)洋务运动;只学习技术不变更制度(中体西用);西方政治制度。(3分)
(3)公车上书;梁启超或康有为、谭嗣同(任答一个即可)(2分)
(4)新文化运动;《新青年》(2分)
(5)由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趋势。)(1分)
27.(1)A: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分)
(2)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
(3)人民支持;人民解放军英勇战斗;中共正确领导;解放军正确的战略战术(任答一个,1分)
(4)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等(任答一个即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