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中学2023-2024下学期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城市的发展见证历史的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的是( )
A.大兴 B.江都 C.洛阳 D.余杭
2.蒙曼老师在《百家讲坛》中点评隋炀帝这个毁誉参半的悲情帝王时指出,隋炀帝顶着一个“炀”的谥号,这可是整个古代中国最差的谥号了。隋炀帝之所以顶着“最差的谥号”,是因为他( )
①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 ②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③营造东都洛阳,耗费人力 ④三征辽东,使徭役繁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曲辕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它不仅有着精巧的设计,还蕴含着一些美学规律,其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影响深远。曲辕犁的出现( )
A.反映了隋朝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
B.促进了农业灌溉方式的改进
C.有利于唐朝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D.推动了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4.青瓷发展到了唐代,其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胎质更加均匀细腻,釉色更加光静透亮;种类门类也越来越丰富,除了礼器和装饰品以外,大量的民用产品也随之出现。这说明唐朝( )
A.侧重发展制瓷业 B.制瓷技术的高超
C.海上交通的发达 D.经济生活的繁荣
5.据记载,唐代女子广泛参与体育运动,当时宫廷和一般家庭的女性甚至是社会底层妇女都会参加体育锻炼。这反映出唐代( )
A.社会风气开放 B.男子不喜运动
C.男女地位平等 D.民族交融频繁
6.白居易的《红线毯》写道:“……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由此可以看出,白居易的诗歌特点是( )
A.飘逸洒脱 B.通俗易懂 C.淳朴厚重 D.方折峻丽
7.唐朝的书法名家辈出。下列选项中,字体风格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是( )
A.杜甫 B.欧阳询 C.柳公权 D.颜真卿
8.吴道子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绘画风格“吴家样”,并集中表现在他笔下的释道人物身上。下图中作品可以证实这一观点的是( )
A. B.
C. D.
9.图1、图2为唐朝时期中日两国的货币。图中日本的和同开珎银币的形制和重量与唐朝的开元通宝完全相同。这反映出当时日本( )
A.铸银的技术来自唐朝 B.受到唐朝文化的影响
C.物价与中国完全相同 D.对中国币制影响深远
10.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这场内战( )
A.奠定了唐朝统治的基础 B.直接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解决了唐帝国前期危机 D.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11.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贪官当政,纲纪紊乱,贿赂公行,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的地方官吏处斩。黄巢深受民众拥护,队伍发展到65万人。据材料可知,黄巢起义军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B.发布檄文揭露朝廷黑暗统治
C.处斩贪污的地方官吏 D.黄巢个人的领导才能
12.唐朝灭亡之后,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历经54年,每个政权统治平均约为10年,最短的不到4年。由此可知五代时期( )
A.政权并立形成 B.政局相对稳定 C.政权更迭频繁 D.疆土日益扩大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以前,币制混乱,关中有五行大币、永通万国等钱,不但大小轻重不一,而且币质低劣。隋建立后,改铸新五铢钱……开皇时,规定以古尺一尺二寸为一尺,以古斗三升为一升,以古秤三斤为一斤。……大大便利了人民的商业交换,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使隋朝经济活动得以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
——摘编自秦开凤《浅析隋朝迅速致富的原因》
材料二:从政治上看,隋代开运河是想通过运河直达江淮,加强东都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从经济上看,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须转运南方的物资。通过陆路转运运输量不大,费用又高,而利用旧河道开通运河,是最好的办法。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隋唐科举制 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自由报考的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摘编自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开皇时期的统治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隋唐科举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从隋末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太宗在经济上特别关注农业生产,奖励垦荒,注意不夺农时。太宗崇尚节俭,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
材料二:
她执政后,进士科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当时社会上已经开始形成重进士、轻明经的风气。她采用了“密封卷”的做法,即将考生的姓名用纸糊上,不让考官知道这是谁的考卷,誊录分数时再揭开纸条。载初元年(690年)二月,开创了殿试,长安二年(702年)正月,“初设武举”,各科都设定了一些考核标准。 ——摘编自叱骁峰、牛洪波《勇于革新的女皇帝》
材料三:如果没有唐初以来百余年间社会财富的积累,唐玄宗是无法成为盛世之君的。他深知“治吏”的重要,罢免了大量中宗时期通过特殊关系委任的官员。还屡次下诏限制土地买卖,大力发展生产。他的杰出之处还在于不固执己见,不墨守成规,善于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选择。——摘编自阎守诚《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统治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这些措施的实行开创了哪一统治局面?
(2)材料二图中的人物是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她”科举改革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此时唐朝正国富兵强,于是太宗派侯君集率领大军讨伐,吐蕃大败。松赞干布退兵,再派使臣求婚。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在文成公主的影响下,汉族先进工艺和典籍陆续传到吐蕃,促进了吐蕃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
——摘编自张继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图A 图B玄奘西行求法(邮票)
材料三:唐代经济的繁荣与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密不可分。在长安有成千上万的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外国人受到比较平等的对待,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他们带来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传统的华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
——摘编自魏承恩《论唐代文化政策与经济繁荣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述唐太宗对吐蕃采取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意义。
(2)材料二图A人物 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唐朝时期, 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不仅在唐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图B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取经,经过四年长途跋涉到达 (国家)。根据玄奘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对外来文化兼容并包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唐朝的对外交往对当今的对外开放有何启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据题干“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和所学知识可知,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定都大兴,589年隋朝灭陈重新统一了南北,结束了自东晋以来的近3个世纪长期分裂,A项正确;江都、洛阳、余杭都是大运河的开通涉及的城市,与题干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2.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统治时期,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建东都洛阳,徭役繁重;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最终导致隋朝灭亡。②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隋炀帝时期开创了科举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①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含①的ABD项。故选C项。
3.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的曲辕犁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蓄力,提高了生产效率,C项正确;曲辕犁是唐朝改进的,排除A项;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不是灌溉工具,排除B项;曲辕犁反映了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商业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根据题干“青瓷发展到了唐代,其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胎质更加均匀细腻,釉色更加光静透亮;种类门类也越来越丰富,除了礼器和装饰品以外,大量的民用产品也随之出现。”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制瓷技术水平高超,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B项正确;题干反映唐朝制瓷技术水平高超,不能说明唐朝侧重发展制瓷业,排除A项;题干反映唐朝制瓷技术水平高超,与海上交通无关,排除C项;仅是制瓷技术水平高超,不能说明经济生活的繁荣,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材料中提到唐代女子广泛参与体育运动,包括宫廷、一般家庭和社会底层的妇女,这表明唐代社会对女性参与体育运动持开放的态度,社会风气较为开放,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男子对运动的态度,无法推断出男子不喜运动,排除B项;虽然唐代女子能够参与体育运动,但不能仅凭这一点就得出男女地位平等的结论,在古代社会,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现象普遍存在,排除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女子参与体育运动,与民族交融并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红线毯》写道:“.“…………宣州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白居易的诗歌讽喻社会,同情人民,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B项正确;“飘逸洒脱”更多说的是李白诗歌的特点,排除A项;“淳朴厚重”更多说的是杜甫诗歌的特点,排除C项;“方折峻丽”一般用来形容书法,如欧阳询的字方折峻丽,笔力险劲,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朝书法家辈出,其中,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D项正确;杜甫是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与“书法家”不符,排除A项;欧阳询是北宋文学家,排除B项;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送子天王图》是吴道子绘画生涯中的杰作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C项正确;《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排除A项;《弘法大师行状绘词》日本教王护国寺所藏,画面描绘了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顾闳中作描绘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夜宴宾客的情景,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根据题干“图1、图2为唐朝时期中日两国的货币。图中日本的和同开珎银币的形制和重量与唐朝的开元通宝完全相同”和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和同开珎银币明显是仿造唐朝开元通宝的形制和重量,说明当时日本借鉴学习唐朝文化,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日本借鉴学习中华文化,并没有体现日本铸银技术来自唐朝,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日本借鉴学习中华文化,无法体现物价与中国完全相同,排除C项;中国对日本币制影响深远,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D项正确;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排除A项;推翻唐朝统治建立后梁的是朱温,排除B项;“安史之乱解决了唐帝国前期危机”这一说法与史实不符,安史之乱进一步加重了唐朝的危机,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从“黄巢深受民众拥护,队伍发展到65万人”可知,黄巢起义军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A项正确;黄巢发布檄文揭露朝廷黑暗统治、处斩贪污的地方官吏,这些措施使黄巢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排除BC项;个人的领导才能有助于起义队伍的发展壮大,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失去民众的支持,起义同样会失败,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根据题中关键信息“每个政权统治平均约为10年,最短的不到4年”可知五代时期政权更迭频繁,C选项符合题意。梁、唐、晋、汉、周是相继出现,A选项不符合题意。B、D两个选项在题中均没有反映出来,故答案选C。
13.(1)措施: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制度。积极影响:便利了商业交换,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原因:为了加强东都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转运南方物资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答出任意一点即可)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3)特点:政府主导;自由报考;公开考试;公平竞争;考试内容丰富;择优录取。(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标志:进士科的创立。
【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隋建立后,改铸新五铢钱”得出统一货币;根据材料“开皇时,规定以古尺一尺二寸为一尺,以古斗三升为一升,以古秤三斤为一斤。”得出统一度量衡制度。
积极影响:结合所学可从商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如便利了商业交换,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原因:根据材料“隋代开运河是想通过运河直达江淮,加强东都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得出为了加强东都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根据材料“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须转运南方的物资”得出转运南方物资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意义:结合所学可从大运河在南北地区之间交流发挥的作用分析, 如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3)特点:根据材料“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得出政府主导;根据材料“考生自由报考的原则”得出自由报考;根据材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得出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根据材料“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得出考试内容丰富;根据材料“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得出择优录取。(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标志: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14.(1)措施:轻徭薄赋,爱惜民力;重视农业,奖励垦荒;崇尚节俭,减轻负担。(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统治局面:“贞观之治”。
(2)人物:武则天。内容:提高进士科地位;改革试卷装订方式,采用“密封卷”做法;开创殿试和武举,扩大科举考试范围。(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原因:唐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整顿吏治,裁减冗员;限制土地买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唐玄宗个人的优秀品质。(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他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得出轻徭薄赋,爱惜民力;根据材料“太宗在经济上特别关注农业生产,奖励垦荒,注意不夺农时。”得出重视农业,奖励垦荒;根据材料“太宗崇尚节俭,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得出崇尚节俭,减轻负担。(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统治局面: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2)人物: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图示人物是武则天。
内容:根据材料“进士科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得出提高进士科地位;根据材料“她采用了‘密封卷’的做法”得出改革试卷装订方式,采用“密封卷”做法;根据材料“开创了殿试”“初设武举”“各科都设定了一些考核标准。”得出开创殿试和武举,扩大科举考试范围。(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唐朝的经济、政治、统治者个人品质分析,如唐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整顿吏治,裁减冗员;限制土地买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唐玄宗个人的优秀品质。(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5.(1)措施:武力征服;和亲会盟。意义: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传播了中原地区的风俗与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民族交融和民族团结。(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 鉴真 朝鲜 天竺 大唐西域记
(3)表现:长安城内外国留学生及外国人众多;外国人受到较平等的对待(外国人可以进行科举考试、做官及和中国人通婚)。(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启示:当今中国,应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应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中国的整体实力与世界影响力等。(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即可)
【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于是太宗派侯君集率领大军讨伐,吐蕃大败”得出武力征服;根据材料“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得出和亲会盟。
意义:根据材料“汉族先进工艺和典籍陆续传到吐蕃”得出传播了中原地区的风俗与文化;根据材料“促进了吐蕃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得出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民族交融和民族团结;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与吐蕃和亲在巩固统一上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还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填写:根据材料“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结合所学可知,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交流,因此图A人物是鉴真,①填鉴真;根据材料“音乐传入中国,不仅在唐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结合所学可知,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因此②填朝鲜;根据材料“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取经”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 4 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因此③填天竺;根据材料“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结合所学可知,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3)表现:根据材料“在长安有成千上万的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得出长安城内外国留学生及外国人众多;根据材料“外国人受到比较平等的对待,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得出外国人受到较平等的对待,具体表现为外国人可以进行科举考试、做官及和中国人通婚等。
启示:本小问为开放性试题,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可从对外政策、国家之间的交流,国家实力提升等角度分析,如当今中国,应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应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中国的整体实力与世界影响力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中学2023-2024下学期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