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东省韶关市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一)
历史
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相关信息,并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图中的文物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工具“耒耜”,其“人土曰耜,耜柄曰耒”。据此推测,“耒耜”可用于( )
骨耜及装有木柄的复原图
A.取火 B.耕地 C.纺织 D.制陶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3.下图为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竹简中《编年记》的记载(部分)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 )
A.春秋诸侯的争霸战争 B.秦统一六国的进程
C.战国七雄的形成过程 D.秦走向灭亡的原因
4.中医学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下表信息反映了中医学( )
姓名 时期 主要成就
扁鹊 东周 总结“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张仲景 东汉 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李时珍 明朝 编写《本草纲目》,丰富了中医药学宝库,广为流传
屠呦呦 当代 萃取中医文化的精华,开创了有效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A.成果丰硕,守正创新 B.实验为主,技术先进
C.中西结合,影响深远 D.着眼著书,传播世界
5.右图是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现存最早的养生运动导引图。该图反映了汉朝时( )
A.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出现民族交融的趋势
C.有强身健体的意识 D.呈现统一国家的气象
6.唐朝政府中,中央和地方都有外国人担任各类官职。据统计,总数不下3000人,有一些还身居高位。这说明唐朝( )
A.开放包容 B.经济繁荣 C.文化昌盛 D.政治腐败
7.宋朝时,四川成都“土宜桑桑柘,茧丝织纹纤丽者,穷于天下”;太湖流域“平原沃土,桑柘甚盛”“巢车之声,连(屋)相闻”。这反映了( )
A.江浙地区成为粮仓 B.南方丝织生产发达
C.商业贸易呈现繁荣 D.科学技术成就突出
8.中国古代某一王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该王朝创立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9.“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帮助皇帝处理文件)”这反映了明朝( )
A.中央机构完善 B.皇权空前强化 C.文学日趋繁荣 D.文臣地位提高
10.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 )
名称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部分)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A.师夷长技思想萌发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维新变法开始兴起 D.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11.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曾试图武力侵入中国台湾;光绪五年(1879年),日本吞并了清朝藩属国——琉球;光绪十一年(1885年),日本制定出“十年扩军计划,光绪二十年(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这些史实可以说明,这一时期( )
A.日本正在进行明治维新 B.清朝开始筹建近代海军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
12.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说:“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下列现象中最能体现“这五十年”政治方面进化的是( )
A.握手取代跪拜 B.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C.总统取代皇帝 D.新学堂取代旧私塾
13.1920年初,郑振铎等温籍学生返乡创办《新学报》,刊发了一系列文章(见表)这可以印证( )
期号 主要文章
第1期 《破除社会阶级》《学校为什么不应该设读经科》
第2期 《达自由的路》《中国妇女的解放问题》
第3期 《社会化的教育》《可造的世界》
A.洋务运动影响温籍学生 B.新文化新思想得到传播
C.早期党组织在浙南成立 D.俄国道路成为青年共识
14.《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中提到:“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A.独立领导革命的重要性 B.建立革命政权的艰巨性
C.掌握正式武装的必要性 D.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迫切性
15.如图是1943年艺术家古元根据自己在延安的见闻,创作的木刻版画(局部)。该木刻版画(局部)从侧面反映了( )
(注:上图中“擁護咱們”简体字为“拥护咱们”;“軍隊”简体字为“军队”)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B.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C.敌后抗日武装壮大的原因 D.东北抗日义勇军组建的原因
16.淮海战役后,被俘的国民党军队将领感慨道,“那些原本连猪毛都见不到的村庄,如今尽是犒劳解放军的车队,车队上载满了送给解放军的猪肉。”据此可知,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的支持 B.装备的提升 C.政策的宣传 D.战术的调整
17.右图是人民日报1949年9月29日刊发的广告。这反映出当时( )
A.新生政权得到了人民拥护 B.个体私营工商业发展迅速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18.新中国的对外贸易史是一部从“小兔到大象”的历史。下图中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主要是由于( )
1981—2017对外贸易总额增长图
A.改革开放成功拉开序幕 B.中共十三大的成功召开
C.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分析表格,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资金统计表(部分)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扶持资金(亿元) 1.12 6.42 6.73 10.26
A.国家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B.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民族地区推行社会主义改造 D.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
20.如图可知,1970—1979年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推动这一建交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 B.国际上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
C.中国全方位外交战略推行 D.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发展
21.迈尔斯教授认为: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师是罗马古建筑师的学生;中世纪的哲学家从百希腊的大思想家那里获得了许多智慧,这些都极大推动了中世纪末期作为近代先驱的文艺复兴中的思想运动。该观点强调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是( )
A.两种不同文明 B.世界文明中心 C.欧洲文明之源 D.延续发展至今
22.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教会宣扬的悲观厌世观念逐渐失去市场,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上述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 )
A.主张建立“节俭教会” B.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C.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 D.转变了人的价值观念
23.物理科代表巧用电路图表示17世纪后期某国家最高权力的转移(如图:打开S1,闭合S、S2,L灯亮)。其意指(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24.“1820年,英国的手摇纺纱机工人有240000人,到1840年减至123000人,到1856年时只剩下3000人。其中部分工人找到了操作新式动力织布机的工作,但是许多人因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而陷人贫困。”出现材料中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人产生了抵触情绪
B.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新兴工业部门
D.环境恶劣导致从事手工劳动人数减少
25.下图是1861—1912年俄国棉花加工量的变化示意图,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现代工厂制度的推广 B.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C.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 D.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26.《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19世纪中期,有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物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与材料中“生物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对应的两部著作分别是( )
A.《物种起源》《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共产党宣言》
C.《共产党宣言》《物种起源》 D.《物种起源》《共产党宣言》
27.巴黎和会操纵者之一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量……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德国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战后的凡尔赛体系形同虚设 B.巴黎和会维持了欧洲长久和平
C.欧洲列强间矛盾未根本解决 D.德国受严惩成为二战的导火线
28.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之时,银行挤兑现象依然严重,然而短短一周左右,如漫画《排队存款(1933年3月13日之后)》所反映,情况迅速改观,其直接原因是新政( )
A.缓解了民众的恐慌情绪 B.增强了政府的调控能力
C.杜绝了银行的破产现象 D.开启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29.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经济结构调整步履缓慢。重工业的片面发展阻碍了新兴产业的崛起,其发展战略始终难以转到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效率为中心的集约化轨道。由此可见,此时苏联模式( )
A.制约了产业转型 B.改善了民众生活
C.突破了发展困境 D.遵循了经济规律
30.下表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政治多极化 B.文明多元化 C.经济全球化 D.社会信息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交通的状况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从16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期由广州起航经澳门为中转港的国际贸易航线
贸易航线 出口货物 进口货物
广州—澳门—(印度)果阿—(葡萄牙)里斯本航线 生丝、绸缎、瓷器、砂糖、中药、手工制被单等,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 胡椒、苏木、象牙、檀香和白银,其中以白银为最大宗,仅1585—1591年,运入广州的白银约20万两
广州—澳门—(菲律宾)马尼拉—拉丁美洲航线 生丝、丝织品、瓷器、铁锅、糖、棉布、中药等数十种,其中以生丝、丝织品为大宗 白银、苏木、蜂蜡、墨西哥洋红等,其中以白银最多。据统计,从1586—1640年,运经澳门入广州的白银达到2025万比索
广州—澳门—(美国)纽约航线 丝绸、茶叶和瓷器等 花旗参、皮货、羽绒、棉花、胡椒等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及以后,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原因。(8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交通发展的认识。(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视人民至上为最根本的价值基点,这是党的胜利之本。战争年代,在与国民党的长期较量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最终完胜,最根本的就是依靠人民这个“铜墙铁壁"
——摘编自《百年大党面对面》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示意图中①是 ,
②是 ,③是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相关史实,围绕“人民至上”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8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在近现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摘编自《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材料二 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时间 事件
1947年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1949年 美、英、法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 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1961年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
1968年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1991年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1993年 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欧洲联盟
(1)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证明材料一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推动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2分)
历史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A C A B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C C A A D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B B D D C A A C
二、非选择题
31.(1)变化:由陆路为主到由海路为主。(2 分)
(2)特点:从广州出发,经过澳门,航线范围越来越广;出口以农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品种丰富。(4分,一点2分)
原因:清朝闭关锁国,只留广州一处进行对外贸易;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4分,一点2分)
(3)认识:我国古代交通发展经历了由以陆路为主到以海路为主的转变;古代交通发达,海陆并举;交通的发达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良好的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推动交通发展。(4分,一点2分)
32.(1)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程
①中共一大②中华人民共和国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8分)
(2)示例:观点: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百年奋斗的制胜法宝。
论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依靠人民群众,发动工农运动,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长征途中红军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得到人民的支持,终于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号召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广大人民踊跃参军支前,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结论:综上所述,坚持人民至上是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8分,论点2分,论述4分要列举两个例子,结论2分)
33.(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分别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等,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相继召开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新秩序。(4分,一例2分)
(2)变化:由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转变。(2分)
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
立。(2分)
(3)国际力量的对比变化影响世界格局变化(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东省韶关市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